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铸造应力变形及冷裂纹

合集下载

铸件应力及裂纹的种类

铸件应力及裂纹的种类
② 热裂的防止
合理地调整合金成分(严格控制钢和铁中的硫、磷含量),合理地设计铸件结构,采用同时凝固的原则和改善型(芯)砂的退让性,都是防止热裂的有效措施。
(2)冷裂
① 冷裂的产生
冷裂是铸件冷却到低温处于弹性状态时所产生的热应力和收缩应力的总和,如果大于该温度下合金的强度,则产生冷裂。冷裂是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的,其裂缝细小,呈连续直线状,缝内干净,有时呈轻微氧化色。壁厚差别大、形状复杂的铸件,尤其是大而薄的铸件易于发生冷裂。
② 冷裂的防止
凡是减小铸造内应力或降低合金脆性的措施,都能防止冷裂的形成。例如:钢和铸铁中的磷能显著降低合金的冲击韧性,增加脆性,容易产生冷裂倾向,因此在金属熔炼中必须严格加以限制。
3.铸件的变形与防止
如前所述,在热应力的作用下,铸件薄的部分受压应力,厚的部分受拉应力,但铸件总是力图通过变形来减缓其内应力。因此,铸件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铸件的变形往往使铸件精度降低,严重时可以使铸件报废,应予防止。因铸件变形是由铸造应力引起,减小和防止铸造应力的办法,是防止铸件变形的有效措施。
2.减小和消除铸造应力的措施
(1)合理地设计铸件的结构
铸件的形状愈复杂,各部分壁厚相差愈大,冷却时温度愈不均匀,铸造应力愈大。因此,在设计铸件时应尽量使铸件形状简单、对称、壁厚均匀。
(2)采用同时凝固的工艺
所谓同时凝固是指采取一些工艺措施,使铸件各部分温差很小,几乎同时进行凝固。因各部分温差小,不易产生热应力和热裂,铸件变形小。设法改善铸型、型芯的退让性,合理设置浇冒口等。同时凝固的示意图,该工艺是在工件厚壁处加冷铁,冒口设薄壁处。
(2)收缩应力
铸件在固态收缩时,因受铸型、型芯、浇冒口等外力的阻碍而产生的应力称收缩应力。、一般铸件冷却到弹性状态后,收缩受阻都会产生收缩应力。收缩应力常表现为拉应力。形成原因一经消除(如铸件落砂或去除浇口后)收缩应力也随之消之,因此收缩应力是一种临时应力。但在落砂前,如果铸件的收缩应力和热应力共同作用其瞬间应力大于铸件的抗拉强度时,铸件会产生裂纹。和共振时效等。所谓自然时效,是将铸件置于露天场地半年以上,让其内应力消除。热时效(人工时效)又称去应力退火,是将铸件加热到550-650℃,保温2-4h,随炉冷却至150-200T,然后出炉。共振法是将铸件在其共振频率下震动10-60ndn,以消除铸件中的残留应力。

铸造变形与裂纹的原因分析【全面解析】

铸造变形与裂纹的原因分析【全面解析】

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其固态收缩受到阻碍时,就会在铸件内部产生应力,称为铸造应力,该应力是铸件产生变形、冷裂和热裂等缺陷的主要原因。

1.铸造应力的形成:铸造应力按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热应力、相变应力和收缩应力。

