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静的失落-论毕晓普诗歌中的性别转换

合集下载

论毕肖普诗歌中异化的日常生活及其救赎

论毕肖普诗歌中异化的日常生活及其救赎

2024年1月第40卷㊀第1期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bimonthly)Jan.,2024Vol.40㊀No.1收稿日期:2023-10-22作者简介:马红旗,男,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语文学及西方文论研究㊂张羽西,女,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文学及西方文论研究㊂引用格式:马红旗,张羽西.论毕肖普诗歌中异化的日常生活及其救赎[J].外国语文,2024(1):44-53.论毕肖普诗歌中异化的日常生活及其救赎马红旗㊀张羽西(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㊀300071)摘㊀要:伊丽莎白㊃毕肖普的诗歌多以日常生活为主题㊂诗人通过对生活空间和生活实践的细致描写,揭示现代化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异化㊂以毕肖普诗歌中呈现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结合亨利㊃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有助于探究诗歌中异化的日常生活及其救赎方式㊂毕肖普在诗歌中揭露并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现代工业社会存在的种种虚伪与不公,并将艺术化的生活风格以及来自生活的梦境㊁想象与记忆作为可能救赎异化生活的途径㊂毕肖普在诗歌中塑造了一种崭新的理想生活秩序,试图重建现代人得以栖息的精神家园㊂关键词:伊丽莎白㊃毕肖普;日常生活;异化;救赎;空间中图分类号:I712.072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6414(2024)01-0044-100㊀引言伊丽莎白㊃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1911 1979)是美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㊂其诗歌对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进行精准描摹和深入思考,展现了对异化的现代生活的洞察㊁批判与反思㊂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㊃布鲁姆(Harold Bloom,1985:1)称其延续了美国诗歌传统中的 克制的修辞㊁鲜明的道义感和极其简练的形式 ㊂以往对毕肖普诗歌中日常生活的讨论多分散于较为前景化的自传性书写㊁旅行书写和艺术形式研究中,日常生活本身则作为背景隐匿其中,鲜受重视㊂根据亨利㊃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日常生活是 生产方式的产物 ,与作为 生产者 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交相辉映㊂日常生活中 意识形态的力量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外壳 把日常生活以及日常生活最深层次的或最崇高的意义隐藏了起来 (列斐伏尔,2018:52)㊂随着20世纪中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日常生活逐渐沦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和现代性的附庸,丧失了潜在的差异性和创造性㊂日常生活中主体的个性㊁创造力与发展潜能受到压抑,㊃44㊃㊀程凯文㊀曹盛勤㊀ 色可暖,话可凉 :英语温觉词的通感模式及其认知机制㊀导致主体离开自身,沦为 对象㊁他者,甚至与主体相疏远对抗 的异化状态(韩立新,2014: 8)㊂毕肖普对日常生活的书写正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加剧的异化进程,诗歌中呈现的同质化生活空间和单调重复的生活实践正是对现代人异化生活的真实写照㊂同时,毕肖普在诗歌中提出了可能拯救异化生活的方式,探索艺术化㊁审美化的生活风格和构建个人精神及情感力量,以求超越异化,恢复人的完整㊂1㊀ 浸满渗透了油 :日常生活空间的异化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指出,作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场所和社会的产物,空间 包含并掩盖了社会关系 (列斐伏尔,2021:124)㊂被当作 物质生产的器皿和媒介 的空间已经成为 现代社会利益争夺的焦点 (汪民安,2006:47)㊂在技术理性的要求下,现代资本化空间不断扩张,挤压本应由人自主支配的日常生活空间㊂同时,空间中的人也被视为物质需求下的生产工具,被迫牺牲个性化㊁差异化的日常生活,在异化的空间中彼此敌对疏远㊂毕肖普的许多诗歌都聚焦现代社会资本化的日常生活空间㊂正如诗人在‘爱情躺卧入眠“( Love Lies Sleeping )中对城市空间的描绘: 一座巨型城市,谨慎地揭幕,/在过分雕琢中变得纤弱,/细节叠着细节,/檐口叠着外壁㊂ (毕肖普,2019:33-34)城市中的资本化空间经过精致打造形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逻辑链条服务,因此呈现出同质化㊁标准化的特征㊂‘瓦里克街“( Varick Street )聚焦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 夜晚,一座座工厂/挣扎着苏醒,/颓废焦虑的建筑物/一身静脉管道/试图完成它们的工作 鼻毛是簇生的长钉/还散发这般臭气㊂ (毕肖普,2019:99)诗人将城市中作为标志性建筑的工厂拟人化,夜晚的机器挣扎着苏醒,在阵阵轰鸣中散发着臭气㊂大城市工业化的高速运转扰乱了宁静的夜晚,也打破了人们健康安稳的日常生活秩序: 我们的床/被煤灰熏得萎缩/糟糕的气味/将我们聚拢㊂ (毕肖普,2019:100)人们的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受到工业污染的严重侵蚀,夜空中的月亮也不再如济慈(John Keats)‘夜莺颂“中的 月后 一样美丽高贵,而是变得 呆板的 和 病恹恹 的, 听随某人的煽动而阴晴圆缺 (毕肖普,2019:100)㊂城市中所剩无几的自然景观也被卷入大规模机械生产的节奏中,这正是列斐伏尔所批判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即 如画的风景正随着异常迅速的发展而消失 (列斐伏尔,2018:40)㊂异化的生活空间还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敌对与疏离,正如诗中叙述者所叹息的: 当然会出卖你,亲爱的,并且你会出卖我㊂ (毕肖普,2019:100)处于高度隔绝空间中的现代人难以敞开心扉,陷于精神异化的危机之中㊂‘夜城“( Night City )一诗则直指异化进程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描摹了一幅末日的城市景象㊂诗人于飞机上俯视整座城市,夜晚城市的灯光如同成堆焚烧的破碎玻璃,到处流着 灼烁的酸 和 斑斓的血液 (毕肖普,2019:219)㊂城市焚烧㊃54㊃㊀外国语文2024年第1期㊀ 眼泪 和 罪业 ,留给人们的只有硅酸盐河流㊁一池沥青㊁一轮涂黑的月亮和 天空已死的景象(毕肖普,2019:219-221)㊂现代城市中充斥着一种异己性㊁毁灭性的力量,迫使人们失去安身立命的家园㊂对此,人们无计可施,只能在摩天大厦上独自啜泣㊂除了对大城市生活空间进行书写以外,毕肖普同样关注小型家庭空间㊂‘加油站“( Filling Station )一诗描绘了公路边的家庭加油站:这个 小小加油站 脏乱不堪,到处浸满渗透了油,形成一种 令人不安的㊁遍及一切㊁半透明的黑 (毕肖普,2019:145)㊂随着20世纪以来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为汽车行驶提供保障的加油站也大量涌现㊂家庭加油站作为现代汽车工业与日常生活杂糅的产物,是资本化空间的缩影㊂这里不仅是父亲与孩子们日常工作的场所,也是全家人居住生活的家园㊂一家人生活在局促狭小的空间中,对现代化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与破坏除了接受别无选择㊂正如列斐伏尔所指出的,人们在 统治机器 和 权力艺术 的压迫下只能牺牲曾经 辉煌 和 美丽 的生活方式(列斐伏尔, 2018:40)㊂毕肖普的一生辗转漂泊,曾在巴西生活长达15年之久,诗人对旅行空间的书写跨越了本土与异国㊁熟悉与陌生的界限㊂正如美国著名诗评家海伦㊃文德勒(Helen Vendler)对毕肖普诗歌的评论: 不只有是异国的才是陌生的,也不只是本土的才是家园的㊂ (Vendler, 1980:97)诗集‘旅行的问题“(Questions of Travel)中的 巴西 部分收录了毕肖普旅居巴西期间的创作,诗人以一种 接近巴西本土人的视角 (刘露溪,2018:19),深入异化的城市空间内部,真实客观地再现了当时巴西社会的诸多矛盾㊂‘在窗下㊃黑金城“( Under the Window:Ouro Prêto )一诗聚焦位于巴西东南部的黑金城㊂18世纪的 淘金热 使这里成为整个美洲的财富中心,吸引了大量外来移民㊂19世纪以后这里金矿枯竭,人口流失,底层人民过着贫穷落后的生活㊂诗中带有绿皂石雕刻的泉眼象征着黑金城鼎盛时期的美学风格,如今它已被补上石膏陈列于博物馆,泉眼处只剩 一根简单的铁管 流着 冷得像冰 的水(毕肖普,2019:179)㊂这里是贫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㊂穿红衣和塑料凉鞋的女人带着婴儿,用脏手给他们掬水;拄拐的背麻袋老人蜿蜒而来,在水管处掏出了珐琅茶杯㊂接着画面一转,与人们艰难取水的场景截然相反的是 一辆硕大的新卡车,梅赛德斯-奔驰/抵达,震慑了所有人 (毕肖普,2019:180)㊂车里的人下来依次洗了洗脸㊁脖子㊁胸膛㊁脚㊁鞋子㊂两类人群的显著对比揭示出现代资本主义城市中贫富分化的不平等现象,底层人难以摆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弊端与危机,只能受困于贫穷潦倒的生活,即马克思(Karl Marx)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的 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 (马克思,2000:46)㊂‘粉红狗“( Pink Dog )一诗也描写了里约热内卢市内边缘人群的生存境况: 他们抓住乞丐,往涨潮的河里甩㊂/是咯,傻子㊁瘫子㊁寄生虫/在退潮的污水里踉跄走动,/在没有灯光的郊区夜色中㊂ (毕肖普,2019:237)底层人民生活在逼仄㊁肮㊃64㊃㊀马红旗㊀张羽西㊀论毕肖普诗歌中异化的日常生活及其救赎㊀脏㊁毫无尊严与个性的生活空间,被主流社会排除在外,却又无可避免地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压迫和异化㊂毕肖普对巴西生活风貌的书写并非基于本土强势文化的视角,而是将自身融入异国空间进行观察与感受,这一视角颠覆了跨国地域空间中 自我 与 他者 的二元对立,凸显了诗人对边缘群体的关切与同情㊂同样,诗人笔下的工业化场景也并非绝对化的 他者 ,而是叙述者与叙述对象情感联结的纽带㊂在‘加油站“中,叙述者面对加油站脏乱危险的环境,发出 哦,可是它真脏! 和 小心那根火柴! 的感叹,并怀疑 他们住在加油站吗? (毕肖普,2019:145)㊂对于此处出现与油污脏乱格格不入的日常生活物件,叙述者也以连续三个问句表达惊讶: 这不相干的植物为什么在这里?/凳子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哦,为何垫布在这里? (毕肖普,2019:146)这样的对话像似不经意又饱含关爱,使读者置身其中感知空间内部的人与物,从而体会对异化生活空间从陌生到熟悉㊁从旁观到触动的情感流动㊂毕肖普通过对工业发展下异化的日常生活空间的书写,展现了资本化空间对人本应享有的稳定宜居的日常生活空间的侵占㊁破坏与威胁㊂诗人以 置身事内 的视角打破了作为旁观者的 自我 和被注视的 他者 之间的二元对立,既以旁观的态度观察㊁评述空间,又切身体验空间内部人的生存境况,再现并批判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人们本真个性的日常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异化㊂2㊀ 他们在梦中辗转 :日常生活实践的异化毕肖普诗歌中呈现异化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日常生活实践㊂正如马克思在其异化理论中所指出的: 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㊁自由活动贬低为单纯的手段,从而把人类的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㊂ (马克思,2000:51)异化劳动使日常生活不再是 具有丰富的潜在主体性的主体 ,而是沦为了 社会组织中的客体 ,逐步走向单一㊁机械(Lefebvre, 1971:59)㊂诗人书写了资本主义现代社会里人的日常生活实践的异化,人们在工业化昏昏沉沉的节奏下丧失了精神价值,过着压抑乏味㊁迷茫彷徨的生活㊂‘加油站“呈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下的工作图景,即马克思所说的 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同时却把一部分劳动者抛回到野蛮的劳动,而使另一部分劳动者变成机器 (马克思,2000:46)㊂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加油站父子每日进行着重复的工作: 父亲穿一件肮脏的/被油浸透的晚礼服/在腋下扎着它 几个快手㊁粗鲁/肠肥脑满的儿子在帮忙/ (这是一座家族加油站),/个个浑身脏透㊂ (毕肖普,2019:145)父子的衣着打扮与加油站油污脏乱的环境融为一体,一代代人日复一日㊁年复一年在此进行着机械乏味的体力劳作㊂可见为了满足工业社会和家庭生活的需要,劳动者 必须遵循机械系统的节奏的必然规㊃74㊃㊀外国语文2024年第1期㊀律 (Highmore,2002:7),去承担功能性的劳动分工,无法自由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㊂‘去糕饼店“( Going to the Bakery )一诗也描绘了异化的生产活动与生活状态,糕饼店里的商品和人无一不呈现麻木和病态㊂经历了白天的营业,夜晚糕饼店里的蛋糕似乎要晕倒, 每只都翻出涂釉的白眼 ;一块块面包横卧在货架上, 仿佛黄热病人/被露天放倒在拥挤的庭院 (毕肖普,2019:183),令人毫无食欲和购买欲㊂与食物一样 病恹恹 的还有工作了一天的糕点师㊂叙述者对此问道: 买啊,买啊,我该买什么? (毕肖普,2019: 183)㊂叙述者迷茫无力的情感与糕点㊁糕点师的 病恹恹 是共生的,人造同一的现代商品背后掩盖着人们机械重复的工作与生活㊂恰如列斐伏尔对异化生活的描述: 重复性已经无所不在地打败了别具一格,人造的与设计的东西已经将自发的与自然的东西从各个领域驱逐出去㊂ (列斐伏尔,2018:184)这种 千篇一律的繁殖 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意味着一种现代性与进步性的力量(Lefebvre,1971:202)㊂毕肖普对异化给生活实践带来的未知危险也进行了细致描写㊂‘加油站“中叙述者发出 小心那根火柴! (毕肖普,2019:145)的警告㊂火柴隐喻着现代人面临的死亡性瞬间和现代生活潜藏的未知危险,人们只能过着小心翼翼㊁如履薄冰的生活㊂同样的危险瞬间在‘爱情躺卧入眠“中也有所体现㊂在一片虚弱而苍白的天空中,一座因过分雕琢而纤弱的巨型城市懒洋洋地升起,如同一座小小的 化学花园 ,接着 在西方,轰隆一声,烟云蒸腾㊂/ 轰隆! 