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旅游风险感知研究述评_吴国清

合集下载

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综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综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综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海岛旅游作为一种受到广大游客喜爱的旅游方式,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研究和关注。

国内外学者在海岛旅游领域进行了丰富的研究,涉及到了不同的主题和角度。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行一个综述,总结目前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研究方法,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国内,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岛旅游在旅游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研究学者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对国内不同地区的海岛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他们关注了海岛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讨了海岛旅游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此外,他们还研究了海岛旅游的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探讨了如何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保护海岛生态环境。

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内海岛旅游的现状和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在国外,许多国家也拥有丰富的海岛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国外学者对海岛旅游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关注了海岛旅游的市场开发、旅游体验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他们研究了海岛旅游的需求与供给关系,探讨了如何有效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并提高旅游体验。

此外,他们还研究了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了如何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保护海岛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这些研究为国外海岛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海岛旅游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对于海岛旅游的市场定位和品牌建设研究相对较少,对于不同类型海岛旅游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全面。

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并加强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海岛旅游研究的发展。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展开综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1.1)对海岛旅游的概况进行简要介绍,并明确了本文的目的(1.3)。

接下来,正文部分(2)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国内海岛旅游研究(2.1)和国外海岛旅游研究(2.2),每个部分将进一步细分为多个要点。

旅游系统模型分析及演化研究

旅游系统模型分析及演化研究

旅游系统模型分析及演化研究————————————————————————————————作者:————————————————————————————————日期:旅游系统模型分析及演化研究-旅游管理旅游系统模型分析及演化研究冷少妃吴国清(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摘要】在新形势下,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但作为旅游分析的重要工具——旅游系统的研究却难以满足现今各种旅游现象分析的需要。

首先,本文通过分析旅游功能系统、旅游地理系统以及旅游复杂系统等三种典型系统模型研究的现状,总结归纳三种旅游系统模型存在的不足。

其次,以Leiper 的旅游地理系统模型为基础,从复杂系统的角度构建适合现阶段旅游现象分析的旅游系统模型,并尝试从旅游客流的角度对其进行新的阐释。

最后,在此基础上,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理论群以及相关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探讨旅游系统演化的内在机制,以此来预测旅游系统未来的发展走势。

关键词旅游系统模型;演化;自组织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5.05.008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目的,可将旅游系统划分为多种类型。

目前,旅游系统主要可以归纳为旅游功能系统、旅游地理系统、旅游复杂系统等三种类型。

三种类型的旅游系统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旅游系统的特点,但随着旅游市场的巨大变化以及旅游研究需求的转变,需要完善现有的旅游系统模型,帮助研究者、决策者以及旅游者等把握旅游现状;同时,进一步通过旅游系统演化的研究预测其未来发展的趋势与走向。

一、旅游系统模型分析及建构(一)旅游系统模型研究现状第一,旅游功能系统模型。

旅游功能系统模型强调旅游系统的功能,决定旅游系统功能的系统结构和影响旅游系统结构的外部环境。

基于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观点以及经济学中供求关系,1972年,Gunn最早从结构——功能角度分析旅游系统,提出了旅游功能系统模型(图1);从旅游规划的视角,在一个目的地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功能系统模型,认为其分别由供给和需求两部分构成,而旅游者、交通、吸引物、服务及信息促销五项是旅游规划中的基本要素,这五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体——旅游功能系统[1]。

我国出境旅游者风险感知差异及其信息来源偏好

我国出境旅游者风险感知差异及其信息来源偏好

心 理 风 险
旅 游 活 动 不 能 反 映 我 的 性 格 或 自身 形 象 的 可 能 性
满 意 度 风 险
旅游 活动不 能带 来个人 满足 感 的可
能 性
社 会 风 险
旅游活 动影 响他 人对 我 的看 法的可
能 性

研 究 设 Biblioteka 时 间风 险 旅游活 动花 费太 多 时间或者 根 本就
类细 分市场所 应采取 的营销对 策。
关 键 词 :风 险 感 知 ; 中 国 出境 旅 游 者 ;旅 游 信 息 来 源 ;市 场 细 分
中 图 分 类 号 :F 5 9 0 . 8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风 险 和 安 全 问 题 是 国 际 旅 游 者 主 要 顾 虑 的 问
感知风 险的七大 类型 具体描述 旅 游活动 中 出现 机械 或设 备 故障 的
可 能 性
险感 知类 型 的 游 客群 体 ,有 针 对 性 地 向其 传 递 相
关信 息 ,以降低他们所感 知 的旅 游风 险程度 ] 。另
外 ,将 实际 出境旅 游 者 和潜 在 出 境旅 游者 作 为 一 个整体 进 行 研 究 ,可 以对 我 国出 境 旅游 市 场 进 行
身 体 风 险
旅游活 动中发 生危 险、 伤 害或疾病 的
可 能 性
风险 因子 ,研究 他们对 出境旅游 风险 的感 知 ,考察 不 同的细 分 市 场对 出境 旅 游 的信 息来 源 偏 好是 否
有 显 著 差 异 , 旨在 为 旅 游 营 销 管 理 组 织 更 好 地 了 解我 国出境客 源市场提供 参考 。
通过 P A S W S t a t i s t i c s 1 8进 行 描 述 性 分 析 ,所 得 到的调查对象 的人 口统计 学特 征 ( 见表 2 ) :被 调 查 者 中女 性 居 多 ( 5 5 . 6 %) ,年 龄 段 分 布 以 2 1— 3 0岁 的 游 客 为 主 ( 7 9 . 7 %) ,受 教 育 程 度 集 中在 大 学 本 科 及 以上 ( 9 3 . 1 %) ,家 庭 年 收 入 大 部 分 处 于 5— 3 0万 的 区 间 内 ( 9 1 . 4 %) ,全 日制 学 生 和 有 过 出境 旅 游 经 历 的 均 占 总 样 本 量 的 半 数 左 右 ( 分 别 是 5 2 . 5 %和5 3 . 6 %) 。《 中 国 出境 旅 游 发 展 年 度 报