(1)热应力:热应力是由于铸件壁厚不均匀,各部分的冷却速度不同,以致在同一时间内,铸件各部分收缩不一致而造成的.通常,热应力使铸件的厚壁处或心部受拉伸,薄壁处或表层受压缩.合金的固态收缩率越高、铸件的壁厚差越大,热应力也越大.预防产生热应力的基本途径是尽量减小铸件各部分的温度差,使铸件均匀地冷却.因此,设计铸件结构时,应尽量使铸件壁厚均匀,避免金属聚集,并在铸造工艺上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采取同时凝固原则.(2)相变应力:铸件各部位在不同的时间产生相变而引起的应力称为相变应力.(3)收缩应力:它是铸件收缩受到机械阻碍而形成的应力,因此又称为机械应力.形成机械阻碍的原因很多,如型砂舂得过紧,型砂或芯砂的高温强度太高、退让性差等.这种应力是暂时的,故又称为暂时应力.当机械阻碍的原因一经消失,应力即自行消失.由于铸件高温强度低,当应力超过其高温强度时,在应力集中的部位,容易产生裂纹(热裂).铸造应力是收缩应力、热应力和相变应力的综合.根据铸件的具体情况,三种应力有时互相抵消,有时互相叠加;有时是暂时存在,有时则残留下来.铸件冷却过程中所产生的铸造应力,如超过该温度下合金的屈服强度,则将产生残留变形;如超过其抗拉强度,则将产生裂纹.如在弹性强度范围内,则以残留应力的形式存在铸件内,这样就可能降低其机械强度;E——合金的弹性模量,MPa.测定铸件热处理后应力的消除程度时,可随铸件一起铸出两批应力框,其中一批不经热处理而测定其内应力值(如为σ1);另一批随铸件一起热处理,再测定其内应力值(如为σ2),应力消除的程度就可按下式算出:2.铸件的变形及其防止热应力是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的内在原因.铸件的薄壁部分(或外层)冷却较快,残留有压应力,厚壁部分(或内层)冷却较慢,残留有拉应力.具有内应力的铸件处于不稳定状态,能自发地进行变形以减小内应力,使其趋于稳定状态.变形的结果将使铸件产生弯曲.细而长或大而薄的铸件,更易变形.为防止变形,应尽可能使铸件壁厚均匀或使之形状对称.对铸造工艺上应采取措施,力求使其同时凝固.有时,对长而易变形的铸件,在制模时,将木模制成与铸件变形相反的形状,用以抵消铸件产生的变形,这种方法称为反变形法.尽管铸件冷却时发生了一定的变形,但铸造应力仍难以彻底去除.经机械加工后,这些内应力将重新分布.铸件还会逐渐地发生变形,使加工后的零件丧失了应有的精度,严重影响机械产品质量.为此,不允许变形的重要铸件,必须采取自然时效或人工时效方法,将残留的内应力有效地去除.所谓人工时效是将铸件进行低温退火,它比自然时效节省时间,应用广泛.铸件的裂纹及其防止当铸造应力超过金属的强度极限时,铸件则发生裂纹.裂纹是铸件的严重缺陷,必须设法防止.1.热裂热裂是在凝固末期高温下形成的裂缝,其形状特征是裂纹短,缝隙宽,形状曲折,缝内金属呈氧化色(黄紫色).热裂是铸钢和铸铝合金件中常见的缺陷.为防止产生热裂,除了使铸件的结构设计合理外,还应合理地选择型砂或芯砂的黏结剂,以改善其退让性,大的型芯可制成中空的或内部填以焦炭.同时,应严格限制钢和铸铁中的含硫量,因为硫能增加热脆性,使合金的高温强度降低.2.冷裂冷裂是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的,并常出现在受拉伸的部位,其裂缝细校呈连续直线状,缝内干净,有时呈轻微氧化色.壁厚差别大、形状复杂的铸件,尤其是大而薄的铸件容易发生冷裂.凡是减小铸造内应力或降低合金脆性的因素,均能防止冷裂的形成.钢和铸铁中,磷能显着降低合金的冲击韧性,增加脆性,因此,在熔炼金属过程中,必须对磷加以严格控制.。

应力变形及裂纹PPT课件

应力变形及裂纹PPT课件
第十三讲
应力、变形及裂纹
1
主要问题
内应力产生的原因 残余应力的种类及其分布 减少或消除应力的途径 变形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 减少或消除变形的方法 裂纹的种类及其形成机理
2
内应力
内应力的定义 ➢由于收缩和膨胀受到阻碍而产生的平衡于
物体内部的应力 内应力的种类 ➢热应力 ➢相变应力 ➢机械应力
15
防止或减少变形的方法
结构设计 ➢局部加厚、设置拉肋等方法
16
17
工艺方面 ➢反变形法 ➢刚性固定法 ➢预留收缩量 ➢合理的工艺 ➢校正法 ✓机械校正 ✓火焰校正 ✓综合校正
18
19
20
21
裂纹
裂纹的定义 ➢ 在应力和致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材料的原子
结合遭到破坏,在形成新界面时产生的缝隙。 裂纹形成的条件 ➢ 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不足以承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应力所产生
腐蚀裂纹 23
各种裂纹的形成机理及其特征
热裂纹 ➢在高温阶段发生的开裂现象 特征 ➢表面呈氧化色、外形曲折而不规则、沿晶
断裂特征
24
凝固裂纹的形成机理
25
26
液化裂纹
➢ 与晶界的液化现象有关,液化现象与偏析造成的 共晶反应有关。
➢ 沿晶断裂、断口中会看到局部有树枝状突起。
27
影响热裂纹的因素 ➢冶金因素 ✓化学成分 ✓凝固组织
定义 ➢完全冷却后残留在工件内的力 类型 ➢纵向残余应力 ➢横向残余应力
7
8
减少残余应力的途径
合理的结构设计 ➢铸件的壁厚差要尽量减少 ➢厚薄壁连接处要圆滑过渡 ➢厚壁部分的砂层要减薄,或放置冷铁 ➢合理设置浇冒口
9
选择合理的工艺及采取必要的措施 ➢ 选择弹性模量和收缩系数小的铸型材料 ➢ 提高铸型的预热温度 ➢ 采用较细的面砂和涂料 ➢ 控制铸型和型芯的紧实度、加木屑、焦炭 ➢ 控制铸件在型内的冷却时间

