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交换技术--综合组网课程设计
路由和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路由和交换技术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路由和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对于网络建设和维护至关重要。
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掌握路由和交换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路由和交换技术的理解和能力。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如下:1.学习和理解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2.掌握安装和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方法;3.能够使用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网络拓扑的构建和管理;4.能够诊断和解决常见的路由和交换故障;5.能够进行数据包捕获和分析,了解网络的运行情况。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本次课程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内容和步骤如下:阶段一:理论准备1.学习路由和交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学习网络拓扑的构建和管理;3.学习网络设备的安装和配置方法;4.学习常见的路由和交换故障处理方法;5.学习数据包捕获和分析技术。
阶段二:实验准备1.确定实验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设备;2.确定实验拓扑结构;3.配置网络设备和主机;4.记录实验环境和配置信息。
阶段三:实验实施1.搭建网络拓扑;2.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3.模拟常见的路由和交换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4.进行数据包捕获和分析;5.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四、实验器材和材料1.路由器和交换机;2.多台计算机;3.软件:GNS3、Wireshark等。
五、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1.网络连接不稳定;2.实验设备设定不正确;3.实验选用的拓扑结构不合理。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路由和交换技术,掌握了其基本原理、配置和管理方法等。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诊断和解决常见的路由和交换故障。
此外,我们也通过数据包的捕获和分析,了解了网络的运行情况。
对于我们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和运用路由和交换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路由交换课程设计
路由交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本原理,理解其工作流程及配置方法。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网络协议的特点,能够分析并选择合适的协议进行网络配置。
3. 让学生掌握网络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网络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小型网络的路由交换配置,包括设备选型、参数设置等。
2. 提高学生运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测试、监控和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提高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遵循网络安全规范,保护个人和他人隐私。
3. 培养学生面对网络问题时,具有积极的心态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针对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但对路由交换技术的了解相对有限。
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需要引导和激发。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包括路由器的选路算法、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等,参考教材第二章。
2. 网络协议及其配置:学习TCP/IP、DHCP、DNS等常见网络协议,掌握协议配置方法,参考教材第三章。
3. 路由交换设备配置:学习如何对路由器、交换机进行基本配置,包括接口配置、路由配置等,参考教材第四章。
4. 网络故障排除:分析网络故障原因,学习使用网络诊断工具,掌握故障排除方法,参考教材第五章。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路由交换实验,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参考教材第六章。
6. 网络安全与道德:讲解网络安全知识,强调网络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参考教材第七章。
路由交换综合案例课程设计
路由交换综合案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原理与功能,包括其工作在OSI七层模型中的层级。
2. 学生能够描述并配置常见的路由协议(如RIP、OSPF)和交换技术(如VLAN、STP)。
3. 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小型网络拓扑,并进行路由和交换的配置。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网络设备的硬件连接和基本配置。
2. 学生能够利用网络仿真软件或真实设备进行路由和交换实验,并解决简单的网络故障。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设计并实施一个综合性的路由交换案例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对网络设备操作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耐心。
3.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对网络设备操作的严谨态度和遵守网络伦理,尊重知识产权。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旨在通过综合案例的实践,提高学生对路由与交换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高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对网络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案例选取应贴近现实,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过程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路由器与交换机原理回顾:包括OSI七层模型,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工作原理,TCP/IP基础。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网络基础知识,第三章 路由器与交换机基础。
