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预算制度
医院预算管理制度8篇
医院预算管理制度8篇医院预算管理制度1(1431字)根据《浙江省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制度》、《浙江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试行办法及考核标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预算管理原则根据国家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原则,医院所有收支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二、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1、在编制预算时应根据国家方针政策和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结合本院情况,本着'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略有结余'的原则进行编制,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2、收入预算应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根据上年度实际收入水平,结合当年的计划目标及医疗收费标准增减情况进行编制。
3、支出预算应根据上年度实际支出水平以及本年度工作计划、收入预算、物价变动情况等进行编制,既要保证医疗业务活动的需要,又要合理节约的精神,处理好需要与可能两者间关系。
4、差额预算补助、专项补助、科研经费、大型维修、大型设备购置以及清欠基金及其他专项补助,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编制,做到专款专用。
5、预算编制一般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定额预算法、比例预算法、标准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法、概率预算法。
上述的预算编制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交叉或综合运用的,预算编制人员按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测算每一科目、款项支出的需求。
三、预算审批程序1、各项预算报表应经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并经院务会及职代会审议通过后,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审批;凡未列入预算或超出预算的重大开支应按规定审批程序报批后才可执行。
2、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医院发展规划,在对预算期经济形势做出初步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工作目标。
3、各职能科室根据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的工作目标,要求所属责任科室上报为完成工作目标需要的经费及预算项目。
4、购置专业设备和电脑设备的预算需要提交医院设备管理委员会审议。
5、财务科汇总职能科室的预算项目,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
医院预算业务管理制度(4篇)
医院预算业务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医院预算业务管理、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和效益,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流程。
一、预算编制制度:1.明确预算编制的责任部门和人员;2.制定预算编制时间表和流程;3.规定预算编制的指导目标和原则;4.明确预算编制的程序和技术要求;5.制定预算编制的材料和资料要求。
二、预算审核制度:1.设立预算审核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2.规定预算审核的程序和要求;3.制定审核的时间表和流程;4.建立审核意见反馈机制。
三、预算执行制度:1.设立预算执行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2.明确预算执行的程序和要求;3.制定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措施;4.建立预算执行的报告和信息反馈机制。
四、预算执行调整制度:1.设立预算执行调整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2.规定预算执行调整的条件和程序;3.明确预算执行调整的决策和审批程序;4.建立预算执行调整的报告和信息反馈机制。
五、预算绩效评估制度:1.明确预算绩效评估的目标和内容;2.规定预算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指标;3.建立绩效评估的报告和信息反馈机制;4.采取激励措施,对绩效优秀者进行奖励,对绩效不佳者进行约束。
六、预算信息公开制度:1.制定预算信息公开的原则和要求;2.规定预算信息公开的范围和方式;3.建立信息公开的渠道和平台;4.加强对信息公开的监督和检查。
七、预算业务培训制度:1.制定预算业务培训计划和内容;2.明确培训的目标和方式;3.建立培训的机制和评估体系;4.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跟踪和评估,确保培训效果的落地。
八、预算业务责任追究制度:1.设立预算业务责任追究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2.明确预算业务责任追究的程序和要求;3.建立责任追究的报告和信息反馈机制;4.依据法律法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以上是医院预算业务管理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制度可根据医院自身情况进行详细制定和完善。
医院预算业务管理制度(2)1. 目的和范围:此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管理医院的预算业务,确保财务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预算目标的达成。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5篇)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有效管理医院的财务预算,合理规划和控制财务收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医院的经济运行平稳有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财务预算:指医院为实现经济目标而编制的资金计划,包括预测、计划、执行和控制等环节。
第二章预算编制第四条预算编制单位财务科是医院的预算编制单位,负责启动、组织、协调和监督全院的预算编制工作。
第五条编制原则预算编制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绩效评价,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六条影响因素预算编制应综合考虑医院的经济环境、行业发展、医务技术进步、人员需求等因素,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三章预算审核第七条预算审核原则预算审核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各部门的预算编制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价。
第八条审核机构医院设立预算审核委员会,负责对各部门的预算进行审核和评价。
第九条审核内容预算审核应对各部门的预算编制情况、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四章预算执行第十条预算执行原则预算执行应遵循合理和节约的原则,做到资金的有序使用和科学配置。
第十一条执行控制财务科应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预算的执行顺利进行。
第五章预算调整第十二条预算调整原则预算调整应遵循经济发展情况和实际业务需求的原则,及时做出合理调整。
第十三条调整程序医院设立预算调整委员会,负责对预算调整进行审议和批准。
第十四条调整结果预算调整完成后,应及时通知各部门,确保全院对调整结果的了解和掌握。
