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策性农业担保优势倾力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
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
本文将从土地政策、农业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扶持、产业升级、人才引进、科技支持、教育培训、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十个方面展开回答写作,探讨乡村振兴政策的具体措施和支持。
一、土地政策土地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资源,在土地政策方面,政府加强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同时,政府还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资产确权登记,鼓励农民股份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发展壮大,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农业支持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政府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力度。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政府还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政府加大力度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道路、供水、供电、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便利性,拉近城乡发展差距。
四、资金扶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资金扶持政策,加大对乡村振兴的财政投入。
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村金融发展、引导社会资本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保障。
同时,政府还推动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扶持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创业。
五、产业升级乡村振兴需要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通过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政府还鼓励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培育农村产业链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六、人才引进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支持,政府加大对农村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
通过设立农村人才引进计划,提供人才奖励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创业、投资,推动农村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保障
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保障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下,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一个全面推进的重要任务。
为了有效推动乡村振兴,需要政策保障的支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保障,包括法律保障、资金保障、人才保障、基础设施保障、产业保障、生态保障、科技保障、文化保障、农村治理保障以及对外交流合作保障。
1.法律保障乡村振兴需要一系列的法律保障,包括制定符合乡村发展实际的法律法规,并确保其严格执行。
相关政策还应加大对农村土地、农民权益的保护力度,并为其提供多项补偿政策。
此外,应加强对乡村建设及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督,严厉打击违法乡村建设行为,确保法律保障的有效落地。
2.资金保障资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制定完善的资金保障政策,确保向乡村振兴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此外,应推动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鼓励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乡村发展资金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3.人才保障乡村振兴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参与,因此政府应注重培养和引进农村发展相关人才,制定人才激励政策,提高乡村发展行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此外,还应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4.基础设施保障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需要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这包括道路、水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
5.产业保障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需要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民合作社、农村电商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同时,政府应加大对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支持力度,提高农村产业竞争力,推动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6.生态保障生态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需要政府坚决执行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推动绿色发展,加强乡村环境保护。
这包括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治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倡导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保障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与乡村振兴战略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与乡村振兴战略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一座丰碑,其核心观点为我们理解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相结合,在长期实践中发挥其潜力和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一、发展是硬道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发展是硬道理。
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只有不断发展才能生存和壮大。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乡村振兴就是要通过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和平衡。
二、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变革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二是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变革的动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农村社会存在着不同阶级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只有正确处理这些矛盾,促进各阶层农民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三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必须发挥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加大对农村科技的投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四是实事求是。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不能简单照搬外国的经验,也不应盲目进行农村改革。
要深入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五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我们要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
既要理论联系实际,又要实践检验真理。
只有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才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向前发展。
六、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六是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22.03.31•【文号】•【施行日期】2022.03.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金融综合规定,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工作部署,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加强资源配置,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力做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金融服务(一)强化粮食安全金融保障。
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春耕备耕、粮食流通收储加工等全产业链,制定差异化信贷支持措施,择优扶持一批风险可控、专注主业的粮食企业。