2. 路由协议配置:重点讲解RIP、OSPF协议的配置与管理。
- 教材章节:第四章 路由协议,第五章 路由器配置。
3. 交换技术运用:涵盖VLAN划分、STP协议配置及应用。
网络组建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网络组建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涉及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旨在加深学生们对于相关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具体的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组建一台基于VLAN的交换机网络•组建一台基于OSPF协议的路由器网络1. 组建基于VLAN的交换机网络在本部分的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三个主要的任务:•针对给定的网络拓扑图构建网络拓扑结构;•针对每个设备进行相应的配置,以保证VLAN间的通信始终畅通;•针对网络拓扑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模拟测试,并且进行错误排查与解决。
2. 组建基于OSPF协议的路由器网络在本部分的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三个主要的任务:•针对给定的网络拓扑图构建网络拓扑结构;•针对每个设备进行相应的配置,以保证路由器能够发现并正确地处理网络数据包;•针对网络拓扑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模拟测试,并且进行错误排查与解决。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全面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工作原理•熟练掌握VLAN的运作方式,能够进行VLAN的设置和管理•熟悉并理解OSPF协议的相关知识和工作原理•学会使用路由器配置命令,进行网络拓扑的构建和基本的网络配置•能够完成网络故障模拟测试,并且能够进行错误排查和解决三、课程设计的过程1. 设计过程学生们将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本次课程设计的完成。
每个小组将负责完成一台交换机网络和一台路由器网络的设计与测试。
•在本次课程设计开始前,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台交换机和一台路由器。
并给每个小组提供如下的资料和文件:–一个完整的网络拓扑图,说明了所有相关设备的位置及其连接方式–四个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ID,包括各自的功能和访问方式•小组成员需要将自己的任务分配清晰,并且协作完成设计和测试。
•使用模拟软件,测试组网的安装和配置,以确保网络拓扑结构的正确性。
2. 测试过程在设计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拟测试,并在网络故障时及时记录故障信息。
路由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路由交换技术课程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路由交换技术(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名称:路由交换技术实验名称:校园网拓扑建设和网络设备配置指导教师:实验地点:姓名:学号:班级:目录目的: (4)要求和说明: (4)课程设计内容: (4)总体概述 (4)需求分析 (5)设计原则 (5)绘制拓扑结构图 (6)具体工作 (6)设备选型 (6)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 (7)IP地址规划(子网划分和CIDR技术) (7)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 (9)(一)配置路由IP (9)(二)南华大学主校区和分校区之间,实现帧中继数据传输 (13)(三)南华大学接入INERNET (16)(二)局域网建设 (29)课程设计心得 (46)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目的是能够对课上所学的零散的知识有更加实际的了解,通过小型的拓扑建设,将我们课上所学的知识点都用在上面,让我们对网络设备配置和路由交换技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要求和说明:基本要求:(1)南华大学校园拓扑建设(2)和分校区建立虚拟链路,采用帧中继的方式连接(3)与南华大学附属医院的通信要采用IPSEC封装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和设计)课程设计内容:总体概述本拓扑是基于校园网络通信设计的,在南华大学的网络中心有一个总的路由,负责INTERNET 的接入,并作为校园网连接外网的路由转发设备。
我们这里假设南华大学有两个分校区,和一个主校区。
分校区离主校区较远,我们采用帧中继技术,来实现分校区和主校区互联。
帧中继采用虚电路技术,对分组交换技术进行简化,可以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应用中快速而低廉的传输数位信息。
帧中继是广域网的技术,为保证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在分校区和主校区之间使用IPSec传输模式对数据进行加密。
南华大学访问南华附属第一医院的网络时,我们做一个GRE封装,让它通过隧道通信。
以下是我们在构建网络时的一些要点:1.此专用网设计方案要求是跨局域网之间的连接,所以需要选择接入技术,实现广域技术的连接;2.设计出详细的拓扑图,将各个局域网之间相连,设计专用网时按照分层模型进行规划,指定核心区,接入区等;3. 实现广域网上的帧中继技术等;4.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并对路由器的安全进行配置;5.对中间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并实现远程登陆管理;需求分析随着计算机及局域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各种计算机应用系统被相继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各企业、各单位同外界信息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换和共享的要求日益增加。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背景在计算机网络领域,路由与交换技术是非常基础的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输手段和信息处理平台,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路由与交换技术,可以掌握网络基础知识,了解网络传输规则、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以及网络工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技能。
2.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掌握网络拓扑结构、配置路由器,提高对网络攻击威胁的意识,增强对网络安全的保护能力,并能够独立完成小型企业网络架构的规划、设计、实施及维护。