城市居民出境旅游风险感知维度选划——以上海市为例

城市居民出境旅游风险感知维度选划——以上海市为例

第36卷第1期 2017年2月地域研究与开发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Vol.36 No.lFeb. 2017城市居民出境旅游风险感知维度选划-----以上海市为例吴国清(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200234)摘要:伴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持续增长,出境旅游风险频度也不断升级,危害程度不断加剧。

依据旅游风险感知维度相关研究成果与实地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以上海市为例,选划城市居民出境旅游风险感知维度,并 结合政府部门出境提示预警、游客对出境旅游的有效投诉、企业出境旅游产品风险等级测评等相关数据,分别从出 境旅游服务需求方和提供方视角对出境旅游风险感知维度进行甄别及差异校验,旨在为城市居民出境旅游风险管控与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旅游风险感知;出境旅游;维度选划;城市居民;上海市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1997年《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颁 布实施,我国市场化意义上的出境旅游开始起步。

鉴于 出境旅游活动的流动性、异地性和环节多等特征更加显 著,影响旅游安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复杂而多样,特别 是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治安事件等潜在的或已经存在的风险隐患,使得出境旅游决策及出境旅游活动过 程中问题不断,旅游事故类型和频率有増无减,出境旅 游服务质量面临严峻考验。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休闲消费理念升级,与保持持续高速増长的国内旅 游市场以及出现小幅下降后企稳回升的人境旅游市场 相比,我国出境旅游规模日益扩大,出境旅游目的地数 量逐年攀升,出境旅游市场増速虽然放缓但总体呈现快 速増长态势。

2010—2015年,我国公民出境人数年均増 长16.3%,快速进人全球跨境旅游领跑者队伍(早在 2012年我国公民出境人数已达到8 318.27万人次,超过 德国、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国[1])。

然而,游 客出境旅游意愿持续升温形成的庞大出境旅游规模、旅 游风险频度升级与危害程度加剧、游客维权意识増强等 导致游客满意度下降及对出境旅游投诉量増长问题凸 显,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我国游客对境外“打工度假”的风险感知及旅游动机分析

我国游客对境外“打工度假”的风险感知及旅游动机分析

我国游客对境外“打工度假”的风险感知及旅游动机分析程圩; 张霄玥; 隋丽娜【期刊名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48)005【总页数】8页(P90-97)【关键词】打工度假; 旅游风险感知; 旅游动机; 青年旅游者【作者】程圩; 张霄玥; 隋丽娜【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2; 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澳大利亚悉尼1466;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陕西西安7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84一、引言打工度假也被称为打工旅游,是一种新的人口流动现象,是许多年轻人延长出游时间和实现自我的一种特殊流动方式。

[1]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不同,打工旅游者在消费的同时也参与旅游生产,但是生产只是为旅游消费提供资金来源,而打工只是获得旅行体验的一种手段。

正式的“打工度假”签证系统于1970年在英国开放,英国允许英联邦国家的年轻人短期的体验英国社会和生活,通过这种旅游方式,年轻人可以在海外工作来支撑他们的旅游开销。

[2]目前,已有60余个国家和地区针对年轻人推出“打工度假签证(Working Holiday Visa,也称工作假期签证)”,中国大陆18—30岁公民可申请新西兰(2008年开始,每年1 000个名额)和澳大利亚(2015年开始,每年5 000个)的“打工度假”签证。

目前,国内打工度假方式在云南、西藏等地悄然兴起,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现象,对其零星研究也初现端倪,但并未受到学者广泛关注,而出境打工度假研究则未现始端。

本文拟对出境打工度假特定的风险感知维度和旅游动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影响旅游者决策的不同因素,并进而提出建议。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一) 打工度假帕佩(Pape)最早提出“touristry”(工作旅游)一词用以界定以职业为手段的一种出行方式,他强调打工度假概念要点在于它依旧是一种旅游方式并非工作方式,工作的首要目的是旅游。

国内旅游安全问题的前沿研究探究述评_韩玉灵新

国内旅游安全问题的前沿研究探究述评_韩玉灵新

国内旅游安全问题的前沿研究述评○韩玉灵1翟向坤2王业娜2(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学院,北京100024;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高职学院,北京100048)摘要: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涉及“旅游安全”的论文为样本文献,从旅游安全基础理论研究、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及其他旅游安全的相关研究等方面分析中国旅游安全研究的学术动态,并对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了评述与分析。

关键词:旅游安全;安全保障体系;旅游预警;旅游救援;旅游保险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11)01-0039-08国外对旅游安全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国内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

1999年实行黄金周制度以来,旅游业的发展与游客人数的激增使潜在的旅游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旅游业的重新定图1旅游安全文献统计位、理论研究的空白与旅游安全事故的频发现状,更使旅游安全研究显得迫在眉睫。

