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DOC)

合集下载

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1.doc

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1.doc

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1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二、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1、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

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2、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三、灭菌质量的监测4.4.1 通用要求4.4.1.1 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4.1.2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4.1.3 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

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4.1.4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4.4.1.5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4.4.1.6 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

4.4.2 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4.4.2.1 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温度波动范围在+3℃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

4.4.2.2 化学监测法4.4.2.2.1 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

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

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

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4.4.2.2.2 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一、专人负责并严格各项监测标准开展质量监测工作。

二、及时对各种耗材进行质量检查,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

三、压力蒸汽灭菌器压力表每半年校验一次;安全阀每年校验一次。

四、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监测要求:
(一)清洗质量监测:
1、纯化水质量监测:每日监测电导率,每周监测PH值。

2、包装时对清洗后的器械质量进行目测检查;每月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

3、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对清洗消毒器的清洗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二)消毒质量监测:
1、湿热消毒时应监测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或A0值。

2、化学消毒时应监测消毒剂浓度、消毒时间等。

3、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每季度进行监测。

(三)灭菌质量监测:
1、压力蒸汽灭菌每日灭菌运行前进行B-D试验。

2、每次灭菌时进行物理及化学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测,植入性器械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3、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每天进行生物监测一次。

4、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化学监测通过后,连续进行三次生物监测,合格
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五、各项工作过程及监测结果应记录详实,存档备查。

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310.3-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310.3-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310.3-2016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年(卷),期】2017(016)011
【摘要】本部分4.2.1.3、4.2.2.2.1、4.4.1.7、4.4.4.3.2为推荐性条款,其余均为强制性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WS310《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从诊疗器械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角度,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操作、监测予以规范的标准,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管理规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总页数】6页(P1095-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7
【相关文献】
1.宁夏39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控制现状调查 [J], 任迎春;赵新兰;谢鸿雁;丁雯;杨宝忠;王晓君
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2—2016 [J],
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控制的调查研究 [J], 雷智丽;卢雪;毛广范;
刘丽君;吕金香;张丽娜
4.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控制研究 [J], 杨桂红;
5.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与精细化管理 [J], 刘晓燕; 马婷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练习题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练习题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A0值是评价下列哪项消毒效果的指标()A.湿热B.干热C.环氧乙烷D.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2、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体积通常()A.>60L B.<60L C.等于60L D.无要求3、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植入型器械进行生物监测的频率是()A.每批次B.每天一次C.每周一次D.无特殊要求4、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法的监测频率是()A.每批次B.每天一次C.每周一次D.每月一次5、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灭菌时,进行生物监测时()A.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B.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满载的灭菌器内C.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放于标准测试包内,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D.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6、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多少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A.一次B.二次C.三次D.以上都不是7、生物监测需每批进行的有()A.压力蒸汽灭菌B.干热灭菌C.环氧乙烷灭菌D.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8、生物监测需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的有()A.压力蒸汽灭菌B.干热灭菌C.环氧乙烷灭菌D.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9、压力蒸汽灭菌的生物监测的指示菌为()A.枯草杆菌芽孢B.嗜热脂肪杆菌芽孢C.两者均可D.以上都不是10、一天内进行多次生物监测时()A.如果生物指示剂为同一批号,则只设一次阳性对照B.无论生物指示剂是否为同一批号,均只设一次阳性对照C.即使生物指示剂为同一批号,也要设多次阳性对照D.无论生物指示剂是否为同一批号,也要设多次阳性对照二、多项选择题1、对清洗消毒设备的监测与验证要求有()A.清洗消毒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B.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年对压力和安全阀门进行检测校验C.干热灭菌器应每年用多点温度检测仪对灭菌器各层内、中、外各点的温度进行物理监测D.低温灭菌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2、清洗质量的监测包括对以下哪些项目的日常监测与定期监测()A. 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B.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C.清洗器的质量监测D.清洗用水的质量监测3、为保证灭菌质量,通常采用下列哪些方法对灭菌质量进行监测()A.物理检测法B.化学监测法C.生物监测法D.灭菌过程验证装置4、化学监测法的要求有()A.灭菌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B.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位置C.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D.如果进行生物监测,可不必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5、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要求有()A.应进行物理检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B.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C.对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D.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三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6、生物监测需每周进行的有()A.压力蒸汽灭菌 B.干热灭菌 C.环氧乙烷灭菌 D.低温甲醛蒸汽灭菌7、灭菌包外应有的标识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物品名称B. 检查打包者姓名和编号C.灭菌器编号、批次号D.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8、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内容有()A.留存清洗消毒器和灭菌器运行参数打印资料或记录B.记录灭菌器每次运行情况C.灭菌质量的监测结果D.对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日常监测的定期监测记录9、灭菌包在使用前,使用者应()A.检查并确认包内化学指示物是否合格B.器械是否干燥、清洁C.包外物品名称是否与包内相符D.将包外标识留存或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10、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A.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B.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尚未使用的所有灭菌物品C.书面报告相关管理部门,说明召回的原因D.追踪已使用灭菌物品的患者情况11、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可用于下列哪类灭菌效果监测的生物指示剂()A.环氧乙烷灭菌B.干热灭菌C.压力蒸汽灭菌D.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12、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可用于下列哪类灭菌效果监测的生物指示剂()A.环氧乙烷灭菌B.干热灭菌C.压力蒸汽灭菌D.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13、压力蒸汽灭菌的标准生物监测包应()A.置于灭菌器排气口的上方B.生产厂家建议的灭菌器内最难灭菌的部位C.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D.记录指示剂批号14、生物监测合格的标准是()A.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B.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C.实验组培养阴性D.阳性对照组培养阴性15、生物监测时如实验组培养阳性,则()A.应判断为不合格B.应进一步监测实验组阳性的细菌是否为指示菌C.应进一步监测实验组阳性的细菌是否为污染所致D.直接判断为不合格16、化学灭菌方法包括()A.环氧乙烷灭菌法B.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法C.低温甲醛蒸汽灭菌法D.戊二醛浸泡灭菌法17、下列哪些情况应对灭菌效果进行重新评价()A.新安装B.移位、大修C.灭菌失败D.包装材料或被灭菌物品改变三、判断题1、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CD)主要用于评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WS 313.3-2009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313.3—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2009-04-01发布 2009-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4.4.2.3.5 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
灭菌时,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载
的灭菌器内,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规定条
件下培养,观察结果。

