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15
两位杰出的计算机科学家
1944年到1945年间,冯·诺依曼主持设计了 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方案,它明确了计算机由五个部分组 成,包括:运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 入和输出设备,并描述了这五部分的职能和相互 关系。 1946年,冯·诺依曼和戈尔德斯廷、勃克斯等人 在EDVAC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计算机 逻辑设计初探》的设计报告,标志着电子计算机 时代的真正开始。
计算机组成原理
主讲 邓 革 王晓品
自我介绍
姓 电 名:邓 革 话:87818093 15:00- 15:00-17:00 15:00- 15:00-17:00 星期四
办公地点: 办公地点:电子系 答疑时间: 答疑时间:星期二
E-mail: dg@sise.com.cn :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2
下载课件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28
1.2 微处理器与微型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代( 第四代(1984- ) 32位的微处理器和微型电子计算机 位的微处理器和微型电子计算机 代表机型: 代表机型: Motorola MC68020 Intel 80386, 486, Pentium X IBM PowerPC
教材: 教材:
计算机组成技术教程》 编著, 《计算机组成技术教程》,李 东、黄庆成 编著, 电子工业出 版社, 版社,2009.10
参考书: 参考书:
唐硕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 》,唐硕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晓华等编著 朱晓华等编著,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朱晓华等编著,电子工 业出版社, 业出版社,2008.5 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 周杰英等编, 《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周杰英等编,人民邮电 出版社, 出版社,2011.3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26
1.2 微处理器与微型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代( 第二代(1972-1977) ) 8位的微处理器和微型电子计算机 位的微处理器和微型电子计算机 代表机型: 代表机型: Intel 8008 , 8080 Motorola M6800 ,6809 Zilog Z80
1. 1642年,法数学家Pascal 始创 1642年 法数学家Pascal
1673年 德数学家Leibnitz 2. 1673年,德数学家Leibnitz 改进 1812年 英数学家Babbage 3. 1812年,英数学家Babbage 差分机 机电式计算工具:1944年IBM公司MARK 机电式计算工具:1944年IBM公司MARK 公司 I(电动 齿轮、继电器构成) 电动、 I(电动、齿轮、继电器构成)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7
课程考核标准
考核内容 平 时 成 绩 作业 实验及课程设计 考勤 期末考试 分数 15 10 15 60 百分比 10% 15% 15% 60%
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为各项成绩之和。 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为各项成绩之和。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8
课程采用的教材、 课程采用的教材、参考书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9
第1章 绪论
1. 1 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1. 2 微处理器与微型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1. 3 中国电子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历程 1. 4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10
1.1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1.1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计算工具扩展并延伸了人脑的功能 手动计算工具: 手动计算工具:算盘 机械式计算工具: 机械式计算工具:手摇台式计算机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20
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第四代计算机(1970第四代计算机(1970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
现代计算机技术基本成熟,并行计算机 现代计算机技术基本成熟, 得到广泛的重视。 得到广泛的重视。 基于向量并行处理技术的Cray基于向量并行处理技术的Cray-1是人类 Cray 首次获得每秒1亿次的运算速度。 首次获得每秒1亿次的运算速度。 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问世。 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问世。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6
课程内容
第1章 绪 论 章 第2章 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章 第3章 电子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与运算 章 第4章 处理器 章 5章 第5章 总线技术 第6章 存储系统 章 第7章 8086/8088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8章 输入 输出接口与中断系统 章 输入/输出接口与中断系统 第9章 计算机外部设备 章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17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1946)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18
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5)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5)晶体管时代 计算机的应用从科学计算,扩展到: 计算机的应用从科学计算,扩展到:数 据处理和过程控制。 据处理和过程控制。 Algol 60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问世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达到: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达到:几万到几十万 次每秒。 次每秒。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27
1.2 微处理器与微型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代( 第三代(1978-1983) ) 16位的微处理器和微型电子计算机 位的微处理器和微型电子计算机 代表机型: 代表机型: Intel 8086 , 80286 Motorola MC 68000 , 68010 Zilog Z8000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5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工作 原理及应用,掌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原理及应用,掌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包含 总线、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系统以及CPU的内部结 总线、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系统以及CPU的内部结 CPU 构和功能。 构和功能。 对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有较好的理解, 对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有较好的理解,具有一 定的灵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定的灵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诺依曼是20世纪 冯·诺依曼是 世纪 诺依曼是 最伟大的全才之一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16
