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课件2
完整版《陋室铭》优秀课件
完整版《陋室铭》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陋室铭》这篇名篇。
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文阅读》第二部分,具体涉及《陋室铭》全文及其注释,详细解析文中的词句、修辞手法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陋室铭》的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和结构。
2. 学习并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3. 领悟作者刘禹锡的高洁品质和淡泊名利的情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全文的朗读、理解和赏析,特别是对文中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的把握。
难点:理解作者通过描绘陋室表达出的高尚品质和淡泊名利的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简陋房屋的照片,引发学生对“陋室”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课。
2. 朗读全文:让学生跟读并自行朗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
3. 逐句解析:对全文进行逐句解析,讲解生僻字词和句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意。
4. 例题讲解:针对难点和重点设置典型例题,讲解并示范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6. 赏析讨论: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赏析文章,开展小组讨论,分享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三部分:左侧列出文章的结构,中间列出重点词汇和句式,右侧列出作者的情感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陋室铭》的内容,谈谈你对“安贫乐道”的理解。
答案:要求学生能从文章中找到依据,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阐述。
2.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文的修辞手法,以“我的房间”为题,写一段描述性文字。
答案: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自己的房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刘禹锡的其他作品,如《乌衣巷》、《桃花扇》等,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和文学成就。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用心去感受、去表达。
《陋室铭》_2
二、给红色的字注音 苔痕 tái 牍( dú )案牍 读( dú )读书 椟( dú )买椟还珠 渎( dú )亵渎 犊( dú )初生牛犊
何陋 lòu
馨( xīn )德馨 罄( qìnɡ )罄竹难书 磬( qìnɡ )钟磬 儒( rú )鸿儒 濡( rú )相濡以沫
1、解释文中红色的字
出名、闻名
有什么简陋的呢?
2、巩固:
有仙则名:出名 有龙则灵:变得灵异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帘青:
映入
无丝竹之乱耳:
指琴瑟、箫管等乐器, 这里指(嘈杂的)音乐声。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德馨:品德高尚 惟:只
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 没什么学问
的人
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
9、孟郊----诗囚
10、王勃----诗杰
11、陈子昂----诗骨
12、贺之章----诗狂
13、王昌龄----七绝圣手 14、杜牧----诗魂
1、诗仙――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诗圣――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 了唐朝由盛至衰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 代色彩。 3、诗鬼――李贺,晚唐诗人。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今 存诗242首。他的诗作有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的。据 统计,他的作品中出现“死”字20多个,“老”字50多个。尤 其是写神仙鬼魅的作品,常常让人感到幽灵出没,阴森可怖。 4、诗神――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写有9000多首诗。 5、诗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 6、诗隐(诗佛)――王维,其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颂,他通 过对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 7、诗魔――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陋室铭》课件 教版
概括:陋室之陋在于:杂草丛生、荒僻冷寂,来 往客人稀少、门庭冷落,生活单调孤寂。
三、精读课文,探究陋室不“陋”
在作者的眼中,陋室真是“陋”不可居吗?陋室不陋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写环境的清幽、雅致——景美。反映出室主人淡泊 名利的志趣。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
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赋予苔 藓、草色以人的灵性,“上”写出了苔藓从台阶爬到陋 室倾听主人心声的情状,“入”字写出了碧草从竹帘窥 视主人的可喜情状。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 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流 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
室
用“不在高”“不在深”来比什么?
陋
用仙和龙来比什么?
德
用名和灵来比馨什么?
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这种方法叫比兴。这种比 兴的修辞,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意波澜 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富丽堂皇,而在 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看来“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 的文眼。
二、“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 文中起什么作用?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 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 字加强语气。
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 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
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 陋室增光添采。
二、点击关键词,感受陋室之陋
阅读课文,思考陋室之“陋”是从何处体现出来的。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博学的人。鸿, 大。儒,有学
杨雄,字子云, 弹琴。调,调 西汉文学家 弄。素琴,不
问的人
12-陋室铭(公开课-优秀课件)
汪国真
只要青春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 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 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溶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仿写作品之二:
学生铭 天赋不高,有志则行,成绩不佳, 发奋则灵。斯是求学,唯苦唯勤,读 书破万卷,求知凭悟性,谈笑添学问, 思辩助长进,可以明事理,冶性情, 无世俗之乱耳,有墨香之赏心。学海 巧为舟,书山行捷径,吾辈云:“何 乐不为?”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一定深广,只要有蛟龙, 就会有灵验。
仙比山重要, 龙比水重要, 室与德又是谁重要呢?
