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山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山市》初中语文教案

《山市》初中语文教案

《山市》初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山市》的基本背景和作者蒲松龄的生平等知识。

能够理解并背诵《山市》全文。

分析并欣赏《山市》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与背诵字词解释与翻译修辞手法分析文学特点探讨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山市》全文的朗读与背诵。

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点。

2.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深入领会作者通过描写山市景象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运用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抽象概念。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提供课文的注释和翻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山市》的背景和作者蒲松龄。

朗读与背诵:全班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停顿和语气。

字词解释:讲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文学特点探讨:引导学生探讨《山市》的文学特点。

小结与作业布置: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4.2 时间安排导入新课:5分钟朗读与背诵:10分钟字词解释:15分钟修辞手法分析:20分钟文学特点探讨:15分钟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课文背诵情况:检查学生的课文背诵效果。

作业完成质量: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思考深度。

5.2 反馈与调整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六章:课内外延伸活动6.1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山市景象的绘画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山市》教案范文(精选5篇)

《山市》教案范文(精选5篇)

《山市》教案范文(精选5篇)《山市》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山市》教案范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市》教案1一、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三、课前准备。

教师可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

课件。

导人中或结束时能讲清“山市”形成的原理。

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反复阅读。

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四、教学内容。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

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

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导入新课,简介有关海市蜃楼的概况,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整体感知课文,疏通文义。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恰当导入。

①可以由“海市蜃楼”的画面或图片导人,也可以播放有关的录像,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②也可以讲传说、讲故事,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许多人都听说过海市蜃楼,却无缘目睹这种神奇。

有道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

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的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这山市的奇妙吧!2、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山市。

)学习目标:a、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b、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批丽的幻景。

课文《山市》的教案教学设计

课文《山市》的教案教学设计

课文《山市》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山市》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技巧,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山市》,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

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到课文中传递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山市》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山市》,了解其背景和故事情节。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

2.2 课文《山市》的主题和意义: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理解课文《山市》所传递的主题和意义。

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课文中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课文《山市》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释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山市》中的深层含义和主题思想。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技巧,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4.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话题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初步了解课文《山市》的内容和背景。

4.2 阅读理解: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山市》,理解其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细节和隐喻。

4.3 分析与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分析课文《山市》中的主题和意义。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探讨课文中的思想和情感。

五、作业与评价5.1 作业: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讨论的内容,完成相关的写作练习或思考题。

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巩固和运用课文《山市》中的知识和技巧。

5.2 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反馈。

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和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山市》初中语文教案

《山市》初中语文教案

《山市》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山市》全文;(2)掌握本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3)了解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理解课文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结构,品味文章语言特色;(2)学会通过描绘画面、联想想象等方法,感受山市景色的美丽和神奇;(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写、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增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2)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山市》;(2)掌握本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山市景色及神态;(2)领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朗读等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注释;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素材;3. 学生分组讨论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山市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画出不懂的字词;(2)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3. 合作探讨:(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品味语言:(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语言美;(2)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山市景色及神态。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身临其境地感受山市美景;(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2)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山市景色图;(3)写一篇关于自己心中美景的作文。

《山市》(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山市》(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山市》(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山市》(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1《山市》是一本可以让我们领略到贫困山区的故事书,它非常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因为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繁荣的城市也让我们忘了大山深处还有那么多贫苦的人生活在其中。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山市》这篇文章进一步加深对贫困山区人民的了解,增加同情心和爱心。

2. 提高学生的中文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积累词汇,掌握语音和语法知识。

3. 通过让学生听、说、读、写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随堂小测验,关于故事情节、角色形象、语言特色等问题;2. 讲解重点词汇、语音、语法知识;3. 听录音,朗读、分析文章的语音、音调和讲述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前导活动通过对贫困山区人民的图片描述和谈论,预热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对山区人民有更深刻的了解和同情。

2. 阅读故事阅读故事:《山市》3. 导入阶段小测验:1)主人公叫什么名字?2)为什么家乡的人都很穷?3)林子里的草比别处的多是为什么?4)为什么船上的人都笑了?5)为什么沿海地方风景不好?......4. 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讲解关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问题,简要分析文章内容,让学生掌握主要思想和意图。