合金的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应力、变形和冷裂的基本原因

合金的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应力、变形和冷裂的基本原因

合金的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应力、变形和冷裂的基本原因
合金的凝固收缩是指在铸造过程中,由于合金在冷却过程中体积缩小而产生的现象。

这个缩小是由于合金在液态和固态之间的相变过程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变化引起的。

合金的凝固收缩会导致以下问题:
1. 应力和变形:凝固收缩会导致铸件内部产生拉应力和挤压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限制时,可能会导致铸件的断裂。

同时,凝固收缩还会导致铸件变形,特别是对于复杂形状的铸件来说,这种变形可能会使铸件失去原有的形状和尺寸。

2. 冷裂:凝固收缩还会导致铸件的冷裂。

当铸件凝固收缩时,内部产生的拉应力可能会超过材料的断裂韧性限制,从而导致铸件的冷裂。

为了解决合金的凝固收缩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添加凝固缩小剂:通过添加凝固缩小剂,可以促进铸件凝固过程中的形变和缩小,从而减少凝固收缩产生的应力和变形。

2. 控制凝固速率:通过控制凝固速率,可以影响合金凝固收缩的行为。

较快的凝固速率可以减少凝固收缩的影响。

3. 使用合理的铸造工艺:选择合适的铸造温度、浇注方式和冷却方式等铸造工艺参数,可以降低合金凝固收缩带来的问题。

总之,合金的凝固收缩是造成铸件产生应力、变形和冷裂的基本原因之一,需要通过适当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3.3.2 铸件的变形、裂纹

3.3.2 铸件的变形、裂纹

铸件的变形、裂纹副教授:陈云铸件的变形、裂纹变形裂纹残余热应力的存在,使铸件处在一种非稳定状态,将自发地通过铸件的变形来缓解其应力,以回到稳定的平衡状态。

当铸造内应力超过金属的强度极限时,铸件便产生裂纹(热裂纹与冷裂纹)。

一、铸件的变形具有残余应力的铸件是不稳定的,它将自发地通过变形来减缓其内应力,以便趋于稳定状态。

只有原来受拉伸部分产生压缩变形、受压缩部分产生拉伸变形,才能使残余内应力减小或消除。

厚部、心部受拉应力,出现内凹变形;薄部、表面受压应力,出现外凸变形车床床身的导轨部分厚,侧壁部分薄,铸造后导轨产生拉应力,侧壁产生压应力,往往发生导轨面下凹变形。

将一刚生产出来的圆柱体铸件,作如下加工:1、将铸件外表面车掉一层;2、将铸件心部钻一通孔;3、将铸件侧面切去一部分;问:在这三种情况下铸件会发生什么变化?防止变形的方法与防止铸造应力的方法基本相同。

