传染病单核细胞增多症——检验科宣传材料

合集下载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
?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
概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 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所引起 的一种急性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 性疾病,病程常呈自限性。其临床特点 为发热、咽痛、肝、脾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特点为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多, 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化验嗜异凝集 实验阳性,血清中可测得抗EBV抗体。
流行性腮腺炎
咽峡炎
为主要症状。表现为患儿有咽痛,50%以 上的患儿咽、悬雍垂、扁桃体充血、水肿, 少数有渗出物、灰白色假膜、溃疡形成。约 10%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是无症状 的链球菌携带者。肿胀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 难和吞咽困难。
肝脾肿大
大约10%患儿可有肝大,大多数在 肋下2cm以内,可出现肝功能异常, 部分有轻度黄疸。约半数患者有轻 度脾大,伴疼痛及压痛,偶可发生 脾破裂
发热
除极轻病例外均有发热,体温38.5-40℃ 不等,无固定热型,部分患儿可有畏寒、寒 颤,热程不一,数日至数周,也有长达2-4个 月者,热渐退或骤退,多伴有出汗,病程早 期可有相对缓脉。
淋巴结肿大
为本病的特征,70%患儿有淋巴结肿大,病 程一周内即可出现,以上全身淋巴结皆可 肿大,但以颈部显著;其次为腋下、腹股 沟淋巴结,胸廓、纵隔、肠系膜淋巴结亦 可累及。肿大淋巴结直径约1-4cm,质中, 分散而无粘连,不化脓,无明显压痛,双 侧不对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引起腹痛 及压痛。淋巴结肿大消退可在数天、数周 至数月。
故应经常查血常规。
血清学检查 嗜异性凝集试验:是非特异性抗体,阳性 率80-90%,凝集效价在1:64以上才有诊断 价值。
EB病毒抗体测定
EBV DNA测定
肝功
谷丙转氨酶(ALT)多有升高,第2周达高 峰,5周内降到正常。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几乎所有病例均有脾肿大,大多仅在肋缘下2~3cm,
有疼痛及压痛,偶可发生脾破裂。
临床表现
• (五)皮疹 约 10% 的病例出现皮疹,呈多形性,有斑丘疹、猩红 热样皮疹、结节性红斑、荨麻疹等,偶呈出血性。多见于躯 干部,较少波及肢体,常在起病后 1~2周内出现,3~7 天消
退,不留痕迹,未见脱屑。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起病1周末白细胞总数可上升到(10~20)×109/L,分类以单核和
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占白细胞总数60%或以上,异形淋巴细胞>10%或 绝对值>l.0×109/L,依其形态可分为空泡型、不规则型和幼稚型三
型。
(2)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 比值>1:64,豚鼠肾吸附后>1:40,牛红细胞吸附后为阴性。 (3)EB病毒抗体测定: IgM、IgG在起病1周内即可出现,前者持续4~8周,后者终生存在。
鉴别诊断
• 1.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很少出现咽痛和淋巴结肿大,血清嗜
异性凝集试验阴性。通过血清特异性巨细胞病毒IgM抗体 测定和巨细胞病毒分离可确诊。尿中发现巨细胞病毒包涵 体有助于鉴别。
鉴别诊断
• 2.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咽峡炎
传单早期,表现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与链球
菌性咽峡炎类似,但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咽峡炎,血 象中性粒细胞增多,咽拭子细菌培养阳性,青霉素治疗有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因感受温热时邪发病。邪毒由口鼻而入,侵于肺
卫,结于咽喉,内传脏腑,流注经络,伤及营血,发为本
病。 小儿脏腑娇嫩,卫外不固,不耐温疫热毒侵袭。小 儿感邪后,易于化热化火,表现为热毒痰瘀证象,而且病 程较长。
西医病因病机
• EB病毒电镜下的形态结构与疱疹病毒组的其他病毒相 似,但抗原性不同。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持续高热、或重症肝炎伴黄疸、心肌炎、咽 喉水肿、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者,可用肾上 腺皮质激素治疗。 本病多呈自限性,预后良好,一般不需特殊 治疗,主要对症治疗。急性期特别是出现肝炎症 状者应卧床休息,并按病毒性肝炎对症治疗。
有明显脾大者应严禁参加运动,以防脾破裂。
成飞医院

