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基础教程(叶鹰,潘有能,潘卫编著)思维导图
情报学基础考试大纲
情报学基础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主要适用情报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涵盖了情报学的主要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情报学经验规律、情报学重要基础理论、情报学方法论、情报源、情报检索、情报分析、情报技术、情报服务以及当代情报学发展等内容。
要求考生掌握情报学基础理论与方法,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考试内容(一)情报学经验规律(1)布拉德福定律。
(2)洛特卡定律。
(3)齐夫定律。
(4)文献增长律。
(5)文献老化律。
(二)情报学基础理论(1)情报学概念系统(情报学的基本属性)。
(2)国外代表性情报学基础理论,如:布鲁克斯的知识基础论;约维茨的决策系统论;米哈伊洛夫的科学交流论。
(3)国内代表性情报学基础理论,如:卢太宏的规范论;王崇德的原理论;严怡民等的栈理论。
(4)情报学体系结构。
(5)情报学理论原则。
(6)情报学相关学科。
(三)情报学方法论(1)情报学方法论概述。
(2)通用科学研究方法,如:哲学方法中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逻辑方法中的演绎法、归纳法;数学方法中的数学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等。
(3)情报学专门方法,如:引文分析法;德尔斐法;等等。
(四)情报源(1)情报源及其类型。
(2)文献情报源及其数字化资源。
(3)非文献情报源及其特点。
(4)情报源评价。
(五)情报组织(1)分类组织法,如:体系分类法;组配分类法;体系-组配分类法;分类标引;分类标引的步骤与原则;自动分类聚类;等等。
(2)主题组织法,如: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主题标引;自动标引(统计标引法、概率标引法、句法分析法、语义分析法等)。
(3)索引文摘法,如:索引法;文摘法。
(4)元数据,包括:元数据定义、类型、作用;DC元数据及其特点;资源描述框架(如RDF模型及其特点)。
(5)语义网与本体,包括:语义网的概念与体系结构;本体的定义及其组成要素;本体构建与评价;关联数据。
(六)情报检索(1)情报检索理论模型和检索评价参数。
中国农业大学_839信息管理与情报学基础_《情报学基础教程》叶鹰 笔记
笔记1信息与情报1.1“信息链”信息与情报是情报学的核心问题。
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情报?对这些基本概念如果没有明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获得对情报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解。
“信息”和“情报”,英语都是“Information”。
英语的Information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信息链”由事实(Facts)→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情报”、“智能”(Intelligence)五个链环构成。
简单地说,“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
“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
“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
“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评价的结果。
“情报”、“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换句话说,“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五个链环组成“信息链”(Information Chain)。
在“信息链”中,“信息”的下游是面向物理属性的,上游是面向认知属性的。
作为中心链环的“信息”既有物理属性也有认知属性,因此成为“信息链”的代表称谓。
1.2“三个世界”模型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Popper)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从哲学高度阐述了信息的属性。
波普尔认为,信息有“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物理领域,第二世界是主观现实领域,第三世界是客观知识领域。
根据这个理论,信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有关客观物理世界的信息,即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它反映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的方式;第二类是有关人类主观精神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隐性信息,它反映人类能感受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处于意识、思维状态;第三类是有关客观意义上概念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显性信息,它反映人类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用语言、文字、图像、影视、数据等各种载体来表示,汇成一个实在的自主的“信息世界”。
以“三个世界”的理论来研究信息、知识、情报,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并列关系。
第02章.情报科学的基本原理
2.2 有序性原理
(3)耗散结构的条件 耗散结构理论中,当负熵流输入时,系统只有远离平衡态 才可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在近平衡态时,新的有序结构 不可能出现。 情报结构的有序性充分体现了情报生产过程中的自组织机 理,如知识生产中的引文系统、网络链接系统,RSS中的 知识信息聚类,都说明情报的有序化自组织功能的存在。
2.3 相关性原理
2.情报学相关性的表现
(1)传统系统中的表现 传统的各种情报标引和检索语言正是基于文献情报 的相关性采用概念逻辑划分来组织和存贮情报的。由于 情报标引和检索语言 的产生,情报的相关性便可以反映 为概念之间的关系,对概念的内涵进行限制,外延实施 划分便可组织起相互关联而有序的现代情报检索系统。 (2)情报的相关性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是不同的 (3)情报的相关性还可实现更深层次的知识组织 布鲁克斯的“知识地图” 知识表示和知识挖掘 专家系统
