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概论1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素质要求
(完整版)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与名称专业代码:080602专业名称:自动化二、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三、培养目标经过系统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其在掌握自动化和控制工程领域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具有提出和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同时,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过程控制系统、线性系统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系统工程导论等专业知识,并接受1~2个学科专业方向的基本训练。
毕业后可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各部门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新型传感器、电子与自动检测系统、复杂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扎实的数理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以及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电力电子学、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3.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本学科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5.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五、专业特色1、在科研、教学、实验和毕业设计环节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等专业有机结合,培养适应面宽广的“多才”专业;2、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专业基础,训练工程型人才;3、开展各类竞赛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自动化专业导论学习报告
HEFEI UNIVERSITY自动化专业导论学习报告系别: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专业(班级): 15级自动化( 2 )班姓名(学号):祝明亮(*********)导师姓名:王庆龙、孟芳芳、李秀娟完成时间: 2015-12-251、对“自动化”专业的理解自动化这个术语,已广为人知。
自动化造福于人类的业绩举不胜举。
无论人们从事什么样的职位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自动化的魅力。
世界上,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久负盛名;在我国,中国自动化学会成立40余年,成就辉煌。
仅这两个方面,足使我们相信,自动化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它与其他高科技领域亲密无间、协同进步。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
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则为其主要技术手段,同时也包含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系统管理与决策等研究领域。
该专业还有一些特点,就是强弱电结合、电工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宽口径”专业。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过程工程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过程检测及仪表、运筹学、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辨识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工程导论、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自动化概论、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自动化专业概论
自动化专业概论自动化专业属于电气信息类的一个专业,它是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控制手段,组成各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和系统,实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自动化,是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急需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过程工程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过程检测及仪表、运筹学、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辨识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工程导论、人工智能导论等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自动化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关系十分密切,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
然而,从发展过程来看,自动化技术要早于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大量出现之前,工业自动化技术已经大量应用在工业生产和电力系统控制等方面,实现了电力代替人力完成工业生产和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从根本上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大量应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角落,真正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
因此,自动化专业作为信息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年来是非常走俏的,尤其是最近几年,自动化和计算机、电子等信息类专业已成为高等院校工科专业中不争的龙头老大。
按照教育部划分标准,自动化专业主要涵盖以下5个学科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导航制导与控制。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基础和核心。
自动化专业十五建设总结
自动化专业“十五”建设总结一、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培养面向21世纪生产一线高级工程应用性人才,我们积极探索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在广泛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确立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知识能力重点本专业强调自动化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强电和弱电并重、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兼顾,致力于培养工业生产第一线的具有实干与创新精神的自动化技术应用高级技术人才。
通过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特色研究方向自动化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由单一电气传动发展为如今的三个研究方向:1、汽车生产自动化技术;2、计算机控制;3、汽车数字信息技术。
这些研究方向基本涵盖了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内容,同时紧密结合汽车生产实际,在自动线控制系统、数控与工业机器人技术开发与应用、图像处理、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汽车企业综合自动化与信息化等技术方面不断创新且成果显著。
我们的“自动化”专业起到了信息技术和汽车制造技术之间的桥梁作用,形成了明显的专业特色及优势。
三、专业改造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自动化专业的改造任务更为迫切。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把专业改造方向重点放在增加信息技术方面;加强网络技术、能量变换方面的内容。
从2000年起,在新的教学计划制定中,调整了自动化专业的方向,砍掉了过时技术的教授,压缩了课时;增加了新技术内容。
2002年,增加了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现场总线技术。
