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必修一《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合作学习,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4、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5、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学习重点】:1、欣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涵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习难点】:1、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学习过程】:【知识链接】(一、)课前预习1、新闻知识(1)什么是新闻?(2)新闻的特点(3)新闻的结构(4)新闻体裁2、新闻体裁A、什么是新闻(消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B、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五个“W”和一个“H”即:①、when:何时②、 where:何地③、who:何人④、 what:何事⑤、 why:何因⑥、how:何果C、新闻(消息)的特点:①、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

②、短:消息要求短。

③、快:时效性④、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⑤、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3、新闻(消息)的结构①、标题(正标、副标题)②、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③、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④、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

(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⑤、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一、自主预习:整体感知文本,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分别划分这篇文章的段落并概括各部分内容。

2.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

3.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二、理解质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三、小组合作探究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2、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3、《别了,“不列颠尼亚”》在写现实场景的同时,又相应地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请在文中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6.别了,“不列颠尼亚”五步导学案

6.别了,“不列颠尼亚”五步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目标:1.了解特写与一般消息的异同。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特写的写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展示目标,导入新课(3分钟)1.了解特写与一般消息的异同。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由香港回归导入。

二、自主探究(文体,扫除字词障碍)(6分钟)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课文是一篇特写。

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

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

文章按什么顺序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2.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

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

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作者的苦心?四、引深探究(15分钟)1.文章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想想有什么用处?五、应用探究(6分钟)1.阅读附文,说说我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2.作业:。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2.若有多媒体设备再现香港回归的真实场面,有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效果会更好。
重点:合作学习,体会新闻主体部分几个场景的象征意义。
难点:探究与活动,把握新闻作者简洁有力语言背后的民族自豪感与喜悦之情。
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法——依据自主学习案通读全文,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勾画圈点法——勾画文中重难点,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3、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共同研读。
明确:如:第4、7、11自段。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3.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的深刻内涵?
明确:“从海上来”-----是说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了殖民统治。
三、“一国两制”伟大战略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为和平方式收回香港提供了制度、法律和政策保证。
四、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是我们能够以和平方式收回香港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标题:一语双关)
导语:(1)作用:点题、揭示主旨。
主体:(2-10)告别仪式
1.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明确:文章虽短,但文中三次写到降旗。
第一次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这标志今后的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来统治;
第二次降旗是香港岛上的每天一度的降旗,平时,这一次降旗是很平常的,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非常大,因为这面旗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一、了解新闻1.新闻的定义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是一种及时准确地报道新的、重要事实的新闻体裁。

一般采用客观报道形式,只用叙述手法。

(有时也适当进行一些描写,以增强具体性和现场感,没有特殊的必要,一般不在消息中发表议论和抒情。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报告文学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

2.新闻的特征①真:内容真实,事实准确。

②短:简明扼要,篇幅短小。

③快: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

④新:内容新鲜,有价值。

⑤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3.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事件发展事件结果4. 新闻正文一般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新闻标题(消息),它是用以揭示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

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其字号一般大于正文,它通常被用来借代整篇消息。

新闻的标题可分为:主标题、引标题、副标题。

主标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的最主要的部分,主标题在整个标题中所用的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引标题,位于主标题之前,主要作用是引出主标题。

文字较短,不超过一行。

常见的有三种方式:①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方法等引出主题。

②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来引出主标题;③提出疑问和发表议论引出主标题,不写新闻事实。

副标题,位于主标题之后,主要是用事实对主标题作些补充和解释。

解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主标题不写事实,只提出一种论断或疑问,标题所准备的新闻事实,全部写在副标题中。

另一类是,主标题已承担一部分叙事的任务,副标题所作的解释,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灵活。

补充也有两种:一是补充主标题以外的次要事实;二是对主标题所写事实的续报。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教学参考1028 2042《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合作学习,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4、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5、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教学重点】1、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2、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义【教学课时】1课时。

