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概论1-4

合集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形考作业1-4及综合测试)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形考作业1-4及综合测试)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形考作业1-4及综合测试)1.正确答案为B,因为焦虑是人类本能的一部分,不是后天形成的。

改写:焦虑是人类本能的一部分,不是后天形成的,因此认为任何人都有焦虑情绪是错误的。

2.正确答案为C,因为动机和兴趣产生的基础是需要。

改写:动机和兴趣产生的基础是需要,而不是感知或实践。

3.正确答案为B,因为“疑邻盗斧”的寓言故事体现的是猜疑心理。

改写:疑邻盗斧的寓言故事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猜疑心理。

4.正确答案为D,因为成人期人格兼有稳定和变化两重特征。

改写:成人期人格稳定性受到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同时也会发生系统性的变化。

5.正确答案为D,因为现代远程教育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研究活动,而是强调学生自主研究和互动。

改写: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包括师生分离,研究活动不受时空限制,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双向信息交流和交互性较强。

6.正确答案为A、B、C,因为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涵义包括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和想象。

改写:创新是一种概念化过程,其本质涵义主要包括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和想象。

7.正确答案为A、B、C、D,因为创新一般包括意识的创新、思路与方法的创新、个人创造力的挖掘和工作方式的创新。

改写:创新的内容包括意识的创新、思路与方法的创新、个人创造力的挖掘和工作方式的创新。

8.正确答案为A、B、C,因为情绪调控方法包括适当的宣泄情绪、适时转移注意力和拓展兴趣。

改写:情绪调控方法包括适当宣泄情绪、适时转移注意力、改变对事物的评价和解释、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和拓展兴趣等。

9.正确答案为A、B、C,因为XXX的理论认为一般适应综合症可以分为预警阶段、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

改写:XXX的理论认为一般适应综合症可以分为预警阶段、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其中预警阶段是最初的阶段,抵抗阶段是身体逐渐适应刺激的过程,衰竭阶段则是身体无法再继续适应的阶段。

10.正确答案为B、C、D,因为自我意识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的自我状态、社会关系的自我状态和道德的自我状态。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期末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期末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期末教育概论是教育学的一个基础性课程,旨在介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教育概论的学习对于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重大。

在教育概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要学会批判性思维,培养对教育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分析能力。

下面将对教育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教育学基本概念1. 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过程,是一种对人进行有目的引导和培养的活动。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的综合发展,包括智力、道德、体育、审美等多个方面。

教育是一种专门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和引导人的过程。

2. 教育的功能教育的主要功能包括: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 教育的主体教育的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教育者主要包括教师、家长、社会机构等,而受教育者则是学生。

4. 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该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点。

5. 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包括:听课、讲课、实验、讨论、研究等。

教育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选择,灵活多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展现。

二、教育学基本理论1.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育思想、近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思想。

古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墨家教育思想等。

近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启蒙运动、德儒教育、功利主义教育等。

现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人本主义教育、个性教育、社会批判教育等。

2. 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教育学的主要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个性教育理论等。

行为主义理论主要强调对学习行为的塑造和强化;认知发展理论主张重视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过程和认知结构的建构;社会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个性教育理论主张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根据《教育学概论》第二版,考研,思考题答题要点

根据《教育学概论》第二版,考研,思考题答题要点

根据《教育学概论》第二版,考研,思考
题答题要点
在考研中,教育学概论是必考的科目之一。

下面是思考题答题的要点:
思考题1
思考题1的问题是: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案
教育学是对教育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原理、教育方式、教育体制、教育方法等方面。

思考题2
思考题2的问题是:简述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关系。

答案
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是相互关联的。

教育的发展是在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同时教育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推进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思考题3
思考题3的问题是:教育目标是什么?
答案
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知识技能、健康体魄等方面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思考题4
思考题4的问题是:简述“全面发展”的含义。

答案
“全面发展”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这就意味着,教育不仅仅要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身体、心理、社会、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四

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四

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四一、判断题1.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2.斯巴达的教育是一种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3.是否把提升个体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P814.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观点。