Page 19
成飞医院

Page 2
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病原学
本病毒对生长要求极为特殊,故病毒分离较困 难。但在培养的淋巴细胞中用免疫荧光或电镜法 可检出本病毒。EBV有嗜B细胞特性并可作为其 致裂原,使B淋巴细胞转为淋巴母细胞。
成飞医院

Page 3
(二)泌尿系统并发症 部分患者可出现水肿、 蛋白尿、尿中管型及血尿素氮增高等类似肾炎的 变化,病变多为可逆性。
成飞医院

Page 14
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并发心肌炎者约占 6%,心电图示T波倒置、低平及P—R间期延长。 (四)神经系统并发症 可出现脑膜炎、脑膜脑 炎、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约为1%。 其它并发症有脾破裂、溶血性贫血、胃肠道出 血、腮腺肿大等。
成飞医院

Page 5
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其发病原理尚未完全阐明。病毒进入口腔先在 咽部的淋巴组织内进行复制,继而侵入血循环而 致病毒血症,并进一步累及淋巴系统的各组织和 脏器。因B细胞表面具EB病毒的受体,故先受累, 导致B细胞抗原性改变,继而引起T细胞的强烈反 应,后者可直接对抗被 EB病毒感染的 B细胞。周 围血中的异常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
成飞医院

Page 2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课件ppt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课件ppt

01
02
03
04
休息与护理
保证充足的休息,注意口腔卫 生,定期更换床单和衣物,保
持室内空气流通。
饮食调理
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 化的食物,鼓励多喝水,保持
充足的水分摄入。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心 理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适当的
病情转归
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治愈或留有后 遗症等。
案例总结与启示
总结
从案例中总结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
启示
对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方面的启示和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课件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概述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预防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案例分

0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 EB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 侵犯淋巴系统,导致淋巴细胞异 常增生。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 ,预防疾病的发生。
保证充足睡眠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 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和 提高免疫力。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
在接触公共场所物品或处 理食物前后,要彻底清洗 双手,避免病毒和细菌的 传播。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清洁居住和工作场所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 少病毒和细菌的滋生。
锻炼和活动。
预防与控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实验室检查
• 血 常 规 : WBC 21.9×10E9 N:0.68 L:0.29(提示病毒感染), 肝功:ALT 153U/L,AST 96U/L,变 异淋巴细胞 11%。 • 腹部彩超:脾脏稍增大。
治疗经过
• 入院14/6给予一级护理,更昔洛韦0.07g qd及 VC1.5g qd对症治疗。 • 15/6患儿体温反复,临时补充小儿电解质液 250ml,生理盐水100ml,以补充丢失体液。增加 Vc剂量为3g。 • 16/6 患儿咳嗽、有痰增加盐酸溴己新100ml qd, 地米5mg bid。 • 18/6 患儿精神、饮食好转,无发热复查血常规: WBC 13.98×10E9 N:0.61 L:0.35(提示病毒感 染),变异淋巴细胞 4%。
【流行病学】
• 患者和隐形感染均为传染源,病毒大量存 在于唾液腺及唾液中,可持续或间断排毒 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传播途径主 要是口-口传播,偶见飞沫传播、经输血传 播或粪便传播。本病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 年,6岁以下儿童得病后大多出现为隐性或 轻型感染,15岁以上感染者则多呈现典型 症状。病后可获得较稳固的免疫力,再次 发病者极少。全年均有发病,以秋末至初 春为多。
• 20/6 患儿流涕明显好转,咳嗽、咳痰减轻。今日 地塞米松减量为5mg qd, • 24/6 复查血常规:WBC 11.74×10E9 N:0.22L:0.67,肝功:ALT 257U/L,AST 146U/L 。,继续保肝及对症治疗,定期复查肝功。 • 26/6 咽部不红,扁桃体不肿大。浅表淋巴结未扪 及肿大。病情好转,改为二级护理,于今日出院 。嘱:院外继续口服维生素C,半月后复查肝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新生儿科
概念 护理
病史
诊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以扁桃体炎、咽炎和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主要由巨噬细胞系 统单核细胞感染巨细胞病毒所致。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定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 病。它主要通过唾液和飞沫传播,导致咽炎、腺样体肿大和全身症状,通常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与预防 措施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包括脾脓肿、肝炎、血小板减少和溶血性贫血等。为预防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症的发生,建议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口杯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预后 与生活建议
大多数患者在2-4周内会康复。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感持续数月,建议患 者在康复期间休息充足、增加营养摄入、避免剧烈运动。
结论和展望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 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发 病机制,以提供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诊断主要通过体检、症状评估和血液检测。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巨细胞抗体检测和嗜异性 抗体检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
休息
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帮助身体恢复。
缓解症状
使用退热药、消炎药和抗过敏药来缓解发热、咽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治疗并等,进行相应的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因 与发病机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因是EB病毒感染,该病毒主要通过唾液和飞沫传 播。发病机制是病毒感染后,体内的单核细胞增多,导致免疫系统的紊乱和 炎症反应。

