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教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物态变化温度教学设计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为什么保持不变?
2.水沸腾时,温度会如何变化?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态变化现象?它们与温度有何关系?
每个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我会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形成共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将加深对物态变化和温度概念的理解,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强调直观教学:运用实验、图像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物态变化过程和温度概念。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4.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讲解基本概念:详细介绍固态、液态、气态以及物态变化的名称,让学生对物态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冰融化、水沸腾等实验,观察物态变化过程,并引导他们总结规律。
4.温度概念:讲解温度的定义,介绍摄氏度,让学生掌握温度的测量方法。
5.生活实例:分析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如冬天河面结冰、夏天冰淇淋融化等,让学生了解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究自然现象的精神。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物态变化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意义。
3.通过对物态变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培养他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态度。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冰块融化、水烧开等,引起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关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北师大版教学课题: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1-1 物态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3、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4、了解三种物态具有不同特征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大量不同状态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物质分类的方法。
2、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3、通过用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解释三种物态的特征,了解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感受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教学难点:用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解释三种物态的特征。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简述本节课我设计用三个环节来完成。
1.物质存在的状态。
2.物态变化。
3.用微观模型解释物态特征及物态变化的原因。
最后,练习巩固§1-1 物态一、物质存在的状态观看影片。
对冰加热,熔化成水,再汽化成水蒸气。
问题:冰去哪了?水又去哪了?气从哪来?引出:同一种物质可以以三种不同的状态存在。
进一步引出:物质三种状态的名称(固态、液态、气态)。
过渡:物理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
我们学习物理就从区分物质的状态开始。
物体分类(学生活动)。
出示物体的图片,让学生分别回答其状态。
观察分好类的三堆物体,思考其共同点与不同点。
引出:固、液、气的不同特征。
并填写"固、液、气特征表"。
固、液、气特征表状态形状体积固态一定形状一定体积液态没有固定形状一定体积气态没有固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二、物态变化再次观看影片《水的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变化温度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物态变化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科普书籍:《神奇校车》、《物质的奇妙世界》等,这些书籍以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插图,介绍了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3.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关于物质的基本知识,如固态、液态、气态等,对于这些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物态变化的具体过程以及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关系,可能还比较模糊。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关系时,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讨论法:在分析物态变化现象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交流。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物态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因果关系、联系与转化的思维方式分析物态变化现象,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布置一个家庭科学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关于物态变化的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温度)物态及其变化课件教学
四、体温计
测体温时
读体温时
1.体温计里装的 水银膨胀能 通过 缩
液体是水银。 口升到直管内。 2.体温计的测量
范围是35ºC到
42ºC。每一小
缩口
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 遇冷收缩,直管内水银来 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 处 断开,故仍然指示原 来的温度。
格是0.1ºC。
! 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
(L)、毫升(mL)等
单位间换算关系:
1 L =1 dm3 1 mL=1 cm3 1 L=1000 mL
典例与精析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45×106cm3=0.45×106 mL =0.45×106 L
(2)8.96×10-8m3= 8.96×10-2 cm3
(3)3.86 ×107cm3=3.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新课引入
地球半径约为6400千 米
人眼能分辨出的沙粒 头发等微小物体的直 径大约为 10_4 m
新课讲解
一 物质的构成 对物质世界,你所了解的最大尺度和最小尺度分
别是多少?