(×)P555.形式化教育出现于夏、商、周时期。

(√)P36.杰克逊被后人看作是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的教育学者。

(√)P1427.选修课开设得越多越好。

(×)P1358.从内容上看,德育与智育的目标有交叉的地方。

(√)9.学科课程是以知识(或文化)为本位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习经验为本位的课程。

(√)P13610.一般说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P20711.教学评价的标准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特点而有所差异。

(√)P26112.必修课程的开设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才提供了个性发展的可能。

(×)P134 13.终结性评附往往是一种正式的外部评价,且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

(√)P25014.私学按其程度和所授内容可以分成经馆和小学两类。

(×)P415.以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好品质来影响教育学生的方法是榜样教育法。

(√)P220 16.过了青春期之后才开始学外语的人,总难以摆脱原来口音影响,这是过了语言关键期的缘故。

(√)P12117.研究性课程的知识是一种公共的、外显的、陈述性知识。

(×)P16518.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纸笔测验进行的。

(√)19.教师的专业成熟不是独立个体的成熟,而是置身于班集体的环境中。

(√)P11620.在班级中,师生、学生间的互动只能通过正式的规章制度来维持。

(×)P23721.对于学龄前儿童或小学低年级儿童而言,开设活动课程是比较适合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及思维能力的逐步成熟,他们就应当开始学习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知识了。

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四

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四

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四一、判断题1.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2.斯巴达的教育是一种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3.是否把提升个体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P814.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观点。

(×)P555.形式化教育出现于夏、商、周时期。

(√)P36.杰克逊被后人看作是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的教育学者。

(√)P1427.选修课开设得越多越好。

(×)P1358.从内容上看,德育与智育的目标有交叉的地方。

(√)9.学科课程是以知识(或文化)为本位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习经验为本位的课程。

(√)P13610.一般说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P20711.教学评价的标准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特点而有所差异。

(√)P26112.必修课程的开设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才提供了个性发展的可能。

(×)P134 13.终结性评附往往是一种正式的外部评价,且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

(√)P25014.私学按其程度和所授内容可以分成经馆和小学两类。

(×)P415.以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好品质来影响教育学生的方法是榜样教育法。

(√)P220 16.过了青春期之后才开始学外语的人,总难以摆脱原来口音影响,这是过了语言关键期的缘故。

(√)P12117.研究性课程的知识是一种公共的、外显的、陈述性知识。

(×)P16518.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纸笔测验进行的。

(√)19.教师的专业成熟不是独立个体的成熟,而是置身于班集体的环境中。

(√)P11620.在班级中,师生、学生间的互动只能通过正式的规章制度来维持。

(×)P23721.对于学龄前儿童或小学低年级儿童而言,开设活动课程是比较适合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及思维能力的逐步成熟,他们就应当开始学习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知识了。

教育学概论讲义(二)

教育学概论讲义(二)

引言: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论的学科。

本文将在《教育学概论讲义(二)》中,继续探讨教育学的相关内容。

通过对教育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从而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正文:一、教育哲学的主要观点1.教育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教育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主要教育哲学学派及其观点a.人本主义教育哲学b.实用主义教育哲学c.理性主义教育哲学d.唯物主义教育哲学e.主体主义教育哲学二、教育学研究方法与教育利益相关者1.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a.实证研究方法b.理论研究方法c.本体论研究方法2.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概念与分类a.教师和学生b.家长和社会c.政府和组织三、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1.教育目标的概念和分类a.个体发展目标b.社会发展目标2.教育评价的意义和方法a.定性评价方法b.定量评价方法c.综合评价方法四、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1.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技术因素2.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策略a.课程改革b.教学方法改革c.教师培训改革d.教育管理改革五、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应用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a.发展心理学理论b.学习理论c.认知心理学理论d.社会情感心理学理论3.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a.教学设计与安排b.学生评价与辅导c.班级管理与建设总结:通过对教育学概论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哲学的各个学派观点,使我们从哲学角度更好地认识教育的本质。

