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运动的证据

合集下载

地质学知识点

地质学知识点

地质学知识点1、地质学三大类岩石分别是沉积岩分别是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2、构造变动主要指岩石受内力作用所产生的岩石永久性变形,这种变形包括两大类,即褶皱变动构造、断裂变动构造。

3、地层的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4、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两个一级不连续面,把固体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这两个不连续面分别是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5、火山喷发的两种类型分别是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

6、年代地层分类系统是指国际性的.全国性的或大区域性的地层系统.地层单位分别为宇、界、系、统、阶。

7、判断背斜的依据是从褶皱的核部到翼部岩层的新老变化规律是由老到新。

8、古生代由老至新的六个纪依次是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9、很据岩浆中Sio2的相对含量,可以把岩浆分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四种类型。

10、岩浆岩是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壳冷凝而成的岩石。

11、深层侵入作用岩体的产状主要有岩基、岩株等。

12、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两个一级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把固体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13、中生代三个纪由新至老依次是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

14、判断向斜的依据是从褶皱的核部到翼部岩层的新老变化规律是由新到老。

15、岩石地层关系分类系统是指区域性的或地方性的,以岩性变化为主的地层系统,地层单位分别为群、组、段、层。

1、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和理论重力值之间的差异称为重力异常。

2、地热增温级:指在年常温层以下,温度每升高1℃时所增加的深度。

3、结晶习性:在相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同种晶体经常具有的形态称为结晶习性。

4、地球圈层:外三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5、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

又称元素丰度。

6、地壳: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壳。

7、矿点:发现矿石的地方或地段统称为矿点。

8、矿物: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均质的物体。

地质地貌学——第四章构造运动与构造变动

地质地貌学——第四章构造运动与构造变动

一、新构造运动的证据
第二节 构造运动的证据
(一)地貌标志 地貌形态是内外地质作用相互制约的产物。而构造运 动常控制外力地质作用进行的方式和速度。如以上升运动 为主的地区,常形成剥蚀地貌;以下降运动为主的地区, 常形成堆积地貌。由于新构造运动的时间较近,有关的地 貌形态保留得较好,因此用地貌方法研究新构造运动,是 特别重要的方法。

最高级的年代地层单位叫宇。根据生物的出现和最低 硬壳化石带以及较高级动物的大量出现,把全部地层分为 3个宇,即太古宇、元古宇、和显生宇,后者包括古生界、 中生界和新生界。
地层分类系统表
地质时代单位 宙 代
年代地层单位 宇 界
岩性地层单位 大群 群

世 期 统 阶




(三)地质时代单位


地质时代单位是从年代地层单位(它们都代表地层的 实体)概括抽象出来的时间概念,所以年代地层单位都有 一个层型,作为比较研究的根据。组成地壳的全部地层 (从最老到最新)所代表的时代称地质时代,不同级别的 年代地层单位所代表的时代,称地质时代单位。 岩性地层单位反映一个地区沉积过程的特殊性,年代 地层单位反映全球时代划分的一致性和等时性,各具有不 同的目的和作用。
地质年代简表——据王鸿桢、李光岑《中国地层时代表》(1990)简化
地质时代 宙 代 第四纪Q 新生代Kz 晚第三纪N 第三纪R 白垩纪K5 中生代Mz 显生宙PH 晚古生 代Pz2 古生代 Pz 早古生 代Pz1 新元古代Pt3 元古宙PT 中元古代Pt2 古元古代Pt1 太古宙AR 冥古宙HD 新太古代Ar2 古太古代Ar1 侏罗纪J 三叠纪T 二叠纪P 石炭记C 泥盆纪D 志留纪S 奥陶纪O 寒武纪C 震旦纪Z 早第三E纪 1.64-23.3 23.3-65 65-135 135-208 208-250 250-290 290-362 362-409 409-439 439-510 510-570 570-800 800-1000 1000-1800 1800-2500 2500-3000 3000-3800 3800-4600 晚期生命出现,叠层石出 现 真核细胞生物出现 裸子植物、爬行动物出现 两栖动物出现 节蕨植物、鱼类出现 裸蕨植物出现 无颌类出现 硬壳动物出现 裸露动物出现 被子值物出现 鸟类、哺乳动物出现 纪 距今年龄值 (百万年) 生物演化 人类出现 近代哺乳动物出现

地质学: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

地质学: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

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暴露于地表的岩石,在外力地质作用下不断受到改造和破坏。

但是外力对于地下深处的岩石却不能产生影响。

不过,人们还是发现组成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岩石发生了变形或变位,可见另有一种力量在起作用,这就是内力或内动力。