支持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
农业发展银行要发挥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及时足额保障中央储备粮增储、轮换和粮食最低价收购信贷资金供给。
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粮食市场化收购,主动对接粮食收购加工金融需求。
(二)加大对大豆、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供给金融支持。
围绕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菜篮子”产品供给,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持续加大信贷投入。
依托主产区和重要物流节点,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加大对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金融支持。
积极开发适合油茶等木本油料特点的金融产品,适当放宽准入门槛、延长贷款期限,支持油茶规模化种植和低产林改造。
(三)做好农产品跨境贸易和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
鼓励农业进出口企业在农产品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有实力有意愿的农业企业“走出去”。
指导金融机构基于实需原则和风险中性原则,积极为农业进出口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服务,降低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成本。
关于农业助农的政策导向pest
关于农业助农的政策导向pest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海洋渔业)厅(局、委)、乡村振兴(扶贫)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扶贫办,北大荒农垦集团,广东省农垦总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社会资本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需要加大政策引导撬动力度,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明确的农业农村发展目标和重大任务,我们对2020年4月制定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进行了修订,形成《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1年)》,现印发你们。
请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引导撬动作用,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发挥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2021年4月22日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1年)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突出“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创新投融资机制,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更好满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多样化投融资需求,为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解决好种子与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1.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引导社会资本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支持社会资本依法依规拓展业务,注重合作共赢,多办农民“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产业,把收益更多留在乡村;多办链条长、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产业,把就业岗位更多留给农民;多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帮农带农的产业,带动农村同步发展、农民同步进步。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乡村振兴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一个国家级的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乡村振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是乡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因此,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研和技术的支持,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产量。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体系,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农民收入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民收入是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加大对农民收入的政策扶持,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补贴、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农村产业经济等途径来实现。
同时,政府还应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方面的建设。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可以提高农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进入农村,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政策扶持,包括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农场、农家乐和特色农产品等,提供旅游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渠道。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乡村旅游市场的管理和规范,提高旅游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农村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推动乡村振兴。
五、农村文化与乡村振兴农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和动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培育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文化创意和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乡村振兴计划的政策支持措施
乡村振兴计划的政策支持措施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关于乡村振兴的议题备受关注。
为了推动农村发展,中国政府实施了乡村振兴计划,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
本文将从财政支持、土地政策、产业扶持、科技创新、农民权益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服务、文化保护传承、环境保护和农村社会治理等角度,对乡村振兴计划的政策支持措施展开回答。
一、财政支持财政支持是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保障。
国家在乡村振兴计划中加大了对农村的财政投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
例如,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农业保险补贴资金、农村土地托管资金等一系列专项资金,为农民提供了经济支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土地政策土地政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
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的力度,确保了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
同时,国家还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引导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产业扶持产业扶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之一。
国家在乡村振兴计划中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适应当地资源特点的特色产业。
同时,国家还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装备的支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之一。
国家加大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国家还设立了农村科技示范点,引导农民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五、农民权益保障农民权益保障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
国家加大了对农民权益保护的力度,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
同时,国家还推动建立健全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农民组织建设,提升农民的话语权和参与度。
六、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国家加大了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了乡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