同时,教育学研究方法和教育利益相关者的理解,使我们能够更具体地研究教育问题并考虑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教育目标和教育评价则指导着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更加明确和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实现教育目标和改进教育实践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将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中,为培养未来的人才做出贡献。

教育学概论-第四章知识点全

教育学概论-第四章知识点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教育学概论-第四章知识点第四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一)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它们分别决定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结构。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引起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结构的变革,进而就引起各类教育的比例关系以及其中专业设置的比例关系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促进教育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课程门类由少到多;二是学校教育内容越来越丰富和深化;三是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利于教学。

(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领导权一定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的。

教育的领导权直接关系到教育为谁服务和怎么服务的问题,这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谁掌握了政权,谁就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在阶级社会,统治阶段总是要采取种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决定和影响受教育权在社会中的分配。

在阶级社会中,“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育要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方向、社会价值和思想品德的人,以及实现某种教育目的所要传播的政治理论、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都直接受到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制约。

不同的政治制度要求培养具有不同政治立场和思想意识的人,自然要求传递不同思想道德的教育内容。

(三)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文化知识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内容与水平文化知识始终是教育的主要资源,而文化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学概论第四章练习题

教育学概论第四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的总的要求或共同质量标准指的是()。

A.培养目标B.教育方针C.教育目的D.教学目标2.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新课程改革理论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3.20世纪,我国提出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指的是()。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C.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D.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4.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A.共同性与方向性的关系B.教师与学生的关系C.学校与家长的关系D.普遍与特殊的关系5. 1912 年初,蔡元培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主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其中的军国民教育与当前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上有互通有无,都强调()。

A.通过体育进行品德教育B.增强学生体质C.传授基本的体育和卫生知识、技能D.培养军事后备人才6.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教育改革的远点是().A.家庭教育B.教师培训C.课外活动D.课堂教学7.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具体作用不包括()。

A.示范作用B.激励作用C.评价作用D.导向作用8.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9.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

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文化本位论D.劳动本位论10.美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的结果,把教育目标分为三类: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A.奥苏泊尔B.布卢姆C.加涅D.桑代克11.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是()。

A.审美教育B.文化教育C.道德教育D.素质教育12.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2023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2023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2023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
点汇总
本文档旨在汇总2023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所涉及的教育学知识点,供考生参考。

以下列举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教育学概论
- 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
- 教育的本质和功能
- 教育学的分类和研究方法
2. 教育心理学
-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式
- 研究动机与研究动因
- 研究与记忆的过程
- 研究障碍与教育措施
3. 教育方法学
- 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
- 教学目标的分类与组织
-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 教学评价与教学反馈
4. 教育社会学
- 教育与社会关系
- 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 教育的社会变革和发展
- 教育的社会问题与教育改革
5. 教育管理学
- 学校管理与领导
- 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
- 教育管理的组织与实施
- 教育管理的评估与改进
以上仅为部分教育学知识点的汇总,考生还需根据考试要求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深入研究。

祝愿各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注意:本文档提供的知识点仅供参考,具体以教育部门或考试机构发布的教材和指导大纲为准。

)。

全国2023年4月自考教育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纯文字版本】

全国2023年4月自考教育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纯文字版本】

全国2023年4月自考教育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纯文字版本】以下是全国2023年4月自考教育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的纯文字版本: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A. 教育过程与方法B. 教育对象与内容C. 教育原则与规律D. 教育目的与价值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学最基本的研究内容?A. 教育思想史B. 教育目标与任务C. 教育人的全面发展D. 教育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和使用...40. 教育学基本原理是教育学的()。

A. 规范标准B. 理论基石C. 数据来源D. 研究对象二、简答题(共20分)1. 请简述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答: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规律和教育问题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目标与任务、教育原则与规律、教育方法与手段以及教育制度与教育改革等。

2. 请简要介绍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答: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目的性原理、人的全面发展原理、社会性原理、个别差异原理等。

教育学基本原理是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能够指导教育工作者正确开展教育活动。

...三、论述题(共40分)请以500字左右的篇幅,论述教育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

答:教育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育学提供了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指导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合理设计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案。

