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通知(5)
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饶县中医字〔2010〕15号关于调整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等相关委员会的通知各科室:鉴于医院人事调整变动,为进一步加强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使各有关质量管理成员认清职责,明确目标,推动医院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进程,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对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等相关委员会作以下调整:一、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舒新华副主任委员:邱勇前祝发金周焕燎刘宜洪万喜兴黄海英委员:蒋道春董荻慧陈美娴王振光葛玲吴在土柯俊杨忠昌龚小林罗兴旺姜立飞黄春萍叶德权郑灵罗来月符鸿敏周正华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刘宜洪任办公室主任,蒋道春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负责落实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职责;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院医疗质量大检查。各科室要成立以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其职责可以参照以下工作职责执行)。工作职责:(1)领导和组织检查教学和科研工作,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加强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和管理工作,建立新学科、新专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正确的决策。(2)组织全院各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进行正常的医疗和急救诊疗工作,协调各科室之间的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证医疗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医疗质量。(3)检查全院医疗安全活动情况,以及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的业务技术能力和医疗效果,对医疗质量各项指标进行及时评估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抓好病历和各种统计报表的质量管理。(4)加强对医疗护理安全工作的领导,检查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教育全院卫生技术人员,从思想上、行动上、具体措施上,有效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5)负责进行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组织人员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对各科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提出临床合理用药方案,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教。二、药事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邱勇前副主任委员:祝发金万喜兴委员:蒋道春龚小林罗兴旺姜立飞郑辉林黄春萍叶德权王振光周正华孙娄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小组下设办公室,周正华任办公室主任,孙娄诚为副主任,负责落实本小组工作职责;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工作职责:负责审定医院用药计划,定期讨论全院基本用药范围,核定增添新药,淘汰疗效差的药品和制剂,研究解决医院用药的重大问题,组织药品质量检查,包括合理用药、麻醉药、毒性药和精神类药品的使用管理,制订和修订基本用药目录和处方手册,做好处方点评工作。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宜洪副主任委员:陈美娴委员:蒋道春董荻慧龚小林罗兴旺姜立飞陈隆英黄春萍叶德权郑辉林郑灵周正华吴在土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下设办公室,陈美娴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如遇特殊情况随时召开),定期进行院内感染工作相关检查并书面反馈和通报。1、主要职责:(1)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2)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3)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4)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5)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感染控制预案。(6)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遇有紧急情况随时召开。(7)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8)协助全院各部门、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到相互支持、互相协调。(9)及时完成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2、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医院《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记录簿》
庐江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记录本科室:骨科年度:记录本填写要求一、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二、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三、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四、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五、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六、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七、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一、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下设三个质量控制组:医疗质量管理组、医院感染管理组、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组。
二、负责制定科室管理制度、质控方案,并组织实施;对全科的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科室日常质控工作。
三、负责组织本科室人员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各种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全员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
按质量管理标准,对科室医疗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进行督促、检查、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四、每月召开一次医疗质量与安全讨论会,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对医疗质量进行动态评判,对科室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总结,并做好活动记录,作为科室质量持续改进依据,由科室主任审阅后签名负责。
五、定期(每季度或每半年或每年)对相关质量与安全指标进行汇总分析,做出阶段小结。
六、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年度医疗质量控制计划、实施方案,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名单:各质量控制组成员及工作职责一、医疗质量管理组1、人员构成组长:郑治秘书:康甫成员:卢荣怀、朱孝勇、康甫、高佩林、朱东东、殷宏伟、张竹青、吴健。
骨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实施方案(样例5)
骨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实施方案(样例5)第一篇:骨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实施方案骨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小组护理工作质量,切实落实基础护理,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根据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关于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结合我小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更新护理服务理念,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活动目标通过开展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结合我小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卫生部《住小组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工作服务规范》开展工作,重点加强危重患者基础护理的落实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在全小组范围内进一步推广,提高我小组整体护理质量和水平。