第六章绩效评价第十五条绩效评价原则绩效评价应充分体现医院的战略目标和经济效益,科学客观地评估预算执行情况。
第十六条绩效评价方法医院应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各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价。
第七章监督与考核第十七条监督责任医院的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监督和考核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和绩效评价情况。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范例(三篇)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范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范围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经济性、营利性财务预算的编制、审核、执行、监督和评估等工作。
第三章财务预算编制第三条财务预算应根据医院年度经营计划和发展目标,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并上报审批。
第四条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医疗服务量、药品耗用情况、人员成本等因素,并合理安排预算金额。
第四章财务预算审核第五条财务预算审核应由财务部门负责,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六条财务预算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算方案的合理性、费用项目的合理性等。
第五章财务预算执行第七条财务预算执行应按照预算方案制定相关计划和措施,并由财务部门负责监督执行情况。
第八条财务部门应及时收集、统计和整理预算执行情况,并对偏差进行分析和评估。
第九条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重大偏差或预算超支的情况,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六章财务预算监督第十条财务预算监督应由财务部门负责,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第十一条财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监督措施,确保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符合预期目标。
第七章财务预算评估第十二条财务预算评估应由财务部门定期进行,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第十三条财务部门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升财务预算管理水平。
第八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财务部门所有。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是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一个简要模板,具体可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范例(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以财务预算为手段,全面实行预算管理、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及财务控制力,充分合理运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年度预算和季度预算是公司绩效考核的核心依据之一。
第二条分类及适用范围年度预算、季度预算、专项预算(项目预算、采购预算等)。
第三条批准及实施机构财务管理中心负责组织财务预算的编制及实施,年度财务预算、季度财务预算由董事长审批同意后下达执行。
医院成本预算管理制度范本
医院成本预算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成本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公立医院。
其他部门举办的公立医院参照执行。
第三条医院成本预算管理应当坚持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透明性原则,确保预算编制真实、准确、完整,预算执行有力、有效。
第二章预算编制第四条医院应当根据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编制年度成本预算。
第五条预算编制应当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筹资投资预算等,以货币单位表示,明确预算项目和预算额度。
第六条收入预算主要包括医疗收入、药品收入、服务收入等;支出预算主要包括人员费用、药品费用、卫生材料费用、公用经费等;筹资投资预算主要包括借款、还款、投资等。
第七条医院应当根据历史数据及医院发展目标,合理预测预算数据。
预算编制应当充分考虑医院运行风险,预留一定比例的应急资金。
第三章预算审批第八条医院预算编制完成后,应当提交医院管理层审批。
涉及重大财务事项的,应当提交医院董事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审批。
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预算审批制度,明确审批程序、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
预算审批应当及时、高效,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四章预算执行第十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制度,明确预算执行的程序、方法和责任。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按照预算规定,合理使用资金,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应当提交医院管理层或者董事会、职工代表大会。
第五章预算调整第十三条医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遇有重大变化或者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的,应当根据预算调整程序进行。
第十四条预算调整应当充分论证,确保调整合理、合规。
预算调整后的执行情况,应当及时向医院管理层或者董事会、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第六章预算监督与评价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监督制度,对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等环节进行监督。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6篇)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1财务预算管理的概念及内容1,1医院预算的概念医院财务预算是指医院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对计划年度内医院财务收支规模、结构和资金渠道所作的预测,是计划年度内医院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在财务收支上的具体反映。
1,2医院财务预算的内容医院的预算编制属于国家计划范畴,国家对医院财务预算的各项内容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医院财务预算,分为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两大类。
具体分类如下:医院的财务预算收入主要包括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制剂收入、其他收入和差额预算补助。
医院的财务预算支出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公务费、药品费、制剂原材料费用、卫生材料费、其他材料费用、低值易耗品费用、业务费、一般修缮购置费、大型设备更新维护费、租赁费、其他费用、差额预算补助和专项补助支出。
2医院预算与企业预算的差异明确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前提是要明确医院预算与企业预算的区别。