4.4.2.3.6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遵循
4.4.1.4的规定。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WS 313.3-2009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4.4.2.4 B-D试验 预真空(包括脉动真
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 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 3.2 灭菌过程验证装置 process challenge device,PCD


对灭菌过程有预定抗力的模拟装置,用于评 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其内部放置化学指示物 时称化学PCD,放置生物指示物时称生物PCD。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WS 313.3-2009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WS 313.3-2009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4.4.1.5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
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4.4.1.6 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
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WS 313.3-2009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是一组综合措施,包括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各个环节缺一不可。

1、工艺监测(又称程序监测)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包括灭菌设备故障检查,灭菌温度,灭菌时间和蒸汽质量,灭菌物品包装、大小摆放正确等。

2、化学监测法:是利用既能指示蒸汽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管(卡)等在一定温度与作用时间条件下受热后根据颜色或性状的变化,来判断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

(1)化学指示卡(管)监测:(3M1243A化学指示卡,3M爬行卡)1)化学指示卡(管)监测方法: 将既能指示蒸汽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管(卡) 放入大包和难以消毒部位的物品包中央,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管(卡),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2)结果判定: 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管(卡) 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判为灭菌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灭菌过程不合格。

(2)化学指示胶带监测(灭菌指示胶带1222-6N)1)监测方法: 将化学指示胶带粘贴于每一待灭菌物品包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其颜色的改变,以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而不能作为灭菌效果判定指标。

2)结果判定: 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管(卡)、胶带的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判为灭菌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灭菌过程不合格。

(3)B-D试验:(3M BD测试包00135)用于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排放效果的检测,冷空气是造成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每日进行一次B-D试验。

1)检测方法:B-D试验要求做前预热、空载监测每天一次,将B-D试纸放入标准测试包,中间包好,水平放入灭菌柜内灭菌车的前底层,靠近柜门与排气口底前方(上方)灭菌柜内除测试包无任何物品。

2)结果判定:经134℃,3.5—4分钟后,取出B-D测试纸观察颜色变化。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是确保医疗保健机构中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的必要手段。

以下是该标准的几个重要方面。

1. 清洗质量监测:对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质量进行监测,包括对其表面和难以清洗的部位的监测。

采用隐血试验、ATP生物荧光法等方法,对清洗后的残留物进行检测,确保清洗效果符合标准。

2. 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剂的浓度、作用时间和温度等是影响消毒效果的关键因素。

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监测,确保消毒剂的浓度符合标准,作用时间足够,温度适宜。

同时,还需要对消毒后的物品进行细菌学检测,确保消毒效果达到预期。

3. 灭菌效果监测:灭菌效果的监测是保证医疗保健机构中器械、器具和物品无菌状态的关键环节。

需要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主要是对灭菌器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进行监测;化学监测则通过指示卡和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灭菌效果;生物监测则通过嗜热脂肪杆菌等微生物来检测灭菌器的灭菌效果。

4. 监测记录: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需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清洗时间、消毒剂名称、浓度和作用时间、灭菌温度和时间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为后续的监测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助于在出现问题时进行追溯和分析。

总之,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实施对于医疗保健机构中的器械、器具和物
品的消毒灭菌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的监测,可以有效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2-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CSSD)Part 2: Standard for operating procedure of cleaning,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要求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附录A(规范性附录)CSSD人员防护及着装要求附录B(规范性附录)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附录C(规范性附录)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用指标与方法附录D(规范性附录)硬质容器的使用与操作要求前言本部分55.1、5.5.2、5.5.3、5.7.5、5.7.7、5.7.8、5.8.14、5.8.1.8b)2)、5.8.1.8b)5)、5.9.5a)、5.9.5c)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WS310《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从诊疗器械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角度,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操作、监测予以规范的标准,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管理规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本部分为Ws31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Ws310.2-2009。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在适用范围中,删除了“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和“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的要求; ——调整了术语,植入物从本标准调整至WS310.1;A。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department ,CSSD)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的要求与方法和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