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叫作构造运动。

把概念扩大来说,海底增生(扩大)和消亡也属于构造运动。

有人把构造运动看成是地壳运动的同义语。

狭义的地壳运动,主要指由内力作用引起的地壳的隆起、拗陷和形成各种构造形态的运动,从这一概念看,两个述语大体相当;但广义的地壳运动,指地壳内部物质的一切物理的和化学的运动,其中包括地壳的变形、变质和岩浆活动等,从这一概念看,地壳运动的涵义要广一些。

然而地壳运动的概念未包括整个岩石圈,从当前来看使用这一术语,似乎又有它的局限性。

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变形,称为构造变动。

在前苏联,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是同一术语,但在西方,构造变动主要指岩石受内力作用所产生的岩石永久变形,这种变形包括两大类,即褶皱变动和断裂变动。

根据构造运动发生的时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老构造运动(通常不必加一“老”字),一类是新构造运动。

一般认为,晚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在这以前的构造运动称为老构造运动。

但对于新构造运动的涵义有很大分歧,有的认为第四纪的构造运动即新构造运动,也有的认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构造运动即新构造运动,还有的认为凡是形成现代地形基本轮廓的运动(未有时间限制)即新构造运动。

总起来说,新构造运动是指地史上最近一个时期的构造运动。

如果把时间尺度再拉短些,即把人类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

现代构造运动是新构造运动的一部分,它对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关系更为密切。

从本质上讲,新老构造运动都是内力引起的,都会产生岩石的变形与错位,但老构造运动是很早以前发生的,它所产生的结果和痕迹,主要记录在地层里,当时的地貌形态已不存在了;而新构造运动特别是现代构造运动除了在新地层中有显示外,常常表现在隆起、沉陷、掀斜以及各种地貌形态上。

地质学-名词解释

地质学-名词解释

地质学名词解释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

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

4、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5、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1、自然产物2、固定和均一的化学成分3、一般不孤立存在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矿物的四种形成方式:凝华(硫磺)、结晶(石英)、凝固(蛋白石)、重结晶(石棉)结晶习性:一向延伸、二向延伸、三向延伸类质同像:在结晶格架中,性质相近的离子可以互相顶替的现象。

如:(Mg, Fe)2[SiO4]同质多象: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可以形成2种或2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

矿物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颜色(自色、他色、假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界限0.03毫米)}、力学性质(硬度、解理、断口、韧性……)、其它性质(比重、磁性、电性、发光性……)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摩氏硬度计: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滑石方萤磷; 长英黄刚金。

指甲为 2 — 2 . 5,小刀约 5 — 5 . 5七种主要造岩矿物(属于广义硅酸盐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矿物的分类: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类矿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类矿物、含氧盐类矿物(自己看书p55)岩浆: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

第12章--构造运动及其形迹

第12章--构造运动及其形迹

第二节 构造变动
一、 新构造运动的证据
(一)地貌标志
地貌形态是内外地质作用相互制约的产物。
新构造运动的时间较近,形成的地貌形态保 留得较好,因此用地貌方法研究新构造运 动,是特别重要的方法。
– 如以上升运动为主的地区,常形成剥蚀地貌; – 以下降运动为主的地区,常形成堆积地貌。
1、新构造运动中地壳上升的证据
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一般特征
一、构造运动的方向性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1、 水平运动 水平运动——地壳或岩石圈物质大致
沿地表切线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 运动。
表现: 岩石水平方向的挤压和拉张,岩层褶
皱和断裂,形成褶皱山系和地堑、裂谷等。
现代水平运动的例证:
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一条断裂,长60km, 水平位移量达2.2m。
– 岩层的上下界面叫层面,分别称顶面和底面。 – 岩层顶面和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岩层的厚度。
尖灭 透镜体 夹层 互层
(一)岩层的产状类型
水平岩层 倾斜岩层 直立岩层 倒转岩层
◆岩层特征的变化 夹 层
尖灭
互 层
透镜体
1、水平岩层
原始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岩层。
– 形成于广阔的海底、湖盆盆地中。 – 除新近形成的水平沉积层,几乎所有出露的水平岩
高出海面数米~几百米处有珊瑚礁。
– 如我国台湾高雄附近,在距今海面200— 350m高的地方发现有下更新统的珊瑚灰 岩。
山腰和山顶,有海蚀穴、海蚀阶 地、海蚀崖及蘑菇石等。
– 如山东荣城、厦门,海滩高出海 面20—40m。
– 连云港南云台山主峰——玉女峰 (625.3m)及周围也发现了大量海蚀阶 地、海蚀穴等。
海侵、海退剖面示意
(三)构造变形