医院是具有企业性质又具有公益性质的特殊机构,医院的财务预算活动是国家经济预算的一部分,要完善医院预算管理制度,在实践中科学运用各项编制方法,必须首先明确医院财务预算与企业财务预算的差异。
2,1目的不同预算是管理的手段,服务于组织目的。
医院作为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特殊经济组织,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预算的目的也是为了以最少的投入即最低的价格提供最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而企业预算立足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服务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目的,争取最大经济效益。
2,2指导方法不同我国《医院财务制度》第8条规定了医院的预算管理办法,即“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而企业预算以尽量扩大收入减少支出为原则,目的是让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持续的高速发展。
3医院预算管理的功能3,1医院预算管理的计划功能通过预算,可以使医院的目标及政策以数量化、系统化的编制出现,促进医院合理合法地组织收入。
科学合理地安排支出,帮助医院及时预测医疗市场的变化趋势,判断医疗需求,把困难和问题尽可能地事先加以考虑,防患于未然:对资源配置预先作出规划,使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都发挥出最大潜能,避免关键环节因资源短缺而影响整体运营效果。
医院预算制度
医院预算制度引言概述:医院预算制度是指医院为了合理规划和管理财务资源,制定的一套预算管理体系。
医院预算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医院预算制度的内容。
一、预算编制1.1 预算编制的目的医院预算编制的目的是为了合理规划医院财务资源,确保医院经济运行的平稳发展。
通过预算编制,可以明确医院的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为医院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1.2 预算编制的原则在医院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是公平性原则,即预算编制应公平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
其次是可行性原则,预算编制应基于实际情况,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还有透明度原则,预算编制应公开透明,方便监督和评估。
1.3 预算编制的步骤医院预算编制的步骤通常包括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数据的采集、预算方案的制定、预算审核和预算执行等环节。
在每一个环节中,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和信息共享,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预算执行2.1 预算执行的责任分工医院预算执行需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分工。
财务部门负责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各科室负责预算的具体执行。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2.2 预算执行的控制措施为了确保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医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例如,建立预算执行的制度和规范,明确各项预算指标的执行要求。
同时,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2.3 预算执行的效果评估医院预算执行的效果评估是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为下一阶段的预算制定提供参考。
通过对预算执行的效果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三、预算调整3.1 预算调整的原因医院预算调整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订。
预算调整的原因可能包括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财务状况的变动、政策法规的调整等。
医院预算制度
医院预算制度医院预算制度是指医院为了规范财务管理、合理分配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而制定的一套预算管理规定和流程。
医院预算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一、预算编制阶段1.目标设定:医院预算制度的第一步是设定预算目标。
医院管理层应根据医院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确定财务指标和预算目标,如收入增长率、成本控制率等。
2.信息收集:医院管理层需要收集各部门的预算需求和计划,包括人力资源、设备采购、科研项目等各方面的需求信息。
3.编制预算: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医院财务部门和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制定预算计划。
预算计划应包括收入预测、费用预测、利润预测等内容。
4.审核与调整:医院管理层应对编制的预算计划进行审核和调整,确保预算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预算执行阶段1.预算分解:医院管理层将总预算分解为各个部门的预算,并向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分配和下达。
2.预算执行:各部门负责人根据预算计划,按照预算执行要求进行经费使用和支出,确保预算的有效执行。
3.预算控制:医院财务部门应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偏差。
4.预算调整:如果出现预算执行中的重大变化或偏差,医院管理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调整,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三、预算评估阶段1.预算绩效评估:医院管理层应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估,比较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计划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预算调整与优化:根据预算绩效评估结果,医院管理层可以对预算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预算报告:医院财务部门应向医院管理层提供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包括预算执行情况、预算偏差分析、预算调整建议等内容。
四、预算监督阶段1.内部审计:医院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外部审计:医院应定期邀请独立的审计机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确保预算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3.预算公开:医院应向社会公开预算执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医院预算制度
医院预算制度引言概述:医院预算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了合理管理和利用财务资源,制定的一套预算编制、执行和监控的制度。
它对于医院的经济运行和财务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控、预算调整和预算评估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医院预算制度。
一、预算编制:1.1 定义预算编制的目标和原则:医院预算编制的目标是合理配置财务资源,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原则上,预算编制应当遵循透明、公平、科学、合理的原则。