5. 教授语法知识讲解语法知识,如对话、词汇对应的语法知识等,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6. 语音训练朗读文章,针对文章的语调、音高、内脏音等细节进行训练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分析文章和掌握讲讲技巧。

7. 反复朗读反复朗读文章,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思想和主题,同时让学生练习阅读和打字技能,提高学生读写速度和流畅度。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针对学生掌握的内容和学生的表现来进行评价的。

首先,可以通过随堂小测验来评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其次,可以通过听录音的方式进行评价,让学生更加准确地反馈自己的表现;最后,可以通过写作业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山市》教学设计(通用5篇)

《山市》教学设计(通用5篇)

《山市》教学设计(通用5篇)《山市》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市》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市》教学设计计1知识目标:1、能够熟练说出作者及其作品的相关常识。

2、熟读课文,准确解释课文中的时间词、形容词,熟练翻译课文大意。

能力目标:能够概括出山市的形成顺序,描绘其神奇壮丽的幻境。

情感目标: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准确解释课文中的时间词、形容词,熟练翻译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教学仪器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布置预习1、查阅与作者蒲松龄相关的资料,简单了解《聊斋志异》。

2、读课文至少三遍,给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注音并抄写。

二、导入(展示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景象么?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经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

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随着清代的著名作家蒲松龄来观赏一次山市的出现过程吧!谁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你了解的蒲松龄及《聊斋志异》介绍作者、作品: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

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

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白居易在香山/欧阳修六一欢/李清照号易安/王安石住半山/苏轼爬东坡/李白采青莲记住这些号)作品:《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

《山市》教案

《山市》教案

《山市》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山市》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

2. 了解作者对山市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赏析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 诗歌的理解与赏析。

2. 考察学生对作者意图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曾经去过的一个山市,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2. 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感受山市的美好。

课堂活动:1. 让学生阅读《山市》这首诗,鼓励他们大胆猜测诗的内容。

2. 学生交流自己对于诗中“山市”两个词的理解和联想。

3.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的意义。

4. 让学生交流自己对于诗歌主题的感受和理解。

5. 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比较不同组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和解读。

6. 引导学生根据诗中的描写,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再写一遍。

延伸拓展:1.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素材,创作自己对山市的描写。

2. 比较《山市》这首诗与另外一首描写山市的诗,让学生感受不同作者对同一个主题的表达方式和意境。

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 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解读。

3. 创作与表达能力。

继续写相关内容延伸拓展:1.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素材,创作自己对山市的描写。

课后作业可以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心目中理想中的山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能力,描述自己希望山市具备的气息、风景、人文特色等等,让他们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样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作与表达能力,同时也能磨练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比较《山市》这首诗与另外一首描写山市的诗,让学生感受不同作者对同一个主题的表达方式和意境。

在课后的讨论环节,可以给学生一个任务,让他们去找一首与《山市》主题相关的另外一首诗歌。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找到的诗歌,并组织一个小型的比较分析活动。

他们可以比较两首诗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分析作者用于描写山市的手法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谈论自己对于不同诗歌的喜好和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③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③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③篇.1、继续学习文言文诵读,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重点)2、疏通课文结构,掌握课文内容,提取课文主要信息,赏析语句;(重点)3、通过各学科结合,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

(难点)○教学内容《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

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

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788年,拿破仑率军进攻埃及。

一天,法军行进在沙漠途中,突然看见前面有一片模糊的湖光山景。

景物倒悬在空中,不一会儿,湖泊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随后,他们又看到草叶变成了棕榈树丛。

这种变幻莫测的景像使法军十分惊慌、不知所措。

士兵们个个被吓得跪在地上祷告,企求上帝保佑。

其实,这种现象就是人们所说的“海市蜃楼”。

蒲松龄的《山市》也记载了这种情况。

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

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的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这山市的奇妙吧!(二)简介作者以及作品蒲松龄(1630或1640--1715年)清朝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南)人。

