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论课件使用的有效性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总结
《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总结
这节课的教学已经结束,但留给自己的思索却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我在课前就以游戏的形式复习字词,并给学生创造展示搜集资料的机会,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们展现了海水的五光十色和珊瑚的各种各样,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阅读中。
这样,处处创设情境,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被调动起来,学生也就真正有了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迁移写法、读写结合
本课在写法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怎样把中心句写具体。
在前面学过课文《赵州桥》《秋天的雨》中,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到了中心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因此,在此基础上,由体会全篇中心句的写法到了解段落中心句的写法,由课文的理解到阅读资料的分析,由教师举出的例句再到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出例子,一环扣一环,教师由扶到放,虽然看似难度逐渐加大,但是学生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已经能很轻松地把句子写具体。
我觉得这是本课教学的一大亮点。
三、质疑问难,培养思维能力
宋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要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
”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总是善于质疑,读书有所疑才能有所思,继而才能有所得。
质疑已成为现代化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本课教学中就重视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在自主读文时,就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想办法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新的阅读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评课记录
听课评课记录《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三年级上册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老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篇幅较长,语句描写优美。
今天听了这位老师的这堂课,我认为她是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而展开教学的,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背”等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的要求。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忽视词语教学。
教学开始她采用检查预习的形式,对课文要求识记的词语进行听写,并及时检查、修改,从而扎实有效地落实了词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训练。
在词语训练之后,教师通过提问“请同学们说说本文讲了哪些内容?”这一问题的设计一下子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写作思路,本课是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景,随后老师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并进行背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而老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主的选择,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舞台,没有批评,没有藐视,不管是背的好的同学还是背的不太好的同学都跃跃欲试,让学生们自我挑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展示自我的欲望。
三、强化了写作训练。
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景的同时,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美景带来的冲击,仿照课文进行想象和语言文字的运用。
这“三步走”的写作训练达到了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这一环节的设计可谓大胆,它不仅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而且对学生的要求极高,试想如果没有成品出现,那将是一节失败的课,但从同学们那优美的语句,完整的表达来看,可以发现教师不仅备了课的内容,还备了自己的学生,可谓知已知彼,有备而来,才能百战百胜,真让人佩服啊!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老师对于语言文字的分析太过于详细,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并不充裕,总之,听了这位老师的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有利于对今后课堂教学的思考,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
教改路上且行且思——《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第二篇的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壮丽的祖国山河”。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了介绍和说明,赞美了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宝岛的喜爱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好句。
刘姗姗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重点难点突出,体现精讲到略读的原则,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些都体现了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
注重学生的情感朗读,我认为这是本课最突出的特点。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刘老师少了许多不必要的讲解,而是采用多种形式的品读来代替,如自由读、齐读、范读、指读、边想象边读、配乐读等。
刘老师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鱼的多样、美丽等,采用多种方式的品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在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让文本里学生不再遥远。
刘老师给学生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各种鱼的图片,边欣赏边进行感情朗读,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刘老师教学观念新,在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美丽风光的同时,注重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上课之初,扎实的识字写字指导,掌握多音字“参”,把“懒”写得准确、紧凑、美观,注意写字姿势等;大量的品读,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提升,加深学生体会;出示鱼的图片,进行说话练习,既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发挥学生想象,提高组织语言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在教学中,渗透围绕中心句进行表达的方法……近几年来,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牵动下,我们一直在不断的摸索中。
语文教学要找准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要敢于取舍,做到“一课一得”,不可贪多;在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目标的同时,语用目标不容忽视;语文就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虽然我们遇到了不要的疑惑和困扰,但我们一直在语文改革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引言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教材的选取和课文的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对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进行反思,评估以往的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课文内容回顾《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三年级语文教材上的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中国的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岛屿数量、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等内容。
通过描绘西沙群岛的美景和生活状况,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爱国情感以及保护环境意识。
教学反思教学目标明确程度在过去的教学中,对于《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
虽然课文的内容已经包含了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的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这些目标明确地传达给学生。