1.2 预算编制的步骤:医院预算编制一般包括预算制定、预算审核、预算调整等步骤。
预算制定阶段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制定预算目标和指标。
预算审核阶段需要对预算方案进行评审和审批。
预算调整阶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调整和修订。
1.3 预算编制的难点和对策:医院预算编制中的难点主要包括数据的准确性、目标的合理性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协调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完善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建立科学的目标制定机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二、预算执行:2.1 预算执行的管理机制:医院预算执行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包括预算执行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度和预算执行监控等。
通过明确责任、激励机制和监控手段,可以有效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和质量。
2.2 预算执行的问题和对策:医院预算执行中常见的问题包括预算超支、预算执行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预算执行的监控和控制,建立及时的预警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
2.3 预算执行的效果评估:医院预算执行的效果评估是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
通过比较预算执行情况和实际效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预算执行策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
三、预算监控:3.1 预算监控的内容和方法:医院预算监控主要包括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测、预算差异的分析和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等。
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分析、预算控制指标、绩效评价等方法进行预算监控。
3.2 预算监控的目标和意义:医院预算监控的目标是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预算策略。
医院预算制度
医院预算制度医院预算制度是医疗机构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指医院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制定的一套预算编制、执行和监控的规范和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预算制度的基本概念、编制流程、执行方式以及监控措施等内容。
一、基本概念医院预算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资源合理配置,通过编制、执行和监控预算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它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对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医院预算制度的核心目标是合理安排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并确保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流程医院预算制度的编制流程包括预算编制、审核、报批和执行四个环节。
1. 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医院预算制度的第一步,主要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个方面。
在编制收入预算时,医院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收入来源,如医疗服务收入、药品销售收入、科研项目收入等,并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和估算。
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医院需要考虑各项成本和费用,如人员工资、设备维护费用、药品采购费用等,并根据医疗服务规模和质量要求进行合理分配。
2. 审核预算编制完成后,需要进行审核环节。
医院财务部门和相关部门会对预算进行审核,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各项收入和支出的合理性、预算数额的科学性等。
3. 报批审核通过后,预算需要报批。
医院管理层会对预算进行审议和批准,确保预算符合医院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
报批环节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商议,确保各项预算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4. 执行预算报批后,进入执行阶段。
医院各部门按照预算执行计划,合理安排和使用预算资金。
同时,财务部门会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核对,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风险。
三、执行方式医院预算的执行方式主要包括年度预算和分项预算两种形式。
1. 年度预算年度预算是指医院根据一年的经营计划和目标,编制的全面预算。
它涵盖了医院全年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并对各项预算进行详细的分解和安排。
医院预算制度
医院预算制度引言概述:医院预算制度是指医院为了合理规划和管理财务资源,制定的一套预算管理体系。
它通过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预测、计划和控制,实现医院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从而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预算制度的目的、内容、制定过程、管理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预算制度的目的1.1 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医院预算制度的首要目的是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预算,可以明确财务资源的来源和用途,确保医院在有限的经费下实现最大的效益。
1.2 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医院预算制度还可以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
通过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预算制度可以确保医院拥有足够的药品、设备和人力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1.3 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预算制度还可以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医院财务状况的全面分析和预测,预算制度可以帮助医院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提前预测和解决财务风险,确保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预算制度的内容2.1 收入预算收入预算是医院预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对医院各项收入来源的预测和计划,如门诊收入、住院收入、药品收入等。
通过收入预算,医院可以合理安排各项收入的使用,确保医院财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2 支出预算支出预算是医院预算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它包括对医院各项支出的预测和计划,如人员工资、药品采购、设备维护等。