本研究对CNKI 中的旅游安全文献进行了系统检索。

如图1所示,国内的旅游安全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88-1999年的探索式研究阶段、1999-2003年的聚焦式研究阶段和2003-2010年的爆发性研究阶段。

总体而言,国内文献相对集中于旅游安全基础理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等领域,对旅游安全教育、旅游者安全等方向的研究则比较匮乏(如表1)。

表1旅游安全文献统计(按专题)专题基础理论旅游保障体系构建旅游预警旅游救援旅游保险旅游安全教育合计文献篇数672237121283269收稿日期:2010-06-21作者简介:韩玉灵(1956-),女,湖北武汉人,教授,主要从事旅游政策规制、旅游安全研究。

根据现有文献的主体方向,本文主要从旅游安全的基础理论与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等两个角度对国内旅游安全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评述。

一旅游安全的基础理论研究旅游安全的研究与发展需要坚实的基础理论支撑,它所依托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求层次、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突变论、事故因果连锁论、事故能量转移理论等相关理论。

我国境外旅游安全预警问题探讨

我国境外旅游安全预警问题探讨
二 、 我 国 境 外 旅 游 安 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理 需 要 改进 之处 ( )我 国 外 交部 发挥 主 导 作 用 的局 面需 要 改进 一
纪 8 年 代 vL mt所 著 的 做 游 、犯 罪 与安全 问题》 一书 ; O .S i . h
其后 ,德克 ・ 莱泽 ( Gas r 0 4 格 D l s ,20 )在 自己的论著 做 游 ee

存 在 着较 大的 安 全 问题 ,尤其 是 境 外旅 游 ,各 种 不 可 控 因 素要 显著 多于 国 内旅 游 。 目前
探讨。
随 着 我 国境 外 出游 人 数 的 急 剧 增 加 。境 外
旅 游安 全 预 警 问题 已经成 为旅 游 管理 部 门重 点研 究的 项 目之 一 。本 文 就 我 国境 外 旅 游安 全 预 警 的有 关 问题 进 行 了 比较 深 入 的 分 析 和
由于几年 前我 国 出境 旅游 人数仍然 较少 、旅游 目的 地 国家 业危机 管理 》中提 出了针对旅游业安全问题的综合解决 方案,该 ( 区) 或地 数量 有限 、也较少 有重大 的旅游 安全事故 发生 ,所以 , 方案主要包括旅游 目的地形象运作 、危机对人们购买决策的影响 境外旅游安全预警 管理 一直 没有引起旅游行业主管部 门— —国家 以及危机 的防范 战略等三个方面 ,同时 ,该方案还结合 世界上各 旅游局 的重视 ,发 生的境外旅游安全事件都由外交部 当作 一般 的 个 国家的旅游安全事件进行 了实证分析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中国公 民境外安全 问题来处 理科 03 ,外交部开始面 向所 有 。20 年 综合 看来 ,国外学者在境外旅游安全研究方面的关 注点主要 中国公众进行 境外 安全 风险信息的收集 、评估及发布 , 累了一 积 为犯罪 、恐怖主义 、战争等因素与旅游的关联 ,在研究方法上大 定的预警管理经验 ,发布的预警信息也有相应的公众认知度。同 多采 用经济学 、社会学 、心理 学等方法 ;我 国在旅游 安全方面 时 ,外交部作为保 护我 国公 民在境外合法权益及 利益 的代表 , 在 的研究不是很多 ,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 ,邹 统钎教授 境外救助 中也有很重要 的作 用。所 以,客观上形成 了目前我 国的 所著 的 做 游危机管理》 、郑 向敏教授所著 的 做 游安全学》 ,再 境外旅游安全预警 以外 交部为主导的局面。而国家旅游局 系统性 如 ,20 年来在华 侨大学举 行的首届 中国旅游 安全高峰论 坛等 地针对出境旅游者 的安全预警才刚刚起步 ,绝大多数 的预警信 息 09 等。 来 自外交部的 出国特别提醒 ,缺乏 自己的信息收集渠道和合理评 ( )旅 游 安 全 问题 的 实 际 案例 二 估。 在实际操作 中,我国的境外旅游 安全 管理依然存在较大的不 ( ) 预 警 信 息 收 集与 发 布 工 作 需要 改进 二

旅游系统模型分析及演化研究

旅游系统模型分析及演化研究
种类 型 。 三种 类型 的旅 游系统 都从不 同角度 揭示 了 提 出了旅游 功 能 系统模 型 ( 图1 ) ; 从 旅游 规 划 的视
旅游 系统 的特点 , 但随 着旅 游市 场 的巨 大变化 以及 角 , 在一 个 目的地 的基础 上 , 构建了旅 游功能 系统模 旅游 研究需 求 的转 变 , 需要完 善现 有的 旅游 系统模 型 , 认 为 其分 别 由供 给 和 需 求两 部 分构成 , 而 旅 游
部 各 种要素 之 间是 一种耦 合关 系, 因此其 对旅 游 系 统 的 影响 并不是 直接 的 , 而 是旅 游 系统 内各 作用力 ( 这些 作用 力性 质 不 同, 大小 不 等 , 方 向不一 , 在不 同时 空维度 下各 作用力 处于不 断变化 的 状 态 ) 之 间
图5旅游 复杂 系统模型
进一 步探讨旅游 系统 演化的内在机制 ,以此来预测旅游 系统未来的发展走势。
【 关键词】旅游系 统模型;演化;自 组织
D o i : 1 0 . 5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0 0 8 7 . 2 0 1 5 . 0 5 . 0 0 8
期和 旅游 地 自然环 境承 载力两个 子系统之 间 的耦合 的 相互作用所 最 终形 成 的耦 合力整 体地 影 响着系统
关系, 研 究了基于这 种 耦 合关 系 的旅游 地 系统 演化 演化 过 程 。 竞争 和协 同是 旅 游系统 自组织 演化 的 的机 制及 其规律 , 同时, 他们亦 提 出了 一种新 的研究 动 力 机制 , 竞争 是 系统 演化 的 最 活跃 动 力 , 协 同是
归纳三种旅游 系统模 型存在的不足 。其次 ,以L e i p e r 的旅游地理 系统模 型为基础 ,从 复杂 系统的角度 构建适合现 阶段旅游现 象分析的旅游 系统模型 ,并尝试从旅游客流的 角度对