3. 课程设计内容1.路由与交换技术概述–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分层模型和 OSI 参考模型–路由与交换技术的重要性和分类–IPv4 和 IPv6 协议2.路由器配置–路由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配置路由器的基本操作–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配置–VRRP、GLBP、HSRP 的配置和使用3.交换机配置–交换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配置交换机的基本操作–STP 协议的配置和使用–VLAN 的配置和使用4.网络攻防基础–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防范措施和应对手段5.小型企业网络规划–架构设计和实施计划–设备配置和调优–网络优化和性能监测4. 课程设计方法本课程设计主要采用理论讲解并结合实践操作的方式,通过课堂讲授、实验练习、网络安全演练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快速和深入了解路由与交换技术的相关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5. 课程设计结果要求经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后,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拓扑结构。
2.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操作方法。
3.熟悉防范网络攻击和提高网络安全的基本方法。
4.独立完成小型企业网络架构的规划、设计、实施及维护。
6. 课程设计评价本课程设计将通过实验操作、考勤、作业和综合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1.实验操作的完成情况。
路由与交换课程设计
路由与交换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简介本课程设计主要涉及路由与交换的相关内容。
通过对网络架构和技术实现的介绍,学生能够掌握企业网络设计、配置和维护的流程,并能够完成实际应用环境下的设计和实现。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路由与交换技术的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掌握以下目标:•熟练掌握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企业级网络技术实现和管理的流程•熟悉各种路由与交换协议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能够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网络设计和实现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内容:3.1 路由协议•静态路由协议•RIP协议•OSPF协议•BGP协议3.2 交换协议•交换器原理•STP协议•VLAN技术3.3 网络设计实践•企业级网络设计流程•设计案例分析•实际环境问题分析与解决4. 课程设计要求4.1 实验环境本课程设计实验环境要求:•最少2台交换机•最少2台路由器•普通硬件设备4.2 实验任务本课程设计实验任务包括:•基本路由协议配置•VLAN 基本配置•基本交换协议配置4.3 实验报告每个小组需提交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任务描述•实验过程与结果•实验总结与分析5. 课程设计评价5.1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占总评成绩的60%。
5.2 课堂表现和作业课堂表现和作业占总评成绩的40%。
6. 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著•《网络基础与实践》第二版,林华著•《企业级路由器技术指南》第二版,谢希仁等著•《企业网络设计与实现》第三版,徐子钰著。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
★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介绍目前最流行的路由和交换技术,主要涉及路由和交换的原理、部署方案,使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网络系统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并掌握设计实施、管理及维护路由和交换系统的技术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目前路由和交换技术的原理;
2)理解路由和交换设备的功能、模型和协议;
3)了解网络设计、实现和管理的基本原理;
4)掌握网络系统的调试、诊断和优化方法;
5)能够实施、管理及维护路由和交换系统的技术能力。
三、课程内容
1)路由和交换的原理:
路由和交换的基本概念;简单路由和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VLAN及VLAN交换技术;数据链路层连接技术;以太网技术;帧中继技术;虚拟集线器技术;虚拟私有网络技术;多层交换技术;交换和路由互联技术;
2)设计实施:
网络可用性分析;网络安全性分析;网络设计和配置;网络设备
的部署;
3)管理及维护:
网络拓扑发现;网络基础性能监控;网络拓扑管理;系统的备份与恢复;网络的安全管理;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以讲授、讨论、实践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模拟实验和教学案例,使学生具备掌握本课程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作业和考试的方式,考试的方式主要采用笔试和实验考核的结合方式,考核内容涉及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实验报告等。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课程设计所属课程名称路由与交换技术题目某高校校园网的设计与配置学院软件学院班级网络工程 2014-1学生李××指导教师辅导教师年月日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软件学院软件(网络工程)专业2014-1 班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某高校校园网的设计与配置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 2017 年 1 月2日起至 2017 年 1月 6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创新大楼机房。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原理和配置,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开发有机结合起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并能积累网络管理经验,为以后工作或者学习更高级的网络知识,为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1)基本要求:(1)根据用户需求确定设计方案,画出网络拓扑图;(2)确定网络配置策略和配置步骤,进行具体的代码配置。
(3)对实验结果进行测试,验证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4)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1)将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方案、拓扑图、网络配置策略和配置代码、实验测试等内容以课程设计论文的形式提交,格式必须严格按照课程设计论文标准格式进行书写和装订。
(2)课程设计报告(论文)包括目录、正文(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内容、设备选型、网络设计与规划、各设备的配置、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等)、课程设计总结、谢辞、参考文献、附录等内容。
3)课程设计评分标准:(1)考勤与学习态度:20分。
(2)网络规划方案:20分。
(3)策略配置与系统测试:20分。
(4)回答问题与答辩:20分。
(5)课程设计报告:20分。