带你认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带你认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带你认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患儿是怎么回事?其实“传单”全名叫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疾病,由于主要经口传播所以得名“亲吻病”,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

但是儿童抵抗力比较差,如果不及时治疗,难免留下后遗症。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一、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于EB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群体中,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淋巴细胞增多伴随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等症状。

这种疾病全年都能够发作,可以通过血液呼吸道,飞沫亲吻等密切接触进行传播。

虽然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是在40岁以上的中年群体中也有少数案例患者,多数是由于着凉、感冒、经常熬夜等引起身体抵抗力下降,又感染EB病毒,从而诱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感染后可出现一个或者多个典型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部分患者在发病后4-6天会出现斑疹。

大部分青少年感染这种疾病后以咽痛为主要症状就诊,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扁桃体肿大、化脓,但常常被误认为细菌感染,口服抗生素治疗,但是没有效果。

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严重吗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所以表现不明显或者症状比较轻,年龄稍大的儿童表现比较明显,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脑炎、肾炎等严重并发症。

在治疗的过程中多采用抗病毒和对症治疗为主,病程可持续7~14天,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亲爱的感染一次后终身免疫,但是个别抵抗力低下的患儿可能会再次复发,EB病毒是引起多种恶性肿瘤的病毒之一,所以一定要重视这种疾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家长朋友们如果发现儿童出现反复发热、咽痛、扁桃体发炎、颈部淋巴结肿大、眼睑水肿的情况,需要带领儿童就医治疗。

三、感染后如何治疗传染性大和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儿愈后良好,所以采用对症支持治疗的方法为主。

第一,在治疗期应该多注意休息,过度劳累会使疾病反复。

此外,出现肝功能损伤的患儿需要卧床休息,并且按照病毒性肝炎进行护肝降酶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诊断 当患儿同时出现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 大及肝脾肿大时,即考虑本病。确诊依据:
1. 异型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10以上;
2.血清嗜异凝集反应阳性;
3.EB病毒特异性抗体测定阳性。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 鉴别诊断
化脓性扁桃体炎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性单核细胞症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七、治疗
三、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 病因是EB病毒感染。 • EB病毒感染后,B淋巴细胞复制,通过血液和淋巴 系统播散,B淋巴细胞死亡,病毒颗粒和病毒决定 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 病理表现为全身淋巴组织增生,以淋巴结、扁桃体、 增殖体及肝脾最明显,呈局灶性及血管周围的异常 淋巴细胞浸润。
淋巴组织
方药:清营汤加减。
4.气阴两虚 证候特点:余热未清,气阴两伤。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生津。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七、治疗
• 中成药: 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穿琥宁注 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 • 推拿疗法: 高热:清天河水、开天门、退六腑,推大椎, 拿肩井、风池;肝脾肿大:清肝经、分腹阴阳; 咽喉肿痛:揉金津、玉液;抽搐:掐人中、十 宣,拿委中。
病因
EB病毒有6种抗原成分,如膜壳抗原、膜 抗原、早期抗原(可再分为弥散成分D和 局限成分R)、补体结合抗原(即可溶性 抗原S)、EB病毒核抗原、淋巴细胞检查 的膜抗原(lymphacyte detected membrance antigen LYDMA),前5种均能产生各自相 应的抗体;LYDMA则尚未测出相应的抗体。
四、临床表现
并发症: 1. 呼吸系统
3.消化系统 5.心脏 2.神经系统 4 .血液系统 6.眼部
7.泌尿系统