2.3 相关性原理
任何一种情报结构都是按一定规则相互关联的。研究 和揭示情报相互关联(即相关性)的规律和规则,是有效 组织和检索信息、知识、情报的基础。
2.3.1 对情报学相关性的理解
Saracevic认为情报学自诞生到20世纪90年代末有三个 重要的思想:信息检索、相关性、交互性。信息检索为信 息处理过程提供了逻辑基础;相关性直接面向人类信息需 求与评价过程;交互促成了人机之间的交流与反馈。 1.作为客体的信息(或情报)之间有着极强的相关性, 这使得对信息和情报的组织成为必要和可能。
2.5 小世界原理
无论世界如何大,人口如何多,联系多么困难,人 际情报交流与传递总是能实现的。研究和揭示人类信息 联系和交流得以实现的途径及其特征、规律是建立最佳 信息、知识和情报网络的基础。
2.3 相关性原理
中国农业大学_839信息管理与情报学基础_《情报学基础教程》叶鹰 课件
息来负载与传递,并准备发挥其效用。 (2)情报工作要搜集(筛选)、整理、存储、检索、咨
询、摘要、报导、概述评价各种信息和知识,使信息和 知识变成情报,可见情报工作是一种转化工作,使信息 和知识转化为情报的工作,而情报科学则是研究这种转 化规律及其组织和技术方法的科学。
那些保持不变的东西”。
2021/7/3
1.1 情报及其与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1.1.3 情报与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1. 信息 (2)信息科学 • 信息科学是随着信息概念广泛为人们所利用而兴起的研究
信息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研究各种信息的产生、交换、 处理、传递和控制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 不同学科对信息科学的认识不同,例如哲学家认为信息科 学是认识论的一部分;物理学家认为它是熵的理论;数学 家认为它不过是概率论的发展;通讯工作者把它看成不定 度的描述,情报工作者习惯于把它看成情报传递的理论。
2021/7/3
1.1 情报及其与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1.1.3 情报与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2. 知识 (2)认知科学 • 以知识和人类取得知识的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叫做认知科学(Congnitive Science)。 • 认知科学以“知识”为对象,它所研究的正是关于知识
的性质,关于知识如何获得,如何组织化,关于知识具 有怎样的结构这样一些自古以来的哲学问题。 • 研究知识如何变得有用,即知识变成情报的规律的科学, 是情报科学。“情报”与“知识”是存在区别的。
2021/7/3
1.1 情报及其与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1.1.3 情报与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2. 知识 (1)知识的概念 • 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形成了两种状态的知识,一种是显性知
中国农业大学_839信息管理与情报学基础_《情报学基础教程》叶鹰 复习题
第三模块复习题复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信息资源2.信息政策3.竞争情报4.简牍5.校勘6.叙词表7.德尔菲法8.档案价值9.全宗10.档案证明二、简答题:1.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要素2.信息资源分类法的类型3.文献揭示的基本方法4.信息商品的特征5.数字档案馆与现行实体档案馆的联系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其中第1题必答,2、3、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请在答题纸上表明所选题题号)1.网络信息检索流程2.文献的属性及基本要素3.咨询的类型及其作用4.电子文件管理的原则复习题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信息资源政府配置2.零次信息资源3.国家书目4.检索点5.善本6.截词检索7.期刊影响因子8.现行档案9.档案价值形态10.《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荷兰)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信息资源具有哪些特征?2.简述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简述信息市场的特征与功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作用是什么?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其中第一题必答,2、3、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请在答题纸上表明所选题号)1.试述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及其作用。
2.试论文献资源建设的原则。
3.试述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试述档案整理理论中来源原则的基本内容、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复习题三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智力型信息资源2.知识管理3.版本4.藏书5.引文分析6.搜索引擎7.信息商品8.档案的本质属性9.开放档案10.档案的法律作用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
2.简述史料的内容。
3.简述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4.档案室的任务是什么?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其中第1题必答,2、3、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请在答题纸上表明所选题题号)1.试述信息资源的功能。
2.试述图书文化的主要内涵。