4)参考文献:(1)斯桃枝.路由协议与交换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易建勋,姜腊林,史长琼.计算机网络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陈凯,胡鹏.vlan技术在校园网维护管理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4). (4)王魏.交换机在划分校园vlan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5(7). (5)Craig Hunt. TCP/IP Network Administration 3rd Edition[M]. O'Reilly.2002.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1)选题和设计阶段(2天):了解题目要求,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问题分析和抽象,选择合理的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
路由交换与技术课程设计
路由交换与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理解其在网络中的作用;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网络协议及其在路由交换中的应用;3. 帮助学生掌握网络地址分配、子网划分、路由配置等基本网络技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搭建小型网络,进行基本的路由交换配置;2. 使学生具备分析网络故障、排除网络故障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意识,能够与同学共同完成网络搭建与调试;3. 引导学生认识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路由交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深入学习网络技术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对网络技术有一定了解,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问题;3. 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本原理-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与功能-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与功能-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区别与联系2. 网络协议及其应用- IP协议及其功能- TCP/IP协议族- 常用网络协议及应用场景3. 网络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 IP地址的分类与分配- 子网划分的方法与技巧- 超网与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4. 路由配置与网络搭建-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路由协议的类型与配置-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配置方法5. 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 网络故障诊断方法- 常见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 网络监控与管理工具的使用6.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搭建小型网络并进行配置- 分析实际网络故障案例-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及案例分析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本原理第二周:网络协议及其应用第三周:网络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第四周:路由配置与网络搭建第五周: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第六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计算机网络》相关章节紧密关联,包括路由器与交换机原理、网络协议、网络地址分配、路由配置等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路由交换课程设计报告
郑州财经学院路由交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路由交换技术姓名:孙豪远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网络工程班级:16级网络工程本科2班指导教师:赵登科日期:2018年6月22日目录一、课程设计内容 (1)二、概要设计 (1)三、详细设计 (2)(I)VRRP (2)原理概述: (2)实验要求: (3)实验配置: (3)验证配置: (4)测试配置: (5)(II)NTP (7)原理概述: (7)实验要求: (7)实验配置: (7)验证配置: (8)四、总结 (9)五、实验收获 (9)一、课程设计内容1.了解VRRP的作用2.掌握VRRP的配置3.了解NTP是什么4.知道NTP的作用5.掌握NTP的基础配置6.达到topo的题目需求二、概要设计实验环境:VR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简称VRRP)是由IETF 提出的解决局域网中配置静态网关出现单点失效现象的路由协议,1998年已推出正式的RFC2338协议标准。
VRRP广泛应用在边缘网络中,它的设计目标是支持特定情况下IP 数据流量失败转移不会引起混乱,允许主机使用单路由器,以及及时在实际第一跳路由器使用失败的情形下仍能够维护路由器间的连通性。
NTP:NTP(Network Time Protocol) 网络时间协议NTP是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它是用来同步网络中各个计算机的时间的协议。
它的用途是把计算机的时钟同步到世界协调时UTC,其精度在局域网内可达0.1ms,在互联网上绝大多数的地方其精度可以达到1-50ms。
它可以使计算机对其服务器或时钟源(如石英钟,GPS等等)进行时间同步,它可以提供高精准度的时间校正,而且可以使用加密确认的方式来防止病毒的协议攻击。
基础TOPO:三、详细设计(I)VRRP原理概述:随着Internet的发展,人们对网络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路由与交换技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路由器的配置与调试方法,了解常见的路由协议及其特点;3. 学生能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掌握VLAN划分、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等基本配置;4. 学生了解网络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具备分析网络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路由器的配置与调试,实现不同网络间的互联;2. 学生能独立完成交换机的配置,实现局域网的划分与管理;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网络环境中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网络维护能力;4.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与优化,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2. 学生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遵守网络安全规范,具备网络安全意识;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网络技术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4.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网络技术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路由技术基础:- 路由器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常见路由协议(如RIP、OSPF、BGP)的特点与应用。