地质构造教学设计

地质构造教学设计

307202地质构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地质构造是构造运动的结果又是构造运动的证据,构造运动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剧烈变化,直接影响地貌,对气候和生物等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地质构造对地理学研究相当重要。

2.内容分析地质构造可以分为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就其复杂程度而言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较为复杂,因此也是研究的重点。

由于时间限制,本次只讲前面三种地质构造类型,对于断裂构造不做讲解。

二.教学目标1.课时目标1.1、掌握构造运动、地质构造、丹霞地貌、单面山、猪背岭、褶皱等概念。

1.2、掌握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1.3、理解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4、了解引起岩石变形的应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2.1、教学重点是水平构造、倾斜构造和褶皱构造的形成与特点。

2.2、教学难点是褶皱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设计1.课题引入构造运动指由地质内力引起的地壳或岩石圈的变形与变位,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剧烈变化,但是构造运动在绝大多数时候无法被人们直接感知,而地质构造提供了研究构造运动的物质基础。

地质构造是指地质体(岩层、岩体或矿体等)存在的空间形式、状态及相互关系,是地质作用(特别是地壳运动)所造成的岩石(或矿体)变形、变位现象。

地质构造是构造运动的行迹和证据,主要包括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褶皱(背斜、向斜)、断裂(断层、节理等)。

2.水平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如桌状山、平顶山和丹霞地貌等。

丹霞地貌形成于中新生界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3. 单斜构造单斜构造也称倾斜构造,是指岩层经构造运动后不再保持水平,岩层与水平面存在夹角,往往是局部现象。

地层或岩石的产状用倾向、倾角和走向三要素表示,野外工作中经常测定地层和样品以及测量绳的倾向和倾角。

工程地质 第四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1(1)

工程地质 第四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1(1)

第四章
1、构造运动
2、构造运动的速度
相当缓慢的如:印度古大陆现在每年仍以近2cm的速度 向北移动;迅速的地震造成的断裂可达几米-几千米。
第四章
1、构造运动
三、构造运动的主要理论
1、对流说 2、均衡说
3、地球自转说
4、板块构造说
地球在形成过程中,表层冷凝成地壳,随后地 壳被胀裂成六大板块。
第四章
(二)与桥基工程的关系
桥墩台地基稳定性和冲刷问题是桥梁工程的主要工程地 质问题。 桥基的稳定性与岩层产 状、软弱结构面等都有直接 关系。当岩层产状倾向下游, 其中又带有软弱夹层时,会 因水的冲蚀作用而影响基础 的稳定性,如果软弱夹层较 厚,会使基础产生差异沉降 导致墩身歪斜或倾覆。
桥基不稳定示意图
当两种不同岩层接触,其接触面较陡时,会造成桥基不稳, 因为接触面一般多是软弱结构面,故最好是将桥基设计在单一 岩层之上。
第四章
2、成层构造
四、地层的接触关系
上覆岩体
下伏岩体
地层间的接触关系主要有
整合接触 假整合、 不整合接触关系
第四章
2、成层构造
1、整合接触 当某个地区在某一地质时期是处于连续沉降的地壳 运动作用下,
整合接触及其形成的构造运动背景示意图 a-地壳持续下降相邻各地层皆为连续形成的; b-地壳持续上升相邻各地层皆为连续形成的

岩层 岩石 地基 工程地质 岩石圈 地层

地貌 成层构造 地质构造 变形构造
变位构造 残积物 坡积物 洪积物 相对地质年代 松散堆积物 冲积物 地质年代 绝对地质年代 ( Q) 海积物 湖积物 冰碛物 风积物
工程地质思维法
第四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主要内容