爆炸的花骨朵之球/再次怒放 (毕肖普,2019:34)㊂爆炸的声音对于城市的工人来说,意味着危险和死亡㊂ 他们在梦中辗转,感到/短短的汗毛直立㊂ (毕肖普, 2019:34)资本主义城市的繁荣以无数底层工人的血汗乃至生命为代价,他们即使在梦中也被无处不在的恐惧所包围,精神与肉体都无处栖息㊂诗人借此指出工业化㊁城市化发展暴露的问题与潜在的危机㊂毕肖普始终是一位具有社会关怀的诗人㊂‘早餐奇迹“( A Miracle for Breakfast )一诗写于美国大萧条时期,作为这场危机的亲身经历者,毕肖普将个人经验融入诗歌书写之中, 把底层大众的生存体验转换为文学的审美体验 (顾晓辉,2023:108)㊂经济大萧条导致了大规模失业,成千上万的失业者只能依赖社会救济和慈善施舍生存㊂人们来到富人家的阳台下等待救济,他们对于早餐的期待并不高,只需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和一块面包㊂然而,阳台主人姗姗来迟,期待中奇迹般的早餐原来只有 一小块死硬的面包心 和 一滴咖啡 (毕肖普,2019:8),资本家冷漠与伪善的形象跃然纸上㊂对于资本家吝啬的施舍,一些人 鄙夷地将它掸入河里 ,一些人选择继续等待奇迹,还有包括 我 在内的一些人则为了温饱而无奈放下尊严, 舔掉面包屑,吞下咖啡 ,并安慰自己不过是 奇迹正发生在错误的阳台上 (毕肖普,2019:8-9)㊂诗人在此揭露了资本家的虚伪面目,他们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压榨劳动者,当危机爆发时却冷眼旁观,任意践踏底层人民的尊严㊂社会贫富分化与㊃84㊃㊀马红旗㊀张羽西㊀论毕肖普诗歌中异化的日常生活及其救赎㊀阶级矛盾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弊端,劳动者不仅无法获得应有的成果,反而沦为发达工业文明中 作为一种工具㊁一种物而存在 的奴隶(马尔库塞,2006:32)㊂与‘早餐奇迹“同一时期创作的‘人蛾“( The Man-Moth )以半人半蛾的 人蛾 形象喻指现代人怪诞异化的生活状态,反映大萧条引发的 思想的极度混乱和人类信仰的缺失 (李文萍,2013:155)㊂人蛾虽然在 向高处探测 的过程中爬得 战战兢兢 ,却 必须做他最恐惧的事,虽然/他必然失败 (毕肖普,2019:31)㊂这暗合身处僵化生活实践之中的现代人对于超越异化的本能渴望㊂人蛾住在 姑且称为家的苍白水泥隧道 ,登上全速启动的列车向往逃离此处,而这列列车却以 可怖的速度 出发,没有任何 换挡 和 渐进加速 作为缓冲, 每晚他必须/被带入人工隧道,做循环往复的梦 (毕肖普,2019:31-32)㊂人蛾和人一样,在现代城市中无法控制自己前进的方向和速度,尽管以孤注一掷的勇气追求着纯粹㊁崇高的精神世界,仍然被迫卷入无限循环的资本运作中无法回头,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和艰辛拼搏只能以失败告终㊂诗歌中人蛾幻想㊁登高㊁徘徊㊁失败的艰难历程映射了现代人在异化生活面前的挣扎与无力㊂毕肖普敏锐地捕捉异化日常生活实践的瞬间,现代人流水线般机械重复的工作状态渗透进微观的日常生活实践,导致日常生活本应具备的趣味与活力被异化,取而代之的是日复一日的僵化与重复㊂人们渴望在生活中找寻内在精神的自由与独立,灵魂与肉体却在现代荒原的混乱与无序中消磨殆尽㊂3㊀ 有人爱我们所有人 :异化日常生活的救赎毕肖普的诗歌多发表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值美国反文化运动的高潮时期㊂当时的文化声音以 垮掉的一代 为代表,以叛逆颠覆的态度宣泄着对资本主义高压下颓废生活的绝望,如艾伦㊃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的诗歌‘嚎叫“( Howl )㊂相比之下,毕肖普的诗歌虽然同样涉及现代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但她仍有意与主流反叛的声音保持距离㊂1964年毕肖普在书信中说: 梦境㊁艺术品㊁对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顿悟㊁意料之外的共情瞬间,让人们幻视到外部世界永远无法一览全貌而又极为重要的景象㊂ (Bishop, 2008:864)相较于激烈反叛的主流声音,毕肖普更加呼吁现代人重新审视当下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从中发掘具有审美性㊁艺术性的元素,并重视生活中梦境㊁想象与记忆对异化的救赎作用㊂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曾用 诗意的栖居 概括人类生活的理想状态㊂面对异化的日常生活,列斐伏尔也提出: 生活艺术意味着异化的终结,生活艺术会推动异化的终结㊂ (Lefebvre,1971:184)在毕肖普的诗歌中,艺术化的生活风格是对异化的拯救㊂‘三月末“( The End of March )中,毕肖普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生动乐趣: 对自㊃94㊃㊀外国语文2024年第1期㊀己说话,并在浓雾天/观看小水滴滑落,承载光的重负㊂/夜晚,喝一杯美利坚掺水烈酒㊂/我会以厨房里的火柴点燃它/可爱的㊁半透着光的蓝色火苗㊂ (毕肖普,2019:224)在‘耶罗尼莫的房子“( Jerónimo s House )中,房间布置同样精巧温馨㊂屋子装饰着 种在海绵中的蕨 和旧年剩下的 红红绿绿的圣诞饰品 ,墙上挂着 两把棕榈叶扇子和一面挂历 ,桌子上放着 洒满火辣辣的鲜红酱汁的煎鱼 以及 四朵用餐巾折的纸玫瑰 ㊂步入其中可以发现 信纸上字里行间的光芒 和 收音机的各种声响 (毕肖普,2019:49-52)㊂诗人对审美化生活的设计重拾人们对日常生活的主动参与㊁支配和把控,意在恢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正如毕肖普在书信中所说: 人们在艺术和体会艺术之中渴求的似乎是一种忘我的而完全无用的专注㊂ (Bishop,2008:861)这种 忘我而无用的专注 形成了对平庸僵化的日常生活的解构,为颠覆异化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可能㊂相比于同时期美国 自白派 诗人对自我内心情感的肆意宣泄,毕肖普对艺术化生活与精神世界的追求则更具有一定的 明晰性 (李佩仑,2009:193),往往诉诸明确㊁具体的空间和物体㊂正如法国哲学家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指出的 任何事物都可以跨越边界,重建审美体验的领域 ,因此诗人有责任 探究社会的幽深层面与无意识,解读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物件上铭刻的信息,并揭示日常生活的奥秘 (Rancière,2010:126-127)㊂‘加油站“一诗在完成对加油站日常工作状态的描写后,将焦点转向家庭生活物件㊂不同于布满油污和 遍及一切㊁半透明的黑 的工作区域,家中门廊后面还提供了唯一色彩的 几本漫画书 一株硕大蓬松的秋海棠 ,以及 绣着雏菊图案 和 布满灰色钩花 的垫布(毕肖普,2019:146)㊂一系列生活物件成为诗性生活的物质载体,凸显出家庭生活的温馨浪漫㊂诗人在此处并未直接道出打理家庭琐事的主体,而是以重复四次的 有人 代替(毕肖普, 2019:147)㊂诗歌末尾处, 有人 把油罐放成排, 让它们对神经紧绷的汽车/柔声诉说/石油 油 油 油㊂/有人爱我们所有人 (毕肖普,2019:147)㊂此处主人公的缺场恰恰强调了一种无处不在的㊁强有力的在场㊂在日常生活主体 有人 的参与下,日常生活得以从异化中抽取出 生机的㊁新的㊁积极的因素 (列斐伏尔,2018:39)㊂诗人赋予艺术化生活以人性的诗意与温情,唤醒现代人本能的爱与希望,呼吁个体精神的自由与解放㊂由于童年的创伤记忆和长期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毕肖普的诗歌呈现出对于缺失情感的探索和弥补㊂梦境㊁想象与记忆成为循环往复的日常生活中 充满创造性神奇性的瞬间 (任冰,2014:37)㊂借此,人们得以将时间空间化,突破日常生活的无尽循环,多维度审视和救赎异化生活㊂首先,梦境是毕肖普诗歌中多次重复的意象,梦境中 错视 的视角提供了一个 绮丽而隐秘 的世界(毕肖普,2019:10)㊂在‘一起醒来多么美妙“( It s marvellous to wake up together )中,诗人写道: 夜晚视角,我们平躺着/一切都可能同样轻易地变幻 世界可能转为一种迥然不同之物,/就如空气变幻,或闪电转瞬来袭㊂ (毕肖㊃05㊃㊀马红旗㊀张羽西㊀论毕肖普诗歌中异化的日常生活及其救赎㊀普,2019:268)梦境对过往与未来的经验进行重新编码,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瞬间体验,人们借此实现对重复生活的破解,打开生活蕴含的无限可能㊂同时,想象来源于现实生活,经过人们主动创造性的加工,摆脱了异化空间和异化实践的束缚㊂‘早餐奇迹“中等待救济的穷人们渴望着热腾腾的咖啡和面包,此时奇迹出现, 我 变成了别墅阳台上拥有面包和大厦的人, 每一天,在日光中,/在早餐时分,我坐在阳台上/搁高脚丫,喝着一加仑一加仑的咖啡 (毕肖普,2019:9)㊂诗歌强调生活中人作为主体的情感体验,彰显了想象赋予生活的乐观与希望,这也呼应了列斐伏尔所主张的 人类的实践并不局限于通过重复机械的活动或生产对外部世界进行功利性的改造㊂它还包括爱㊁激情㊁身体㊁情感 即大量创造性㊁情感性和想象性的实践 (Shields,1999:100)㊂记忆在毕肖普的诗歌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㊃詹姆斯(William James)提出,过去和现在之间存在着一种 动态的㊁相互依赖的关系 记忆的意义来源于人们如何组织和将其联系现实 (Marks,2005:198)㊂毕肖普曾在大学时期的文章中写道: 时间不是线性的,记忆也不是固定的,二者都在不断地被重构㊂ (Marks,2005: 199)再现记忆需要现在和过去之间的持续相互影响,毕肖普的诗歌正是当下对过往记忆的唤醒与重构㊂诗集‘地理学Ⅲ“(GeographyⅢ)中收录了毕肖普译自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亚㊃帕斯(Octavio Paz)的‘物体与幽灵“( Objects&Apparitions )一诗,诗中的 康奈尔影盒 是诗人曾经真实拥有过的 梦屋 ,承载着童年时代的美好记忆㊂ 梦屋 中的大理石㊁纽扣㊁顶针箍㊁骰子㊁别针㊁邮票㊁玻璃珠等物件随着岁月的流逝成为 时间的童话 ,但是他们却 可容下夜晚,/和它所有的光 (毕肖普,2019:226-227)㊂诗歌中想象与记忆的时空交错打破了平庸麻木的常规日程,为生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㊂不同于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牧场“( The Pasture )一诗中 我不会去太久 你也来吧 发出的回归乡村生活的召唤,毕肖普对于记忆的追溯并非田园牧歌式的乡愁或对日常生活的逃避与否定,而是直面现实,从生活本身发掘出可以救赎异化的情感价值与精神价值㊂法国哲学家巴什拉(2009:4)在晚年著作‘空间的诗学“中提出: 家宅是一种强大的融合力量,把人的思想﹑回忆和梦融合在一起㊂ 毕肖普对于家宅故居 总是充满深刻而复杂的记忆 (李莉,2019:58)㊂在‘耶罗尼莫的房子“中,尽管诗中的房屋是 我 心中的童话宫殿,但 我 最终还是要面对当下的生活,离开时 别的不取太多 (毕肖普,2019:52),只需要取走承载着美好生活记忆的物件㊂诗人无意沉溺于乌托邦式的理想家园,只需要从过往的生活记忆中获得精神力量,最终依旧要回归现实㊂这种生活态度在毕肖普晚年诗作‘一种艺术“( One Art )中体现得尤为明显㊂面对日常生活中渐渐消失的钥匙㊁旅行目的地㊁姓名㊁母亲留下的手表㊁曾经的爱屋㊁热爱的城市与风景等事物,诗人认为它们的失去 并非灾祸 ,而是一种 不难掌握 的艺术(毕肖普,2019:191)㊂这种类似顿悟的情感瞬间㊃15㊃。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新编》章节题库(第21章 个人立场与文学创作)【圣才出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新编》章节题库(第21章 个人立场与文学创作)【圣才出品】