二 长度的测量
单位换算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
规则形状的物体的体积
液体的测量:量筒 量筒的使用方法: (1)选.要能根据被测量的量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 (2)放.使用量筒测量时,量筒要平稳地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3)看.读取量筒的数据时,若液面是凹形面,视线应以凹形底部为 准;若液面是凸形面,视线应以凸形顶部为准. (4)读.要会根据量筒刻度的分度值读出准确值,同时要读出分度 值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5)用.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 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说课八年级北师大版物理上册
(2)设计并进行实验
我的处理
我做了以下指导: ▲根据教材图介绍实验器材 ▲弄清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操作步骤。
在这里我做了适当的操作示范和说明。比 如:杯口盖一张纸可以减少热损失,小组 分工要明确(可以一人计时,一人读温度 计,两人观察现象并作好记录)。
(2)设计并进行实验
我的处理
▲提出观察的要点: 1.观察好温度计的示数。 2.注意观察在不同阶段水
我的处理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
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动 手、自己观察、自己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我 主要做好组织和指导。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我不追求完整的探 究过程,主要让学生经历实验、收集证据和 自主绘图。抓住探究的重点,分析得到结论。
(1) 、提出问题
我的处理
我用大屏幕,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然后提出问题。
我的处理 由于学生在小学对蒸发有过了解,教材直接指
出蒸发的特点,我觉的是适当的,简单明了。我 着重通过让学生体验皮肤擦酒精并展示温度计包 湿布实验,以突出蒸发吸热。因为学生对物态变 化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的掌握是课标的基本要求。 然后再进入研究蒸发因素的学习。
我的处理 研究影响蒸发的因素,教材以学生熟悉
6、关于液化
我的处理
气体液化的条件和液化过程要放热是本 节教材的难点。我通过演示教材上的实 验(水蒸气遇冷和压缩乙醚气体)使学 生认识到气体液化的条 件。对于液化放 热我让学生体验压缩前后针筒壁温度不 同来进行。
解说流程
教
课
教
我
材
标
学
的
分
要
过
感
析
求
程
悟
我的感悟
我的认识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考点例题例题:为什么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思路与技巧当物质的分子运动相当剧烈时,分子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几乎没有,因此他可自由运动到每一个位置.答案气体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每一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运动.所以,气体既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充满能够达到的整个空间.练习:1.下列物体中,有一定形状的是()A.塑料瓶中的水B.墨汁C.台球D.氢气2.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没有一定体积的是()A.锡B.二氧化碳C.水银D.干冰3.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是()A.扫地时灰尘到处飞舞B.洒在地下的水变干C.早晨地上的霜D.冰雕变小了4.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如图1.1-5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图1.1-5A.固态、液态、气态B.气态、固态、液态C.固态、气态、液态D.液态、气态、固态5.写出常温下下列物质的状态:(1)铁;(2)玻璃;(3)水;(4)汽油;(5)氧气;(6)食盐.答案:1.C2.B3.A4.C 5(1)固态(2)固态(3)液态(4)液态(5)气态(6)固态教学反思第二节.温度的测量图1.3-1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信息二:;信息三:.思路与技巧此题考查熔化图像的知识.分析图像可知,海波的熔化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所以海波是晶体,其熔化时的温度即熔点是48℃.答案海波是晶体海波的熔点是48℃.说明(1)图像法是处理实验数据的一种方法;(2)画图像应知道横坐标、纵坐标表示什么物理量;(3)图像中每一点代表的物理意义.【例2】冬天穿棉衣可以有效阻止人体热量向外散发,使人感到暖和,而棉衣自身并不发热.据说法国准备生产一种夹克,其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这种胶囊所含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温度降低时会结晶,人们穿上它,气温较高时感到凉爽,气温降低时感到温暖.这种服装能够调节温度的原因是什么?思路与技巧在环境温度变化时,胶囊内的材料经历了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两个过程,从而使人体的温度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答案衣服内胶囊中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熔化吸热,使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在温度降低时凝固放热,使人的温度不致降得太多,从而起到调节人体温度的作用.【例 3】固体熔化为什么要吸热?思路与技巧在固体中,分子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整块固体的分子就像一个整体,每个分子只能在自己的固有位置附近振动,如图1.3-2.加热时,晶体吸收热量,使分子振动得越来越快.当能量足够大时,有些分子运动剧烈,以致脱离开它的固有位置,而在整体中运动.这时,熔化就开始了.答案固体分子吸热后,分子运动加快,以致脱离开它的固有位置,运动到其他分子间,从而使固体熔化成液体.P12 1,2,3题作业布置教学反馈中考聚焦知识点1.汽化及汽化的两种方式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2.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称为蒸发.蒸发时液体分子由于运动加快从液面运动到空气中变成自由分子,其分子模型如图说明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4.蒸发和沸腾的区别【例1】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缺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一位理发师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它是由一个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如图1.4-4,使用时将食品和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地方,并且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就起到了保鲜作用.试问:(1)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水的目的是:;(2)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的目的是:.思路与技巧内罐中食品的温度没有升高是因为两罐间水的蒸发吸热所致,因此在沙子上洒水是利用水的蒸发吸热,且水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相同条件下吸热越多.答案(1)利用水蒸发吸热(2)水面空气流动越快,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保鲜效果越好.【例2】有甲、乙、丙三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不准确,将甲放在空气中,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将丙放在开口的酒精瓶中,过一段时间,三支温度计的示数都是22℃,则()A.