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检测题: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4《大学》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四单元 经典原文4 《大学》节选 含答案
《大学》节选对应学生用书P29曾子(前505-前436),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南)人,名参,字子舆。
是鄫国(缯国)太子巫的第五代孙。
父亲曾点(曾皙),母亲上官氏。
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
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
因此,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家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营养。
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
传为孔子弟子曾参作。
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
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
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
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019最新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4.1《大学》节选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大学》节选一、语基落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切,一律。
B.小人闲居..为不善闲居:平时居住。
C.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哀矜:怜悯,同情。
D.上老老..而民兴孝老老:尊敬老人。
项,“闲居”的意思是“独处”。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知止而后有定./少之时,血气未定.B.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茂林修.竹C.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然物有出微而著.D.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而观其辟.丸也项,目标/稳定;B项,修养/长、高;C项,显露;D项,有偏向/躲避。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于兹;②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
“然”: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代词,那样。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B.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C.弟者,所以事长.也D.上老老.而民兴孝,A项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余三项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5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B.弟者,所以事长也C.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D.德者,本也;财者,末也项是宾语前置,其余三句是判断句。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4第四单元修齐治平
第四单元修齐治平教学目标1.《大学》《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本单元的学习,应当让学生对其中的思想有个基本的了解,并引导他们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2.《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要让学生明了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3.《中庸》中的有些概念比较难以理解,要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
《中庸》中的学习过程论,对于学生的学习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教师应当带领他们领会这个学习过程论的合理性。
单元介绍《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宋朱熹为其做了章句,为《论语》《孟子》做了集注,合编为《四书章句集注》。
《大学》《中庸》在中国古代正统的儒家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元代,《大学》《中庸》成为官定的学校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成为了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一直沿袭到明清,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许多语句成为了尽人皆知的名言警句,到现在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大学》和《中庸》是无法回避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的两篇课文,在内容上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论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递进过程,在论述中,阐释了“诚意”“慎独”“推己及人”等主张。
这些论述都是有其合理的因素的。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遵循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
《中庸》中对“好学”“力行”“知耻”进行了论证,对学习过程进行了总结。
这些见解至今仍然能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本单元的两篇课文,在形式上也是很美的。
《大学》层层推进的严密逻辑性显示了思维的严谨和篇章展开的严整。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阶段质量检测(四)Word版含解析.doc
阶段质量检测(四)一、基础巩固(20 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潦:雨水大B .无稽.之言,剿袭之说稽:根据C .究其所以纷纶究:探究D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豪:豪爽解析:选D D 项,豪:豪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B.光绪十七年六月在伦敦使署,公度自序 .C .马牛而襟裾.D .朱陆异同,干戈.门户解析:选A A 项,名词作状语,往上。
其他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分别是:写序言;穿衣服;动干戈,攻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A .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B.煤炭居十七.C .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D .未有不切于人事.者解析:选C C 项,“源流”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是“源头流派”的意思。
A 项,行事:古义指“具体的历史事件”,今义指“做事”。
B 项,十七:古义指“十分之七”,今义指“十七”这个数字。
D 项,人事:古义指“社会现实”,今义指“人员的升迁任免等”。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②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③目击之.而身历之④而悟于张道士之一言⑤而以道士之言,一朝而舍之⑥其谁信之哉⑦而《红楼梦》之解脱,自律的也⑧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A ①②④ / ③⑤⑥⑧ / ⑦B ①②④⑦ / ③⑤ / ⑥⑧C ①②④ / ③⑤⑥ / ⑦⑧D ①②④⑦ / ③⑤ / ⑥ / ⑧解析:选A ①②④助词,的;③⑤⑥⑧代词;⑦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 默写下列名篇名句。
(8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泪眼问花花不语,。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时跟踪检测:(四) 《大学》节选 含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使天下人去旧更新,在于使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一丝不苟。
(3)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
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7~10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什么要看重作家的文化修养呢。
第②空白处前强调的是“胸怀博大”,空白处要求填写诗句,所以此处可填写“一览众山小”;第③空白处前介绍了“文化的冲撞才能诞生文化的繁荣”,空白处后又写了“文化大师”,可知此处可填写:只有在文化冲撞中才可以产生大师。