第21章个人立场与文学创作一、填空题第三代诗人以________的姿态出现,对原有的诗歌观念进行全面调整,反文化,反理性,反抒情。

【答案】反北岛【解析】第三代诗人是指后新诗中最有代表的诗人群体。

他们以反北岛的姿态出现,对原有的诗歌观念进行全面调整,反文化、反理性、反抒情,在创作方法上受朦胧诗人的影响而又更多地借鉴了欧美后现代主义。

他们开始以“后文化实验诗”进行实验、反叛,之后确立了终极生命边缘实验诗歌的立场和态度。

他们人物众多,流派纷呈、各种旗帜铺天盖地,其中代表诗人有于坚、李亚伟、韩东等。

二、名词解释1.骆一禾答:骆一禾是当代著名诗人,著有巨制长诗《世界的血》《大海》等。

骆一禾抒情诗的主题基本上表现为对于爱、生命、青春的肯定和赞美,而他的长诗则反映了一种整体性的建构努力。

骆一禾将长诗的实践建立在对于世界、人类及民族历史等因素的总体把握之上。

他是海子诗歌卓越的阐释者,对于中国诗歌的前景和诗人的任务,他提出了“修远”的命题,显示了诗人宏阔的历史视野与深邃而沉潜的人格品质。

2.第三代诗人答:第三代诗人是指后新诗中最有代表的诗人群体。

他们以反北岛的姿态出现,对原有的诗歌观念进行全面调整,反文化、反理性、反抒情,在创作方法上受朦胧诗人的影响而又更多地借鉴了欧美后现代主义。

他们开始以“后文化实验诗”进行实验、反叛,之后确立了终极生命边缘实验诗歌的立场和态度。

他们人物众多,流派纷呈、各种旗帜铺天盖地,其中代表诗人有于坚、李亚伟、韩东等。

3.第三代诗答:第三代诗是指由“第三代”诗人所创作的诗歌。

“第三代”诗人是相对于1949~1976年间的第一代及朦胧诗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所界定的概念,泛指以朦胧诗以后到90年代这段时间出现的一批诗人。

第三代诗歌具有以下特征:呈现出反理性,反崇高,反英雄倾向,倡导小人物,平民意识;重视流派与理论建设;在创作上高度的语言意识,用口语化的语言拓展了当代新诗发展的空间。

他们把诗从群体意识中解放出来,促使中国诗歌呈现出多元化、边缘化、个人化的趋向。

伊丽莎白·毕肖普早期诗歌中的缺失意识研究

伊丽莎白·毕肖普早期诗歌中的缺失意识研究

伊丽莎白·毕肖普早期诗歌中的缺失意识研究作者:李春娜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3期摘要:20世纪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在幼年时失去父亲,同时母亲精神失常,诗人不幸又患有哮喘,因此健康的缺失、爱的缺失、与外界交流的缺失使毕肖普无法控制地在一些诗歌作品中流露出孤独与伤痛的情感,但是她从未沉溺于痛苦之中而无法自拔。

在她早期的代表诗歌《鱼》和《人蛾》中,流露出作者某些悲伤、凄凉和孤独的感情,但是在她的作品中,诗人从未停止在缺失中探究和思考缺失与自我的平衡,寻找自我实体和虚体的认同。

关键词:伊丽莎白·毕肖普;《鱼》;《人蛾》;平衡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107-03作为一位杰出的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从未停止对人生中缺失的思考。

虽然在她早期的诗歌作品中,健康的缺失、爱的缺失、与外界交流的缺失使毕肖普无法控制地在一些诗歌作品中流露出孤独与伤痛的情感,但是她从未沉溺于痛苦之中而无法自拔。

在给安·斯蒂文森的信中,她写到:“虽然我拥有…不幸的童年‟这份奖品,它哀伤得几乎可以收入教科书,但是请不要认为我一直沉溺于其中。

”(科尔维尔.6)恰恰相反,她一直在坚持不懈地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找寻缺失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与联系。

而这一探索历程为她的中期以及后期的诗歌作品中,对“缺失”一词的得出的最终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她的第一本诗集《北与南》中,勇敢的“鱼”、孤独的“人蛾”、顽强的“莠草”等主角一一登场,他们或身有伤痛、或孤独寂寞、或心怀悲伤,但是他们从未停止在缺失中探究和思考一种平衡和认同,这也正是女诗人不同于同时代其他诗人的原因之一。

有些诗人,才华熠熠,也在寻觅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却往往卷入认知和感情混乱的漩涡无法自拔。

而毕肖普在经历了各类缺失所产生的痛苦后,却走向了一个平静而又和谐的人生终点,这是她令人惊叹而又令人钦佩的艺术与人生态度的升华历程,也是她对自己那漂泊、孤独一生的最好诠释。