其次,教育学深入研究了人的全面发展原理和个别差异原理,为教育工作者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提供了依据,并提供了相应的教育策略。

此外,教育学还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意识的公民。

综上所述,教育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上为全国2023年4月自考教育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的纯文字版本。

《教育学概论》

《教育学概论》

教育学概论1. 引言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的学科,它涉及教育的理论、实践、政策等方面。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事业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教育学概论是教育学的入门课程,用于介绍和概述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研究领域。

2. 教育学的定义与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

教育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主要发生在近两个世纪。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经验主义到科学主义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教学模式到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

3. 教育学的研究领域教育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的目的、价值观、伦理等问题; -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与发展的心理过程,以及教学方法和教育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包括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化作用等; - 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等经济问题; - 教育法学:研究教育法律、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4. 教育学的核心理论与观点教育学的核心理论与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和反馈的过程,重视教学方法和环境的设计; - 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思维和认知过程对学习的重要性; - 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一种社会活动,通过与他人互动和共同建构知识; - 学习社区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实践,需要参与学习社区的过程; - 教育价值观:关注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观,如自由、平等、公正等。

5. 当前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当前教育学研究中,存在着一些热点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教育公平问题: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了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个性化教育问题:如何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新技术与教育问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新技术促进教育创新,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 跨文化教育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一、教育学概论1. 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特点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问题4. 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及其主要流派5. 教育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二、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特点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 学习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4. 个体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5.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三、教育法学1. 教育法学的定义及其特点2. 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 教育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规定4. 学校教育管理的法律制度5. 教育法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四、教育社会学1. 教育社会学的定义及其特点2.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4. 社会变迁对教育的影响5. 教育社会学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五、课程与教学论1. 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及其特点2.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3. 课程的基本概念和要素4. 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5. 课程与教学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六、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学1.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学的定义及其特点2.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模式3.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的方法与技术4.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5.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七、特殊教育学1. 特殊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特点2. 特殊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特殊需求群体分类3. 特殊教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4. 特殊教育评估与评价5. 特殊教育学在常规教育中的融合和支持八、学科基础知识1. 语文学科基础知识2. 数学学科基础知识3. 英语学科基础知识4. 科学学科基础知识5. 社会学科基础知识九、教育实习与教师职业道德1. 教育实习的目的和重要性2. 教育实习的组织与管理3. 教育实习的方法与技巧4.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5. 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总结:通过对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进行全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教师招聘过程中,教育学概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教育社会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学、特殊教育学、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实习与教师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都非常重要。

教育概论(1-9)复习提纲

教育概论(1-9)复习提纲

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以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问题,揭示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和探讨教育价值、教育艺术的学科。

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①萌芽阶段:⑴《学记》,战国末期,思孟学派,人类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⑵《论演说家的培养》,古罗马,昆体良,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

②独立形态阶段:⑴1632《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⑵1762《爱弥儿》,卢梭,法国,系统阐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⑶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之一。

⑷1806《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代表学者,③多样化阶段:⑴《明日之学校》,杜威,美国,现代教育学代表学者,实用主义教育学派,“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从做中学”、“儿童中心”、“学校即社会”。

⑵《教育学》,凯洛夫,苏联,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重视系统知识的教育,强调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⑶1930《新教育大纲》,杨贤江,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④理论深化阶段:⑴1963《教育过程》,布鲁纳,⑵1958《论教育和发展的问题》,1975《教学与发展》,赞科夫,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⑶巴班斯基,苏联,把教学看做一个系统,最优处理教学问题3、教育的质的特点(教育的本质)①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②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传承经验的互动活动③激励与教导受教育者自觉学习与自我教育的活动4、教育的概念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地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服务一定社会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5、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内容④教育活动方式6、现代教育的特点①学校教育逐渐普及②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③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④教育制度逐步完善7、未来教育的概念是一种新的理想教育,它强调要以人为本,为人的发展服务,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国开电大学学前教育概论形考任务一二三四五答案

