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组织学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信息组织复习
信息组织信息组织是通过一定的工具和技术将无序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有序系统的方法。
信息超载就是指系统或个人所接受的信息超过其自身的处理能力或信息未能有效利用的状况。
信息超载就是人们拥有过多的没有消化或不可能消化的信息。
信息超载的结果导致信息生态环境的变化,信息接受效率降低,信息浪费。
信息污染信息污染,又称信息传播噪音。
它是指在有用信息中夹杂着大量无用信息,甚至是有害信息,从而加大筛选和组织信息的难度,影响信息传播的效果。
知识组织?文献检索文献检索(是以文献为检索对象的信息检索。
它为用户提供的是与用户的信息需求相关的文献信息,它的目的是相关文献的出处和收藏处所。
这些文献可以是涉及某一主题、学科、著者、文种、年代的文献。
文献检索的结果提供与课题相关的数篇文献的线索或原文供用户参考。
数据检索数据检索(是以数值或图表形式表示的数据为检索对象的信息检索。
数据检索是一种确定性检索。
信息用户检索到各种数据是经过专家测试、评价、筛选过的,可直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
事实检索是以从文献中抽取的事项为检索内容的信息检索。
事实检索(其检索对象既包括非数值信息,也包括一些数据信息,针对查询要求,由检索系统进行分析、推理后,再输出最终结果。
语法信息组织、语义信息组织、语用信息组织语法信息组织是以信息的形式特征为依据组织信息的方法,如字顺组织法、代码组织法、地序组织法、时序组织法等。
语义信息组织是以信息内容或本质特征为依据组织信息的方法,我们常用的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就属这一层次。
语用信息组织是以信息的效用特征为依据组织信息的方法,如根据信息的权值、概率等组织信息的方法。
对于科学信息来说,最本质的是语义信息组织法,其他两个层次的组织方法也有其特别的作用,它们构成相互补充的信息组织方法体系。
信息组织包括哪些内容?从广义上来说,信息组织的内容包括信息搜集与选择、信息分析与揭示、信息描述与加工、信息整理与存储。
对信息的描述与揭示以及序化是信息组织的中心内容。
信息组织复习资料
信息组织复习资料1.文献著录标准:名解:国家或国际范围内,对文献著录的原则、内容、格式等作出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规范。
目前国际上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著录标准有ISBD和AACR.2.文献标引:信息资源的标引,也称文献标引,是指分析文献的内容属性以及相关外表属性,并用特点语言表达分析出的属性或特征,从而赋予文献检索标识的过程。
两个环节:1.主题分析2.转换标识3.先组式语言,后组式语言:依标识组合时间的先后,可将标引语言分为先组式语言、后组式语言、散组式语言。
先组式语言是指标识在编表时(标引前)就已组合好,标引或检索时不必或较少进行组配的标引语言;后组式语言是指标识主要供组配使用。
而且标引时不将标识组配在一起,到检索时才将标识组配起来的标引语言;散组式语言是指标识主要供组配使用,而且标引时就要表达主题概念的若干个标识组配在一起的标引语言。
4.信息组织的阶段及划分?按职能把信息组织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a.清册职能时期 b.查检职能时期 c.组织职能时期按组织对象把信息组织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a.文献组织阶段 b.信息组织阶段c.知识组织阶段。
5.语义信息组织方法:(1)分类组织法(2)主题组织法语用信息组织方法:(1)权重值组织法(2)概率组织法P24判断目前的组织方法属于语义还是语用组织方法。
6.网络信息环境对传统信息组织方式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信息量剧增以及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2)信息种类增多,数据库成分复杂化,过去主要适用于文本信息的信息组织方法已不敷使用(3)用户成分发生很大变化,用户要求信息组织方式的透明化,易用化。
(4)网络信息资源共享要求信息组织标准化、兼容化。
7 .a.一次信息:①超文本方法②自由文本方法③主页方式b.二次信息:①搜索引擎方法②主题树方法8.主题树方法组织信息资源的优点:a.主题树屏蔽了网络资源系统相对于用户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基于树浏览的简单易用的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界面b.信息检索由用户按照规定的范畴分类系,逐级查看,按图索骥,目的性强,查准率高.c.采用树型目录结构诅咒信息资源,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良好的可扩充性.9.下位类:经过一次划分所形成的一系列概念称为子类或下位类上位类:被划分的类称为母类或上位类。
信息组织
【1】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a是按照主题内容的相互关系进行组织的
b从一定角度出发组织和揭示信息资源的
c采用一定的标记符号作为排序工具
d往往通过类目索引提供从字顺角度查找类目的途径
进行资源组织 建立分类检索工具 分类统计 兼容工具
【2】什么是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其特点和不足是什么?