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

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8278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工业湿热灭菌第1 篇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3 术语和定义WS 310.1和WS 310.2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可追溯traceability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

3.2 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rocess challenge device,PCD对灭菌过程有预定抗力的模拟装置,用于评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其内部放置化学指示物时称化学PCD,放置生物指示物时称生物PCD。

3.3 A0值Avalue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lOK时,温度相当于80℃的时间(秒)。

3.4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table-top sterilizer体积小于60 升的压力蒸汽灭菌器。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第、、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条款.附录、附录、附录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卫生部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瑞金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省南京市卫生局、煤炭总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六亿、巩玉秀、么莉、任伍爱、张青、张流波、李新武、钱黎明、冯秀兰、王易非、钟秀玲、武迎宏、张宇、黄靖雄.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地要求与方法和质量控制过程地记录与可追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地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地医院,其手术部(室)地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地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地条款通过本标准地引用而成为本标准地条款.凡是标注日期地引用文件,期限随后所有地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地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地最新版本.凡不注明日期地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工业湿热灭菌第篇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部分: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术语和定义和地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可追溯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地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灭菌过程验证装置对灭菌过程有预定抗力地模拟装置,用于评价灭菌过程地有效性.其内部放置化学指示物时称化学,放置生物指示物时称生物.值评价湿热消毒效果地指标,指当以值表示地微生物杀灭效果为时,温度相当于℃地时间(秒).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体积小于升地压力蒸汽灭菌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专门用于处理立即使用物品地压力蒸汽灭菌过程.管腔器械含有管腔内直径≥,且其腔体中地任何一点距其与外界相通地开口处地距离≤其内径直径地倍地器械. 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用于测试清洗消毒机效果地指示物.监测要求及方法通用要求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应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地要求. 应定期进行监测材料地质量检查,包括抽查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有效期等,检查结果应符合要求.自制测试标准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地有关要求.设备地维护与保养应遵循生产厂家地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对清洗消毒器、灭菌器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备地检测与验证:)清洗消毒器应遵循生产厂家地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年对压力和安全阀进行检测校验.)干热灭菌器应每年用多点温度检测仪对灭菌器各层内、中、外各点地温度进行物理监测;)低温灭菌器应遵循生产厂家地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清洗质量地监测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地监测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地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个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地清洗质量,检查地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地监测日常监测应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地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并记录.定期监测对清洗消毒器地清洗效果可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监测.当清洗物品或清洗程序发生改变时,也可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清洗效果地监测.监测方法应遵循生产厂家地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清洗消毒器应停止使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应符合有关标准地要求.清洗消毒器新安装、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消毒方法、改变装载方法等时,应遵循生产厂家地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检测,清洗消毒质量检测合格后,清洗消毒器方可使用.消毒质量地监测湿热消毒应监测、记录每次消毒地温度与时间或值.监测结果应符合地要求.应每年检测清洗消毒器地主要性能参数.检测结果应符合生产厂家地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地要求.化学消毒应根据消毒剂地种类特点,定期监测消毒剂地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时地温度,并记录,结果应符合该消毒剂地规定.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符合地要求.每次检测件件有代表性地物品.灭菌质量地监测通用要求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应符合本标准地要求.物理监测不合格地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地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地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地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地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按照灭菌装载物品地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地进行灭菌效果地监测.压力蒸汽灭菌地监测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地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温度波动范围在℃以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地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地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地要求.化学监测法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旋转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地部位.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地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地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法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见附录.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中加用类化学指示物.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地标志,生物监测地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采用新地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因一般无标准生物监测包,应选择灭菌器常用地、有代表性地灭菌包制作生物测试包或生物,置于灭菌器最难灭菌地部位,且灭菌器应处于满载状态.生物测试包或生物应侧放,体积大时可平放.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载地灭菌器内,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规定条件下培养,观察结果.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遵循地规定.试验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测试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地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监测方法应符合地有关要求.