参考答案:①为什么要看重作家的文化修养呢②一览众山小③只有在文化冲撞中才可以产生大师16.下面是《人民教育》20xx年第19期封面关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体系内部结构图,请用文字把它描述成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时跟踪检测(四) 《大学》节选+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四)《大学》节选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躲避B.物格.而后知至格:探究C.其机.如此机:机遇D.见君子而后厌.然厌:讨厌解析:A项,“辟”应为“偏向”,C项,“机”应为“作用”之意,D项,“厌然”应为“掩盖、掩藏的样子”。
答案:B2.下列各项中两个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是()A.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B.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其所.令反其所好C.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D.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解析:A项,句中表停顿,助词/……的人,代词;B项,所字短语,助词;C项,这,代词/则,就,副词;D项,兼词,“之于”/形容词,众多。
答案:B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B.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C.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D.孝者,所以..事君也解析:A项中“大学”意为古代天子所设学校,与小学相对而言,教以穷理、正心、修身、治人之道,与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有所差别。
B项中“好色”意为美好的女子,与今义常用的“喜好美色”的贬义用法不同。
D项中的“所以”意为“用来……的方式、途径”,与现在的因果关系连词意义用法也不同。
答案:C4.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未之有也毋自欺也B.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孝者,所以事君也C.此所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尧、舜帅天下以仁D.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解析:A项,宾语前置;B项,判断句;C项,判断句/状语后置句;D项,无特殊句式。
答案:C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1)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2020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配套习题:第四单元4《大学》节选(Word版含解析)
04第四单元修齐治平 4 《大学》节选 一、语基落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壹是:一切,一律。
B.小人闲居..为不善 闲居:平时居住。
C.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哀矜:怜悯,同情。
D.上老老..而民兴孝 老老:尊敬老人。
解析:B 项,“闲居”的意思是“独处”。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知止而后有定./少之时,血气未定.B.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茂林修.竹 C.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然物有出微而著.D.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而观其辟.丸也 解析:A 项,目标、志向/稳定;B 项,修养/长、高;C 项,显露;D 项,有偏向/躲避。
答案: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心不在焉,视而不见②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③见君子而后厌然④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解析:“焉”:①兼词,于兹;②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
“然”: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代词,那样。
答案:C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B.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C.弟者,所以事长.也D.上老老.而民兴孝解析:此题所给加点的字都是形容词的活用,A项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余三项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答案:A5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B.弟者,所以事长也C.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D.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解析:C项是宾语前置,其余三句是判断句。
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最新2020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4.1《大学》节选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大学》节选一、语基落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切,一律。
B.小人闲居..为不善闲居:平时居住。
C.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哀矜:怜悯,同情。
D.上老老..而民兴孝老老:尊敬老人。
解析B项,“闲居”的意思是“独处”。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知止而后有定./少之时,血气未定.B.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茂林修.竹C.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然物有出微而著.D.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而观其辟.丸也解析A项,目标/稳定;B项,修养/长、高;C项,显露;D项,有偏向/躲避。
答案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解析“焉”:①兼词,于兹;②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
“然”: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代词,那样。
答案C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B.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C.弟者,所以事长.也D.上老老.而民兴孝解析此题所给加点的字都是形容词的活用,A项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余三项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答案A5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B.弟者,所以事长也C.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D.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解析C项是宾语前置,其余三句是判断句。
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第4单元 4 《大学》节选 含答案
4 《大学》节选[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恶恶臭...(w ù)(è)(xi ù) 好好..色(h ào)(h ǎo) 忿懥..(f èn zh ì) 哀矜.(j īn) 敖惰..(áo du ò) 贪戾.(l ì) 偾.事(f èn) 絜矩..(xi é j ǔ)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此之谓自谦(“谦”通“慊”,满足)(2)上恤孤而民不倍(“倍”通“背”,违背)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安⎩⎪⎨⎪⎧ 静而后能安.(形容词,心安理得)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代词,表疑问,哪里)(2)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第一个:动词,使显明,彰明。