b按照其使用是否进行控制,受控主题法 、 非控主题法
c按照其使用时组配的先后,先组式、 后组式主题法
【2】. 概要说明范畴索引、词族索引、轮排索引的作用和编制方法。
范畴索引
范畴索引亦称分类索引,是一种按照词汇所属学科或专业范畴编制的概略分析系统,是从分类角度查找叙词的辅助工具。
作用:a提供从内容角度查词的途径,便于从分类角度查找与某一范畴相关的叙词b可以作为概略分类的依据,类分信息资源,编制分类检索工具c有助于提高词汇控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b建立参照。。。指明类目之间除从属、并列交替之外其他联系,参照方法使内容之间有密切联系并被分散的类目揭示出来,加强这些类目之间的联系;
c设置选择类目。。。即在主题内容按不同方式处理时,指明可供选项技的不同处理办法供选择使用,这种方法有助于根据需要灵活以灵活方式组织相关资源,增加分类体秒的灵活性;
词索引
是一种以词族以款目单元,按照款目词的字顺排列,供从等级关系角度查找叙词的索引,亦称等级索引
作用:a改善标引和检索的效果b满足族性检索的要求c可通过等级关系限定词义
轮排索引
是将词表中的叙词按词素的字顺排列,使含有同一词素的叙词集中显示于一处的词汇,是一种以词素角度查找叙词的辅助工具
a增加检索入口b帮助使用者选择最适于适用的叙词c发现语词之间的联系,进行此间关系处理
信息组织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检索需求的多样化(1)文献检索:是以文献为检索对象的信息检索。
它为用户提供的是与用户的信息需求相关的文献信息,它的目的是相关文献的出处和收藏处所。
文献检索的结果是提供与课题相关的数篇文献的线索或原文,供用户参考.(2)数据检索:是以数值和图表形式表示的数据为检索对象的信息检索。
数据检索是一种确定性检索.(3)事实检索:是以从文献中抽取的事项为检索内容的信息检索。
信息标引:就是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并充分而有效地予以揭示。
揭示信息的内容是检索信息、利用信息的前提条件。
从学科属性揭示信息内容就是分类标引,从主题特征揭示信息内容就是主题标引。
准确标引信息要求准确的内容分析,否则就会出现错误标引。
信息系统组织:信息通过特征描述和内容揭示,获得了表示信息的标识,但这只是针对某一文献和信息单元的,把这些信息有序地组织起来才完成了信息组织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信息系统组织。
信息系统组织是把描述和标引的信息实体和信息记录组织成一个有序的系统。
一、信息组织方法:(一)按组织对象分:文献实体组织与信息内容组织(二)按信息组织的层次分:语法信息组织、语义信息组织与语用信息组织(三)常用信息组织方法:1.分类组织法 2.主题组织法 3.集成组织法三、信息组织手段1、人工组织2、自动组织1、分类检索语言:分类检索语言习惯简称分类语言或分类法,分类检索语言语族主要有三个语支,即(1)等级体系分类语言(2)分析综合分类语言(3)半分析综合分类语言。
2、主题检索语言(1)标引词语言(2)单元词语言(3)叙词语言检索语言词汇控制的意义:检索语言构成材料就是词汇,把词汇按某种方式组织起来构成检索语言词典,它是标引和检索的工具。
检索语言的词汇控制又称规范化处理。
由于表述信息内容的词汇非常庞杂,日常的自然语言词汇并非都能准确表达信息的学科和主题内容。
自然语言缺点(1)词汇的同义现象。
(2)词汇的多义现象。
(3)词汇语义不清或语义不确定。
信息组织复习资料
信息组织期末复习资料1.信息组织、文献目录、索引、检索语言的基本概念。
信息组织:亦称为信息资源组织,是根据使用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进行分析、选择、处理、序化,并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提供的方式。
文献目录:通常是以各种媒体的文献单元为对象,对其进行记录、报道与揭示的工具,包括文献收藏目录和书目。
索引:是以文献集合中的文献单元或文献中的信息单元为揭示对象的检索工具。
检索语言:是一种由表达信息资源主题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词汇及规则组成的人工语言系统。
2.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
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信息检索是信息组织的目的和归宿,是信息组织的反向过程。
3.信息资源组织的类型。
按组织对象分为信息资源和检索工具;按检索工具的类型分为目录、索引、数据库和网络搜索引擎;按照标识特征和提供的检索途径分:题名检索工具、责任者检索工具、分类检索工具、主题检索工具、按照引文关系的检索工具;按照组配方式分:先组式检索工具、后组式检索工具;按照是否控制:受控检索工具、自然语言检索工具;4.检索工具的类型(依据对象与特点划分)。
按照检索工具的对象和特点,可以分为文献目录、索引、机读数据库和网络搜索引擎。
①文献目录:以各种类型的文献单元为对象,对其进行揭示、报道的工具。
包括:(1)文献收藏目录——以一个或多个文献单位收藏的文献为对象加以描述和揭示;(2)书目——通常以某一领域、地域、或时限内出版的文献为对象进行组织和揭示,也可以根据应用需要编制,为用户提供较为全面的文献信息。
②索引:是以文献或文献集合中包括的信息内容为其揭示单元的工具,包括期刊索引、书后索引等;③机读数据库:是由文献资源为对象的机读记录的有序集合,是一种依托现代计算机技术、以机读形式建立的检索系统。
包括:(1)参考数据库——书目数据库收录文献目录或索引数据;全文库收入文献全文,可进行文本检索;(2)源数据库——包括事实数据、数值数据、图像数据等类型。
信息组织知识点
信息组织1.信息组织: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以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对象,运用适宜的工具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和规则,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表征和排序,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从而使信息集合达到科学组合,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
2.信息组织的层次:有序化、优化(重组)3.信息组织的功能:基本功能:全面揭示和再现信息的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科学反映和描述信息的特色。
增值优化功能:信息单元、数据依据逻辑方法再现和重组的过程是一个序化增值过程。