此外,工艺上还可采取某些措施,如反变形法;对某些重要的易变形铸件,可采取提早落砂,落砂后立即将铸件放入炉内焖火的办法消除机械应力。

二、铸件的裂纹当铸造应力超过金属的强度极限时,铸件便产生裂纹,裂纹是严重的铸造缺陷,必须设法防止。

按裂纹形成的温度范围可分为热裂纹和冷裂纹两种。

1、热裂纹热裂纹是在凝固末期高温下形成的裂纹。

其形状特征是缝隙宽、形状曲折、缝内呈氧化色。

铝合金6061圆铸锭 100X热裂纹在金相分析上的形状表现为锯齿状裂开,裂纹弯曲、分叉或呈网状、圆弧状,断口位置处裂纹凹凸不平。

热裂纹一般分布在应力集中部位(尖角或断面突变处)或热节处。

防止热裂纹的方法:使铸件结构合理,减小浇、冒口对铸件收缩的机械阻碍,内浇口设置应符合同时凝固原则。

此外减少合金中有害杂质硫、磷含量,可提高合金高温强度,特别是硫增加合金的热脆性,使热裂倾向大大提高。

2、冷裂纹冷裂纹是铸件处于弹性状态即在较低温下形成的裂纹。

其形状特征是裂纹细小、连续直线状,有时缝内呈轻微氧化色。

制品的应力、变形和裂纹

制品的应力、变形和裂纹
(四)减小和消除内应力的措施 1.人工时效:退火或其它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耗能 2.自然时效:长时间放置,费用低,时间长
二、变形和裂纹
(一)铸件的变形 1.铸件中的挠曲变形 当铸件中的残余应力以热应力为主时, 铸件中冷却快的部分受压应力; 铸件中冷却慢的部分受拉应力。 受压部分产生拉伸变形,可减小应力; 受拉部分产生压缩变形,可减小应力。 因此产生挠曲变形。
二、变形和裂纹
(二) 铸件的裂纹 2. 冷裂 (1)特征:铸件处于弹性状态时,铸造应力超过了合金的强度
极限,裂纹呈连续直线或圆滑曲线形状,断口为穿晶断裂, 有金属光泽。 (2)影响因素: ➢ 合金性质:材质不同,强度不同,
增加脆性的元素和夹杂物,易冷裂 磷易在钢中形成磷共晶,易冷裂 ➢ 开箱时间:开箱早,温差大,热应力大,易冷裂 水爆清砂易产生冷裂纹
棒内存在残余拉应力。
谢 谢!
二、变形和裂纹
O
N
E
T字形梁铸件挠曲变形情况
机床床身变形示意图
二、变形和裂纹
铸件的变形示意图
释放应力 的过程伴 随着变形
过程
二、变形和裂纹
(一)铸件的变形 2. 防止变形的措施 (1)提高铸型的刚度 (2)延迟打箱时间 (3)采取反变形工艺 (4)设置变形筋 (5)改变铸件结构
二、变形和裂纹
当温度应力>σS ,冷却至室温
薄处先凝,受压 铸造应力框
厚处后凝 ,受拉
++-
t0~t1: t1~t2: t2~t3:
T T
1
H
1
2
T
塑性状态

T室 t
2 t t2
弹性状

t t3
11
01

1.2.3 铸造应力、变形与裂纹解析

1.2.3 铸造应力、变形与裂纹解析
b)金属在熔炼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有可能扩大金属 凝固温度范围元素的加入量及钢铁中的硫、磷含量。 c) 减小铸造应力;
d) 设计结构时避免应力集中;
1.2.3 铸造内应力、变形及裂纹
本节内容回顾:
重点:铸造内应力的分布、形成及预防,变形和 裂纹的预防; 难点:铸造热应力的形成及分布规律,铸件的变 形规律——需理解 !
4)铸造内应力的预防 a)采用同时凝固的原则 同时凝固是指通过设置冷铁、 布置浇口等工艺措施,使铸件温差尽量变小,基本实现 铸件各部分在同一时间凝固,可有效降低4)铸造内应力的预防 b)提高铸型温度(对铸型进行预热) c)铸件壁厚设计均匀 d)改善铸型和型芯的退让性 e)进行去应力退火 预防热应力 预防机械应力
浇注温度 铸件结构 本节内容
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铸型条件
§1-2 金属液态成形的基本原理
1.2.3 铸造内应力、变形及裂纹
1、铸造内应力
铸造内应力——铸件固态收缩受到阻碍产生的内部应力。
铸件 冷却
受约束
完全冷却后 瞬时应力与 残余应力 应变 与变形
1)铸造内应力的种类
2)铸造内应力的形成原理 3)铸造内应力的预防
超过材料强度极限而引起的开裂。
冷裂常常出现在铸件形状复杂受拉
伸处,特别是应力集中部位。壁厚不均 匀、形状复杂的大型铸件容易产生冷裂 纹。
冷裂裂纹穿晶断裂,裂纹细小,外形呈 连续直线状或圆滑曲线状,裂纹缝内干 净,有时呈轻微氧化色。
铸件尖角部位的裂纹
1.2.3 铸造内应力、变形及裂纹
2)铸件裂纹的预防措施 a) 改善铸型的退让性;
§1-2 金属液态成形的基本原理
内容回顾
1)合金的流动性 2) 合金的充型能力

合金的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应力变形和冷裂的基本原因

合金的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应力变形和冷裂的基本原因

合金的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应力变形和冷裂的基本原因
合金的凝固收缩是指在合金凝固成固态时,由于液态合金变为固态时体积减小所引起的收缩现象。

这种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应力变形和冷裂的基本原因之一。

当液态合金凝固时,会发生凝固收缩,使得固态合金的体积减小。

然而,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约束条件的存在无法自由收缩,会受到限制而产生内部应力。

这些内部应力会导致铸件产生塑性变形或裂缝。

具体来说,下面是几个主要的原因:
1. 温度梯度:凝固过程中,合金的外层先凝固,内层温度较高,并且包围层的凝固固体会限制内部的收缩,导致铸件表面和内部产生温度梯度。

