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医疗建设切勿追求全面开花-HC3i原创帖

合集下载

关于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关于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从卫春(花桥人民医院,江苏昆山215332)摘要: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促进了现代文明的进步。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运用于各行各业,医疗业也不例外。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今医院管理的必然趋势。

本文主要针对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5-0179-02区域医疗信息化,指的是将现如今已经成熟的信息技术运用于医疗中。

管理方面,采用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对患者实行全方位不间断的检测,便于发现在治疗过程中的新问题。

病情检测方面,将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于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医疗交流方面,医院可以建立网上研讨会,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信息交换、技术交流,便于医院整体实力的提高。

现如今,区域医疗信息化已经在大小医院进行实践探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仔细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水平,我国必须加快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上的步伐,让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真正帮助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

1我国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1缺少一个良好的规划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就是将一个区域的医院有效结合成一个整体,通过资源和技术共享,带动整个区域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

但是,现今的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出现的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没有明确的规划。

区域划分不明确,建设目标不明确,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导致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并没有真正为医疗进步带来很大改善。

没有规划,建设步伐就不明确,医院在很多问题上就无法达成共识,导致了医院之间无法形成凝聚力,无法有效共享资源和技术,医疗水平只会停滞不前。

1.2运营管理方式不合理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到位,区域信息可以有效共享,而且只需少量人手就可有效管理大批病患。

比如美国军方医院,信息化系统覆盖了美国军方的166家医院和588家诊所,通过区域信息化为910万美国军人.退伍官兵等提供了医疗上的帮助。

是否应该废除医疗体系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医疗体系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医疗体系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应该废除医疗体系。

医疗体系废除的理由如下:首先,医疗体系的存在导致了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在现有的医疗体系下,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而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严重匮乏。

这导致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违反了公平和社会正义的原则。

其次,医疗体系的存在使得医疗成本不断上升。

医疗体系的庞大机构和复杂程序导致了医疗成本的不断增加,使得普通人难以负担医疗费用。

而且,医疗体系的存在也催生了一些不必要的医疗行为,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最后,医疗体系的存在也限制了医疗技术的发展。

在现有的医疗体系下,医疗机构往往更注重经济利益而非医疗技术的创新,这使得医疗技术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基于以上理由,我们认为应该废除医疗体系,让医疗资源更加公平地分配,降低医疗成本,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

名人名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为人类利益而活,而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活。

”医疗体系的废除将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人类的医疗需求,符合人类利益。

经典案例,加拿大的医疗体系是一种基于公共保险的医疗体系,每个公民都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基本医疗服务。

这种医疗体系的废除使得加拿大成为了全球医疗服务最完善的国家之一。

反方辩手观点,不应该废除医疗体系。

医疗体系不应该废除的理由如下:首先,医疗体系的存在保障了全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在现有的医疗体系下,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无论贫富,这有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利。

其次,医疗体系的存在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

在现有的医疗体系下,各种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合作和竞争不断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医疗体系的存在也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现有的医疗体系下,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调整医疗资源的分配,保障医疗资源的公平利用。

因此,基于以上理由,我们认为不应该废除医疗体系,医疗体系的存在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促进医疗技术的发展,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

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

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一、引言医疗行业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乎着每个人的健康和幸福。

然而,目前医疗行业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资源浪费、就医难、医患矛盾等。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1.1 省级医疗资源倾斜目前,我国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而省级医疗资源分布相对不平衡。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严重匮乏,就医不便的问题日益突出。

1.2 基层医疗机构薄弱与大型综合性医院相比,基层医疗机构在人力、设备以及资金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这使得基层医疗机构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也造成了大型医院的看病难问题。

三、医疗资源浪费的问题2.1 药品和耗材浪费医疗行业中,存在大量的药品和耗材浪费现象。

有些医生出于谨慎或利益考虑,倾向于过度开药或过度使用耗材,导致了医疗成本的不合理增加。

2.2 仪器设备管理不善一些医疗机构在设备管理上存在问题,导致仪器设备无法有效利用,或者维护保养不及时,使得大量设备过早报废或效能下降。

这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也增加了医院开支。

四、就医难的问题3.1 就医排队时间长由于患者过多和医疗资源紧张,很多患者需要排队就诊,就医时间长,就医效率低下。

这给患者造成了不便,也给医院带来了管理和处理的难题。

3.2 看病费用高当前医疗费用普遍偏高,给广大患者造成了经济负担。

尤其是一些急性病患者或慢性病患者,频繁的就医和药物治疗使得医疗费用更加沉重。

五、医患矛盾的问题4.1 医患沟通不畅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良好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存在医患沟通不畅的问题。