因此,很多学生只是停留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表面,而没有深入思考和理解其中的含义。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明确课文的教学目标并与学生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到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所在。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于环境保护、爱国情感等的理解和想法,进一步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教学方法选择过去的教学中,主要以讲解和朗读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了改进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更多的互动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
通过和同学互相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拓展资源的使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是一篇地理类的文章,而地理知识通常需要一定的图表和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
然而,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并没有充分利用拓展资源,提供足够的图片和地图来辅助教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更多的拓展资源,例如地图、照片和视频等,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岛屿数量以及海洋资源等。
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
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抓段落学习,落实读写结合----《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邹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领学生回顾单元导读课的内容,高屋建瓴地让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所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关注点,使学生的学习有目标、有指向,为学生下面的教学做了充分准备。
教学亮点是抓段落学习,落实读写结合。
一、抓段落学习密码一:位置灵活阅读领悟第2、4、6自然段了解了这三段的共同的构段方法“总分式“之后,实践跟进引领学生掌握“分总式”和“总分总式”的构段方法,从构段的三种方式入手从而解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方法之一——位置灵活。
密码二:用词准确品读第2段,在领悟海水特点,欣赏海水之美,了解海水成因之后,抓住“五光十色”这个词解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方法之二——用词准确,然后实践跟进达到读写相融。
密码三:重点突出品读第4段,在视频的推动下,抓住四个“有的“解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方法之三——重点突出,然后实践跟进找出课文中运用典型事例的段落,达到学以致用。
密码四:巧用修辞继续品读第4段,围绕“你最喜欢的是哪种鱼”展开讨论,通过对比解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方法之四——巧用修辞,然后实践跟进用所学之法,变美条纹鱼和红缨鱼,改写课文,活学活用。
密码五:叙述有序通过变换第4段的顺序,通过对比让学生自主解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方法之五——叙述有序,在镂空记忆的积累训练中这一环节围绕中心写段落为教学目标,老师引领学生以课本语言为范本,经历“阅读领悟——提炼方法——实践跟进——阅读积累”的学习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中学习到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5个方法,课堂节奏有张有弛,读写和谐统一,在无声的浸润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安排“想象续写显身手”的综合练习,把“小珊瑚和小贝壳”改写成围绕中心句来写的段落,练笔之后学生围绕方法进行自主评价。
二、落实读写训练言为心声,任何一篇文章都饱含丰富的情感,字字句句总关情,因此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自然就涵盖着人文熏陶。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
《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老课文。
课文分别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景。
从整篇课文来看,《富饶的西沙群岛》篇幅较长,许多语句描写优美。
马老师的这堂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由于篇幅较长,马老师有选择、有重点地节选了海水和海底作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马老师的这堂课,有这么几大亮点:1、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有亲和力马老师上课不拘谨,很自然。
特别是导入时的语言优美,再配合以阳光的微笑,极具亲和力。
初读课文后,询问学生:“你还对西沙群岛有哪些了解?”学生并没有按预设回答老师,马老师并不是马上否定学生,而是进行耐心引导,使学生找到了那句“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巧用多媒体,让文本离学生不再遥远西沙群岛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极神秘、极模糊、极遥远的地方。
学生连它所在何处都不得而知。
针对此点,马老师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视频,从学生的一声声惊声中我们不难看出多数学生都能感受出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马老师又出示祖国地图,让学生去寻找西沙群岛的所在位置。
这样通过看一看,找一找,不仅填补了学生的这一知识盲点,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接着此举为后面的研读课文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再如对珊瑚、海参、大龙虾,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
对此,马老师都用多媒体给予直观展示,让学生恍若置身海底,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主动学习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如今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并掌握学习过程,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更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检验、自我评价,实现学生自我探究学习语文的愿望,从而使学习过程不断地得到优化。
在马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上,大部分的环节都能充分体现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比如在初读课文时,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品读第3自然段时,请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好好读一读,这看上去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但尽显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观察报告
《富饶的西沙群岛》语言诊断报告优点:1、明确主导性教师语言主导性的强弱,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的一个重要标志。
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联想什么,表达什么,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利用教学语言进行引导,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师的教学语言,总是能沟通师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共鸣,创造浓郁的教学气氛,调节教学节奏的张弛,从而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意境,探索未来世界的奥秘。
因此,有主导性的教学语言,犹如教师留给学生的“路标”,有一种提示作用,循此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在本课教学中,老师的很多问题都有明确的主导性。
如:“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觉得西沙群岛的海水怎样?”“为什么海水是五光十色的?用因为……所以……来说。
”“会背的背,不会背的看书”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进行表达,提高了课堂效率。
2、做到启发性教师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让学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由个别想到一般,起到“一石激起干层浪”的效果。
如“海水有哪些颜色, 还可用什么词来形容?”“为什么用五光十色来形容海水,而不用五颜六色?”学习第四段时,问“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什么?”正如有人总结的:“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似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像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
”3、落实生动性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能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教学实践所形成的共识。
所谓生动,即声情并茂,娓娓动听,妙趣横生,抑扬顿挫,和谐悦耳。
如语音的高低,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以及句子长短抑扬的有规律变化。
掌握浯言的节奏,增强语言的和谐性,能产生“神余言外”的艺术效果。
如“自己试一试。
”“谁来展示自己?”这些语言具有激励性,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
不足:应根据教材内容的主次、详略、难易程度,确定语调的变化。
重点内容,主要知识,难点与关键,语调应高亢而稍缓,字正腔圆,一句一顿,必要时还应适当重复,以便给学生以较强的刺激和思维的余地,留下深刻和突出的印象。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课后练习及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样子/形状。
师:海水颜色的样子不一,而且相互交错着。交错是什么意思? 师:(指图说)图片中这就是交错。 师:真正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海水交错在一起,我们可以感受到海水变得?