目标功能:减少信息间的相互干扰,控制信息的运动方向,有效地将信息组织起来,形成一定的成果。
社会功能:通过信息合理而规范的组织,能有效控制信息流向,从而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
4.信息组织的要求:内容有序化、流向明确化、流速适度化、数量精简化、质量最优化5.信息组织方法:1. 以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为检索依据,提供从资源外在形式进行检索的途径。
描述法(著录、编目)2. 以表达信息资源主题内容的标识为依据,提供从资源内容角度进行检索的途径。
分类法和主体法6.信息组织的内容:(按活动类型分)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和揭示、信息储存(按层次分)描述报道、有序化并控制、揭示开发、浓缩增值、聚集重组7.信息组织的成果:目录、索引、数据库、搜索引擎8.目录:著录一批相关的文献,按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登记、报道和宣传文献实体和虚拟信息的检索工具。
包括文献收藏目录和书目9.索引:索引是将原始文献中某些重要的或有意义的信息,如书名、刊名、篇名、主题、人名、地名等分别摘录出来,进行标引,再按一定方式编排,并注明出处,以供检索的工具。
信息组织描述法1.2.信息描述:根据信息组织的目的和信息检索的要求,按照一定的信息管理规则和技术标准,将存在于某一物理载体上的信息资源的形式特征和部分内容特征进行全面描述并给予记录的过程。
3.描述性编目(Descriptive Cataloguing):是对文献的外部特征进行识别、分析、选择,并予以记录成为款目,继而将款目按一定顺序组织成为目录或书目的过程。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语义信息:语义信息指考虑信息内容因素的信息概念。
2.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3.普赖斯曲线:以文献量为纵轴,以历史年代为横轴,把各不同年代的文献量在坐标图上逐点描绘出来,然后以一光滑曲线连接各点,则可十分近似地表征文献随时间增长的规律。
这就是普赖斯曲线。
4.零次信息:零次信息是人们通过直接交流获得的信息,是信息客体的内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包括听、视、嗅、味、触觉)的结果。
5.知识地图:布鲁克斯知识地图,是对文献中所含内容进行分析,找到人们创造与思考的相互影响及联系的结点,像地图一样把它们标记出来,以展示知识的有机结构,为人们直接提供创造时所需要的知识。
6.诺兰模型:诺兰模型是指理查德•诺兰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初始阶段、扩展阶段、控制阶段、统一阶段、数据管理阶段、成熟阶段六个阶段的分析模型。
二、简答题1.信息具有哪些基本属性?答:信息的基本属性包括:(1)普遍性和客观性;(2)广延性和无限性;(3)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4)对物质载体的依附性和独立性;(5)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6)对利用者的共享性;(7)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2.社会信息化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发展阶段?答:社会信息化一般包括四个发展阶段:(1)建立并普及信息工业阶段;(2)建立与发展先进的通信系统阶段;(3)企业信息化阶段;(4)社会生活的全面信息化阶段,包括办公室自动化、消费信息化、家庭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娱乐信息化等。
3.文献老化的衡量标准主要有哪些?答:文献老化的衡量标准主要有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
所谓文献的半衰期,是指某学科领域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
普赖斯指数指某一学科领域内,对发表年限不超过5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的引用次数之比值。
信息组织学习笔记
信息组织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信息组织概述一、信息组织基本理论(一)信息资源1、信息资源的含义:狭义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2、信息资源的种类:载体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3、文献信息资源:指记录有只是信息的一切载体。
4、网络信息资源:指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Internet 及其他网络获取的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源。
(二)信息组织信息组织是指对信息(包括文献信息和网络信息)的一种序化或整序。
即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向有序信息的流转,从而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利用、以及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
1、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符号学、编码理论、语言学、逻辑学、科学分类和目录学等。
2、信息组织的内容狭义的信息组织内容包括信息标引、信息描述和信息排序3、信息组织的功能1)描述、揭示、报道信息特征的整序功能2)再现、重组信息单元联系的增值优化功能3)规范、控制信息流向的社会目标功能4)方便、有效提供用户利用目标功能(三)信息标引信息标引是依据一定的标引工具和规则,在对信息资源内容属性或其他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信息资源属性的检索标识过程。
信息标引过程包括两个主要环节:一是主题分析,即在了解和确定文献内容特征及某些外部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主题概念;二是转换标识,即用专门的检索语言(标引语言)中的标识表达主题概念,构成检索标识。
信息标引检索语言包括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检索标识包括分类标识和主题标识。