01
添加标题
斯:此, 这。
02
添加标题
居处虽 然简陋, 凭着我 的德行, 却能传 播芳香。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馨:香气,这里指 品德高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政
文
治
学
上
上
建
旷达乐观的胸怀
取
立
得
功
奋发向上的精神
成
勋
就
KINGSOFT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
云,说
有什么简
陋的呢?
山——仙名
何陋之有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无
丝
谈
可
竹
笑
以
之
有
调
乱
鸿
素
耳水
——
儒
琴
无
往
,
案
来 无阅Leabharlann 金牍 之龙白
《陋室铭》(完美版)ppt课件
3.大声读课文,划出押韵韵脚。 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4.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一词多义 之:①无丝竹之乱耳 (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 ②何陋之有 ( 倒装标志 ) 往来:①往来无白丁 ( 表示交往的人 ) ②其中往来种作 ( 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
(2)词类活用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有名 ) 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灵验 ) 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名词活用为动词,能散布很远的香气。文中指德行美好 )
(三)文本探究 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 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交流点拨】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2.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交流点拨】颜色:绿色,青色。特点:别致幽雅(幽)。 3.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交流点拨】有鸿儒,无白丁(雅)。
4.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 云亭”?用意何在? 【交流点拨】自比古代贤人,表明自己的心愿,希望像他 们一样因为自己的高雅脱俗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
5.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交流点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 ”相呼应,有力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6.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这 是什么写法?
【交流点拨】高尚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是托 物言志的写法。
四、板书设计
山→水 → 陋室
设喻引题 比喻起兴
仙→龙 → 德馨
安 贫
乐
环境优美(景清幽)
陋
室 陋室不陋 交友高雅(人不俗)
铭
生活情趣(事高雅)
道 高 பைடு நூலகம் 伟
陋室铭- 课件(完美版)ppt
作业
1.仿写铭文,以此明志。 (教师下水文引领) 2.阅读刘禹锡的《浪淘沙》 《秋词》《乌衣巷》《竹 枝词》《秋风引》……
为师铭
李杨
生不在众,有心则灵。人不在貌, 有德才行。斯是凡职,惟吾衷情。 教改进课堂,学情入脑中。教研有 同事,互动有师生。可以读名著, 写书评。无华服之障目,无名利之 迷心。立三尺讲台,耘几度春秋。 师友云:“何求之有?”
悟 “德”
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 蜀汉丞相,出世之前居于南阳的 草庐。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散文家。
扬雄
字子云,西汉著名学者。扬
雄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
的辞赋家。扬雄曾撰《太玄》于 草玄亭,后世简称“玄亭”。
品“铭”
悟 “德”
境 景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趣
人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撰“铭”
请你模仿文中句式,为自己撰写一副座右 铭(一句或一段),勉励自己。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结语
坦然面对人生挫折 努力绽放品德馨香
陋 刘室 禹 锡铭
释 “铭”
铭
原指古代刻在器 物上用来自警自励或 称述功德的文字,后 来成为一种文体。这 种文体文字简洁,句 式工整而且押韵。
初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 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完美版课件
《陋室铭》完美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陋室铭》这篇文章。
该文章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了作者刘禹锡身处陋室,却依然保持高尚情操的生活态度。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文章背景介绍、生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思想探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陋室铭》的背景知识,理解作者刘禹锡的生活态度。
2. 掌握文章中的生词、短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句子结构分析。
2. 教学重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以及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古今房屋对比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房子才是理想的居住环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陋室铭》。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3. 生词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找出不理解的生词,共同学习。
4. 句子解析:挑选文章中的经典句子,进行结构分析,理解句意。
5.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主旨,讨论作者在陋室中如何保持高尚情操。
6.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文章主题思想的题目,进行讲解。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道关于句子解析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文章《陋室铭》2. 作者:刘禹锡3. 生词列表:若干生词4. 句子解析:经典句子及其结构分析5. 主题思想:安贫乐道,保持高尚情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安贫乐道”的理解。
2. 课后拓展: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刘禹锡的其他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陋室铭》,让学生明白了安贫乐道的重要性。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课后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刘禹锡的其他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陋室铭第二课时 (2)
18、陋室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识记重点文言词语;背诵、默写全文。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学习古人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识记重点文言词语;背诵、默写全文。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1、朗读、背诵教学法;2、讲解、讨论教学法;3、联系、仿写教学法。
教具准备:幻灯片、一张A4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很高兴认识大家,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来探讨《陋室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荣幸。
我相信在接下来的40多分钟里我们会相处得很融洽。
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学习了《陋室铭》的字词、作者,并翻译了课文,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