【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全文,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特点;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完成预习自测题: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在后面“我的疑问”处。

(一)自主学习案一、了解背景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

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

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

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

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记者,必须拿出精品来,为盛事纪实,为历史留影。

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很受读者欢迎,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二、文体常识:1、新闻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上发表的对新近乃至现时发生的事件的报道。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言论、调查报告,以及各种新兴的新闻体裁(如新闻评论)。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自主学习:二、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 新闻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 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并找出对应事件。文中描写了英国 撤退时的哪几个场景?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从英国(港督)撤离香港的角度,按时间顺序进行 记录。对应事件(见下) 第一场景: 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 旗帜。(第三自然段) 标志: 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
自主学习:二、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 篇新闻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 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并找出对应事件。文中描写 了英国撤退时的哪几个场景?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第二场景:
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 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第五自然段) 标志: 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 抱。
强调作用:
标题是倒装句式,将“别了”提前,突出和强调“别了”,引人 注意。
合作探究
二、体会这则新闻的导语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 它以一个长句作为一个段落构成本新闻的导语,包括背景 的介绍、事件的结果。 作用: ①点题,点明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将乘 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不列颠尼亚”号将完成其特 殊的历史使命。②揭示全文主旨,在香港飘扬了156年的 英国米字旗即将香港降落,香港即将回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合作探究 四、揣摩含蓄的语言 2.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的深刻 内涵? ①现实场景。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 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②历史轮 回。“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 “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作者没 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然而就在这不动声色的描写中, 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3、为下面加点字注音:
旗杆()凝重()掩映()
三、学习内容:
1、通读课文,找出四个场景,讨论并归纳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2、文中提到了几次降旗仪式?最为世人瞩目的是什么?为什么?
3、感受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结构分析:这篇特写性消息按导语和主体可分两部分,试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三)全文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语言庄重而含蓄,有什么深刻含义?
(四)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五)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四、文本探究
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用多个侧面、多个角度选材来表现,本文是如何处理的?
明确: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回归的人群是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分析其意义和影响,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显得比较新颖。并且在简介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这样就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课题:第二单元第6课《别了,“不列颠尼亚”》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了特写的特点。
2、了解背景材料运用在文章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读课文,找出四个场景,讨论并归纳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知识准备:
1、回忆新闻的特点。
2、搜集香港回归相关素材。
第二部分(2至结束段):
二、内容梳理
(一)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通讯通过哪几个场景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材版本单元主题学时总数文本题目《别了,不列颠尼亚》研读学时 1学案编号年级备课组高一编制教师刘娟审核教师语文组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3、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重点难点温故知新知识链接:1、背景介绍: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周婷、杨兴这两位新华社香港分社记者真实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文章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2、“不列颠尼亚”简介不列颠尼亚——是罗马帝国对于大不列颠岛的拉丁文称呼。

不列颠尼亚被罗马人神化,称不列颠女神。

“不列颠尼亚”,成为现代英国的化身和象征,她的现代形象通常是身披盔甲,手持三叉戟和盾,在本文中指“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

3、本文是一篇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文体。

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4、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联系等。

它能使新闻主干事实充实丰满,解答读者的疑问,揭示事物的意义,为新闻注入知识性、学法指导文本阅读注音并解释词语凝重().掩映()..陈迹()..瞩目().冉冉升起()..易帜().展拓().子夜().1、本文的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分别是哪些段落?2、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这篇通讯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3、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场景一:场景二:场景三:场景四:文本探究展示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2、为什么要突出“蒙蒙细雨”这一自然环境?3、谈谈第4段中插叙总督府的背景有什么作用?4、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的深刻内涵?知识小结自测提升客观试题主观试题最好是典型试题,并有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总结,既是对上面“过程与方法”(例举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的具体化。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学生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学生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学生版)【学习目标】1.了解并掌握新闻的特点。