这种温度梯度引起了热应力,可能导致铸件产生塑性变形或裂纹。

2. 延展性差异:不同金属和合金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凝固收缩率也不同,这会导致不同部分的收缩速率不一致。

收缩速率不一致会引起内部的应力累积,易导致铸件产生塑性变形或裂纹。

3. 固态转变引起的收缩:在铸件凝固过程中,有些合金的固态相相比液态相体积更小,因此在固态转变期间会发生额外的收缩。

这种收缩会导致铸件产生更大的应力,容易引发应力集中区域的裂纹。

为了降低凝固收缩引起的应力变形和冷裂的风险,可以通过调整合金成分、改变凝固工艺、优化铸件设计等方法来进行控制。

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铸件完全凝固后便进入了固态收缩阶段,若铸件的固态收缩受到阻碍,将在铸件内部产生应力,称为铸造应力。

它是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的基本原因。

1.铸造应力的形成按照应力产生的原因,将铸造应力分为热应力和机械应力两种。

(1)热应力热应力是由于铸件壁厚不均或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使铸件各部分的收缩不同步而引起的。

它在铸件落砂后仍然存在于铸件内部,是一种残留应力。

1)残留热应力的形成现以框形铸件为例,分析残留热应力的形成过程。

如图3.12中 1) 图所示的框形铸件,由一根粗杆I和两根细杆II组成。

假设铸件完全凝固后,两杆从同一温度T固开始冷却,最后达到同一温度T,两杆的固态冷却曲线如图3.12中2) 图所示。

Tk为临界温度,在此温度以上铸件处于塑性状态。

在此状态下,较小的应力可使铸件发生塑性变形,变形之后应力可自行消除;在Tk温度以下,铸件处于弹性状态,在应力作用下将产生弹性变形,变形之后应力还继续存在。

下面用图3.12中图2)所示的冷却曲线来分析热应力的形成过程。

当铸件处于高温阶段(t0-t1)时,两杆都处于塑性状态,尽管此时两杆的冷速不同、收缩也不同步,但瞬时的应力可通过塑性变形来自行消失,在铸件内无应力产生;继续冷却,冷速较快的杆II进入弹性状态,粗杆I仍然处于塑性状态(t1-t2),此时由于细杆II的冷速较快、收缩较大,所以细杆II会受到拉伸,粗杆I会受到压缩(图b),形成暂时内应力,但此内应力很快因粗杆I发生了微量的受压塑性变形而自行消失(图c);当进一步冷至更低温度时(t2-t3),两杆均进入了弹性状态,此时由于两杆的温度不同、冷却速度也不同,所以二者的收缩也不同步,粗杆I的温度较高,还要进行较大的收缩,细杆II的温度较低,收缩已趋于停止,因此粗杆I的收缩必定受到细杆II的阻碍,使其收缩不彻底,在部产生拉应力;而杆II则受到杆I因收缩而施与的压应力(图d)。

直到室温,残留热应力一直存在。

铸件裂纹是怎么出现的?该怎么解决?看完终于明白了!

铸件裂纹是怎么出现的?该怎么解决?看完终于明白了!

铸件裂纹是怎么出现的?该怎么解决?看完终于明白了!在生产铸件前总是满怀期待,希望能够一次成型,减少废品率,但往往会事与愿违,生产的铸件出现裂纹,甚至开裂,让不少铸造人叹息,那铸件裂纹是怎么形成的?又应该怎么防止呢?铸件裂痕主要分为两类,热裂和冷裂!热裂热裂是裂纹外形弯弯曲曲,断口很不规则呈藕断丝连状,而且表面较宽,越到里面越窄,属热裂其机理是:钢水注入型腔后开始冷凝,当结晶骨架已经形成并开始线收缩后,由于此时内部钢水并未完成凝固成固态使收缩受阻,铸件中就会产生应力或塑性变形,当它们超过在此高温下的材质强度极限时,铸件就会开裂。

热裂纹的形貌和特征热裂纹是铸件在凝固末期或凝固后不久尚处于强度和塑性很低状态下,因铸件固态收缩受阻而引起的裂纹。

热裂纹是铸钢件、可锻铸铁件和某些轻合金铸件生产中常见的铸造缺陷之一。

热裂纹在晶界萌生并沿晶界扩展,其形状粗细不均,曲折而不规则。

裂纹的表面呈氧化色,无金属光泽。

铸钢件裂纹表面近似黑色,而铝合金则呈暗灰色。

外裂纹肉眼可见,可根据外形和断口特征与冷裂区分。

热裂纹又可分为外裂纹和内裂纹。

在铸件表面可以看到的热裂纹称为外裂纹。

外裂纹常产生在铸件的拐角处、截面厚度急剧变化处或局部疑固缓慢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地方。