(一)患者满意通过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强化基础护理,使患者感受到护理服务的改善,感受到广大护士以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的职业文化,感受到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二)社会满意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服务,促进护理工作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政府满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小组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惠及广大人民群逐步将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纳入小组务公开,向患者及家属公示。
(三)切实落实基础护理职责,改善护理服务。
1、实行严格的分级护理。
试点科室要选出综合业务能力强、各项操作熟练、沟通能力好、群众威信高的护士为责任护士,及时准确执行医嘱,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骨科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骨科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1. 目的为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明确骨科部各岗位人员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特制定本责任书。
2. 适用范围本责任书适用于骨科部全体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
3. 管理目标3.1 医疗质量目标1. 提高诊断准确率:诊断准确率达到95%以上。
2. 提高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率达到98%以上。
3.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5%。
4. 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达到90%以上。
3.2 医疗安全目标1. 减少医疗差错:医疗差错发生率低于1%。
2. 提高用药安全:用药安全率达到99%以上。
3. 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达到90%以上。
4. 加强设备管理:设备故障率低于1%。
4. 责任分配4.1 科主任责任1. 负责骨科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
2. 制定并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3. 定期组织医疗质量安全培训和考核。
4. 对医疗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改进。
4.2 医生责任1. 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2. 认真书写病历,保证病历质量。
3. 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4. 及时报告医疗差错,积极参与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3 护士责任1.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2. 准确执行医嘱,确保用药安全。
3. 做好患者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 参与护理质量改进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4.4 技术人员责任1. 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降低故障率。
3. 参与设备改进项目的实施,提高设备性能。
4. 及时报告设备故障,积极参与故障排除。
5. 考核与奖惩5.1 考核1. 定期对医疗质量安全目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医务人员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2. 对未达到医疗质量安全目标的,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
5.2 奖励1. 对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医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骨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骨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骨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骨伤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治疗与安全意识。
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念。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成立医疗护理质量风险基金。
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
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做到警钟长鸣,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治疗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
完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两级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
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同时检查结果与岗位工资、奖金发放挂钩,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
组织要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会议,将安全生产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精神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
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首问医生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并按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落实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医院管理核心。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一、引言骨科护理质量控制是指通过科学、系统的管理措施,确保骨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高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控制指标、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二、质量控制目标1. 提高骨科护理的安全性:确保患者在接受骨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2. 提高骨科护理的有效性:确保骨科护理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3. 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提高骨科护理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三、质量控制指标1. 安全性指标:a. 患者跌倒率:控制患者在骨科病房内的跌倒率,通过合理的防护措施和警示标识减少跌倒事故的发生。
b. 医疗感染率:控制患者在骨科手术后的感染率,通过严格的手卫生和器械消毒措施减少感染风险。
c. 药物错误率:控制骨科护理中的药物错误率,通过规范的药物管理流程和双人核对制度减少药物错误。
2. 有效性指标:a. 康复率:控制骨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率,通过规范的康复护理措施和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高康复效果。
b. 疼痛评估:控制患者在骨科护理过程中的疼痛评估,通过科学的疼痛评估工具和及时的疼痛管理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 质量指标:a. 患者满意度: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骨科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时改进服务质量。
b. 护理文书完整率:控制骨科护理文书的完整率,确保护理记录的准确、完整和规范。
四、质量控制措施1. 建立质量控制团队:由骨科医师、护士、药师等相关人员组成质量控制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计划。