通过支出预算,医院可以合理控制各项支出,防止资源浪费和财务风险的发生。
2.3 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医院预算制度的衡量标准。
通过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绩效评价,可以评估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绩效评价还可以为医院的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医院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三、预算制度的制定过程3.1 数据收集与分析预算制度的制定过程首先需要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
医院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财务数据和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为预算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
医院预算制度
医院预算制度医院预算制度是指医院在每个财政年度内,根据其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编制和执行的财务预算计划。
它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的经营决策、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一、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1. 确定目标和策略:医院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制定明确的预算目标和策略,确保预算与医院的长期发展一致。
2. 合理性和可行性:预算编制应合理、可行,基于充分的数据和信息,考虑到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确保预算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3. 全面性和完整性:预算应覆盖医院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级,包括收入、支出、投资和融资等,确保预算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4. 灵活性和适应性:预算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及时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经营的需要,确保预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预算编制的步骤和流程1. 收集和分析信息:医院应收集和分析各种与预算编制相关的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市场情况、政策法规等,为预算编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2. 制定预算目标:根据医院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制定预算目标,包括收入目标、支出目标、利润目标等,确保预算与医院的长期发展一致。
3. 编制预算计划:根据预算目标和策略,编制预算计划,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投资预算和融资预算等,确保预算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4. 审核和调整:对编制好的预算进行审核和调整,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包括与各部门和岗位进行沟通和协商,适时调整预算计划。
5. 批准和执行:经过审核和调整后,将预算计划提交给医院领导层进行批准,并组织实施,确保预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预算执行和控制1. 预算执行:医院应建立预算执行的机制和制度,确保预算计划的有效执行,包括制定预算执行计划、分配预算资源、监督和检查预算执行情况等。
2. 预算控制:医院应建立预算控制的机制和制度,确保预算计划的控制和调整,包括制定预算控制指标、制定预算控制措施、监督和检查预算控制情况等。
3. 预算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医院应及时调整预算计划,包括对收入、支出、投资和融资等进行调整,确保预算的适应性和准确性。
医院预算制度
医院预算制度一、引言医院预算制度是指为了有效管理医院的财务资源,合理分配预算,确保医院运营的可持续发展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预算制度的目的、原则、流程以及相关的指标和考核内容。
二、目的医院预算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确保医院财务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财务目标的达成;2. 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3. 加强财务监控,提高风险管理能力;4. 提供决策支持,为医院管理层提供科学依据。
三、原则医院预算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性原则:预算应基于医院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合理分配资源;2. 透明性原则:预算制定过程应透明,相关信息应对内外部人员公开;3. 可比性原则:预算应具有可比性,便于对照实际执行情况;4. 灵便性原则:预算应具备一定的灵便性,以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变化;5. 可控性原则:预算应具备可控性,能够通过监控和调整实现预算目标。
四、流程医院预算制度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预算编制:根据医院的战略目标和业务计划,各部门负责人编制预算计划,并提交给财务部门审核;2. 预算审核:财务部门对各部门的预算计划进行审核,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 预算商议:财务部门与各部门负责人进行预算商议,解决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4. 预算批准:医院管理层对预算计划进行审批,并下达预算执行指令;5. 预算执行:各部门按照预算计划执行,并及时上报执行情况;6. 预算监控:财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调整;7. 预算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调整,确保预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8. 预算报告:财务部门定期向医院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提交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五、指标和考核内容医院预算制度的指标和考核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收入预算:包括门诊收入、住院收入、药品收入等各项收入的预算;2. 成本预算:包括人员成本、设备采购成本、药品采购成本等各项成本的预算;3. 利润预算:通过收入和成本的对照,计算医院的利润预算;4. 经营指标:包括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等各项指标的预算;5. 资金流量:包括预算内的资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预测和分析;6. 财务风险:包括财务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措施的预算。
医院预算制度
医院预算制度医院预算制度是指医院为了合理管理和使用财务资源,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用于预测、安排和控制医院的财务活动和支出。
医院预算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医院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预算编制1.1 预算编制的目的和原则医院预算编制的目的是合理安排医院财务资源,保证医院正常运营和发展。