同时,国家还推动农村物流和农产品加工能力的提升,改善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条件。
农业担保助力农村现代化农业发展
农业担保助力农村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而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担保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对于农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农业担保助力农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农村投入品供给能力农业发展离不开大量的投入品,如种子、农药、化肥等。
然而,由于农业生产风险较高,农民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信贷来购买这些投入品,造成了农业生产能力的下降。
而农业担保通过提供担保服务,能够为农民提供贷款保障,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融资问题,提高了农村投入品供给能力。
农民可以通过抵押或担保的方式为自己的贷款提供一定的资产保证,这样既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又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机会。
二、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农民的收入水平一直是农村现代化农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农业担保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通过提供贷款服务,让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通过金融机构提供的担保服务,农民可以获得低息贷款或灵活融资工具,帮助他们发展现代农业。
例如,一些合作社或企业可以通过担保农民的贷款申请,帮助农民购买农机具设备或进行农业种植,提高农业产能和效益,从而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推动农村现代化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创新是农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然而,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和风险,农民在技术创新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在这个时候,农业担保可以为农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提供贷款担保服务,金融机构可以为农民提供创新投资,支持他们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农民在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担保自身的贷款申请,向金融机构提供一定的资产保证,这样就有助于改善农民在金融市场中的融资效果,提高了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
四、推进农村资源整合与产业发展农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资源的整合和农业产业的发展。
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科目考试及答案
• 1.崇左市每年的蔗糖产量占全国的〔〕。
〔单项选择题2分〕得分:2分• A.1/8• B.1/7• C.1/5• D.1/6• 2.广西通过启动实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2021—2021〕三年行动方案,力争到2021年累计建成自治区核心示范区〔〕个、县级示范区600个、乡级示范园3000个、村级示范点〔〕个。
〔单项选择题2分〕得分:2分• A.100,10000• B.100,15000• C.300,15000• D.300,10000• 3.推进富川花山、大青山、崇左稀土〔〕吨金属工程。
〔单项选择题2分〕得分:2分• A.3000• B.1000• C.2000• D.500• 4.配合组建国家海洋局第〔〕海洋研究所,依托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大力引进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海洋科研力量。
〔单项选择题2分〕得分:2分• A.一• B.二• C.三• D.四• 5.〔〕,世界首条石墨烯复合橡胶改性沥青路面在广西南宁大桥建成。
〔单项选择题2分〕得分:2分• A.2021年4月• B.2021年5月• C.2021年6月• D.2021年7月• 6.以下不属于实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的是〔〕。
〔单项选择题2分〕得分:2分• A.补齐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缺乏的短板• B.加大人力的投入• C.加快餐厨垃圾回收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 D.加大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排查整改力度•7.打造南方特色医药产品出口基地过程中,〔〕不属于需要推进商贸流通工程建设。
〔单项选择题2分〕得分:2分• A.中越边境中草药商贸物流中心• B.河池长寿产品交易中心• C.凭祥中草药商贸物流中心• D.桂林中药街•8.以下不属于新能源汽车创新开展主要内容的是〔〕。
〔单项选择题2分〕得分:2分• A.倾力打造一批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与创新平台• B.扩大产量• C.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工程,以工程做大、做强、做优全汽车产业链• D.加强技术支撑•9.分布于沿海滩涂的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的〔〕左右。
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乡村振兴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旨在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提供资金保障。
本文将从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两个方面来探讨乡村振兴。
一、政策支持政策的制定对于乡村振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府加大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
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其次,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建设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促进农村与城市的经济互动。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扶持小农户、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等一系列政策,为农民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二、资金保障资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政府采取多种渠道提供资金保障。
首先,政府设立了农村发展基金。
该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
其次,政府加大了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银行和农信社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和信贷支持。
再次,政府建立了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农业产业化发展。
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鼓励农民组织生产,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增值。
这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在乡村旅游业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宣传推广等措施,吸引更多游客到农村游玩。
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改善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支持力度。
在教育方面,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修建学校,改善农村教育条件。
在医疗方面,政府加强了基层医疗服务的建设,提高了农村医疗水平。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力资源。
乡村振兴的政策与支持措施
乡村振兴的政策与支持措施乡村振兴是中国大力推行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为了促进农村振兴,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支持措施。
本文将对这些政策与措施进行详细介绍,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核心。
我国通过承包地“三权分置”政策,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鼓励农民流转土地经营权、承包权和土地资源,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化。
此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流转给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企业,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了公路、电网、供水系统等,改善了农村的交通、通信、供水等基础条件。
此外,农村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也得到了加强,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条件。
三、农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
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资,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新模式进行生产经营。
此外,组织培训农民科技人员,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效益。