2.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根据质量控制目标和指标,制定具体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控制措施、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3. 定期开展质量评估:通过定期的质量评估,对骨科护理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4. 提供持续教育培训:定期组织骨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引言概述:骨科护理质量控制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效果。
为了确保骨科护理的质量,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护理流程的规范化1.1 确定骨科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在骨科护理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需要得到规范化,以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得到相同的护理质量。
例如,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等环节都需要明确的操作流程。
1.2 建立护理操作指南为了确保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医疗机构可以制定护理操作指南,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这样可以帮助护士们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1.3 培训护理人员医疗机构应该定期对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只有具备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护理人员才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 患者安全的保障2.1 预防感染骨科手术后容易发生感染,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如手术室的消毒、术后伤口的处理等,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2.2 病房环境的控制骨科患者需要在病房中进行康复治疗,医疗机构需要确保病房的环境干净整洁,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同时,还需要提供适宜的床垫、床单等设施,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3 安全用药骨科患者常常需要使用药物来控制疼痛和促进康复,医疗机构需要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途径,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误用。
3. 疼痛管理的优化3.1 评估疼痛程度骨科患者术后常常会出现疼痛,医疗机构需要通过疼痛评估工具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以便制定合理的疼痛管理方案。
3.2 个体化的疼痛管理不同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有所不同,医疗机构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方案,以提高疼痛的控制效果。
3.3 多模式疼痛管理骨科患者的疼痛常常是多模式的,医疗机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疼痛管理,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支持等,以提高疼痛的缓解效果。
骨科护理安全风险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骨科患者由于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后恢复期长,护理风险较高。
为保障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2. 建立健全骨科护理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3. 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骨科护理安全风险应急小组,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副护士长、责任护士、护理组长、临床护士等。
四、风险识别与评估1. 术前风险:患者病情、手术难度、麻醉风险、输血风险等。
2. 术后风险:并发症、感染、坠床、跌倒、压疮、导管脱落等。
3. 仪器设备风险: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
五、应急预案1. 术前准备(1)评估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
(2)做好术前沟通,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 术中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确保手术部位无菌,预防感染。
(3)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 术后护理(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加强伤口护理,预防感染和压疮。
(3)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提高患者依从性。
4. 预防跌倒、坠床(1)患者在床上活动时,使用床档和约束带。
(2)加强患者安全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3)保持病房地面干燥、平整,消除安全隐患。
5. 预防导管脱落(1)严格执行导管固定操作规范,确保导管安全。
(2)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导管使用的认知。
6. 仪器设备故障(1)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发现设备故障,立即上报,及时维修。
六、应急处理1. 发现护理不良事件,立即上报,启动应急预案。
2. 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护理不良事件。
3.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七、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护士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骨科专业质量控制标准(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考评标准、 项目
考评方法
【 Ⅰ级指标】
(1) 按医嘱及时监测血压ꎬ 血压升高患者积极干预生活方式ꎮ
(2) 高血压患者通过使用降压药物ꎬ 使血压达标ꎮ
2 7
【 Ⅱ级指标】 符合 “ Ⅰ” ꎬ 并
可提供动态血压监测ꎬ 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并存临床疾病选择合理的降压治疗方案ꎮ
血压控制ꎮ
查阅相关资料
【 Ⅲ级指标】 符合 “ Ⅱ” ꎬ 并
(1) 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12 天ꎮ 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8 天ꎮ
(2) 控制平均住院日有追踪与成效评价ꎬ 持续改进有成效ꎮ
— 49 —
查阅资料ꎬ 现
场核实ꎮ
指 标 要 点
考评标准、 项目
考评方法
【 Ⅰ级指标】
(1) 血常规、 血生化、 凝血功能检查入院 24 小时内完成 ( 急诊除外) ꎮ
(4) 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12 天ꎮ 二级医院平均住院日≤8 天ꎮ
【 Ⅱ级指标】 符合 “ Ⅰ” ꎬ 并
(1) 科室相关管理人员与医师知晓缩短平均住院日的要求ꎬ 并落实各项措施ꎮ
(2) 应用 “ 临床路径”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ꎮ
(3) 将住院时间超过 30 天的患者作大查房重点ꎬ 有评价分析记录ꎮ
【 Ⅲ级指标】 符合 “ Ⅱ” ꎬ 并
特殊手术根据不同类型分别严格执行科主任、 医教处、 院长三级评审制度ꎮ
【 Ⅰ级指标】
(1) 有科室质量考核标准或细则ꎬ 与医院质量监管职能部门要求相一致ꎮ
(2) 科室有门诊年度医疗质量工作计划ꎮ
1 3
【 Ⅱ级指标】 符合 “ Ⅰ” ꎬ 并
(1) 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ꎬ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ꎮ
1 2
(2) 诊疗小组其他成员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 二级医院可为专科) ꎮ
骨科护理质量与安全分析会议记录
骨科护理质量与安全分析会议记录时间:XXXX 年 X月X日1X时X分地点:三楼会议室参加人员:护理质量与安全委员会全体人员、护理骨干主持人:王X 记录人:钱X会议内容:各位护士长简要汇报20xx年护理工作,针对科室在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作一个交流性发言。
一、存在的问题:1、住院管理,全院总的来说,护理质量较以前改警明显,部分医务人员缺乏护理质量安全意识,忽视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专员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科室质控内涵不足,科室对至点薄弱环节如输血、危重病人护理等仍然存在不少隐息。
住院病人请假离院管理不规范。
2、门诊管理。
门诊一站式服务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服务更加规范。
但是,作为服务性窗口,挂号室、发药房。
诊室、门诊辅助检查室、门诊导医等等服务意识欠缺、极少效护理人员服务急慢,不积极主动服务病人,诊室护理人员态度差,着装不规范等均给医院造成了很不好的印象。
3、护息沟通,部分护理人员与所治疗患者护患沟通不到位,患者无法理解相关治疗。
二、原因分析:1、缺乏护理质量安全意识,忽视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住院、门诊科率自律性不强,护理部等管理部门教查不勒。
科室的制度不健全,部分科室制度落后,未及时更新。
2、护理服务不够细致,服务意识尤其是窗口单位的服务意识不强。