他屡试不第,至71岁方为贡生。

长期穷愁潦倒,以教书为业。

一生著作很多,诗、文、词、赋、戏曲、俚曲等均有佳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为其代表作。

《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

构思奇妙,语言生动。

“聊斋”,书屋名。

“志”,记。

“异”,奇异。

(三)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奂huàn邑yì冥míng甍méng垣yuán睥bì睨nì亘gèn莽mǎng霄xiāo扉fēi缥piāo缈miǎo逾yǔ倏shū(四)给重点词注释奂山山市,邑(县)八景之(的)一也,然(但)数年恒(经常)不一见。

《山市》教学设计两篇

《山市》教学设计两篇

《山市》教学设计两篇《山市》教学设计之一【学习目标】1.能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意,积累古今异义字、通假字等文言知识。

2.初步培养文言语感,理清文章思路。

3.能够说出文章描写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在描写中寄托的情感。

【学习重点】诵读、品读、积累。

【学习难点】学生给课文加注,自主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一、观看图片,导入新课师:到新沂来,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山、湖、镇”:马陵山,重峦叠嶂,树木葱茏,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让人神清气爽;骆马湖,烟波浩渺,水天相映,渔舟点点,让人心旷神怡;窑湾古镇,店铺林立,古色古香,鳞次栉比,连亘四五里,酒肆飘香,古槐耸立,让人浮想联翩……啊,“山、湖、镇”真是人间仙境。

自然界还有一种人间仙境,但是是虚幻的,就是——海市蜃楼。

我们来看一组图片(边看投影,边解说):蜃景不仅可以出现在海面、江面、沙漠和干枯的草原,还可以出现在山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言文,就是蒲松龄根据别人的叙述写下来的山上蜃景。

(屏显课题、作者)二、强化学法,理解文意1.课前老师请大家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注音,我们来落实一下:(卡片,提读,分组读,最后跟老师读,注意拼音。

)青冥(mínɡ)飞甍(ménɡ) 睥睨(pì nì)连亘(ɡèn) 窗扉(fēi)逾(yú)时倏(shū)忽2. 课前还请同学们给课文加“注”,我来考考大家。

(学生说古义,教师说今义,要求学生课后整理在《初中文言知识大全》上)屏显:学会积累:通假字: 一切乌有裁如星点古今异义字:高原睥睨直接霄汉惟危楼一座3.能不能根据“注”,联系上下文说出每句话的意思呢?每组一号同学说,其他同学补充。

屏显示例:注: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县,淄川然而,但是恒不一见。

经常顺:奂山山市,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是经常好多年看不到一次。

课文《山市》教案设计(精选10篇)

课文《山市》教案设计(精选10篇)

课文《山市》教案设计(精选10篇)课文《山市》教案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文《山市》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文《山市》教案设计篇1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学生初学文言文,教师从指导学习方法这一角度来设计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学习本文,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由“海市蜃楼”的图片或有关录像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二、教师指导朗读文言文的学习,重在朗读。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培养文言文语感,在朗读中理解文意,懂得“好文不厌百回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教给学生文言文“五读法”: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情,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

三、学生自由朗读四、疏通文意学生看注释讲解大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质疑,全班交流。

五、探究想象1.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明确:三阶段。

初生阶段: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2.想象描述:山市是怎样一幅画面。

3.用科学知识解释山市的形成。

六、布置作业1.积累本课的四字短语,并弄通其义。

2.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述美丽神奇的山市。

教学设计B创意说明: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通过“读讲画说”全面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一、读老师出示读书方法,学生根据方法自由读。

在读中识记生字词,读出正确节奏,读出语感,读中通晓大意。

二、讲学生根据注释自己讲解文意,并小组交流讨论,相互质疑。

在讲中弄懂全文,弄清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三、画画出山市形成的几个过程,在画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并感受山市的奇特美。

四、说说山市的成因,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其中道理。

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五、布置作业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故事。