患者倾向于怀疑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而医生又因为过度劳累或工作压力大而缺乏耐心和细心。

4.2 医生门诊压力大一些医生因门诊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导致情绪压力过大,与患者发生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

医生们也需要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工作安排来缓解压力。

医疗保健领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的设想

医疗保健领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的设想

医疗保健领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的设想一、问题描述医疗保健是人类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每个人的生命和健康。

然而,在当前的医疗保健体系中,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些困扰和问题。

1. 高昂的医疗费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医疗费用不断攀升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很多人由于无法负担高额的医疗费用而放弃就诊或者得不到适当的治疗。

2. 医患关系紧张:在一些地方,由于各种原因,医患之间关系紧张。

这使得患者在看病过程中面临诸多困扰,如长时间等候、医患沟通不畅等。

3. 落后但分散的信息系统:目前,医疗保健机构使用各自拥有的信息系统来管理患者数据和提供服务。

然而,这些系统之间缺乏相互连接和共享数据的能力,导致信息传递困难和效率低下。

二、解决方案的设想1. 降低医疗费用的措施为了降低医疗费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国家对药价的监管力度,遏制药价过高的情况发生。

(2)推动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共同采购药品和设备,以达到规模效益。

(3)加强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能力,在基层提供更多优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减轻大型综合医院压力。

2. 改善医患关系的举措(1)建立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的问题。

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其对于合理就诊期望和权益保护意识。

(2)提升医生素质与沟通能力。

通过培训、专业知识更新等方式来增加医生在沟通过程中的理解与耐心,并缓解双方紧张情绪。

(3)鼓励互联网技术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搭建在线咨询平台,方便患者和医生进行远程问诊。

3. 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为了解决现有信息系统分散、数据不共享的问题,我们可以:(1)推动各医疗机构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和互通。

建立一个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

(2)推广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系统。

将患者的病历和健康档案数字化并储存于统一平台上,以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和减少纸质文档的使用。

乡村医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乡村医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乡村医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分析1.1 人口迁移引发的需求变化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许多农村居民纷纷外出打工或者选择在城市定居。

这种人口迁移对乡村医疗建设带来了挑战。

原本规模较小的农村诊所往往无法承担大量赴城务工人员回乡就诊的需求,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1.2 医疗资源不均衡分布由于众多卫生人员集中在城市医院,乡村地区医护人员紧缺。

这导致了乡村地区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患者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和就诊等待时间长的困境。

1.3 基础设施与技术条件有限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农村卫生所面临着医疗器械过时、检测能力不足以及网络通信困难等问题。

这些限制了医生开展诊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影响了患者的就诊体验。

1.4 缺乏有效管理机制在乡村医疗建设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一个突出问题。

很多地方卫生部门的管理体制松散,监管不力,导致一些农村医院存在庸医、过度检查等现象。

这对于乡村居民来说是毫无保障的。

二、建议提出2.1 增加人才引进和培养针对医护人员短缺问题,应加大对农村地区人才引进政策的支持力度,并鼓励和推动相关专业本科教育向农村倾斜。

同时,对已有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进修,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临床水平。

2.2 完善医疗资源配置体系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医疗资源。

例如,在重点乡镇建立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足够数量和能力的医务人员,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及初步治疗。

同时,加强城乡联动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城市医院设置农村病区,定期派遣专家组到乡村协助会诊、手术等。

2.3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应投入资金更新和提升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医疗器械,提供更先进的检测仪器和临床工具。

此外,通过远程会诊、在线药店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宽医疗资源,解决医患距离问题。

2.4 加强对乡村医疗建设的监管与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乡村医疗建设的监管力度,完善科学有效的监管管理机制。