二、读一读,进行朗读训练1、(出示幻灯片)请一位学生大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他读的怎么样?2、读后评价,有没有做到大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强调韵脚、反问句的朗读。
3、全班齐读。
三、品一品,分析课文这是一篇讲究韵律美的文言文,下面我们来品一品课文。
1、本文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立旨的一句是什么?(出示幻灯片)立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文,是全文的核心。
用“惟”字加强语气。
那么,作者的这件陋室到底陋还是不陋呢?2、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陋室不陋”的?(完成课后练习一)边讲边进行板书:环境清幽陋室不陋交往高雅行为典雅四、合作探究1、本文主要写的对象是陋室,但是文章开头和结尾鞋的确是山水、诸葛庐、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话,这陋室有联系吗?分别又有何作用?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讨论、交流。
请几位同学汇报一下。
教师边讲边板书。
本文虽短小精悍,但有韵律美,在写法上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比如用了大量的比喻类比来突出“陋室不陋”。
2、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类比比喻托物言志(板书)主要分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出示幻灯片)托物——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言志——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2.短文两篇》优质课件(2课)
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主Biblioteka 。2.了解铭文的特点。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4.理解作者描述陋室的情怀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刘禹锡的《陋室铭》名留千古,你们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据资料记载: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 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 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 便多方刁难他,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 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 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 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 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 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 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 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 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水 龙 灵
——
当堂检测
练习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室 不在 陋 ,有 德 则 馨 。
(根据自己的志趣造句) 不在 ,有 则 。
当堂检测
练习二: 完成下面的对偶创作。 上句 :品千古美文 下句:
当堂检测
练习三
请赏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课堂小结
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 托 物 言 志 “物”: “志”: “陋室” “德馨”,即:不慕荣利、安贫 乐道
《陋室铭》优秀课件
《陋室铭》优秀课件《<陋室铭>优秀课件》《陋室铭》是唐代刘禹锡所作的一篇托物言志的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却展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下面将为大家呈现一份关于《陋室铭》的优秀课件。
一、作者与背景介绍刘禹锡(772 年-842 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他参与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多次被贬。
《陋室铭》就是他被贬至安徽和州时所作。
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和州,当地官员故意刁难他,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面江而居。
刘禹锡不但毫无怨言,还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二、文本解读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两句以山水起兴,引出陋室。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潜藏就显得有灵气。
作者以山水作比,暗示陋室因主人的“德馨”而不陋。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全文的主旨句。
“斯是陋室”,点明了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
“惟吾德馨”,强调了屋子虽然简陋,但因为居住者品德高尚,所以陋室也不显得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两句描写陋室的环境。
苔藓痕迹蔓延到台阶上,呈现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满室青葱。
通过对陋室周围自然景色的描写,烘托出陋室的清幽宁静。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指博学的人,“白丁”指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陋室铭完美版课件
陋室铭完美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陋室铭》。
本文是东晋时期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描述自己居住的简陋房屋,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品格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优秀篇目。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的高洁品质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2. 能够背诵课文,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3.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背诵课文,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高洁品质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带。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的景物。
教师简介作者刘禹锡及课文《陋室铭》的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找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究4. 品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感受作者的高洁品质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拓展延伸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请学生课后背诵课文,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课文内容。
六、板书设计陋室铭刘禹锡高洁品质安贫乐道七、作业设计1. 背诵课文《陋室铭》。
2. 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课文内容。
答案:1. 课文《陋室铭》是东晋时期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描述自己居住的简陋房屋,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品格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背诵课文,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关注1. 生字词的学习:课文中有许多生字词,如“陋室”、“铭”、“形貌”、“清高”等。
陋室铭第二课时PPT.ppt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
3、写陋室中人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
4、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 , 阅金经。