3、对护理纠纷反应不敏感,应对不及时,沟通不到位,年轻护士缺手沟通赏识,三、改进措施:1、科室以护士长为责任人,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意识,加强质控管理,赋予科率质控专员一定的职权,加强管理。
2、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服务意识。
对窗口科室人员加强培训,科内学习为主,对个别人员可以以谈话和考核的形式进行笔点督促整改,并形成书面材料记录。
3、实现点者安全目标、做好护理风险的防范,加强对护理部下发的护理风险识别分类和防范流程和制度的培训相关人员知晓率要达到90%以上。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一、背景介绍骨科护理是指在骨科疾病或手术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促进其康复和恢复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对骨科护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护理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二、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目标1. 提高骨科护理服务的质量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和及时的护理。
2. 降低骨科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3. 优化骨科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 加强骨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护理技能和专业水平。
三、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1. 制定骨科护理操作规范:明确骨科护理人员在不同情况下的操作步骤和要求,包括患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护理计划制定、药物管理等。
2. 建立骨科护理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对骨科护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评估,包括手术准备、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等。
3. 强化骨科护理安全管理:加强对骨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的识别和控制,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
4. 建立骨科护理质量监测机制:通过定期开展护理质量监测活动,收集和分析护理过程中的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5. 加强骨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骨科护理技能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实施步骤1. 制定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责任人和具体任务。
2. 建立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工作小组,由负责人牵头,包括骨科医生、护士长、护理专家等。
3. 开展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相关人员的质控意识和能力。
4. 制定骨科护理操作规范和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宣传和培训。
5. 建立骨科护理质量监测机制,开展护理质量监测活动,收集和分析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6. 定期组织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评估和总结会议,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实施细则(2)(3)
骨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实施细则根据院部近期工作计划安排,结合科室现阶段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与2013年上半年院部基础管理考核的结果,科室进行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会议,经过小组成员反复讨论,采用“针对个别问题,全面推广,规范管理”的思路,对科室的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讨论,达成以下共识:一、科室自2010年以来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开展较差,工作安排情况不能满足科室开展日常工作需要,没有根据科室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变化进行工作调整,导致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的停滞。
二、科室目前管理工作不能满足等级医院建设的要求,仍然走在过去的老路上,采用的是老办法,运用的是老方式,不能真正的实现PDCA循环要求,更加谈不上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及运用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优化管理,提高效率。
三、工作缺乏积极性,缺乏主动性,3年来多次院级的质量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少,得到彻底根治的较少,分析根本原因还是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就是一个“等、靠、要”的被动思想。
四、科室制定的计划措施执行不力,有计划,有措施不能得到较好的执行,没有贯彻,没有监督,更加谈不上分析整改提高了。
五、高年资医师,护士的示范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科室的老同志是科室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要深挖老同志身上的潜力,将经验化为教训,充分发挥好对年轻同志的示范作用,要讲奉献,充分发挥正能量。
为进一步规范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现科室的全面质量管理,切实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现就下一阶段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做出以下安排:一、组织管理安排(一)调整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人员,根据骨科两个不同的病区进行统筹规划,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源的构成情况,要求主治以上医师全部参与到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中。
(二)进一步完善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的各个成员职责,要落实到责任小组,责任人。
(三)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要根据院部要求拟定工作制度,保证起工作能够常态化开展。
骨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与评价
主要内容
1、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2、骨科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 (背景、骨科专科护理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3、通过护理查房构建临床科室三级 质控网络
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核心进程 流程指引 十大安全目标
质量指标 职责岗位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护理质量(Quality of care)
临床护理质量指标(骨科相关内容)
➢ 第13项 患者足下垂、关节僵硬、跟腱挛缩及肌肉萎缩发生率下降 ➢ 第14项 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下降(基础护理) ➢ 第32项 无效牵引、下肢牵针移针眼感染率(%)下降(专科护理) ➢ 第34项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下降(专科护理) ➢ 第35项 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呼吸道梗阻发生率(%)下降(专科护理)
护理质量:护理的工作表现及服务效果优劣程度, 是在护理过程中形成的客观表现。
直接影响医院的临床医疗质量、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
如何保证评价护理质量一直是护理管理者研究的课程
护理质量(Quality of care)
传统的护理指标:对病人的临床管理水平,即执行医嘱是 否及时、准确;护理书写是否合格;生活护理是否到位。
广东省创建“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
深入探索以基础护理为框架、以专科护理为内涵的临床护理服务
把基础护理服务落实在专科护理服务实践中
建立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切落在病人身上
建立高危监测目标,建立基本数据和危急值,及时采取前瞻性的防范和干 预措施,保证安全和质量
不断完善专科护理指引、核心工作制度,及时对前线护士连续不间断地教 育训练,形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的长效机制
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病人的症状
