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乘加、乘减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7《乘加、乘减》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7《乘加、乘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7《乘加、乘减》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拓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来理解和掌握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数学运算,引导学生发现乘加和乘减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加减法和乘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乘加和乘减这样的综合运算,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乘加和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的例子和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乘加和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乘加和乘减的规律。
例如,展示一幅图,图中有3组小鸟,每组有4只小鸟,问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学生可以通过3×4或者4×3来计算答案。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和乘减的运算规则。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加和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同时设计一些拓展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7课《乘加、乘减》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7课《乘加、乘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7课《乘加、乘减》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和乘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受到具体事物的干扰,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乘加、乘减的关系,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乘加、乘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用。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巩固乘加、乘减的知识。
4.交流分享: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解题过程,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5.总结提升:对乘加、乘减的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的实际意义,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用。
一年级数学(下) 第七单元 乘法口诀
七、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9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1~6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应用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熟记这些乘法口诀。
3.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景中初步认识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4.使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想成功喜悦。
5.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以及其他一些练习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课时安排:2、3、4的乘法口诀………………………………………………………………………2课时乘加、乘减………………………………………………………………………………1课时5的乘法口诀………………………………………………………………………………1课时练习九………………………………………………………………………………………2课时6的乘法口诀………………………………………………………………………………1课时练习十…………………………v…………………………………………………………2课时复习…………………………………………………………………………………………2课时快乐的队日活动……………………………………………………………………………1课时第一课时:2、3、4的乘法口诀(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74页的三道例题,第75页“想想做做”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 1、 情景一、玩翘翘板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
问:有几个2?(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加、乘减》教案(学校集体备课)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加、乘减》教案(学校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加、乘减》主要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本单元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安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运用乘加、乘减运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乘加、乘减的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如何将乘加、乘减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的规律。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实物,总结乘加、乘减的规律。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乘加、乘减的理解。
4.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课件。
2.实物:准备相关实物,如玩具、水果等。
3.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如小猴子和熊猫分水果。
引导学生观察故事情境,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2. 呈现(10分钟)展示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如小猴子摘了3个桃子,每个桃子分给2只小鸟,一共分给了几只小鸟?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如用玩具或者水果进行实际的乘加、乘减操作。
让学生观察、思考,总结乘加、乘减的规律。
4. 巩固(10分钟)呈现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谢谢观看!
• 课堂练习
1.先说一说每道题先算什么,再计算。
(1)33 × 2 - 44
= 66 - 44 = 22
先算乘法, 再算减法。
(2)256 + 4 × 11 = 256 + 44 = 300
先算乘法, 再算加法。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法。
01
再算加、减法。
02
答: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97元。
试一试
说一说下面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 算出来。
26×4 - 103 先算乘法,
= 104 - 103
再算减法。
=1
(暂不运算的,照抄下来)
(教材第59页“试一试”)
1 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可以用综合算 式来解答。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
五 四则混合运算
第1课时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探究新知
阿姨,我们买6个 这样的文具盒。
文具盒每个7元。 买书包用去55元。
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中给出了哪些信息?