甲不准确B.已不准确空调器是怎样工作的?怎样安装空调器才能降低室内温度? 等问题.对于高压锅可以提出:1. 高压锅主要有几部分构成?2. 为什么食物用高压锅容易被煮熟?3. 高压锅是怎样快速煮熟食物的?4. 高压锅的工作过程中涉及哪些热学知识?等问题.对于航天技术的物态变化可以提出:1.我国航天技术有什么显著的成果?2.航天技术中在什么地方涉及到物态变化的知识?等问题.提示:学生可以利用图书、杂志、网络、光盘等资源查阅有关资料,弄清所选题目中的问题,并按要求写一篇调查报告或小论文.(注意:此调查作业应提前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完成)课前小组内交流各组员的调查报告,组内讨论精选一部分交给教师,经教师审阅后在班级范围内交流;以上两个环节中,教师要在每组中指定1到2个小组负责人,由他们来协助教师组织和督促调查的进展情况和组内交流的落实.中考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雾和云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因此雾和云都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不是冰的升华现象.霜和雪都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而不是液体的凝固.霜是地表面的水蒸气在摄氏零度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直接凝华为固体.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冰晶(或叫雪花),在飘降时相互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雹是冰球,它的形成较复杂,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例1】空调和电冰箱已走进我们的家庭,请问:(1)空调与电冰箱降温的原理一样吗?(2)安装空调时,为什么将空调安装在窗户的上方?思路与技巧空调与电冰箱都是制冷设备,它们工作时将内部的热通过工作物质带到外面.所不同的是空调将室内热送到室外,冰箱是将箱内热送到箱外,但仍在室内.空调与冰箱能将相应范围的热送到另一地方,利用了空气对流传热,而发生对流的条件之一是上方温度低于下方,所以制冷器均在上方.答案(1)两者制冷原理一样.空调将室内的热送到室外,冰箱将箱内的热送到箱外(2)这样会形成上方温度低于下方,有利于利用空气的对流使室内温度降低.【例2】我国“神舟”五号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隔热性能外还由于()A.它的硬度大,不易烧坏B.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与空气的摩擦C.它在熔化和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思路与技巧返回舱在返回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摩擦,使返回舱温度升得很高,涂在表面的“烧蚀层”除了隔热外还会熔化、汽化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保护了返回舱.答案C.章节复习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归纳荟萃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教学教案
一、物态变化温度第一课时物态变化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②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③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大量不同状态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物质分类的方法。
②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③通过用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解释三种物态的特征,了解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感受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②通过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物质存在状态、特征及变化学习过程:一、探究新知任务一:物质存在的状态观察一组图片:晶莹剔透的冰雕、飞流而下的瀑布、古老的蒸汽机思考讨论:这三幅图有什么联系?作为一组图片我们希望对比什么?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情景二:物体分类比赛第一组:(男生做)矿泉水、光盘、酒精、铅球、氟、醋、水、气球中的氢气、牛奶、肥皂、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哈出的“白气”、针管、可口可乐、薯条、水银、瓶中的氯气第二组:(女生做)洗发液、抹布、充气的救生图、食盐、感冒冲剂、露珠、川贝枇杷露、冰棍、水银、煤气罐、食用油、篮球、自行车轮胎问题:1、将所有物质进行分类,并指出分类的依据2、固、液、气的不同特征是什么?任务二:物态变化实验:化冰(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冰块)提示:认真观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酒精灯问题:化冰实验说明了什么?提示: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条件是_____________。
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交流:列举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的事例。
任务三:解释物质三态的特征和发生物态变化的原因:观看动画模拟,建立微观模型的概念,通过自学课本讨论交流完成任务。
河北省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 物态及变化【教学设计】1.1物态变化 温度 教学案定稿
物态变化温度课题物态变化温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的3种状态2.了解温度的意义及温度计的使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习了解物态变化的定义2.通过课堂探究、训练,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各种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例题与习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解题思路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情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重点运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难点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的吸、放热的情况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对物理充满了好奇,刚开始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简单的现象中找到信心教法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拓展思维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展示、训练和检测教学过程学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物质的状态(5分钟)1.固态:既有固定的形状又有固定的体积2、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体积,且具有流动性3.气态: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但具有流动性准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有固体、液体、气体,让学生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每组同学的分类说明每一类的特征认真观察物体、分类,然后总结每类物品中具有的共同特点通过分析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从生活中得出结论,培养信心及学习的乐趣五当堂达标检测(10分钟)(每空20分共100分)1.下列物体中,有一定形状的是()A.塑料瓶中的水 B 墨汁C.台球D.氢气2.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没有一定体积的是()A.锡B.二氧化碳C.水银 D.干冰3.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是()A.扫地时灰尘到处飞舞B.洒在地下的水变干C.早晨地上的霜D.冰雕变小了4.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如图1.1-5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5.水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气态。