2、信息标引类型1)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分类标引:依据特定的分类法和分类规则,按信息资源内容的学科属性赋予分类检索标识,揭示和组织信息资源的方法。
文献分类标引:依据本单位所采用的分类法和分类规则,按文献的学科内容属性及其他显著属性特征,分门别类地、系统地揭示和组织文献的方法。
信息组织整理资料
信息组织整理资料信息组织整理资料(注:基于个人观点,具体依据课本)名词解释1、标题法P116标题法:用规范化的自然语言语词作标题,直接表达文献主题概念,按照标题字顺排列,并用参照系统显示标题之间关系的一种主题法。
2、单元词法P117单元词法:又称元词法,它是以取自自然语言、经过规范化处理的单元词作标识,通过单元词的字面组配来表达主题概念的一种主题法。
3、词形控制词形控制:指对同义不同型的词优选其中的一种形式作叙词,以避免信息分散而降低查全率,有利于字顺排列。
4、词义控制词义控制:主要是对多义词、同型异义词和词义含糊而导致理解不一的词进行处理,使叙词的词义具有单一性和明确性。
5、文献文献是指在存储、检索、利用或者传递记录的过程中,可以作为一种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者依附载体而存储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或称其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
6、分面分析所谓分面分析,就是将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的主题按其不同的属性分解成为若干不同的组面,每个组面代表主题的一个方面。
7、分面引用次序所谓分面引用次序,就是由类目合成新主题时的组配次序。
不同的知识领域的主题构成形式不同,组配次序也不尽相同,将组面的引用次序加以固定就是分面公式或组配公式。
8、基本的层累制所谓基本的层累制,就是标记制度总体上使用层累制编号,但根据类目实际展开情况和配号的需要又可以有所变通,不严格地采用层累制编号,这样标记符号的位数就不一定与类目的等级相对应了。
9、信息组织信息组织是通过一定的工具和技术将无序的信息组织成有序系统的方法。
二、选择题:1、信息组织的目标是建立有效信息系统,从而便于信息的检索和利用。
2、检索语言一般称为情报检索语言,随着信息检索范围的扩大以及信息概念的更加普及,也称之为信息检索语言;其他概念名称还有标引语言、索引语言、信息表示语言、信息组织语言或知识组织语言。
P143、信息检索系统检索效率评价P34~35对系统总体评价主要有三种方法:效果评价、费用/效果评价、费用/效益评价。
信息组织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汇总第一章1、信息组织的定义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依据信息体自身的属性特征,信息工作者或用户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和技术,将杂乱无章的信息整理成为有序的信息集合的活动和过程。
2、信息组织的原理基本原理:如果有若干自然状态的无序信息资料,将这些信息资料按照某种属性特征排列成一个序列,并且需要使用信息资料的用户能将自己的需求转换成相应的信息资料属性特征,并在排列后的信息资料序列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信息组织由信息著录标引(信息描述揭示)和信息序化两个工作环节组成。
3、信息组织的内容一般而言,信息组织包括四项内容。
1.信息筛选(甄别有用信息,剔除无用信息)2.信息分析(对信息的内外部特征进行细化、挖掘、加工整理并归类)3.信息描述与揭示(对信息资源的部分主题内容、形式特征及物质形态等描述维度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过程)4.信息整序与存储(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顺序存储在特定的载体中)4、信息组织的类型按信息的认识层次划分,信息组织有三种类型1.语法信息组织(研究语言符号之间的形式范畴的结构规则,如:字顺法、代码法、地序法、时序法)2.语义信息组织(研究信息的内容特征的组织方法,如:分类法、主题法)3.语用信息组织(研究环境与使用者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信息群,如:权重值信息组织法、概率组织法)5信息组织的作用控制整序提升品质传播利用节约成本第二章1、熵(entropy)最早是热力学上的一个符号,是一种测量在动力学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综述。
熵指的是混乱的程度,负熵是物质系统有序化、组织化、复杂化状态的一种量度.香农第一次将“熵”引入到信息论中,在信息论中,“熵”可以用作某件事不确定度的量度。
信息量越大,体系结构越规则,功能越完善,熵就越小。
利用熵的概念,可以从理论上研究信息的计量、传递、变换、存储等活动.学术界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信息即负熵"。
2、逻辑学原理在信息组织中的应用概念之间的关系(图略):相容关系同一关系:是指有相同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信息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结构体系:从宏观上看,体系分类法的结构体系包括分类表(也称类目表)、编制和使用的说明、索引(类表辅助工具,常见类型有直接索引、相关索引、链式索引和叙词索引):从微观上看,类目是构成分类法的最基本要素,每个类目代表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文献集合:一个类目由类号、类名、类级、注释和参照组成的。
2-2比较体系分类法和组配分类法各自的特点。
语言学(要把庞杂分散的信息组织成有序优化的整体,就必须建立符号系统)、逻辑学(信息组织是一种思维活动,它必须遵循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保证信息组织的序化质量)、知识分类学(信息组织以知识分类为基础,可以较好地揭示各个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性)是信息组织的方法基础。
1-4信息组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信息组织学是关于信息组织的一整套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信息的采集、识别、描述、标引、整合、整序存储和利用。
5-1什么是Dublin Core元数据?基本DC与限定DC的区别在哪里?