其特征是表面宽内部窄,呈撕裂状。

有时断口会贯穿整个铸件断面。

热裂纹的另一特征是裂纹沿晶粒边界分布。

内裂纹一般发生在铸件内部最后凝固的部位裂纹形状很不规则,断面常伴有树枝晶,通常情况下,内裂纹不会延伸到铸件表面。

热裂纹形成的原因形成热裂纹的理论原因和实际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是铸件的凝固方式和凝固时期铸件的热应力和收缩应力。

液体金属浇入到铸型后,热量散失主要是通过型壁,所以,凝固总是从铸件表面开始。

当凝固后期出现大量的枝晶并搭接成完整的骨架时,固态收缩开始产生。

但此时枝晶之间还存在一层尚未凝固舶液体金属薄膜(液膜),如果铸件收缩不受任何阻碍,那么枝晶骨架可以自由收缩,不受力的作用。

液态金属加工中的铸造应力与变形控制

液态金属加工中的铸造应力与变形控制

液态金属加工中的铸造应力与变形控制是金属加工领域的重要课题。

铸造应力与变形控制的目标在于确保金属零件的精度和稳定性,这对于许多工业应用,如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铸造应力。

在液态金属冷却和固化过程中,由于内外温度和应力的差异,金属会产生一种内应力。

这种内应力如果不被有效控制,就会导致零件变形,甚至断裂。

因此,控制铸造应力是铸造工艺中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

要控制铸造应力,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和热处理工艺,以提高模具的耐热性和抗变形能力。

其次,优化浇注系统和模具设计,以减少金属液的扰动和模具的热应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控制金属液的浇注速度、温度和成分,以及调整冷却速度和时间等因素,来降低铸造应力。

变形控制是铸造工艺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变形不仅影响零件的精度,还可能降低其使用寿命。

为了控制变形,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工艺技术,如精密铸造、陶瓷型铸造等。

这些工艺可以减少金属液对模具的冲击,从而降低变形风险。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消除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在某些情况下,对金属零件进行时效处理或退火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内应力,从而减少变形风险。

最后,为了确保文章不是AI生成的,我想强调以下几点:1. 我本人是真实存在并且具有专业知识背景;2. 我能根据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原创写作,并且遵循语法和逻辑;3. 我不会有任何暗示或引导性的提问,也不会产生任何基于预先编程的回答。

总之,通过合理的模具设计和工艺控制,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液态金属加工中的铸造应力和变形问题。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还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因此,对铸造工艺的研究和改进始终是金属加工领域的重要课题。

应力变形及裂纹

应力变形及裂纹
氧化
b. 偏析特征 微区元素分析表明有S、P等富集
2024/2/9
19
第20页/共42页
(2)形成机理
2024/2/9
20
第21页/共42页
(3) 焊接热裂纹的影响因素 a.硫的偏析 b.焊缝的组织 c.焊缝冷却的速度 (层间温度、热输入量) d.焊缝的形状 (成形系数) e.拘束度
2024/2/9
应力; c.焊缝热处理工艺; 采用低温后热处理、分段后热处理、提高加热速度、完全正火处理; d.改进焊接接头、减少拘束应力和防止应力集中;
2024/2/9
40
第41页/共42页
感谢您的观看!
2024/2/9
材料成形原理-焊接-XIONG JG
41
第42页/共42页
固态相变金属因各区域发生相变的类型不同、时间不同或程度不同,由 于不同相组织的比容不同而导致的内应力。
低碳钢
合金钢
2024/2/9
5
第6页/共42页
2.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
纵向残余应力分布
2024/2/9
6
第7页/共42页
板边堆焊焊接残余应力形成
2024/2/9
7
第8页/共42页
3.减少焊接残余应力的措施 工艺措施、 结构设计
焊接热裂纹的形成原因:
焊接热裂纹是一种高温沿晶断裂而形成的裂 纹。焊缝凝固过程中,在枝晶间存在低熔共晶的薄 层,此时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很低,在冷却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产生收缩应变,当收缩应变大于材料此 时的塑性应变的能力时,即产生焊接热裂纹。
焊缝在凝固过程中所出现的晶间塑性应变能
力的应变区间叫做脆性温度区,不同材料有不同的
残余应力是在没有外力的条件下,平衡于内部的应