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时代 ENIAC(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Calculator)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EDVAC( Computer) Automatic Computer) 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 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 1954年 1954年,第1个高级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问 个高级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问 Fortran 世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19
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集成电路时代 集成电路(Integrated IC)代替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 IC)代替 分立元件。 分立元件。 IBM System 360 系列机问世。 系列机问世。 操作系统( Operating System )日益成熟。 )日益成熟 日益成熟。 操作系统( 磁芯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 开始替代 磁芯存储器。 小型计算机走进市场。 小型计算机走进市场。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最高可达: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最高可达:几千万次每秒
ftp://kj.sise.com.cn/或 ftp://kj.sise.com.cn/或 ftp://172.16.3.240 帐号和密码都是: 帐号和密码都是:kjdown 找到电子系 在目录“邓革” 在目录“邓革” 下载相应的课件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3
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代码: 课程代码:LM1001 课程学时: 课程学时:68 学 分:4 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 先修课程: 先修课程: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同修课程: 同修课程:无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29
1.2 微处理器与微型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摩尔定律 Moore’s Law 每18个月微处理器内部的晶体管数量扩大 个月微处理器内部的晶体管数量扩大 一倍,计算机的性能将翻一番, 一倍,计算机的性能将翻一番,而芯片的 价格保持不变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30
1. 3 中国电子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历程 1956年 1956年,“12年科技发展规划”。同年, 12年科技发展规划” 同年, 年科技发展规划 哈工大、清华大学创建“计算机专业” 哈工大、清华大学创建“计算机专业” 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 1973年 计算机“150机 计算机“150机”研制成功 1983年 银河I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83年,银河I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 算次数达到每秒1 算次数达到每秒1亿次 1984年 第一台国产16位微机---长城0520 1984年,第一台国产16位微机---长城0520 16位微机---长城 正式推出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4
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电子、计算机、 自动控制与通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自动控制与通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理 论和实践都很强的课程。理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论和实践都很强的课程。理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从计算机系统的角度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整机概 念的理解, 念的理解,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日后的 求职做好铺垫。 求职做好铺垫。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21
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电子管计算机 (1946—1958) 晶体管计算机 (1958—1965) 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5—1970) 超大规模集成 电路计算机 (1970—至今 至今) 至今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用机器语言、 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编写程 用于军事和国防尖端技术 开始使用高级语言 开始用于工程技术、 开始用于工程技术、数据处理和 其它科学领域 采用微程序、流水线等技术, 采用微程序、流水线等技术, 提高运行速度 出现操作系统、 出现操作系统、诊断程序等软件 采用半导体存储器 采用图形界面操作系统 器件速度更快, 软件、 器件速度更快 软件、外设更加丰富 主 要 特 点
1.22
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第五代计算机 ?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23
第5代计算机的特点
智能计算机? 智能计算机?
具有各种类型的专家系统组成的知识库: 具有各种类型的专家系统组成的知识库: 理解、 具有理解 联想、推理、学习、 具有理解、联想、推理、学习、判断和 决策能力 能力? 决策能力?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24
第5代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未来发展方向
网络化 智能化 新材料技术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25
1.2 微处理器与微型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代( 第一代(1971-1972) ) 4位的微处理器和微型电子计算机 位的微处理器和微型电子计算机 开山之作:Intel 4004 开山之作: 通用微处理器: 通用微处理器:Intel 4040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13
两位杰出的计算机科学家
图灵( 图灵(Turing) )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冯·诺依曼 诺依曼 (John Von Neuman) )
1.14
两位杰出的计算机科学家
艾伦·图灵通用机模型的设想 “它可以表达成一台单一的特殊 机器,这种形式的机器可以被塑造成 去做到所有工作。事实上,它可以被 塑造成如同任何其他机器的模型般工 作。这种特殊机器或许可以被称呼为 通用机器。” ──1947年的艾伦‧图灵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11
1.1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1.1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早期的计算机器
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盘 古老的计算工具 算盘 帕斯卡的加法机 巴贝奇差分机
莱布尼兹的演算机 计算机组成技术原理
1.12
巴贝奇分析机
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计算机: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