3.试述情报检索的基本流程。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情报学基础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情报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情报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本科目的考试,要求考生理解信息、情报的基本含义,掌握信息管理、信息分析(情报研究)、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情报学发展历程与基础理论、情报组织的方法原理、情报服务的方法原理;掌握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的原理与方法;了解情报工作和情报研究的基本流程、原理与方法;了解当前情报学、情报技术发展的前沿和趋势,以及研究热点。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总分为150分;试卷题型包括:基础知识(60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60分)。
三、考试内容(一)信息与情报内容:1.信息概念与特征2.情报概念与特征3.信息化与信息社会要求:1.了解信息的内涵与外延,理解信息的作用与意义;理解信息的类型与信息链;2.理解情报的内涵与外延,理解情报的作用与意义;理解情报与信息的联系与区别;3.理解信息化、数字化、数据化的内涵与特点,理解信息社会的内涵与趋势;(二)信息管理内容:1.信息管理的概念、对象、目标2.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与内涵演变3.知识管理的内涵与演变要求:1.理解信息管理的概念内涵、对象、目标、任务;2.理解信息管理的流程、信息生命周期;3.理解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作用、趋势(三)信息交流内容:1.基本概念2.信息交流模式3.信息交流理论4.数字化学术信息交流要求:1.掌握信息交流的基本概念、类型、特征和要素等;2.理解信息交流的演变历程,了解各类信息交流模式与特征;3.理解信息交流理论内涵,信息交流的结构,信息交流机制;4.理解学术信息交流的演变特征与规律,理解学术信息交流的发展趋势(四)信息组织内容:1.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2.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3.信息组织的工具4.知识组织的方法与工具要求:1.理解信息组织的概念与内容;理解信息组织的理论内涵;2.理解信息组织的分类方法、主题方法的基本原理,工具和研究进展;3.掌握元数据概念和内涵,理解信息标引的规则;4.理解本体、自动标引的方法、工具、流程;了解智能分类的原理;5.了解知识组织、知识表示的原理、技术与方法(五)信息评价内容:1.信息源的类型及其特征2.信息评价与遴选原则3.文献信息生产、分布及其规律4.数字学术信息资源评价要求:1.理解信息源的类型、特点,了解信息收集的过程、方法和流程;理解文献信息源、非文献信息源的特点与差异,了解数字化信息源的发展趋势;2.理解信息源采集和评价的原则与方法;3.理解信息生产、分布的规律,理解马太效应、信息内容分布规律、生产者分布规律、增长与老化规律;4.理解网络信息源和数字化学术信息的分布特点、规律,掌握网络信息评价方法(六)信息系统内容:1.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2.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开发原理3.信息系统的运行与评价4.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安全要求:1.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类型与功能;2.了解信息系统的演变与发展,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技术基础与开发方法;3.理解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的内容,理解信息系统评价的原则、目标与方法;4.理解信息系统管理的内涵与外延,理解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和完全管理的主要内涵与流程(七)信息分析内容:1.信息分析的概念与内涵;2.信息分析的基本流程,基本类型;3.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4.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及其应用;5.计算机技术在科技信息分析中的应用要求:1.理解信息分析的内涵与特点;2.理解信息分析的工作框架、流程,了解信息分析产品与评价、传播;3.了解信息分析的模型,理解信息分析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4.理解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基本内容、定律和研究问题与评价指标,了解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的应用范围与局限;5.了解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的技术和软件工具,理解计算机文本信息分析的原理与方法,理解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学科前沿趋势分析和技术趋势分析中的应用(八)信息服务内容:1.信息服务的内容与形式2.信息服务的流程与环节3.用户信息需求与行为4.数字学术信息服务要求:1.理解学术信息服务的含义、类型、特征、原则;2.理解现代学术信息服务的流程、价值与服务设计;3.理解用户信息行为特征与规律;4.了解数字化科研的发展,理解数字化学术信息服务的内涵、特点与服务(九)信息机构内容:1.信息机构(情报机构)的职能与管理;2.国家信息机构的管理与事业;要求:1.理解信息机构的类型、职能,信息机构的管理原则;2.理解国家信息服务事业的发展(十)信息政策内容:1.信息政策概念和体系2.信息服务业发展政策3.信息法律体系要求:1.理解国家信息政策的概念、基本内容与政策体系;2.理解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内容与框架;3.了解现行国家信息政策框架与内容,重点理解信息安全法、知识产权法对学术信息服务发展的影响(十一)智能情报技术发展内容:1.人工智能的概念与内涵;2.智能技术在情报服务中的应用要求:1.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与特征;2.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内容与方法,理解人工智能在情报服务实践中的应用四、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1、马费成、宋恩梅.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2、叶鹰、武夷山. 情报学基础教程(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8.3、邱均平等. 科学计量学,科学出版社,2016.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编制日期:2019年6月6日。
07级讲义 情 报 检 索 大 纲