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综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旅游经历的增加,旅游者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

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旅游形象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关研究内容涉及到旅游形象的定位、策划设计、测量方法、形象传播和推广等。

本文将从旅游形象研究领域,对国内目前的相关研究作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并就学术规范和统一、形象整合和形象管理进行初步思考。

一、旅游形象研究的起源二战结束以后,世界旅游业快速发展起来,现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近几十年来,旅游形象研究在西方国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目前国内学界普遍认可外国关于旅游形象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1971年美国亨特博士的博士论文《形象——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被认为是旅游形象研究的先驱之作。

我国国内没有关于旅游形象研究的具体时间上的共识,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实际上早在1986年邱焰美就曾就我国的旅游形象问题进行过分析。

随后的1987年蔡万坤在《旅游战略规划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中也涉及到旅游形象的论述。

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白祖诚就北京的旅游形象问题进行了阐述。

二、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的主要领域自从旅游形象研究进入人们的视野之后,研究的内容、方式、领域和角度都在不断地拓宽。

下面将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常见的研究领域对国内旅游形象研究进行简要系统的总结,从另一个视角来审视一下国内关于旅游形象方面的研究。

(一)旅游形象研究。

程金龙、吴国清等回顾了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历史,对旅游形象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认为主要涉及:旅游形象的理论研究、旅游形象的感知为模式研究、旅游形象营销策略研究、旅游形象建设研究以及区域旅游形象研究等。

乌铁红认为,国内旅游形象研究受地区和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的影响较深,理论研究弱于实证研究。

她认为旅游形象研究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角度应逐步拓宽,视野也将进一步拓展,研究主体也将区域多元化;纪丽萍对国外旅游形象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后指出,国外旅游形象研究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内容:形象的概念化及组成、目的地形象的形成机制、目的地形象的评价与测量、距离与时间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目的地形象研究中居民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目的地形象的管理策略等。

国内外健康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健康旅游研究综述

4、政策支持
为推动健康旅游的发展,各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予以支持。例如,泰国专 门设立了医疗旅游局,负责推动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国也出台了《关于促 进健康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推进健康旅游产业的规范化发展。
健康旅游与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指人们获取、理解和利用基本健康知识和服务,以维护和促进自身 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对健康旅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游客的健康旅游决策:高健康素养的游客更能够理解并认识到健康旅 游对自身健康的价值,从而更倾向于选择健康旅游产品。
2、提升游客的健康收益:高健康素养的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能够积极配合医 护人员,从而获得更多的健康收益。
3、推动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随着健康素养的提升,人们对健康旅游的需求 也将不断增加,进而推动健康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为了提高游客的健康素养,相关企业和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旅游产品: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设计和推出各种健康 旅游产品,包括养生、保健、康复等类型。
2、加强健康教育:在旅游过程中加强对游客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 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3、严格监管医疗安全: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监管,确保游客在接受 医疗服务时的安全和权益。
国内外健康旅游研究综述
01 摘要
目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引言
03
国内外健康旅游发展 现状
05
健康旅游的风险和挑 战
04 健康旅游与健康素养
摘要
健康旅游作为一种将健康与旅游相结合的全新业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 本次演示旨在综述国内外健康旅游研究的现状,探讨其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 为相关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健康旅游的风险和挑战

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

四、评述
总体来看,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公共危机管理的跨学科性使得研究难以形 成统一的框架和方法论。其次,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较为严重,部分研究成 果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最后,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危机管理合作机 制尚未形成,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待加强。
未来,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 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在公共危机管理中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国际间的公共危机管理合作也将成为研究的重 要方向,以应对全球性危机事件的挑战。
五、结论
公共危机管理是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议题,国内外学者在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 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仍需进一步深化研究、加强实践应用和推动国 际合作,以应对全球性危机事件的挑战。未来,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将更加注 重跨学科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国际间的合作交流。
1、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多种类型的危机。国内学者对 旅游业危机管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业危机的类型、特征和影响:国内学者研究了各种类型的旅游业危 机,包括自然灾害、政治冲突、流行病疫情等,分析了这些危机的特征和影响, 探讨了其对旅游业的破坏程度和应对措施。
(3)旅游业危机管理的技术应用:国际学者研究了各种先进技术在旅游业危 机管理中的应用,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探讨了这些技术如何提高旅 游业危机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结论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业危机管理的研究涉及了多个领域和层面,取得了很多有价 值的成果。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旅游业危机管理的理论体系,还为实际操作提 供了许多有益的指导。然而,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新兴技术的快速 发展,未来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旅游业危机所带来 的挑战。

国外旅游风险研究综述基于Web

国外旅游风险研究综述基于Web

国外旅游风险研究综述基于Web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旅游已成为许多人休闲度假和拓宽视野的重要选择。