雨、雾、露、霜、雹都是水的化身,属于固态的有________________,液态的有________________,气态的有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复习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
四、练习:
1、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到℃,工作人员在那里测量气温应用( )
A.酒精温度计
2、在炼铁炉中铁块化成铁水的过程中温度,这个温度叫。
3、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熔化过程中要热。
4、电风扇能加快人体表面的_____________,使________加快,人就感觉到凉快。
A.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B.熄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
C.熄火后,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为一个大气压,所以重新沸腾;
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检查
签阅
第 周,应备 课时 实备 课时,共 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盖章):
教师分析解题过程
教师巡视且给以指导,指名个别同学板演
组织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以及难点。
思考问题并且回答教师的提问
学生思考问题且和教师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跟着教师思路共同解题
学生回答且其他提出问题
跟随老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检查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作业设置
练习册本章检测
教
学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复习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上)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复习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上)学科:物理教学内容:第一章复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知识树思想方法1.运用图像法描述物态变化图像能形象直观地把物理现象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在物态变化中常用时刻表示横坐标,用温度表示纵坐标,其中时刻的长短表示放热或吸热的多少.【例1】如图结1-1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质量相等,加热过程中,相同时刻内吸取的热量相等,从其温度随时刻变化的图像能够判定〔〕A.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图结1-1思路与技巧该图像反映了固体吸热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情形,其中甲、丙两物质表现出一段时刻内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物征,可推断,甲、丙是晶体;由图知甲的熔点t1,丙的熔点t2,t1>t2.讲明甲的熔点比丙高.答案A、D.举一反三1.1 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时,其温度与时刻关系如图结1-2中实线A所示,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量增加,那么温度与时刻的曲线是〔〕A.E曲线B.C曲线C.D曲线D.B曲线图结1-21.2 室内温度为20℃,现在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以下图结1-3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刻的变化〔〕图结1-32.运用熔点及沸点分离物质或进行材料选择分离不同固体或液体,可利用其熔点或沸点不同,运用加热的方法.使熔点低的先熔化分离,或沸点低的先大量汽化分离.材料的选择应考虑熔点〔凝固点〕沸点.选择不易熔化的材料应考虑高熔点,选择不易凝固的液体应考虑低凝固点,选择不易沸腾的液体应考虑高沸点.【例2】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氧、氮、氦的沸点分不是-183℃,- 196℃,-269℃.假设从液态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而被分离出来的顺序依次是:思路与技巧液体的沸点越低越易大量汽化,因此氦最先大量汽化,氧最后汽化.答案氦、氮、氧.举一反三2.1 在某岛上,鲁滨逊用甘蔗酿出了美味的蔗酒,假如鲁滨逊发明了一架飞机可用酒精作燃料的飞机,请你设计一个从蔗液中分离出酒精的方法,帮他离开荒岛.〔1〕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可不能熔化;〔2〕纯金掉在钢水中可不能熔化;〔3〕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无法使用;〔4〕在-265℃时氢气是固态.3.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咨询题【例3】〔2004·黑龙江省〕小明和小红都想帮妈妈煮粥.小明认为粥锅里的水烧开后,可连续将火烧得专门旺,煮得满锅沸腾,如此会专门快将粥煮好;小红那么认为,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微微沸腾,将粥煮好.你认为谁的方法更为合理,讲出理由.思路与技巧沸腾的条件是吸热,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粥锅里水烧开后,只要坚持加热沸腾即可,无须大火.相反,从实际情形看,大火煮粥并不行.回答可从以上两方面展开.答案小红的方法更好.粥沸腾后,不论用大火依旧小火给粥加热,粥的温度都可不能改变.火太大粥就会因沸腾太剧烈而溢出锅外,同时粥中的水分汽化太快,使粥专门快蒸干.因此锅内水开后使用小火更好.点评煮粥是一件常见的事,我们常讲成〝熬粥〞,那个地点有两层意思:一是只要小火就可坚持水的沸腾;二是能够在节能的条件下将粥煮熟.举一反三3.1 小红今年寒假乘空调列车从北京到深圳旅行,在北京站时,〔汽温-10℃〕她发觉玻璃窗内侧有小水滴,在到达深圳站时,〔气温30℃〕她发觉玻璃窗的外侧有小水滴显现,小红觉得专门惊奇,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为她解除困惑吗?试试看.3.2 〔2004·大连市〕冬天,地处北部山区的一些居民,为了室内的保温,常把纸条粘在窗缝处,俗称〝溜窗缝〞.为了使纸条不因潮湿而脱落,通常把纸条粘在室外的窗缝处.请你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讲明:什么缘故不把纸条粘在室内的窗缝处?综合探究【例4】 (2004·滨州市〕在研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红猜想:液体蒸发的快慢除了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有关外,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就此咨询题,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的方案.思路与技巧由于小红想探究的是液体的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这一单独关系,因此实验应采取的方法是操纵变量法.答案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不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在液面处分不做上记号,再将两只烧杯同时放到同一个通风向阳的地点.过一段时刻,比较水和煤油的蒸发量,分析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种类有关.实验区名题赏析【例5】如图结1-4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专门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确实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先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第1节物态变化 温度讲义