情报检索大纲课程名称:情报检索授课对象: DIAN团队种子班所属学科: G25 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G35 情报学情报工作教材:自编讲义参考书:数字资源检索教程/章云兰,万跃华,舒炎祥编著//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教学要求:本课程重点讲授网络数据库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迅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信息。
即:掌握若干种基本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中外文数据库以及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系统,了解其内容特点和结构,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使用它们检索和专业相关的各种文献,能够独立地根据检索课题选用适当的网络数据库,制定检索策略,分析检索结果,完成检索课题。
上课内容安排: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式:每单元授课后都进行实战演练作为实习。
课程结束后的考试要求:每人交一篇查新报告,可以是考试指定课题也可以结合自己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和新的课题来完成检索查新,查新报告内容包括项目论证、检索结果分析和项目查新,以及自己的经验、教训和建议等内容,篇幅不得少于4张纸(A4纸)。
平时实战演练成绩占40%,检索报告成绩占60%(开卷)。
《情报检索》目录第一章《情报检索》的基本内容 (1)第一节基本概论 (1)第二节情报检索语言 (6)第三节计算机文献检索 (14)第二章中文数据库 (22)第一节中国学术期刊网 (22)第二节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 (30)第三节超星电子图书 (32)第四节书生数据库 (33)第五节北大方正Apabi电子图书 (35)第六节万方数据标准镜像系统 (38)第三章外文数据库 (40)第一节ACM(全文数据库) (40)第二节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学术期刊图书馆,全文数据库) (42)第三节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CSA) (44)(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文摘数据库)…第四节 Ei信息村(文摘数据库) (47)第五节 Elsevier (ScienceDirect OnSite,SDOS,全文数据库) (55)第六节 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全文数据库) (58)第七节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on the Web(JCR Web) (60)第八节OSA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美国光学学会,全文数据库) (64)第九节OCLC FirstSearch(全文数据库) (66)第十节 Web of Science Proceedings(ISTP/ISSHP) (73)(科学技术及人文会议录索引)第十一节 ProQuest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79)第四章专利文献及其检索 (82)第一节专利文献及其利用概述 (82)第二节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 的内容与作用 (87)第三节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的检索 (93)第四节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检索结果的分析 (115)第五节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的管理功能 (120)第六节利用Endnote Web助力写作 (129)第五章跨库统一检索系统 (135)第一节异构数据库跨库检索系统的概述 (135)第二节异构数据库跨库检索系统的原理与功能 (136)第三节数字资源整合利用的相关技术和发展 (136)第四节异构数据库跨库检索系统的使用简介 (138)第五节数字资源整合的需求和问题 (144)第六节其它商业数据库的跨库检索系统 (144)第六章三大权威检索工具(SCI、ISTP、Ei) (154)第一节三大权威检索工具简介 (154)第二节如何利用三大检索工具等数据库检索相关主题文献 (160)第三节如何利用三大检索工具等数据库检索论文收录情况 (166)第四节如何检索论文被引用情况 (173)第五节2005 年SCI 、EI 收录中国刊源变化 (176)第六章投稿指南及案例 (180)第一节投稿指南 (180)第二节如何向国外电子版学术期刊投稿 (181)第三节核心期刊投稿导引 (183)第四节投稿案例…………………………。
第1章 情报学概述
1.2 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2.1 情报学的含义
综上所述 ,情报学的概念是: 情报学是研究信息、知识、数据激活规律性的科学 ,包 括知识 (含信息、数据 )的选择性搜索、过滤、检索、识 别、自然聚类、有效组织、转移增值、吸收和利用以及 知识的挖掘和发现等。(刘植惠.关于情报学的涵义及其 核心研究内容的探讨.重庆图情研究,2006(4))
1.1 情报学的形成和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图书馆学、档案学、情报学 的研究对象逐渐从文献转向信息,图书馆学、档案学、 情报学开始踏入更广阔的研究空间 ——信息领域。美国 情报学家依靠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系统开发与研制 引入情报学,各类商用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 与应用,就成为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全球兴起了知识经济与 知识管理的热潮,图书馆学、档案学、情报学的研究对 象开始从信息转向知识,知识成为主要研究对象。1.2 情报学Fra bibliotek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2.2 信息、情报、知识三者的关系
3.情报
信息的搜集、保存、整理,并提供给大家利用,最初是 传统的图书馆的使命。进入二十世纪前后,产生了《化 学文摘》这样集中通报文献资料内容(即知识)的刊物, 产生了国际文献学会这样的组织。 计算机帮助解决对信息的大量搜集、浓缩和系列化的问 题。于是在原有图书馆学、目录学、文献学的基础上产 生了情报学。 从文献工作到情报工作,是从以文献为对象变为以文献 内容(情报知识)为工作对象。