护理查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护理查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目前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入院后予完善各项检查,予一级givgtt qd抗
案例分析(二)
病毒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针 0.52 ivgttq8h抗感染治疗,阿奇霉素0.12g ivgtt qd抗感染治疗。2016-11-27血
发病机理
EBV B淋巴细胞受体 咽扁桃体B淋巴细胞和 口腔上皮细胞 复制 细胞破坏
B淋巴细胞
血液 唾液腺(腮腺)
单核细胞系统 变异淋巴细胞、CTL 肝,脾,心,肾,肺, 皮肤,中枢神经系统 口口传播 排毒
扁桃体炎、咽炎 淋巴结肿大
临床表现
1 2 3 4 5 6
发热
咽峡炎 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皮疹
护理措施(一)
3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的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
P2 :体温过高:与等有关 I2: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体温的变化情况。 2病人体温升高时,进行温水擦浴。出汗后及时清洁皮肤,更换衣裤,保持床单 位清洁干燥整齐。 3遵医嘱予补液抗感染,加强营养。
护理措施(二)
5P3 :焦虑 与知识缺乏担心疾病治疗与预后有关 I3:1耐心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治疗的意义等。 2与家属配合,了解病人的心理与需求,观察病人的情绪反应,给予关心与心理支持。 3介绍病房环境和同室的病友,请同类病友进行现身说法。

六、其他 神经系统症状: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干脑 炎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变异淋巴超过10% 或绝对值超过1.0×109/L EBV抗体检测:阳性(特异性) 血清嗜异凝集抗体试验:阳性(非特异) EBV-DNA的实时定量PCR检测 肝功检查:B超显示肝脾肿大,血常规显示肝功异常 脊髓常规:以排除嗜血现象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辅助检查
05-28:我院门诊查血常规: WBC22.64×109/L↑,L72.8%(16.48×109/L) ↑,单核细胞1.83×109/L↑。微量CRP0.2mg/L, 异常淋巴细胞1%。
辅助检查
05-29:复查血常规、完善检验项目 血常规:WBC28.95×109/L↑, L74.9%( 21.69×109/L)↑,单核细胞1.68×109/L↑ 血生化:AST 48U/L↑,LDH 546U/L↑,B2微球蛋 白4.08mg/L↑。 ASO: 24IU/ml。心肌酶谱稍高,肝肾功能未见明 显异常。 ESR:12mm/h。
护理措施
4. 干扰素喷雾:咽喉部疱疹,每次1-2喷。 不良反应:偶有烧灼、瘙痒等局部轻微刺激反应, 可自行缓解 (六)心理护理:多关心、照顾患儿,告知家属 疾病相关的知识,使其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减轻其紧张及恐惧心理。
效果评价
(七)效果评价:患儿通过治疗,现精神 好、生命体征正常、双眼睑浮肿消失、疼痛 减轻、无并发症发生,将于近日抽血复查, 如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方可办理出院。
护理措施
维持正常体温: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必要时 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使用药物降温后,观 察患儿体温、血压、尿量等,出汗较多时, 要及时更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鼓励多饮 水,以防虚脱。
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认真落实口腔清洁, 促进舒适度;加强皮肤护理,防止皮肤完整性受损。 安全评估:做好跌倒/坠床、烫伤的安全评估和措 施落实;对患儿家属加强新冠知识的宣教,做好体 温的监测,限制陪护与探视。
病案分享
一般资料
患儿一般情况:廖子涵,男,2岁9月,主管医生 冯罡。患儿间断咳嗽3天,眼睑浮肿、发热一天, 以“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入住。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加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其特征。