医疗卫生体系治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医疗卫生体系治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医疗卫生体系治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医疗卫生体系是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然而,在其治理过程中,仍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在我国,优质的医疗资源往往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这导致了大城市的医院人满为患,患者就医困难,而基层医疗机构却门可罗雀,医疗设备闲置。

例如,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基层医院却难以见到。

同时,优秀的医疗人才也更倾向于留在大城市,基层医疗机构缺乏高水平的医生和专业技术人员,这使得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难以提升。

其次,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有待提高。

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收入群体在获取医疗服务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高收入人群能够负担得起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更昂贵的药品,而低收入人群可能因为经济原因而无法及时就医或接受必要的治疗。

这种不公平不仅体现在医疗费用的支付能力上,还体现在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上。

部分弱势群体,如贫困人口、残疾人等,在享受医疗服务时面临着更多的障碍和困难。

再者,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医疗费用上涨过快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医疗费用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

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的现象时有发生。

同时,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价格虚高,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此外,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也使得患者在面对高额医疗费用时感到压力巨大。

医疗卫生体系中的管理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导致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

例如,不同医院之间的检查结果不能互认,患者在转诊时需要重复检查,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另外,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对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处罚不够严厉,难以有效遏制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医疗制度的辩论辩题

医疗制度的辩论辩题

医疗制度的辩论辩题正方,医疗制度应该向市场开放。

首先,医疗制度向市场开放可以增加医疗资源的供给。

市场机制能够吸引更多的医疗机构和医生参与,从而增加医疗服务的供给量,缓解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

正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说,“市场的自由竞争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

”市场开放能够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市场竞争可以促进医疗服务的提高。

在竞争的压力下,医疗机构和医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的患者。

正如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所说,“竞争是促进创新和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

”市场开放能够激发医疗行业的活力,推动医疗服务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最后,市场开放可以降低医疗成本。

市场竞争会促使医疗机构和医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降低医疗服务的价格。

这样一来,患者就能够享受到更为实惠的医疗服务。

正如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市场竞争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

”市场开放能够让医疗服务变得更加平价,让更多的人受益。

综上所述,医疗制度应该向市场开放,这样才能够增加医疗资源的供给,促进医疗服务的提高,降低医疗成本,让更多的人受益。

反方,医疗制度不应该向市场开放。

首先,市场机制会导致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医疗资源往往会向高收入人群聚集,而忽视了对低收入人群的服务。

这样一来,就会加剧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违背了医疗公平的原则。

正如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凯姆所说,“社会不公平是导致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之一。

”市场开放会导致医疗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对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市场竞争可能会导致医疗服务的恶性竞争。

在竞争的压力下,一些医疗机构和医生可能会为了谋取利润而降低服务质量,甚至出现虚假宣传和不当竞争的现象。

这样一来,患者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医疗行业的信誉也会受到影响。

正如医学伦理学家亨利·比迪尔所说,“医疗行业需要更多的道德约束,而不是市场竞争。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全球化医疗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全球化医疗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全球化医疗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全面禁止全球化医疗。

首先,全面禁止全球化医疗是出于对本国医疗资源的保护。

全球化医疗的存在会导致本国医疗资源被外国患者占用,使得本国患者难以获得足够的医疗服务。

例如,中国的一些顶尖医院经常会因为外国患者的到来而导致本国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加长,医疗资源供不应求。

其次,全面禁止全球化医疗有助于保护本国医疗技术和医疗人才。

如果全球化医疗继续存在,本国医疗人才和技术可能会被外国医疗机构挖走,导致本国医疗水平下降。

正如著名医学家阿尔伯特·施韦泽所说,“医疗技术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我们必须保护好它。

”因此,全面禁止全球化医疗是为了保护本国医疗技术和人才。

最后,全面禁止全球化医疗可以促进本国医疗体系的发展。

如果本国医疗体系不再受外国患者的影响,就可以更好地满足本国患者的需求,提高医疗水平。

正如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所说,“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全面禁止全球化医疗是为了更好地为本国人民服务。

综上所述,全面禁止全球化医疗是为了保护本国医疗资源、技术和人才,促进本国医疗体系的发展,是符合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举措。