。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
作业布置
扩写《陋室铭》
扩写就是在保持原文中心思想的基础上, 对内容作扩展和生发,把短文写成长文。
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 写成了《陋室铭》,并请柳公权碑刻竖于门 外
现在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1、作者住在这里的心情又是怎 样的?请大家再次去文中找寻句 子,体会作者的心情。
2、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描述陋室的环 境。
瞧!晶莹碧绿的青苔沿着台
阶缓缓向上生长,那片片饱满清 新的绿意扑面而来;做工精致的 细纱帘外,溶解着一抹淡淡的青 葱,流淌在你的视野当中,最后 回旋在你的记忆里。
课堂小测验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 ( )
②有龙则灵 ( )
③可以调素琴(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课堂小测验参考答案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 ( 出名 ) ②有龙则灵 ( 灵验 ) ③可以调素琴( 弹奏 ) ④无丝竹之乱耳( 使···扰乱 ) ⑤无案牍之劳形 ( 使···劳累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
品析文章前四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品析文章最后一句
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 水 类 陋室
设喻引题 仙 龙 比 德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禹锡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作家、诗人,他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时的权贵, 被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和州知县策某是个势利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横加 刁难。先是安排刘禹锡住到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见房子面对大江,不但没有埋 怨,反而很高兴,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在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 辩。”
22. 陋室铭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0),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永贞 元年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 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九年后被召回京城, 又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任连州刺史。 以后还当过夔州、和州刺史。直到文宗永和元年才 回到长安,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 尚书。有《刘梦得文集》。
第一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一定高,有了仙人居住就出名了。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简陋的屋子,好在主人我有美 好的德行(就不觉得简陋了)。
运用类比手法,将“陋室” 比作“山”“水”,强调 “陋室”的“名”“灵” 的性质。
“德馨”一词统领全 篇,为全文之“睛”。
人 的 日 常 生 活 , 表 达 室 主
第三层: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如同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 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第
三
层
:
总
结
上
引用典故。
文
,
照
应
开
头
,
以反诘句作结全篇,
说
警策有力,引人深思。 明
“
陋
室
不
陋
”
。
作者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 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 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 安贫乐道的情趣。
立意手法托物言志,“托”的对象是“室”,表现的是 写作手法: 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重视自身
修养的志趣。 (类比、“赋、比、兴”)
修辞方法: 引用典故、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从多 个角度升华了馨香的品德和高洁的志向。
习题小结(按照原文填空):
1、全文主旨句:____________ 2、文中渲染了恬静的气氛,反映室主人淡泊名利心态的句
“名”“灵”的性质。 接着以“__惟_吾_德__馨_____”一句统领全篇。 下文则用“苔_痕_上__阶_绿__,_草_色__入_帘__青_。_”写室外环境的幽雅, 用“谈_笑__有_鸿__儒_,_往__来_无__白_丁__。”写室中人交往之雅, 用“_调__素_琴_,__阅_金__经_。__”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 结尾再用“何_陋__之_有___”予以强调, 表达出室中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他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策知县,于是策某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门调到了 城北门,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位于德胜河,附近还有一排排杨柳树, 环境还不错。刘禹锡也没有计较,他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河水边, 人在历阳心在京。”
策知县见他仍是悠然自得,又把刘禹锡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其一间仅能 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 仅是斗室。想想这狗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了,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Hale Waihona Puke 陋室铭刘禹锡 xīn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tái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根据课文,用原文语句填空。
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 开篇“山__不_在__高_,_有__仙_则__名_。__水_不__在_深__,_有_龙__则_灵_”。 隐喻陋室具有
题解:
铭—起初是铸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 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
骈文—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两个相接的句子叫做骈句。骈句讲究对偶和声 律。押韵就是讲究声律的表现之一,是指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 同的字。文中 “名”“灵”“馨”“青”“丁”“经”“形”“亭”押韵。
(居住环境)
与室中人来往的都是志 同道合的人。
(交往人物)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实写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览珍贵的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虚写
虚实结合,表现室主人 高雅脱俗的情致。
(日常生活)
没有嘈杂的管弦之声扰乱两耳,没有 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人第 安二 贫层 乐写 道陋 的室 生的 活环 情境 趣及 。主
子: ____________ 3、写室主人日常生活的句子: ____________ 4、表明作者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抱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5、彻底否认“陋室之陋”的句子: ____________ 6、引用典故的句子: ____________ 7、写室主人日常人际交往的句子: ____________
身第 居一 “层 陋点 室明 ”全 的文 人主 品旨 德, 高“ 尚陋 。室
” 值 得 铭 颂 , 是 因 为
第二层: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 入眼帘。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粗俗 的人。
环境的清幽雅致。首句说明 少有人来,后句说明庭草不 除,渲染了恬静的气氛,反 映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