国开电大学学前教育概论形考任务一二三四五答案

国开电大《学前教育概论》形考形成性考核一答案标准答案1: 3~6岁标准答案2:《母育学校》标准答案3:福禄贝尔标准答案4:“癸卯学制”标准答案5:陈鹤琴标准答案6:六大解放标准答案7:维果斯基标准答案8:强调观察学习标准答案9:《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标准答案10:“恩物”标准答案11:对标准答案12:对标准答案13:对标准答案14:错标准答案15:对标准答案16:错标准答案17:对标准答案18:错标准答案19:对标准答案20:错标准答案1:《儿童权利公约》标准答案2: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标准答案3:年龄适宜性标准答案4:游戏活动标准答案5:发展具有差异性标准答案6:生存权标准答案7:健康权标准答案8:名誉权标准答案9:教育教学权标准答案10:教育性标准答案11:对标准答案12:错标准答案13:对标准答案14:错标准答案15:对标准答案16:对标准答案17:错标准答案18:对标准答案19:错标准答案20:对标准答案1:陈鹤琴标准答案2:家庭环境标准答案3:家庭环境标准答案4: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与游戏环境。

标准答案5:参与互动原则标准答案6:自然环境标准答案7:社会环境标准答案8:中间系统标准答案9:精神环境标准答案10:缺乏空间弹性。

标准答案11:对标准答案12:对标准答案13:错标准答案14:对标准答案15:错标准答案16:对标准答案17:对标准答案18:对标准答案19:错标准答案20:对国开电大《学前教育概论》形考形成性考核四答案标准答案1:内容标准答案2:启蒙性标准答案3:角色游戏标准答案4:经验性原则标准答案5:体验式原则标准答案6:《颜氏家训I》标准答案7:平等尊重标准答案8:引导家长参与教育决策标准答案9:平等尊重标准答案10:幼儿园联席议事制度标准答案11:错标准答案12:对标准答案13:对标准答案14:错标准答案15:对标准答案16:对标准答案17:对标准答案18:错标准答案19:对标准答案20:错国开电大《学前教育概论》形考形成性考核五答案标准答案1:学前儿童是指进入小学教育前的儿童,出生至六七岁的儿童,包括婴儿和幼儿。

教育学概论复习总结

教育学概论复习总结

教育学概论复习总结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教育、学校与学制1.我国近代系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2.3.双轨学制主要是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4.“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非制度化的教育理想。

5.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6.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普及性、免费性、强迫性。

7.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8.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9.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10.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确定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提出了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11.教育系统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12.简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

学校教育:教育目的明确,教育组织机构完善,有专门的教育场所,教育设备、图书资料、场地等较为完备。

家庭教育:教育内容生活化,教育方式情感化,教育时间的持久性,教育作用的显着性。

社会教育:教育影响的多样化,对象和场景的开放性。

13.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生产工具的改进、手工业与农业逐渐分离、产生了商品生产、推动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化。

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奴隶创造大量社会财富,经济基础雄厚、提供接受教育的物质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使脑力可以脱离体力劳动,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只有社会生产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时,才会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脱离生产专门学习的学生。

2.文字的出现时学校产生的文化基础:早期文字是记载文化知识的唯一工具,文字是教学必不可活少的工具。

早期文字复杂,使得学习文字比较艰难耗时,必须有专人教授,专心致志才能完成。

大二教育学概论知识点

大二教育学概论知识点

大二教育学概论知识点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问题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不同的知识点。

在大二教育学概论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其中一些知识点进行简要介绍。

一、教育学的定义与发展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本质、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学科,它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从最早的传统教育观念到现代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教育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

二、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的价值观和理论基础的分支学科。

它探讨了教育的目标、理念和价值,以及教育与人类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育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

三、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与社会变迁、教育与社会不平等等。

四、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活动对学习者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学习、记忆、思维、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等。

五、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课程和教学过程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研究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六、教育法学教育法学是研究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研究教育法律规范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和保障作用。

教育法学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律实施和教育法律适用等。

总结:大二教育学概论课程涵盖了教育学的多个重要知识点,包括教育学的定义与发展、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以及教育法学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发展,为日后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3秋国家开放大学教育行政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23秋国家开放大学教育行政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行政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教育行政概论》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公共事务管理(学校及社会教育管理方向)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