1 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文具盒每个7元。
阿姨,我们买6个 这样的文具盒钱数。 2.再算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的钱数。
探究解法
01 第一步
分步列式计算
先算买6个文具盒用去的钱数。
单价×数量=总价
7× 6= 42(元)
02 第二步 再算一共用去的钱数。 文具盒的总价+书包的价钱
42+55= 97(元)
答: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97元。
列综合算式计算
文具盒的单价×文具盒的数量 +书包的价钱 7×6 + 55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乘加、乘减》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乘加和乘减运算,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这一部分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和乘法的知识,但对乘加和乘减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运算的规律和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乘加、乘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运算的本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乘加、乘减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主探索乘加、乘减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运算的本质。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提高运用乘加、乘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教案一等奖《乘加乘减》
二年级数学教案一等奖《乘加乘减》1、二年级数学教案一等奖《乘加乘减》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材分析:乘加、乘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中的一个内容,它编排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中5、2、3、4的乘法口诀之后,让学生通过乘加乘减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口诀的意义、学会口诀记忆的方法。
5、2、3、4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都相对比较简单,后面6、7、8、9的乘法口诀理解、记忆的难度则大大增加,所以教材在此安排了乘加乘减的教学,目的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总结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6、7、8、9的乘法口决和理解记、忆口诀打下基础。
所以,本节课的成败会影响到学生表内乘法的学习及今后的数学学习生活。
教材通过小熊掰玉米这一主题情境图,将计算教学、解决问题和口诀记忆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从中理解并掌握相邻两句口诀的记忆方法。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深挖教材,突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思路。
运用数形思想、假设思想和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寻找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6、7、8、9的乘法口诀和理解记忆口诀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主题情境,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2、运用乘法的.意义,探究出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初步归纳总结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乘法的意义,探究出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
教学难点: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质疑,直观理解。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从形到数的抽象过程,体现算法多样化。
分两个环节进行。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获奖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获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乘加乘减》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了乘法、加法、减法的基本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乘法、加法、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加法、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乘法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和思考,才能熟练掌握乘法、加法、减法的运算规律。
此外,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正确进行乘法、加法、减法的运算,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乘法、加法、减法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乘法、加法、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以及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乘法、加法、减法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讲解:讲解乘法、加法、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3.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际操作,巩固乘法、加法、减法的运算规律。
4.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加法、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6.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022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易错题总结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易错题总结知识点总结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5.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注意加减号,不要混乱。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五)根小棒。
3.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
4.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它就有几条边。
三.表内乘法(一)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表示:5×4或4×5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3×4=12(乘数)×(乘数)=(积)6.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7.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减:3×5-1=148.熟练地背诵1-6的乘法口诀,顺着背、倒着背、竖背等多种方法。
9.乘法口诀关系到下册的除法的计算,务必背熟。
10.乘法、乘加、乘减、加减的应用,要求学生首先读题,弄清楚题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再确定用什么法计算。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3-7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3-7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3-7乘加、乘减》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5的乘法口诀,对于新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可能会对乘加、乘减的顺序产生困惑,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明确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3-7的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实际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含有动画、图片的PPT,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课堂巩固和家庭作业。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物品,用于情境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动物园、水果店等,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PPT呈现3-7的乘加、乘减的算式,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然后老师讲解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对于学生在计算中遇到的问题,老师要及时解答,并强调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4.巩固(10分钟)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老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让学生加深对乘加、乘减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乘加、乘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7乘加、乘减(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3.7乘加、乘减(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3.7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这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重点内容。
