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第八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一)学案

合集下载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1.2《滑轮》优秀教案1(重点资料).doc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1.2《滑轮》优秀教案1(重点资料).doc
11-2
【教学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用杠杆原理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能根据滑轮组的构成方式判断省力情况。
4、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能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教学重点】用杠杆原理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2.转动时,它的轴是否运动?
归纳小结滑轮的概念
实物
演示
定滑轮提物体,归纳定滑轮的概念
讨论记忆
多媒体演示
探究(1)
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装配定滑轮,竖直向下拉弹簧秤,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出弹簧秤的读数。比较F与G的关系。
2.改变弹簧秤拉力的方向,情况怎样?
3.改变钩码的该数,情况怎样?
实验探究
多媒体演示、分析归纳小结
3.改变钩码的该数,情况怎样?
实验探究
多媒体演示,分析归纳小结
数据填入表格,寻找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F2/N
弹簧秤读数F1/N
1
2
3
归纳:动滑轮
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省距离,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l1=2l2的省力杠杆
投影练习
工人师傅用动滑轮将重600N的木箱吊到阳台上,至少要用多大的力?
3.使用滑轮组时,绳子移动速度V绳与物体移动速度V物有何关系?
讨论,归纳结论
实验归纳
结论:S = nh
F =(G + G动)/n
V绳=nV物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股数
牢记结论
讲解
生活·物理·社会
轮轴和斜面

江苏省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教案 (新版)苏科版

江苏省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教案 (新版)苏科版

滑轮一、教材分析及教学安排第十三章《简单机械》是力学的应用部分,全章共讲述了三种简单机械。

《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在全章中间部分,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全节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使用定滑轮、动滑轮的好处;二是滑轮是杠杆的变形(选学部分);三是使用滑轮组的好处。

基于本校学生的基础情况,对本节教材做了如下改动:一是将本节内容分成两节课,第一节只学习动滑轮和动滑轮。

二是在第1个和第2个演示实验后各加一个学生实验。

其原因是,学生实验不仅增国了观察的可见度,还加强了学生大脑的积极思维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本节可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已经理解了杠杆的力臂的概念及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对杠杆进行分类,本节学习的滑轮实质是变形的杠杆,利用实验使学生理解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不困难,但如何将滑轮理解为杠杆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基于杠杆的力臂与杠杆的形状无关的特点,以一根直棒作为基础对其进行变形,使之逐渐过渡到滑轮,以减低难度梯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理解虎滑轮的作用(3)会根据探究定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2、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测得数据的好习惯。

3、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四、教学方法:1、观察、实验:观察实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采集数据。

有目的的观察、实验是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核心。

根据本节内容,采取此种方法三次循环、事半功倍。

2、合作达标法: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达标。

3、学生学法:讨论归纳法和实验探索法。

五、教学准备:滑轮(2个)、弹簧测力计、钩码、铁架台、细线、收集滑轮应用实例。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三物理 上学期 11.2 滑轮 学案设计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三物理   上学期    11.2  滑轮   学案设计

滑轮(1)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并能在实际应用中区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滑轮是变形的杠杆,能根据杠杆的原理,分析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学习过程】问题一:什么是滑轮?你观察过学校旗杆顶端有一个小轮吗?当升旗手向下拉动绳子时,鲜艳的红旗就冉冉升起。

你知道这个小轮子有什么作用吗? 。

起重机可将重物方便地安放到指定地点,起重机挂钩上的小轮子有什么作用吗? 。

滑轮是一种机械,主要部分是 的轮子。

看书:旗杆顶端的滑轮和起重机挂钩上的滑轮工作时轴的运动情况有何不同? 使用滑轮时,____________ _________的滑轮叫作定滑轮。

使用滑轮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滑轮叫作动滑轮。

下图中的定滑轮是图 ,动滑轮是图 。

问题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是为了省力吗? 按如图4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匀 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个示数与钩码的重力有什么关系?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情况如何? 改变钩码的数量,情况如何? 将上述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通过实验,发现使用定滑轮的特点是:使用定滑轮_____(能、不能)省力,_______(可以、不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_________杠杆。