2. 路由器配置与调试:- 路由器硬件连接与基本设置;- 静态路由配置;- 动态路由协议配置;- 路由器故障排除方法。
综合2007年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2
同科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学院(系)电子与信息技术系专业2007网络工程(本)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邹红艳路由和交换技术课程设计一一、课程设计目的◆配置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添加并连接BRANCH 路由器◆添加并连接交换机◆添加并连接PC◆执行基本设备配置◆配置EIGRP 路由◆配置STP◆配置VTP◆配置VLAN◆检验端到端的连通性二、相关原理和知识(个人补充)基本配置;静态路由;默认路由;EIGRP;802.1q封装;配置VLAN;本征VLAN;单臂路由;STP;VTP; 路由中继;三、课程设计环境与设备拓扑图如下所示:地址表如下所示:四、课程设计内容与步骤1:配置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步骤 1. 配置从ISP 到CENTRAL 的静态路由。
使用拓扑图为ISP 配置到达所有网络的静态路由。
每个网络都可以通过ISP 上的S0/0/1 连通。
使用送出接口参数配置到达下列网络的静态路由:◆10.1.1.0/30◆172.17.1.0/24◆172.17.10.0/24◆172.17.20.0/24◆172.17.30.0/24◆172.17.99.0/24步骤 2. 配置从CENTRAL 到ISP 的默认路由。
在CENTRAL 上使用送出接口参数配置默认路由,将所有默认流量发送到ISP。
步骤 3. 测试与Web Server 的连通性。
2:添加并连接BRANCH 路由器步骤 1. 添加BRANCH 路由器。
步骤 2. 将BRANCH 连接到CENTRAL。
步骤 3. 检查结果。
3:添加并连接交换机位置、交换机名称和接口请参照拓扑图。
步骤 1. 使用2960 型添加S1、S2 和S3 交换机。
步骤 2. 将S1 连接到BRANCH。
步骤 3. 将S1 连接到S2。
步骤 4. 将S1 连接到S3。
步骤 5. 将S2 连接到S3。
步骤 6. 检查结果。
4:添加并连接PC请使用拓扑图和地址表中指定的接口。
H3C路由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H3C路由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Routing & Swithing technology of H3C)课程编码:04061400504 设计周数:1周学分:1学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开课单位: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大纲执笔人:***** 大纲审定人:一、大纲说明本大纲根据网络工程专业2012 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一)适用专业网路工程。
(二)课程设计性质是网络工程专业必修的实践性环节。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TCP/IP协议》、《H3C路由交换技术(一)》、《H3C路由交换技术(二)》2、后续课程:《网络系统集成》、《网络管理》二、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设计是配合网络工程专业重要专业课程《H3C路由交换技术(一)》、《H3C路由交换技术(二)》而开设的,课程设计题目综合了两门课程所学主要内容,并结了合现实网络应用环境,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协商、设计解决问题方案,到最后实施并检查实际运行效果,整个过程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分组协作的能力,并能积累网络管理经验,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本课程设计包括了交换机VLAN的配置、链路层主要协议配置、网络层主要协议配置、FTP服务器设置、ACL设置等,具体包括:1.根据网络结构,合理规划IP地址;2.在L3SW上,通过VLAN路由实现PC1与PC2间连通;3.PC1、PC2、L2SW、l3SW、RT1、RT2、RT3、FTP Server为局域网内的设备,其中RT3为局域网网关,RT4和PC3模拟广域网上的设备;4.按照图中的要求,通过相应的链路协议和路由协议实现局域网内设备全连通,其中RIP协议运行的是V2版本;5.在RT3上作NAT,实现局域网内的设备可以访问广域网上的PC3,并且实现PC3可以访问局域网内部的FTP Server;6.通过配置ACL,实现PC2能够Ping通RT4的接口IP,但不能Ping通PC3。
路由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路由交换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配置与管理方法;2. 学会分析网络拓扑结构,并能运用路由交换技术实现网络互联;3. 掌握常见的网络协议及其应用场景,了解路由选择算法;4. 了解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防护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路由器与交换机的配置,实现网络设备的正常运作;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网络故障,提高网络维护能力;3. 能够根据需求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并进行优化;4. 能够运用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小组讨论与实践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4. 培养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遇到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素养,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或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及配置方法-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常见路由器与交换机的配置命令- 网络设备的基本管理2. 网络拓扑结构分析与实践- 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 路由交换技术在网络拓扑中的应用- 实际操作:设计并优化网络拓扑3. 常见网络协议及其应用- TCP/IP协议族- 路由选择算法(如RIP、OSPF等)- 常见网络协议的应用场景4. 网络安全与防护-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 常见网络攻击类型及防护措施- 网络设备的防护策略配置5. 网络管理软件及应用- 网络管理软件的功能与作用- 常用网络管理软件的操作方法- 实际操作:使用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网络监控本章节内容依据课程目标,选取与路由交换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实践操作和网络安全等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交换路由的课程设计
