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虚实结合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课件-(含多款)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课件一、导言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从古至今,无数诗人以诗歌为载体,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我国古代,诗歌被誉为“文学之祖”,是文人墨客必备的技能。
为了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探讨诗歌鉴赏中的虚实结合技巧。
二、诗歌鉴赏概述1.诗歌鉴赏的定义诗歌鉴赏是指通过对诗歌的阅读、理解和品味,挖掘诗歌的内涵,感受诗歌的美感,进而领悟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2.诗歌鉴赏的方法(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涵。
(2)品味语言: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汇、意象和修辞手法,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3)把握情感: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情感魅力。
(4)虚实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分析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技巧,揭示诗歌的意境。
三、虚实结合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1.虚实结合的定义虚实结合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将抽象的概念、情感、意境与具体的物象、景象相结合,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感。
2.虚实结合的作用(1)增强诗歌的表现力:通过虚实结合,使诗歌的意象更加鲜明,情感更加丰富。
(2)拓展诗歌的意境:虚实结合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引人遐想。
(3)突出诗歌的主题:通过虚实结合,使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富有哲理。
3.虚实结合的技巧(1)以虚写实: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绘,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2)以实写虚:通过对抽象概念的具象化,表现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3)虚实相生:将虚实结合运用得恰到好处,使诗歌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四、诗歌鉴赏实例分析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虚实结合分析:诗人通过描绘床前明月光和地上霜,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虚实结合作用:以虚写实,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拓展了意境,突出了主题。
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及作用》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及作用》ppt课 件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 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 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 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 全词中的作用。(6分)
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 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 乐。 14.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5 分)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2 分)静景是傍晚雨停,桐江波 静,舟船帆落;蓼 草疏淡如烟等等;(1 分)动景是江上渔船 飞、灯火闪烁等等,(1 分)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 境的静寂。 (1 分) 15.这首词刻画了怎么样的一个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 析。(6 分) 刻画了厌倦仕途,渴望归隐的词人形象。(2 分)上片通过写雨 后所见秋景烘托凄 凉的心情,体现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 表达出怀乡思归的心情。(2 分)下片写桐江自然美 景和宦途 形成了强烈地对比,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 归隐心理;这样词人 的形象就跃然纸上(2 分)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及作用》ppt课 件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及作用》ppt课 件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下面词中是怎样虚实结合的?
江 城 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 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2024年)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说课稿课件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探讨诗人是如何通过虚实结 合来表达主题和情感的。
讨论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同时倾听他人的观点, 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2024/3/26
25
分享各自对于所选诗歌中虚实结合手法理解和感受
分享内容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本组对于所选诗歌中虚实结合手 法的理解和感受。
15
04
鉴赏诗歌中虚实结合方法 探讨
2024/3/26
16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作者意图
抓住实写词句,理解诗歌表面意义
通过仔细阅读诗歌,找出其中实写的词句,如具体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理解诗歌的
表面意义。
抓住虚写词句,体会诗歌深层内涵
在理解表面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诗歌中的虚写词句,如象征、隐喻、夸张等手法 ,体会诗歌的深层内涵和作者的真正意图。
2024/3/26
结合虚实词句,全面把握诗歌主旨
将实写和虚写的词句结合起来,相互印证、补充,全面把握诗歌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 图。
17
关注背景信息,深入挖掘内涵
1 2
了解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 ,为深入理解诗歌打下基础。
关注社会现实和历史文化背景
结合社会现实和历史文化背景,挖掘诗歌中所反 映的社会现象、时代精神、民族心理等内容。
2024/3/26
用具体事物象征抽象意义
诗人常常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概念 或情感。
象征与比喻的结合
诗人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常常结合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 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象征手法的多样性
现代诗歌中的象征手法丰富多样,包括意象的象征、色彩 的象征、音响的象征等,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内涵 更加丰富深远。
高考语文复习虚实结合手法课件23张pptx(2024)
10
03
现代文阅读中的虚实结 合
2024/1/29
11
散文中,将抽象 的情感、哲理等转化为具体的形 象、画面,增强散文的意境和感 染力。
实写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 场景的细致描绘,营造出散文的 真实感和生动性。
虚实相生
在散文中,虚与实相互依存、相 互映衬,共同营造出散文独特的 审美效果。
17
作文升格训练
选材用材
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典型素 材,并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进 行艺术加工。