(见图5)练一练:1.如图6用定滑轮沿不同方向匀速提升同一物体,所用拉力大小分别为F 1 、 F 2、F 3,则()A .F 1 > F 2>F 3B .F 1 <F 2<F 3C .F 1 = F 2=F 3D 无法判断图7图5图6图1图2图3图42.如图7且静止不动,其中G A =100N ,GB =200N 子对B 的拉力为 ,B 对A读数为 .问题三、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吗?按图8改变钩码的数量,情况如何? 将上述实验结果填入右表: 实验发现使用动滑轮的特点是: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______力,_______ (可以、不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1.2滑轮学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1.2滑轮学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2滑轮学案我的口吻写文档,内容至少包括:一、设计意图。

指出本节课成的设计方式、思路和活动的目的;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活动过程,详细列明每个过程的细节;六、活动重难点;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要求整体文档要包含适当的实践情景引入、随堂练习,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内容2000字以内,不要带任何的解释和说明,不要带,直接输出完成后的内容: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2滑轮学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的11.2节——滑轮。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对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通过学习滑轮的原理和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的传递和转换。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采用了情景引入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滑轮的原理和特点。

整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滑轮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滑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3.能够运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

难点:滑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尺子、铅笔。

五、活动过程1.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个滑轮组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小组的发现,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比较,得出滑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4.讲解与演示:我会用黑板和粉笔,结合实物和图示,讲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

同时,我还会进行实物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5.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滑轮知识进行解决,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

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学案(新版)苏科版

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学案(新版)苏科版

滑轮【学习目标】1、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特点、实质及其作用;2、理解滑轮组的作用及滑轮组的装配图;【要点梳理】要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轴的轮子叫滑轮,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要点诠释:1、定滑轮:如下图甲所示,我们可把一条直径看成杠杆,圆心就是杠杆的支点,因此,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定滑轮的特点是它的转轴(支点)不随货物上下移动。

2、动滑轮,如下图乙所示,特点是它的转动轴会随物体上下移动,它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它的转动轴是阻力作用点。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要点二、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要点诠释:1、特点:既可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但费距离。

2、结论:在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nh S = 物自nv v = 如果考虑动滑轮的重力,则有n 动物G G F +=。

其中:n 表示承担物体的绳子的段数s 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 表示物体移动的距离v 自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 物表示物体移动的速度在使用滑轮组时,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要更省力。

在使用滑轮组时,绳子固定在:定滑轮上,n 为偶数;动滑轮上,n 为奇数。

要点三、根据要求设计滑轮组1、根据要求确定动滑轮上绳的段数。

2、根据绳的段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一个动滑轮可拉2段绳,还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也可以拉三段绳,但就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了。

设想如果需要n 段绳(n 为偶数),那么就需要n/2个动滑轮和n/2个定滑轮穿绳组装时,绳的固定端要固定在定滑轮下的挂钩上(这叫做“偶定”),若不改变力的方向,还可少用一个定滑轮,即12-n 个定滑轮。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学案1 11.2滑轮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学案1 11.2滑轮

滑轮学习要求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滑轮的结构,能区别定滑轮和动滑轮2.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会用这一原理对有关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3.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了解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4.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5.了解滑轮组的特点: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学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6.了解轮轴的工作原理和斜面可以省力的原因7.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学习指导1.通过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杠杆变形分析,理解定滑轮不省力而动滑轮省一半力的结论。