1.2 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2.2 信息、情报、知识三者的关系
2. 知识
以知识和人类取得知识的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叫做 认知科学(Congnitive Science)。
情报学知识管理展示框架和具体资料.doc
知识管理一.知识管理的产生从实质上来说,知识经济的出现是知识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
因为知识经济为知识管理提供了需求和市场,企业管理和信息管理为知识管理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基础,这3者共同促进了知识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知识管理的理念和实践活动源于20世纪80年代。
1980年,DEC率先采用知识系统支持工程和销售。
但是知识管理作为一个概念出现于1986年,当时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知识管理的概念。
1989年为了给知识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技术基础,美国一家企业联合会实行了一项管理知识资产的实验项目,与知识管理相关的文章开始在一些著名的学术刊物,如《斯隆管理评论》(Sloan Management Review),《组织科学》(Organnizational Science)上出现,同时关于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的第一批著作相继问世。
从1990年开始,一些管理企业开始在其内部推行知识管理,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一些著名企业开始在特定业务领域实施知识管理项目;1991年,《财富》发表了有关知识管理文章《脑力》,明确了知识管理与企业获取利润的关系;1994年,成立于1989年的欧洲国际知识管理网络开始在Web上建立主页,不久美国的知识管理论坛和其他的一些相关组织与出版社也纷纷加盟该网络。
借助因特网,知识管理得以迅速推广和普及。
各大企业意识到管理和利用知识资源对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纷纷开始实施知识管理项目。
从实践上,我们可以看出,知识管理产生于企业管理的革命之中,主要跟植于三大环境要素的共同驱动和作用。
1是竞争的经济环境。
企业竞争环境发生根本变化,传统商务运作模式正在受到低成本、高效率的电子商务模式的挑战,企业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视培育自身应对市场快速变化的核心能力、信息能力和应变能力。
知识经济已成为现实,知识作为生产力要素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产平和生产过程中去,知识密集型行业正在成为未来社会的经济支柱。
2信息技术环境信息处理技术、网络和通信技术为知识的获取、组织和共享提供了高效率的运行平台,是知识快速识别、获取和利用成为可能。
情报学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984情报学基础理论考试大纲(2010版)一、考试组成984情报学基础理论共分信息管理基础、信息检索与网络应用、情报学基础教程三部分内容,各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30%,30%和40%(总分150)。
二、信息管理基础部分的考试大纲(一)参考书岳剑波,信息管理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01年第四次印刷(二)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判断题、单项选择、简答题(三)复习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信息管理的科学基础主要内容:信息的定义及理解信息的类型,特征与功能信息管理的信息科学基础信息管理的管理科学基础基本知识点:信息的经典定义概述(如:申农(C.E.Shannon),维纳(N.Wiener)对信息的定义)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信息的类型信息的特征(对信息基本特征理解的基础上以简单的实例加以说明)信息的功能(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以简单的实例予以解释)从信息论到信息科学信息科学的基本内容(信息科学的含义,与一切传统科学区别的特征,以及信息科学产生的原因,信息运动模型,信息科学研究的内容)信息科学的核心方法——信息方法(一个方法和两个准则的含义及理解)信息与管理(信息在管理中的作用)管理理论的演进与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信息科学对现代微观管理学理论和宏观管理学理论形成所起的作用)信息管理的意义与发展(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理解信息管理的意义,信息管理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信息管理学及研究范围(含义,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内容)信息管理学的产生与进展(产生的原因,条件以及进展)第二章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主要内容:信息技术概论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基本知识点:信息技术的概念范围(含义,与人类信息器官功能对应的信息技术的类型,信息技术群的层次结构)信息技术的社会作用(在理解的基础上予以实例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神经计算机,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多媒体技术)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电信网数据通信——计算机网(数据通信,数据通信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国际互联网——Internet(Internet的功能与应用)第三章信息行为论主要内容:信息需要与信息动机用户的信息行为基本知识点:信息需要的产生(需要——动机——行为相互关系,信息需要的含义,信息需要的特征) 信息需要的结构分析(按照层次划分的结构,按照内容划分的结构)各类用户的信息需要特点(科学研究人员,管理决策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各自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其各自信息需要的特点、表现) 