2.学习并能独立筛取信息。

3.了解标题及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4.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学习并能独立筛取信息(重点)了解标题及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难点)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难点)【导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有一首歌这样唱:“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大家知道这歌里唱的“东方之珠”是什么地方吗?[自主学习]了解新闻相关知识1.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访谈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2.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消息的特点:(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

(2)短:消息要求短。

(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1)标题(正标、副标题)(2)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3)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4)结语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5.导语的三大作用:一是介绍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二是揭示消息的主题;三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6.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参考《师说》p95)二、思、议、展(一)整体感知1.这篇新闻有哪几部分构成?2.正文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依次记叙了哪些事件呢?写了几个重要场景?(二)合作学习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标题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1)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文中两次提到“日落”这个词语,其作用是什么?)(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一松柏《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查阅资料,自主地、纵深地了解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新闻知识(1)什么是新闻?(2)新闻的特点(3)新闻的结构2、字词(包括两篇)二、自主检查预习内容三、整体感知文本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交流问题1:读了这篇新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扬眉吐气,大快人心——言之成理即可。

)交流问题2:以第一段为例,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自豪喜悦庄重严肃)交流问题3: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概括信息。

请思考:为什么用这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体现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四、鉴赏课文(合作探究)对于香港回归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问题1: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提示:可以从那些角度考虑?如:它的标题、选材角度、语言等)问题2:如何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双关。

一方面,参加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

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问题3:本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一)(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

如:提到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卑贱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

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卑贱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

2.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培养速读短新闻、筛选出有用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领土的思想品质,激发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1.欣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3.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三、学法指导朗读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课前检测简答题:新闻文体知识——新闻的要素及结构。

五、定向自学1.自读课文,字词清障。

[温馨提示]认真识记课文注释。

除了课文注释,我还有下列词语不清楚:2.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中心,新闻标题更是如此。

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含义?[温馨提示]将现实的场景和历史背景材料串在一起进行分析,使之融为一体。

3.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

文章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4.合作探究:课文中有许多语句庄重而含蓄。

细读下列语句,其深刻含义:[温馨提示]整体感知课文,请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

⑴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将成为历史的陈迹。

⑵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⑶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

⑷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六、归纳总结作者写本文所包含的思想情感是什么?七、巩固提升:请在课后了解香港问题的来历、中英谈判的历程。

八、学习反思对繁华的香港这颗“东方明珠”,你还知道多少?。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文体特征。

理解本文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2.理解分析文中三次降旗的不同意义,探讨新闻反映的时代精神。

3.体会本文写作视角的独特之处,分析本文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融合的特点。

一、预习检测1.新闻包括、、、、五个部分。

2.新闻六要素:、、、、、。

3.简要概括本文的导语、主体和结语的内容。

主体(第段),。

结语(第段),。

二、文本研习1.精读主体部分,概括这一部分写了哪些仪式或场景。

2.赏析新闻标题的独特之处。

3.阅读文中写到的三次降旗仪式,分析三次降旗的意义。

4.找出本文融合在现实场景中的背景材料,总结这样写的好处。

5.体会本文写作视角的独特之处三、课后检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落日朱启平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目睹日本代表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