我要让大家明白什么是乘加、乘减。
乘加就是先将两个数相乘,再将乘积与第三个数相加;而乘减则是先将两个数相乘,再将乘积与第三个数相减。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使用一些教具和学具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我会用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的朋友又给了他7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乘加来解决,即3乘以2等于6,所以小明现在一共有6个苹果。
然后,我会给大家讲解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比如,对于乘加,我会告诉大家,先将两个数相乘,再将乘积与第三个数相加。
比如,对于3.7乘以2加1,我们先将3.7乘以2得到7.4,再将7.4与1相加得到8.4。
接着,我会给大家举例一些乘加、乘减的题目,让大家进行随堂练习。
比如,3.7乘以3加2,3.7乘以4减1等等。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注意解答大家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清晰地展示给大家,让大家能够一目了然。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给大家布置一些乘加、乘减的题目,让大家课后进行练习。
比如,3.7乘以5加3,3.7乘以6减2等等。
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是否已经掌握了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如果有同学还有疑问,可以课后向我请教。
大家还可以思考一下,除了乘加、乘减,还有哪些运算方法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够学好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我需要确保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实践情景的引入和例题讲解是帮助学生们理解乘加、乘减运算的关键。
乘加、乘减(7)-宝锋
4×3+2=14 5×3-1=14
3×4+2=14 3×5-1=14
说说每个算式的计算顺序。
2、做一做第2题
四、学生总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根据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
3)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算法。
如:3×3+2=11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了什么?求出的是什么?(在3×3下面划上横线)……
师:像这些有乘法与加法、乘法与减法在同一个算式里,你们猜猜这几个算式叫做什么?(板书课题:乘加、乘减)
师小结:这个问题可以用乘加、乘减的方法解决,以后我们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多观察、多思考、希望大家能够寻找出自己喜欢而且简便的方法。
(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
师:××同学根据玉米的个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大家观察:小熊种了4株玉米,每株玉米秆上都结了好几个玉米棒子,那么现在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呢?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1)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3+3+3+2=11 3×3+2=11 4×3-1=11……
(7)课题:乘加、乘减
备课人:姚宝锋修改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页例5。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乘加、乘减的题,让学生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会计算乘加、乘减的题,让学生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7课时 乘加、乘减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第7课时乘加、乘减教学内容:课本第31--3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应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教学重点:计算乘加、乘减,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课件显示:四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1条)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二、探究新知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交流:(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1)(2)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1条。
(4×3+1)产品视频拍摄详细问题了解下!板书:4+4+4+1=13条 4×3+1=13条三、引申拓展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3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3四、归纳无奈之下,阿珍婆采纳了司机的建议,可对于从未坐过地铁的她来说,她的心里是没着没落的。
好在下了车没走几步就是地铁站,阿珍婆寻思着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可巧,此时的地铁站上正站着一位中年男人。
阿珍婆决定向这位中年男人求助,她三言两语说明了自己目下面临的窘境,接着问对方,能不能帮个忙,送我上地铁。
阿珍婆知道,素昧平生的,这要求是唐突,可眼下别无他法,只能试试。
嗯,时间是有点赶。
好么。
我送。
令阿珍婆没想到的是,中年男人居然答应了送她!这真是想睡觉,送来了枕头,大好事。
中年男人说完不再多言,举步向前,阿珍婆跟着进了地铁站,很快,中年男人替阿珍婆买好了票,随后一路搀扶着过了安检、检票,直至站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2小节2--6的乘法口诀
【第四课时】乘加、乘减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让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2.引导学生关注数量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选择和利用相关信息的能力。
3.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二、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四、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1—6的乘法口诀以及解决问题
2、我们先利用乘法口诀做几组口算题
口算
2+2= 3+3= 4+4= 1+1=
2-2= 3-3= 4-4= 1-1=
2×2= 3×3= 4×4= 1×1=
(1)观察每组中的算式有什么特点?数相同,运算符号不同,结果不一定相同。
(2)提问:2+2与2×2的结果为什么相同?2+2和2×2都是求
2个2的和是多少。
3+3与3×3的结果为什么不同?3+3表示求2个3的和,3×3表示求3个3的和,比3+3多1个3。
二、探究新知
今天我们继续利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课本图片
谁能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再提一个数学问题?
你们能尝试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3×4-1=11(个)求的是比4个3少1的数
说一说3×4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减1
3×3+2=11(个)求的是比3个3多2的数
3×3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加1?
2、电脑演示:圈出4个3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所求问题就是求比4个3少1的数。
圈出3个3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所求问题就是求比3个3多2的数。
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研究乘加、乘减的计算
提问:
你怎样算出11这个得数的呢?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3、提问: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小结并板书: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4、提问:什么情况下用乘加来解决问题?求比几个相同加数多几时,列乘加的算式解答。
什么情况下用乘减来解决问题?求比几个相同加数少几时,列乘减的算式解答。
师:当若干份中有一份与其他份的数量不同时,可以先用乘法求
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再加上不同的加数;也可以假设每份都相同,用乘法算再减去或加上所欠的部分。
可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乘加、乘减应用问题。
三、巩固练习、
1、书上58页做一做1
2、书上58页做一做2
口算乘加乘减、说出运算顺序。
3、书上59页第4题、
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
4、书上59页第5题、
认真看图,说说你的好办法:找同样多的的部分,再数出各自多出来的部分
四、课后作业:
书上59页第1、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