四、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农村金融体系对振兴的推动至关重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设立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专门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发放农业贷款、农业保险等金融产品,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需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五、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还要关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振兴。
政府加强了乡村文化建设,鼓励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文化企业,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
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农民拓宽增收渠道。
例如,鼓励农民发展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等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产业,开展农村电商、农业旅游等新型经营模式,提供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
津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津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01•【字号】津南政发〔2021〕3号•【施行日期】2021.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津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各街镇,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天津市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1年4月1日(此件主动公开)天津市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时期是津南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津南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抢抓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推动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根据《中共津南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科学编制并实施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对于加快实践“三绿色一生态”战略目标,建设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会展经济功能区、创新发展聚集区,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干导向和结果导向,各项目标任务坚持定量化、项目化、清单化,阐明“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津南区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顺应未来变化形势第一节“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十三五”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建设绿色环境、构建绿色产业、打造绿色人文、营造海晏河清政治生态的工作思路,全力落实在“津城”与“滨城”中间地带实施规划管控、高标准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积极推进与海河教育园区一体化发展,快速推动国家会展中心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上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X县财政局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计划
X县财政局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计划年1至6月,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财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县财政局全面落实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紧扣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严格规范财政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兜牢“三保”底线,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全力打造“五区三基地”、建设“五个新X”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现将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基本情况(一)财政经济运行稳健,量质齐升。
强化预算执行工作,积极组织财政收入,16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602万元,占年初计划的5.5 72%,同比增加13640万元,增长2.1 66%,税收比重7.8 83%。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万50619元,同比增加10721万元,增长2.6 87%,地方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6.7 96%,同比提高了个百分点0.44。
全县累计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30678万元,同比增加12948万元,增长7.3 03%,其中完成土地出让价款收入30678万元,同比增加12948万元,增长7.3 03%。
16月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3067万元,同比增长1.6%,确保了上半年全县干部职工工资福利、民生支出和各部门(单位)正常运转,为全县常态化疫情防控,重点项目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贡献了财政力量。
(二)财政管理严格规范,监督有力。
进一步规范我县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参与重点项目建设领取施工现场津贴工作。
全面落实乡镇工作附加补贴政策。
全面落实和规范收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
深入开展我县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收费、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动态更新工作;完善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制度,贯彻落实公办幼儿园收费项目审批制度。
明确年春季中小学教育收费政策。
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强化绩效评价。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政策支持措施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政策支持措施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政府一直在积极出台政策支持措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政策支持措施。
一、财政政策支持政府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发展,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二、土地政策支持土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推动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产业政策支持政府大力支持农村产业发展,通过扶持农村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形式,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四、金融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金融支持力度。
五、科技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农村科技创新的支持,鼓励农民利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提高生产效益,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六、教育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七、医疗保障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建设乡村卫生院,保障农民基本医疗需求。
八、文化体育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体育赛事,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九、农村环境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十、乡村治理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农村治理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乡村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治理水平。
十一、农村农民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十二、总结综上所述,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政策支持措施多方面而又齐全,政府加大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支持力度,将为乡村振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取得更大成就。