——颜色融合在一起,对,所以颜色就更丰富了。 ——海水就更漂亮了!
师:让我们一起读出海水的美丽吧! 师:哇,颜色如此丰富,形状交错在一起,那可真叫做——五光十色
【学法】: “以读为本”乃是新大纲的要求,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我在教学中注重学
生是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重视孩子们的心灵感情,交流合作。启发想象来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教材内容,让他们懂得当时作者描写西沙群岛的思 想感情。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学开始,我先向学生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图,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 求知欲,引导学生观看一段录像,一边听我的导语,深深地陶醉在如此缤纷的神奇世界 之中。此刻,我抓住时机,说道:这就是富饶的西沙群岛,同时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这种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创设意境,由画入文的导入方法,促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内 趋力,把学生自然地引到本课的主题——富饶的西沙群岛,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同时也 形成了学习冲动的教学效果。
(三)、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梳理课文结构
师:刚才我们正确朗读了这三个句子,很好,老师从这三个句子中找到了这些词语,把它变成 了三组词,做成了板贴,我们一边读一边思考,三组词分别应该贴在哪个位置呢?
师:谁来把这些词语贴到相应的位置上?注意位置要贴准确哦。 预设1:贴对了。——咦,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贴? 预设2:贴错了。——这个贴在这里对吗/这个贴在这里合适吗/有不同意见吗/你觉得应该怎么 改正? 师:为什么要这么贴呢? 预设:第一组词写的都是海水,第二组词写的是海底的生物,第三组词写的是西沙群岛。 师:我们看,这里分别介绍的海水、海底和……能不能把西沙群岛也换一个词,和前面更对称 ,更有美感一些。——概括成海岛(边写边板书) 师:看,把这些连起来,原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谁能根据板书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吗?(根据回答,随机补充) 请一两位学生讲讲,同桌互讲。
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
《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
作者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好文章。
特别在当前,更是对学生进行“热爱蓝色国土”教育的好教材。
这堂课,总的来说是一节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课。
以词句训练为基础,以“读”为教学主线,努力营造一种“平等、信任、激励、自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们主动地学,自信地学,兴趣盎然地学,达到扎实有效的课堂效果。
亮点:一是,阅读训练扎实有效。
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直接与本文对话,通过“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从中找到了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以读代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词语。
比如在指导学生感悟描写鱼多,鱼美的优美……句子的同时,进行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子训练,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谴词造句的艺术。
二是,抓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让学生理解了珊瑚和鱼的特点。
比喻,是本课用得最多的修辞。
引导学生准确地认识比喻,这样的教学才到位。
如:“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是形状,夸张在这篇课文中运用的也很好,“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进行夸张,说明数量的多。
三是,运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搭建起学生与文本的桥梁。
庞老师充分利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从多种感官给学生以刺激。
西沙群岛地处南海,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虽然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出西沙群岛优美的景色,但是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积累导致他们很难去真正感受其中的美。
而运用多媒体演示既把语言文字变成直观的美丽活动的图象,声音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了孩子们,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突破了教学难点、又陶冶了情操。
庞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接触文本,感知其形象;再运用多媒体教学图片,重点展现西沙群岛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种各样的珊瑚,由形象的画面理解再度升华到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自始至终调动着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报告
《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报告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不断的听课来改善自己的讲课技巧,听课后你肯定会有很多心得体会,我们可用写听课报告的方式将这些收获记录下来,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报告1近听了林老师执教的一课感受很多。