都柏林核心(简称DC)的研究是一项跨国家、跨学科的研究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资源发现。DC元数据就是该研究项目关于元数据方案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是一个简单的用户可扩展的元数据体系。区别:基本DC只有15个,只能对信息资源做一些简单的、基本的描述;而限定DC有较多的扩充,能比较精确地描述信心资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复习资料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复习资料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大理论基础:1、构建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概念: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是意义的制定,学习是原有经验的迁移。
建构主义强调:世界是客观的,但人的认识主观的,人对于世界的解释是依赖个人经验的。
1、学习者为中心2、学习环境中的基本要素:情境、协作、会话、资源几点共识: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建构: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性行为,学习需要交流和合作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如何发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
教师如何成为学习者学习的帮助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2、多元智能理论1. 有关智力与智能传统的智力观: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解答智力测验题(IQ)的能力或善于应试学习能力倾向测验(SAT)的能力加德纳的智力定义: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八大智能1、自然观察智能:观察自然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
第一章信息组织概述
马费成(2004):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 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 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 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将信息转为信息 资源或将潜在的信息资源转为显在信息资源的过程。 信息的外在特征是指信息的物质载体直接反映的信息 对象,构成信息外在的、形式的特征,如信息载体的 物理形态、题名、作者或发表日期、流通或传播的标 记等方面的特征;信息的内容特征就是信息包含的内 容,它可以由关键词、主题词或其他知识单元表达。
15
冷伏海、徐跃权、冯璐(2008):信息组织的基本概 念是指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依靠专门的技术方法和 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和整理,从而达到使这类资 源得以被充分利用的目的。
马张华(2008):所谓信息组织,也称信息资源组织, 是根据使用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 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进行分析、选择、处理、 序化,并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提供的活动。
18
相关名词术语的含义
数据:一般是指经过直接观察获得的事实,它是无生 命的、未经过处理的。确切地说,是“以正式的、适 合人类或自动方式交流、转换、处理的对于事实、概 念、程序的表达”
信息:经过人类处理的数据,是人们通过惯常方式赋 予数据意义得到的结果,是接收者对数据背景和规则 的解读
知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 的正确结论,是信息与经验(知识准备)的结合。
掌握信息组织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初步分析
和解决有关信息组织的各种相关问题,从而适用于信
息工作的具体需要
1
课程要求和任务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信息组织的基本知识 和原理,信息组织的主要技术方法(分类 法、主题法、分类主题一体化法、自然语 言标引与检索),并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 践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与分析研究问题的能 力
信息组织复习要点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文献:是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把一定的信息内容记录到一定载体上形成的存储型传递媒体。
2、著录:对表示文献内容、外表形式和物质形态的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标引:指在分析文献内容和情报提问的基础上,用某种索引语言或标志符号把文献的主题概念及其他有检索意义的特征标示出来,作为情报存储和检索依据的处理过程。
按照索引语言或标示符号的类型,可分为分类标引,主题标引和非主题标引。
3、款目:依据一定的方法,对表示文献内容,外表形式和物质形态的特征所做出的记录。
4、信息组织的必要性即为什么要学习信息组织?a.知识和信息的海量新和无限性与人的精力和时间的有限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b.知识和信息的无序性和污染性与人类使用的选择性也形成了尖锐的矛盾;c.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原始信息本身并不能产生价值”,只有对信息资源采用相应的方法加以控制和处理才能使人们实现对其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而信息组织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和关键措施之一;d.深入研究与解决关于信息组织的系列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5、信息组织(信息序化或信息整理):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从而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及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
6、信息组织的基本专业要求是?a.信息内容有序化;b.信息流向明确化;c.信息流速适度化。