3学分,课内54学时。

课程代码:03123形考任务11.教育行政的目的在于保障全体公民的教育权利,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

(√)2.西周时期,统治者更加重视对教育机构的管理,实施了官师合一制度。

(×)3.唐朝把国子寺作为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领导机构。

(×)4.在科举考试内容上,唐代科举重诗赋,宋代重经义,发展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一律使用“八股文”。

(√)5.推动中国近代教育及教育行政变革的三股力量是洋务派、维新派和共和派。

(√)6.教育行政的内容包括()等。

A.课程行政B.教育人事行政C.教育财政D.教育规划7.隋朝国子寺下设()。

A.国子学B.太学C.律学D.经学8.蔡元培坚决批判了清朝末年忠君尊孔的教育方针,提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提出“()世界观及美育”五育并重的教育宗旨。

A.公民道德B.爱国主义C.军国民主义D.实利主义9.维新派的教育主张是()。

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B.废科举C.兴学堂D.变革政治10.陕甘宁边区的教育包括()。

A.干部教育B.技术教育C.工农群众教育D.儿童教育11.教育行政体制又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或教育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组织体系和相关制度的总称。

(√)12.教育行政体制的核心是党委领导。

(×)13.教育行政的中央集权制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服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或指导的教育行政体制。

(√)14.教育行政的中央与地方合作制是指由地方政府依据法律的授权独立行使教育行政权力的一种教育行政体制。

(×)15.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有()。

A.中央集权制B.地方分权制C.完整制D.分离制1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

李帅军《教育学》1~6章节简答题

李帅军《教育学》1~6章节简答题

教育学简答题一第一章教育的含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增强人们体质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可以称之为教育活动。

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由社会专门机构即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施加影响,促进人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教育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无教育者活动无法展开,学习者得不到有效指导。

无学习者,活动失去主体和存在依据。

无教育影响失去活动的意义。

原始状态的教育共同性教育存在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教育内容取决于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教育手段和方法简单教育权利平等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

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学方法也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

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文艺复兴教育的基本特征以人为本的教育主张教育内容的古典主义教育导向上的世俗性教育对象和目的的贵族性教育学的分化与反思阶段教育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理论研究服务与教育实践关注现代教育的整体变革教育研究的学科分化与综合加深加强教育学的语言理论研究学习教育学的意义领会教育学征地,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的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帮助总结经验,从教育教学中研究培植教育理想,养成教育情怀为学习其他教育学知识提供理论指导学习教育学的方法关注教育现实,做一个会观察的人反思日常教育经验,做一个会思考的人体验教育智慧,做一个具有教育思维的人在研究中学习,做一个敢于实践的人第二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其提供的物质条件。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需求。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制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社会文化传统对教育诸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文化水平对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文化的传递、传播和变迁对教育发展的影响社会文化内容对教育内容的影响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现实的劳动力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物化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本身的历史继承性(需要依靠教育这个手段进行)学校教育的功能(传递功能和发展功能)高等学校的任务(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三大基本任务)教育会生产劳动力的三层含义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成现实的劳动力教育能够使劳动力“改变形态”,即教育可以改变生产劳动过程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比例关系教育能够将“简单的”、“低级的”劳动力加工成“专门的”、“发达的”劳动力。

教育学概论习题1-4章(配答案)

教育学概论习题1-4章(配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判断题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 尽心上》。

(√)P12.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P23.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P2 4.“成均”、“痒”是古代萌芽时期的学校称谓。

( )P35.古代由朝廷直接办理的官学称为中央官学,由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称为地方官学。

(√)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与元朔五年,设博士弟子,是中国大学建立之始。

(√)P37.奴隶社会学校所实施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四书”和“五经”。

( )P58.东汉灵帝光和元年,鸿都门学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的建立。

(√)P59.“五经”包括《诗》、《书》、《礼》、《易中庸》、《春秋孟子》。

( )P610.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士制。

(√)P711.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是科举制之始。

(√)P712.上个世纪末,我国党和政府作出了两大教育上的决策:其一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二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P1113.中世纪的“四艺”指的是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伦理。