对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测试并重复三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干热灭菌地监测物理监测法:每灭菌批次应进行物理监测.监测方法为将多点温度检测仪地多个探头分别放于灭菌器各层内、中、外各点,关好柜门,引出导线,由记录仪中观察温度上升与持续时间.温度在设定时间内均达到预置温度,则物理监测合格.化学监测法:每一灭菌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每一灭菌包内应使用包内化学指示物,并置于最难灭菌地部位.对于未打包地物品,应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包内化学指示物,放在待灭菌物品附近进行监测.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据其颜色地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要求.生物监测法: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见附录.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应进行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监测(重复三次),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低温灭菌地监测低温灭菌方法包括环氧乙烷灭菌法、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法和低温甲醛蒸汽灭菌法等.通用要求新安装、移位、大修、灭菌失败、馐材料或被灭菌物品改变,应对灭菌效果进行重新评价,包括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重复三次),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环氧乙烷地监测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地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灭菌参数符合灭菌器地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地要求.化学监测法: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地标志;每包内最难灭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判定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生物监测法:每灭菌批次应进行生物监测,监测方法见附录.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地监测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每个灭菌周期地临界参数如舱内压、温度、过氧化氢地浓度、电源输入和灭菌时间等灭菌参数.灭菌参数符合灭菌器地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地要求.化学监测法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地标志;每包内最难灭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判定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生物监测法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地生物监测,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地有关规定.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地监测物理监测法每灭菌批次应进行物理监测.详细记录灭菌过程地参数,包括灭菌温度、湿度、压力与时间.灭菌参数符合灭菌器地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地要求.化学监测法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地标志;每包内最难灭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判定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生物监测法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地有关规定.其它低温灭菌方法地监测要求及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地规定.质量控制过程地记录与可追溯要求应建立清洗、消毒、灭菌操作地过程记录,内容包括:)应留存清洗消毒器和灭菌器运行参数打印资料或记录.)应记录灭菌器每次运行情况,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装载地主要物品、灭菌程序号、主要运行参数、操作员签名或代号,及灭菌质量地监测结果等,并存档.应对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地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进行记录.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地保存期应≥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地保留期应≥年.灭菌标识地要求灭菌包外应有标识,内容包括物品名称、检查打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使用者应检查并确认包内化学指示物是否合格、器械干燥、洁净等,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将包外标识留存或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应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及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应建立灭菌物品召回制度.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并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尚未使用地所有灭菌物品.同时应书面报告相关管理部门,说明召回地原因.相关管理部门应通知使用部门对已使用该期间无菌物品地病人进行密切观察.检查灭菌过程地各个环节,查找灭菌失败地可能原因,并采取相应地改进措施后,重新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该灭菌器方可正常使用.应对该事件地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并向相关管理部门汇报.附录(规范性附录)压力蒸汽灭菌地生物监测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地规定,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制成标准生物测试包或生物,或使用一次性标准生物测试包,对灭菌器地灭菌质量进行生物监测.标准生物监测包置于灭菌器排气口地上方或生产厂家建议地灭菌器内最难灭菌地部位,并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如果一天内进行多次生物监测,且生物指示剂为同一批号,则只设一次阳性对照即可.具体监测方法为:将生物指示物置于标准试验懈地中心部位.标准试验包由条×地全棉手术巾制成.制作方法:将每条手术巾地长边先折成层,短边折成层,然后叠放,制成× ×大小地测试包.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标准试验包地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经℃±℃培养(自含式生物指示物按产品说明书执行),观察培养结果.结果判定: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阴性,判定为灭菌合格.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阳性,则灭菌不合格;同时应进一步鉴定试验组阳性地细菌是否为指示菌或是污染所致.附录(规范性附录)干热灭菌地生物监测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地规定,采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制成标准生物测试包,置于灭菌器最难灭菌地部位,对灭菌器地灭菌质量进行生物监测,并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具体监测方法为:将枯草杆菌芽孢菌片分别装入超负荷运转试管内(片管).灭菌器与每层门把手对角线内,外角处放置个含菌片地试管,试管帽置于试管旁,关好柜六,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待温度降至℃时,加盖试管帽后取出试管.在无菌条件下,加入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管),℃±℃培养,观察初步结果,无菌生长管继续培养至第日.结果判定: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若每个指示菌片接种地肉汤均澄清,判为灭菌合格;若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而指示菌片之一接种地肉汤管混浊,判为不合格;对难以判定地肉汤管,取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同灭菌棒或接种环涂匀,置℃±℃培养,观察菌落形态,并做涂片染色镜检,判断是否有指示菌生长,若有指示菌生长,判为灭菌不合格;若无指示菌生长,判为灭菌合格.附录(规范性附录)环氧乙烷灭菌地生物监测方法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置于常规生物测试包内,以灭菌器地灭菌质量进行监测.常规生物测试包放在灭菌器最难灭菌地部位(整个装载灭菌包地中心部位).灭菌周期完成后应立即将生物指示物从被灭菌物品中取出,℃±℃培养(自含式生物指示物应遵循产品说明),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同时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常规生物测试包地制备:取一个无菌注射器,去掉针头,拨出针栓,将生物指示剂放入针筒内,带孔地塑料帽应朝向针头处,再将注射器地针栓插回针筒(注意不要碰及生物指示物),之后用一条全棉小毛巾两层包裹,置于纸塑包装袋中,封装.结果判定: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阴性,判定为灭菌合格.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阳性,则灭菌不合格;同时应进一步鉴定试验组阳性地细菌是否为指示菌或是污染所致.。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1、刖言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因而在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必不可少。

2、热力灭菌效果监测方法2.1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方法化学监测法:理想的化学指示剂是既能指示温度又能指示持续时间。