国外旅游也伴随着各种风险,如政治风险、安全风险、健康风险、文化冲突风险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这些风险,本文基于Web的广泛资源,对国外旅游风险研究进行了综述。

本文将首先介绍国外旅游风险的类型和来源,分析风险对旅游者的影响以及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国外旅游风险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本文还将探讨Web技术在国外旅游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如在线旅游平台的风险提示、旅游保险的电子化服务等。

本文将对国外旅游风险研究的未来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旅游者和旅游行业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综述,旨在提高人们对国外旅游风险的认识,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二、国外旅游风险的概念及分类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外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旅游活动的增多,旅游风险也逐渐显现,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

国外旅游风险,简而言之,是指游客在境外旅游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旅游体验受到负面影响。

国外旅游风险的分类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从风险的来源来看,国外旅游风险可分为自然环境风险、社会文化风险、政治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等。

自然环境风险主要包括地震、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破坏性,对游客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社会文化风险则涉及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宗教信仰等方面,可能导致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产生误解和冲突。

政治法律风险包括战争、政变、恐怖袭击等政治事件以及法律法规的变动,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游客的旅游行程和权益保障。

经济风险则主要涉及汇率波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经济因素,对游客的旅游预算和消费产生影响。

国内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述评的开题报告

国内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述评的开题报告

国内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述评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国内旅游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旅游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国内旅游业进行风险管理研究,以应对旅游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国内旅游业。

研究内容:
1. 国内旅游业风险的分类及其特点分析。

2. 国内旅游业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3. 国内旅游业风险管理实践案例分析。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综合性研究法。

通过文献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获取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和风险管理理论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结论。

技术路线:
1. 文献调查和案例分析。

2. 数据收集和分析。

3. 模型建立和分析。

4. 结论论证和推导。

四、预期研究成果及其应用价值
预期研究成果:
1. 国内旅游业风险分类及其特点的分析,明确风险来源、影响因素以及风险特征。

2. 国内旅游业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旅游业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3. 结合实际案例,对国内旅游业风险管理实践进行分析,提出风险管理目标、策略和措施,并进行评价和改进。

应用价值:
1. 为国内旅游业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 为旅游企业提供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帮助企业提高风险
管理能力。

3. 为旅游从业者提供风险防范的方法和建议,减少风险损失。

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旅游业危机事件的频发,这给旅游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冲击。

因此,如何有效地应对和管理旅游业危机已成为旅游业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国内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在国内,旅游业危机事件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

例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和疫情等事件都可能对旅游业产生严重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国内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业危机事件,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危机管理策略。

例如,在自然灾害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应加强旅游业的灾后重建工作,提高旅游业抗灾能力。

在恐怖袭击事件方面,研究者们则主张采取安全保障措施,提高旅游业的安全性。

在疫情事件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应采取措施保障旅游者的健康安全,同时加强旅游业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升旅游信心。

国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在国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已经相对成熟。

例如,在欧美地区,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其主要包括预测和评估危机事件、应对和管理危机事件、危机事件后的恢复和重建等环节。

同时,国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也更加注重跨领域的协作。

例如,在应对恐怖袭击事件方面,研究者们主张政府、旅游业协会、旅游业企业和媒体等各方合作,形成紧密的网络,共同应对危机事件。

此外,国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还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旅游业危机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总体来看,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都呈现出多元化和跨领域的趋势,旅游业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旅游业危机事件的发生和影响都将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控制。

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旅游业也面临着各种危机,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疫情等,这些危机会对旅游业产生严重的影响,包括旅游收入的下降、游客数量的减少、旅游企业的倒闭等。

在这种情况下,危机管理就成为了旅游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危机管理是指旅游企业在危机发生时采取的应对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对企业和旅游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该领域已经成为了旅游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业危机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危机预测和预警:通过分析旅游业的相关数据和趋势,预测
和预警可能发生的危机,为旅游企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危机响应和处理:旅游企业应根据危机的不同性质和程度,
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危机公关、组织撤离、恢复和重建等。

3. 危机恢复和管理:在危机事件解决后,旅游企业需要进行恢
复和管理工作,包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重新定位、市场营销和品牌重塑等。

4. 危机预案和应急演练:旅游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危机预案,
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保证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总之,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为旅游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提高旅游业的应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保障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国内外旅游风险感知研究述评

国内外旅游风险感知研究述评

【旅游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 2015年12月(第12期,总第224期)Dec.,2015(No.12,General No.224)收稿日期:2015-10-1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GL050);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4ZS104)作者简介:吴国清(1964-),安徽休宁人,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都市区域旅游、旅游公共服务、旅游标准化等。

国内外旅游风险感知研究述评吴国清(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200234)摘要:旅游风险感知是影响游客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

旅游风险感知研究可以为认识和理解游客对于各种旅游风险事件的反应提供解释基础,为制定和完善旅游风险管理政策/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在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与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系统评析旅游风险感知概念(内涵)、维度、影响因素及其测量模型与方法等研究领域,为拓展旅游风险感知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旅游风险;风险感知;研究述评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12-0083-05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风险感知(risk perception)源自于心理学范畴,最早由Bauer(1960)引入到消费领域,指个体对存在于外界的各种客观风险的心理感受和认识,并强调个体由直观判断和主观感受获得的经验对认知的影响[1]。