7、耗散结构论是比利时学者普里高津提出来的;协同论是德国物理学教授海尔曼.哈肯提出来的。
知识理论——H.E.布里斯提出来的。
知识组织可分为主观知识的组织和客观知识组织两种类型。
8、专指度:是指我们在信息揭示的主题标引中对信息中各个主题的内容和方面的展示过程。
9、按照信息组织的组织对象把信息组织分为信息资源组织和检索工具;依据信息组资源的注意内容,主要分为分类法和主题法。
第二章1、七分法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部图书分类体系,始创于汉代的《七略》,后现于南朝的《七志》和梁朝的《七录》。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第1章信息与信息管理信息的一般定义: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质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信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企业管理界的“信息”定义信息:管理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情况的情报、资料等的统称。
信息的特征⏹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任何物质都是信息的母体。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与无限性⏹信息在时空上的传递性⏹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他们从同一事物中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也不相同。
⏹共享性⏹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时效性: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而脱离源事物的信息会逐渐失去效用。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导致政府和各行各业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
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信息化的核心点: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充分地开发和利用。
信息化的层次可以分为5个:(1)产品信息化;(2)企业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3)行业信息化;(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点)(4)国民经济信息化(5)社会生活信息化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信息活动信息管理的定义狭义的信息管理:对信息内容的管理。
广义的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而且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信息管理:个人、组织、社会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组织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信息管理内涵剖析:(1)概括了信息管理的三个要素——信息、技术、人员(2)体现了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信息资源、信息活动(3)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规划、组织、控制信息资源:可供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
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信息组织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从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中汲取营养,使自身逐渐得到充实和完善。
尽管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理论方法被引人信息组织领域,而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逻辑学、知识分类学,还有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自组织理论等。
(1)语言学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符号系统,是信息的载体。
语言是不依赖于其他任何交流工具独立存在的交流工具,它的服务领域非常广阔。
非语言的表述通讯一定要有相应的转换过程,人们才能得以交流。
语言不但是交流工具,而且是思维工具。
语言研究不仅是对信息及其相互沟通的研究,同时也是对思维及其对象的探索。
每种语言都是一个符合系统,语言符号系统中的基本符号单位是词(包括固定词组),它是由固定的语音形式与固定的语义内容结合而成的,是语言按语法规则进行组合、造句表意的基本单位。
要把庞杂分散的信息组织成有序优化的整体,就必须建立符号系统。
有了这种符号系统,信息系统的有序特征才能体现,信息单元的个体特征才能被揭示出来,各种信息单元才能对号人座,纳人到这种符号系统的框架之中,形成一个便于检索的序化信息集合。
尽管各种信息组织符号系统的形式不同,但都和自然语言一样,有着共同特征:有语词、有词汇、有语法。
这就是信息组织的语言学基础。
(2)逻辑学逻辑学是关于思维规律的科学。
思维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形式。
人们的认识发展过程是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感觉、知觉和表象是形象思维形式,属于感性认识的阶段;概念、判断与推理是抽象思维形式,属于理性认识阶段。
信息组织属于抽象思维的范围,是在各种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它必须遵循科学的思维方法。
也就是说,进行信息组织工作必然用到形式逻辑的一些方法,如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比较、分析与综合等。
信息组织的行为只有符合逻辑思维规律,才能保证信息组织的优化、序化。
(3)知识分类学任何有深度的信息资源组织系统都要求按主题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组织和揭示。
《信息组织》知识点汇总
《信息组织》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第一节、信息组织的必要性1.信息组织: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的分析、选择、标引、处理,使其有序化并以适当方式加以提供的活动。
2.信息检索:根据检索需要,从检索系统中检出相应信息资源的过程。