希望在未来的乡村振兴发展中,政府能够继续出台更多有力政策,促进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85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85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0.11.10•【文号】农办议〔2020〕455号•【施行日期】2020.11.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85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农办议〔2020〕455号王凤巧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的建议收悉。
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民银行,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在国家层面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并将河北省作为示范区创建试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2018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2018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以及重大工程、计划和行动。
《规划》提出,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尊重并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推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有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由各地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扎实推进本地区乡村振兴。
目前,我部与浙江省合作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探索乡村振兴的推进路径,除此之外未开展全国范围内的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
下一步,我部将积极支持河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加强调研指导,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河北省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典型范例的示范引领作用。
建议河北省做好本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的统筹谋划,不断探索适应不同区域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径模式,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同类地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二、关于国家加强对河北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四川农信:党建铸魂金融赋能 倾力服务乡村振兴
合作协议,未来 5 年授信超 2 万亿元。
紧扣产业振兴,突出服务乡村振兴 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加强组织建设,增强服务乡村振兴 工作重点。围绕“10+3”现代农业产业
强化载体创新,拓展服务乡村振兴
金融力量。四川农信全面构建“双基共 体系建设,四川农信推出生猪“1+N” 渠道路径。四川农信创新推出了“蜀信
规划、系统部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金融服务、18 项政务服务和 30 项村务 全面满足乡村振兴各方面金融服务需
四川农信先后与 15 个市(州)、72 个区 服务,发展金融服务联络员 3.7 万余名, 求。截至 2022 年 3 月末,四川农信涉
县政府签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农贷款余额达 5764 亿元,为乡村振兴
书记、派驻金融“村官”4200 余人。在 展壮大,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 创新开展农机具、林权等质押贷款业务,
绵阳试点推进“一片一行长、一镇一经 供给持续提供金融服务。
畅通各类涉农融资渠道。创新建立银村
理”金融促乡村振兴行动,探索出党建
推进“家庭农场信贷直通车”“农 直连“夹江模式”,推行农资集中托管及
联盟、政银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信快贷”,推行家庭农场“批量授信”, “三资”动态监管,获得省委、省政府领
全力打造集“金融 + 政务 + 村务 + 电商 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四川农信联同财政、 导肯定性批示,现已陆续在 16 个市州的
+ 民生 + 物流”六位一体的农村金融综 税收等相关部门,开发“园保贷”“服 75 个区县落地推广。
四川农信:党建铸魂金融赋能 倾力服务乡村振兴
四川农信先后与 15 个市(州)、72 个区县政府签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 未来 5 年授信超 2 万亿元。
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措施
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措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为了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
一、健全农村产业体系政府通过培育壮大农村产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方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支持研发高效农业机械装备和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资源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鼓励农村发展农旅结合、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推动农民增加非农业收入,拓宽就业渠道。
二、促进农民素质提升政府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鼓励农民通过学习不断提升技能,提高自身竞争力。
政府还支持农村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和资金支持,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
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农村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水平。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缩短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距离,降低运输成本。
同时,完善农村水利设施,确保农田灌溉正常运行。
此外,加强农村电力建设,保障农村电力供应,提升农村生产和生活的便利性。
四、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政府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保农民土地权益。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专业农民或农业企业,形成大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此外,加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保护。
五、推动农民人口流动和农业转移就业政府鼓励农民人口流动,推进农业转移就业。
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计划,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引导农民工走出农村,到城市就业创业。
此外,政府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村合作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六、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政府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培育乡村社会组织,鼓励农民参与乡村事务管理。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弘扬乡土文化,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此外,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河南省农业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仍以配股和增发等传统再融资方式为主ꎮ 河南省农业上市公司 参考文献:
需要改善融资手段ꎬ 多采取直接融资手段ꎬ 提升融资能力ꎮ
[1] 张洪武. 发挥政策性农业担保优势 倾力助推实施乡村振兴
1. 1 盈利能力不强导致融资能力缺失ꎮ 盈利能力是上市公司 要求良好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ꎬ 股东投入和盈利看重盈
进一步融资的根本ꎮ 随着经济发展进步ꎬ 河南省农业上市公司进一 利能力ꎮ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ꎬ 用以衡量企业
步发展ꎮ 公开资料显示ꎬ 目前河南省农业上市公司拥有融资融券资 利用借贷资金经营的能力ꎬ 也反映了贷款安全程度ꎻ 短期偿债能力
双汇发展 三全食品 莲花健康
好想你 科迪乳业 华英农业 雏鹰农牧 牧原股份 太龙药业 羚锐制药 辅仁药业
普莱柯
总资产净 利润率 ROA
20. 3 1. 69 - 7. 09 1. 91 4. 61 1. 46 0. 54 12. 79 0. 27 7. 15 13. 91 6. 45
资产负债 比率 DAR
总资产净 利润率 ROA
20. 62 0. 99 0. 83 1. 05 3. 82 1. 85 6. 41 23. 22 0. 07 12. 22 1. 81 11. 6
资产负债 比率 DAR
29. 43 53. 87 98. 56 36. 83 41. 87 55. 98 19. 83 56. 22 43. 42 29. 16 65. 99 14. 73
流动比率 CR 114 108 32 200 121 120 179 72 229 207 60 502
产权比率 ER 44 117 1487 58 72 144 197 128 78 42 228 17
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政策
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政策1. 乡村振兴背景及重要性乡村振兴是指通过改革创新,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战略。