第八章 构造运动60

第八章 构造运动60

岩相及厚度变化
• 比如说,地壳上升,沉积物的粒度变粗, 厚度变小,甚至没有沉积物,而使地表遭受 风化剥蚀(这是海退);如果地壳下降,沉 积物的粒度变细,厚度加大(这是海进); 如果地壳运动活动频繁,交替出现,自然沉 积物的粗细就复杂多变。反之,如果地壳运 动相对稳定,沉积物就趋于简单化。
7
岩相及厚度变化
构造分区 板块构造学说 地震作用
3
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方向和证据
4
一、垂直运动
是组成地球的物质沿地球半径方
向上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运动。 它主要引起地表海洋、陆地及其分布的变化(造 陆运动)、地势高低的改变、岩体的垂直位移以及层 状岩层中大型平缓弯曲的形成等。
5
地壳垂直运动的主要标志
1.沉积相及其变化 沉积相:能够综合反映一定古地理、古气候 环境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例如滨海碎屑岩相、 河流冲积相等。 2.超过沉积环境允许的沉积物厚度 3.地层接触关系 4.岩层产状的变化 6
了海底扩张说。这一学说认为,
地幔物质从大洋中脊和大陆裂 谷处上升涌出,涌出的地幔物 质冷凝成新的洋底,并推开先 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 扩张。当洋底扩张到达海沟处, 向下俯冲,重新回到地幔中 。
24
25
板块构造学说
1968年法国勒皮雄根
据地震带、地形和地
第八章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 泛指由地球内力引起的地球 表层(岩石圈,主要是地壳)的机械运动. 如大洋板块的漂移和俯冲、大陆壳的破裂 及相对错移、区域性的隆升和沉降、地质 体的变形与变位等。构造运动也称为地壳 运动或岩石圈运动。
1
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
2
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方向和证据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第三节 岩层产状和岩石变形
一,岩层的产状
(一)不同产状的岩层 水平岩层:未经构造运
动或虽经构造升降运 动但未发生褶皱,岩 层产状仍保持水平或 近水平。
倾斜构造:岩层经 构造运动后,与 水平面形成一定 交角。可以是褶 皱(翼)或差异 性断层造成的。
直立岩层:经构造运 动所形成的近于直 立的岩层。
倒转岩层:构造运动 导致岩层的正常层 序发生倒转。
(二)岩层产状要素 走向——倾斜岩层在水平面上延伸方向(AB) 倾向——岩层的倾斜方向(OD’) 倾角——岩层的层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真倾角(α),视倾角(小于 α ) (三)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
二,岩石变形
(一)应力、应力场和应变椭球体
构造应力:岩石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其内 部个点所产生的应力。也称地应力。
1)大致沿地层的走向方向,对称重复出 现的地层界线若相互平行,为水平褶曲。 2)若彼此不平行且同一时代的地层界线 在图上逐渐转折汇合,为倾伏褶曲。
3)若地质界线常呈“之”字型弯曲,则的分布空间。
应变椭球体:反映构造应力的空间分布规 律。其中,X剪节理或共轭节理相交的锐 角为主压应力方向。
(二)岩石变形阶段及影响因素
变形阶段:
1,弹性变形:变形后可恢复原有状态。不 形成永久变形。
2,塑性变形:变形后不能恢复原有状态而 形成永久变形,但岩石保持完整性。
3,断裂变形:变形后形成破裂面,岩石失 去完整性。
沉积旋回:由地壳下降转为上升而形成的 海侵层序和海退层序交替变化。大多数 情况,海侵层序厚度较大,保存较好; 海退层序往往缺失部分地层。
(三)构造变形
褶皱、断裂等构造变形。据此可分析其 受力方向、性质、强度和应力场分布。
(四)地层的接触关系

普通地质名词解释

普通地质名词解释

1.地球的内部圈层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地壳 地壳是地球的坚硬外壳,也称之为地球的“皮肤”,包括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72km 。

大陆部分平均厚度为33km ,高山、高原地区厚度可达60~70km(如青藏高原);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6km 。

地壳由各种岩石组成。

地幔 地幔又称中间层,呈固态,可分为上、下地幔。

上地幔从5~70km 到1000km 深处,里面有呈熔融状态的软流层。

下地幔从1000km 到2900km 深处,它的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为可塑性固体。

地核 地核是从地幔以下到地心的部分,其半径约为3471km ,由内、外核组成,外核接近液体,内核为固态。

2.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一) 风化作用岩石受外力作用后发生机械崩解和化学分解,破坏产物基本残留原地,使坚硬的岩石变为松散的碎屑及土壤。

(化学风化、物理风化、生物风化) (二) 剥蚀作用岩石受外力作用而破坏,破坏产物同时被搬走。

(侵蚀、刨蚀、潜蚀…….) (三) 搬运作用将风化、剥蚀物搬运到它处。

(机械搬运、化学搬运、生物搬运)(四) 沉积作用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

条件适宜是指搬运能力减弱,如流水搬运泥砂时,流速减小时,动能减少,过载而沉积。

化学沉积受化学反应规律支配,过饱和沉积胶体凝胶作用。

CACO3+CO2+H2O Ca[HCO3]2 (五) 固结成岩作用松散沉积物(任何动力搬来的机械的或化学的)转变为坚硬的沉积岩。

3.简述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一、气候因素:影象风化作用的气候因素主要指降水量与温度。