2003年以来,增加了系统工程导论、信号与系统;2004年增加了系统辩识基础、人工智能导论、C语言课程设计、DSP 技术方面的内容。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2011级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工学,电气信息类,080602)一、培养目标专业名称:自动化代码:080602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德、智、体、美、技全面发展,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或实际岗位,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专门人才.二、培养要求毕业生能够在面向各种条件下企业生产一线从事自动化与控制系统中设备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1. 政治思想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科学思想和人文素养,能体现哲理、情趣、品味、人格方面的较高修养,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实干创新的精神,具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
2。
知识要求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了解现代物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掌握控制理论,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邻学科的一般知识。
3. 能力要求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具有应用计算机、常规测试仪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进行工程设计、设备维护和管理;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等创新能力。
4。
身体素质(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电路电子、控制理论、传感检测、计算机技术、控制系统等较为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工业电气系统、工业过程系统、计算机应用系统、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且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成为生产企业技术、管理、维修、销售等方面骨干或负责人。
专业方向及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工业电气自动化方向:该方向培养掌握电气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适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主要在工业企业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工厂企业、智能楼宇系统的供电与电气控制、监控等领域的开发、生产管理、工程设计、实施、维修维护及销售等工作。
2.工业过程自动化方向:该方向培养掌握过程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适用过程自动化系统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主要在工业企业从事过程生产控制、质量管理、设备维护维修及自动化产品销售等工作。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自动化专业知识和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自动化 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门类:工科专业大类:电气信息类专业:自动化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代码:0806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基础,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交流水平;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对电气信息类的知识体系和框架比较熟悉;3.对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对其中1-2个主要方向比较熟悉;4.能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具备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开发的能力,得到工程实践训练;5.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6.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较强的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7.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发展的能力;8.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和合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检测技术及仪表、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系统工程导论、模式识别等。
五、实践教学包括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综合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电气信息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
自动化学科概论学生版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分享应对挑战的实践经验,包括技术研发、市场 推广、团队协作等方面,为其他从业者提供参考 和借鉴。
THANKS
感谢观看
01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的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领域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自主化
的研究和应用,实现更高效、精准的控制和管理。
02
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的推进
随着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普及,自动化将进一步拓展其在智能制造、
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
03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培养目标
自动化学科旨在培养具备自动化技术、控制理论、系统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和实践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自动化、控制、计算机、通信等领域从事研发、设计、制造、管理 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教育、科研机构等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02
基础知识体系
05
学术前沿与热点问题探讨
学术前沿动态跟踪与报告分享
要点一
学术前沿动态
要点二
报告分享
定期跟踪国际、国内自动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人 工智能、机器学习、控制理论、自动化系统等方面的最新 成果。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分享他们的研 究成果和经验,帮助学生了解学术前沿动态。
热点问题探讨与案例分析
实验课程与实践项目
实验课程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一系 列实验课程,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掌 握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VS
实践项目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实践项目,将所学知识 应用于实际场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9版)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负责人:分管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一、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名称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70,允许学习年限为3-6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要求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3.掌握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专业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设计、运用及开发能力,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5.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理解本专业外文资料。
6.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善于与人沟通交流。