如图(a)所示是一个定滑轮的杠杆变形示意图。

假定在某一瞬间滑轮静止不动,定滑轮的轴心为支点(支点不动),动力、阻力作用点分别在绳子与轮相切的圆周边缘。

显然,动力臂、阻力臂都等于圆的半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故F=G,即不省力。

如图(b)所示是一个动滑轮的杠杆变形示意图。

假定在某一瞬间滑轮也静止不动。

支点在一边绳子与轮相切的位置,支点上下移动,而动力作用点在绳子与轮相切的另一边,阻力的作用点在轴心。

显然动力臂为阻力臂的两倍,故依据杠杆平衡条件F=1/2G,即省一半力。

2.使用滑轮组要注意几个问题(1)区分“最方便”和“最省力”的含义。

“方便”是指人站在地上用力向下拉绳子,既省力又方便;而“最省力”是指尽量多地增加动滑轮上相连的绳子的股数。

(2)滑轮组一般是省力的,省力的多少是由吊起(或承担)动滑轮的绳子股数决定的。

(3)设拉力移动距离为s,拉力移动的速度为v,重物上升的高度为h,重物上升的速度为v 物,则存在以下关系s=nh ,v=nv 物,n 为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4)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是各种各样的,其绕法也是本节的一个重点。

由关系式F =n1G ,当n 为奇数时,绳子在动滑轮上打结开始绕;当n 为偶数时,绳子在定滑轮上打结开始绕,也就是按“奇动偶定”的方法绕绳子。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1.2 滑轮 教案 (1)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1.2   滑轮  教案  (1)

九年级物理学科学讲稿 11.2滑轮(2)【学讲目标】1.了解滑轮组的构造和作用。

2.知道滑轮组的工作特点,能根据滑轮组的构成方式判断省力情况。

3. 能根据需要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学讲重点】会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学讲难点】滑轮组的设计和组装。

一.基础知识模块复习: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力的关系引入: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可以怎么办呢?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它同时具有两种滑轮的特点,这种组合叫滑轮组。

归纳板书:1.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

2.特点:既能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设疑:滑轮组能省多少力呢?二.探究合作模块据图,在脑中构思这样的画面:用手拉绳子自由端,物体上升。

问题:在上右图中,人所用的拉力与物重是什么关系?学生:自己独立猜想,然后与组内同学讨论。

提示:一个60N的物体,如果一个人提,则需要60N的力;如果两个人提,每人需用30N 的力;如果三个人提,每人需用20N的力。

那上面两个滑轮组中,分别相当于几段绳子同时提物体呢?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即:F=G/n(n为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半理想情况下F = 1/n(G+G动)。

学生:看图11-21,为什么小明能轻而易举地提起一辆摩托车?数一数,小明所用的滑轮组共有几个定滑轮、几个动滑轮?该装置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强调:滑轮组的绕线原则:奇动偶定即:n为奇数,绳子起始端在动滑轮上;n为偶数,绳子起始端在定滑轮上。

总结:F=1/n(G物+G动),忽略动滑轮重和摩擦可得:F=1/n G物。

n:吊起动滑轮绳子的股数。

S=nh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高度。

三.巩固拓展模块1.学生练习几种常见的滑轮组的绕线。

n=2 n=3 n=3 n=4 n=4 n=5强调:画滑轮组的注意事项:(1)上端要固定 (2)下端挂重物(3)绳子要拉直 (4)从里向外,从小轮向大轮,每个位置只绕一次。

11.2《滑轮》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上)

11.2《滑轮》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上)

§11.2滑轮(1)【学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重点)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重点、难点)3.能识别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滑轮,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问题驱动】1.怎样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2.怎样理解“滑轮实质上是变形的杠杆”?3.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各自有怎样的工作特点? 【本节导学】和认识杠杆一样,首先要大量观察各种滑轮,总结出它们的共性(什么是滑轮?),再区分出它们的个性(定滑轮、动滑轮)。

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同时,必须要将滑轮和杠杆联系起来,得出“滑轮实质上是变形的杠杆”的结论。

滑轮组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兼具二者的特点。

【学进去、讲出来】活动一:了解滑轮的基本结构(结合图1,阅读P9)1.按照图1所示,动手做一做:利用铅笔、透明胶带制作简易滑轮。

2.滑轮的主要部分是能绕____转动的______。

活动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阅读P9-11)3.观察课本图11-15,图11-16,结合图2,回答问题。

(关注轴是否随物体的运动而运动..............) ①如左图所示,物体系在绳子的一端,手拉绳子的另一端,滑轮的轴固定.........................,用力拉绳子的一端,物体____,轴______。