风险感知的一般研究过程(见图1)。

旅游业是敏感的服务性行业,在旅游活动中旅游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

旅游风险被定义为旅游者在旅途中或在旅游目的地遭受各种不幸的可能性[2]。

虽然旅游风险的大小与游客的出游意愿与旅游者行为并非完全呈负相关,但毫无疑问的是游客的旅游决策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受到其对旅游风险感知的影响,即风险感知是旅游决策和风险判断过程的基础。

然而,在对旅游风险的评估中,往往容易忽视不同游客群体对旅游风险感知的差异;在应对旅游风险时,也常常由于缺乏对旅游风险感知的了解而出现对风险的错误判断导致不当决策和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可以说旅游风险感知的影响程度有时甚至高于旅游风险本身。

国外旅游安全研究综述

国外旅游安全研究综述
438
国 9. 11 恐怖事件是最典型的, 国外很多学者分析了 9. 11 恐怖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以及对该事件的反应 和思考[27 ]。
(3) 旅游与犯罪 犯罪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 尤其是 20 世纪以后, 犯罪的相关问题很多且复杂, 致使旅游者对犯罪持恐 惧的态度, 惧怕去犯罪率高的地区进行旅游活动[28]。 同时, 犯罪不仅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很大, 也对国际 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 造成很多国家之间的国际关系 非常紧张, 甚至带来局部地区的战争[29]。 (4) 旅游与战争 综观全世界, 步入 21 世纪以后大型战争事件极 少发生, 但世界范围内仍发生过很多战争, 如赞比亚、 美国、巴黎和华铁卢等地区[30], 战争与旅游业的关系 比较复杂, 但往往战争、恐怖主义是相伴而生的, 这样 它们与旅游业的关系更加复杂, 且战争发生后, 一般 旅游业难以迅速恢复和提升, 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 间。 (5) 旅游与政治不稳定 政治不稳定的表现形态包括国家的政治事件、殖 民主义与政治风险等[31], 通常情况下若某区域的政 治关系比较紧张, 旅游者会对其旅游决策持迟疑甚至 取消的态度, 政治不稳定会使入境和出境旅游者大大 减少, 甚至造成国际旅游收入大幅度降低。 (6) 旅游与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的蔓延往往会引起区域性旅游危机, 如H IV A ID S 在南亚、东南亚以及非洲的感染人数 迅速增加, 引起旅游者对该地区旅游的恐惧心理[32]; 英国、荷兰等国爆发的疯牛病、口蹄疫事件也影响该 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SA R S 使旅游业处于崩溃的边 缘[33]; 而近几年出现的禽流感疾病也给人们带来了 一定程度的恐慌。 (7) 旅游与环境、气候 有关旅游与环境、气候的研究时间比较早且研究 内容广泛, 早在1976 年Ca rl K rog 分析了早期的环境 危机, 接着气候变化和旅游的关系的第一次国际会议 于2003 年4 月9- 11 日在突尼斯的杰尔巴岛召开。随 后就有很多学者对旅游业和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研 究[34]。另外, 其他很多自然环境如烈日、水域资源、生 态环境对旅游业也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 (8) 旅游与经济、社会危机 关于旅游与经济、社会危机的研究主要以印度尼

大陆游客赴菲律宾旅游风险感知研究——以厦门游客为例

大陆游客赴菲律宾旅游风险感知研究——以厦门游客为例

大陆游客赴菲律宾旅游风险感知研究——以厦门游客为例冯钰
【期刊名称】《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23)4
【摘要】菲律宾素有“千岛之国”之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全球海岛旅游的主要目的地.自201 5年以来,中国游客赴菲律宾的人数呈现增长态势,已成为继韩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五大旅游消费市场.然而菲律宾的安全形势并不理想,受到政治因素、社会治安因素、自然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旅游安全事故频发.本研究以赴菲厦门游客为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查,采用风险感知维度理论模型,从个体因素、旅游服务因素等方面探测大陆游客就赴菲旅游风险感知的情况.
【总页数】6页(P18-23)
【作者】冯钰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上海20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
【相关文献】
1.大陆地区赴台自由行旅游者满意度及改善策略分析r——以江苏省赴台自由行游客为例 [J], 刘勇
2.图们江区域边境旅游客源结构与游客行为研究——以赴俄中国游客为例 [J], 孙
美玉;崔哲浩
3.游客的犯罪侵害风险感知研究——以印度国际游客为例 [J], 邱淑蘋;陈楠;张云耀
4.中国大陆游客赴澳旅游市场变化与入境营销研究 [J], 韩瑞玲;路紫;于建辉
5.出境游客的旅游风险感知及旅游偏好关联研究——以北京游客为例 [J], 陈楠;乔光辉;刘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上海红色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上海红色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上海红色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梁晓梅;吴国清
【期刊名称】《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7)1
【摘要】以携程、去哪儿、马蜂窝旅游网站收集的有效评论作为研究数据,基于旅游形象“认知—情感”三维理论模型,运用网络文本分析中的词频分析、情感分析、语义网络分析等方法对上海红色旅游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整体形象以及不同类型红色旅游景点形象感知差异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游客对上海红色旅游形象感知呈
现出“核心—次核心—外围”结构特征,体现出以上海革命历史文化为核心主体,以纪念馆、历史建筑为物质载体,拓展出红色旅游的功能属性与情感属性,共同构成上
海红色旅游形象感知的基石。

游客关于不同类型的红色旅游景点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感知存在一定差异性。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上海红色旅游形象优
化与提升建议。