3.信息资源:通常指一切以记录形式存在的信息载体,只是比较而言,更侧重于对新型媒体形式的强调。
(可以是图书、期刊、报纸、论文,也可以是网络上的电子资源)4. 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有什么关系?(1)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和有序化信息系统之后,才能准确有效查找相关信息资源;(2)信息检索则是信息组织出发点与归宿,用户的检索需要是组织信息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信息组织的形式和检索途径1.文献组织的基本排列方式:一般有两种基本排列方式,其一为:(固定排列法) 和(按一定意义的次序排列.)(固定排列法,如档案、博物馆的收藏、光盘、录音带、缩微品。
按一定意义的次序排列,如图书、期刊等)2. 按照检索工具的对象和特点,可以分为(文献目录)、(索引)、(机读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四种类型。
3. 按照标识特征,检索工具可以分哪两种基本类型?(1)以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形式特征)为检索依据,提供以信息资源形式特征为标识检索途径.常见的信息资源形式特征有责任者名(即作者和与资源形成相关的人或机构,如译者、改编者、修订者等)、题名、机构名、标准书号、专利号、文献登录号(或顺序号)等。
(2)以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特征为检索依据,提供从资源内容进行检索的途径,主要有(分类法)、(主题法)。
4.按照系统中所用的标识是否进行控制,检索工具可以分为(受控检索系统)与(自然语言检索系统).5。
按照系统中标识组配的特点,检索系统可以分为(先组式和后组式两种)。
6。
检索工具还可以按照采用的形式,分为卡片式、书本式、缩微式、电子方式等。
第三节.信息组织的处理方式和研究内容1. 检索语言:一种由表达信息资源主题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词汇及规则组成的人工语言系统,也称情报检索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信息组织概述1.信息组织的内涵●信息组织(information organization)就是人们根据信息本身特点,运用适宜的工具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或规则,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排列组合,使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高级化,增强信息对象的表现效能和运用效能,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过程和活动。
●从层次上看,信息组织包括了序化和优化两个层次,序化是基础,优化是延伸。
2.信息组织要素●属性与序、规范和操作是信息组织的两对基本要素,是信息组织进行的依据,信息组织学科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些要素之上。
(1)属性●属性反映了信息的本质特征●事物的属性总体上可以分为外在属性和内在属性,在信息组织工作中,外在属性称为外表特征,内在属性称为内容特征。
●信息组织的过程就是按照事物属性之间的同一性、包容性、交叉性和排斥性等关系对信息实施序化的过程。
(2)序●序是事物的一种结构形式,是指事物或系统的各个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在时空中的表现,即事物发展中的时间序列及排列组合、聚类状态、结构层次等空间序列。
(3)规范●有序无序是针对一定参照系而言的,这个参照系就是规范。
●信息组织规范主要包括:①基本术语规范;②有关信息技术规范(信息交换格式、程序设计与数据库语言、网络标准与协议等);③信息组织技术规范(如信息描述规则、信息代码、信息标引规则和信息组织成果编排规则等);④其他相关规范。
(4)操作●操作指根据信息资源的内容和特征,对信息资源进行描述、标引,并将其组织进相应系统的过程。
●这一操作一般是依据一定的信息资源描述处理的规范,对信息资源的特征和内容进行分析、归纳、选择、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将其组织进信息资源集合和检索工具。
3.信息描述规范●描述项目规范:如题名、责任者、出版社、关键词等传统文献著录时基本描述项目分为9个大项。
依次为:题名和责任者项目;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及有关记载项;提要项。
《都柏林核心集》则将其描述项目分为1 5个大项。
题名、作者或创作者、主题和关键词、描述、出版者、其他责任者、日期、类型、格式、资源标识符、来源、语种、关联、覆盖范围、权限管理。
●描述文字规范:采取的文字●描述级别规范:详略程度●描述格式规范:各种描述项目的次序、描述的标识、描述项目的表达形式等4.词汇规范●用词规范:同义规范、词义的规范;●词间关系的规范:这些关系包括等同、等级、相关三种基本类型。
5.句法规范●引用次序:指复合主题标引和检索时,各个主题因素的组合次序。
●辅助符号①关系符号:分类组织中用:+ :( );主题组织中用:—,:②联系符号:防止错误的组配关系③职能符号:明确主题标识的句法含义④逻辑组配符号。
●句式转换第3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1.信息组织的原理●系统原理●语言学原理●逻辑学原理●知识分类原理2.概念●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其内涵是它所指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3.概念的关系●按照概念之间是否存在共有的外延,概念关系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1)相容关系●相容关系是指至少有一部分外延系统得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的类型有同一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等。
①同一关系,即具有相同外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②包含关系,也称属种关系,指一个概念在另一个概念外延之中,并且是另一个概念的组成部分。
③交叉关系。
指部分外延重合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交叉关系概念只有部分外延重合,其交叉部分通常形成一个新概念。
(2)不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是指不存在共有外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①矛盾关系。
指外延之和等于上位概念外延的两个不相容概念之间的关系,其特点是两者之各等于上位概念。
②反对关系。
指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的两个相互对立概念之间的关系。
③并列关系。
指一个属概念下几个不存在共有外延的并列属概念之间的关系。
并列不相容关系概念之间既有其上位类的共同属性,又是相互排斥的。
4.概念的划分●依据一定的标准把概念的外延分为若干个小类的方法叫做划分。