交换路由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交换路由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网络设备的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理解交换路由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熟悉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参数。
–能够使用命令行界面进行网络设备的调试。
–能够分析并排除网络设备的一般故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功能。
2.交换路由的原理和应用场景:讲解交换路由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方法:详细讲解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方法,包括基本参数的设置和网络协议的配置。
4.网络设备的调试和故障排除:介绍网络设备的调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交换路由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交换路由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实践并掌握网络设备的调试和故障排除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参考。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演示。
4.实验设备:准备网络实验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调试。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课程设计所属课程名称路由与交换技术题目某高校校园网的设计与配置学院软件学院班级网络工程 2014-1学生李××指导教师辅导教师年月日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软件学院软件(网络工程)专业2014-1 班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某高校校园网的设计与配置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 2017 年 1 月2日起至 2017 年 1月 6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创新大楼机房。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原理和配置,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开发有机结合起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并能积累网络管理经验,为以后工作或者学习更高级的网络知识,为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1)基本要求:(1)根据用户需求确定设计方案,画出网络拓扑图;(2)确定网络配置策略和配置步骤,进行具体的代码配置。
(3)对实验结果进行测试,验证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4)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1)将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方案、拓扑图、网络配置策略和配置代码、实验测试等内容以课程设计论文的形式提交,格式必须严格按照课程设计论文标准格式进行书写和装订。
(2)课程设计报告(论文)包括目录、正文(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内容、设备选型、网络设计与规划、各设备的配置、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等)、课程设计总结、谢辞、参考文献、附录等内容。
3)课程设计评分标准:(1)考勤与学习态度:20分。
(2)网络规划方案:20分。
(3)策略配置与系统测试:20分。
(4)回答问题与答辩:20分。
(5)课程设计报告:20分。
4)参考文献:(1)斯桃枝.路由协议与交换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易建勋,姜腊林,史长琼.计算机网络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陈凯,胡鹏.vlan技术在校园网维护管理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4). (4)王魏.交换机在划分校园vlan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5(7). (5)Craig Hunt. TCP/IP Network Administration 3rd Edition[M]. O'Reilly.2002.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1)选题和设计阶段(2天):了解题目要求,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问题分析和抽象,选择合理的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拓扑图:2.2.配置OSPF(1)Router0Router(config)#router ospf 1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 0.255.255.255 area 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2.1.1.0 0.0.0.255 area 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 0.0.0.255 area 0 (2)Router1Router(config)#router ospf 1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2.1.1.0 0.0.0.255 area 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1.0.0.0 0.255.255.255 area 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0 (3)Router2Router(config)#router ospf 1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1.0.0.0 0.255.255.255 area 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 0.0.255.255 area 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4)Router3Router(config)#router ospf 1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 0.255.255.255 area 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 0.0.255.255 area 0 (5)测试从Router0 ping Router 2Router#ping 172.16.0.1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172.16.0.1, timeout is 2 seconds: !!!!!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62/62/63 ms (6)从Router 1 ping Router 3Router#ping 10.0.0.2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10.0.0.2, timeout is 2 seconds:!!!!!