【总页数】8页(P50-56)
【作者】梁晓梅;吴国清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数字文旅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
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
【相关文献】
1.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民宿形象游客感知评价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2.上海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方法
3.长三角地区红色旅游产品形象感知比较分析--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
4.魔都印象: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上海旅游感知形象研究
5.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红旗渠红色旅游形象感知与品牌提升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风险感知(risk perception)源自于心理学范畴, 最早由 Bauer(1960)引入到消费领域, 指个体对存在于外界的 各种客观风险的心理感受和认识, 并强调个体由直观判断和主观感受获得的经验对认知的影响[1]。 风险感知的 一般研究过程 (见图 1 ) 。 旅游业是敏感的服务性行业,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 旅游风险被定 [2] 义为旅游者在旅途中或在旅游目的地遭受各种不幸的可能性 。虽然旅游风险的大小与游客的出游意愿与旅 游者行为并非完全呈负相关, 但毫无疑问的是游客的旅游决策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受到其对旅游风险感知的影 响, 即风险感知是旅游决策和风险判断过程的基础。然而, 在对旅游风险的评估中, 往往容易忽视不同游客群 体对旅游风险感知的差异; 在应对旅游风险时, 也常常由于缺乏对旅游风险感知的了解而出现对风险的错误 判断导致不当决策和不安全行为的产生, 可以说旅游风险感知的影响程度有时甚至高于旅游风险本身。
2015 年 12 月 总第 224 期 ) (第 12 期,
【旅游理论与实践】
国内外旅游风险感知研究述评
吴国清
( 上海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上海 200234 )