化学监测法又分为指示卡监测法、指示管监测法和指示胶带监测法。

其中指示胶带法主要用于程序监测,即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要求每个待灭菌物品包处都要粘贴。

指示卡和指示管主要用于待灭菌物品包内作为灭菌效果的参考,不一定要求每个包内都放。

对于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真汽灭菌,要求每天进行一次B-D试验。

监测方法:将指示物放入大包(不得大于标准包)内和难以消毒部位的物品包中央,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物,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变化来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结果判定: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物颜色或性状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则判定为灭菌过程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判定为灭菌过程不合格。

生物监测法:即用活的指示生物来监测灭菌过程是否合格的方法。

指示生物为耐热和嗜热脂肪杆菌芽抱(ATCC7953或SSIK31)菌片,含菌量为5.0X105~5.0X106cfu/片,在121℃±0.5℃条件下,D 值为 1.3〜1.9min, 杀灭时间(KT值)W19min,存活时间(ST值)为三3.9min。

监测方法:将两个菌片分别装入灭菌小纸袋内,置于标准包中心部位,或装入灭菌试管内,置于标准盒内。

将标准包放于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的排气口上方,或将标准盒放于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底部。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将标准包或标准盒拿回实验室,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取出菌片投入臭甲酚紫卡芬糖蛋白胨水培养其中,经56℃± 1℃培养7d (自含式生物指示物按说明书执行),观察培养基颜色的变化。

清洁、消毒、灭菌质量监测

清洁、消毒、灭菌质量监测
房、...的空气净化与消毒质量进行监测。 2. 监测频度为每季度。 3. ...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
根据洁净房间总数,合理安排每次监测的房间数量,保证每个洁净 房间能每年至少监测一次。 4. 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 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Ⅲ类环境: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区和无菌物品
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Ⅳ类环境: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性疾
病科门诊和病区
GB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关于灭菌物品采样和检查 原则: A.1.2 不推荐医院常规开展灭菌物品的无菌检查, 当流行病学调查怀疑医院感染事件与灭菌物品有关 时,进行相应物品的无菌检查。常规监督检查可不 进行致病微生物检测,涉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 院感染暴发调查或工作中怀疑微生物污染时,应进 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重症监护病房监测
WS 509-2016《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7.4:应每季度对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空气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当怀 疑医院感染暴发、ICU新建或改建以及病室环境的消毒方法改变时, 应随时进行监测,采样方法及判断标准应依照GB15982。
WS/T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要求: 1. 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层流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
报批稿丨手术部(室)医院感染 控制规范
13.1.2.2.1如果怀疑术后患者感染与手术部(室)环境相关, 可使用浮游菌撞击法进行动态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监测。动态 浮游菌撞击法细菌菌落总数采样,应于术前、术中、术后进 行采样(参见附录E)。 13.1.2.2.2净化设备检修或更换后,应按GB 50333标准检测 空气洁净度、密封性等,合格后,方可使用。

WS 310.3—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代替WS 310.3—2009)

WS 310.3—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代替WS 310.3—2009)
1 1. 0 2 0 0 5
!"#$%&'()*+,— ⇌3 1 0. 3 2 0 1 6 WS3 1 0. 3—2 0 0 9

5

./0123!4 67 8901:;<=>?@,-

— ∰ ˇ ∑∯‟ ˇ∑ ∳ ∯‟ ˋ ∯ ˇ∭ ∰ ˇ( ) ’ ’ æ ’∑ ∢∑ ˇ3:ˋ ∑ ˊ∳ ∯ ∯∰ ‟ ˇ∰ ∑ ∑ ∯ ∰ ∳ ∰ ,∳ ‟ ∳ ∰ˇ ∳∰ ∰ ‟ ˇ∑ ∳ ∯ ∳ ɶˇ ∳∰