反方观点,不应该全面禁止全球化医疗。

首先,全球化医疗有助于提高本国医疗水平。

外国患者的到来可以促进本国医疗机构与国际接轨,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

例如,美国的一些顶尖医院经常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到来促进了医院的国际化发展,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水平。

其次,全球化医疗有助于增加本国医疗机构的收入。

外国患者的到来可以为本国医疗机构带来巨大的收入,这些收入可以用于改善医疗设施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正如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所说,“财富不是一种头衔,而是一种责任。

”全球化医疗可以为本国医疗机构带来更多的财富和责任。

最后,全面禁止全球化医疗可能会导致本国医疗机构的闭塞和落后。

如果本国医疗机构不再接待外国患者,就会失去与国际接轨的机会,导致医疗水平的下降。

社区卫生医疗中心全面预算管理难点与对策

社区卫生医疗中心全面预算管理难点与对策

社区卫生医疗中心全面预算管理难点与对策社区卫生医疗中心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着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任务。

在日常运营中,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关键工作,涉及到资金的分配、支出的监管、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估等方方面面。

然而,由于社区卫生医疗中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着一些难点。

下面将对社区卫生医疗中心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社区卫生医疗中心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着预算分配的难点。

社区卫生医疗中心的预算分配需要兼顾医疗服务的需求、人员薪酬和其他运营费用。

然而,由于预算有限,资源有限,如何合理分配预算成为一个难题。

对此,社区卫生医疗中心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制定明确的预算分配原则,根据医疗服务的需求和人员薪酬的合理性进行分配。

同时,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的沟通协商,争取到更多的预算支持。

另外,社区卫生医疗中心可以开展定期的经济效益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预算分配,提高预算使用效益。

其次,社区卫生医疗中心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着资金支出的监管难点。

社区卫生医疗中心的资金支出涉及到购药、设备维修、人员培训等方面,如何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是一个难题。

为此,社区卫生医疗中心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对资金的支出进行全程监管。

同时,加强内部控制,确保资金使用符合相应的政策和要求。

此外,社区卫生医疗中心可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打造一个透明、公正、高效的资金管理系统。

最后,社区卫生医疗中心全面预算管理还面临着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估难点。

社区卫生医疗中心的资金使用效率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但由于各项指标的评估较为复杂,如何准确评估资金使用效率成为一个难题。

为此,社区卫生医疗中心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制定量化的评估指标,如医疗服务量、床位使用率、医疗费用占比等。

同时,加强医疗服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国将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我国将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作者: 许春[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页码: 765-76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1期
摘要: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欧晓理司长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卫生健康领域重点做两件大事,一个是建设国家医学中心,一个是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针对"北上广"医疗水平与世界一流还有差距的问题,将做好揭榜挂帅、择优选拔,支持建设若干个综合类、专科类、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以临床医院为牵引,调动聚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研发型企业和地方政府等方面力量,围绕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临床医学研究和成果转化走在前列,加快解决一批药品、医疗设备、疫苗、医学数据等领域"卡脖子"问题,努力打造卫生健康领域的"国之重器".。

区域医疗:先行者的考验

区域医疗:先行者的考验

区域医疗:先行者的考验作者:刘焕东古人云: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又有云: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用这两句古语形容我们的医改过程似乎恰到好处——从大跃进式的让大城市的大医院作大作强,到现在的百姓看病难,发现大医院的飞跃发展并不能解决所有人的医疗服务需要时,再转向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全科医师的培训等等,医改的方向开始越来越贴近百姓的诉求。

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建设,被称作是医改的良药,一场以信息技术推动医疗改革与创新的区域卫生服务攻坚战正在全国各地展开。

美国的HIMSS(美国医疗信息和管理系统协会)曾对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给出如下定义:为了改进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使得在医疗卫生的决策者之间,包括客户和患者能够共享医疗信息,从而改进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美国国家卫生信息网规范的一整套的技术、标准、法律、政策、项目与实施。

国际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趋势CHIMA2008年发布的《中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称,近几十年以来,英、美、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先后开展了国家级及地方级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希望推动以电子医疗数据共享为核心的区域性卫生信息网络建设,以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风险。

在美国,根据IDC报告回顾,最早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探索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社区卫生信息网络CHINs (Community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为主的区域级卫生信息共享探索。