要: 旅游风险感知是影响游客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旅游风险感知研究可以为认识和理解游客对于
各种旅游风险事件的反应提供解释基础, 为制定和完善旅游风险管理政策 / 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在国内 外相关文献梳理与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系统评析旅游风险感知概念 (内涵 ) 、 维度、 影响因素及其测量模型与方 法等研究领域, 为拓展旅游风险感知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旅游风险;风险感知;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二、 旅游风险感知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 “tourism risk perception” “ 、perception risks in travel” 等为关键词在外文 EBSCO 旅游会展全文数据库, 并以 “旅游风险感知” “ 、旅游感知风险” 等为关键词在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搜索, 经筛选分别获得中英文 相关文献 70 余篇。通过文献比较发现, 国外旅游风险感知研究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纪 80 年代, 早期研究多集中 于旅游风险感知的概念、 要素(维度)识别和测量等领域, 后期更多关注旅游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研究; 针对特定 从 事件的风险感知研究全面而深入,且多从国际旅游入手探讨风险感知。国内旅游风险感知研究起步较晚, 2000 年之后才开始逐渐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 主要多致力于旅游风险感知维度和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 1.旅游风险感知概念及内涵 风险被定义为所有影响目标实现的客观不确定性事件或因素的集合[4]; 风险感知是个体对风险的主观认 知, 其核心内容是不确定性与后果的严重性。 由于风险与不确定性密切相连、 风险感知具有主观性和复杂的交 叉性, 因此理论上准确地界定 “旅游风险感知” 概念是非常困难的。 目前, 学术界对旅游风险感知的概念并没有 统一的定义, 因研究内容和方式不同, 或研究的角度不同, 学者们对旅游风险感知概念的解释亦有所差异。 国外相关研究侧重于对旅游风险感知的理解, Lepp (2003 ) 、 Wilks (2006 ) 等认为旅游风险感知就是实际风 险中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 且风险感知是一个主观变量; Moutinho (2011 ) 将旅游风险感知定义为不确定性和 结果的函数, 并提出旅游风险感知来源于产品内在、 购买地点和方式、 经济和社会心理、 游客自身经历 4 个方 面的不确定性。 国内学者多是从旅游活动、旅游心理、旅游社会环境等不同的角度来诠释旅游风险感知概念,刘春济 (2008 ) 认为是游客对旅游活动过程及结果的不确定性所作出的主观判断; 章杰宽 (2009 ) 的观点是旅游者对影 响正常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心理感受和认识,是指旅游者对旅游行为发生前的心理期望与旅游行为发生的 客观效果之间的偏差的一种主观评价; 柴寿升(2011)给出旅游者风险感知的定义是个体对外界各种旅游危机事 件的主观感受与认识; 朱建华 (2013 ) 认为旅游风险感知就是旅游者在其旅游行为前及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负 面结果的感知。虽然学者们的表述不一, 但大都阐明了 “旅游风险的主观性 / 依赖直觉判断” 这一概念主题。 2.旅游风险感知维度 风险感知维度也称为类型或构面, 指旅游风险感知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对旅游风险感知维度的识别和剖 析, 有利于对游客风险感知有更全面的了解及更深刻地解释游客的行为。就旅游风险感知要素研究梳理和对 比后发现, 基于特定旅游行为和旅游项目, 国内外学者分别对旅游风险感知进行了识别研究并提出了多种维 另一方面, 风险感知维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风险感知引入到旅游业 度(表 1), 但没有提出统一的分类依据。 后, 随着学者们对风险感知维度研究的不断明晰和深入, Cheron (1982 ) 、 Moutinho (1987 ) 、 Roehl 和 Fesenmaier (1992)等众多学者的研究均证实旅游风险感知具有多维性, 是一个多构面的 (multifaceted ) 概念。
表 2 国内外旅游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研究比较
!"#$%&’()* +, !-"./01 0 2 34 5 6 7 8 9 >? <= UVW !@A>?BCD"@A>?BEFG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BXV" !"#$%YXV@AZ[B\]
收稿日期: 2015-10-1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1BGL050 ) ;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 (14ZS104 ) 旅游标准化等。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都市区域旅游、 旅游公共服务、 作者简介: 吴国清 (1964- ) , 安徽休宁人,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
( ) 0 1 2 Á Á Â Ã Ä Å Æ Ç " # $ % È É Æ ! & '
;<= : : ;<=
国外旅游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研究可归为两大类, 即外界诱导性因素、 个体自身因素。Sonmez(1998)等学者 发现旅游者更倾向于信任周围人群和媒体的信息来源,当旅游者通过朋友和媒体获得近期有关目的地暴力、 政治或社会动荡等信息, 将不会考虑前往该目的地; Lepp(2003)认为女性对健康和食品风险感知较高, 旅游经 验丰富的国际旅游者所感知到的风险可能较小; Kozak (2007) 的看法是年老且有旅游经验的男性对潜在的健 康、 恐怖主义或自然灾害等风险感知要小; Gudykunst(1988)等发现, 旅游者的焦虑对旅游风险感知也有一定的 影响。 此外, Hurley(1988)、 Tremblay(1989)最早发现国籍也是旅游风险感知的一个影响变量, 例如北美游客比欧 洲游客更容易受到国际恐怖主义威胁; Reisinger(2005, 2006)等通过对比发现, 美国和澳大利亚游客比香港游 客感知风险要更高。 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 安辉(2005)认为主观的风险感知取决于风险的定量 、 定性和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差 85
文章编号: 1002-3240 (2015 ) 12-0083-05
图 1 风险感知研究的一般过程
社会科学家 SOCIAL SCIENTIST
Dec.,2015
(No.12,General 12 期
旅游风险感知研究也开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关于旅游风险监测、 预警及管控以及旅游风险感知要素识别、 旅 游风险感知测评等成为影响旅游业健康、 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旅游实践中, 学者们对游客的旅游风险感 知进行客观的调查分析, 围绕着旅游风险感知维度、 旅游风险感知影响因素、 旅游风险管理等展开了越来越深 入的实证调研和理论探索。
表 1 旅游风险感知维度
注: ■代表选择的维度
84
国内外旅游风险感知研究述评 / 吴国清 国外很多研究者认为旅游风险感知的类型应是与旅游过程相关的,或可以按特定旅游情境等维度划分。 依据研究目的、 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等的不同, 旅游风险感知的衡量构面有适当的调整。 Verhage(1990)采用自 尊、 金钱、 时间、 健康和社会风险 4 种维度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旅游风险感知; Tsaur(1997)利用统计学的模 法律和治安、 卫生、 住宿、 天气、 观光景点和医疗支援; Sonmez 型方法, 提出了旅游感知风险的 7 个构面: 交通、 (1998)最早提出国际旅游风险感知 9 个维度; Maser 和 Weiermair(1998)验证了疾病、 犯罪、 自然灾害、 卫生保健、 交通、 文化语言障碍等风险维度; Lepp 和 Gibson(2003)不仅通过预定概念模型(predetermined conceptual model) 总结了旅游感知风险 7 个构面, 还就旅游者角色认知、 旅游经验和人口统计特征等变量与旅游感知风险之间 环境、 健康、 计划和财 的关系进行研究; Dolnicar(2005)通过实验比较本国和国际旅游风险感知差异, 使用政治、 产 5 个风险维度; Moreira(2007)依据旅游风险发生的时间快慢, 将风险维度分为隐形性和灾难性风险两类; Qi (2009)认为个人安全、 文化、 暴力和社会心理 4 个风险维度会影响旅游者对大型节事活动的风险感知; Kara-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经验相关风险和危急情形风险为代表 mustafa(2013)在社会因素、 的旅游者自身因素风险类型。 国内学者多数是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基础上进行旅游风险感知维度研究的。席建超(2007)使用与旅游过 程相关风险维度, 即交通、 治安、 卫生、 住宿、 气候、 旅游线路、 医疗救援; 竺肖英(2008)根据女性安全感知因子不 同将旅游风险感知划分为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接待设施和服务条件 4 个维度; 李鸿飞(2009)在研究旅游目的 财务、 身体 - 安全、 社会 - 心理、 机会成本、 交通 6 个风险构面; 陈楠(2009)研 地感知风险中选择目的地质量、 究出境游客风险感知与旅游旅游偏好关联性使用因子分析法萃取出 3 项旅游风险感知因子(恐怖事件与战争 危险、 公共卫生危险、 自然灾害与金融风险), 并认为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旅游者对该旅游目 的地旅游安全程度的感知; 朱建华(2013)采用因子分析法将旅游者风险感知分为功能障碍型 、 危机事件型、 文 化冲突型 3 个维度。 3.旅游风险感知影响因素 源于旅游风险感知本身是游客的主观认知, 性别、 年龄、 学历等个性差异和心理特征不同的游客, 对旅游 风险的感知和判断毫无疑问存在显著差异。旅游风险源和旅游风险感知影响因素具有多元性, 即个体的风险 社会、 文化、 制度和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 研究并找出影响游客风险感知 认知水平, 还会受到心理、 水平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将更能全面了解旅游风险感知产生原因。 事实上, 旅游风险感知影响因素大多是抽 象的, 通过调查游客对旅游风险的认知状态, 筛选、 分析与甄别旅游风险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 即揭示旅游风 险感知显著影响因素的过程是复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