⇌3 1 பைடு நூலகம். 3—2 0 1 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第 3部分 :
1 范围
消毒与灭菌 WS3 1 0 的本部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c e n t r a ls t e r i l es u l e a r tme n t, CSSD) p p yd p 效果监测的要求 、 方法 、 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 。 本部分适用于医院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消毒服务机构 。
2 0 1 6 1 2 2 7 AB
!"#$%&''E()&FG)HIJK
2 0 1 7 0 6 0 1 CD
A B
⇌3 1 0. 3—2 0 1 6
前 言
其余均为强制性条款 。 2. 1. 3、 4. 2. 2. 2. 1、 4. 4. 1. 7、 4. 4. 4. 3. 2 为推荐性条款 , 本部分 4.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和《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制定本标准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是从诊疗器械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角度 , 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WS3 1 0《 操作 、 监测予以规范的标准 , 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 的管理 、 — — — 第 1 部分 : 管理规范 ; — — — 第 2 部分 : 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 — — — 第 3 部分 :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 本部分为 WS3 1 0 的第 3 部分 。 /T1. 本部分按照 GB 1—2 0 0 9 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部分代替 WS3 1 0. 3—2 0 0 9。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 — — 在适用范围中 , 删除了“ 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 , 其手术部 ( 室 )的消毒供应工 作应执行本标准” 和“ 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的要求 ; /T3 《 》 /T3 — — —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 , 增加了 WS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和 小型压力 6 7 GB 0 6 9 0《 ; 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方法和评价要求》 — — — 调整术语和定义中的 A0 值和管腔器械至 WS3 增加大修的定义( 见 3. ; 1 0. 2; 4) ; — — — 修改了监测材料 、 自制测试标准包的要求( 见 4. 1. 3) — — — 增加了对压力蒸汽灭菌器温度 、 ] ; 压力和时间的检测要求[ 见 4. 1. 5. b) ; — — — 增加了对清洗质量可定期进行定量检测的要求 ( 见 4. 2. 1. 3) — — — 增加了使用特定灭菌程序时对灭菌质量监测的要求 ( ; 见 4. 增加了外来医疗器械 、 植入 4. 1. 6) ; 硬质容器 、 超大超重包首次灭菌进行灭菌参数和有效性测试的要求( 见 4. 物、 4. 1. 8) — — — 增加了对压力蒸汽灭菌每年监测温度 、 ; 压力和时间等参数的要求( 见 4. 4. 2. 1. 2) — — — 增加了对采用信息系统手术器械包用后有关标识的要求 [ ] ; 见 5. 增加了定期对监测资料 4. c) 进行总结分析 , ; 持续改进的要求( 见 5. 6) — — — 增加了附录 D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的生物监测方法和附录 E 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的生物 监测方法 。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 北京协和医院 、 中国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产品安全所 、 上海瑞金医院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江苏省南京市卫生局 、 浙 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解放军总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 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北 京积水潭医院 、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 、 北京朝阳医院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 李六亿 、 巩玉秀 、 付强 、 任伍爱 、 张青 、 张流波 、 李新武 、 钱黎明 、 冯秀兰 、 王易非 、 张宇 、 周彬 、 么莉 、黄靖雄 、胡国庆 、刘运喜 、黄浩 、王亚娟 、袁晓宁 、刘翠梅 、赵云呈 、姜华 、林玲 、陈辉 、 裴红生 、 李保华 。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 — — WS3 1 0. 3—2 0 0 9。

清洗消毒及灭菌监测记录表

清洗消毒及灭菌监测记录表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储存发放
无菌物品标识清楚,按 物品有 效期 前后 顺序 摆放,存放无菌物品发 放时,应确认无菌物品 有效性;一次性无菌物 品发放 记录 符合 相关 规定,发放记录具有可 追溯性;无菌物品有效 期符合相关规定。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
院感科对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检查记录
评价项目
评价细则
清洗、消毒
回收频率、分类、回收 方法; 去污 区洗 手设 施;机械清洗正确、分 类装载放置、运行前检 查及参数记录;现场抽 查机械清洗质量。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包装
环境清洁,包装台无尘 埃,工作前物表擦拭; 包装区 二次 检查 双人 复核制;对器械清洁度 进行肉 眼和 放大 镜检 查;清洁不合格的器械 数与种类的记录
灭菌
工作人 员根 据物 品的 性质和 类别 正确 运用 灭菌方法;灭菌结束后 双人共 同复 核灭 菌过 程的物流、化学监测结 果或生物监测结果。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完整版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完整版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外文名称 surveillance standardfor cleaning,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tion引用文件 GB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范围适用于医院CSSDPartⅢ:surveillance standardfor cleaning,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tion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第4.2.2.2.1、4.4.1.6、4.4.2.3.2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瑞金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省南京市卫生局、煤炭总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六亿、巩玉秀、么莉、任伍爱、张青、张流波、李新武、钱黎明、冯秀兰、王易非、钟秀玲、武迎宏、张宇、黄靖雄。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CSSD)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的要求与方法和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

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

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范文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范文

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Part Ⅱ:standard for operating procedure ofCleaning,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tion2009-04-01发布 2009-12-01实施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的技术操作部分参照了美国ANSI/AAMI ST79-2006医疗设备中蒸汽消毒和灭菌保证综合指南(ANSI/AAMI ST79-2006 comprehensive guide to steam sterilization and stearility assurance in health care facilities)EN ISO 15883-1.:2006《清洗消毒器》(EN ISO15833-1:2006《washer disinfector》)和EN285:2006《大型蒸汽灭菌器》(EN 285:2006 Sterilization steam sterilizers Large sterilizers)。

本标准第5.5.1、5.7.4、5.7.6、5.7.7、5.8.1.4.2b)和e)、5.8.2.2.1、5.9.5.1、5.9.5.2、6.1.1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级各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CSSD)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理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理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 2 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级各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本标准合用于医院的 CSSD 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

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

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合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标准。

GB/T5750.5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WS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 1 部份:管理规范WS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 3 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标准。

3.1 清洗 cleaning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1.1 冲洗 flushing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

3..1.2 洗涤 washing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

3..1.3 漂洗 rinsing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3..1.4 终末漂洗 end rinsing用软水、纯化水或者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