预算编制的原则包括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和科学合理等。
1.2 预算编制的程序和流程医院预算编制的程序包括预算制定、预算审核、预算调整和预算执行等环节。
预算编制的流程应该包括预算编制指导文件的发布、预算编制部门的组织和分工、数据采集和分析、预算编制的编制和审核、预算编制的汇总和报送等。
1.3 预算编制的责任和权限医院预算编制的责任应该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按照职责分工进行预算编制工作。
预算编制的权限应该根据岗位职责和层级进行划分,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预算执行2.1 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医院预算执行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控制机制,确保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监督和控制的方式可以包括内部审计、财务报告的分析和评估、预算执行的监测和评估等。
2.2 预算执行的调整和变动医院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浮现一些情况需要进行调整和变动,如预算收入和支出的变化、紧急情况的发生等。
预算执行的调整和变动应该经过相应程序的审批和决策,确保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2.3 预算执行的责任和考核医院预算执行的责任应该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按照职责分工进行预算执行工作。
预算执行的考核应该根据预算执行的目标和指标进行评估,对于预算执行不达标的情况,应该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三、预算报告和分析3.1 预算报告的内容和形式医院预算报告应该包括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和分析,预算执行的偏差和原因分析,以及下一期预算的建议和调整等内容。
预算报告的形式可以包括书面报告、会议汇报和财务报表等。
3.2 预算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医院预算分析可以采用比较分析、趋势分析、比率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为预算调整和决策提供依据。
医院预算制度
医院预算制度医院预算制度是医疗机构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它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和资源配置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预算制度的定义、目的、内容和流程,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说明。
一、定义医院预算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实现经济效益和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通过制定、执行和监控预算计划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二、目的1. 经济效益管理:通过预算制度,医院可以合理规划和控制财务资源的使用,确保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2. 资源配置优化:通过预算制度,医院可以合理分配各项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3. 决策支持:预算制度为医院管理层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匡助管理层进行决策分析和风险评估。
三、内容1. 预算计划编制:医院预算制度需要规定预算计划的编制方法和程序,包括预算编制时间、编制范围、编制依据等。
2. 预算审核和批准:医院预算制度需要明确预算计划的审核和批准程序,确保预算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预算执行和控制:医院预算制度需要规定预算执行的具体措施和监控机制,包括预算执行责任人、执行过程中的控制措施等。
4. 预算调整和报告:医院预算制度需要规定预算调整的程序和要求,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的定期报告要求。
四、流程1. 预算计划编制:医院财务部门根据医院的经营情况和发展战略,制定下一年度的预算计划。
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和商议,确保预算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预算审核和批准:预算计划编制完成后,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和审批程序。
内部审核主要是对预算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审批程序需要由医院领导层进行批准。
3. 预算执行和控制:预算计划获得批准后,财务部门需要将预算计划分解为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计划,并将其分发给各部门。
各部门根据预算执行计划进行预算执行,并及时向财务部门报告执行情况。
4. 预算调整和报告: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果浮现重大变化或者需要调整预算计划,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领导层。
医院预算制度
医院预算制度一、背景介绍医院预算制度是指医院为了合理管理财务和资源,制定的一套预算管理体系。
通过预算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医院可以实现财务预测、资源调配、绩效评估等目标,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透明度,确保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预算编制流程1. 确定预算编制时间:医院应根据年度计划制定预算编制时间表,明确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
2. 制定预算编制指南:医院应制定预算编制指南,明确预算编制的原则、方法、程序和责任分工。
3. 收集基础数据:按照指导文件要求,收集医院的财务、人力资源、设备、药品等相关数据。
4. 制定预算计划:根据医院的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制定预算计划,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和利润预算等。
5. 预算审核和调整:预算编制完成后,进行内部审核和调整,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6. 提交预算报告:将最终的预算报告提交给医院领导层进行审批,并向相关部门进行通报。
7. 预算执行和监控:医院应建立预算执行和监控机制,及时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三、预算编制原则1. 合理性原则:预算编制应基于医院的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公平性原则:预算编制应公平合理,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各部门、项目的利益平衡。
3. 灵活性原则:预算编制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变化,及时调整预算计划。
4. 绩效导向原则:预算编制应与医院的绩效评估相结合,通过设定绩效指标和目标,激励医院各部门提高绩效。
5. 可控性原则:预算编制应具备一定的可控性,能够实现对预算执行的有效监控和控制。
四、预算编制指标1. 收入预算指标:包括门诊收入、住院收入、药品收入、检查收入等各项收入指标。
2. 支出预算指标:包括人力资源成本、设备采购成本、药品采购成本、办公费用等各项支出指标。
3. 利润预算指标:通过收入和支出的对比,计算出医院的预计利润。
五、预算执行和监控1. 预算执行:医院应建立预算执行机制,明确责任人和执行程序,确保预算按照计划执行。
医院预算制度