第二个:形容词,美好的)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形容词,高明)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动词,照明)(3)致⎩⎪⎨⎪⎧ 先致.其知(动词,求得)致.万乘之势(《过秦论》)(动词,到、达到)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动词,致使、导致)(4)诚⎩⎪⎪⎨⎪⎪⎧先诚.其意(动词,使……诚实)帝感其诚.(《愚公移山》)(名词,诚心)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副词,确实、的确)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传》)(连词,如果) (5)机⎩⎪⎨⎪⎧其机.如此(名词,作用)其牙机.巧制(《张衡传》)(名词,构造)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 (名词,关键)(6)得⎩⎪⎨⎪⎧ 虑而后能得.(动词,收获)则不得.其正(动词,能够)而神明自得.(《劝学》)(动词,具备)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动词,应该)此言得.之(《六国论》)(形容词,正确、合适)(7)修⎩⎪⎨⎪⎧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动词,修养)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动词,修建)修.守战之具(《过秦论》)(动词,修制)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长)茂林修.竹(《兰亭集序》)(形容词,高)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所以事.君也(名词作动词,侍奉) (2)一家仁.,一国兴仁(形容词作动词,讲究仁义) (3)上老.老而民兴孝(形容词作动词,尊敬) (4)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形容词作动词,重视) (5)上长.长而民兴弟(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明、彰明)。
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四)《大学》节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课时跟踪检测(四)《大学》节选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辟:躲避 B .物格.而后知至 格:探究 C .其机.如此 机:机遇 D .见君子而后厌然..厌然:讨厌 解析:选B A 项,“辟”应为“偏向”之意。
C 项,“机”应为“作用”之意。
D 项,“厌然”应为“掩盖、掩藏的样子”之意。
2.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心不在焉.,视而不见②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③见君子而后厌然.④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解析:选C “焉”:①兼词,于此;②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
“然”: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代词,那样。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B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C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D .孝者,所以..事君也 解析:选C A 项,“大学”意为古代天子所设学校,与小学相对而言,教以穷理、正心、修身、治人之道,与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有所差别。
B 项,“好色”意为美好的女子,与今义常用的“喜好美色”的贬义用法不同。
D 项,“所以”意为“用来……的方式、途径”,与现在的因果关系连词意义用法也不同。
4.下列句子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B .弟者,所以事长也C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D.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解析:选C C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余是判断句。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人教语文选修系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配套练习:4《大学》节选+Word含答案
4《大学》节选一、语基落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切,一律。
B.小人闲居..为不善闲居:平时居住。
C.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哀矜:怜悯,同情。
D.上老老..而民兴孝老老:尊敬老人。
项,“闲居”的意思是“独处”。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知止而后有定./少之时,血气未定.B.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茂林修.竹C.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然物有出微而著.D.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而观其辟.丸也项,目标/稳定;B项,修养/长、高;C项,显露;D项,有偏向/躲避。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焉”:①兼词,于兹;②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
“然”: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代词,那样。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B.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C.弟者,所以事长.也D.上老老.而民兴孝,A 项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余三项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5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B.弟者,所以事长也C.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D.德者,本也;财者,末也项是宾语前置,其余三句是判断句。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精品」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修齐治平经典原文4大学节选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四单元修齐治平经典原文4 《大学》节选《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
“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
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即使他学富五年,有亿万财富,他最终也都是失败的。
正如古人所说:“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
”人心善良的透露就是心光的透露,而心光就是光明的大学之道,就是光明的明德;的首要学问,就是要搞清楚、弄明白什么是光明的明德。
由于现实社会中,每日每时所发生的许多丑恶现象和不良的习气、习惯,慢慢地使得人们对这些现象司空见惯,继而麻木不仁,从此根本就不相信还有什么人之性善之说,还需要讲什么人格。
大家都这自身的真性流露,心光明亮,找回了自己人格的光明之德,这就是道、人伦的本分。
不是只教你知识和技能,而不管你做人做得好不好。
因为做工、做【课内挖掘】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慎独”见于《大学》:“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东汉郑玄曾注解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
”今天,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
请以“慎独”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角度] 君子慎独【课外运用】示例:“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道德修养。
我国古代的贤者很早就明白:君子处世,所慎在独。
历览前贤,历史上道德彰显之人莫不慎独。
圣人孔子,不仅在朝堂之上严遵“君君臣臣”之仪,在颠沛流离之途也坚守君子之礼,席不正不坐,语非礼不言。
“君子慎独”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诚实。
《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
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
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
”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
既诚我心,是诚我佛。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四单元经典原文4《大学》节选+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修齐治平经典原文4 《大学》节选《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
“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
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即使他学富五年,有亿万财富,他最终也都是失败的。
正如古人所说:“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
”而心光就是光明的大学之道,的首要学问,就是要搞清楚、弄明白什么是光明的明德。
由于现实社会中,每日每时所发生的许多丑恶现象和不良的习气、习惯,慢慢地使得人们对这些现象司空见惯,继而麻木不仁,从此根本就不相信还有什么人之性善之说,还需要讲什么人格。