这天天阴,海风轻拂。

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

签字的地方在战舰右侧将领指挥室外的上层甲板上。

签字桌上铺着绿呢台布,每边放一把椅子。

桌子靠里的一面是联合国签字代表团站立的地方,靠外的留给日本代表排列。

桌前左方将排列美国五十位高级海军将领,右方排列五十位高级陆军将领。

桌后架起一个小平台,给拍电影和拍照片的摄影记者们专用。

其余四周都是记者们的天下。

我站在一座在二十毫米口径的机关枪上临时搭起的木台上,离签字桌约两三丈远。

在主甲板的右前方、紧靠舷梯出入口的地方,排列着水兵乐队和陆战队荣誉仪仗队,入口处又排列着一小队精神饱满、体格强壮的水兵。

八点半,乐声大起,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

八时五十分,乐声又响彻上空,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到。

他是坐驱逐舰来的。

军舰的主桅杆上,这时升起一面美国国旗。

联合国代表团在签字桌靠里的一面列队静立。

以中国徐永昌将军为首的五十位海军将领和五十位陆军将领,也分别排列在预先安排好的位置上。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抒情性
在纪实的基础上,作者运 用丰富的文学手法表达了 对香港回归的喜悦、自豪 和期待之情。
象征性
作品通过对“不列颠尼亚 ”号离开香港的描述,象 征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和香港新纪元的开始。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梳理
引言
结尾
简述“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的背 景和意义。
总结全文,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 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始末
离开背景
1997年,随着香港回归中国的临 近港的历史使命。
离开过程
1997年7月1日,不列颠尼亚号 在香港举行了隆重的告别仪式, 随后缓缓驶离香港水域,标志着 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殖民
统治正式结束。
历史意义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象征着 香港回归祖国,洗刷了民族百年 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主体
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叙述了“不列颠 尼亚”号离开香港的过程,包括降旗 、升旗、港督府告别仪式等重要场景 。
关键语句解读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象征着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香港回归祖国。 文中对降旗、升旗的场景描写,表达了祖国恢复行使主权的庄严。
港督府告别仪式上的细节描写,展示了香港历史的变迁和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
对历史的反思
通过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引发读者对 历史的反思,思考如何在历史进程中 把握自己的命运。
对未来展望和期待
对未来的期待
文章表达了对香港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激发奋斗精神
通过对未来的展望,激发读者的奋斗精神,让人们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国家的发展 和建设中。
04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事 件及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一、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体裁特点和结构方式,了解香港回归的有关背景;2.体会课文“现实场景与历史事实的交叉”这一写作特点,学习课文庄严、含蓄的语言;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人生,了解历史的责任意识。

二、知识链接1.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及时报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记者通讯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2.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比较固定,一般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六个部分。

标题:标题分为主题、引题、副题。

正题也称主题,它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

引题也称眉题,它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正题。

副题也称子题,它的作用是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补充正题,点名意义,指出结果等。

电头: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

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背景:主要指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的说明,为烘托新闻的主题服务。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3.创作背景《别了,不列颠尼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驶主权。

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盛世,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人数之多、阵容之大,在世界新闻史上是罕见的。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实录性新闻佳作,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那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稿【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欣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4、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

(引入香港回归视频)二.背景介绍1、香港坎坷的历史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

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2、邓小平与香港回归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

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

”邓小平的话,令当时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位中国的“钢汉子”面前,低下了头。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制度。

三.知识回顾1、新闻一般分为哪几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2、哪几部分是缺一不可的?标题、导语、主体3、新闻的六要素是什么?五个“W”和一个“H”(即1、when:何时2、where:何地3、who:何人4、what:何事5、why:何因6、how:何果)四. 整体感知(一)本文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二)本文选取了五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作为典型性的特写镜头,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试找出并概括这些场景(按时间顺序)五.合作探究1、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2、这篇短文在报道新闻事实描写现实场景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在那些段落里),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3、进一步了解新闻的结构及要素。

一、预习反馈一,知识链接1、香港回归对联一幅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2、满江红.迎香港回归国耻深仇,百余载、今朝洗雪。

忆往事、全民怒吼,英夷作孽。

炮舰侵疆强贩毒,群豪抗敌甘流血。

腐清廷、割地又赔银,金瓯缺。

龙昂首、英旗撤。

存两制,棋超绝。

让山河更美,国强民悦。

澳岛归来时亦迫,台湾回返疆无裂。

待此时、把酒祭轩辕,觞英烈。

3、关于本文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

既不只了写中方,又完整反映出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对英方讽刺挖苦,又突出了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

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二,预习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