近百年来,该病作为常见病受到医学界重视。

但其症状与体征变化多端,症状多样化,不典型性给诊断治疗带来困难。

目前国内外学者不断摸索改进实验室诊断方法,寻找新的检测项目,以求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病因]EBV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的DNA病毒,属疱疹病毒属,1964年由Epstein、Barr 等在非洲儿童的恶性淋巴瘤(Burkittlymphoma)组织培养中发现,1968年由Henle等确定为本病的病原体。

主要侵入B淋巴细胞(B淋E~[tt胞表面有C3。

受体,与EBV受体相同)。

病毒颗粒在电镜下呈球形,直径约150~180nm;病毒核酸为双链DNA,通常以线性分子插入宿主细胞染色体DNA的整合方式和以环状分子游离细胞中的形式存在。

EBV有5种抗原成分,均能产生各自相应的抗体:①衣壳抗原(viralcapsidantigen,VCA):VCAIgM抗体早期出现,多在1~2个月后消失,是新近受EBV感染的标志。

VCAIgG出现稍迟于前者,但可持续多年或终生,故不能区别新近感染与既往感染。

②早期抗原(earlyantigen,EA):可再分弥散成分D和局限成分R,是EBV进入增殖性周期初期形成的一种抗原,其中EA—D成分具有EBV特异的DNA多聚酶活性。