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47/53/63 ms 3.配置PPP PAP双向认证(Router0、Router1)Router0配置:Router(config)#username 123 password 456Router(config)#inter s1/0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Router(config-if)#ppp authentication papRouter(config-if)#ppp pap sent-username 111 password 222Router1配置Router(config)#username 111 password 222Router(config)#inter s1/0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Router(config-if)#ppp authentication papRouter(config-if)#ppp pap sent-username 123 password 4564.配置DLCI帧中继Router3配置Router(config)#inter s1/0Router(config-if)#no ip address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Router(config-if)#inter s1/0.1 multipointRouter(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4.1 255.255.255.0Router(config-subif)#frame-relay map ip 192.168.4.2 502 broadcast Router(config)#inter s1/0.2 point-to-pointRouter(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5.1 255.255.255.0Router(config-subif)#frame-relay interface-dlci 504Router4、Router5配置Router(config)#inter s1/0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4.2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Router(config)#inter s1/0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5.2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帧中继配置测试从Router3 ping Router4和Router5Router#ping 192.168.4.2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192.168.4.2, timeout is 2 seconds: !!!!!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47/59/63 ms Router#ping 192.168.5.2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192.168.5.2, timeout is 2 seconds: .!!!!Success rate is 80 percent (4/5), round-trip min/avg/max = 46/55/63 ms 5.DHCP:1.为本地网段PC动态分配网络参数,FTP服务器动态分配固定地址2.为外部网段动态分配网络参数Router6配置如下:Router(config)#ip dhcp pool 1Router(dhcp-config)#network 192.168.1.0 255.255.255.0Router(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92.168.1.1Router(dhcp-config)#dns-server 192.168.3.2Router(dhcp-config)#exitRouter(config)#ip dhcp pool 2Router(dhcp-config)#network 192.168.2.0 255.255.255.0Router(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92.168.1.1Router(dhcp-config)#dns-server 192.168.3.2FTP服务器获取成功PC2PC36.Router1作为vlan间路由,switch0作为VTP服务器,PC0和PC1通过Router6获得IP地址Router1:Router(config-if)#inter f0/0.2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2Router(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no shutRouter(config-subif)#inter f0/0.3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3Router(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no shutRouter(config)#ip forward-protocol udpRouter(config)#inter f0/0.2Router(config-subif)#ip helper-address 192.168.1.2 Router(config-subif)#inter f0/0.3Router(config-subif)#ip helpRouter(config-subif)#ip helper-address 192.168.1.2Switch0:Switch(config)#vlan 2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vlan 3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nter f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f0/3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1: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f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f0/3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itch2: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f0/3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Router6:Router(config)#ip dhcp pool 3Router(dhcp-config)#network 192.168.10.0 255.255.255.0Router(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92.168.10.1PC1:PC0:8.在Router2上配置内部源地址动态转换Router(config)#ip nat pool pool1 172.16.0.10 172.16.0.20 netmask 255.255.0.0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pool1Router(config)#access-list permit 192.168.1.0 0.0.0.255Router(config)#inter f1/0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以172.16.0.0作为外部网段由R6 telnet到R3Router>telnet 172.16.0.2Trying 172.16.0.2 ...OpenUser Access VerificationPassword:Router>R3结果:172.16.0.10为R6上192.168.1.2转换以后的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