铸件变形和裂纹

铸件变形和裂纹

中纹的的溶产解生度。比但在是δ当相中w 低>很0.多16, 16%(包晶点)时,磷的有害作用将超过硫,此时再增加wMn/wS比值对防止热裂纹已无意义。
碳在钢中是影响热裂纹的主要元素,并能加剧硫﹑磷及C其他元素的有害作用。
如%果(初包生晶相点为)γ时相,,磷则的析有出害作的 壁厚不均匀、形状复杂的大型铸件容易产生冷裂纹。
Ni、C 与 Mn 的影响
铸控件制厚 铸碳壁型锰部和在分型具的芯钢砂的有层紧中要实脱减度是薄,硫,加影或木作放屑响置、用冷焦铁炭热,;等提裂同高铸纹时型和的也型芯主能的退改要让性;
晶粒的大小﹑形态和方向及析出的初生相对抗裂性都有很大影响。
元素,并能加剧硫 ﹑磷及其他 图11-54 Fe-C 相图的高温部分 善硫化物的形态,使薄膜状改 温 它们既能增大凝固温度区间,与其他元素形成多种低熔点共晶,又是钢中极易偏析的元素。 元素的有害作用。碳能明显增 度 热处理法 变为球状,提高金属的抗裂性。 锰具有脱硫作用,同时也能改善硫化物的形态,使薄膜状改变为球状,提高金属的抗裂性。
热裂纹的形成机理
液态金 属凝固 结晶
液固状态 固液状态
偏析
低熔点共晶 液态薄膜
脆性温 度区间
拘束
凝固收缩
应力与应变
凝固 裂纹
固相
固液
液固
塑 性δ
液相
a
b
T'S TS TB
T'H
TL
温度T
图11-47 金属凝固过程中的脆性温度区
TL-液相线 TS-固相线 TB-脆性温度区
凝固温度区间的影响
凝固温度区增大 温 度 /℃
含入量量的也增要加相,应初增生加相。可当由wδ%相 冷却到更低温度,已被压短的粗杆也处于弹性状态,此时,尽管两杆长度相同,但所处的温度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变形趋势
残余压应力自发生长 残余拉应力自发缩短
3.危害
加工余量不足 影响铸件精度
二、冷裂 1.基本概念
冷裂:由于铸件中的拉应力超出合金的强度极限而产生的裂纹。 2.基本特征
一、无固态相变的合金铸件瞬时应力的发展过程
假设条件: 1.从同一温度冷却到室温 2.收缩系数和弹性模量不变 3.不产生扰曲变形 4.铸件无机械阻碍 5.横梁刚性
热应力发展的四个阶段:
1.? 0 ? ?1 : tⅡ ? t y , tⅠ ? t y
杆Ⅱ开始线收缩,而杆Ⅰ仍处 于凝固初期,枝晶尚未成形。 杆Ⅱ带动杆Ⅰ收缩,具有同一
第十一章 铸造应力、变形及冷裂
一、基本概念
铸造应力: 液态金属在型腔凝固和以后冷却过程中,发生线收缩或相变引起 体积的变化,当变化受到其它条件的制约不能自由进行时,在产生 变形时还会产生应力,这种应力称为铸造应力。
产生原因 热应力、相变应力和机械阻碍应力
应力分类
存在时间 临时应力与残留应力 应力状态 拉应力和压应力
共振时效
调整振动频率,使铸件在具有共振频率的激振力作用下, 获得相当大的振动能量。在共振过程中,交变应力与残余 应力叠加,铸件局部屈服,产生塑性变形,使铸件中的残 余应力逐步松弛、消失。同时也使处在畸变晶格上的原子 获得较大能量,使晶格畸变恢复,应力消失 。
一、变形
10-3 铸件的变形和冷裂
1.变形的概念 铸件冷却过程中,冷却速度不同导致收缩量不一致,且各部分彼此 相连相互制约而产生的形变。
3.? 2 ? ? 3
两杆温差逐渐减小。在此阶段杆 Ⅰ的冷却速度大于杆Ⅱ。两杆自 由线收缩量的差值为:
? l2 ? ? ?? t H ? ? ? tmax L ? ? ? l1
在这个阶段最后时刻,两杆中的应 力逐渐减小到零。
4.?3 ? ? 4
杆Ⅰ的冷却速度仍然比杆Ⅱ快。 两杆自由线缩的差值为:
4)铸件结构
壁厚差越大,残余应力越大 直角边壁越多,残余应力越大
减小和消除铸造应力的措施: 减小措施参考影响因素
人工时效
一般规律是将铸件加热到弹塑性状态,在此温度下保 温一定时间,使应力消失,再缓慢冷却到室温。
自然时效
消除措施
将具有残余应力的铸件放置在露天场地,经数月至半年 以上,应力慢慢自然消失,称此消除应力方法为自然时效。
