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景2018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8年秋期五校第一次联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第 I 卷(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有位史学家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
”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是A.儒家 B.墨家C.道家 D.法家2.战国时期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
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
庄子“终身不仕”的做法与下列思想相关的是A.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D.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3.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
”黄仁宇评价的是A.孔子“仁”的思想B.孟子的“性善说”C.墨子的“兼爱”思想D.陆九渊的“心学”4.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儒生群体进入政权 B.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C.士人官僚的“规谏” D.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5.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修改了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关系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弥补先秦儒学的重大理论缺陷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6.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汉赋“包括宇宙,总览人物”“控引天地,错综古今”的文化追求,与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百科全书式的恢宏眼光观照历史”的伟大抱负如出一辙,都体现了西汉鼎盛时期的主流文化精神。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2018.10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份,共60分。
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①井田制的崩溃②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③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④私人讲学兴起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2、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 崇尚黄老之学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儒、佛、道,三教合一3、孔子是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仁爱”、“天人合一”等思想影响了古今中外。
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下列儒家思想的观点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A. “以德治民”B. “以法为本”来治国C. “天人感应”D. “存天理,灭人欲”4、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的回答是( )A. 老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5、“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此言论说明荀子()A. 重视礼义教化B. 强调严刑峻法C. 主张礼法并施D. 提倡上善若水6、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请问被删掉的部分最可能是()A. 民贵君轻说B. 人性本善说C. 先义后利说D. 浩然之气说7、《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河北省景县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
高一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夏朝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夏朝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朝代B.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C.实行了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D.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2.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不是( )A.私有制发展的结果B.阶级对立的产物C.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D.历史的进步3.山东省简称齐鲁,起源于( )A.远古传说B.西周分封C.甲骨文记载D.古代地名4.下列关于宗法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B.它用来确定贵族的等级,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 D.确立于公元前12世纪5.《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
”这段材料反映了( )A.西周初年的分封制B.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落C.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D.战国时期的群雄并立6.在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7.分封制在周初和周后期的结果截然不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周王室衰微B.生产力的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D.生产关系的变化8.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②世卿世禄制③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下列哪项最接近史实(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11.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分封制( )A.都是中央集权制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统治 D.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12.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州设刺史一名。
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芝华中学17-18高二年级历史科第一次阶段考试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是:()A.儒、道、墨、法 B.道、法、墨、儒 C.法、儒、道、墨 D.墨、儒、法、道2.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说:“孔子常说仁义,若是人们实行此种道德,世上也就不会有什么斗争了。
”这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 )A.维护周“礼”,稳定社会秩序B.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C.以德治民,缓和社会矛盾D.主张改良政治制度,推动社会发展3.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
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 )A.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各级官吏,有利于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B.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C.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D.营造了尊师重教、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4.明朝天顺年间,山西的一个正五品官员刘翀娶了一个再婚的老婆,在重视贞节的当时是违背道德规范的,因此被人检举了,一直告到了京城。
就这么一件小事,就引得明英宗亲自干预,下令将刘翀逮捕来京城,下狱审讯,最后将刘翀削职为民。
这里的“道德规范”应是( ) A.民族气节 B.克己复礼C. 宋明理学D.依法治国5.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 B.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C.否定帝权D.提倡法治和众治6.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
河北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
河北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2017·中原模拟) 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材料中的“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A . 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B . 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 . 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D . 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2. (2分) (2018高二下·无锡期中) 《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这一举措()A . 解决了相权与皇权矛盾B . 使得君主专制走向顶峰C . 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D . 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3. (2分)(2020·平顶山模拟) 唐朝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
到唐朝后期,太湖流域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
到北宋时则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西、福建苏南等地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们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也愈来愈重要。
材料表明()A . 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地区B . 程朱理学推动了文化发展C . 南北文化格局发生重要变动D . 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4. (2分) (2017高二下·南溪期中) 史学家格奥尔格认为:史识,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就是对历史的“灵心慧眼”,就是以科学史观作指导,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认识。
据此分析,下列属于“史识”的是()A . “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
”B . “城市官民杂处、商民混居,违章建筑侵占街道的现象严重。
”C . “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D . “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河北省邢台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答案一.选择题:1—5 ABCCC 6—10 DBCAB 11—15 ABBDD 16—20 BCBBB 21—25 ABACB 26—30 DDAAD二.非选择题31. (1)原因:①儒学不能适应近代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的社会需要是其衰落的社会根源。