翟永明女性主义诗歌创作研究 2

翟永明女性主义诗歌创作研究 2

翟永明女性主义诗歌创作研究翟永明1980年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她本是学理工科的,却选择写诗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翟永明是女性主义诗坛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她的诗歌创作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一样的特色,这也是她能得以长期立足诗坛的原因。

一、翟永明女性主义诗歌创作的不同阶段翟永明坚持30多年不间断地进行诗歌创作,纵观她的写作道路,大致可以将她的女性主义诗歌创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80年代的开创阶段80年代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在变革,女性这一群体的社会作用也在酝酿着变化。

一方面女性受到新中国政治经济形式的影响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并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女都一样”的感召下将男女平等的观念演化为常识。

另一方面,社会又似乎同时在解构着这一观念。

孙桂荣在《消费时代的中国女性主义与文学》中阐释这时的女性处境时说“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尽管要求女性为社会做贡献的国家话语依然有效,另一种对女性妻性母性的角色期待又给了女性莫大的压力”这一时期的文学也在试探摸索中重构,女作家们拂去厚重的历史尘埃,拨开禁忌的锁链,以毫无掩饰的作家的身份挥动着笔,构筑自己的话语世界。

翟永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她的创作的。

《女人》是翟永明80年代最重要的作品,这组诗一经面世便惊世骇俗,有人甚至将《女人》与她后来发表的序言《黑夜的意识》视作“女性主义诗歌诞生的标志和宣言”[1]。

(二)90年代的发展阶段90年代中国进入消费时代,物质的日益丰富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逐渐宽裕的生活,还有对传统观念的解构,那种“对女性妻性母性的角色期待”开始变得愈发强烈。

翟永明在90年代的女性主义诗歌的创作正好呼应了这一变化。

从翟永明90年代创作的大量的诗作可以看出她正在消解着性别焦虑,同时,她去掉了强烈的先锋意味,使她的诗歌变得易于消费,读者也不仅仅集中于少数知识分子。

这一时期是翟永明诗歌创作的重要的发展阶段,她不仅完成了诗歌取材由女性内心到外在生活的转变,还完成了诗歌语言由晦涩奇崛向平易简洁的转变。

美国女性乌托邦小说的流变_毕文静

美国女性乌托邦小说的流变_毕文静

美国女性乌托邦小说的流变毕文静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女性乌托邦小说不仅表达了不同时代女性的深切渴望,提出了对既定两性秩序的批判,而且也对人类整体的生存模式做出了积极设想与大胆建议,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目前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国外已掀起热潮;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旨在对美国女性乌托邦小说进行分期梳理与剖析,以期对我国的女性乌托邦小说研究有所助益。

具体而言,1890年~1920年是美国女性乌托邦小说的首次繁荣期,1960年~1980年通过与科幻小说的结合,再次繁荣,1980年后则兴起了反思意识极强的反乌托邦小说。

关键词:女性乌托邦社会构想“乌托邦”(Utopia)一词由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所创制,最早出现于其描写人类社会理想状态的同名小说《乌托邦》。

由于既有“美好之地”又有“乌有之乡”的双重涵义,“乌托邦”自其诞生之日起即引发无数的阐释,至今仍无定论。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者一般推崇的是资深乌托邦理论家莱曼·萨金特(Lyman Sargent)在《重返乌托邦的三张面孔》(“The Three Faces of Utopianism Revisited”)(1994)一文中所做出的界定:乌托邦是一个不存在的世界,通过相当丰富的细节展现一定的时空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莫尔开创的乌托邦传统一直试图描绘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但却从未对女性的权益与幸福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其笔下的社会构想仍旧是男权统治的社会,对于女性来讲不亚于一场场噩梦。

因而,那些具有批判精神和前瞻意识的女性作家们勇敢地拿起自己的笔,试图以小说为载体构建女性主体受到充分尊重的乌托邦,这无疑是对乌托邦文学传统的积极继承与重大修正,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而且,女性作家们所建构起的女性乌托邦很大程度上是母系社会中女性集体情结的具象化,或者从原型批评的角度来说,是对古希腊神话中位于小亚细亚卡马多西亚的亚马逊王国(其中的亚马逊女战士高贵纯洁、聪慧机敏、骁勇善战,专与男性对抗)的移位与变形。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拉康式解读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拉康式解读
指链 不 断 的 移 动 , 是 为 了寻 找那 漂 浮 不 定 的 所 指 , 以求 得 匮 乏 的满足 , 然而 , 这 条 能 指 链 总 是 在 留 下 痕 迹 的 同 时 却 又 总 是 规 避我们 。
赋予 欲 望 以结 构 的 结 果 是 无 意 识 , 欲望 给及能指 的意义 , 欲 望
移、 循环 , 却永远无 法指 向一个所 指。正如没 有最后 的所指 一
样, 诗 中这个只有祖母 和孩子 的家 , 诗 人 内心 的“ 缺失 ” 也 是无
法填 补 的 。
由能指链决定 。与 索绪尔不 同 , 他 认为 能指总 是在追 寻所指 ; 能指 在 追 寻 所 指 的过 程 中 , 所 指 总 是 如 镜 花 水 月 ,可 望 而 不 可 得, 它只能被不断置换或代替 , 从而形成一条能指链 , 欲望 的能
无意识层面的“ 欲望 ” ( d e s i r e ) 是拉康构建其精神分析 理论 的核心 ; 无 意识指 的是 主体被压抑处 于无 意识状态 的本能 欲望 和经验 , 并 且拉康认 为“ 无意识是第一位 的” 。他将无 意识 等同 于语 言本身 。同时 , 拉康 吸收索绪 尔 的语 言学思 想 , 认 为语 言
和转喻的滑动链 , 揭 示 童 年 创 伤 给 诗 人带 来 的一 些 “ 缺失” 以及
《 六节诗》 是毕 肖普 的一首具有 明显 自传 性质 的诗歌 。诗
中以第三人称刻画了 日常生活 的场景 : “ 九月 的雨落在房子/ 在 昏暗的光线里 , 老祖母/ 和孩子 坐在厨房 的小 小奇迹 火炉 旁 , / 读着年历里 的笑话 , / 笑着谈 着来掩 饰她 的眼泪/ ……” 。诗 中 的“ 房屋” 、 “ 祖母 ” 、 “ 孩子 “ 、 壁炉”、 “ 历书 ” 、 “ 眼泪” 六个词语 作为每一行 的结束词反复出现 , 似乎在渲 染着一种传统 的家庭 氛围 , 然而悲伤的泪水 、 持续 不断 的雨 水 、 茶杯里 “ 深 棕色 的泪 水” 等形象让家庭生 活在眼泪下 显得苍 白 , 仿 佛暗示 着读者 房 屋 中父亲 、 母 亲 的缺 席 , 给诗 歌 营造 了一种 莫名 的忧 伤 氛 围。 “ 眼泪” 作为痛苦与缺失 的能指 , 从 外在 的雨转 换成 了眼泪 , 又 变成 了“ 像 泪珠 的纽扣 ” , 词语 的重复和替换 反映了一个替 换性 的转 喻在诗 中出现 , 一个能指指向另一个能指 , 永远在滑动、 漂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女性意识研究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女性意识研究

百 多页 , 却得 到了数 十项 的奖励和 荣誉 , 其 中《 北方和 南方:

个寒冷的春天 》 获普利策诗 ̄
( 1 9 5 6 ) , 《 诗合集》 获全 国图
部分都在女校里学习( 但我们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作家) 。一 个
人 在 年 幼 的 时 候 受 到 了太 多 的 ‘ 压制 ’ . 以 至 于 如 果 他 智 力 正 常, 并且 如果 他 并 不 缺 乏 幽默 感 , 那 么 他 在很 早 的 时候 就会 认
诗 歌 数 量 极 少 ,她 死 后 的 唯 一 一 本 诗 集 《 诗歌全 集 : 1 9 2 7 — 1 9 7 9 1 ( T h e C o m p l e t e P o e m s 1 9 2 7 - 1 9 7 9 。 1 9 8 3 ) 诗集 也 只 有 两
特 感受 与把 握 . 是 女性 作 家 自我 意识 的 流 露 和表 现 。 毕 晓 普 在接 受 乔 治 ・ 斯塔贝克的采访时曾说 : “ 关于‘ 女 权 主义 ’ 以及 妇 女 解 放 的 问 题 。我 想 我 的 朋 友 们 , 我 这 一 代 人 大
论伊 丽莎 白・ 毕晓普》 中, 西尼称 赞她是 “ 最 缄 默 和 文 雅 的诗
人, 在近年 的美国诗歌 中 , 毕 晓 普 的位 置 与 大 洋 彼 岸 的 菲 力 浦・ 拉金( P h i l i p L a r k i n , 1 9 2 2 — 1 9 8 5 ) 的 位 置 十 分 相仿 。在 言辞
同 情 以及 用 实际 行 动 寻找 女 性 自我 价值 的 尝试 。
关键词 : 伊 丽莎白・ 毕晓普 ; 诗歌 ; 女 性 意 识


作 为 女 性诗 人 的伊 丽 莎 白 ・ 毕 晓 普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非个人化张力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非个人化张力
坛上 , 晓普置 身 于任何 学 派之 外 , 毕 坚持 传统 的韵 律 格式 , 风平 易 , 调 情 感 的 自控 , 诗 强 总是 以冷 静 的 观 察者 的角度 审视 世 界 , 与诗 歌 中 的事 物 保 持 一 定 的
莎 白 ・ 晓普诗 歌 中 的非个 人 化张力 进 行研究 , 得 毕 并 出结论 : 晓普 诗 歌 中的 张力 首先 来 源 于头 脑 中的 毕 “ 客观 想象 力 ” 其 次来 源 于其对 情感 的逃 避 。 ,
o nzd a nq emanyfrh ro jciea dte“maiaie ma e n h ea h n nh rp er.T i at g i su iu il o e be t n h i gn t ”i g sa dted tc me t e o t e v v i y hs r — i
c e atm p st t dy t e i n i ia t s pspo ty b s d o l te t o su hetnso n Elz beh Biho ’ er a e n T. S Elo’ “ . it s The r fI e s naiy’ n o o yo mp ro l ’a d t t
第2 3卷 第 4期
21 0 0年 7月
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社会 科 学 版 )
Ju n l f e i nv r t o eo a t sa dA t n uis S c l ce c sE i o ) o ra o B in U i s y f rn ui n s o a t ( o i in e dt n jg e i A c r c aS i
I p r o l y o n i n i ia e h Bih p’ e r m e s na i fTe so n Elz b t s o S Po t y t

关于现当代中外诗歌及其比较(二) 一种冷静的失落:论毕晓普诗歌中的性别转换

关于现当代中外诗歌及其比较(二) 一种冷静的失落:论毕晓普诗歌中的性别转换
Apr 2 2 , 01
● 现 当代诗 学 研 究
— —
栏目 主持人: 张桃洲 刘洁 岷
关于现 当代 中外诗歌及其 比较 ( 二)