凝.重()紫荆.()掩.映()接载.()降.落()易帜.()2、多音字。

角落()水泊()秘密()角斗()停泊()秘鲁()3、形近字注音瞩目()撰写()步履()恳求()嘱托()酒馔()覆盖()开垦()4、解释下列词语凝重:掩映:瞩目:易帜:二、探究展示合作探究一:文本探究1,本文的标题有何特色,你是如何理解的?2,文章主体写了哪四个场景?3,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的运用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在哪些段落里),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背景材料有何作用?4,“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这两处细节描写都与“日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5,如何理解结语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含义?合作探究二:拓展延伸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三、梳理达标当堂检测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掩映(yìng)瞩(zhǔ)目易帜(zhì)陈迹(jì)B、停泊(bó)模样(mó)冉(rán)督察(dū)C、接载(zǎi)降落(luò)结束(jié)撤离(chè)2、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图案是(),第一任行政长官是()。

高一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高一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高一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目标择定】、通过本文的文体结构来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

2、分析文本的四个特定场景在特写新闻中的作用。

(择定理由:本文的主体内容解读。

)3、感悟细节描写,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择定理由:通过解读细节描写达成本文的情感目标。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主问题:本篇特写新闻通过几种手段见证了香港回归的盛景和英国撤离的历史时刻?请从本新闻的五要素来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本新闻是从哪四个主要场景来叙写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本文的哪些细节描写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再问再新】、1997香港回归直播(全程记录片)3TURiP—在线播放—优酷网。

2、相关电影《婚礼定在回归日》。

第二部分必修①第四单元第1课《别了,不列颠尼亚》对应检测一、语言积累及应用、1.加粗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羹(gēng)匙漂泊(bó)岑(cén)寂不屑(xiè)B.稔(niǎn)熟丰腴(yù)玉笏(hù)尺牍(dú)c.怜悯(mǐn)吝啬(sè)央凂(mèi)气氛(fèn)D.下乘(shèng)寒砧(zhēn)剑鞘(xiāo)狂吠(fèi)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知名作家任职大学教授之所以引起热议,是因为中国当代作家和大学之间的关系长期脱离造成的。

B.不管李安获奖对于中国观众多么兴奋,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2.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中的“别了”二字有何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四、中心思想
《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中心思想在于记录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展现中国人民对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不懈追求。通过描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场景,文章抒发了亿万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历经沧桑之后终于迎来香港回归的喜悦与自豪。同时,该文章也强调了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以及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影响。
在文章中,作者选择了独特的视角和承载方式,通过描述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维多利亚港湾的情景,巧妙地展现了香港回归的历史性时刻。这种写作手法既具有新闻性,又富有文学色彩,使得整篇文章既生动具体,又深刻隽永。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它不仅仅是对一个历史事件的报道,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学习重难点
深入领会新闻报道的结构特点,把握其如何巧妙地融合现实场景与历史背景,以生动展现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时刻。体会文章标题的精妙,以及新闻中场景描写与语言情感的深度融合,如何精准传达出作者对香港回归的喜悦与自豪。此外,难点还在于理解新闻报道如何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既保持新闻的客观性,又充满感染力。
文章在写作视角和场景描述上也非常出色。它巧妙地融合了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细节描写,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的氛围。例如,对彭定康告别港督府的降旗仪式、查尔斯王子出席的告别仪式以及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等场面的描述,都充满了真实感和历史感。
文章还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主观感受的融入。虽然作为新闻报道,需要保持客观和中立,但作者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到文章中,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香港回归的喜悦和自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县中学导学案编号:20120124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主编贺文玉审核王炜终审小组班级姓名亲爱的同学们,这份导学案将陪伴你展开一段愉快的学习旅程,你准备好了吗?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琵琶行》(并序)我们要达的目标是:1、诵读课文,理解全诗大意。