②自然经济的逐惭解体,使儒学失去了与之最佳匹配的经济基础。
③政治变革和社会运动的兴起,作为封建统治精神工具的儒学必然成为众矢之的。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使儒学赖以存在的阶级基础日渐薄弱。
⑤封建制度的逐渐解体,导致儒学失去赖以存在发展的政治基础。
⑥封建帝制的推翻,使儒学丧失官方哲学的地位。
⑦西学的传入及倡导,使古老儒学相形见绌,从而导致对儒学的怀疑或否定。
⑧“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并逐渐取代文言文,使传统儒学逐渐失去传承的文字裁体。
⑨科举制的废除,使儒学失去制度依托。
(15分。
每点3分,任答5点。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记分)(2)相似:丰富了两国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发展;为两国国家的稳定繁荣提供了精神动力。
(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记分)原因:是否适应两国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4分)32.示例,其他答案也可。
论点:中华文明由其自古以来的专制独裁而注定被现代文明抛弃论据:政治上,自秦朝开始,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帝专制。
经济上,重农抑商,限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上,厉行文化专制,坟书坑儒、文字狱、八股取士等,僵化了思想。
外交上,闭关锁国、海禁,阻碍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结论:由此可见,中华文明由其自古以来的专制独裁而注定被现代文明抛弃。
33.(1)背景:第一次留学潮(20世纪初年出现):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失败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尝试失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新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河北省高二上段考一历史试卷
河北省高二上段考一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期末)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
”此段文字出自()A . 《庄子》B . 《孟子》C . 《韩非子》D . 《道德经》2. (2分)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 . 重农抑商B . 强调制度与秩序C . 厚古薄今D . 重视道德与人伦3. (2分) (2017高三上·全州月考) 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是强大的中央官僚机构,下面是庞大的社会底层农民,但中间层即地方政府却是松散而脆弱的。
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客观上有利于()A . 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B . 促进小农经济稳定发展C . 儒学维系统治秩序D . 防止社会两极分化4. (2分) (2017高三上·泰州月考) 中国古代儒学历经孔子孺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宋明理学三个主要阶段。
这三个时期的儒学思想最大的共同特点是()A . 都被当时统治者所极力尊崇B . 都要求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C . 都宣扬了“君权神授”思想D . 都体现了儒道佛思想的融合5. (2分) (2018高二上·惠东期中) “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
“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
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A . 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B . 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C . 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D . 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6. (2分) (2018高二上·汽开区月考) 孟子对梁惠王说;使百姓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河北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河北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B . 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C . 普罗塔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D . 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2. (2分) (2016高二上·铜陵期中) 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
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
这一现象表明()A . 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B . 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C . 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D . 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3. (2分)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当时()A . 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 . 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 . 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 . 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4. (2分) (2017高二上·静海月考) 先秦某位思想家主张:“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其意在说明()A . 政治教化以百姓富裕为前提B . 以德治民与依法治国相结合C . 改善民生与思想教化相辅相成D . 重义轻利的观念利于国家统治5. (2分)(2019·鹰潭模拟) 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是()A .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B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 . 以人随君,以君随天D .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6. (2分) (2016高二上·大庆期中) 《春秋繁露》云:“《春秋》曰:‘王正月’……何以谓之王正月……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
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必修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高二历史(必修)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 )A.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C.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不承认矛盾的存在力求回避矛盾2.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纷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
孔丘周游列国,难偿治国之愿;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
这说明( )A.游说谋官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入仕途径B.人才适应时代的要求关系着个人理想的实现C.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D.社会的混乱无序造成用人的无理性3.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 ( )A.《韩非子》 B.《论语》 C.《老子》 D.《墨经》4.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
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法家、儒家、道家B.法家、墨家、道家C.法家、墨家、儒家D.道家、儒家、墨家5.荀子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起他的政治思想,他认为只有通过改造人性,才可使人人皆为尧舜,而人性的改造则在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 )A.荀子在儒家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儒家学派吸收了其他学派的主张C.统治者已施行儒法并用的治国思想 D.儒家与法家事实上已经融为一体6.《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河北省景县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
河北省景县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题1.2分,共60分。
1.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
由此可以推知A.西南农业已逐步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2.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则占到54.5%;而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A.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B.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D.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3.西汉时期的犁铧比战国时有所改进,有铁口犁铧、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
而且政府曾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并在北方边境设苑养马。
这主要表明西汉时期()A.政府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B.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C.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革新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支配地位4.商周时代,土地为国家公有,由贵族组织人力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在土地私有基础上男耕女织的农业经济。
这两种耕作方式都()A.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范畴C.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D.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5.下表是历史上部分经济要素变动表,A.生产社会化程度逐渐提高B.工具革新改变经济调控机制C.经济管理体制在不断变革D.科技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6.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
这一现象说明A.明朝的租佃关系普遍化 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 D.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7.有学者认为蜀锦闻名晚于齐鲁,东汉末蜀锦才驰名天下。
不过据西汉文学家扬雄《蜀都赋》描述:“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彩,传代无穷。
河北省景县高二历史开学摸底考试试题