教学设计C创意说明:从蒲松龄的创作风格角度来指导教学,从而加深对蒲松龄的理解。

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二单元《细节描写散文选读》,其中的《山市》是一篇节选自《山居笔记》的散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认识到古人写作的具体细节以及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特点;2.认识并分析文章中语言的精美之处,体会意境的深远和生命的真实;3.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点重点关注文章的细节,包括字、词、句、篇章等方面的积累、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难点文章的深层次含义和思想感情的阐释,尤其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之外的情感体验。

五、教学方法通过个别教导、小组讨论和语言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和兴趣,抓住学生的文化兴趣点和认知兴趣点。

六、教学过程设计Step 1:导入(1)热身: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要写一篇文章,你会选择哪些具体的生活场景,让读者通过你的文字感受到它的真实和美好?”(2)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散文《山市》,并将着重关注文章中的具体细节。

我们将为学习者设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尝试分析文章的深层次含义。

Step 2:讲解文本(1)向学生介绍《山市》散文的基本背景,并适当分析作者笔下的美妙描绘。

(2)教师以段落为单位导读,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中去。

Step 3:分清文章的细节(1)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上剖析文章,比如缩小到一些微观的语言元素方面,讨论出文中词、句、篇章等层次上的细节描写,以及揭示他们的深层次的含义。

(2)讲解并提醒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各个元素细节,并耐心解答学生们的问题。

Step 4:总结归纳(1)让学生将他们在观察文章上的发现自己记录下来,并结合教师的讲授进行归纳。

(2)引导学生自己尝试模仿文中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体会写作过程中不断自我摸索和不懈探索的精神。

七、课后作业参照本节课中的思路和方法,段落分析其他散文或小说中的细节写作点,或者论述一篇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语言表达、情感生动和风格特色。

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设计(优秀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设计(优秀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设计(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设计(优秀3篇)山市语文教案09-19下面是本店铺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设计(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山市》的教学设计6篇

《山市》的教学设计6篇

《山市》的教学设计《山市》的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市》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市》的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山市》处于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继《〈论语〉十则》后第二篇文言文,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初步。

本文所涉及的是科学现象,蒲松龄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次“山市”的形成、发展和消失的经过,极富想象力。

本课学习主要以诵读为主,并能根据描述想象山市美景,了解科学知识,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

文言字词不需要重点掌握,但也得作些了解,以帮助理解文意。

基本教学思路:对诵读目标的处理,我设计了七读(时间是30分钟左右,其中理解读8分钟,背读5分钟,其它各遍读都在3分钟左右):先听师范读,掌握生字新词,再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大声读,把课文读通畅,接着进行默读,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学生想象读,根据所读到的文字来想象山市美景,坐在此基础上,学生美读全文,深化领悟,最后大声背读。

这些步骤使学生渐渐地熟悉理解了课文,反反复复的诵读培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

对第二个目标的处理(用时10分钟左右),我打算是课上稍提激趣,课下自主解疑。

本课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亮点:一是导入阶段,用优美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给学生以熏陶;二是讨论反馈阶段,通过做游戏来掌握字词,使困难的文言字词学习变得活泼有趣,符合六年级学生特点;三是深化领悟阶段,在同学和老师的渲染下,学生脑海里有了山市美好景观的画面,此时学生美读,可能掀起一个高潮。

四是激趣探究阶段,学生七嘴八舌献计献策,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科学知识。

五是作业布置阶段,给蒲松龄先生写信说明山市的科学成因,既是对课文的巩固和延伸,又是对探究习惯的督促检查。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教学难点:山市的有关科学知识。

课文《山市》的教案教学设计

课文《山市》的教案教学设计

课文《山市》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山市》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3)能够分析并欣赏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山市》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3)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难以理解句子。

(2)课文中隐含的意义和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课文《山市》。

2.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3. 参考资料:相关文学作品、写作技巧指导书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的自然景观,引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兴趣和关注。

(2)引出课文《山市》,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山市》,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进行分析和讨论。

3. 内容概括:(1)让学生简要概括课文《山市》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写作技巧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如描写、对话、叙述等。