骨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为了提高我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年度骨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骨科医护人员质量与安全意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 加强骨科医疗质量管理,降低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
3. 完善骨科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三、具体措施1.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1)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定期组织质量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医疗质量与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2. 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1)成立骨科医疗护理质量风险基金,加强风险管理。
(2)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医护人员对风险的认识,警钟长鸣。
3. 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1)设立骨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医疗、护理、用药、输血、院感等方面的质控工作。
(2)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4.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落实各项医疗规章制度(1)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患者满意度。
(2)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
5. 加强医疗技术培训(1)定期组织骨科医护人员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2)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培训,提高科室整体技术水平。
6. 完善医疗设备管理(1)加强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四、工作要求1. 全科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履行职责。
2. 科室领导要加强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 定期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五、总结通过实施本年度骨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进一步提高我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一、引言骨科护理是指对骨骼系统疾病或者创伤进行护理和治疗的专科护理服务。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和规范,确保骨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
二、概述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目标是提高骨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指南,并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机制。
三、骨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格式1. 背景和目的:简要描述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背景和目的。
2. 适合范围:明确该标准适合的骨科护理服务范围。
3. 定义和缩写词:列出本标准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和缩写词,并给出相应的定义。
4. 质量控制原则:阐述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如安全性、有效性、及时性、连续性等。
5. 质量控制指标:列出衡量骨科护理质量的关键指标,如手术并发症率、感染发生率等。
6. 质量控制流程:详细描述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流程,包括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执行护理措施、监测和评价等环节。
7. 护理操作规范: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操作规范,包括骨科手术准备、伤口护理、疼痛管理等方面。
8. 质量控制培训:明确骨科护理人员的培训要求和培训内容,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9. 质量控制监测与评价:建立监测和评价机制,定期对骨科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10. 文件管理:规定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相关文件的管理要求,包括文件的编制、审查、更新和保存等。
11. 质量控制责任:明确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分工,确保各方的责任得到落实。
12. 变更和修订:规定骨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变更和修订程序,确保标准的及时更新和适应性。
四、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实施1. 建立骨科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由骨科医生、护士长、护理专家等组成的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骨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2. 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和规范:根据骨科护理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和规范,确保护理操作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骨科护理质量控制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标准,以确保骨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的管理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背景介绍骨科护理是医院中重要的护理科室之一,负责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和治疗。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是确保骨科护理过程中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提高骨科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2. 原则:(1) 安全原则:确保患者在骨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2) 有效性原则:保证骨科护理的有效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3) 合理性原则:确保骨科护理过程中的合理性,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和费用浪费。
三、内容和要求1. 护理操作标准:(1) 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手术准备、术前皮肤消毒等。
(2) 术中操作:包括手术部位标记、手术器械准备、手术过程中的护理等。
(3) 术后护理:包括术后疼痛管理、伤口护理、康复护理等。
(4) 并发症处理:包括感染、出血、血栓等并发症的处理和护理措施。
2. 护理质量评估标准:(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进行护理质量评估。
(2)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等。
(3)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
3. 护理记录和报告标准:(1) 护理记录要详细、准确,包括患者的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等。
(2) 护理报告要及时、准确,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等。
4. 护理培训和交流标准:(1) 定期组织骨科护理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2) 促进护士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骨科护理质量。
(3) 建立护理经验分享机制,推广优秀的护理经验和做法。
四、质量控制措施和评估1. 质量控制措施:(1) 制定骨科护理操作规范,明确护理操作的流程和要求。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一、引言骨科护理质量控制是指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手段,确保骨科护理工作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标准。