信息动机的形成与转化(理解并能够阐述其中的机理)信息查寻行为(含义,影响因素,信息查寻的路线与规律)信息选择行为(含义,包含的选择问题,选择的标准及含义)信息利用行为(含义,问题类型,解释与信息利用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信息交流论主要内容:信息的表述——符号与编码信息交流模式社会信息流基本知识点:符号(含义,特征)编码(编码的功能,初始编码与二次编码的含义)拉斯韦尔模式(特点)申农—韦弗模式(特点)施拉姆模式(特点)米哈依洛夫模式(特点,组成,模式结构图)兰开斯特模式(特点,组成,模式结构图,作用)维克利模式(特点,组成,模式结构图,作用)人际信息流(理解含义及其具体内容)组织信息流(理解含义及其具体内容)大众信息流(理解含义及其具体内容)第五章信息产品的开发主要内容:信息采集信息整序信息分析基本知识点:信息源(理解含义及其具体内容)信息采集的原则信息采集的途径(理解具体内容)信息采集的方法(了解常用的方法)信息整序的目的与要求(信息整序的含义,目的及基本要求)信息整序的方法(掌握其中包括的具体方法,并能够进行案例分析)信息分析的工作程序(掌握工作流程中具体环节包括的内容)信息分析的方法(掌握其中包括的具体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案例分析)内容分析法(含义,步骤,类型和应用)第六章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主要内容:信息服务信息市场基本知识点:信息服务的原则(信息服务的含义,开展信息服务的基本因素,目的,信息服务的原则) 信息服务的主要类型(掌握其中包括的具体类型)信息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信息市场含义,信息产品的特性,信息商品化的条件)信息市场的结构与运行机制(信息市场的客体结构,主体结构,信息市场的特征,信息市场的运行机制)信息市场营销(影响信息市场的营销战略目标的因素,包括的主要产品策略,销售策略和价格策略)第七章信息系统管理主要内容:信息系统工程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现代信息系统管理的发展基本知识点:系统论与系统工程基础(系统的含义,共性与特征,系统方法,系统工程的实质,霍尔系统工程三维结构中逻辑维包括的主要内容) 信息系统的结构(信息系统的含义,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逻辑结构)信息系统开发(开发的策略,开发原则,开发的方法)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的评价体系)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安全的综合治理)信息主管——CIO(CIO的地位,职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组织信息管理模式的变革(面向技术的信息管理模式和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模式的主要类型和特点)战略信息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战略信息系统形成的原因,SIS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战略信息系统规划的含义)第八章信息产业管理主要内容:信息产业理论信息产业管理基础信息产业的政策信息化基本知识点:信息产业的形成(信息产业的定义,信息产业化的含义)信息产业理论的提出(信息产业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及主要的理论观点) 信息产业的结构与测度(波拉特的信息产业结构的划分,信息产业的宏观结构及投入产出分析)信息产业的特征与作用(特征,地位与作用)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关联(信息产业的内容结构包括的主要内容,外部关联包括的主要内容)信息产业的管理体制制定信息产业政策的原则信息产业政策体系国外的信息产业政策信息化的内涵(信息化的含义,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信息化水平测度(社会信息化指标体系结构,社会信息化指数的计算方法)我国信息化的现状与挑战我国信息化的对策探索三、信息检索与网络应用部分的考试大纲(一)参考书王梦丽,张利平,杜慰纯主编.《信息检索与网络应用》.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二)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判断题、单项选择、简答题、计算题(三)复习要点包括15章内容,具体要求如下:第一章信息与文献主要内容:信息、知识、情报、文献信息与文献的关系科技文献信息源——文献馆藏系统简介基本知识点:信息、知识、情报之间的关系文献的三个构成要素信息与文献的关系科技文献的作用、系统结构、类型、整体特征与规律文献馆藏系统有哪些第二章信息检索主要内容:信息检索的定义、作用信息检索系统的构成基本知识点:信息检索的定义(包括广义、狭义的概念;文献检索、事实与数据检索的含义)信息检索的作用信息检索系统构成图及其子系统内部的工作过程第三章检索工具主要内容:文献检索工具参考工具书基本知识点:文献检索工具的类型(目录、索引、文摘)以及编排结构参考工具书的类型(百科全书、字典词典、年鉴、手册、名录、工具书指南)及其编排结构第四章检索语言。
信息管理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1 、藏书工作的内容
2 、读者服务工作的内容
二、考核要求
1 识记: l )文献搜集。 2 )读者服务工作
2 领会: l )文献搜集包含那些内容。 2 )文献的加工包含那些内容。 3 )读者服务工作包含那些内容。
3 简单应用:结合我校图书馆实际,谈谈读者服务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4 综合应用: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出现了那些变化。
主要内容和基本知识点:
情报学概念系统(情报学的基本属性)
国外代表性情报学基础理论(布鲁克斯的知识基础论,约维茨的决策系统论,米哈伊洛夫的科学交流论)
国内代表性情报学基础理论(卢太宏的规范论,王崇德的原理论,严怡民等的栈理论)
情报学基础理论新探
情报学理论原则
情报学相关学科
第三章情报学方法论
主要内容和基本知识点:
信息管理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组成
信息管理学基础理论共分情报学基础理论、图书馆学概论二部分内容,所占比例分别各为50%(总分150)。
二、情报学基础教程部分的考试大纲
(一)参考书
叶鹰、潘有能、潘卫.情报学基础教程.科学出版社.2006
(二)考试题型(可能包括但不一定在一次考试中全部出现):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应用题
3 、简单应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 、综合应用: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对图书馆学的贡献是什么?