医院预算制度一、背景介绍医院预算制度是指医院为了合理规划和管理财务资源,制定的一套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医院实现财务预测、控制和决策,确保医院的财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预算编制流程1. 预算编制目标确定:医院管理层根据医院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确定预算编制的目标,包括财务目标和经营目标。
2. 预算编制指标制定:医院根据不同部门和项目的需求,制定相应的预算编制指标,包括收入、支出、投资等方面的指标。
3. 预算编制数据收集:医院财务部门负责收集相关数据,包括历史财务数据、市场环境数据、医院运营数据等,用于预算编制的依据。
4. 预算编制方案制定:根据目标和指标,医院财务部门制定预算编制方案,包括预算的分配、调整和控制等措施。
5. 预算编制审核和批准:预算编制方案经过内部审核后,提交给医院管理层进行审批和批准。
6. 预算执行和监控:医院财务部门根据预算编制方案,进行预算的执行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7. 预算评估和调整:医院财务部门定期对预算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预算制度的主要内容1. 收入预算:包括医疗服务收入、药品销售收入、其他收入等方面的预算。
预算制度应明确收入的来源和计算方法,确保收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成本预算:包括人员成本、物资成本、设备成本等方面的预算。
预算制度应明确成本的计算方法和控制措施,确保成本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3. 投资预算:包括医院设备更新、新项目开发等方面的预算。
预算制度应明确投资的目标和计划,确保投资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4. 资金预算:包括医院资金需求、资金来源等方面的预算。
预算制度应明确资金的调配和使用规则,确保资金的充足和合理运用。
5. 预算控制:包括预算执行的监控和调整,确保预算的实施和达到预期目标。
预算制度应明确预算控制的方法和责任,确保预算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四、预算制度的意义1.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预算制度可以帮助医院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医院预算收支预算制度范本
医院预算收支预算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预算管理,规范预算编制和执行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预算收支预算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公立医院。
其他部门举办的公立医院参照执行。
第三条医院预算收支预算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医院预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促进医院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
第四条医院预算收支预算制度的内容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预算监督等环节。
二、预算编制第五条医院预算编制应当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适应性原则,以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医疗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等因素。
第六条医院预算编制应当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和资金预算等,其中收入预算主要包括医疗收入、药品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等,支出预算主要包括人员经费、设备购置、维修费用、业务费用等。
第七条医院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当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对上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核实基本数字,正确测算各种因素对医院收支的影响。
第八条医院预算编制完成后,应当提交医院领导班子审批,并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要求报批。
三、预算执行第九条医院预算执行应当遵循合法性、规范性和效益性原则,确保预算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
第十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预算执行职责,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
第十一条医院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预算规定使用资金,禁止擅自调整预算项目和金额。
确需调整的,应当报经领导班子审批,并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办理。
第十二条医院预算执行结束后,应当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形成预算执行报告,提交领导班子审批。
四、预算调整第十三条医院预算调整应当遵循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原则,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第十四条医院预算调整应当根据医疗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对预算编制进行修正。
第十五条医院预算调整完成后,应当提交医院领导班子审批,并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要求报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算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一)为了强化预算管理,加强医院经济宏观调控能力,规范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部等部委《关于加强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通知》及现行《医院财务制度》的规定,特修订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称医院预算,是指医院按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目标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医院财务活动的基本依据。
(三)医院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方案的审查、执行管理和协调督促等事务。
(四)医院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收入预算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医疗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其他收入;支出预算包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科教项目支出、其他支出。
(五)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至。
二、预算编制
(一)预算编制的原则
1. 收入统管原则医院的各项收入必须纳入医院预算,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2. 以收定支原则指医院支出应当有可靠的收入来源,不得安排无收入来源或超出收入规模的支出。
3. 收支平衡的原则指在一定时期内医院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
之间应体现对应、平衡关系。
4. 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原则对各类资金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合理安排各项支出。
(二)预算编制依据