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注:◇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例4:今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这一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到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图(1);(2);(3).针对练习:如图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_________,读做__________,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_________,读做__________.图针对练习1:有一支不准确的温度计(刻度均匀),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稳定时为5℃;将它插入沸水中(1标准大气压下),示数稳定时为95℃.若将它插入某温水中,示数稳定时为32℃,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针对练习2:把一支无刻度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温合物中时,水银柱长20cm,把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里,水银柱长为40cm,将它插入某液体中时,水银柱长25cm,此液体的温度是_________℃.针对练习3:图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图针对练习4:甲、乙两支温度计,玻璃泡里装等量的水银,甲温度计的玻璃管的内径比乙粗,若两支温度计的分度值相同,则________的刻度更密一些.用它们测同一液体的温度,则_________测得更准确些。
二、物态变化例6:如图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锡的熔点是_________℃。
(2)AB段图象表示的是___________,BC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过程,这段过程中___________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___________。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单元教案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知识点】物质三种状态的不同特征,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流程设计】播放冰川、河流、云、雨、雾、露、霜、雪、雹的画面,创设教学情境,引入物质的三种状态。
一、物质的三态、酒精灯的使用教师出示冰块,问:冰除了有这种状态外,它还能变化成哪些状态?如何使冰块变成另外两种状态呢?加热的手段,方法很多(如:各种热具)实验室里我们用酒精灯作为热源来加热请同学们认识酒精灯并配合课本P28信息快递“酒精灯的使用”尝试点燃和熄灭酒精灯,体验酒精灯的使用过程,谈谈你是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的?实验,观察水的不同状态?不同状态下的水,它们的形状、体积是否固定?二、温度计、温度的测量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知道物体的温度的呢?你知道温度所表示的物理含义是什么吗?(师生共同探讨)。
(1)温度计的原理及构造(2)温度计刻度的划分(3)温度计的使用三、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小结:【化解重难点】通过实验使学生自己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以老师自制演示温度计为器材,使学生自己得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构造【典型例题】A B C D3020℃甲乙3040℃〖例1〗如图,先把两手同时放人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这个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例3〗医生用普通体温计给感冒发烧的病人测量体温,从体温计的构造和使用情况来看,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训练】1.__________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物态变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首先,我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我能够感受到学生们对于物态变化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兴趣和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也是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的基础。
其次,我在新课讲授中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和特点。他们在实验操作中亲身体验到了物态变化的过程,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此外,我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们能够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能够从他人的思考中得到启发和拓展。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交流能力。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物态变化的分类和吸热放热过程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和原理理解不够深入。这是因为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和理解。
2.各种物态变化的现象和特点
3.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过程
难点:
1.物态变化分类的理解和应用
2.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计算
3.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1
摊开晾比叠着干得快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的高低、液体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交流与评估】4.探究实验:水的沸腾(见右图)【目的】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及温度变化。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温度计、带有小孔的纸板、秒表、(火柴)。
【设计实验】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
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
【实验表格】时间/min012345…温度/℃【图象】见右上图。
其中BC段为沸腾过程。
【实验现象】(水沸腾前)气泡上升,越来越小。
(原因:下部水温高于上部水温)(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原因:下部压强大)【注意事项】纸板的作用:①;②;③。
纸板上小孔的作用:使内外大气压平衡。
水的沸点不是100℃,原因:①;②③。
长时间水不沸腾,原因:①;②;③④;移去酒精灯后沸腾不马上停止,因为:。
例3:小丽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小丽实验中的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所示。
则图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小丽还观察到水在沸腾时要继续____(选填“吸”或“放”)热。