四、主干学科和专业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A1]、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B、电机与拖动基础、检测技术A、电气控制与PLC、计算机控制系统、运动控制、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五、学位课程综合外语A4、高等数学B2、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1、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A1]、电子设计基础、自动化专业方向设计八、选课指导(课程配置流程图)十、说明1.选修课程见学校选修课程说明。
自动化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介绍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动控制、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它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和方法,实现对各种工业、商业和生活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自动化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设计、开发和应用自动化系统的能力,为工业自动化、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培养高级技术人才。
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基础理论方面,学生将学习数学、物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为深入理解自动化原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践技能方面,学生将学习电路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等课程,通过实验和项目实践,掌握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自动化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各种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散控制系统)、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这些设备和技术,实现对工业过程、生产线和机器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计算机编程、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为开发智能化的自动化系统提供支持。
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广泛的就业前景。
他们可以在制造业、能源行业、交通运输、物流、医疗设备等领域从事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和维护工作。
他们也可以在自动化系统集成、工程设计和咨询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此外,随着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在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无人驾驶等领域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许多高校设立了自动化实验室和创新实践基地。
学生可以在这些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实验和项目,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参加各种学术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总之,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技术,为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支持。
毕业后,他们将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论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自然科学: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技术科学----电子学、电工学、机械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等。
社会科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等。
1技术: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改变或控制其环境的手段和行动;2工程:应用科学知识使自然资源最好地为人类服务的专门技术;3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些部分组成;4信息:符号、信号或消息所包含的内容;5控制:通过信息的采集和加工而施加到系统的作用;6管理: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达到一定目标而对社会或其组成部分施加的一种控制1.1.2 电气工程学科及其涵盖的内容一:1电气工程是工学下属的一级学科2电气工程学科形成于第二次技术革命1870;3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
4电气工程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磁现象的规律及应用有关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及工程技术的综合。
这包括电磁形式的能量、信息的产生、传输、控制、处理、测量及其相关的系统运行,设备制造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电气工程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技术ΔS 三:电气工程学科的特点覆盖面广,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工程实践成功,应用领域宽广1.1.3 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①信息技术对电气工程的发展具有特别大的支配性影响。
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新更先进的工具基础。
②电气工程与物理科学间的紧密联系与交叉仍然是今后电气工程学科发展的关键,并且将拓宽到生物系统、光子学、微机电系统等领域。
21世纪中的某些最重要的新装置、新系统和新技术将来自这些领域。
1.3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建设、系统调度运行维护、自动控制及保护、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实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符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工程、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拖动控制技术等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方法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2. 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的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4.掌握本专业的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本专业的主要专业方向有: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装置等;5.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集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过程控制系统及装置、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系统。
自动化专业简介
对每门课程在授课前要对授课内容进行预习,首先知道一个大概,这样在听课时就能紧跟教师的思路,不至于因听课的效率较差而白白浪费听课时间。其次,要对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行复习,以便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课堂传授知识的正确性,或者通过阅读参考文献来印证知识的相互联系。
1
2
大学学习的概念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自动化专业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 自动化工程师或科学家的“雏形”或“毛坯”。 包含了两重意思,或者说可分解成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两部分: ① 长远目标:使每一位学生将来都能成为自动化工程师或科学家; ② 近期目标:通过四年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培养,使每一位学生都具备自动化工程师或科学家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完整的知识结构。