1. 相关法律法规。
2. 医院或本科室的职责、医疗任务和发展计划。
3. 医院的各项定员定额标准。
4. 医院或本科室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年度收支变化情况。
(三)预算编制及审批流程
医院预算从编制到下发一般按照“两上两下”的程序进行。
“一上”,由科室向医院上报年度预算建议数;“一下”指预算管理办公室向科室下达预算控制数。
“二上”,科室根据下达的核定数进行调整反馈后再报医院确认、汇总;“二下”,指医院预算方案经医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批准后,分解、下达科室年度预算。
预算管理办公室每年10月上旬下发编制下一年预算的通知。
各科室应当严格按照通知具体要求和“两上两下”的程序按时完成预算编报工作。
(四)预算的编制
1. 收入预算的编制
(1)医疗收入:由门诊收入、住院收入组成。
门诊收入=计划门诊人次*预计门诊人次收费水平
住院收入=计划出院人次*预计住院人次收费水平
(2)财政补助是收入:由基本补助收入、项目补助收入组成。
基本补助收入:根据主管科室核定的定额补助和定向补助数编制。
项目补助收入:根据主管科室已经审批通过项目的拨款额确定。
(3)科教项目收入:根据具体收入项目的不同内容和有关业务计划预计填列。
(4)其他收入:根据具体收入项目的不同内容和有关业务计划预计填列。
主要有房租收入、进修培训收入、利息收入等。
2. 支出预算的编制
(1)财政项目补助支出:按照专项拨款的具体项目支出预算编列。
(2)科教项目支出:根据科教项目支出计划编列。
(3)医疗支出和管理费用支出的预算:科室支出预算的项目包括人员经费、办公费、差旅费、材料费、低值易耗品、洗涤费、维修费、水电费、计提折旧费等。
1)人员经费由工资、奖金、夜班费、临时工工资等组成。
工资=上年年末平均工资水平*12+计划调资增资额
2)办公费包括电话费、邮电费、上网费、办公用品、印刷品费等。
办公费=定额*科室人数
差旅费=定额*人数
3)材料费是指医院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经一次使用其
价值即转化为费用的医用物质以及行政后勤等科室发生的各类材料的费用。
材料费编制参照上年材料占收入的比例计算,并结合预算年度要使用的新材料确定。
4)低值易耗品是指多次使用而不改变其实物形态,其单位价值又低于固定资产起点,或其单位价值虽达到了固定资产标准,但使用年限较短,易于损坏的物品。
低值易耗品费用参照上年低值易耗费用占收入的比例计算,并结合预算年度情况确定。
5)洗涤费参照上年实际发生数及洗涤价格调整情况确定。
6)水电费由总务部根据实际量或根据科室床位数、面积、资产数或住院人次等情况分配计算确定。
7)维修费及房屋改造、修缮费由科室提出申请分别报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及总务部,经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总务部论会审后上报医院,医院根据财力和需要进行预算安排。
8)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根据当年末固定资产总额与计划年度拟增加的固定资产,采用相应的折旧方法计算编列。
(4)其他支出参照上年度实际开支情况,考虑计划年度内可能发生的相关因素预计填列。
3. 专项预算编制对于专项业务开支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预算申报和执行。
项目支出分为科室项目预算、医院统管项目预算。
科室项目预算是本科室独立开展自身业务时需要的经费预算,由科室
分别编列;医院统管项目预算是指按照职能管辖原则,行政后勤科室管辖业务所发生的费用,有归口管理科室统一编列。
项目预算中应有明确的支出内容,一般不包括日常科目预算内容。
职能科室除编制本科室公务预算外,还应编制职能所辖业务预算。
(五)各科室编制预算时应依照要求认真、客观申报;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科室预算的审核、汇总、平衡及编制医院总体预算。
三、预算执行与调整
(一)预算执行
每一笔资金的支付,均需有预算资金保障,不得办理超支预算、超计划的支出。
各项经费使用,须严格按照审批的内容执行,不得擅自改变支出用途。
各项经费开支审批流程须遵从《借款保障通则》。
(二)管理责任
预算管理办公室按照批准的年度预算划拨各科室经费,对执行情况进行客观真实记录、反映,按月向各科室提供预算执行情况报表;并通过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向院方或科室提出建议,以利于采取措施,保证预算执行。
各科室遵守物价政策,合规收费;遵守财务制度,保证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不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支出标准,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支出用途使用资金,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预算调整及追加
预算的调整及追加是指经过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批准的年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的差异时,对预算所做的变更,
包括追加、调项目变更等。
预算调整原因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由于国家相关政策变化或制定预算的依据改变使预算执行发生偏差;二是由于漏报或预算年度出现例外事件、突发事件。
预算调整方案有业务科室提出,应当列明调整的原因、项目、数额、措施及有关说明。
预算管理办公室审查后,根据金额大小按照相应的审批权限上报,待批准后执行。
四、预算监督与考核
(一)预算监督
1. 审计部门负责对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2. 预算管理办公室按照院务公开来的要求,通过职代会或以其他方式对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报告。
(二)预算考核
1. 考核对象年度预算,明确年度内医院经济工作目标和管理者的收支管理责任。
各科室主任为各科室预算目标任务的责任人。
预算考核是医院综合考核的一部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预算指标单独考核。
2. 考核原则
(1)可控性原则:列入考核的目标必须是被考核人可控范围内的。
(2)目标一致性原则:以预算执行为基础,确保实现医院目标。
(3)激励性原则:预算考评过程要体现激励性,采取奖励为主,扣罚为辅的原则。
(4)时效原则:预算考核分时间段进行,可采取分月、季度、年
度等阶段考核。
(5)例外原则: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事先无法估算的情形,对预算执行影响重大,考核时作为特殊情况处理。
3. 考核指标
(1)程序性指标是对预算文件的遵从性出发进行的考核。
主要指标包括是否按时申报预算和进行预算反馈,以及预算申报是否合理等。
程序性指标可以作为预算考核的单项否决指标。
(2)目标性指标主要是对经济指标、医疗指标的执行结果和预算目标的符合性进行的考核。
经济性指标考核根据科室性质分为收入类考核和费用类考核。
收入类考核主要适用于医疗医技等有收入的科室,指标包括收入预算完成百分比、人均净结余、收支结余率、成本控制指标、工作效率指标等;费用类考核主要适用于职能科室,指标包括项目实施率、项目绩效达标率、经费节约率等。
4. 考核形式预算考核形式按时间可以分为月、季度和年度考核;指标选取上可以采用单项指标考核,也可采用综合指标考核。
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对预算考核科室基础资料的收集、分析,最终由党政联席会议审议、确定考核结果。
五、年度决算
(一)年度终末,医院应按照应按照财政部门决算编制要求,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编制决算。
(二)编制决算前,财政部应下发决算通知书,明确决算工作的各项要求,各科室有责任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做到当年收入当年
入账,真实、全面反映预算年的度财务状况。
(三)医院应加强结余经费的管理。
财政结转(余)资金应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管理和运用。
医院自有资金安排的科室预算经费余额,医疗医技科室除差旅费之外,其他项目余额不再结转下年;行政科室的经费余额除办公费(不含追加)、差旅费等按定额编制项目外,其他项目余额不在结转下年。
未执行完的项目,其余额由科室结转下年;未执行的项目在下一年还需执行的,视作新增项目需要重新申报预算。
(四)决算草案经总会计师、院长审批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和批准。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