此类滑轮称之为______滑轮。

②如右图所示,物体系在滑轮的轴下,手拉............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用力拉绳子的一端,物体____,轴_______。

此类滑轮称之为______滑轮。

(总结: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结构完全相同,只是组装方式不同,导致了工作特点不同。

) 活动三: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阅读P9-11)导 学:通过杠杆的学习,我们知道利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省力或者省距离,所以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时,我们要比较物体重力(G )和弹簧测力计拉力(F )的大小,还要比较物体上升高度(h )和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S )4.实验探究定滑轮的工作特点①如图3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两个钩码的重力(G );②如图3乙所示,组装定滑轮,在它的左侧挂上两个钩码,_________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上升....,.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同时测量物体上升的高度(h )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2滑轮 学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2滑轮 学案

11.2 《滑轮》学案 1 姓名【学习目标】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3、 能识别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滑轮。

4、 通过联想和类比,了解滑轮的实质是杠杆的变形。

【学习过程】【要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1、 观察书P9图11—15,11—16两个使用滑轮的实例:升国旗和把装修材料运上楼;2、 分析比较两种情况下使用的滑轮不同之处; 小结:1、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 (2)像图(b )中那样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上升,读出测力计的示数;(3)像图(c )中那样斜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读出测力计示数; (4)像图(d )中那样水平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读出测力计示数; 2、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序号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 2 3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使用时, 的滑轮叫定滑轮; (2)使用时, 的滑轮叫动滑轮。

使用定滑轮的特点:(1)优点: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说明使用定滑轮 改变拉力方向。

(填“可以”或“不可以”) (2)缺点:使用定滑轮 省力;(填“能”或“不能”)【要点三】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1、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动滑轮的重力:G 动= N;(2)按图(a)方式组装组装动滑轮,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并比较这个示数与钩码和动滑轮总重的关系;(3)改变钩码的重力,按图(a)重复一次实验,记下此时测力计示数F2;(4)保持钩码重力不变,按图(b)方式拉,比较此时拉力F3与F2的大小;2、实验数据记录:实验序号钩码和动滑轮总重G总/N 弹簧测力计拉力F/N123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动滑轮的特点:(1)优点:使用动滑轮省力;(填“可以”或“不可以”)(2)缺点: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说明使用动滑轮改变拉力方向。

11.2滑轮导学案(1)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1.2滑轮导学案(1)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文档11.2 滑轮导学案(1) 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1. 滑轮的定义及其分类2. 滑轮的工作原理3. 滑轮组及其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滑轮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设计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模型、绳子、重物。

2. 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滑轮组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组是如何减轻力的。

2. 知识讲解:讲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滑轮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滑轮组的设计和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滑轮组,用以提升一定重物,并计算所需绳子的长度。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2. 滑轮的工作原理3. 滑轮组的设计和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滑轮的定义和分类。

2. 请解释滑轮的工作原理。

3. 设计一个滑轮组,用以提升一定重物,并计算所需绳子的长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滑轮组应用,了解滑轮组在各个领域的作用。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等内容,完整地构成了本节课的教学方案。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方案进行调整。

重点和难点解析:滑轮组的设计和应用一、滑轮组的设计原理1. 滑轮组的构成:滑轮组是由一个或多个滑轮组成的,滑轮之间通过绳子或链条连接。

2. 滑轮组的工作原理:滑轮组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滑轮的转动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九年级上苏科版11.2滑轮(第1课时) 学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九年级上苏科版11.2滑轮(第1课时) 学案

11.2 滑轮—第1课时:定滑轮与动滑轮【自主学习】
一、滑轮的构造
滑轮由、、和钩组成。

二、定滑轮和动滑轮
1、轴的位置的滑轮称为。

2、轴的位置随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

A是 A是
B是 B是
C是
三、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序号钩码重力G/N 使用定滑轮时所需拉力F/N
1
2
3
1、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省力,但可以。