(√)P1414.中世纪的“七艺”指的是骑马、游泳、投矛、击剑、打猎、奕棋、吟诗。

( )P1415.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中期建立的意大利萨莱诺大学。

(√)P1516.教育普及化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保证。

(√)P1817.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

(√)P2318.赫尔巴特的学生齐尔和赖因把教学过程归结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 )P2319.杜威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教师中心、学生中心、教材中心。

( )P2420.十九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不断改造”。

( )P24 2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在中国古代,“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尚未涉及教育的具体内涵。

☺东汉许慎对于“教”、“育”的解释是:“教,上所施。

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明确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目的在于使人为善。

☺18世纪中叶法国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就是让儿童的天性率性发展,主张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使其身心按自然进程得到发展和完善。

☺19世纪中叶英国实证主义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之准备”。

☺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本身,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

☺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狭义教育的基本内涵:(1)教育受社会制约;(2)“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学校教育区别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广义教育的最重要标志);(3)教育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从形式上看,大体经历了非形式化教育 形式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三个阶段。

一、中国教育的发展演变☺“自有人生,便有教育”,指的是自然状态的非形式化教育。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原始社会末出现了学校的萌芽,萌芽时期的学校称“成均”和“庠”。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按其性质分为官学、私学和书院三种。

官学指由官府举办并管辖的学校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建元五年在长安立太学,设五经博士,又于元朔五年,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中国古代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以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为主要职能的大学正式建立。

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大力兴学,促进当地的文明与发展,史称“文翁兴学”。

中国的私学始于春秋时期。

孔子所办的私学在当时规模最大,成绩最突出,对后世影响最大。

私学按其程度和所教授的内容,分为私塾和经馆两类:(1)私塾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主要是识字教育;(2)经馆是对成年人的教育,主要学习儒家的经学著作。

汉代经馆常用的教学方法“转相传授”,类似于西方的“导生制”,时间上早了1600多年。

书院是封建社会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机构。

书院之名始出现于唐朝,宋朝书院已出现官学化倾向。

明朝的东林书院,提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清末实行“新政”,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下令全国各地书院分别改为大中小学堂,书院开始向近代新式学堂转变。

书院作为古代官学、私学并行的一种教育机构,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书院的特点有:(1)既从事授徒讲学又开展学术研究,教育与科研密切结合;(2)重视学术争辩和切磋,开展不同学派间的交流,体现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的精神;(3)重视学生自学,提倡独立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治学的能力;(4);课程设置较为简约,学生可根据各自兴趣和爱好,选学有关内容;(5)师生关系融洽。

☺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内容可概括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其中“礼”与“乐”为政治伦理和艺术教育;“射”与“御”为军事体育教育;“书”与“数”为基础文化知识教育。

六艺教育是一种德智体美诸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中国封建时代,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五经”、“四书”。

“五经”指儒家的五种经典:《诗》、《书》、《礼》、《易》和《春秋》(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

汉武帝建立太学后,五经便被确认味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内容。

“四书”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由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编撰。

元朝皇庆二年,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取士,从此“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和各级学校必读的教科书。

☺东汉灵帝光和元年设立于洛阳鸿都门的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它的教育内容是诗、赋、书画。

☺中国古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治学人才,学校培养的人,必须经过选士制度的考核、选拔才能实现教育目的。

中国选士制度,先后经历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三种形式。

察举制又称乡举里选制,确立于西汉,它是由地方根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在自己所管辖的范围内考察和选拔人才,向朝廷推荐,经皇帝亲自考试策问,根据其成绩授以不同的官职。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曹魏政权。

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的主要区别,在于将人才选拔权从地方官转移到由中央政府任命的中正官手中,有利于中央政府的巩固。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士制度。

从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创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宣布废止科举制,历时1300年之久。