大家都这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慎独”见于《大学》:“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东汉郑玄曾注解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
”今天,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
请以“慎独”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角度] 君子慎独【课外运用】示例:“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道德修养。
我国古代的贤者很早就明白:君子处世,所慎在独。
历览前贤,历史上道德彰显之人莫不慎独。
圣人孔子,不仅在朝堂之上严遵“君君臣臣”之仪,在颠沛流离之途也坚守君子之礼,席不正不坐,语非礼不言。
“君子慎独”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诚实。
《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
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
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
”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
既诚我心,是诚我佛。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
大庭广众之下的君子是众人的君子,只有独处一室之时的君子,才是自我的君子。
“君子慎独”还是一种对自己的审视。
每当夜深人静、独处一室之时,抬头仰望窗外的星图,你能够因为无须顾及旁人而放纵身心吗?不,灿烂的星空遥望着你,皎洁的月亮守望着你。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检测题: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4《大学》节选 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修齐治平4 《大学》节选《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书”。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
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
“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
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传”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亲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
“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
“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
“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
“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
“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
“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
一、注音忿懥..________ 哀矜.________ 敖惰..________ 贪戾.________ 偾.事________ 絜矩..________ 二、解释词义定⎩⎪⎨⎪⎧知止而后有定. 少之时,血气未定. 天下已定.定.乎内外之分 而奉行者即为定.例修⎩⎪⎨⎪⎧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又重之以修.能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则修.文德以来之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著⎩⎪⎨⎪⎧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仆诚以著.此书 脚著.谢公屐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名岂文章著.辟⎩⎪⎨⎪⎧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而观其辟.丸也 晨往,寝门辟.矣 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机⎩⎪⎨⎪⎧其机.如此 鸡鸣入机.织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三、通假字此之谓自谦 ________弟者,所以事长也 ________上恤孤而民不倍 ________四、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________ 虑而后能得.________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________ 先齐.其家 ________ 先正.其心 ________ 先诚.其意 ________ 致知在格.物 ________ 其所厚.者薄 ________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________ 上老.老而民兴孝 ________ 上长.长而民兴弟 ________ 五、分析句式类型未之有也 ________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________此之谓自谦 ________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________六、积累名句大学之道,________,在亲民,________。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 4.《大学》节选(共34张PPT)
研读第五段(1)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 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 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 所以使众也。…… 弟:悌(tì)指弟弟应该绝对服从哥哥。 慈:指父母爱子女。
所谓治理好国家必须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不能教育好自己家人,而能教化别人,不曾有 过。所以,君子不走出家门,就可以在全国推 广教化。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 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尊长;对子女的 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闲居:独处。 厌然:掩盖的样子。 掩:遮掩,掩盖。 著:显示。 中:内心。 外:外表。
第二段(2)译文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 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 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独处时做坏事,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 来。一见到君子,便会掩盖,掩藏自己的 不善,而显示自己的美德。其实,人家看 我们,就像是洞察我们的五脏六腑一样, 掩饰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 诚,总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所以君子必 定要谨慎对待独处。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 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修身需要“格物”“致知”“诚 意”“正心”四个步骤。
“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 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 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
“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 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
第一段(3)翻译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 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 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 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
未之有也。 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就会拥有知 识;拥有了知识,心意就会诚实;心意诚实了,内心 自然就会端正;内心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自身修 养好了,家庭就会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国家也 就能获得治理;国家治理好了,就能使天下太平。从 天子开始,一直到普通百姓,一律都要把搞好自身的 修养作为根本。根本问题没有抓好,而要把其他枝节 问题解决好,那是不可能的。他所重视的反而疏远, 他所疏远的反而重视,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
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4单元 修齐治平 4 Word版含解析
基础夯实1.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亦:也。