2、定滑轮的本质:定滑轮的本质是一个杠杆。

3、定滑轮的三个关系:
①力的关系:若阻力来自物重:
若阻力来自物体所受摩擦:
②距离关系:;
③速度关系:。

四、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序号钩码重力G/N 使用动滑轮时所需拉力F/N
1
2
3
1、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省力,改变施力方向。

2、只有向上拉,动滑轮才能省力。

动滑轮最多能省力。

3、动滑轮的本质:动滑轮的本质是的杠杆。

4、动滑轮的三个关系:

②距离关系: ;
③速度关系: .。

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一)学案新版苏科版2

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一)学案新版苏科版2

课题:滑轮(一)学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两种滑轮的特点。

3.通过利用杠杆知识分析比较两种滑轮的实质。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两种滑轮的特点。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一、课前预习:1.杠杆的平衡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 ___________ 2.杠杆分为那几类?各类杠杆的特点是什么?3.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4.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

旗杆顶端的滑轮塔吊提起重物时下端的滑轮电梯上的滑轮卷式窗帘上端的滑轮二、新课学习(一)情境创设/任务提出任务一:认识滑轮1.观察滑轮,说出它的构造。

2.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作用吗?3.定滑轮:动滑轮:任务二:合作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123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任务三:合作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123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任务解决:滑轮的实质定滑轮与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想当的杠杆。

如图3中杠杆的支点在哪里?请在旁边的示意图中作出支点及重力的力臂、拉力的力臂图3G F(1)定滑轮可以看出一种变形的杠杆,由图3可知,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11.2滑轮(1)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滑轮(1)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1)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章第2节“滑轮”。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掌握它们的构造和特点。

2. 掌握滑轮组的省力特点及使用方法。

3.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理解力的传递和转换。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说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解释它们的构造和特点。

2. 能够计算滑轮组省力的情况,并能正确使用滑轮组。

3. 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理解力的传递和转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滑轮组的省力特点及使用方法。

难点: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原理的探究,力的传递和转换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组模型,力的传递演示器。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滑轮组的使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组是如何省力的。

2. 知识讲解: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它们的构造和特点。

3. 实验演示:通过滑轮组模型和力的传递演示器,演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滑轮组模型,自己动手操作,验证滑轮组的省力特点。

5.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例题,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滑轮组,以及如何计算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6. 课堂讨论:让学生讨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场合,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滑轮组。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1.2 滑轮(1)一、定滑轮1. 实质:……2. 构造:……3. 特点:……二、动滑轮1. 实质:……2. 构造:……3. 特点:……三、滑轮组1. 省力特点:……2. 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构造和特点。

2. 如何正确使用滑轮组,计算滑轮组的省力情况?3. 请举例说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场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清晰,学生是否掌握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以及滑轮组的省力特点。

11.2滑轮(1)学案-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滑轮(1)学案-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滑轮(1)学案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2节滑轮(1)。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和区别;掌握滑轮组的概念,了解滑轮组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和实例,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省力特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掌握其工作特点和区别。

2. 掌握滑轮组的概念,了解其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和实例,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省力特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工作特点和区别;滑轮组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难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省力特点的实验和实例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滑轮组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滑轮组使用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滑轮组是如何工作的?它有什么特点?2. 知识点讲解:(1)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构成,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

(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和区别: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分析它们的区别。

(3) 滑轮组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讲解滑轮组的概念,介绍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探究:(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省力特点。

4. 例题讲解:讲解滑轮组的使用方法,让学生通过例题体会滑轮组的特点和优势。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1.2 滑轮(1)一、滑轮的实质1. 定滑轮:固定位置的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

2. 动滑轮:随物体移动的滑轮,改变力的方向,省力。

二、滑轮的工作特点和区别1. 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不省力。

2. 动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减小力的大小,省力。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学案1 苏科版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学案1 苏科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课题: 二、滑轮(1)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要点导学: 1、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 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③特点:定滑轮 省力但是能 。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 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 ) 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速度v G ) (2)动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 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 ,但 。