降水量丰富且水循环快的地区有利于化学风化的进行;而温度则影象化学反应的速度,水中游离氧的含量和水的离解度随温度增高而加大,水中CO2含量虽随 温度增高而减少,但温度增高十度,反应速度却加快一倍,因此,氧化作用和水溶液的作用都随温度增高而加快,有利于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

而且,气候控制着数量和类型,它们对风化作用产生各不相同的影象。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

第二篇内动力地质作用第三章构造运动主要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的机械运动,称构造运动。

它是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分布的变化、地壳的隆起和凹陷以及形成山脉、海沟等的基本原因。

构造运动不但引起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还决定着地表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方式和强度,控制着许多地貌形态的发育过程;同时也控制着外生矿床和内生矿床的形成及分布。

所以,构造运动是使地壳不断变化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种地质作用。

晚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叫新构造运动,它在地貌、地物上有良好的表现;晚第三纪以前发生的构造运动,叫古构造运动;人类历史时期到现在所发生的新构造运动称现代构造运动。

对于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构造运动,主要通过地质学的方法去研究;对于新构造运动则主要依靠地质学及地貌第四纪地质方法进行研究;对于现代构造运动则多用考古学方法和现代精密仪器定性定量测定方法研究。

第一节构造运动的主要证据一、地貌标志各种地貌虽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但不同类型的地貌分布多受构造运动的控制。

在上升运动的地区以剥蚀地貌为主;在下降运动的地区以堆积地貌为主。

高山深谷、河谷陆地、多层溶洞的出现是新构造运动上升的标志;埋藏阶地、冲击平原等则是下降的标志。

根据海底平顶山和珊瑚岛距海面的深度也可说明地壳的升降运动情况。

一般认为,珊瑚生长在高潮线到水深50m的水域。

如果发现珊瑚礁水深大于50m时为地壳下降或海面上升。

相反,珊瑚礁高出海面则说明地壳上升或海面下降。

现代构造运动在较短时间内引起的地形、地物的变化较小,不易被人们察觉。

但通过精密仪器的测量和观测就能发现其高程和位置(经纬度)变化。

二、沉积物标志(一)沉积厚度利用沉积物或沉积岩的厚度资料可以反映地壳升降运动的速度和幅度。

一般认为浅海的深度在200m以内,如果浅海沉积物或沉积岩的厚度大大超过200m,则表明是在地壳不断下降又不断接受沉积的条件下产生的。

当地壳下降幅度恰为沉积物所填补,则沉积的厚度等于地壳下降的幅度。

总结板块构造知识点

总结板块构造知识点

总结板块构造知识点一、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分为几块不规则的大片,这些大片称为板块,它是构成地球的最小结构单元。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板块的构成、板块的分类和板块的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是由几块含有不同成分的岩石板块构成的,这些板块在地幔软流层上以一定速度在地球表面上运动,构成了地壳构造。

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对解释地震、火山、地质构造形成和洋山环流等地球现象有了新的认识。

二、板块构造的证据板块构造的证据主要包括地震的分布、地形地貌、火山分布、地磁分布和地热特征。

板块构造理论将这些地质现象的分布和特点联系起来,成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地质科学论据。

地震分布的规律性、地形地貌的一致性、火山分布的分布规律性以及地磁、地热特征的分布规律性都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性。

三、板块构造的类型板块构造包括大陆板块和洋板块两种类型。

大陆板块主要分布在地球的陆地上,由大量花岗岩和沉积岩组成;洋板块主要分布在地球的海洋上,由大量玄武岩和玄武质沉积岩组成。

大陆板块的形成主要是古老岩石结晶变质而成,洋板块是由玄武岩熔浆喷发沉积而成。

四、板块构造对地质活动的影响板块构造对地质活动的影响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形成等几个方面。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上的板块移动是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板块相互碰撞或滑动时,就会产生地震和火山。

此外,板块构造还决定了地壳的运动和地球的构造形成。

五、总结板块构造理论是现代地质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对解释地球内部动力与地表现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解释地球的地质现象和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科学依据。

板块构造对地质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其理论和研究成果对地震、火山、地质构造形成等地球现象的解释和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板块构造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动力学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全球构造运动与地球自转相关性的新证据

全球构造运动与地球自转相关性的新证据

全球构造运动与地球自转相关性的新证据
地球自转的意义有:1、南、北半球发生昼夜交替;2、不同地方的时间差异;3、物体偏向(北右南左,赤道不偏转);4、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地球自转介绍:
地球拖自转轴自西向东的旋转,从北极点飞过看看呈圆形逆时针转动,从南极点飞过看看呈圆形顺时针转动。