种冷静的失落 : 毕晓普诗歌 中的性别转换 论
盛 艳 ,盛 俐
( . 中科技大学文华学 院 外语学部 , 1华 武汉 4 0 7 2 三峡大学科技学 院 外语 系,湖北 宜 昌 4 3 0 ) 30 4;. 4 0 0
系上 , 她进 一 步 指 出 “ 了解 诗 人 作 品 的 真 正 途 径 就 是 了解他 的生 活 与工作 ” 皿。诗 人 正是通 过 了这 种 诗 歌 中的虚 构来 发现 和重 构 了现实 。 在谈 及 性 别 与 写作 的 关 系 时 , 晓普 评 论 道 : 毕 “ 女性 的经历更 加 有 限 , 但是 那 真 没 什 么关 系 , 如 譬 狄金 森 。正 如 人 们 常说 的 : 毕 竟 你 只需 做 你 能 做 ‘ 的” ¨ 。对 于 毕 晓 普 而 言 , 只需 做 你 能做 的 ” “ 意
认同。
的缄默态度 。正如詹姆斯描述的那样 : 毕晓普将 自 己陷 于 “ 生对 普通 女人 的谦 逊地 模仿 中”l 。 一 3 J 毕晓普擅长通过对事物精致的刻画传递对于生 活 的独特 经验 , 在她 笔下 描 写 了不少古 怪 的 生物 , 例
如《 鹞 》 犰狳 》 粉 红 狗 》 矶 《 《 ;同 时她 也 用 孩 子 独 特 的视 角观 察 生 活 , 如 《 候 诊 室 》 礼 貌 》 六 节 例 在 《 《 诗 》 。每一种 看 似孤 立 的经 验都 投 射 出诗 人 身 份 等 的错 位 , 种错 位 使得 毕 晓普 在 诗 歌 中所 反 映 出 的 这
艳, , 女 湖北 宜昌人 , 中科技 大学文华 学院外语 学部讲 师 ; 华 盛

毕晓普《人蛾》的异化解读

毕晓普《人蛾》的异化解读

毕晓普《人蛾》的异化解读作者:盛永宏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12期内容摘要:伊丽莎白·毕晓普是美国当代女诗人,曾获得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等重要奖项,她的诗歌数量不多,但意象独特、语言精准、质量极高,《人蛾》是其中的一首,以一个类似于能飞的昆虫为题材,叙写他的各种形态。

从异化角度出发,分析诗歌《人蛾》中所蕴藏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及背后原因,可以加深对毕晓普诗歌的理解。

关键词:毕晓普《人蛾》异化伊丽莎白·毕晓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是美国当代女诗人,曾获得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诺伊斯塔特海外图书国际文学奖,她的诗歌数量不多,但意象独特、语言精准、质量极高,《人蛾》是其中的一首,出自于1946年出版的诗集《北与南》。

“人蛾”(man-moth)是出版时错误印刷单词“猛犸象”[1](mammoth)而得来的一个词(原文为Newspaper misprint for “mammoth”),但这个词更接近于诗歌中所描写的生物,类似于一个能飞的昆虫,有超越自身的意识,但好像一直没把握对方向,对外界事物及自身都不能客观认识,并具有狡黠的特征。

在哲学层面,“异化是指把人的特性、关系和活动转化成为独立于人之外而又统治人的生活的物的特性和活动。

”[2]在文学层面,它往往指向人精神领域的孤独、压抑、茫然,及人与人和人与社会间的疏离和冷漠等。

本文试从异化角度出发,来分析诗歌《人蛾》中所蕴藏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及背后原因,以此加深对毕晓普诗歌的理解。

一.与自然的疏离诗歌《人蛾》由六个八行诗节组成,在第一个诗节中,人蛾在感受着他周围的一切。

这儿,上方,楼房的裂口注满敲碎的月光。

人类的整个影子只有他的帽子那么大。

躺在他脚边,像一个供玩偶站立的圆,一枚倒立的回形针,针尖被月亮磁化。

他没看见月亮;只观察她广袤的领地,感觉他手上奇异的光芒,不暖也不冷,一种温度计无法记录的体温。

毕晓普作品《麋鹿》赏析

毕晓普作品《麋鹿》赏析

毕晓普作品《麋鹿》赏析作者:赵越来源:《西江文艺·上半月》2015年第05期【摘要】毕晓普的诗歌代表作《麋鹿》是毕晓普诗歌创作中后期的作品,这首长诗以“麋鹿”这一神秘的意象作为全诗的叙事,用公车上的旅程来叙述人生之路。

本文主要从审美的角度对毕晓普的诗歌《麋鹿》进行赏析,以此深入到诗人的内心,去体会毕晓普所带来的瑰丽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毕晓普;《麋鹿》;温情一、关于毕晓普1911年2月11日,毕晓普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第二大城市伍斯特,在她出生时,父亲患阵发性抑郁症病故了,母亲进了精神病院。

其祖父拥有万贯家产,毕晓普却是由在加拿大的外祖母和波士顿的姨母轮流抚养下长大,这种不幸的童年,给她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

当她从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一种漂泊、漫游的生活。

曾在基韦斯特、纽约、华盛顿、西雅图、波士顿和旧金山定居。

也曾多次来往于美洲、拉丁美洲,或者横渡大西洋去欧洲,毕晓普也曾长期在巴西定居,前后长达18年。

毕晓普有着不幸的童年,无法得到来自父母的疼爱,还患有哮喘病,加之常年酗酒和不甚顺利的情路,使毕晓普的生活经历看起来比其他人更加不幸。

但这并不影响她对于生活的热情,她在回复年轻的安妮·塞克斯顿信中如此说道:“尽管我拥有…不幸的童年‟这份奖品,它哀伤得几乎可以收进教科书,但不要以为我沉溺其中。

”毕晓普为人低调、朴素、谦和而好奇,在她的诗歌中常常可以看到她对于事物、动植物、风景的细致刻画,用她特有的冷静而不过分渲染,细致而不拘泥于细节的叙述调子。

二、关于《麋鹿》1946年8月,毕晓普在和摩尔的通信中提到在《麋鹿》中发生的事。

即在路上巧遇一只麋鹿,致使车无法前行。

1956年12月2日,刚获得普利策奖的毕晓普在给她的阿姨格瑞斯的信中提到她正在做一首名为《麋鹿》的诗。

所以,毕晓普应该是在1946年开始酝酿这首诗的,10年后着笔写作,这首诗从酝酿到完成,共历时26年。

这在毕晓普的所有诗中可能是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首诗歌,毕晓普是“以少胜多”的诗人,毕晓普的写作不像很多诗人是激情式的一蹴而就的,她的诗歌往往是经过长时间的感悟,诗句经过时间的发酵,不断在诗人的脑海中徘徊最终成型,也正是在这种酝酿中,这种耐心的等待中,生命中的一些事,一些物,经过时间的流逝,最初的疼痛或喜悦得以过滤,最终压缩出一种凝练、厚重的味道。

伊丽莎白·毕晓普的爱情诗与同性恋写作

伊丽莎白·毕晓普的爱情诗与同性恋写作
毕晓普对同性情欲的深度描绘更新了传统爱情诗的审美品级拓展了现代情感知识谱系见之于文学写作是其对主体心灵和生命爱欲的经验呈现展示了西方现代同性恋在社会历史转型时期那一代人的心灵图式其抵抗式写作逐渐获得一种精神性存在即对传统异性恋霸权的反叛和对同性恋乌托邦精神的幻想
山东外语教学
S h a n d o n g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Te a c h i n g
h e a t r a s we l l a s h e r l o v e e x p e r i e n c e,r e p r e s en t i n g t h e l e s b i a n s p i r i t o f h er g e n er a t i o n i n t h e t r a n s f or mi n g p e r i o d.He r “r e s i s t a n t wr i t i n g”i s n o w i n c r e a s i n g l y o b t a i n i n g mo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h a t i s t o s a y,a r e b e l l i o n t o h e t e r o s e x u a I h e g e mo n y a s we l l a s a d e s i r e f o r I e s b i a n u t o p i a.wh i c h a r e 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 wa y s t o s h a c k l e o f
o f t h e s ame - s e x d e s i r e n o t o n l y r e f o r ms t h e a e s t h e t i c o r d e r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I o v e p o e ms b u t a l s o e x p a n d s t h e p e d i g r e e o f mo d e r n f e e l i n g s .As f ar a s h e r I i t e r a r y wr i t i n g i S c o n c e r n e d.i t i S a n e mb o d i me n t o f h e r i n n e r

偶尔读首诗桂冠诗人毕肖普:失去你,像一场难以避免的灾祸

偶尔读首诗桂冠诗人毕肖普:失去你,像一场难以避免的灾祸

偶尔读首诗桂冠诗人毕肖普:失去你,像一场难以避免的灾祸偶尔读首诗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

是美国1949-1950年度的桂冠诗人,并于1956年获普利策奖。

代表作为《北方·南方》,《一个寒冷的春天》。

One Art一种艺术by Elizabeth BishopThe art of losing isn’t hard to master;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so many things seem filled with the intent如此多的事物似乎都to be lost that their loss is no disaster.有意消失,因此失去它们并非灾祸。

Lose something every day. Accept the fluster 每天都失去一样东西。

接受失去of lost door keys, the hour badly spent.房门钥匙的慌张,接受蹉跎而逝的光阴。

The art of losing isn’t hard to master.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

Then practice losing farther, losing faster:于是练习失去得更快,更多:places, and names, and where it was you meant 地方、姓名,以及你计划去旅行的to travel. None of these will bring disaster.目的地。