(2)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创作自己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山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阅读理解测试和课堂讨论进行评估。

2. 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的掌握程度,通过词汇和句子填空练习进行评估。

3. 学生对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通过写作练习和作品展示进行评估。

六、教学扩展1. 相关文学作品阅读:(1)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山市或自然景观的文学作品,如《庐山谣》、《黄山奇松》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三篇 精品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三篇 精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三篇《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

重点2、疏通课文结构,掌握课文内容,提取课文主要信息,赏析语句;重点3、通过各学科结合,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

难点○教学内容《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

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

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788年,拿破仑率军进攻埃及。

一天,法军行进在沙漠途中,突然看见前面有一片模糊的湖光山景。

景物倒悬在空中,不一会儿,湖泊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随后,他们又看到草叶变成了棕榈树丛。

这种变幻莫测的景像使法军十分惊慌、不知所措。

士兵们个个被吓得跪在地上祷告,企求上帝保佑。

其实,这种现象就是人们所说的海市蜃楼。

蒲松龄的《山市》也记载了这种情况。

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

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的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这山市的奇妙吧!二简介作者以及作品蒲松龄1630或1640--1715年清朝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南人。

他屡试不第,至71岁方为贡生。

长期穷愁潦倒,以教书为业。

一生著作很多,诗、文、词、赋、戏曲、俚曲等均有佳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为其代表作。

《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

构思奇妙,语言生动。

聊斋,书屋名。

志,记。

异,奇异。

三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奂à邑ì冥í甍é垣á睥ì睨ì亘è莽ǎ霄ā扉ē缥ā缈ǎ逾ǔ倏ū四给重点词注释奂山山市,邑县八景之的一也,然但数年恒经常不一见。

《山市》初中语文教案

《山市》初中语文教案

《山市》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山市》。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山市景象,理解山市与平日的不同之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山市的景象。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山市》的朗读与背诵。

(2)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学习与运用。

(3)山市景象的理解和描述。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对山市景象的想象和描述。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山市》的文本。

2. 与山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词和短语的卡片或黑板。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山市》。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新课内容学习:(1)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用。

(2)通过图片展示或视频播放,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山市的景象。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山市景象的理解和描述。

3. 写作练习:(1)给学生发放写作纸张和文具。

(2)引导学生以山市为题材,进行创意写作。

(3)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背诵课文《山市》。

2. 请学生复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运用练习。

3. 请学生提交山市写作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写作等环节,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 生词和短语掌握情况:通过提问和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写作作业: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内容构思、语言表达和想象力等,对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

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山市》。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山市》的作者、背景及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课文背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山市》。

2.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深入了解课文背景,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字词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

2. 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山市》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景。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课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山市》,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背景,分享自己的收获。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示范正确读音和词义。

(2)利用生字词卡片,进行互动游戏,巩固生字词学习。

5. 练习与拓展:(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短文。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书写、拼写、语法等方面。

3. 情景对话评估:学生在情景对话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思维逻辑等方面。

《山市》初中语文教案

《山市》初中语文教案

《山市》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山市》。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山市的风光和民俗,增长见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山市的自然美和民俗风情,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懂得关爱他人。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生词和短语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3. 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山市的风光和民俗。

2. 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注释。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生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山市的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山市的美。

(2)学生分享自己对山市的认识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词和短语做好笔记。

(2)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讲解和巩固。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朗读与背诵:(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2)教师挑选学生进行课文背诵,给予评价。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6.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山市》。

(2)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喜欢的景点。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山市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活动图片,营造直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三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三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文言文诵读,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重点)2、疏通课文结构,掌握课文内容,提取课文主要信息,赏析语句;(重点)3、通过各学科结合,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

(难点)○教学内容《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

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

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788年,拿破仑率军进攻埃及。

一天,法军行进在沙漠途中,突然看见前面有一片模糊的湖光山景。

景物倒悬在空中,不一会儿,湖泊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随后,他们又看到草叶变成了棕榈树丛。