EAIgG抗体是近期感染或EBV活跃增殖的标志。

该抗体于病后3~4周达高峰,持续3~6个月。

③核心抗原(nuclearantigen,EBNA):EBNA IgG 于病后3—4周出现,持续终生,是既往感染的标志。

④淋巴细胞决定的膜抗原(1ymphocytedeterminantmem.braneantigen,LYDMA):为补体结合抗体,出现和持续时间与EBNAIgG相同,也是既往感染的标志。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科普宣传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科普宣传
常规体检中会发现淋巴腺肿大和咽喉红肿。
如何诊断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可显示单核细胞增多和特定抗体的存在 。
常见检查包括血常? 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可进行超声检查以评估肝脾大小。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潜在问题。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 治疗方法是什么?
什么是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定义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又称为腮腺炎,主 要由EB病毒引起。
这种病通常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病毒通 过唾液传播。
什么是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病因
主要由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引起。
EBV是一种常见的病毒,大部分人一生中都会感 染。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对症治疗
主要通过休息、补充液体和使用退烧药来缓解症 状。
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减少肝脏损害的风险。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抗病毒治疗
在重症病例中,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大多数轻症病例无需特殊治疗,症状会自行缓解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定期随访
什么是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流行趋势
多发生在5至15岁之间的儿童和青少年中。
在学校和家庭中传播较快,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 环境中。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 哪些症状?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哪些症状? 常见症状
发热、喉咙痛、淋巴腺肿大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4至6周内出现。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哪些症状? 其他表现
可能伴随疲劳、食欲减退和皮疹。
部分病例中可能出现肝脾肿大。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哪些症状? 症状持续时间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06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调整建议
定期复查安排
血常规检查
康复期间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以监测白细胞、淋巴细胞等指 标的恢复情况。
肝功能检查
由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能合并肝脾肿大,因此需定期进行 肝功能检查,评估肝脏受损情况。
咽拭子培养
针对咽峡炎症状,可进行咽拭子培养以监测病原体清除情况。
心理康复辅导
03
诊断方法与标准
临床表现诊断
发热
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性高热,体温可 达39℃以上,持续数天至数周。
咽峡炎
表现为咽痛、咽峡部充血、水肿、扁 桃体肿大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口腔溃 疡。
淋巴结肿大
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其次为 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结一般分 散无粘连,无化脓。
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肝功能异 常,甚至出现黄疸。
04
治疗方案及措施
一般治疗原则
80%
隔离患者
由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 传染性,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隔 离,以防止疾病传播。
100%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如发热、 咽峡炎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以缓解患者的不适。
80%
休息与营养支持
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支持 ,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疾 病的恢复。
康复期间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 过度劳累。
适当增加营养摄入
康复期间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 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以提高机体免疫
力。
饮食调整
建议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饮 食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以免加重咽峡炎症状。
注意个人卫生
康复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勤换洗衣物,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等 物品,以降低感染风险。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由EB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染疾病,主要 通过唾液传播。本演示将介绍IM的病因、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帮助您更 好地了解这一常见病症。
病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传播途径
1 EB病毒感染
EB病毒是IM的主要病原体,主要通过唾 液传播。
2 接触感染
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口腔分泌物、唾液等 感染源传播。
相关医学知识及预防
1 卫生习惯
2 保持免疫力
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 源、不共享个人物品等。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3 病史了解
了解家族病史和患者是 否曾患过IM等。
治疗方法和药物
1 对症治疗
2 休息与营养
适当用药缓解症状,如退热药、止痛药等。
休息和营养补充有助于恢复身体健康。
3 药物治疗
非典型型
非典型型IM症状轻微,易被 误诊,需要注意区别。
复发型
IM复发率低,但某些患者可 能会出现间断性症状。
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1 免疫反应
EB病毒感染激活免疫反应,导致淋巴细胞增多和炎症反应。
2 肝脾功能受损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脾功能异常,导致肝功能异常和贫血。
3 细胞改变
EB病毒感染可导致淋巴细胞异型增生和淋巴结肿大。
4 手术治疗
某些情况下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极少数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 共享物品
4 空气飞沫
共用餐具、水杯等可增加感染传播的风险。
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可传播病毒至他人。
常见症状和体征
乏力
持续性乏力是IM的典型症状之一,常伴有头 痛和肌肉疼痛。
咽痛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不要忽视这种听起来高端的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不要忽视这种听起来高端的疾病