农村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因此,制定有效的金融支持政策至关重要。
2. 财政支持政策财政支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方式,有效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这些政策可以为农村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问题,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3. 农村信贷政策农村信贷政策对于乡村振兴尤其重要。
政府可以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农村信贷投放,提供贷款支持给农民和农村企业。
此外,可以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农村居民提供低息贷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 农村金融创新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政府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推动数字金融、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
这样可以为农民和农村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促进乡村经济的升级。
5. 农村保险政策农村保险政策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鼓励农民购买农业保险、养老保险等,提高农村居民的保险意识,降低农村风险。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农村综合保险基金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6. 农村金融扶贫政策扶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金融扶贫项目,为贫困地区提供金融支持。
例如,可以设立农村扶贫信贷基金,为贫困地区的农民和农村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7. 农村小额信贷政策农村小额信贷政策对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推动建立农村小额信贷公司,为农村居民提供小额贷款服务。
这样可以满足农民的短期资金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8. 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农村金融知识培训、设立农村金融咨询服务中心等方式,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素养。
9. 农村金融监管政策农村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支持政策有效落地的重要保障。
推动乡村振兴申论
推动乡村振兴申论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化、城乡融合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政策支持政策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政策。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农业生产资料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化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资金支持资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振兴的资金支持力度,制定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资金政策,包括财政、金融、社会资本等方面的政策。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农村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包括农业生产、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农村产业化的发展。
三、技术支持技术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技术支持力度,制定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技术政策,包括科技创新、技术转移、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政策。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包括农业科技研究、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农业科技的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村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人才支持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持力度,制定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包括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刊特稿当代农村财经2018年第7期自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开始由单一小农经营逐步向小农经营与规模经营并存发展转变。
为此2013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为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过程中凸显出来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5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央财政转变财政资金支农方式,开始筹建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自农担体系建设以来,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家农担公司”)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在财政部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对全国农担体系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推动做大担保业务规模,积极撬动银行信贷资金和其他社会资本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农业农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正逐步缓解。
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顺应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创新财政“支农支小”新方式(一)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传统财政支农方式难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逐步推进,带来农户资金需求的大幅增加。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本质性的变化,由传统的一家一户小规模、小农经济,向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截至2016年末,我国已有近179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98万个规模经营农户、124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约1.6万家省级龙头企业。
蓬勃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扩大的生产规模带来农业生产经营资金需求规模的大幅上升。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了传统财政补助为主的支农方式效力减弱,难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
2004年起,国家相继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下称农业“三项补贴”),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
但发挥政策性农业担保优势倾力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张洪武摘要:自新世纪以来,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逐步推进,带来农户资金需求的大幅增加,但农村金融的供需失衡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较为严峻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为改变传统财政补助支农方式效力减弱的局面,中央财政创新财政资金支农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兼顾“政策性”与“专业性”、具备“财政+金融”、“政府+市场”双重属性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解决适度规模经营融资难题。
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通过“看人”、“看事”的风险识别、评价管理手段,破解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失效难题;通过担保、保险、期货等多种金融工具的融合运用,打造农村金融风险传导、分散、化解的完整链条和有效路径。
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从顶层设计着眼,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力争构建符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为财政支持农业农村领域,甚至其他领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农村金融;财政支农;风险管理;农业信贷担保2本刊特稿当代农村财经2018年第7期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逐渐减弱,政策边际效应递减,政策效能逐步减弱。