这种变幻莫测的景像使法军十分惊慌、不知所措。

士兵们个个被吓得跪在地上祷告,企求上帝保佑。

其实,这种现象就是人们所说的“海市蜃楼”。

蒲松龄的《山市》也记载了这种情况。

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

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的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这山市的奇妙吧!(二)简介作者以及作品蒲松龄(1630或1640--1715年)清朝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南)人。

他屡试不第,至71岁方为贡生。

长期穷愁潦倒,以教书为业。

一生著作很多,诗、文、词、赋、戏曲、俚曲等均有佳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为其代表作。

《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

构思奇妙,语言生动。

“聊斋”,书屋名。

“志”,记。

“异”,奇异。

(三)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奂huàn邑yì冥míng甍méng垣yuán睥bì睨nì亘gèn莽mǎng霄xiāo扉fēi缥piāo缈miǎo逾yǔ倏shū(四)给重点词注释奂山山市,邑(县)八景之(的)一也,然(但)数年恒(经常)不一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山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

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

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二、教学目标:
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②感知“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③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景象吗?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
提示: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经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

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出示课题)
(二)、介绍作者、作品
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

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

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作品:《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

构思奇妙,语言生动。

(三)、诵读课文
第一遍,听课文朗读录音;第二遍,学生自读;第三遍,学生齐读。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奂hun冥mng甍mng垣yun睥睨pn
亘gn扉fēi逾y倏shū
2、根据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碧瓦飞甍历历在目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直接霄汉黯然缥缈
3、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划出来。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注意理解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相顾惊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②数年恒不一见(经常)
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不久,不一会儿)④高垣睥睨(高墙)
⑤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连绵不断)(城市)⑥历历在目(清清楚楚)
⑦一切乌有(乌,同“无”)⑧黯然缥缈(隐隐约约)
⑨裁如星点(裁同“才”)⑩窗扉皆洞开(窗户)
想一想该怎样翻译。

①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


②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③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朗,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赶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
(四)、体味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特意指出奂山山市“数年恒不一见”?
为下文写神奇的“山市”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

2、作者写孙公子及其朋友“相顾惊疑”,在文中有何作用?
从侧面表现出“山市”的神奇。

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3、找出并解释《山市》里表示时间的词语,再看看“山市”的变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明确:表示时间的词语有:无何、未见、既而、逾时等。

综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①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②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先总写一笔:”高原睥睨,连亘六七里。

”颇有恢宏的气象。

然后分写:“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副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

③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外清楚,连楼外的天空也显现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

更为特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观赏的兴趣。

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4、山市的变化是很快还是很缓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明确:山市的变化很快,从下列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忽、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等。

这些词语中“忽”表明了山市出现得很迅速,“倏忽”,表明山市变化的突然性,“无何”“未几”“既而”“逾时”等词语都表示极短的时间,表明山市的景象率化很快。

5、在描写“山市”变化的过程中,那些内容是详写?那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
详写:如城郭:高垣睥睨……以亿万计如危楼:风定天清……不一
略写:其它变化过程是略
可以使描写更生动,富于变化,有很强的层次感。

6、文章对山市景象的描写生动形象,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以达到这种效果呢?
明确:主要采用了以下修辞方法:
夸张: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比喻: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排比: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以上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五)、拓展延伸
1、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请用自己的话向同学和老师们描绘
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

2、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作“鬼市”?你能不能用你了解的知识来解释这种现象呢?
当时的人们对这种自然现象无法做出正确的解释,只好用迷信的方法解释它。

海市蜃楼——当异地景物被阳光折射到空气稀薄的高空后,恰好造成适宜的角度,又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的传递折射回低空,平静的海面或沙漠就成了这些图像的“地面接收站”。

古人认为是天上的一种大虫吐气形成的,所以称为“海市蜃楼”。

(六)、课堂小结
《山市》是一篇介绍山市蜃楼的妙文。

文章将变幻莫测又而美妙奇特的山市蜃景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描绘得惟妙惟肖,历历如在眼前,展示了大自然美妙绝伦的景象。

(七)、教后反思:
绝大部分学生缺乏想象力,发散思维的能力较差。

以后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