一、教学思路清晰。
这节课中,我发现林老师的授课思路非常清晰。
课文从海面写到海底,又从海底写到海滩再到海岛,教师也紧紧抓住这条线,用这样的顺序来贯穿课堂教学,所以大大降低了学生在理解条理方面的难度,便于更好的压缩课堂不必要的时间,使课堂授课井然有序,学生学起来也得心应手。
二、兴趣培养到位。
学文重在兴趣的培养。
语文是属于较为感性的学科,有些字里行间所蕴涵的东西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在教学本节课时林老师很注重兴趣的培养。
如:威武的大龙虾,不同形态的珊瑚,蠕动的海参……这些究竟是什么样的,学生能说的清吗?学生能有个具体的样子吗?没有!“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于是林老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来读,来感受,来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形象感悟,教师就不需再多费唇舌!教学珊瑚时,既感知文本,又跳出文本,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字材料,学生看着读着新的材料,对珊瑚有了真真切切的感受。
教学鱼时,教师让学生想想这么多的鱼可用什么成语来概括,这样借助文本语言,又及时补充新的成语,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当然领悟的关键还要有赖于兴趣。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学习的兴趣也是每一位教师所不可遗忘的。
三、进出书本适度。
进得书本,更要出得书本。
林老师在教课中树立了“大语文”的学科观念。
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但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更是个遥远、模糊、神秘的地方。
如何让三年级的小学生能走进西沙群岛,与西沙群岛进行零距离的’对话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延伸到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
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抓段落学习,落实读写结合----《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邹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领学生回顾单元导读课的内容,高屋建瓴地让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所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关注点,使学生的学习有目标、有指向,为学生下面的教学做了充分准备。
教学亮点是抓段落学习,落实读写结合。
一、抓段落学习密码一:位置灵活阅读领悟第2、4、6自然段了解了这三段的共同的构段方法“总分式“之后,实践跟进引领学生掌握“分总式”和“总分总式”的构段方法,从构段的三种方式入手从而解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方法之一——位置灵活。
密码二:用词准确品读第2段,在领悟海水特点,欣赏海水之美,了解海水成因之后,抓住“五光十色”这个词解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方法之二——用词准确,然后实践跟进达到读写相融。
密码三:重点突出品读第4段,在视频的推动下,抓住四个“有的“解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方法之三——重点突出,然后实践跟进找出课文中运用典型事例的段落,达到学以致用。
密码四:巧用修辞继续品读第4段,围绕“你最喜欢的是哪种鱼”展开讨论,通过对比解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方法之四——巧用修辞,然后实践跟进用所学之法,变美条纹鱼和红缨鱼,改写课文,活学活用。
密码五:叙述有序通过变换第4段的顺序,通过对比让学生自主解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方法之五——叙述有序,在镂空记忆的积累训练中这一环节围绕中心写段落为教学目标,老师引领学生以课本语言为范本,经历“阅读领悟——提炼方法——实践跟进——阅读积累”的学习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中学习到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5个方法,课堂节奏有张有弛,读写和谐统一,在无声的浸润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安排“想象续写显身手”的综合练习,把“小珊瑚和小贝壳”改写成围绕中心句来写的段落,练笔之后学生围绕方法进行自主评价。
二、落实读写训练言为心声,任何一篇文章都饱含丰富的情感,字字句句总关情,因此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自然就涵盖着人文熏陶。
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
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在说到西沙群岛,大家一定会想到那儿的美丽海景和丰富的生态。
简直就像是人间仙境,海水蓝得像宝石,沙滩白得发光,走在上面,简直让人有种踩在云端的感觉。
那儿的空气也特别清新,海风一吹,心情立马就变得超级好!一踏上西沙,仿佛所有烦恼都被海浪冲走了,真是“海阔天空”的状态啊。
说到观课,那可真是一次绝妙的体验。
老师们带着我们游览那些小岛,讲述每个岛屿的历史和故事。
那些故事可真是引人入胜,简直像在听一个个精彩的传奇。
你能想象吗?小岛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故事,仿佛就像是电影情节一样,让人目不暇接。
老师讲到一半,我们都忍不住想插嘴,真是“说得好,不如听得快”。
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像是被阳光照耀,暖洋洋的。
西沙的生态系统也值得一提,那里的鱼群可多了,五颜六色的,各种各样,简直像是海底的舞会。
潜水的时候,我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鱼儿在我身边游来游去,时不时还会有几条大胆的鱼凑过来,跟我打招呼,真是让人开心得像个孩子。
海草、珊瑚,各种海洋生物都在那儿繁衍生息。
老师还特意提醒我们,要爱护这些宝贵的资源。
毕竟,“一寸光阴一寸金”,保护环境可不能马虎。
不止是自然风光,那儿的海鲜也是一绝。
每顿饭都是一次味蕾的狂欢。
新鲜的海鱼、鲜美的虾,哇,简直是人间美味。
每一口都让人忍不住想多吃几碗饭,真是“吃得开心,笑得灿烂”。
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美食,聊着天,笑声此起彼伏,感觉特别温馨。
西沙的夜晚更是美得令人窒息,星空璀璨,像是撒下了无数的钻石。