失去这些不会带来灾祸。

I lost my mother’s watch. And look! my last, or 我丢失了母亲的手表。

看!我的三座next-to-last, of three loved houses went.爱屋中的最后一座、倒数第二座不见了。

毕肖普诗歌中的陌生化视角探析

毕肖普诗歌中的陌生化视角探析
毕 肖普诗 歌 中 的陌生化视 角探析 戚( 大连 外 国语 大学
摘 要

辽宁 ・ 大连 1 1 6 0 4 4)
在 毕 肖普的诗歌 中, 视角可粗略分为 两类 : 第一人称视角和第 三人称视角。第一人称视 角是 事件 的体验者 ,
完整地再 现 了事件 的第一现场 。第三人称视角是从 一个 旁观者的角度观察、 记 录事件 的发展 。通过在这两个视角之 间游刃有余地 切换 , 毕 肖普记录 了 自己思维 的跃动 , 这使得她 的诗呈现 出一种动态美。
关键 词 毕 肖普 陌生化 第一人称视 角 第三人称视 角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图分类号: I 1 0 6 . 2
场景呈现在 “ 成对 的双筒望远镜里” 。一方面 ,“ 蒸汽的气 伊丽 莎白 ・ 毕 肖普被认为继迪金森和摩尔之后美 国最重 要 的 女 诗 人 。她 那 “ 梦 幻般 敏捷 ” 的诗 歌 感 动 了三 代 读 者 。洛 味” 、 “ 黑 斑” 、 “ 苍蝇” 可 能 是 凭栏 望 的 水手 们 的感 觉 ; 另一 方面 , 可” 字, 威尔把她称作 “ 当代 最 棒 的 艺 术 家 ” , 约翰 ・ 阿 什 伯 里 甚 至 称 这些 意象也可能是诗人的幻想。随着 第 8行的一个 “ 她为“ 诗 人 的诗 人 ” 。 叙述者又转换成 了“ 我” 这个第一人称的角色, 话题也随之被 陌生化视 角,也称作 陌生化叙述视角 。起源于一种小说 带到 了岛屿 的名字 。毕 肖普的诗视角变化 多样 ,此种风格 皆 陌 生 化 理 论 。 为 了实 现 这 一 陌 生 化手 法 ,通 常 需要 把 传 统 意 源 于诗人热爱旅行和地理学 。对 于读者来 说,诗人巧妙的视 义上的“ 全观视角” 转变为一种新的“ 有 限叙述视角” 。这种受 角转 换, 既不显突兀, 也无刻意雕 琢的痕迹 。 限的叙述视角 , 就称作 陌生化视角 。在这种意义上 , 陌生化视 其次 , 在她 的职业生涯 的后期 , 毕 肖普不再像早期那样 , 角 很 接 近 于 作 者 的 创 作 理 念 和 创 作 态 度 。 基 于 以上 ,陌生 化 让 自己和被观察物之 间保持一段距离,而 是对于被观察物给 视角和语篇陌生化 又许 多异 曲同工之处 。 后者强调 的正是“ 挖 予一个直接 的反馈 。《 加油站》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诗的 掘作者的意图” 。因此 , 这一研究主要在于探索 毕 肖普 的诗歌 开始 ,毕 肖普就展现 出一种阶级憎恶 的态度 。她带着一种 运用陌生化视角而达到一种艺术效果。 优越感看着这个加油站 。这首诗的前两句 暗示 了她对于这个 视角 ,被称作文学的事实要素。著名 作家 白先 勇对 于视 世 界 一种 严 肃 、 冰 冷 的态 度 。 角的重要性尤为关注 , “ 视角 的选择决定了写作的成败。因为 哎, 可真脏啊 ! 这 小 小 的加 油 站 , 视 角 决 定 了写 作 风 格 、 人 物 性 格 和 主 题 的意 义 ” 。 视 角 的转 换 牵一发而动全身 , 应 当给 予相 当的重视 。然而 , 在形 式主义者 给油 污浸透 、 渗遍 了, 看来 ,一个独特的视角可 以为机 械的 日常生活 带来全新 的感 整 个 一 片令 人 不安 , 受,从而让人们对 世界的理解焕 然一新。本文将从 两个方面 发 黑 的半 透 明 。 来探讨毕诗中的陌生化视角 : 一是第 一人 称视角 , 二是第三人 开始, 她以一个吹毛求疵的妇女的眼光 ( 第一人称视角) 称视角 。 来看 这个邋遢 的小加油站 。当诗人发觉这 是一个家庭加油站 对于毕 肖普来说, 视角的转换不仅仅 是一种技巧和手法 , 后, 诗 中场 景 显 得 没 那 么 肮脏 。“ 有只脏狗, 怪舒服 的。 ” 这 句 还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记录 。毕 肖普擅 长在诗行 中灵活转换视 话揭示 了男性世界的肮脏凌乱侵犯侵入了女性世界 的整洁宁 角, 从 而 增 加 诗 歌 的 张 力 和 感 受 的深 度 , 让 读 者 把她 的诗 当作 静 , 但是让这个 世界变得 更加温暖和柔软 。毕竟 , 这是一处居 个整体来欣赏。代表性的诗有:《 克鲁索在英格兰》《 莠草》 家生活 的地方 , 再脏 乱, 也是温馨的。“ 用 雏菊针法绣上 了/ / 我 《 假 想 的冰 山》 《 爱情 卧床 而 眠 》 《 加油站》 等。 想是 雏 菊 花 吧” , 从 小 凳 子 和绣 花 的垫 布 , 她 认 识 到 这 是 一 个 首先, 在《 克鲁索在英格兰》 这首诗中 , 毕 肖普 时常转换她 家 。可 以说 , 这位 隐而 未现 的母 亲 也 是 一 位 诗 人 , 她 能 把 如 此 的视角,带给 读者不同的理解和 感受。这 首诗 里有诗人 的视 肮脏油腻 的地方布置 的如此美丽 。自此,诗人也开始转换一 角、 旁观者 的视角 、 甚至是事物本身的视 角。毕 肖普这样写诗 种新 的视角 , 学会站在他 人的角度 ( 第三人称视角) 来看待这 并 不 是 为 了寻 求 顿 悟 ,而 只 是观 察 和 思考 。 下面 是 这 首 诗 的 个加油站 , 并且摈 弃了 自己原先 以自我为中心的审美观。 第 一节: 在诗 的结尾, “ 有人爱我们每一个” 具有反讽意味。 “ 有人 ” 报 上说 , 一 座 新 火 山 可 能是 意 味 母 亲 , 或者, 从 一 个 更 宏 大 的 意义 上来 看 , 这 也 象 已经喷发 , 而上星期我又读到 征 了一个可 以调和肮脏与优雅之间的神圣 的视 角。在诗 的末 那儿一艘船看 见一座岛屿正在诞 生: 尾, 并 没有 点 明 , 这个“ 有人” 究 竟 是谁 。正 是 这 种 模 糊 而 又 真 先是 蒸汽的气味 , 传到十里外; 实地视角转换 , 赋 予她 的诗一种奇特的美的张力 。 接着 一点黑斑一可能是 玄武岩 一 视角转换是毕 肖普诗歌的一大特 色,是读者理解其诗歌 在成对 的双筒望远镜里上升 暗藏深 意的钥匙 。正如爱尔兰 诗人 谢默 斯 ・ 希尼称赞她 的, 然后 像 一 支苍 蝇 粘住 地 平 线 。 “ 她是 最缄 默和文雅 的诗人 ,她通常把 自己局限于一种 调子 , 他们给 它起 了名 字。可我原 来可怜 的岛屿 的名字 而不 去干 扰其他人” 。毕 肖普 的诗 以优雅沉 静而 又不失灵动 仍 未被重新发现 , 未被重新命名。 俏 皮 著 称 ,这 很 大 程 度 上 得 益 于她 灵活 的视 角 转 换 给 诗 歌 带 这一节里有 两次视 角的转换 。在第一行 , “ 我” 读到一则 来 的一 种 陌生 化 的 美 。在 这 种 意 义 上 ,她 的诗 打 破 了时 空 的 关于火 山爆发 的新 闻。诗人在此并未如读者所愿 ,浓墨重彩 限制 , 开创 出一种现代诗 的新潮流 。 地描 写火 山爆发 的壮观场面 , 而是把笔锋一转, 切 换成 “ 一艘 船” 的第三人称视角 。紧接着 , 话题就直接从“ 一座 新火 山” 转 参考文献 变成“ 一座岛屿” 。 转换的指示符就在第二行 中的“ 而” 这个字。 [ 1 】 蔡天新 . 北方 ・ 南方: 与伊丽莎 白 ・ 毕 肖普 同行【 M】 . 东方 出版社, 2 0 0 7 从第 3行到第 6行 , “ 那儿一艘船看见~座 岛屿正在诞生” , 这

论伊丽莎白?毕肖普动物诗中的自我投射

论伊丽莎白?毕肖普动物诗中的自我投射

论伊丽莎白?毕肖普动物诗中的自我投射作者:王玉洁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12期摘要:诗歌文本中的各类意象往往凝聚了言说主体与隐性自我的投射与转换。

美国桂冠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的动物诗系列中鲜明地以动物意象为自我的化身,集中体现了诗人自我与同性恋自我。

本文将以两种动物主体为切口,发现它们在诗中作为诗人的代言者所表达的立场,从而深入剖析诗人从未宣之于口却藏匿于诗行中的隐秘的自我世界。

关键词:动物意象毕肖普自我投射诗歌文本通常是一个言说主体(speaking-subject)和隐藏的自我(ego)相会的地方:它是一个充满意象、投射、转换的场所。

观察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 1911—1979)生前出版的四部诗集的目录,我们不仅能发现她以地理学话语圈定的一个显性的诗学视阈,还会窥见以动物作为标题的诗所埋藏的一条隐性线索。

要研究毕肖普诗歌文本的场所属性,换言之,要透过种种意象,投射、转换来揭示诗人隐藏的自我,我们首先得厘清相会的两者各自确切的指向。

前者在毕肖普诗歌的表面是确切的,它们被以各种清晰的纹理和质感切实地镌刻在诗歌表面。

对于这一点,毕肖普本人在晚年接受采访时也明确承认对动物诗的某种“偏爱”:“我想,首先是地理学来到我的诗中,然后就是动物。

”克里斯托弗·比奇认为基于毕肖普的童年经历及成年生活,她所写的一系列第一人称叙述的诗中含有大量的私人化或自传性的叙事。

这就涉及对后者的分辨,拉康所言的“自我”(ego)与“自体”(self)相区分,并且他宣称“每个人都存在于他者的存在”,不过我们必须厘清这里的他者(other)包含婴儿在镜像阶段发现的自身投射出的虚构,即“借由理想的我来发展自我作为一个他者”。

显然,毕肖普自觉地以动物作为诗歌的叙述主题或话语主体的创作选择,揭示了这些动物诗对于诗人内在自我的投射功能。

在数十个以动物口吻塑造的言说主体中,我们又可将之分为两种:诗人自我、同性恋自我。

伊丽莎白_毕晓普诗歌中的客观想象力

伊丽莎白_毕晓普诗歌中的客观想象力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客观想象力内容摘要:作为 20 世纪杰出诗人之一,伊丽莎白 ?毕晓普的诗歌独树一帜。