在此背景下,国家需要对财政支农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需要从供给侧进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
从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角度来看,现代农业对金融的需求越来越大。
随着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与小规模农业经营相比,适度规模经营的资金需求量更大,资金使用周期更长,融资需求更加多元,对信贷等金融支持的依赖程度更高,更需要现代金融的大力支持。
从农村金融服务供给角度来看,目前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
第一,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各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反映最为普遍的就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第二,目前金融服务在期限上、品种上、成本上不能契合农业产业需求,不符合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村社会特征。
第三,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少、服务方式单一,金融服务保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新型经营主体个性化与差异化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
商业银行、商业性担保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缺乏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的动力。
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农业信贷资金单笔规模相对工商业小,商业银行操作成本高,收益难以覆盖尽调与审批成本,出于商业资本逐利的理性,传统商业银行和商业性担保公司不愿意投入农业。
第二,传统金融机构至今仍无法破解农村金融风险管理难题。
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抵质押物,财务信息不够完整、规范,同时面临市场与自然双重风险,无法满足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要求,因此商业银行支持农业项目的意愿较低。
截至2016年底,我国有7225家融资担保公司,到2017年底,我国仍然拥有6700多家融资担保公司,但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性担保公司与商业银行面临同样的风险管理难题,难以承担起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的主力军责任。
(三)坚守农担政策性定位,破解财政补贴效力减弱、传统金融支农动力不足的难题。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金融服务供需矛盾,对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金融仍然是个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要在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上下工夫,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
李克强总理指出,“发展融资担保是破解‘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
传统补贴方式的效力减弱、农村金融供需失衡、传统金融机构支农动力不足,倒逼财政支农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支农方式或采用财政直接补贴、项目直接投入、行政命令银行降息等纯政策性手段,或采用将之置于市场、任其自由发展的纯市场化策略,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两者均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此种困境要求必须改革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顺应农业生产经营由传统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本质性变化,改变传统“撒胡椒面”的补贴方式,提高政策导向的精准性。
因此,创造性由财政资金出资作为资本金建立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并通过中央财政对其进行持续的担保费补助和代偿风险补助维持其政策性属性,是顺应生产方式变化,解决上述困境的有效创新。
201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财农〔2015〕31号),提出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资金重点要支持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2015年7月,财政部、农业部、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财政支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指导意见》(财农〔2015〕121号),对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决定用三年左右时间,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由农业“三项补贴”,即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合并而来)中20%的存量部分,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增量资金,每年230亿元左右用于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分三年将690亿元资金作为注册资本金,构建起完整的专门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担保、再担保组织机构体系。
其中利用540亿元资本金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立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并向市县延伸业务分支机构,直接为新型农业经营3本刊特稿当代农村财经2018年第7期主体提供信贷担保服务;利用150亿元资本金组建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为省级机构分险增信。
农担体系兼顾“政策性”与“专业性”,是一个具有“财政+金融”、“政府+市场”属性特征的政策性金融工具。
其中“政策性”体现在农担体系的目标任务由政府下达,政策支持由政府提供,通过每年一定水平的财政资金持续补助农业担保业务代偿风险、担保费来支持农担公司的可持续运营;此外,农担体系以现代金融为工具、以市场化、公司化的运作方式为手段。
从本质上讲,农担体系是较为特殊的金融机构,虽然以企业法人的形式存在,但不以赢利为目的,有很强的政策目标。
农担体系承担的是财政的工作任务,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是财政工作的另一种方式,是财政伸在市场里的一只手,是财政体系新的工作力量和组成部分。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5〕43号),强调“对于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普惠领域、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融资担保业务,尊重其准公共产品属性”,进一步明确了农担业务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农担体系的政策性定位,决定了中央财政补助是其可持续发展、保持支农力度的关键和基础。
担保行业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典型特征,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普惠领域的担保业务,被定义为“准公共产品”。
在担保行业难以形成有效盈利方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情况下,农担体系的建立带有明确政策目标,更应在财政资金支持下,坚守政策性定位。
对农担体系的财政补助,实质上是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的调整和创新。
以财政资金作为农担公司注册资本金,目的是为了增强银行向农户发放贷款的信心,实际上是将其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抵质押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的不再是财政的直接补助资金,而是银行的信贷资金。
这种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是一种市场化的方式,与财政资金传统使用方式相比有着本质的变化,必须要在市场参与各方自愿和意愿得到满足的条件下才能完成和实现。
此种方式既要考虑农户的贷款意愿和融资成本,同时也必须考虑银行的贷款本金安全和合理利息收益,调动起银行的放款积极性。
此种方式作用效果的实现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不是传统的行政方式,一厢情愿或通过行政命令银行放贷的方式,实践证明都难以见效,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朝一夕达到预期效果、解决预期问题。
由财政直接补贴方式调整为对政策性担保业务提供持续性代偿风险补助,有助于支持农担体系的持续运营,是支持农担机构开展政策性担保业务的根本政策保障,是财政发挥“四两拨千斤”杠杆撬动作用的支点。
由于担保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对其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的属性应该是财政政策性资金,而不能是商业资本,商业资本由于其具有趋利性,会影响到担保公司完成带有政府政策性的目标。
二是在财政注资形成一定规模本金的担保公司之后,最重要和关键的不再是本金,而是担保公司在开展业务和完成政策性目标任务过程中客观形成的一定比例的代偿风险,是否有持续的财政预算资金安排予以政策性补助。
如果财政能同时安排担保费补助和贷款贴息,则更有助于担保公司解决“融资贵”的问题,增强担保公司在银担合作中的主动权和对银行放贷积极性的调动能力。
财政对农担体系政策性补助的缺位或滞后,可能导致农担体系难以坚持政策性定位,被迫向商业模式转变,并带来潜在审计风险。
在政策性担保模式下,不以赢利为目的农担机构可以综合考量担保业务的成本、风险等因素,既算经济账,又算政治账、社会账,而不是只考虑公司的成本和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更有利于在公司可持续发展与实现政府赋予农担的政策性目标之间找到平衡点,专注于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提供服务,更有利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