B.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餍:满足。
C.唇竭.则齿寒竭:缺失。
D.毁绝钩.绳而弃规矩钩:木匠画曲线的工具。
解析A项,亦:句首助词,无义。
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语气词,表疑问语气。
B项,前者为语气词,用在句中表舒缓语气;后者为语气词,用在句末表肯定和判断语气。
C项,语气词,表陈述语气。
D项,结构助词,的。
答案B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B.阖四竟之内C.然则乡之所谓知者,而民朴鄙解析A项,“匮”同“柜”,柜子;B项,“竟”同“境”,疆界;C项,“乡”通“向”,先前,从前。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B.窃国者为诸侯..C.灭文章..,散五采D.故尝试..论之项,不行,古义:不能行窃。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C项,文章,古义:文辞,文饰。
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D项,尝试,古义:曾经试图。
今义:试,试验。
能力提升一、阅读鉴赏(一)导学号54950009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
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者,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示:显露。
内蒙古自治区《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第四单元《_大学_节选》同步检测
内蒙古自治区《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第四单元《<大学>节选》同步检测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 此之谓自谦B . 如恶恶臭C . 故谚有之曰D .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2. (2分)下列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切,一律。
B . 小人闲居为不善闲居:平时居住。
C . 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哀矜:怜悯,同情。
D . 上老老而民兴孝老老:尊敬老人。
3.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 . 其机如此B . 此之谓自谦C . 大学之道D . 大人闲居为不善4. (2分)对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心不在焉,视而不见②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③见君子而后厌然④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A .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 .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 .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 .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5.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所含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上老老而民兴孝A .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B .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C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 . 先诚其意6. (2分)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 .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B . 弟者,所以事长也。
C .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D .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7. (2分)下列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知止而后有定止:终止。
B . 致知在格物格:推究。
C .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形:表现。
D .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谨慎。
8. (2分)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 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②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B . ①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②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C . ①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D . ①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②桀、纣帅天下以暴9. (2分)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阐述“大学之道”的一项是()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②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③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④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⑤掩其不善,而著其善⑥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A . ①⑤⑥B . ②③④C . ①④⑤D . ②③⑥10. (2分)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时跟踪检测(四) 《大学》节选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四)《大学》节选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躲避B.物格.而后知至格:探究C.其机.如此机:机遇D.见君子而后厌.然厌:讨厌解析:A项,“辟”应为“偏向",C项,“机”应为“作用”之意,D项,“厌然”应为“掩盖、掩藏的样子".答案:B2.下列各项中两个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是( )A.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B.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其所.令反其所好C.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D.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解析:A项,句中表停顿,助词/……的人,代词;B项,所字短语,助词;C项,这,代词/则,就,副词;D项,兼词,“之于"/形容词,众多.答案:B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A.大学..,此之谓自谦B.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齐其家C.此谓身不修不可以..D.孝者,所以事君也..解析:A项中“大学"意为古代天子所设学校,与小学相对而言,教以穷理、正心、修身、治人之道,与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有所差别。
B项中“好色”意为美好的女子,与今义常用的“喜好美色”的贬义用法不同。
D项中的“所以"意为“用来……的方式、途径”,与现在的因果关系连词意义用法也不同.答案:C4.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未之有也毋自欺也B.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孝者,所以事君也C.此所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尧、舜帅天下以仁D.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解析:A项,宾语前置;B项,判断句;C项,判断句/状语后置句;D项,无特殊句式。
答案:C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1)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3)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______________;慈者,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修齐治平4 《大学》节选《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书”。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
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
“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
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传”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亲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