针对练习1:如图所示,正确描述水沸腾的是()O时间温度AB C图图针对练习2: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C.水沸腾时,汽泡中都充满了水蒸气针对练习3:烧开水时,从开水壶嘴中冒出的“白气”是()。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复习教案
物理八年级上北师大版第1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
(2)知道温度计原理、构造,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知道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4)知道物态之间的变化以及吸热、放热情况。
(5)了解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区别。
(6)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复习,对本章知识的概括,形成知识结构网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物态变化的复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三对紧密相关的互逆过程,认识到物质运动变化形式是多样的,任何一种变化都是有规律的,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研究自然科学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知道六种物态变化,并知道它们与吸热、放热的关系。
(2)概括、归纳形成形成知识结构网络。
(3)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2、难点: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教学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下面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温度?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摄氏温度的单位是什么?(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3)什么是熔化和凝固?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哪些区别?(4)什么叫熔点和凝固点?(5)什么是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有什么区别?常用的液化的方式有哪些?(6)什么叫升华和凝华?(7)吸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 二、本章知识网络:1248℃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波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 、海波一定处于固态; C 、海波一定处于液态; D 、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3、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 )热现象A、水蒸气的温度比沸水的温度高。
B、沸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单元要点分析
教材内容
本单元以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为主线,通过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展现了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水的三种相互转化的条件,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探究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过程的基本特征,总结、归纳出三种物态变化的普遍规律。
教材通过对冰的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再一次展现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学会并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会对探究结果进行分析、论证。
对科学探究过程的某些具体步骤,尤其是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作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等,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使学生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并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最后教材将物态变化结合于生活实际中,真正体现了当今提倡的“S-T-S”教育,启迪学生去思考、探究,并学习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有:
1、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实验,认识自然界中水存在的形态有三种。
认识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2、学习温度计的原理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技巧,并了解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
3、用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并建立熔点的概念。
4、结合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物态变化现象和实验探究,认识熔化、汽化(蒸发、沸腾)升华、凝固、液化、凝华现象及伴随着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放热现象。
5、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方法,学习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与合作等科学探究方法。
经
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
6、将物态变化现象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尝试解释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简单物态变化现象,分析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一些利用物态变化现象的事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认识物态变化的特征。
2、能解释生活、自然界中发生的一些物态变化现象;知道六种状态变化的含义和吸、放热。
3、学习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与合作等科学探究方法。
体验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4、初步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教学重点
1、认识物态变化特征,将物态变化现象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2、探究海波和蜂蜡熔化过程实验。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3、探究水的沸腾,认识水沸腾现象和水的沸点。
4、解释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物态变化现象,认识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教学难点
1、探究水的沸点、探究海波和蜂蜡熔化过程这两个实验中的实验操作及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论证。
2、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一些物态变化现象。
3、分析、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生的一些物态变化现象
课时安排
第一节物质的状态 1课时
第二节温度的测量 1课时
第三节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 2课时
第四节汽化和液化 2课时
第五节升华和凝华 1课时
第六节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