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G 物+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 二、自主训练1.判断下列各装置属于动滑轮还是定滑轮.2.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比较(a)、(b)两图可知:;比较(b)、(c)、(d)三图可知:11. 3.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

如果汽车受到的阻力800N ,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乙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 至少为 ,其中比较省力的是 图。

(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4.用一个动滑轮来提升重物,若动滑轮重为10N ,物重为40N 。

摩擦不计,则当物体匀速上升时,作用在绳端的动力F 是 N ;若动力移动20cm ,则物体上升 cm 。

5.在图5-1和图5-2中的轮子上画一根线表示杠杆,并标出支点O ;画出动力F 1和阻力F 2,以及力臂L 1和L 2。

6.如图所示,沿三种不同的方向拉绳使物体上升,所用的力分别是F 1、F 2、F 3,则( )。

A .F 1最大.B .F 2最大.C .F 3最大.D .三个力一样大.7.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此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C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D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第2题图)甲乙(第3题图)第5 题图1 第5 题图2 第6题图8、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人车间,某工人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9.如图,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自重,拉力F 大小为80N,F 水平左移,速度为4cm/s,则10s 后F 移动多长距离?物块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10.如下图所示,小明正在运用一个滑轮提升一袋大米,该滑轮是 滑轮. (1)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小明所用的提力F=50N ,则这袋大米的重量为多少? (2)滑轮重6N ,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提起这袋大米? (3)如绳子自由端移动4m ,则重物上升高度为多少?(4)如重物以20cm/s 的速度上升,则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速度多大?(第9题图)(第10题图) (第8题图)二、滑轮(1)一、要点导学:1(1)固定等臂杠杆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2)随物体一起移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省一半力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1/2 1/2 2二、自主训练:1、定滑轮动滑轮动滑轮定滑轮动滑轮定滑轮2、定滑轮不能省力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800N 400N 乙 4、25 10 5、略 6、D 7、D 8、C 9、40cm 右 40cm 10、动(1)100(2)53 (3)2m (4)40cm/s。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 《11.2 滑轮》学案(第1课时)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 《11.2 滑轮》学案(第1课时)

苏科版《11.2滑轮》学案(第1课时)课题:滑轮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说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实质.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2.会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能根据给定的条件和要求设计滑轮组.3、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3。

教具:滑轮;弹簧秤;钩码;铁架台;线等。

教学方法:阅读、实验探究、举例、讨论、练习等。

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杠杆分为那几类?各类杠杆的特点是什么?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人们是怎样使用它们的?二、探究新知1、动滑轮、定滑轮:通过看书回答:什么叫动滑轮?什么叫定滑轮?并分别举例说明。

2、使用定滑轮的特点:(1)做课本图11—17所示的实验(师共同做),按课本上的步骤进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并把数据填在课本上的表格中。

(2)根据实验的数据分析讨论,你能得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3、使用动滑轮的特点:(1)做课本图11—18所示的实验,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并仿照课本自己设计表格,把数据填在其中。

(实验师生共同完成)(2)根据实验的数据分析讨论,你能得使用动滑轮有什么特点?﹡滑轮的实质:认真阅读课本上的“读一读”回答:定滑轮的实质是: ; 动滑轮的实质是: ;4、 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组成滑轮组.一般可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若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有几股绳子承担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显然,判断用力情况的关键是弄清几股绳子承担重物的重量.这要看滑轮组的组装方式,不能只看动滑轮的个数。

(师生组装滑轮组及作图)师生根据作图及实验分析得出结论:F=G/n (F 表示拉力,G 代表物重,n 表示绳子的股数)指出该公式成立的条件是:不记动滑轮和绳子的重和摩擦。