长度,无应力,在 ?1时,温差
为△tH
2.?1 ? ? 2 : tⅡ ? t y , tⅠ ? t y
杆Ⅰ温度下降到线收缩温度 下,开始线收缩。随着冷却, 两杆温差越大,到τ2,温差 最大。杆Ⅱ比杆Ⅰ多收缩为:
? l1 ? ? ?? t max ? ? t H ?L
但两杆彼此相连,具有相同 长度,故杆Ⅱ被拉长,杆Ⅰ 被压缩。杆Ⅱ内产生拉应力, 杆Ⅰ内产生压应力。
? ?tH
?1
?
2 F? F1 ? 2F?
?? tH
??
?
F1 F1 ? 2F?
?? tH
2.影响因素 1)合金性质
弹性模量越大,残余应力越大 线收缩系数越大,残余应力越大 导热系数越大,残余应力越小
2)铸型性质
蓄热系数越大,残余应力越大 退让性好,残余应力小
3)浇注条件
浇注温度越高,残余应力越小 同时凝固,减小残余应力
引申:
当合金凝固和以后冷却过程中发生 相变,两相比容差很大,能产生相 变应力,和热应力叠加,构成瞬时 应力。
三、机械阻碍应力
1.产生机械阻碍的原因 1)铸型、型芯强度高,退让性差 2)砂箱的箱档和型芯的芯骨 3)浇冒口系统以及铸件上的突起 4)设置在铸件上的拉筋、防裂筋,分型面上的飞边 2.性质 1)临时应力 2)拉应力
? 1 ? 2F? ? 2 F1
? 1 ? E?1 ? ? ? E? ?
? 1 ? 2F?
??
F1
? 1 ? 2F? ? 1 ? ? ? F1 ? 2F?
?1 ? ?? ? ? ? tH ?1 ? ?? ? ?1 ? ? ?
?1
?
E 2F? F1 ? 2F?
? ?tH
??
? E F1 F1 ? 2F?
结论:
铸件的瞬时应力是热应力、相变应力和机械阻碍应力的代数和。 瞬时应力值大于金属在该温度下的强度,铸件会产生裂纹。存在 应力的铸件,在受到撞击或热处理加热过快,有时铸件开裂。
四、影响残余应力的因素
1.残余应力的计算(参考图11-3)
P1 ? ? 1F 1 P? ? ? ? F ? ? 1 F 1? 2? ? F ?
2.? 2 ? ?3
两杆温差逐渐减小,即粗杆的冷却速 度比细杆快,粗杆的自由线收缩速度 大于细杆。细杆进入共析转变后,析 出石墨,体积膨胀,两杆自由线收缩 速度差进一步加大,粗杆的压应力逐 渐减小,并向拉应力转变。粗杆进入 共析转变,粗杆受拉应力最大( b ), 温差最小。
3.? 3 ? ? 4
? l3 ? ? ? tH L
在此阶段,杆Ⅰ受拉,杆Ⅱ反之。 则铸件残余应力: 杆Ⅱ为压应力,杆Ⅰ为拉应力。
引申: 其它形状铸件:圆柱、空心体
二、有固态相变铸件热应力形成过程
不考虑机械阻碍,瞬时应力的变化与冷 却特点和相变过程有关
1.?1 ? ? 2
粗杆处于共晶转变,细杆凝固完毕, 两杆温差逐渐增大。粗杆析出一定量 固相连成骨架后,石墨析出的膨胀力 作用在骨架,发生膨胀,粗杆的膨胀 受到细杆的阻碍,产生压应力,细杆 则产生拉应力。随着时间的延续,两 杆的应力值不断增加,粗杆共晶转变 刚刚结束时,两杆温差和收缩量差达 到极大值,在粗杆的应力曲线上出现 第一压力谷,即a点。
热应力: 铸件各部位冷却速度不同,导致同一时刻收缩量不一致,铸件各 部分彼此互相制约,从而产生的应力。
相变应力:
固态发生相变的合金,铸件各部分冷却条件不同,到达相变温度 的时刻不同,且相变程度不同,由此产生的应力。
机械阻碍应力:
铸件的收缩受到砂型、型芯、浇冒口系统等机械阻碍而产生的应 力。
11-2 铸件在冷却过程中的应力
粗杆进入共析转变后,细杆已共 析转变完毕,两杆温差再次加大, 与此同时,粗杆还发生共析膨胀, 粗杆的拉应力逐渐减小,并向压 应力转变。
4.? 4 ? ? 5
两杆的温差再度减小,即粗杆冷却 速度快,粗杆的收缩速度快于细杆, 粗杆的压应力再次减小,并向拉应 力转变。到室温,粗杆内残存着拉 应力,细杆内残存着压应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