她在诗歌创作中尽量避免私人情感的直接表达,运用恰当的意象、视角转换以及反讽,在客观世界中寻找“对应物”搭配成图案,从而带给诗歌一种独特的“客观想象力” 。

关键词:伊丽莎白?毕晓普意象视角转换反讽伊丽莎白 ?毕晓普( Elizabeth Bishop, 191-1979 )是 20 世纪美国重要女诗人之一。

毕晓普的诗歌数量虽少,却获誉良多。

谢默斯 ?希尼( Seamus Heaney,1939-)在《数到一百:论伊丽莎白 ?毕晓普》中称赞她是“最缄默和文雅的诗人”。

与同时代的自白诗人不同,毕肖普在诗歌中避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宣泄,她通过准确无误的意象描写,反讽的运用以及视角转换,不动声色地将诗人与诗歌主体分离,让自己的声音超然物外而又无处不在,赋予诗歌以无穷的张力和理解的空白,带给诗歌一种独特的想象力,让读者和自己一起探索,去发觉作品中的思想意蕴和审美内涵,引发读者的思考与感悟。

Peggy Rizza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她具备客观想象力” 。

T.S艾.略特提出的非个人化理论对现代诗歌的写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创作的过程中,艾略特提出了“客观对应物”的概念――“用艺术形式来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 ,换句话说,是用一组实物,一个场景,一连串的事件,来表现特定的情感。

要做到最终形式必然是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一旦出现,便能立刻唤起那种情感”。

在毕肖普的诗中,她隐藏在诗歌背后,娴熟地展开一组组静态或动态意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以客观冷静的笔调,力图表达一种艾略特等现代主义诗人所倡导的普遍经验。

在她的诗中,这样的意象到处可见:教堂、海港、鱼、公鸡、地图、矶鹞、玩具等等。

如《佛罗里达》一诗,这首诗的排列像一串串珠子:一连串奇怪的个体形象挂在一起,“红树林的根” ,“活牡蛎”,“鸟” 等。

毕肖普:失去的艺术

毕肖普:失去的艺术

毕肖普:失去的艺术1979年10月6日,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去世,年仅68岁。

她被葬于伍斯特的希望公墓(Hope Cemetery),墓志铭上刻了两行诗:“一切乱象都在持续,/可怕,但快活。

”在她死后,批评家尊奉她为“狄金森后,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

毕肖普一生只留下130多首诗。

但仅凭这130多首诗,她已经是美国当之无愧的桂冠诗人。

只可惜在中国,知道毕肖普的人依然不多,借着这个纪念日,我们推送一篇介绍毕肖普的文章,作者通过对诗人生命重要时刻的追溯、对其诗歌艺术的评论,给予读者一个更立体的诗人毕肖普。

路易斯·克莱恩与伊丽莎白·毕肖普,1937年拍摄这儿躺着全世界最孤独的人宗城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本可以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但父亲的死亡、母亲的永久性精神失常,让她早早背井离乡,先后来到祖父祖母家、姨父姨母家,晚上,她“开开关关闪着手电筒,然后哭泣”。

她的童年充满死亡的恐惧。

在回忆散记《乡村老鼠》中,她写道:“没有人征求我的意见,他们违背我的意愿,把我带回了父亲出生的地方,把我从贫穷和地方主义里'被拯救’出来。

”可是,“我感觉自己在老去,迈向死亡。

我孤独而无聊的伴随着祖母、沉默的祖父、孤单的晚餐……”姨父性侵和虐待她,外省人对她冷漠,只有在诗歌和爱情里,才得到少有的温馨。

幸运的是,父亲留下的遗产让她可以安心创作,爱人克莱恩(Louise Crane)的包容,使她度过蜜月时光。

他们在佛罗里达基韦斯特购置房产,恋爱游荡,在树林里自由自在。

但克莱恩经常要返回纽约,一个人时,她会写诗遥寄,《寄往纽约的信》中,她对克莱恩说:“我希望你在下一封信里说说/你想去的地方你要做的事情/那些戏怎么样,散场以后/你还有哪些别的娱乐?”在诗中,一位急切的恋人跃然纸上,她坐在书桌前,遐想着远方,她的心里总有一个身影在晃动,甜蜜的微笑,如镜中花影,那里剧场人满为患,那里万物野蛮生长,而诗人在纷繁镜像中,只关心一个人的心情。

诗歌-Marianne Moore

诗歌-Marianne Moore

从对诗歌的喜爱达至对作者本人的好奇几乎是
大多数读者的天性。 尽管摩尔诗歌的坚硬质地与内在封闭性总是抵 制读者的好奇 但是晦涩中混合的奇思妙想与摩尔为自己设计 的卓尔不群的外形也不断激发读者 探究她本人的热情:她的生平,她的性格,她 的写作立场,她作为一名女性如何侧身于那些 强悍的现代男性诗人群体中,赢得自己的诗歌 声望。
她冷静而又果敢的叙述保持着一种始终不变的节 奏,尽管她终身都在修订她的诗歌 —— 删减一些 词句,调整句式的长短,修改音节等 ——但她节 奏干从未改变,加上无处不在的引语,抽象,晦 涩的用词,使她的诗歌如同一种“充满了技艺” 的创作,是词语的一种建构 摩尔的诗歌还有一个非个人化的特征是她的诗歌 祛除了时间感,她设置的时间点永远是当下 不同时代的读者总是能从她的诗歌中这种当下的 设置找到深刻的认同感 对客观性立场最顽固的坚持,构成了玛丽安摩尔 诗歌的力量
诗歌现代主义宣告了西方世界的抒情诗本身危
机,后与达尔文,弗洛伊德,后马克思主义的 时代精神同时发生-现代主义诗人在人格接替 概念中重建破碎的抒情诗主体 理性主体的破碎,传统抒情诗的镜像语言与依 靠二元对立模式确立的写作立场崩溃 摩尔选择独身,阻隔情感纠纷,对外在世界表 现了强烈的兴趣与包容性: To Military Progress, To a Strategist, Radical” 许多评论家认为,摩尔作品中可以观察到现代 主义如何与现代化最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的花卉动物素材,而是接触了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 美学思想 早期写动物诗均为比喻,不是喻具体人物,就是喻 某一类人 1923大都市艺术博物馆中国画展转折,中国美术家 “天人合一”美学思想及珍爱自然界每一棵草,每 一个小动物的美学观为摩尔树立了表率,促使她 “同伦勃朗画人物肖像一样一丝不苟”地去写她心 爱的动物。 1924 Peter 1931 The Jerboa 最早纯粹写动物的诗

非个人化理论在伊丽莎白·毕晓普的《鱼》中的运用

非个人化理论在伊丽莎白·毕晓普的《鱼》中的运用

非个人化理论在伊丽莎白·毕晓普的《鱼》中的运用【摘要】伊丽莎白·毕晓普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在美国文学史上,毕晓普从不把自己纳入任何学派,坚持传统的韵律格式,诗风平易,强调感情的自控。

她的诗歌总是呈现出冷峻,硬朗的风格,这种风格恰好与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不谋而合,这个理论对毕晓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鱼》是毕晓普的一首名作,本文将会从三个方面分析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即通过分析诗歌的题目,客观性的景物描写和普遍真理的揭示。

【关键词】非个人化;伊丽莎白·毕晓普;客观;鱼引言伊丽莎白·毕晓普是美国著名的诗人和短篇小说家,获得美国桂冠诗人的称号,在1956年因其诗歌的独创性成为普利策奖得主。

她的独创性主要是因为她的客观性的想象力。

她认为客观性的诗歌是她所有作品中最成功的部分。

《鱼》是毕晓普的一篇代表作,诗歌以捕鱼人最平常的一天写起,主要讲述了捕鱼人捕到的一条鱼以及对鱼的一些客观的描写,最后进过思想斗争把鱼从新放归大自然的过程。

1.诗的题目的选定本文首先从诗的题目入手来分析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的运用。

诗的题目是首先吸引读者的部分,本诗的题目是《鱼》,鱼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的生物,为什么诗人选择的是鱼而不是其他的生物呢?因为鱼具有一般生物所具有的几乎所有的特点,例如:鱼需要呼吸氧气才能存活,在鱼的生命中,它也需要战胜很多的困难,才能得以生存。

毕晓普选择了一个能代表普遍生命的一个生物,就像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写到的“于是他就得随时不断地放弃当前的自己,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

”如果毕晓普所描述的事物,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那么她的整个文章就失去了真正的价值。