0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年龄:20岁 症状: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 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治疗:抗病毒药物、支持治疗
预后:患者恢复良好,症状消失
预防: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 染者
案例分析和启示
案例背景:患者出现发热、 咽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诊断过程:血常规检查、 EB病毒抗体检测等
0
0
0
0
1
2
3
4
误诊和并发症
误诊原因:症状与感冒、流感等相似,容易误诊 并发症: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脾脏肿大等 治疗方法:抗病毒治疗、支持治疗等 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者等
0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 卫生习惯,勤洗 手,避免接触传 染源。
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自身免疫力。
0 3
经验教训:早 期诊断和治疗 是关键,注意 预防和控制传 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的传播。
0 4
0影响和危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 一种传染性疾病,可能会 导致人群聚集和传播,对
社会造成恐慌和混乱。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 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 症状,如发热、乏力、淋 巴结肿大等,影响患者的
0 2
空气气溶胶传 播:病毒可在 空气中悬浮, 通过呼吸吸入 进行传播
0 3
粪口传播:病 毒可通过感染 者的粪便排出, 污染食物、水 源等,导致他 人感染
0 4
诊断方法
血常规检查: 观察白细胞、 红细胞、血小 板等指标
血清学检查: 检测EB病毒抗 体
骨髓穿刺检查: 观察骨髓细胞 形态和数量
淋巴结活检: 观察淋巴结组 织结构和细胞 形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 皮肤护理,保持被褥、衣物清洁 柔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剪短 患儿指甲,避免搔抓。避免挤压肿 大的淋巴结
4.饮食护理发热可致体内分解代谢增强,热量消耗增
加,消化功能减弱,故加强口腔护理,饮食以清淡、 易消化、高热、高维生素、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 食为主;逐渐增加粗纤维食物,确保大便通畅;切忌 暴饮、暴食,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头部置冰敷,全身用温水擦浴,必要时应用解热
药物,用药后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出汗多者,及
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注意
血压及尿量,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虚脱。鼓励患
者进食易消化、清淡饮食,多食水果,补充维生
素。保持病室安静,让患儿休息,减少体力消耗。
2. 呼吸道护理协助患儿取半坐位,头偏向 一侧,鼓励患者咳嗽吐痰;小量多次喂水 或饮料,补充水分,保持口咽黏膜湿润, 利于痰液咳出;给予面罩雾化,局部消炎 化痰治疗,雾化结束后用清水漱口。
不要亲亲
5.绝对卧床休息绝对卧床休息半个月,减少心肌耗氧
量,减轻心脏负担,由于小儿好动,绝对卧床休息有 一定的难度,可利用讲故事、听音乐、画画等床上游 戏,以保证充分的休息,待症状缓解后,适当地下床 活动,伴肝脾肿大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
6.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由于患儿惧怕医院的各种治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验血、打
部分患者会出现形态不一的皮疹
诊断:
1.临床症状 以下症状至少3项以上阳性:①发热;②咽炎、扁桃 体炎;③颈部淋巴结肿大(大于1cm);④肝大;⑤ 脾大。
2.血象检查 (1)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50%或淋巴细胞总数 ≥5.0×109/L; (2)异型淋巴细胞≥10%或总数≥1.0×109/L。
3.EB病毒抗体检查 急性期EB核抗原阴性,并有以下之一项: (1)抗VCA-IgM抗体初期阳性,以后转阴; (2)双份血清抗VCA-IgG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 (3)EA抗体一过性升高; (4)VCA-IgG抗体初期阳性;EB病毒核抗原抗体后期 阳转。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液检验)讲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液检验)讲诉

链球菌所致的渗 出性扁桃体炎
5-20岁 中等热或高热,一般在 5d以内,青霉素效果好 常很严重,咽都有白 色渗出物 颌下与颈前淋巴结 无
肝肿大
白细胞 淋巴细胞 增多
约10%
第2周出现 常见单核细胞>50% 异常淋巴细胞>10%
约30%
第2周出现 与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相似 亚临床90%
>80%
无 如增多,见于黄疸 前期或早期 恒有
二、病原学
EB病毒(EBV)是本病的病原体,EBV属疱疹病 毒属,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的DNA病毒,主要 侵犯B淋巴细胞。
各种EB病毒抗体的出现时间及其意义
抗体评价
壳体抗体(VCA)
IgM型 IgG型 出现临床症状时 同上 100% 100% 4-8周 终身 灵敏性和持续性高 滴度高且终身存在
出现时间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吉林市儿童医院 周晶
儿童EBV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
1 2 3 EBV相关噬血 淋巴组织细胞 增多症 (EBV-HLH)
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 (IM)
慢性活动性 EBV感染 (CAEBV)
一、概述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简称传单(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 IM. or glandular fever ) • 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十、治疗
(七)、防治脾破裂:
①限制或避免运动 ②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动作要轻柔 ③注意处理便秘 ④尽量少用阿斯匹林降温, 可能诱发脾破裂及血 小板减少
周,偶有发生脾破裂。
(六)50%病例可有眼睑水肿
七、并发症
1.神经系统: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膜炎或周围神经炎等。
2.心脏:心肌炎、心包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单核细胞增多症
——检验科宣传材料
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高低不一,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
20×109。

在病程早期中性分叶核细胞增多,此后各种单个核细胞增多,常常>50%,其中部分为正常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部分为异性淋巴细胞,后者在病后第4~5天开始出现,第7~10天达高峰,大多数>20%,1~2月后逐步消失。

少数病人可始终不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根据
2.骨髓像:无诊断意义,但可除外其他疾病如血液病等,可有异常
淋巴细胞出现(有人认为可能系周围血液稀释所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网状细胞可能增生。