但由于资金匮乏、商业模式不成熟以及技术等问题,很多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也面临“关、停、并、转”的风险。

他们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进行区域卫生信息化的规划和建设有很大指导价值。

在英国,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医疗服务现代化,解决看病“难”等问题的努力也进行了很多年。

2003年底到2004年,英国政府陆续与多家跨国卫生信息化巨头签署了为期10年,总金额逾60亿英镑的合同,拟搭建一个全国性的卫生信息网基础设施,部署一系列应用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建设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建设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1.06.08•【文号】国卫办基层函〔2021〕317号•【施行日期】2021.06.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建设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函〔2021〕3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社区医院建设工作自2019年开展试点,2020年在全国全面开展以来,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为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提高对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多种疾病负担并存、多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状况将长期存在,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多层次多样化便捷的健康服务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

加快社区医院建设,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是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加快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促进建立分级诊疗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建设“群众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拟于年底前再推进建成500家左右社区医院,切实巩固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科学规划社区医院布局各地在建设过程中,应当主要依托现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乡镇卫生院,可根据发展需要纳入社区医院建设范围。

各地要加强上下沟通,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服务能力和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等,结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确定社区医院建设发展规划。

要科学制定社区医院建设方案和年度计划,注重过程管理,时间服从质量,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巩固一个。

医疗健康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思路

医疗健康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思路

医疗健康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思路一、医疗健康领域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社会,医疗健康领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涉及到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就医难、就医贵等方面的挑战。

下面将逐一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创新思路。

1.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大城市拥有较多优质医疗资源,而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则面临供给不足的困境。

这导致了大城市就医相对容易,而农村居民往往需走长途跋涉才能享受到合适的医疗服务。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推行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和远程诊断技术,可以实现专家对农村地区居民进行远程诊断和指导治疗。

同时还需加强对基层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和培养优秀的基层医生团队,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2. 就医难当今社会,“看病难”现象愈发突出。

人们在医院门诊排队艰难,甚至需要提前数小时到医院等候,这使得就医成本变得非常高昂,时间成本也相应增加。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建立智能预约系统。

通过面部识别、身份验证等技术,让患者能够在线上预约挂号,减少实体排队时间和人力投入。

此外,还可以推广分时段就诊的方式,让患者根据自己的方便选择合适的就诊时间段。

3. 就医贵近年来,医疗费用呈上涨趋势。

尤其是在某些大城市和高水平的医疗机构中,患者往往需要花费巨额费用才能获得治疗和康复。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家层面可以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管控,并逐步推进全民基本医保制度建设。

同时,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积极推动创新药物和治疗技术的发展,以减少患者因昂贵医药费用而产生的经济负担。

二、创新思路1. 建立健康档案共享平台建立健康档案共享平台,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病史、检查结果等。

这样一来,患者就可以免去重复检查的麻烦,并且能够获得更全面、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2. 推动革新医疗模式传统的诊所或医院往往是由专门的科室进行分割管理,导致就医过程冗长而低效。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推行综合性诊所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模式,在同一场所提供多种便利的医疗服务。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如何解决辩论辩题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如何解决辩论辩题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如何解决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政府监管和投入来解决。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确保医疗设施和人力资源的均衡分布。

这样可以使得医疗资源更加公平地分配到各个地区,减少地区之间的差距。

其次,政府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这样可以减少因为经济原因而无法获得医疗资源的情况,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名人名句,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再让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继续存在下去。

我们需要通过政府的干预来解决这一问题。

”。

经典案例,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十分严重。

但是随着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反方观点: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并非简单的政府投入就可以解决的。

首先,政府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度的投入可能会导致其他领域的资源匮乏,从而带来新的问题。

其次,政府的干预可能会导致市场的扭曲,影响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市场力量,让市场在医疗资源的分配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例如,可以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医疗领域,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医疗资源的分配,从而实现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医疗资源分配。

名人名句,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说过,“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的干预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扭曲。

”。

经典案例,美国的医疗体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由于政府干预过多,导致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够灵活,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依然存在。