3、简单应用:结合现阶段国内外图书的实际,谈谈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发生了那些变化。、
第二章图书馆的类型
一、考核知识点
1 、国家图书馆的类型
2 、国家图书馆的职能
3 、省级图书馆的职能
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知识系列讲座之一
•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能力涵盖了三个方面 :一是指图书馆对文献信息资源收藏与 储备的能力;二是指图书馆对文献信息 资源的加工与管理能力;三是指图书馆 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重组与利用能 力。
2020/7/10
• 在图书馆事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 实现文献信息交流与传播渠道空前畅通 ,又要实现文献信息交流与传播生态高 度净化;既要打破文献信息交流壁垒, 又要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信息垃圾和信息 污染。开放信息资源与净化信息生态是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宗旨。
• 图书馆界借用这一管理思想改进图书馆 工作,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2020/7/10
有关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研究成果 :
• 业务流程重组(BPR)与图书馆改革/ 缪其浩,《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2)
•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宋雪 ,《情报科学》,2000(10)
• 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动因与意义/陈 华能,周淑云,《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9(4)
2020/7/10
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五个再 造”
• 组织再造:从等级制向团队制转变; • 人员再造:从制度服务向文化服务转 变
; • 工作再造:从书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 • 业务再造:从第二线向第一线转移; • 服务再造:从文献服务向咨询服务转移
。 ——陈能华等
2020/7/10
国内主要图书馆机构设置情况
2020/7/10
•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深化了的发展观 ,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它的引入有助 于我们加深对现代科学技术、人员素质 、资源因素、环境保护等内涵的理解。
• 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建立 科学的发展动力机制,保证图书馆具有 长期发展的潜力 ,使图书馆内部之间(人 与人、人与物)、图书馆与社会之间形成 和谐的互动关系。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
在图书馆的组织与管理方面,本书详细解释了图书馆的各种职能部门、服务模式和管理理念,如 图书馆馆长、流通服务、读者服务等。在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方面,本书对文献的分类体系、编目 规则和元数据标准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读者提供了系统的知识框架。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的目录设计科学合理,内容全面权威,不仅为 专业研究者提供了便利的查阅工具,也为学科教育和普及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书的目录分析对于了解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文献学领域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 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这是《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目录分析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是一部关于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文献学领域核 心概念和术语的权威工具书。该书目录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为研究者提供了便 捷的参考途径。本书将对这本书的目录进行详细分析。
该书目录按照学科领域划分,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图书馆学名词、情报学名 词和文献学名词。每个部分下又细分了若干子目录,如图书馆学词目下分为图书 馆事业、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建筑、文献整理与目录组织等多个子目录。
文献学方面,该书对“文献”、“文献学”、“文献分类”等核心概念进行 了详细解释。书中强调:“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保护和利用 的科学。”这种定义不仅体现了文献学的学术价值,也突出了其在文化传承和社 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对基础概念的解释外,《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还了这些学科在实 际应用中的最新发展和趋势。例如,书中提到了数字图书馆、大数据情报分析、 电子文献等新兴领域的相关术语和概念,展示了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文献学在信 息化时代的变革和发展。
情报学 全套课件(上)
2020/10/16
14