3.嗜异性凝聚试验阳性率可达80~90%,患者血清中常含有属于
IgM的嗜异性抗体,可与绵羊红细胞或马红细胞凝聚。

抗体在体内持续的时间平均为2~5个月。

较晚出现嗜异性抗体者常常恢复较慢。

少数病例(约10%)嗜异性凝聚试验始终阴性,大多数为轻型,尤以儿童患者居多。

正常人、血清病患者以及少数患淋巴网状细胞瘤、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等患者,嗜异性凝聚试验可呈阳性(除血清病外,抗体效价均较低),但可用豚鼠肾和牛红细胞吸附试验加以鉴别。

正常人和上述各种患者(血清病患者除外),血中嗜异性抗体可被豚鼠肾完全吸收或被牛红细胞部分吸收,而本病患者血中嗜异性抗体可被豚鼠肾部分
吸收和被牛红细胞完全吸收,血清病患者血中抗体可被两者完全吸收。

嗜异性凝聚素效价从1:50~1:224均具有临床意义,一般认为在1:80以上具诊断价值,若逐周测定效价上升4倍以上,则意义更大。

近年来采用玻片凝集法,用马红细胞代替绵羊红细胞,出结果较试管法快,且灵敏度高。

4.EB病毒抗体测定人体受EBV感染后,可以产生膜壳抗体、抗膜
抗体、早期抗体、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病毒相关核抗体等,各种抗体出现的时间与意义见表。

5.其他EBV培养很少用于临床。

测定血清中牛红细胞溶血素具诊
断价值(效价在1:400以上)。

本病急性期尚可测到自身抗体,如抗I抗体(抗原I仅存在于胎儿细胞内)、抗核抗体等。

抗I冷凝集素效价高时可致自身溶血性贫血。

各种EBV抗体出现时间及其价值
出现时间阳性率持续时间临床价值
膜壳抗体
IgM型出现临床症状时100 4~8周灵敏性与特异性高,但操
作困难
IgG型同上100 终身滴定较高可终身存在,宜
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早期抗体3~6个月
抗-D 发病后3~4周达高
峰70 2个月至3年
以上
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在
鼻咽癌患者中可测到
抗-R 发病后2周~数月低见于Burkitt淋巴瘤
病毒相关核抗体发病后3~4周100 终身较迟出现,有助于嗜异性
抗体阴性病例的诊断
补体结合抗体同上100 终身同上
中和抗体同上100 同上技术上难度高
并发症约30%患者可并发咽峡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急性肾炎的发生率可高达13%,临床表现似一般肾炎。

脾破裂发生率约0.2%,通常多见于疾病的10~21天内,约6%的患者并发心肌炎。

预后本病预后大多良好。

病程一般为1~2周,但可有复发。

部分患者低热、淋巴结肿大、乏力、病后软弱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极个别病程迁延数年之久。

本病病死率为1~2%,死因为脾破裂、脑膜炎、心肌炎等。

有先天性免疫缺陷者感染本病后,病情迅速恶化而死亡。

本病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恶性病变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疾病。

虽EBV亦可见于淋巴瘤患者,但本病不会转化为淋巴瘤。

治疗
本病的治疗为对症治疗,疾病大多能自愈。

急性期特别是并发肝炎时应卧床休息。

抗生素对本病无效,仅在咽部、扁桃体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加用,一般以采用青霉素G为宜,疗程7~10天。

若给予氨苄青霉素,约95%的患者出现皮疹,通常在给药后1周或停药后发生,可能与本病的免疫异常有关,故不宜用氨苄青霉素。

有认为甲硝唑和氯林可霉素对本病咽峡炎症可能有助,提示合并厌氧菌感染可能,但氯林可霉素亦可导致皮疹。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咽部及喉头严重病变或水肿者有应用指征,可使炎症迅速消退,及时应用尚可避免气管切开。

激素也可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心肌炎、心包炎等。

应警惕脾破裂发生的可能,及时确诊,迅速补充血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