骨科护理是一项专业的医疗服务,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确保骨科护理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提升,对于医疗机构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质量控制的目标1. 提供高质量的骨科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2. 确保骨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优化骨科护理资源的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4. 促进骨科护理团队的合作与沟通,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三、质量控制的内容1. 制定和完善骨科护理相关的政策和流程,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2. 建立骨科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监测。
3. 提供持续的教育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4.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明确骨科护理的工作流程和标准。
5. 加强患者信息管理,确保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建立并执行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骨科手术相关感染的发生。
7. 加强药物管理,确保骨科护理中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性。
8. 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提高骨科护理的整体效能。
四、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工具1. 根据骨科护理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标准。
2. 建立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计划。
3.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骨科护理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4. 制定和执行内部审核机制,定期对骨科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
5.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电子化的质量管理系统,方便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五、质量控制的效果评估1.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骨科护理质量的评价和反馈。
2. 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对骨科护理团队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3. 建立质量控制报告制度,定期向上级汇报骨科护理质量的改进情况和效果。
六、质量控制的挑战和对策1. 骨科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来应对。
2. 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的不同,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骨科护理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应对骨科突发事件,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骨科护理质量,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骨科护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骨科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 减少医疗事故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3.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降低感染风险。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骨科所有护理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四、组织架构1. 成立骨科护理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制定、实施、监督和改进。
2. 设立骨科护理应急小组,负责具体事件的应急处置。
五、应急预案内容1. 颈椎骨折、脱位(1)迅速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2)颈托外固定,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改善通气功能。
(3)遵医嘱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协助医生行颅骨牵引。
(4)遵医嘱留置导尿管,观察尿液颜色、性质和量。
(5)如手术治疗,做好术前准备,协助医生进行各种辅助检查。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准备抢救。
(7)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减轻恐惧和焦虑。
2. 氨苄西林舒巴坦过敏性休克(1)立即停止输液,更换生理盐水和输液器。
(2)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建立第二路静脉通道,快速扩容。
(3)吸氧,备负压吸引装置、监护装置。
(4)报告护士长及值班医生,协助进行抢救。
3. 针刺伤职业暴露(1)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用肥皂液或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不少于五分钟。
(2)用5%碘伏或75%酒精给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必要时包扎伤口。
(3)报告护士长及值班医生,调取患者血液检查报告。
(4)通过OA系统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5)必要时进行疫苗接种。
4. 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
(2)对患者进行急救、分诊、转科分流。
(3)做好伤员转运、途中监护、院内交接工作。
(4)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六、预案实施与监督1. 定期组织骨科护理人员开展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通
知
为进一步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加强护理质量的核心管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护理安全,确保医院护理质量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根据我科实际情况,现制定我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具体安排如下:
一、骨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丁岚
成员:丁静彭枫妹
二、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在护理部及大科质控组的指导下按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护理质量标准、流程等开展护理质量管理工作。
2、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必须认真学习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按照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开展护理质控工作。
3、护士长是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责任人,全面负责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制订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计划、指标、措施并组织实施、考核及进行效果评价。
4、每月科室开展安全质量警示教育,不断提高科室人员的安全质量管理意识,在科室推行人人参与质量管理。
5、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长根据本科室质控人员的特长,合理分工,成员按分工具体落实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协助组长完成各项护理质量管理任务。
6、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对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标准培训,随机检查每天的工作完成情况,指导护理人员的工作。
7、及时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对发生差错事故应在1周内组织本病区护理人员进行分析和讨论,制定并落实预防措施。
8、每月进行质量检查2次,有原始记录,有小结,平时对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动态监控。
9、每月召开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1次,对护理部、大科反馈内容及科室质控与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交流、学习,反馈存在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和采取对策,每月及时填报各种质量指标上报护理部。
10、运用管理工具,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管理、满意度的总结、分析、评价及持续改进措施。
骨科 2020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