重视面向实际,勇于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原理和学习方法
自动化专业的特点
自动化学科的特色在于它是研究建模、控制、优化的一般规律,它提供的是在变动环境下如何把一件事作好的一般思路与技术手段,与其他技术学科相比更具有鲜明的方法论色彩。自动化专业的特点面向控制对象,强调系统组成、强弱电并重(偏强)、软硬件兼顾;强调从理论到实践,其自然科学性与工程技术性并存。 (1)具有多学科交叉、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特点,因而利于培养宽口径、多面手、综合复合型人才; (2)得益于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熏陶,思想更开阔、也更有深度,非常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 )突出系统与集成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将才”和“帅才”。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2007级本科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由三大平台、八大模块构成。
100%
2262
100%
199
合 计
6
15.5%
352
11.1%
自动化 概论
所谓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地进行操作或运行。
广义地讲,自动化还包括模拟或再现人的智能活动。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以及家庭等各方面。
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放大人的功能和创造新的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因此,自动化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与自动化密切相关的一个术语是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01),两者既有联系,但也有一定的区别。
自动控制是关于受控系统的分析、设计和运行的理论和技术。
一般地说,自动化主要研究的是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自动控制则除了上述研究外,还研究社会、经济、生物、环境等非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
例如生物控制、经济控制、社会控制及人口控制等,显然这些都不能归人自动化的研究领域。
不过人们提到自动控制,通常是指工程系统的控制,在这个意义上自动化和自动控制是相近的。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有的设置的是自动化系,有的设置的是自动控制系,它们都是同样属性的系别。
为了强调信息(1nfor mation)在自动化或自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有的高等院校将该类专业系名取为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在系统总结自动控制中反馈等思想的基础上,i948年M维纳(Wiener)提出r控制论(Cybernetics),将控制论定义为“研究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
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控制论已经成为研究各类系统中共同的控制规律的科学。
由于自动化或自动控制具有明显的工程特点,一般又将本学科称为控制科学与工程(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此作为本类专业较有包容性的统称。
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核心问题是信息,包括信息提取、信息传播、信息处理、信息存储和信息利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素质要求1.1自动化和自动化类专业所谓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地进行操作或运行。
广义地讲, 自动化还包括模拟或再现人的智能活动。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以及家庭等各方面。
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放大人的功能和创造新的功能, 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因此, 自动化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与自动化密切相关的一个术语是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 两者既有联系, 但也有一定的区别。
自动控制是关于受控系统的分析、设计和运行的理论和技术。
一般地说, 自动化主要研究的是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 自动控制则除了上述研究外, 还研究社会、经济、生物、环境等非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
例如生物控制、经济控制、社会控制及人口控制等, 显然这些都不能归入自动化的研究领域。
不过人们提到自动控制, 通常是指工程系统的控制, 在这个意义上自动化和自动控制是相近的。
目前,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 有的设置的是自动化系, 有的设置的是自动控制系, 它们都是同样属性的系别。
为了强调信息(Information)在自动化或自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有的高等院校将该类专业系名取为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在系统总结自动控制中反馈等思想的基础上, 1948年N. 维纳(Wiener)提出了控制论(Cybernetics), 将控制论定义为“研究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
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 控制论已经成为研究各类系统中共同的控制规律的科学。
由于自动化或自动控制具有明显的工程特点, 一般又将本学科称为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以此作为本类专业较有包容性的统称。
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核心问题是信息, 包括信息提取、信息传播、信息处理、信息存储和信息利用等。
控制科学与工程和一般的信息学科不同,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在理论上用较抽象的方式来研究一切控制系统的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的特点和规律, 研究不同的控制规律达到不同的控制目的。
一般的信息学科研究信息的测度(Measure),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实际系统中信息的有效传输和有效处理等问题(如编码、译码、信道容量及传输速率等)。
控制和通信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 人控制机器, 或者计算机控制机器, 都是一种双向的信息流的过程。
作为我国一级学科的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 下设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和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等二级学科(专业), 见图1.1。
和不同的学科相结合, 它形成了许多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研究领域, 例如飞机控制、导弹控制、卫星控制、船舶控制、车辆控制、交通自动化、通信系统自动化、化工自动化、冶金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机械制造自动化、农业自动化、图书馆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等等, 如图1.2所示。
简而言之, 自动化类专业是一个口径宽、适应面广的专业, 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
对实现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对迅速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图 1.2 自动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一些典型应用与研究领域1.2我国高等院校自动化类专业的培养目标高等院校指大学、专门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 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称为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全面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基础上给学生以高级的专门教育。
高等院校里任何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 就是这个专门教育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高等院校所培养人才在毕业时预期的素质特征。
如果把高等院校比喻为“工厂", 那么学生就是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
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 就是对“产品”功能、性能的不同要求。