3.2 超声波清洗器 ultrasonic cleaner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3.3 清洗消毒器 washer-disinfector具有清洗与消毒功能的机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1、前言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因而在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必不可少。

2、热力灭菌效果监测方法2.1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方法化学监测法:理想的化学指示剂是既能指示温度又能指示持续时间。

化学监测法又分为指示卡监测法、指示管监测法和指示胶带监测法。

其中指示胶带法主要用于程序监测,即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要求每个待灭菌物品包处都要粘贴。

指示卡和指示管主要用于待灭菌物品包内作为灭菌效果的参考,不一定要求每个包内都放。

对于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真汽灭菌,要求每天进行一次B-D试验。

监测方法:将指示物放入大包(不得大于标准包)内和难以消毒部位的物品包中央,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物,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变化来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结果判定: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物颜色或性状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则判定为灭菌过程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判定为灭菌过程不合格。

生物监测法:即用活的指示生物来监测灭菌过程是否合格的方法。

指示生物为耐热和嗜热脂肪杆菌芽孢(ATCC7953或SSIK31)菌片,含菌量为5.0×105~5.0×106cfu/片,在121℃±0.5℃条件下,D值为1.3~1.9min,杀灭时间(KT值)≤19min,存活时间(ST值)为≥3.9min。

监测方法:将两个菌片分别装入灭菌小纸袋内,置于标准包中心部位,或装入灭菌试管内,置于标准盒内。

将标准包放于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的排气口上方,或将标准盒放于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底部。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将标准包或标准盒拿回实验室,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取出菌片投入臭甲酚紫卡芬糖蛋白胨水培养其中,经56℃±1℃培养7d(自含式生物指示物按说明书执行),观察培养基颜色的变化。

检测时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结果判定:培养基颜色未改变,则判定为灭菌过程合格;若培养基颜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则判定为灭菌过程不合格。

注意事项:监测所用化学指示物或生物指示菌片,必须经卫生部认可和批准使用的,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生物监测应一月一次。

2.2 干热灭菌效果监测方法化学监测法:将3~5个化学指示物分别放入待灭菌物品包中,并将包置于灭菌器最难达到灭菌的部位,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化学指示剂根据其颜色和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结果判定:与压力蒸汽灭菌相同。

物理检测法:将多点温度检测仪的多个擦头分别放于各层内、中、外各点,引出导线,关好柜门,由记录仪中观察温度的上升与持续时间。

结果判定:若所示温度时间曲线达到预设温度时间曲线,则判定灭菌过程合格,否则判定为灭菌过程不合格。

生物监测法:指示菌株为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菌片,含菌量为5.0×105~5.0×106cfu/片,在温度为160℃±2℃时,其D值为1.3~1.9min,存活时间≥3.9min,死亡时间≤19min。

检测方法:将菌片装入灭菌试管中(1片/管)。

于柜室内每层靠门把手处放置两管,试管塞式试管帽放于试管旁,关好柜门。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待温度降至80℃时,打开柜门,加塞(或帽)。

取出试管带回实验室。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加入营养内汤培养基(5ml/管),于36℃±1℃培养7d。

结果判定:若每管肉汤清亮,则判定为灭菌过程合格。

若其中有一管肉汤混浊,则判定为灭菌过程不合格。

注意事项:所用指示菌片需经卫生部认可,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该微生物的D值为22.3氧乙烷(EO)灭菌效果监测仪器监测法:按照GB18279-2000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和常规控气附录C中C3.1的要求进行。

化学监测法:将化学指示卡放于常规测试包内,与待灭菌物品包放入柜室内,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卡,与标准包板进行比较,当指示卡上的色块与标准色板上的色块颜色一致,则判定为消毒工艺符合要求,产品可以放行;否则判定为消毒工艺不符合要求,产品不予放行。

生物监测法:指示菌株为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菌片。

含菌量为 5.0×105~5.0×106cfu/片。

抗力要求为:在环氧乙烷剂量为600mg/L±30mg/L,作用温度为54℃±2℃,相对湿度为60%±10%的条件下,杀灭90%的.6~5.8min,存活时间≥7.8min,死亡时间≤58min。

在消毒效果监测时菌量为5.0×103~5.0×104cfu/片。

放置菌片的数量应足够多,通常情况下,柜室容积<5m3时至少放置10片,5m3~10m3每增加1个菌片;大于10m3时每增加2m3增加1个菌片。

检测方法:将菌片放入待灭菌物品包内,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菌片小纸袋,送实验室,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取出指示菌片,投入含复方中和剂的05%葡萄糖肉汤培养基试管中,经36℃±1℃培养5d。

同时设阳性对照管。

结果判定:经培养,阳性对照在24h内有菌生长,监测样品全部无菌生长,则判定为灭菌过程合格;若监测样品有一管有菌生长,则判定为灭菌过程不合格。

注意事项:所用化学指示卡或生物指示菌片,必须经卫生部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每个灭菌物品包均应粘贴化学指示胶带,作为程序监测指示物。