5、小结;略。

三、巩固练习:1、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2、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3、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4、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所用拉力的方向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比较拉力1F 、2F 、3F 的大小( )A .1F >2F >3FB .1F =2F =3FC .1F <2F < 3FD .2F >3F >1F5、在图中,物体A 的重力为G ,在拉力F 的作用下,物体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 ,则人对绳的拉力F 的大小等于( )A .0.5GB .2GC .0.5fD .2f四、达标检测 1、在图所示定滑轮和动滑轮中,标出支点,画出动力臂1l 和阻力臂2l .2、在图所示两个滑轮中,其中A 是________滑轮,B 是________滑轮,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 ________.使用它可以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3、将图13-3-7中各图的滑轮按要求组成滑轮组(不计滑轮重),绳子自由端拉力分别为(1)G F 21= (2)G F 31= (3)G F 51=五、学习体会:谈谈你的学习感想:六、拓展提高:在图所示的滑轮组中,物重都为120牛,都匀速升高2米,不计动滑轮重,判断人在绳子的自由端所用的拉力F的大小及拉力移动的距离.(1)甲图中F=________N,拉力移动________m;(2)乙图中F=________N,拉力移动________m;(3)丙图中F=________N,拉力移动________m.备课组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 滑轮(一)
【学习目标】
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这两种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

2.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
3. 了解滑轮组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课前预习】
1、使用滑轮时, 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2、使用定滑轮时不能 但可以 ;使用动滑轮时不能 但可以 。

3、定滑轮的实质是
;动滑轮的实质是
【新知导学】
一、初步认识滑轮
1.活动11.3 如何把木料运上楼?
想一想: 楼梯不够宽,怎样把又重又长的木料运上楼?
做一做:选择合适的器材做一个模型,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
完成类似任务时,人们常用到滑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桌子上滑轮,说说它的结构。

2.介绍滑轮的结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观察使用时的情景:
a. ,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
b. ,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

3.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

4.说明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
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
中)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能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总结:使用定滑轮时不能 但可以 ;
三、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
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
记录在表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动力的方向?
5.比较绳自由端上升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的距离h有什么关系?
6.比较绳自由端上升的速度v与物体上升的速度v物有什么关系?
总结:使用动滑轮时可以 ,但不能。

F= G (不考虑动滑轮的重力和绳与轮间摩擦)
s= h , v= v物
补充实验: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可以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时,拉力的示数会变大。

注意:拉绳方向应沿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练一练:
用如右上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物,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擦,若拉力F为50N,则物重G 为 N,若绳子的自由端向上拉0.6m,则重物升高 m。

挂重物的钩子A承受的拉力是 N.
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1.回忆杠杆五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2.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
变。

3.得出结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杠杆
4.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
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

5.请学生进一步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动力臂变小)。

6.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杠杆。

五、典型例题
1、如图,用滑轮提升物体,物体G的重力为80N,(1)若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
则拉力F为多少N?(2)若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摩擦,则拉力又为多少N?
2、如图2所示,物体A 的质量m=12kg ,在F 的作用下,物体A 以0.4 m /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 ,忽略摩擦及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子重力.求:物体A 与水平面间摩擦力f 的大小.
【当堂训练】
1、关于滑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B.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还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C.定滑轮的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2、如图所示,已知F =20N ,若不计动滑轮重力和摩擦,提起的重物G 为( )A .10N B .20N C .40N D .60N
3、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其重力均为
两种方式,将重400N 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F1大于F2 B. F1=F2
C. F1小于F2
D. F1和F24、动滑轮下面挂一个20千克的物体体的钩子承 受_______牛的力,计).
5、.如图所示,不计动滑轮的质量及转动摩擦,当竖直向上的力匀速上升,则重物G= N N ,重物上升10cm ,力F
6、如图所示,不计滑轮质量及转动摩擦,当水平拉力F=30N 时,物体A 恰能沿水平作匀速运动.则地面对物体A 的阻力f 大小是( )
A 、15N
B 、30N
C 、60N
D 、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物体A 重20N ,滑轮重1N ,绳重不计,弹簧秤示数为25N ,则物体
B 的重为_________N 。

8、如图,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90N 的物体,使物体以2m /s 的速度匀速上升,
绳自由端拉力50N ,不计摩擦,求:
(1)动滑轮重力。

(2)绳自由端运动的速度。

(3)3s 内绳自由端通过的路程。

(4)若用该动滑轮去提升一个30N 的物体,此时的拉力又是多少、
【收获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