受教育者(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按照这个目标接受教育、进行学习, 在思想、知识、技能、能力、体魄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工作单位也是根据这个目标评价和选择每一个毕业生; 学生自己则要按照这个目标进行自我评价, 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
我国高等院校自动化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控制理论、控制系统、生产过程自动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具有宽广理论基础和相关专门知识, 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从事信息及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开发、制造和应用等工作。
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教育还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训练。
若要想成为一名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还需要经过一定的实践锻炼。
这就表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还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除了学好本专业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外, 要重视教学实践环节, 还应该学习一些其他科学知识, 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专门人才不断变化的更高要求。
如果想成为成功的科技专家、科学家, 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素质, 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热爱生活、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关爱家人和朋友也是现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
许多高等院校还培养自动化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部分科研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强的高等院校还设有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对于那些想尽快成长的优秀大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显而易见, 只有那些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优秀大学生, 才有资格进入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1.3一些术语作为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 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新名词、新概念。
为了便于他们更好、更快地了解本学科, 也为了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以下本节简要地介绍一些重要的术语。
(1)科学科学(Science)是指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 从而发现规律, 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探求真理, 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
按传统观点, 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
自然科学又可分为基础科学(Basic Science)和技术科学(Technological Science)两类。
基础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 技术科学包括电子学、电工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机械学等。
在科学属性上, 本学科属于技术科学。
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称为科学家(Scientist)。
(2)技术技术(Technology)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改变或控制其环境的手段和活动, 是人类活动的一个专门领域。
技术的任务是利用和改造自然, 以其生产的产品为人类服务。
其中, 工程技术有机械、电气、能源、动力、化工、土木、计算机等; 农业技术有种植、畜牧、造林、园艺等; 医疗技术有中医、西医、临床等。
在技术属性上,本学科属于工程技术。
专门从事技术工作的专家称为技术家(Technologist), 如工程师、农艺师、医师等。
(3)工程工程(Engineering)是指应用科学知识使自然资源最好地为人类服务的专门技术。
但工程不等同于技术, 它还受到政治、经济、法律、美学等非技术内容的影响。
技术存在于工程之中。
工程有时也指具体的科研或建设项目(如三峡工程、都江堪工程等)。
专门从事工程活动的专家称为工程师(Engineer), 当然是一种技术家。
工程师(包括其他技术家)和科学家的职责不同。
科学家的任务是如何认识, 因而他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工程师的任务是如何实现, 所以他必须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工程问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工程师必须在多种可能方案中做出选择, 谋求最可靠、最经济的解决方法。
许多工程问题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4)系统系统(System)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些部分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如果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本身也是系统, 称为原系统的子系统。
原系统也可以是更大系统的子系统。
对于一个具体的系统, 统以外的部分称为系统环境, 系统与系统环境的分界称为系统边界。
系统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称为系统输入, 系统环境的作用称为系统输出。
系统是本学科乃至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复杂的系统, 推动、产生了一门新的工程技术学科—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
正如以上提到的, 在学科分类上, 系统工程是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5)信息信息(Information)是指符号、信号或消息所包含的内容, 用来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
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之中。
早在1948年, 信息论的创始人C.香农(Shannon)把信息定义为信源的不定度。
即对信宿(接受信息的系统)而言, 未收到消息前不知道信源(产生信息的系统)发出的是什么信息, 只有收到消息后才能消除信源的不定度。
这里, 消息是信息的载体。
1950年, 控制论的创始人N.维纳认为, 信息是人们在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与客观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这里交换的还是消息或信号。
(6)控制控制(Control)是指为了改善系统的性能或达到特定的目的, 通过信息的采集和加工而施加到系统的作用。
可以把所有的系统分为不可控系统和可控系统两类, 前者是指无法进行人工控制、干预的系统, 后者是指可以进行人工控制、干预的系统。
可控系统由控制部分和被控对象组成, 两者往往形成双向的信息流联系。
控制部分一般由传感器(Sensor)、控制器(Controller)和执行器(Actuator)组成。
传感器用来采集信息, 并把它变换到合适的形式, 传送到控制器。
控制器用来加工信息、产生控制信号, 这是控制系统的核心。
执行器则将控制器产生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和变换, 以此产生控制作用, 最终施加到被控对象上。
通常把进入可控系统的信息加工成控制信息的规则, 称为控制算法(Algorithm)。
设计和实现控制算法是控制理论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可控系统中实现控制算法的部件称为控制器, 设计和研制各种控制器则是控制工程最重要的任务。
(7)反馈反馈(Feedback)是指将系统的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进行比较, 形成误差, 从而为确定下一步的控制行为提供依据。
实际上, 反馈是一切自然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系统的普遍属性, 反馈的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
反馈控制是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方式。
如果反馈信息(系统实际输出)是使系统输出的误差逐渐减少, 则称为负反馈; 反之, 称为正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