●划分必须是相应相称的;每次划分必须根据同一个标准;划分出来的子项必须互相排斥。
第4章分类组织1.分类组织●分类组织是依照类别特征组织信息对象(包括信息概念、信息记录和信息实体)的方法。
2.类目●类目是能够准确表达信息对象内容中一组有共同属性信息的名词、概念、词组或短语。
3.类目间的关系●类目间的关系有同一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矛盾关系和对立关系。
(1)同一关系①同义词(类名相异)●是指一个类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
②边缘科学或两门学科为各自目的所研究的共同问题(类名相同)●这些类目都是涉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内容。
●在分类表中,这种关系主要通过设立交替类目来实现。
(2)从属关系●概念间的从属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全部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成为另一个概念外延的一部分。
在具有从属关系的类目中,被区分的类称为上位类,亦称母类;区分出来的类被称为下位类,又称为子类。
●类目表是采用等级的形式表达类目间的从属关系。
(3)交叉关系●概念间的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有一部分相重合。
●具有交叉关系的类目称为相关类目,类目表中采用参见的方式来表达这种类目关系,“参见”。
(4)并列关系●概念间的并列关系,是指同一属概念下面的两个种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类目表中,是指由同一个上位类划分出若干个小类,这些小类之间的关系。
(5)矛盾关系和对立关系●概念间的矛盾关系,是指同一属概念下两个种概念在外延上互相排斥,但其外延之和等于属概念的外延。
●概念间的对立关系,是指同一属概念下两个种概念在外延上互相排斥,但其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的外延。
(6)类目的关系●类目表的纵向联系:从属关系——上下类目;并列关系——同位类。
●类目表的横向联系:同一关系——交替类目;交叉关系——相关类目。
4.分类法的类型●分类法按照其编制的方式可以分为等级列举式、分面组配式、列举—组配式。
(1)等级列举式●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是一种将所有的类目组织成一个等级系,并且采用尽量列举的方式编制的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通常将类目体系组织成一个树状结构,按照划分的层次,逐级列出详尽的专指类目,并在以线性形式显示时,以缩格表示类目的等级关系。
●比较著名的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有:美国的《杜威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我国的《中图法》。
(2)分面组配式分类法●分面组配式分类法是一种依据分析兼综合的原则编制的分类法类型。
其基本思想是:任何复合主题,都可以分解为相应的基本概念;同时,它们也可以通过相应基本概念的组合加以表达。
●著名的分面组配式分类法有阮冈纳赞的《冒号分类法》(3)列举-组配式分类法●是一种在详尽类表的基础上,广泛采用各种组配方式的分类法。
●著名的列举-组配式分类法如《国际十进分类法》5.分类法的类目体系结构(1)类目表●类目表包括:部类、基本大类、简表、详表和复分表。
①基本部类●它是依据分类法的编制原则,将反映人类全部知识的图书所作的最概括、最本质的区分。
②基本大类●基本大类是分类的纲目,有的类目表称之为大纲。
基本大类是整个类目表的第一级概括性的类目。
它是在基本部类的基本上进一步展开而成的。
③简表●由基本大类再进一步区分展开为简要概括分类表全貌的类目,就构成简表,又称基本类目表。
简表一般是由三级类目组成,是整个类目表的骨架。
④详表●在简表的基础上,根据各门学科的发展情况,图书出版情况,并结合使用对象情况,继续逐级展开,就构成了详表。
⑤复分表●分类法一般将这些共性子目抽出,单独编列成表,供有关类目进一步区分时共同使用。
这种由共性子目构成,供主表有关类目共同使用的表,称为复分表。
●通用复分表,又称共同区分表,是一种供主表各大类有关类目共同使用的表,通常在类表的前部或后部集中编列。
●专类复分表是一种只限于在某一基本大类或专门领域使用的复分表,一般设置于相应大类之下。
(2)标记符号●标记符号通常是数字、字母、或数字加字母的形式。
只用一种符号的标记称为单纯标记,它又可以分为单纯数字制和单纯字母制。
①顺序制●顺序制是采用若干字母或数字连续编号的方法,配号时不管类目的等级,只按类目排列顺序分配号码的标记制度。
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②层累制●层累制又称为小数制,用类号的位数来反映类目的级别及其关系。
如《中图法》●混合制是把分类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采用层累制,一部分采用数序制,两部分结合组成一部分类法。
如《科图法》④分面制●分面制也称为分段标记制,是用若干段符号的组合来表达主题概念的标记制度,它能显示类目的组配结构。
如《冒号分类法》(3)注释●注释是对分类法的编制、类目的含义、使用操作等所做的说明。
注释可包括编制说明、大类说明、类目注释。
(4)索引●类目索引以类目名称为标题按字顺排列,并附以相对应的类号,用以帮助使用者尽快从自然语言角度找到类目,它是利用分类表的辅助工具,通常是以检字表的形式附在分类表的后面或者单独成册。
索引又可分为直接索引和相关索引两类。
①直接索引●直接索引是将分类表中的类目(也可包括一些重要的注释和实例),按照—定的字顺次序排列起来,并在每个类目的后面标明它的号码。
②相关索引●相关索引除了将分类表中的类目、注释、实例等归纳成标题,按字顺排列外,还采用一些综合方法,将许多与这个标题有关的类目也集中在一起,以便从—个主题去研究和寻找各个有关类目。
第5章主题组织1.主题组织●主题组织是按照信息对象等所反映的主题特征的异同,用接近自然语言的这些语词能表达宽泛程度各异的概念语词和语词符号标识这些特征,通过参照系统等方法揭示概念词间关系,并将概念语词、语词符号按音、形顺序排列来组织信息,以便提供一种易用的面向具体事实、概念的检索途径的信息组织方法和活动。
●主题词是用于描述、存贮、检索信息主题的受控词汇,是主题表中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最基本词汇单元。
●主题词分为单元词、标题词、关键词和叙词,标题词是先组式语言,即在主题标引前,其概念已组配好;单元词和叙词是后组式的语言,即只在正式标引式才将概念加以组配,显然它的适用能力比先组式语言强;而关键词是不受控制的语词,是一种接近自然语言的一种主题语言。
3.标题词(1)概念●指经过规范化处理的,用来标引文献的词或词组,通常为比较定型的事物名称。
(2)标题词的参照系统●标题的语义参照是标题法揭示标题之间的语义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
主有单纯参照、相关参照和一般参照。
●单纯参照是反映同义关系的参照,一般用“见(see)”、“见自(see from)”来显示等同关系。
●相关参照是指两个具有等级或者相关关系而又是正式使用的标题词之间的参照,用“参见(see also)”、“参见自(see also from)”来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