当一个作家决定写诗或是小说的时候,他必须认识到他所描述的东西必须具有事物存在的普遍特征。

在这首诗里,诗人选择了鱼来描述她的生态意识,来阐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法则。

格律诗的现代波动韵律与沉默——谈毕肖普对格律诗的现代运用

格律诗的现代波动韵律与沉默——谈毕肖普对格律诗的现代运用

作者: 温丽姿
作者机构: 天津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南方文坛
页码: 93-96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摘要:西默斯·希尼称赞毕肖普是最缄默、文雅的诗人.毕肖普的诗内敛克制,出于自我限定,或者情感的尊严,毕肖普不轻易在作品中言说苦痛,或者其他激烈的情感.她让韵律帮助她传达这一切.毕肖普将传统韵律作为容器,把情感安稳地盛放在里面.这是个形式抑制情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感被过滤,安抚和冷却.毕肖普似乎有种习惯,表达越强烈的悲痛感情,就采用越艰难的韵律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晓普擅长通过对事物精致的刻画传递对于生 活的独特经验, 在她笔下描写了不少古怪的生物, 例 如《 矶鹞》 《 犰狳》 《 粉红狗》 ;同时她也用孩子独特 的视角观察 生 活, 例如《 在 候 诊 室》 《 礼 貌》 《 六节 诗》 等。每一种看似孤立的经验都投射出诗人身份 的错位, 这种错位使得毕晓普在诗歌中所反映出的
伊丽莎白 · 毕晓普出生于2 0 世纪早期, 因其作品 大多 创 作 于 二 战 后, 故常被认为是 “ 中间代诗 但此界定主要局限于各选本中毕晓普的部 人” ; 分作品, 因而有失偏颇。就本质而言, 毕晓普诗歌创 作的 主 要 特 征 是 “ 非 个 人 化, 冷静克制与反自
[ 2 ] 2 白” 。她以诗集《 北方 南方》一举成名, 获得过 [ 1 ]
张桃洲 刘洁岷 ● 现当代诗学研究 栏目主持人:
— —关于现当代中外诗歌及其比较( 二) —
一种冷静的失落: 论毕晓普诗歌中的性别转换
盛 艳1,盛 俐2
( 1 .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外语学部, 武汉 4 3 0 0 7 4 ; 2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外语系,湖北 宜昌 4 4 3 0 0 0 ) 摘 要: 对2 0世纪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 · 毕晓普诗歌中的女性身份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评述, 可以从四个层面 阐发毕晓普代表作中的性别转换: 1 . 毕晓普的童年创伤与母亲的缺席: 毕晓普对于母性身份的恐惧和逃避从根本 上说, 来源于她童年所受的精神创伤; 2 . 物化的女性形象: 无论是从男性视角对女性身份进行物化, 还是从大众角 度对女性身份的荒诞性物化, 都使得其女性身份被尴尬地凸显, 从而表达了毕晓普对于女性身份冷静的思索与理 性的反抗; 3 . 女性身份的失落: 毕晓普表达出对母性身份无法逃离的宿命感和悲剧感; 4 . 诗歌中的性别跨越: 进而 考察女性身份在诗歌中是如何被消解的。 关键词: 毕晓普诗歌; 女性身份;失落;物化;性别跨越 中图分类号: I 1 0 6 .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6 1 5 2 ( 2 0 1 2 ) 0 2 0 0 0 5 0 6
相似的对于理想女性的看法, 虽然在这首诗中, 作者 并未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视角, 但从细节可以看出, 这 首诗更倾向于在男性视角上表达对玛丽安·摩尔的 看法。 在诗中, 毕晓普反复的表述到她的老师玛丽安 应该“ 飞来( c o m ef l y i n g ) ” 。在毕晓普的笔下, 玛丽 安更像是神话故事中的好巫女— — —穿着尖头的黑色 的鞋, 戴 着 斗 篷, 在宽边的黑檐帽上坠有飞翔的 天使。 这首诗暗示玛丽安的旅程是安全的, 在诗中写 到: “ 飞行是安全的; 天气全都安排妥当。 / 在这美 好的早晨韵律在诗行中涌动 / 请飞来吧。 ” 同时, 原 本危险的曼哈顿也变成了安全的城市, 因为“ 曼哈 顿完全地被道德波涛所冲刷” 。玛丽安会“ 以自然 而然的英雄气慨跃上天空 / 在那些意外事故之上, 在 那些邪恶的电影之上, / 在那些出租车和逍遥法外的 不公正之上, / 当号角在你那美丽的耳朵回响 / 那耳 中正响起适合一只香獐的 / 轻柔的天籁之声, / 请飞 来吧” 。在这首诗中毕晓普对女性身份的蔑视是温 情的, 在某种程度上, 她甚至对自己进行自嘲, 因为 她将要提供一些供二人一起娱乐的项目:
收稿日期: 2 0 1 1- 1 0- 1 2
作者简介:盛 艳, 女, 湖北宜昌人,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外语学部讲师; 盛 俐, 女, 湖北宜昌人,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外 语系讲师。 ·5 ·
江汉大学学报 — — —“ 人肉” , 船长说。 尖脑袋的婴儿 用绳子一圈一圈扎紧; 裸身黑女人,脖子 像是灯泡卡口 一圈又一圈缠着金属线。 她们的胸房都很吓人。 我就这样一直翻过去 我羞得不敢停下来。
4 ] 的’ ”[ 。对于毕晓普而言, “ 只需做你能做的” 意
普利策诗歌奖、 国家图书奖以及美国图书评论奖, 并 曾在哈佛大学任教, 被认为是天才诗人。事实上, 在 美国, 毕晓普一直游离于学术和文学圈之外, 直到去 世前几年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之一在于, 毕晓普对自己私生活所持有的不同寻常 的缄默态度。正如詹姆斯描述的那样: 毕晓普将自 己陷于“ 一生对普通女人的谦逊地模仿中”
尽管如此, 这首诗歌总体上仍然是将摩尔物化 了, 她就像一只香獐会神奇地向她飞来。另一方面, 作为女人的玛丽安也是脆弱和需要被保护的, 因为 她需要安排妥当的天气, 才能安全的飞来。在诗歌 中玛丽安更倾向于被描述成一种现象而并非一个活 生生的人: “ 来吧, 就像白鲭鱼色天空中的一道闪 光, / 来吧, 就像白日的彗星。 ” 如果说《 邀约玛丽安 ·摩尔小姐》 是一种隐晦的
一个死人吊在杆子上 ·6 ·
2 0 1 2年第 2期 或者把我们变成一个人?
盛 艳, 盛 俐: 一种冷静的失落: 论毕晓普诗歌中的性别转换 用一套无价的词汇, 或者我们可以勇敢地探索, 只要你来 请飞来吧。
诗中提到的时间是 1 9 1 8年, 这正是一战期间。 战争、 寒冷、 暗夜、 痛苦的呻吟、 裸露的乳房, 这一切 使得女孩感觉自己逐渐无法挽回的下沉。在这首诗 中, “ 女性” 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她们拥有一个共同 的形象和宿命, 诗中的小女孩抗拒着成为其中的一 员。诗歌中所提及到的“ 婴儿” 和“ 母亲” 都是死亡 的, 这折射出在精神上和现实中, 母亲角色的缺席给 毕晓普带来的精神伤害。和毕晓普一样, 诗中的小 女孩的名字也是“ 伊丽莎白” , 这充分说明小女孩原 型就是诗人自己, 因此这首诗可视为毕晓普对自己 性别意识的觉醒以及随之而来的逃避心理的最真实 记录。
[ 6 ] 2 2 1 - 2 2 5 面则是精神上母亲的缺席。《 在候诊室里》
一诗近乎完美地呈现了“ 母亲” 在现实与精神上的 双重缺席。 在这首诗中, 毕晓普侧重于对小女孩心理的描 述更甚于对事物的精准刻画。诗歌讲述的是不到七 岁的小女孩陪同姨妈去看牙医, 自己独自在候诊室 等候。因为是冬天, 天色黯淡得很早, 傍晚天快黑 了, 候诊室是喧嚣而潮湿的, “ 黑得早, 候诊室里 / 全 是大人 / 保暖套鞋和大衣, / 灯和杂志” 。诗中的小 女孩是早慧的, 她不到七岁, 却已经识字, 在“ 边等 边读 / 那本国家地理” 。借助地理杂志上的图片, 毕 晓普将小女孩的性别意识发掘并表现出来。 首先出现的是“ 火山” 的意象。火山是容器状 的, 这是一个趋向于阴性的意象。然而“ 火山内部 / 黑黑的, 而且堆满灰” , 接下来小女孩看到了悚然的 图片:
② 则比毕晓普的任 对于女性身份的物化, 《 粉红狗》
何一首诗都能彰显毕晓普式驾驭性别文本的魅力。 在《 粉红狗》 一诗中“ 毕晓普用戏剧风格的诗行揭开
二、 女性身份的物化
《 权威问题》 一书中提到: “ 历经几个世纪的文 学, 男性作家梦想的完美女性总是像天使一样, 或是 成为一种物化了的艺术, 或者是一个圣人……她得 以成为天使般得女人的原因在于, 她对于自我的放
[ 3 ]
味着在诗歌语言的不懈探索和对技艺日臻完美的追 求。在诗歌中, 毕晓普的描写通常是坦率的, 但是看 似直白的语言下恰恰隐藏了作者的“ 不直白” , 归根 结底, 这种直白体现了是毕晓普对母性身份的恐惧 与逃避, 这恰恰表现出诗人对于自身女性身份的不 认同。 近年的研究对“ 毕晓普的性别意识” 有了进一 步的认识, 但总体来说, 囿于种种原因, 批评家们仍 不太愿过多涉足此问题。在长期的诗歌创作中, 毕
“ 非个人化” 、 “ 精确” 与“ 直接” 都只是一种对于真 实状态的虚构。毕晓普暗示了在创作中“ 割裂生活
[ 2 ] 2 , 在承认二者间的纠缠不断的关 与艺术的困难”
系上, 她进一步指出“ 了解诗人作品的真正途径就
[ 2 ] 2 。诗人正是通过了这种 是了解他的生活与工作”
诗歌中的虚构来发现和重构了现实。 在谈及性别与写作的关系时, 毕晓普评论道: “ 女性的经历更加有限, 但是那真没什么关系, 譬如 狄金森。正如人们常说的: ‘ 毕竟你只需做你能做
[ 7 ] 。 弃, 对于个人享受和欲望的全部或部分放弃。 ” ① 毕晓普的《 邀约玛丽安·摩尔小姐》 也表达了
[ 8 ] 6 5 并同时掩饰了她的异端身份” 。在这首诗中, 毕
晓普塑造了“ 裸露着的粉红狗” 这一形象。“ 裸露的 粉红色” 一般都是与疾病和传染联系在一起。在诗 中, 毕晓普写道:
当然他们致命地害怕狂犬病。 你并没有疯, 你长了疥疮 但是看起来聪明。你的孩子在哪里? ( 一个哺乳的母亲, 看那瘪垂的乳头) 在什么粗陋的地方, 你将孩子隐藏, 可怜的母狗 而你出门乞讨, 用智慧讨生活?
5 ] 6 , 去, 等到有能力做出判断, 母亲 却 已 经 过 世 了 [
“ 乳房” 和“ 婴孩” 是母性身份最清晰直白的代 表, 而小女孩在《 地理杂志》 中看到的则是骇人的裸 露着乳房的母亲, 而婴儿的形象也是可怖的“ 尖脑 袋的婴儿 / 用绳子一圈一圈扎紧” 。图画让女孩感 到羞耻而通过急速的阅读来舒缓内心的紧张和耻辱 感。正当小女孩心情紧张而复杂时, “ 突然, 从里面 传来 / “ 噢” 的一声痛苦的叫喊 / — — —康歇萝姨妈的 声音— — —” ; 此刻姨妈因为牙齿的痛楚而发出的声 音与视觉图像夹杂在一起, 加强了女孩子对杂志中 图画的印象。 整首诗并未提及“ 母亲” 。“ 姨妈” 成为小女孩 心中女性形象的代表, 然而小女孩眼中的“ 姨妈” 却 是愚蠢而琐碎的“ 即便我知道她是个 / 傻里傻气害 羞的女人 / 我也一点不惊奇” 。《 国家地理》 中裸露 的受伤的女性形象和姨妈愚蠢的女人形象糅合在一 起, 构成了女孩心目中对于女性的总体印象, 这个形 象和人们 概 念 中 的 母 亲 的 形 象 是 背 道 而 驰 的, 她 “ 吓人” , “ 裸 体” , “ 傻 气” 。让 女 孩 惶 恐 不 安 的 是 “ 我本 该 发 窘, / 却 没 有。让 我 / 十分惊讶的/ 倒是 我: / 我嘴巴里的声音。 / 连想都不用想 /我就是我 那个 傻 气 的 姨 妈, /我— — —我 们— — —正 在 落 下, 落 下, / 我们的眼睛粘到国家地理的封面上” 。小女孩 感觉到自己也不可抗拒的会成为这些女性中的一 个, 并和她们享有共同的命运“ 但我能感觉到: 你就 是我, / 你就是伊丽莎白, / 你就是她们中的一员” , 这使得她对即将到来的 7岁生日感到恐惧, 从内心 里拒绝自己成长为一个女人。正如诗中所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