2、赏析序文和前两个语段,学习音乐描写的方法。

3、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明确学什么、达到什么目标后,大家仔细地研读文本,试着完成下面这些任务:任务一:语言积累:1、熟读全诗,掌握字音铮(zhēng)悯然(mǐn)谪居(zhã)还独倾(huán)间关(jiān )湓浦口(pãn)贾人(gǔ)荻花(dí)霓裳(nícháng)六幺(yāo )裂帛(bó)幽咽(yâ) 浔阳(xún)慢捻(niǎn )舫船(fǎnɡ)虾蟆陵(hámɑ)呕哑(ōu yā)嘲哳(zhāo zhā)阑干(lán )琴弦(xián )红绡(xiāo)钿头(diàn)银篦(bì)春江花朝(zhāo)2、解释下列加线的字词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贬官,降职今漂沦憔悴漂泊沦落明年秋,送客湓浦口第二年使快弹数曲畅快因为长句于是创作弟走从军阿姨死古代指歌舞妓的头面人物凝绝不通声暂歇忽然,一下子秋月春风等闲度随随便便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却,退回去来江口守空船走了以后暮去朝来颜色故容貌衰老江州司马青衫湿文中指江州司马穿着黑色的单衣。

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任务二:1、简析诗前小序,并思考:这段小序有何作用?明确: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②概述琵琶女身世;③点明写作动机;④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2、这首诗主要写了哪几方面内容?有几条线索?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几段?明确:文章主要写了琵琶女的琴声和诗人的感受两部分内容。

文章通过琴声和感受两个方面来描述诗人和琵琶女的这场偶遇,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琵琶女身世为明线,作者的感受为暗线。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1)江头送客闻琵琶(2)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3)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4)同病相怜伤迁谪(5)重闻琵琶青衫湿完成了文本的任务后,我们不妨再把本次学习内容的知识导图画出来。

老师相信给你一个支点,你一定能撬动地球的,比一比谁设计的最好:设计出知识导图已经证明你确实与众不同了,但更高层次的学习才刚刚开始,运用你的智慧挑战一下吧!DC 复述识记:1、复述:全诗大意2、识记:重点词语意义用法DC阅读思考:1、诵读第1段并思考:诗的开篇关于秋天月夜送别情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①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②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

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③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

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

诗一开始用景物烘托环境气氛,红枫、荻花,秋意萧索,使人油然而生悲凉;加上正是送客离别之际,越发让人伤怀;更何况送客连助酒的音乐都找不到,扫兴到了极点。

惨白的月光孤照茫茫江水,诗人一开始就把萧索悲凉的氛围渲染得非常强烈,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琵琶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2、诵读第2段并思考:①鉴赏第二段的音乐描写部分,指出乐曲的发展变化过程及高潮.作者是如何使抽象的音乐变的具体可感的。

明确:诗人写了琵琶女演奏乐曲的四个乐段。

清脆圆润---------婉转流畅---------低沉冷涩---------激越雄壮(高潮)----------戛然而止。

多用比喻,例如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如急雨”“如私语”)和摹声分别写大弦和小弦,第二乐段以“莺语”作比,第三乐段以“冰泉冷涩”作比,第四乐段“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仍用比喻,第五乐段“如裂帛”也是比喻。

②本段有两处侧面烘托的笔法,分别是哪句话?有什么作用?明确: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乐曲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③你怎么理解“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明确:这是以无声来反衬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

此时人物的悲伤心情达到极点,烘托了琵琶女妙绝入神的演奏技巧和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④为什么演奏完毕,要添上“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谈谈你对这两句的理解。

明确:用听觉、视觉来描写琵琶曲终了后寂静的氛围、秋水冷月的景象,烘托了琵琶女妙绝入神的演奏技巧,这是以无声来反衬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

从侧面衬托了乐曲的撼人心魄,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也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

_BA 典型强化:文章是如何把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思考提示:先找出现实的场景描写和历史背景的介绍,然后考虑二者间的联系)BA 例题设计学习的效果如何,你来自我检测一下吧!1、填空。

新闻也叫________________,其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结尾五部分。

导语一般放在________________,以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完成文后的问题。

法新社华盛顿12月31日电美国人口普查局星期三宣布,2004年1月1日,美国总人口将达到2.92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