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横向。

地球进动就是地球的一种关键运动形式,进动的平均值角速度为 4.×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进动线速度为米/秒。

地球进动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后,约内要10年进动周期可以减少或者增加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7.×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米/秒。

格林威治时间所说的一秒就是一天的8.万分之一,而年制作的地球时钟所定义的一秒从铯原子中炽热的光振动91亿9千2百63万1千7百70次所须要的时间。

与铯原子振动数能维持一定速度相比,以地球的自转为准的格林威治标准时间是发生变化的,闰秒就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产生的一种时间概念。

地球在进动时同时太阳,进动一周需以23小时56分后4秒,太阳了约0.度,按地球进动速度约合3分后56秒,时间,进动加之太阳用的时间共24小时。

经度内要15度,地方时差距一小时。

根据构造运动,说明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证据

根据构造运动,说明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证据

根据构造运动,说明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证据太平洋板块俯冲是构造运动中的重要现象,为我们解析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提供了重要证据。

本文将从俯冲带的地质构造特征、地震分布以及岩石变质作用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证据。

首先,太平洋板块俯冲在俯冲带留下了明显的地质构造特征。

这些特征主要包括海沟、弧后盆地、岛弧等。

海沟是俯冲带中地球表面强烈下沉而形成的狭长而深的地形,太平洋地震带就位于海沟的正上方。

弧后盆地是指沿着大陆边缘型岛弧陆续形成的后碰撞盆地,它们是太平洋板块俯冲的产物。

岛弧是太平洋板块与邻近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一系列火山岛弧带,其中常伴随有火山喷发、地震等活动。

太平洋板块俯冲还通过地震活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根据地震带的分布特征,我们发现太平洋地震带沿着太平洋沿岸地区呈现弯弯曲曲,构成了“环太平洋地震带”。

从海沟到岛弧再到后方弧后盆地,地震的频繁发生及其强烈性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些地震活动主要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构造应力释放所致,警示着地震的危险性。

最后,太平洋板块俯冲通过岩石变质作用进一步证明了其存在。

高温、高压的俯冲带环境加上板块之间的摩擦作用,使得岩石发生变质作用。

例如,太平洋板块的边缘岩石在俯冲过程中受到高温高压的影响,发生了变质作用,使其结构和组成发生重大改变。

这些变质作用产生的岩石特征广泛地分布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带上,成为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有力证据。

综上所述,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证据主要通过地质构造特征、地震分布和岩石变质作用三个方面来展现。

这些证据深入揭示了太平洋板块俯冲在构造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深入研究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需要加强地质观测和研究,以进一步探索太平洋板块俯冲及其相关的地质现象,为地球科学研究和自然灾害预防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构造大陆漂移的证据

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构造大陆漂移的证据

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构造大陆漂移的证据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是由多个大的板块组成的,并且这些板块是相对运动的。

这一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为解释地球上的大陆漂移和地壳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实验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证据支持板块构造理论,下面将列举一些主要的证据。

第一,地震分布。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板块间的相对运动会产生地壳的应力和应变,并引发地震活动。

通过对地震分布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板块边界附近,尤其是在强烈地震带上,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这些地震分布的特点与板块边界的分布相吻合,进一步验证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有效性。

第二,地质构造。

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球上许多地质构造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例如,大洋中脊是海洋地壳扩张的主要地质现象,而蛇状线是大洋地壳在板块运动下沉积的结果。

此外,地球上的山脉、火山和地震带等也可以通过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

这些地质构造的存在和演化与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密切相关,进一步加强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可靠性。

第三,地磁异常。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的相对运动会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地磁异常。

科学家通过对全球范围内地磁数据的观测和分析,发现了许多地磁异常的特征,如磁偶极子和磁斑图案等。

这些地磁异常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模式和速率相吻合,为板块构造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第四,古生物学证据。

板块构造理论指出,板块漂移会导致大陆上不同地区的生物界限发生变化。

科学家通过对古代生物群和岩石的研究发现,地球历史上大陆漂移现象普遍存在,不同地区的古生物群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而这些地区在过去是分开的。

例如,南极洲的化石中出现了与南美洲相似的植物化石,这意味着这两个大陆曾经连接在一起。

这些古生物学证据与板块构造理论相一致,进一步支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地球科学中关于板块构造和大陆漂移的证据非常丰富。

地球构造与板块运动的理论与证据

地球构造与板块运动的理论与证据

地球构造与板块运动的理论与证据地球构造是研究地球内部组成和结构的学科,板块运动理论则是用来解释地壳与地幔在大尺度上的运动。

这两个理论在地球科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质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球构造的理论主要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幔对流和构造维度等内容。