我们一边吃着夜宵,一边仰望星空,感觉时间都停止了,只有美好与欢笑。
大家也不忘拍照留念。
每个人都拿出手机,摆各种造型,搞笑的、优雅的,真是笑翻了天。
那时,我们仿佛忘记了所有的压力,只剩下欢乐和自由。
每张照片都像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记录着这一刻的欢声笑语。
那些笑脸,都是青春的印记,永远定格在那片蓝色的海洋里。
在这次观课中,大家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收获了友谊。
小伙伴们一起嬉笑打闹,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升温。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
○
○
○
○
○
○
○
○
√
○
○
A2
正
B2
√ 正
C2
√ 正
D2
√
E2
√
正
正
正
F2
√ 正
G2 ○ H2 ○
√
√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
○
○
○
○
○
○
○
○
○
○
√
○
○
A3
√ 正
B3
√ 正
C3
√ 正
D3
○ √
E3
○ √
正
正
正
正
F3
正 G3 ○ H3 √
正
√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
○
○
○
○
√
√
√
○
√
○
A4 正 B4 正 C4 正 D4 √ E4 正
总之,曹老师的课堂非常精彩,问题的设计巧妙适度,富有启发性科学性, 引发了学生敏捷的思维,课堂效果也很好。
朗读指导有效性观课量表
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执教人 涛
曹发梅
观课人 王玉华 刘
朗读的形式及次数
项目 自 想
男女 小组
范 齐 分角 个别
其
由象
生对 合作
读 读 色读 读
他
读读
读读
朗读效果
过程
《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
抓段落学习,落实读写结合----《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邹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领学生回顾单元导读课的内容,高屋建瓴地让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所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关注点,使学生的学习有目标、有指向,为学生下面的教学做了充分准备。
教学亮点是抓段落学习,落实读写结合。
一、抓段落学习密码一:位置灵活阅读领悟第2、4、6自然段了解了这三段的共同的构段方法“总分式“之后,实践跟进引领学生掌握“分总式”和“总分总式”的构段方法,从构段的三种方式入手从而解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方法之一——位置灵活。
密码二:用词准确品读第2段,在领悟海水特点,欣赏海水之美,了解海水成因之后,抓住“五光十色”这个词解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方法之二——用词准确,然后实践跟进达到读写相融。
密码三:重点突出品读第4段,在视频的推动下,抓住四个“有的“解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方法之三——重点突出,然后实践跟进找出课文中运用典型事例的段落,达到学以致用。
密码四:巧用修辞继续品读第4段,围绕“你最喜欢的是哪种鱼”展开讨论,通过对比解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方法之四——巧用修辞,然后实践跟进用所学之法,变美条纹鱼和红缨鱼,改写课文,活学活用。
密码五:叙述有序通过变换第4段的顺序,通过对比让学生自主解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方法之五——叙述有序,在镂空记忆的积累训练中这一环节围绕中心写段落为教学目标,老师引领学生以课本语言为范本,经历“阅读领悟——提炼方法——实践跟进——阅读积累”的学习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中学习到了围绕中心写段落的5个方法,课堂节奏有张有弛,读写和谐统一,在无声的浸润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安排“想象续写显身手”的综合练习,把“小珊瑚和小贝壳”改写成围绕中心句来写的段落,练笔之后学生围绕方法进行自主评价。
二、落实读写训练言为心声,任何一篇文章都饱含丰富的情感,字字句句总关情,因此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自然就涵盖着人文熏陶。
《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报告
《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报告《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报告1我们学校开展了教科节活动,我听了沈美凤老师的语文课,深有感触。
沈老师上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
课文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同时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这里,谈点看法。
沈老师注重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
语文教学的特色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即语言训练。
语文是规范的语言,是学生学习的范文,学生学语言的直接感知以积累为主,让他们品尝课文的原汁原味,不需要插入第三者太多的解说,要想获得语言的技能,主要靠语言实践。
所以,本课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诵读“你最喜欢的地方,读出西沙群岛物产的美丽、可爱”。
学生充分练读后,根据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老师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
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变得爱读,想读,改变了全盘授予的传统教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比如,有的学生喜欢西沙群岛海底这一段课文,尤其在看完海底的录象后,会由衷的发出感叹,海底的鱼真多、真漂亮!对海底世界产生喜爱、赞叹之情。
这时,学生再去读书,必然能带着情感和体会理解课文内容,读出__的味道,读出__的神韵感受,语感也便随之产生了,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阅读教学,读是关键,是“问”和“悟”的基础,因此读一定要落到实处。
要想使学生通过朗读达到有效的感悟,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