综上所述,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和监管,同时也要鼓励市场力量的参与,实现医疗资源的公平和有效分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484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484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484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9.01•【文号】•【施行日期】2020.09.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484号建议的答复代表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医疗系统及增加医疗开支投入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等部门,现答复如下: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深化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谋划、全面推进。

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医改决策部署,着力增强卫生健康治理体系整体效能,优化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络,患者就医负担逐步减轻,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

一是落实预防为主,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实施健康中国行动,聚焦健康主要影响因素、突出问题和重点人群,启动15个专项行动。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升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等防治能力。

二是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着力缓解看病贵问题。

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降低虚高药价。

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优化医保药品目录,提高短缺药品保供稳价能力,规范药品使用。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医保支付方式。

三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推动解决看病难问题。

试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优化高水平医疗资源配置。

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县域综合医改,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全科、儿科等队伍建设,提升基层能力。

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发展社会办医。

四是坚持改革与管理并重,提高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效率。

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全面推进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国务院:中医诊所彻底放开了!

国务院:中医诊所彻底放开了!

国务院:中医诊所彻底放开了!1国务院全面开放中医诊所近日,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其中关于开放举办中医诊所和中医门诊部的政策尺度之大,令人咂舌!《纲要》指出,改革中医医疗执业人员资格准入、执业范围和执业管理制度,根据执业技能探索实行分类管理,对举办中医诊所的,将依法实施备案制管理,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

并且全国人大法工委对《中医药法》草案征求意见,草案将中医诊所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这些对要将中医技术在基层医疗干一番大事业的人确实是一个福音。

不仅如此,《纲要》还指出,改革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

也就是说,只要取得了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在中医药方面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在乡镇和村开中医诊所。

关于社会资本办医,《纲要》指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连锁中医医疗机构,对社会资本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

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

保证社会办和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2中医诊所开办流程(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据国务院下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文件,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

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现在政策开放了,很多人想趁热打铁的大干一番,具体如何开办诊所详情如下:据了解,中医药法草案第九条规定,“举办中医诊所的,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速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速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速
曹凯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院长》
【年(卷),期】2022(18)3
【摘要】学科建设是决定医院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形成医院医疗品牌效应的关键因素。

2021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再次提出"加强国家医
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随后在202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谈到卫
生健康领域中的工作,也指出"扩大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

数月间,两次年度关键性政策性时间节点都提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政府加快区域医疗中
心建设意志明确。

【总页数】4页(P74-77)
【作者】曹凯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全面建设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强基层促分级提升服务能力——以扬州市18家农村区域医疗中心为例
2.聚焦全国首批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安徽省招标集团以
高质量咨询助力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3.湖南省肿瘤医院加速国家癌症区域
医疗中心建设4.农村区域性医疗中心与县域医联体建设的“沂源东里模式”--做法、
成效与思考5.加强内部控制发挥医疗审计的监督保障作用--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安徽)建设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56号(医疗体育类538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56号(医疗体育类538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56号(医疗体育类538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21.08.18•【文号】医保函〔2021〕124号•【施行日期】2021.08.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56号(医疗体育类538号)提案答复的函医保函〔2021〕124号蔡秀军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切实强化医疗医保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关于顶层设计国家医保局高度重视“互联网+”医疗医保顶层设计。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医疗机构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并对发展远程医疗提出明确要求。

2018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文件,对“互联网+医疗服务”进行分类,明确了互联网医院的性质及与实体医疗机构的关系。

2019年8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明确对于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与医保支付范围内的线下医疗服务内容相同,且执行相应公立医疗机构收费价格的,经相应备案程序后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按规定支付。

2020年3月,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在线开具电子处方,线下配药的,参保人可按规定享受医保支付待遇。

医保部门加强与互联网医疗机构等的协作,诊疗费和药费医保负担部分在线直接结算,参保人如同在实体医院刷卡购药一样,仅需负担自付部分。

医疗行业中存在的堵点及解决方案建议

医疗行业中存在的堵点及解决方案建议

医疗行业中存在的堵点及解决方案建议一、医疗行业中存在的堵点医疗行业是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领域之一,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医疗行业中的“堵点”。

以下将列举并探讨其中几个主要的堵点问题。

1. 高额药费和医疗费用不透明近年来,高额药费成为患者和家庭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新型治疗药物价格昂贵,很多人无法负担。