河北省景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开学摸底考试试题考试时间: 90分钟分值: 100分一、选择 60X1=60分1.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2.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3.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4.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5.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
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6.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此人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 B.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7.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景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满分100分,90分钟)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总分70分)1,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地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
作为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A、克己复礼B、以法治国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2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
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法家、儒家、道家B、法家、墨家、道家C、法家、墨家、儒家D、道家、儒家、墨家3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
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
可见,韦宙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4《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5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6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7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已复礼B.礼法兼用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8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经译文屡遭改动,例如,“丈夫供养妻子”改成“丈夫支配妻子”,“妻子体贴丈夫”改成了“妻子敬其丈夫”。
这种现象反映了A.佛教思想遭到了士人抵制B.理学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C.儒学吸收了佛教基本教义D.佛教借助儒学实现中国化9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
”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 )A.否定孔孟权威B.否定“明天理,去人欲”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D.强调发明本心10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
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11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
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12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
这位诗人应该是A.杜牧 B.孟浩然 C.杜甫 D.白居易13右图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局部,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包括()①汉代的字体②汉代的书写材料③汉代的书法特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4有学者认为,科学的进步应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闲暇”,不为生活而奔彼。
而中国古代生活上有保障的富人不屑于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真正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是工匠、失意的文人。
按该学者的理解,古代科技存在的不足是()A. 社会环境相对紧张B. 知识阶层的贫困化C. 主流意识认识不足D. 生产力发层较落后15文艺创作有两个异常鲜明的走向,一是对市井社会为中心的“世情”的揭示较以往有较大开拓;一是对以知识阶层为中心的“性情”世界的抒发有所强化,后者主要源自文人自身的精神诉求。
这些文艺创作的新走向应该同时出现于()A、先秦B、秦汉C、隋唐D、明清16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
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是( )A、印刷术的改进便利了书籍普及B、词成为当时文学领域的主流形式C、京剧成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D、《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的出现17中国山水画往往通过对自然界的赞美来表现出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
许多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并对人类心意与自然物性的对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画家们在作画时力求简单、随意,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
这表明中国山水画()A、注重营造温馨的气氛B、体现出儒道思想的影响C、都用于表达政治观念D、力求再现客观真实世界18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
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
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
这说明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19《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
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20康有为在《与朱一新论学书》(即答复当时讲学广雅书院的独尊宋学的朱一新诘难他新学的陈述)中说:“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以考之则不然。
东西律例,以法为宗。
今按法国律例------‘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
’”康有为作此论断的主要意图是A.阐明中西伦理的共通性B.论证变法的合理性C.强调儒家道德的重要性D.说明启蒙思想的普世性21康有为、梁启超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中体西用”B、“君主立宪”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22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外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冗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上述言论()A说明中体和西用的一致性 B强调西用必须服从于中体C肯定中体西用思想的积极意义 D批判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23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欢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A《时务报》 B《新青年》 C《民报》 D《申报》24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关心的问题大都不是国家和民族的问题。
他们关心的是人,因而常用的词汇也是‘吃人的礼教’‘奴隶的国度’‘非人的道德’,他们努力创造的新文学也定位于‘人的文学’。
”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A、新文化运动注重追求人的个性解放B、新文化运动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普及C、新文化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基础25 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这说明当时A、中国共产党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B、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必须发展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术问题D、中国共产党还未认清中国的客观情形26 20世纪初,章太炎、刘师培等学者严厉谴责当时“醉心于欧化”的风气,力图在古籍中挖掘出民主乃至社会主义的内容,掀起了一股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的思潮.该思潮()A、是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B、木质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发展D、体现挽救民族危机的需耍2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说,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1940年提出的,国民党始终称“联共”为“容共”,即容纳共产党之意。
下列对“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A、与国民革命没有关系B、是抗日战争的产物C、政治立场影响历史理解D、历史解释毫无客观性28“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撅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
”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D、革命派对维新派的批评29孙中山认为,民族主义是对外国人争平等的,不许外国人欺负中国人;民权主义是对本国人争平等的,不许有军阀官僚的特别阶级;民生主义是对于贫富争平等的,不许全国男女有大富人和大穷人的分别。
据此判断新三民主义的“新”内涵不包括( )A、明确提出驱除鞑虏B、明确反帝斗争要求C、强调民权的平等性D、明确反对封建剥削30有著名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之“新”,不在“民主”与“科学”,而在个人主义。
对此正确的理解应是新文化运动()A.促进了思想与个人的解放 B.民主与科学的内容已缺乏新意C.对广大民众的影响较小 D.阵营内部存在分歧31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
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B.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C.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D.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32 .辛亥革命后,有些进步知识分子深感“以往努力的方向,过于偏重西方形式的模仿,未曾触及西方立国的根本精神。
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
此种反思A.是近代中国建设民主政治的努力失败的产物 B.切中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问题C.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对中国国情的全面认识 D.对此后的革命运动提供了正确方向33“我们主张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
”据内容判断,这段文献资料应当出自(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中共八届二中全会34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在这一思想指导了,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5《中共党史的“黄金时代”: 延安13年改革开放30年》一文指出:延安13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