而适当的情境教学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印象深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真实的情境,从多种感官给学生以刺激。
沈老师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课时,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
为学生营造这种情境教学的氛围。
如在讲海水、海底这两个地方,沈老师把从上查找到的有关图片向学生播放。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论课件使用的有效性
论课件使用的有效性——《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在本次研修任务中,我们围绕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这一主题,选定了鲁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
确定的研究目标:通过课例研究,初步探究信息技术的支持对教学环节的优化,提高教师适时、巧妙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感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使信息技术的支持最优化。
研究问题:1、西沙群岛距离我们太远,怎样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需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如何在适当的时机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感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使信息技术的支持最优化是我们研究的第一问题。
2、本课语言优美,怎样利用多媒体进行积累背诵,优化课堂教学是我们研究的第二问题。
本课由孙爱玲老师执教。
我主要从课件使用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一、课件出示的时机、内容及作用1、导入环节:当教师问及西沙群岛的位置时,由于孩子缺乏此部分知识,所以此时教师出示了西沙群岛的地图,使学生一目了然,此环节由于课件的有效使用而干净利索。
2、授课环节:共出示10次课件。
(1)学习“海水”时,出示两处,一是海水颜色不同原因的手绘图片,二是西沙群岛海水不同颜色的图片并配乐。
应该说这两处课件的使用能有效的分散学生学习上的难点。
海水颜色的不同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通过直观的图示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
而西沙群岛海水的五颜六色也是学生难以想象的,通过观看课件,而优美的音乐,也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情景中,学生很容易感受到西沙群岛海水的独特魅力。
(2)学习“珊瑚、海参、大龙虾”时,分别出示珊瑚的各种图片,及大龙虾以及海参的视频文件,通过观看这些文件,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珊瑚的美、海参的懒、大龙虾的威武的特点,从而也品味到作者用词的准确与形象。
(3)学习“鱼”时,共出示4次。
一是出示各种各样鱼的图片,二是出示留有空白的本段话,提示学生积累背诵,三是出示鱼的视频文件,形象地感受西沙群岛鱼的多,体会“夸张”的写法,四是出示另外几种有特点的鱼的图片,让学生仿照书上的语言进行仿写,并使用投影进行评价。
《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报告
《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报告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以西沙群岛为主题的听课报告。
下面是我对这篇报告的总
结和概述。
报告首先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西沙群岛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属于我国的一
部分。
它由14个岛屿组成,其中最大的是永兴岛。
西沙群岛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种类。
报告接着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经济发展。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西沙群岛拥有丰富
的渔业资源,并且是一个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
此外,西沙群岛还有潜力发展旅游业,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度假。
报告还指出了西沙群岛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西沙群岛
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此外,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
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报告最后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战略重要性。
西沙群岛的安全和稳定对于我国的海洋权益
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西沙群岛的保护和管理,发展其经济,
保护其生态环境,并强化对西沙群岛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国内外人民对西沙群岛的认
识和关注。
综上所述,《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听课报告详细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经济
发展、挑战和战略重要性。
通过听取这篇报告,我们对西沙群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也对如何保护和发展这片美丽的海岛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富饶的西沙群岛》语文听课报告
《富饶的西沙群岛》语文听课报告题目:《富饶的西沙群岛》语文听课报告演讲者:XXX日期:XXX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分享的是我所听课的《富饶的西沙群岛》。