美国人口普查局说:“在1月初,美国每8秒钟将有一人出生,每13秒钟有一人死亡。

同时,国际移民活动将使美国每25秒钟增加一人。

其综合结果是,大约每12秒钟内美国的总人口将增加一人。

”(1)这则消息的导语是_____________(2)给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字。

)学习完以上内容,你肯定有成功也有疑惑,这就需要整理一下自己的导学案,盘点自己的得与失:整理学案学习的得与失应该汇报给我的老师,我想让他知道我学习的真实状况,我不会不懂装懂的。

我要完成我的学程管理学案完成情况:学习成果汇报:小展示次大展示次其中:质疑答疑评价语示板示“堂堂清”检测情况: 学科带头人检评:老师检评:这次学习旅程中,你肯定已经进步了,可能你本人并不满足,对于学习中的不足与错误,你会在下节课之前把它消灭掉,要有信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警句:1.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2.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3.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5.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6.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说明:1、导学案前一周编制,上自主课前下发给学生。

教师每周的导学案由教研员报送教研室。

2、导学案中的内容统一使用5号字编写。

3、①编号为年级号+科目号+顺序号。

其中科目号为:语文01、数学02、英语03、政治04、历史05、地理06、物理07、化学08、生物09通用技术10、信息技术11、综合实践活动12、体育与健康13、音乐14、美术15。

例如:20120101表示2010级语文科目第一份导学案。

4、②中的主编为导学案主写人; 审核为备课组组长;终审为本科目教研员; 小组为各班小组名;班级为现在班级名;姓名为学生姓名。

5、③中的学习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的教学任务。

目标的陈述最好用行为动词(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可把握的)。

6、④研读文本主要让学生全面感知文本,指导学生如何读?如何想?是导学案的核心。

下面的任务表述一般为:“阅读。

完成。

”的编写句式。

一般用语有:阅读、精读、欣赏、浏览、查阅、读图、抄写、熟悉、证明、举例、思考、疏通、反思、理清、注意、关注、体会、找出、观察、记录、检查、比较、讨论、总结、分析、研究、概括。

7、⑤知识导图主要要求学生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使知识进一步条理化、网络化、系统化,使学生便于记忆。

8、⑥复述识记部分主要在于规范学生感知文本,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使学生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不行。

(复试题:一句话要求,识记题:一两个概念)。

9、⑦阅读思考指定学生完成文本相关资料原题。

这部分基础性习题应多一些。

主要意图是规范学生钻研理解文本。

让学生只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不行。

这部分题要求学生必做。

题型最好不要为选择、填空题。

10、⑧典型强化这部分题主要规范学生总结概括文本。

有一定的基础综合性或学科综合性。

关注知识的迁移和生成,学生能动手做得出,但做不全或做不准,容易陷入误区。

忌偏、难、怪题。

这部分题要求学生选作。

题量要少些。

11、⑨例题设计旨在规范学生分析应用文本。

要求学生自己设计,通过学生选题、编题、讲题、答题。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

12、⑩自我检测试题要围绕重点,考点内容设计,题量要少而精。

教师选取有价值题型或自编题型来设计。

难度视本班学生学习程度而定。

13、⑾整理学案部分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的重难点,新生成的知识整理,错题订正修改。

一般对前三项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批注,并用红色笔做标记。

错题修改在错题本或导学案空白处。

14、⑿学程管理的两项内容必须客观公正的填写,其中学案完成情况应为小组全体成员。

学习成果汇报涉及到谁谁来填写,而且做到堂堂清.15、⒀名言警句最好由学生自己编写,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放在导学案第四页的底部。

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16、导学案采取集体编制的模式,备课组组长、本科目教研员要严格把关。

避免出现大的漏洞。

17、特别注意对于导学案的内容力求做到有针对性、科学性。

不要出现“编中无人”的错误。

18、正式使用前,请将导学案中的说明序号去掉,即①②③④……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