与此同时,医疗费用也常常缺乏透明度,使得患者对自己所需治疗的真实花费难以估计。

2. 医生资源分布不均衡中国庞大的人口使得医生与患者比例过低,尤其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更为明显。

城市大医院聚集了优秀的医生资源,而基层卫生机构和乡村诊所却缺乏足够优秀的医生资源。

这导致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排队才能看到专科医生。

3. 医疗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问题医疗数据管理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医疗行业。

由于患者就诊于不同医院,医疗数据无法共享,导致就诊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重复检查和治疗,浪费了患者和医生的时间和资源。

然而,同时保护患者的隐私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解决方案建议鉴于当前存在的堵点问题,在此提出以下几个解决方案建议,旨在改善现有局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 加强药品价格管控政府应加大对药品价格的监管力度,并推动形成合理药价体系。

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高价药物价格,并对药品费用进行透明公示。

同时,鼓励国内研发创新,降低依赖进口高价药物。

2. 加大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投资和支持力度,吸引更多优秀医生到基层就业,并提供良好待遇和成长空间,以缓解城市大医院的压力。

此外,应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3. 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建设与数据共享促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推动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通过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

同时要确保患者个人隐私得到有效保护,加强对患者个人信息的合法使用和隐私安全保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123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123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123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9.15•【文号】•【施行日期】2021.09.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123号建议的答复代表您好: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医保局,现答复如下: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我委高度重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十三五”时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会同相关部门主要从调整医疗资源布局、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目前,分级诊疗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医联体建设持续推进,患者就医流向趋于合理,双向转诊逐步通畅,区域医疗资源联通共享,信息化建设持续加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第三方评估显示,2015—2020年,医联体牵头医院向下转诊人次增长11%,成员单位向上转诊增长3.4%,呈现了患者下转增长幅度明显高于上转的良好态势。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一)关于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夯实分级诊疗基础。

一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加强培训基地和人才队伍建设。

截至2020年底,我国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已达40.6万人,较上一年度增长了4.1万人(增长11%),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已达到2.9人,顺利实现2020年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2-3人的阶段性目标,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是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2016—2020年,国家累计安排中央投资722亿元支持全国县级医院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85个;投资145.9亿元支持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30个。

三是调整基层用药政策。

我委组织开展基本药物使用管理政策调研,对全国范围内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情况进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数字医疗网HC3i
区域医疗建设切勿追求全面开花
【HC3i视点】随着新医改工作的深化,各地的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也被提上了日程。

比如宁夏、安徽以及“中三角”等区域,都在热火朝天的进行区域卫生统筹规划与建设。

在谈区域医疗建设之前,先要了解何为区域医疗?发展区域医疗为的是什么?区域医疗指的是:以当地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医院或者几个医院作为中心医院,与下级区域内所有医院进行连接,共同组成一个医疗共同体,达到医疗信息共享。

上级医院可以对下级医院通过远程的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利用专家资源为下级医院提供诊断服务。

下级医院可以将疑难病理上传到上级医院,请求提供诊断服务以及治疗方案。

病人可以通过区域医疗进行不同医院之间的转诊。

病人在不同医院的病历信息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阅辅助对比诊断。

听起来,区域医疗的概念和想法确实不错,出发点也都是为了让更多县级以下医院可以通过远程,通过信息共享和大型三甲医院建立联盟,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更好的诊疗,从而缓解看病难问题。

在国家战略层面,从发布不久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看,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将有三条主线: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优先发展PACS的县医院能力建设。

尤其是在战略中,国家层面又拿出611亿元用于全民电子健康工程建设,种种举措无不表明,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看,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都将是重点,区域卫生资源共享已是大势所趋。

而且未来发展速度很快,估计在40%-45%左右。

也可以说,区域医疗信息化将成为HIT产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行业之一。

但是,就如区域卫生信息化专家陈运奇所言,区域卫生建设必须由政府挂帅,必须选择正确的应用模式。

区域医疗的建设切勿追求全面开花,一定要抓住核心的内容——到底怎样做才是区域医疗?区域医疗建设模式是否有可复制性?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医疗建设是否是合适的区域医疗建设方式?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