每月应做一次生物监测。

移值物必须等生物监测结果为阴性时方可使用。

2.4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辐照度值的测定:主要有辐照度计测定法和指示上学测定法。

辐照度计测定时,先开启紫外灯5min后,将测定波长253.7nm辐照计探头置于被检灯管垂直距离1m的中央处,待仪表指针稳定后,指针所指示的数据即为该灯管的辐照强度。

指示卡测定时,也先开启紫外灯5min后,将指示卡有图案一面朝向紫外灯,置于垂直灯管中央1m处,照射1min,将指示卡上的光敏色块与标准色块进行比较,读出辐照强度。

结果判定:普通30W直管紫外灯新灯照度值≥90MW/cm2为合格;使用中的紫外灯≥70MW/cm2为合格;30W高强度紫外灯≥180MW/cm2为合格。

注意事项:测定时电压220V±5V,温度20℃~25℃,相对温度<60%;辐照计必须在计量部门检定的有效期内使用;指示卡应获得卫生部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生物监测法:则按空气和物表消毒效果测原则进行。

2.5 手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时间:6步法洗手消毒后立即采样。

采样方法:五指并拢,用浸有复方中和剂的棉拭子在手指曲直面从指根到指尖往返涂擦2次,边涂擦边转动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拭子棉头投入10ml中和剂试管内,立即送检。

检测方法:细菌总数的检测:将采样管在混匀振荡器上振摇20S或用手用力振打80次,用1ml吸管吸取样品液1ml接种于90mm灭菌平皿内,每个样本接种2个平皿,用溶化并冷至45℃~48℃的营养琼脂15-18ml倾注摇匀,凝固后翻转,置36℃±1℃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根据公式计算结果。

致病菌的检测:将做总菌后的剩余样本液,分别分作几份,1份作大肠菌群测定,其余根据不同致病菌加等量相应的双倍浓缩的增菌液,经36℃±1℃增菌培养24h后,转划分离鉴别培养基,再经36℃±1℃培养24h,进行菌种鉴定。

注意事项:采样用品用具须预先进行灭菌处理并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用于采样;采样人员禁穿长裙、高跟鞋、带手饰、耳环,步履平缓,用力适度;样本记录要简捷、准确无误;样本在采回实验室后应充分振打、洗脱、混匀。

2.6 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工作应用之前。

采样方法:用5×5cm2的标准规格板放在被检物品表面,用浸有复方中和剂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均匀往返涂擦各5次,边擦边转动拭子,连续采4个规格板的面积(即100cm2),小件不规则物品采全表面(面积进行估算),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头投入10ml中和试剂管中,立即送检。

结果计算公式为:细菌总数M(cfu/m2)=注意事项:与手表面消毒效果监测相同。

致病菌与大肠菌检测也与之相同。

2.7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操作进行前。

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布点≥30m2的房间用梅花布点法(即五点式)布点,<30m2的房间用对角布点法(即3点式)布点(房间转角处距墙1m)。

将普通营养琼脂(或血液琼脂)平板(直径90mm)放在各点处,高度距地面1.5m,打开平板盖,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盖好盖,立即送检。

检测方法:将平板底部朝上,放于36℃±数或进行致病菌的鉴定。

细菌数M(cfu/m3)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进行采样;采样人员走动应平缓;其他事项与手表面消毒效果监测相同。

2.8 使用中消毒液的染菌量的测定采样时间:在使用过程中。

采样方法: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消毒液加入9.0ml复方中和剂试管中混匀,立即送检。

检测方法:用平板倾注法,操作与手表面消毒效果检测相同。

培养时一个平板于36℃±1℃培养72h,另一平板于20℃±0.5℃培养7d,计数菌落数并计算结果。

细菌总数M(cfu/ml)=每个平板上菌落数之和(N1+N2)×102.10 餐、饮、炊具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时间:在消毒后,使用前。

监测对象:主要针对医院食堂和病人配餐点。

采样方法:用2.0×2.5cm2的虑纸片用复方中和剂浸湿(竖起不滴液为空),贴于餐、饮、炊具表,5min时取下,每10张纸片合为一个样本(相当于采样面积50cm2),投入有50ml生理盐水的100ml三角烧瓶中,4h内送检。

检测方法:与手表面消毒效果监测检验相同也可用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浸复方中和剂后粘则采样,每两片为一个样本(采样面积为50cm2)。

采样后送实验室培养24h,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大肠菌群未检出为合格。

2.11 卫生洁具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便器、尿壶等容器用沾有复方中和剂的棉拭子反复涂擦容器内表面及内口处,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头投入5ml复方中和剂试管中,立即送检。

拖把,抹布等物品用无菌方法剪取1×3cm2,直接投入5ml中和剂试管中,立即送检。

检测方法:与前面的致病菌检测方法相同。

结果判定: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12 内镜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时间:在消毒后,使用前。

采样方法:用复方中和剂灌洗管腔内表面,收集洗液于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

检测方法:与手表面消毒效果监测相同。

结果判定:细菌总数≤20cfu/件,并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