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西沙群岛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接下来我将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方面来谈谈我对这堂课的认识和感悟。
首先,我要赞扬一下老师的教学设计。
在开头,老师通过激发我们对西沙群岛的好奇心,引入了本节课的主题,让我们对课堂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着,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源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我们能够形象地认识到西沙群岛的独特之处。
然后,老师采用讲解和问答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我们了解西沙群岛的地质构造、气候条件、沙洲珊瑚礁等特点,让我们逐渐深入了解这片美丽的海域。
最后,老师安排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我们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我要说一下这堂课的教学内容。
这节课让我了解到西沙群岛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海岛领土,由14个岛礁组成,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珊瑚礁生态系统。
同时,课堂上给我们展示了西沙群岛的壮观景色,碧海蓝天,绚丽多彩的珊瑚世界,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通过这节课,我对西沙群岛的认识从单纯的地理位置扩展到了自然环境、物种保护等方面,培养了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最后,我要说一下学生的反馈。
这节课在我班上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积极参与讨论,对于课堂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尤其是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同学们兴奋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展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创新思维。
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同学们对于西沙群岛的兴趣更加浓厚,也提高了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
通过这堂课,我不仅了解了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还培养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保护和建设美丽的家园。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课件使用的有效性
——《富饶的西沙群岛》观课报告
在本次研修任务中,我们围绕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这一主题,选定了鲁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
确定的研究目标:通过课例研究,初步探究信息技术的支持对教学环节的优化,提高教师适时、巧妙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感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使信息技术的支持最优化。
研究问题:
1、西沙群岛距离我们太远,怎样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需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如何在适当的时机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感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使信息技术的支持最优化是我们研究的第一问题。
2、本课语言优美,怎样利用多媒体进行积累背诵,优化课堂教学是我们研究的第二问题。
本课由孙爱玲老师执教。
我主要从课件使用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课件出示的时机、内容及作用
1、导入环节:当教师问及西沙群岛的位置时,由于孩子缺乏此部分知识,所以此时教师出示了西沙群岛的地图,使学生一目了然,此环节由于课件的有效使用而干净利索。
2、授课环节:共出示10次课件。
(1)学习“海水”时,出示两处,一是海水颜色不同原因的手绘图片,二是西沙群岛海水不同颜色的图片并配乐。
应该说这两处课
件的使用能有效的分散学生学习上的难点。
海水颜色的不同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通过直观的图示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
而西沙群岛海水的五颜六色也是学生难以想象的,通过观看课件,而优美的音乐,也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情景中,学生很容易感受到西沙群岛海水的独特魅力。
(2)学习“珊瑚、海参、大龙虾”时,分别出示珊瑚的各种图片,及大龙虾以及海参的视频文件,通过观看这些文件,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珊瑚的美、海参的懒、大龙虾的威武的特点,从而也品味到作者用词的准确与形象。
(3)学习“鱼”时,共出示4次。
一是出示各种各样鱼的图片,二是出示留有空白的本段话,提示学生积累背诵,三是出示鱼的视频文件,形象地感受西沙群岛鱼的多,体会“夸张”的写法,四是出示另外几种有特点的鱼的图片,让学生仿照书上的语言进行仿写,并使用投影进行评价。
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教师在这里花的心思最多,用的课件最多。
而这些课件的使用分别起到了积累语言、感悟文字、读写结合、评价激励的作用。
(4)最后两处课件的使用分别在学习“贝壳”“鸟”时,因为不是重点段落。
教师做了大胆取舍,只出示文中的两句中心句子,就一掠而过。
最后一处是布置作业。
二、结论
正如研究问题中所说“西沙群岛距离我们太远,怎样让学生形成
感性认识,需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授课环节,孙老师在适当的时机巧妙并充分地借助多媒体填补了学生知识上、思维上、想象的空白,引导学生感悟、品味语言,从而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同时积累了语言,并进行了语言训练、读写结合,课件的有效利用优化了课堂,可以说这是一节成功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