“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
“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
“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
“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
“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
“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
一、注音忿懥..________ 哀矜.________ 敖惰..________ 贪戾.________ 偾.事________ 絜矩..________ 二、解释词义定⎩⎪⎨⎪⎧知止而后有定. 少之时,血气未定. 天下已定.定.乎内外之分 而奉行者即为定.例修⎩⎪⎨⎪⎧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又重之以修.能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则修.文德以来之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著⎩⎪⎨⎪⎧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仆诚以著.此书 脚著.谢公屐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名岂文章著.辟⎩⎪⎨⎪⎧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而观其辟.丸也 晨往,寝门辟.矣 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机⎩⎪⎨⎪⎧其机.如此 鸡鸣入机.织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三、通假字此之谓自谦 ________弟者,所以事长也 ________上恤孤而民不倍 ________四、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________ 虑而后能得.________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________ 先齐.其家 ________ 先正.其心 ________ 先诚.其意 ________ 致知在格.物 ________ 其所厚.者薄 ________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________ 上老.老而民兴孝 ________ 上长.长而民兴弟 ________ 五、分析句式类型未之有也 ________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________此之谓自谦 ________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________六、积累名句大学之道,________,在亲民,________。
心不在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故好而知其恶,__________,天下鲜矣。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__________。
答案:一、fèn zhìjīnáo duòlìfèn xié jǔ二、定:名词,目标动词,确定动词,安定副词,确实形容词,不变的修:动词,修养动词,写形容词,美好形容词,长,高形容词,长,高动词,增加动词,修建著:动词,显露动词,写作动词,穿着动词,穿着动词,显出辟:动词,有偏向同“避”,躲避动词,打开通“避”,避免动词,开辟动词,不端正机:名词,作用名词,指织布机名词,规律,命运三、“谦”通“慊”,满足“弟”通“悌”,顺从和敬爱兄长“倍”通“背”,违背四、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彰明动词活用为名词,收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接近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诚名词活用为动词,推究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看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厌恶;喜欢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尊敬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尊敬五、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判断句六、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恶而知其美者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壹是:一切,一律 B .小人闲居..为不善 闲居:平时居住 C .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哀矜:怜悯,同情 D .上老老..而民兴孝 老老:尊敬老人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B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C .弟者,所以事长.也 D .上老老.而民兴孝 3.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心不在焉.,视而不见②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③见君子而后厌然.④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4.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B .弟者,所以事长也C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D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知止.而后有定 止:终止 B .先齐.其家 齐:整治 C .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 D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谨慎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②故君子必慎其独也.B.⎩⎪⎨⎪⎧①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②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C.⎩⎪⎨⎪⎧①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D.⎩⎪⎨⎪⎧①见君子而后厌然.②杂然.相许 7.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阐述“大学之道”的一项是( )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②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③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④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⑤掩其不善,而著其善⑥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A .①⑤⑥B .②③④C.①④⑤ D.②③⑥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C.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否则,就不可能有好的治理。
D.品德低下的人背地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这说明他们也要“慎独”。
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深化扩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5题。
得道之士,外化而内不化。
外化,所以入人①也;内不化,所以全其身也。
故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诎.伸、赢缩、卷舒,与.物推移,故.万举而不陷。
所以贵圣人者,以其能龙变也。
今捲捲然②守一节,推一行,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者,此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也。
赵宣孟活饥人于委桑之下,而天下称仁焉;荆佽非③犯河中之难,不失其守,而天下称勇焉。
是故见小行则可以论大体矣。
田子方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
以问其御曰:“此何马也?”其御曰:“此故公家畜也。
老罢而不为用,出而鬻之。
”田子方曰:“少而贪其力,老而弃其身,仁者弗为也。
”束帛以赎之。
罢武闻之,知所归心矣。
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
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
”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
”回车而避之。
勇武闻之,知所尽死矣。
故田子方隐一老马而魏国载.之,齐庄公避一螳螂而勇武归之。
汤教祝网者,而四十国朝;文王葬死人之骸,而九夷归之;武王荫.暍人④于樾下,左拥而右扇之,而天下怀其德;越王勾践一决狱.无辜,援龙渊⑤而切其股,血流至足,以自罚也,而战武士必其死。
故圣人行之于小,则可以覆大矣;审之于近,则可以怀远矣。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注:①入人:与世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