通过对地震波传播路径的观测和分析,科学家们发现地球内部分为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个层次。

其中,地幔和地壳是构造板块运动的主要区域。

板块运动是指地壳上的岩石板块在地幔流体运动的推动下,以不同的速度移动和相互碰撞、分离的现象。

这个理论最早由德国地震学家亨里克·塔斯曼提出,并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主要的证据有地震记录、地质构造、地磁测量以及岩浆喷发等现象的观测和分析。

首先,地震记录是证明板块运动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地震波能够传播到全球各地。

通过对地震波传播路径和震源机制的研究,地震学家发现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板块边界附近。

例如,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这与太平洋板块的活动密切相关。

地震记录不仅揭示了板块界面上的地壳运动,还提供了地壳和地幔结构的信息。

其次,地质构造也是证明板块运动理论的重要证据之一。

地质构造包括地壳的褶皱、断裂和火山等现象。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所造成的。

这样的地质构造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所发现,与板块运动理论相吻合。

地质构造的研究还揭示了地壳运动背后的力学机制,为理解地球构造和板块运动提供了重要线索。

另外,地磁测量是支持板块运动理论的证据之一。

地磁场是地球内部流体运动的产物,它受地壳运动和地幔对流的影响。

通过对地磁场的测量和分析,科学家们发现地磁极的位置和移动与板块的相对运动密切相关。

例如,北极和南极的位置不断漂移,这与板块运动的推动有关。

地磁测量提供了研究地球构造和板块运动的重要手段。

此外,岩浆喷发是证明板块运动理论的有力证据之一。

板块构造存在的主要证据

板块构造存在的主要证据

板块构造存在的主要证据
板块构造存在的主要证据包括:
1. 海岭是地壳扩张的产物,是板块构造最有力的证据之一。

因为扩张,壳下岩浆才一次次地沿扩张裂缝喷发而出,形成了新的地壳,即地壳
的增生带。

在增生时新的岩浆挤老的岩浆,把老的挤向两侧。

2. 深海沟的形成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

即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
一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

3. 岛弧也位于海洋与大陆之间,常和海沟结伴而存在,也是板块构造
存在的证据。

4. 地震分布是支持板块构造学说的重要证据之一。

地球上的地震主要
分布在板块边界附近,特别是在构造边界处。

当板块发生相对运动时,板块边界处的应力通过应变积累,最终导致地震发生。

5. 地壳形变也为板块构造学说提供了证据。

地壳形变主要表现为地震
引起的地表断层和地壳隆起。

断层是由于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断裂,
导致地表上的错动和位移。

而地壳隆起则是由于板块相互碰撞或远离
引起的地壳抬升或下沉。

总之,板块构造学说立论于海洋之中,因此板块构造的证据主要就在
海洋之中,但同时也可以在陆地上找到相应的证据。

如需更多信息,
建议阅读地质学相关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积相变化
在图12-2两地沉积相柱状剖面图中,从下向上沉 积物的粒度和岩性有显著的变化,这反映沉积过程中 环境有了变化,它间接地反映了构造运动的状况。
褶皱和断层
褶皱和断层是岩层在构造运动的应力作用下产生 永久变形的结果。通过对褶皱和断层形成的力学 分析,可以恢复构造运动的性质和方向。 (1) 某地区岩层中仅出现孤立的穹隆和高角度正 断层,可判定该地区在褶皱和断层形成阶段主要 受上升运动的作用。 (2) 某地区岩层中形成连续的紧闭褶皱和逆掩断 层、推覆构造时,表明该地区曾受到强烈的水平 挤压应力作用, 是发生过水平方向构造运动的可 靠证据。 (3) 大型引张断陷,如裂谷、地堑等,是水平引 张作用产生的,洋中脊裂谷是岩石圈板块在软流 圈上背向漂移产生的。
剥蚀地貌
地貌标志
地貌:地壳表面起伏的特征和外部形态。 地貌形态是内外地质作用相互制约的产物。 而构造运动常控制外力地质作用进行的方 式和速度。如以上升运动为主的地区,常 形成剥蚀地貌;以下降运动为主的地区, 常形成堆积地貌。由于新构造运动的时间 较近,有关的地貌形态保留得较好,因此 用地貌方法研究新构造运动,是特别重要 的方法。
珊瑚
珊瑚
珊瑚
地质证据