关于情报与信息的关系,一般认为,“情报 本质就是信息,但又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 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人类社会信息,或曰情报 信息”,“情报与信息在本质上基本相同, 二者可以通用”;情报就是信息,是具有社 会属性的信息,即“社会信息”,情报同特 指为“社会信息”的“信息”一词在一定范 围内成为同义词,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调换使 用;还有的认为,情报与信息概念基本等同, “情报就是信息”,我国当初将 “Information”翻译为“情报”,其实是一 个误解,真正与Information外延相等的是 “信息”。
2020/10/16
20
(3)情报活动方式是知识组织。知识组织是 指为促进或实现主观知识客观化和客观知识 主观化而对知识客体所进行的诸如整理、加 工、引导、揭示、控制等一系列组织化过程 及其方法。其目的是使信息转化为知识,实 现知识共享,为使用者提供知识思想,为知 识创新提供条件。(4)情报过程上除客观性 的信息治理外,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主 观能动性,人是知识的载体,人是知识创造 的源泉;情报工作是融合分析、归纳、推理 等方法来实现知识挖掘知识表示过程,通过 人实现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换以及在转 换中产生的创新。
重视情报研究的情报战略。这是其它国家,包 括发达工业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所不及的,而 这种情报战略的形成,又同其独特的文化有关, 具体来说,同日文中情报这个术语的独特意义 有关。
日文中情报这两个汉字产生于19世纪末。 日 本军医森鸥于1884 ~1888年在德国留学期间, 翻译了普鲁士军事战略家冯·克劳塞维茨的名 著《战争论》,该书日文版于1903年10月正式 出版。《战争论》第6 章“Na chrichten im Kriege”,森鸥将其译为“战争の情报”, 从而创造了“情报”这两个汉字。
情报学课件
17
4、情报学所研究的对象
▪ 情报学首先要关心的东西是作为对象的数据、 信息、知识、智慧以及情报,关心由它们所衍 生出来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
布什所宣扬的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来解决知识增长 与利用问题的思路为情报学技术方面的发展提供 了方向,虽然受时代的局限,他提出的一些技术 解决方案在今天看来并不先进,一些技术方案至 今也没有实现,但他的技术解决问题的构想却促 成了以后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连串新 技术的出现,而有些构想还成为了信息技术发展 所追求的目标。
▪ Memex設計之理念,則成為影響資訊技術發展方 向之關鍵。
26
全方位的时代巨人
▪ Bush於1974年6月30日去世,享年84歲。當時紐 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追悼並讚譽Bush在第二次世 界大戰中的卓越貢獻。
▪ 歸納Bush對現代科技的貢獻如Memex、資訊檢 索、原子彈、飛彈發展、人造衛星、氫彈及登月 計畫等
▪ 近五十餘年來,資訊科技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 因Vannevar Bush對資訊社會的建立居功厥偉, 後人尊稱為「資訊科學之父」、「現代電腦之父」 及「超文件之始祖」;
▪ 因Bush倡議建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簡稱NSF) ,故又稱其為 「NSF之父」,該基金會於1980年起設置 Vannevar Bush Award以紀念之;
34
5、《诚如所思》为何作为情报学 诞生标志?
▪ 原因一:该文为处于朦胧阶段的情报学制造了声势 二战后,情报学正处于萌芽阶段。 文献工作开始独立于图书馆工作之外而蓬勃发展起来,由于
第05章.情报科学的学科基础
5.3 情报科学的应用技术基础
情报科学的应用技术是指应用于情报科学研究和情 报工作实践中的信息技术。情报科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 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及信息加工 技术与信息技术、视听技术、光学技术等综合运用的结 果。其核心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及微电子技术 而发展起来的能高速、大容量进行信息收集、处理、传 递和储存等一系列活动的信息技术,它为情报科学理论、 技术与方法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2 情报科学的数学基础
数学是运用其所提供的概念、处理方式及技巧,对 所要研究的对象,包括情报科学学科,进行量的分析、 描述、计算和推导,从而找出能以数学形式表达事务内 在联系的方法。情报科学的数学基础重点是研究创建情 报科学理论体系中使用的数学方法,以及使用数学方法 的基本原则、过程、范围和技艺;阐明情报科学定量化 的规则、定律、公式和结果;研究情报科学的情报预测、 推理、判断和决策的量化模式,以及适用于情报科学理 论体系各门分支学科和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进行情 报科学研究的数学方法。
3.情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5.1 情报科学的哲学基础
5.1.4 情报科学的认识论定位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途径有二:一是 直接的实践活动;二是间接的学习活动。在信息爆炸的 当代社会,人类不能仅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对个人来 说,学习已成了更经常的认识途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将认识客体分为自然客体、社 会客体和精神客体。精神客体又分为主观精神客体(即 作为认识对象的人的感觉、意识、心理等活动和现象等) 和客观精神客体(是以物质形式和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 如科学文化书记、录音磁带、电影拷贝、电子计算机存 储系统等)。人类认识的客观精神客体是人们学习的主 要对象,也是情报认识论定位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