科举制的优点:(1)重视士人的学识和才干,平民及其子弟也能参加,使选拔人才较为客观公正;(2)将选士和育才紧密结合,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发展;(3)经过层层考试选拔,使许多优秀人才进入统治阶层,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相对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4)在世界范围内,采用考试方法来选拔官吏,中国的科举制是首创。

☺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19世纪9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所设立的新式学堂,大致分为三类:(1)外国语学堂;(2)军事学堂;(3)技术实业学堂。

☺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下令全国各地书院都改为学堂。

1905年又下令废科举、兴学堂,新式学堂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成为中国教育的主体。

☺中国近代学制始于清末,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有三部:(1)癸卯学制;(2)壬子 癸丑学制;(3)壬戌学制。

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新学制。

该学制实行“五四五”制,即小学堂五四分段,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中学堂5年一贯制。

癸卯学制以日本明治时期学制为蓝本,以日本教育为媒介,全面引进西方教育制度,促进了我国新教育的发展,加速了科举制度的废除和封建教育制度的最终解体。

癸卯学制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正式建立。

壬子 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年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

辛亥革命后在蔡元培主持下制订。

该学制实行“四三四”制,即小学四三分段,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中学4年一贯制。

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学制”、“1922年学制”,由北洋政府颁布。

该学制小学采取“四二”制,即初等小学4年,高等教学2年;初中采取“三三”制,即初中高中各3年。

壬戌学制是近代中国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成熟的学制,它是以美国学制为主要蓝本,结合本国国情创造的。

其特点有:(1)富有灵活性和弹性;(2)根据儿童年龄分期划分教育阶段;(3)兼顾学生的升学与就业;(4)加强职业教育。

☺清政府于1905年12月设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学部最高长官为尚书,首任为荣庆,内设五司:总务司、专门司、普通司、实业司和会计司。

☺省级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始于1904年,名为学务处或学校司。

1906年4月,清政府规定各省设提学使司作为各省专管教育的行政机关。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

该学制小学实行5年一贯制,1953年改为“四二”制;中学实行“三三”制。

该学制体现了:(1)“学校向工农”的方针;(2)“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方针;(3)重视成人教育的特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就:(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2)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发展;(3)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有了提高;(4)教育法规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

☺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普通教育方面,该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西方教育的发展过程☺古希腊教育以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为代表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把奴隶主贵族子弟培养、训练成为体格强壮,受过严酷军事体育锻炼的武士。

斯巴达重视女子教育,女孩同样要受体操和军事训练。

雅典的教育目的不仅是要把奴隶贵族子弟训练成为身强力壮的武士,还要成为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商人和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

雅典教育教育除了重视体育、军事训练和道德教育之外,还注意智育和美育。

在西方社会,雅典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雅典的教育制度,既有公共教育,也有私人教育。

☺共和早期的古罗马教育以农民—军人教育为主要特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

共和后期的古罗马教育存在两种学校系统:希腊语学校和拉丁语学校。

☺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会学校几乎是唯一的教育机构,僧侣是主要的教育者。

这个时期的教会学校大体分为:修道院学校、座堂学校、堂区学校。

☺“三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四艺”: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伦理,两者总称“七艺”。

☺西欧中世纪早期世俗教育的形式:骑士教育(主要)和宫廷学校(不普遍)。

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教育内容为“骑士七艺”,即骑马、游泳、投矛、击剑、打猎、奕棋和吟诗。

以军事教育、宗教教育和封建道德教育为主,轻视文化知识学习。

宫廷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七艺”,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

☺西欧中世纪晚期出现了中世纪大学、城市学校和行会学校。

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中期建立的意大利萨莱诺大学。

中世纪大学已形成自治的特点,并已初步形成了学位制度。

城市学校是一种世俗性学校,是为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而设立的。

主要类型有:拉丁文法学校、读写学校和私立学校等。

行会学校又称基尔特学校,是由新兴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行会举办的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学校,由行会艺徒制发展而成。

☺19世纪后西方近代教育的主要特点表现为:(1)国家对教育的干预和重视,公共教育的建立;(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实科教育迅速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日益增强;(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