• • •
一,沉积厚度。
二,沉积相变化。 三,褶皱和断层。 四,地层接触关系
沉积厚度
浅海是地球上主要的沉积场所。浅海沉积 以陆源碎屑沉积、碳酸钙粒屑沉积和氧化 铝、铁的胶体沉积为特色,同时伴有浅海 区生活的生物遗体和遗迹。如果发现浅海 沉积物的厚度大大超过200米,表明该区域 在堆积沉积物的同时海地不断下降,始终 保持着浅海状态。按沉积物的厚度和沉积 时限的比值,可以计算出该区海底年均沉 降速率。
沉积相变化
例如: 某浅海区近岸带沉积较粗碎屑物和氧化铝、氧化 铁的胶体沉积和碎屑碳酸钙沉积;离岸远的海底 沉积细碎屑物如细砂、粉砂和泥粒、生物礁灰岩 等;更远的浅海深水区,除泥质沉积物外,可以 形成硅质和磷质沉积物。在半深海至深海区海底 上常堆积浊积物。当该区持续下降时,原先的浅 海深水区将变成半深海区,而浅水区变成深区, 近岸带则成为浅水区,滨岸陆地则被海水淹没, 这种情况称为海进;当该区持续上升时, 情况恰 相反,出现海退。
地层接触关系
谢谢!
请老师和同学多多指正!
褶皱
断层
地层接触关系
地层(stratum) 是指具时代含义 或一定层位(horizon) 的一层或 一组岩层。 上下两套地层的接触关系是导致沉积环境 变化的构造运动的综合表现。常见的地层 接触关系有整合、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 合三种。
地层接触关系
1.整合 整合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致,形成时代是连续 的。它表明 该区域曾处于长期稳定的下降运动状态,有 充分的沉积物来源,沉积作用连续不断 2.平行不整合 上下两套地层形成时代不连续,即其间缺失若干地质时代 的沉积,但两套地层的产状一致,这种接触关系称为平行 不整合或假整合。它表明下覆地层形成之后该区发生了平 稳的上升运动,下覆地层在陆地上遭受风化剥蚀,在剥蚀 面上往往形成风化壳。以后该区又平稳下降,在风化剥蚀 面上堆积起新的沉积
沉积厚度
喜玛拉雅山原来是古 地中海的浅海区,沉 积地层的厚度达到3万 米。这就说明该地区 的地壳一边下降、一 边接受沉积。同时在 另一些地区却见不到 该时期的沉积岩,说 明那些地区此时地壳 正在上升,因而缺少 这一时期的地层。
沉积相变化
沉积相:是指沉积时的地理环境,它是通 过 沉积物或岩石的沉积特征、生物特征 等综合来判别和划分的。 按照自然地理环境分类,沉积相可以分为: 海相、陆相和海陆过度相三大类。 当某区域持续上升或下降时,其地理环境 将发生变化,沉积相也相应发生变化。
构造运动的证据
测绘10级2班,吴桐
构造运动的证据
• 一,测量证据 • 二,地貌标志 • 三,地质证据
测量证据
对于现代构造运动,在 短期或瞬息间还不可能 在地貌上留下可以观察 到的痕迹,因此现代构 造运动最有说服力的证 据是对地壳用精密仪器 进行的长期的监测数据
测量证据
• 主要的测量方法是:三角测量、水准测量、距离 测量、变形监测、天文测量等手段,以测出构造 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 如1953年曾在甘肃省山丹县城与十里铺之间,测 得一条基线全长1188.931m,1954年地震后用同样 的仪器和方法进行复测,结果是1188.854m,一年 内缩短了7.7cm。 • 河北邢台的形家湾自1920年至1955年35年中上升 了140mm,平均每年上升4mm,而耿庄桥却下降 32.1mm。 • 美国西部圣安德利斯大断裂两侧的地块,自2千多 万年前以来,每年以几毫米至几厘米的速度,作 顺时针方向的水平错动。
地层接触关系
3.角度不整合 上下两套地层形成时代不连续,接触面上 下两套地层产状斜交,这种接触关系称为 角度不整合,简称不整合。它表明在下覆 地层形成之后该区发生了强烈水平挤压作 用,原始水平产状的岩层倾斜或褶皱,并 隆升成为陆地,遭受风化剥蚀,以后该区 下降接受新的沉积,在风化剥蚀面上堆积 起新的沉积层
堆积地貌
地貌标志
现代珊瑚生活在海面高潮线至水深50米的 深洁温暖水域,如果发现珊瑚礁远高于海 面,可以作为该区海底上升的标志。我国 的西沙群岛上分布有距今4千年的珊瑚礁灰 岩,高出海面15米,表明该区域全新世中 期以来持续缓慢地上升。若珊瑚礁顶部距 海面水深远大于50米,则可作为该区域海 底下沉的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