语言表达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 文章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审题立意
训练学生准确理解题意,确立 深刻、新颖的立意。
2024/1/29
谋篇布局
训练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新 的角度审视问题,提出独特的 见解和观点。
2024/1/29
虚实结合包括化虚为实与化实为虚两种。化 虚为实,将虚幻的事物写得真实可感,化无 为有,化抽象为具体,造成一种如见其物、 如临其境的实境,让读者在回味中感知诗的 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化实为虚,把客观 实在的事物描述成虚幻的景物,以寄托诗人
的某种情思,抒发诗人的某种情怀。
4
虚实结合的意义
16
材料选择的虚实相生
实的方面
选择具有典型性、真实性的材料,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虚的方面
运用寓言、故事、象征等手法,使材料具有隐喻性和多义性,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联想。
2024/1/29
虚实相生
在选择材料时,既要注重材料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又要善于运用寓言、故事等手法,使 文章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富有诗意和哲理。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 之虚实结合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二.具体表现
1.当前为实 过去为虚
诗歌中,诗人在描写当前景况时,常插入 作者经历过的,或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景象,通 过今昔对比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当前景象 为实,已逝景象为虚。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知识目标: 1.明确诗歌中虚写和实写的概念; 2.掌握诗歌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 运用虚实结合相关知识,精准鉴赏,
“春风十里”是虚景,写昔日扬州 城的繁荣景象;而“尽荠麦青青”是实 景,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一 虚一实、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 昔盛今衰的感慨。
《诗歌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2.当前为实 将来为虚
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是设想未来 之境,诗人以它来对当前之景当前之情 进行对比或烘托,来抒发心中的情怀, 这也是一种虚实结合。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共35张PPT)PPT课件 图文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杜甫)——化用 《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2.引用神话传说。例: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贺箜篌 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 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
托物言志,整个诗歌就描写一个事 物,所有诗句围绕一个事物展开 。
借景抒情,描写几个景物,组成一 个场景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留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中的蝉住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饮着清露,唱出婉 转的歌声,不用借助秋风,就能传播很远。 它象征着 立身高洁的人,不用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表达出诗人对内在品格的热烈赞颂和高度自信。
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
的典故。
用典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如许浑《登洛阳故城》
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
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 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
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 痛惜伤感之情。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分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①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 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 ②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 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③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 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 声”自然烘托雪大。
——借景抒情
春闺思 [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柳树”是春景中的典型描写对象。诗人在此既是 写实,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深意。柳树的千丝万絮, 不正隐含着对征人的“千思万绪”吗?句中“陌上桑” 一语,本是汉《乐府·相和曲》名,诗人在此除了实写 陌上春色之外,也是有意地用典,借《陌上桑》的故 事,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忠贞不二之情
诗歌表现手法课件(共47张PPT)
(2)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 1、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的人或事物。
北陂杏花 王安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2 (3)设想的未来之境。
续延伸,动中取静,以动 衬静。 “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的人或事物。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故乡明月”——“乡思情”;
用“长于亭艺折术柳创”—作—,例“惜就别是:情从”正;姜面着夔意描写《。 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
江上看山 (苏辙 )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分析]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 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
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 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 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的表达技巧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修辞方法: 设问、反问
表达技巧(Ⅰ)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结构技巧:
虚实结合
七、己方为实 对方为虚
• 这种写法与前一种有些相似,都是在借设想 写当前,但不同之处在于前一种设想着眼于 时间,后一种设想着眼于对方,故有人称之 为“对写法”。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 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本是自己到了佳节便加 倍地思念家乡的亲人,可作者不说自己想念 家乡的兄弟,却说家乡的兄弟想念自己,诗 人想像他们的重阳登高,遍插茱萸时,因少 了出门在外的诗人不能欢聚而十分遗憾。
三、正面为实 侧面为虚
• 诗人在描写景物,正面描绘景物的特征即可,但当 有时景物的特征难以正面表达,或诗人着意追求一 种委婉含蓄的美时,他们会采取侧面描写的方法, 进行烘托或暗示,从而达到表现景物的目的。这种 侧面描写其实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写法。 • 《琵琶行》中诗人三次写到江中的月亮,但描写月 亮的目的却是为了烘托诗人的感情。“别时茫茫江 浸月”,烘托了诗人分别之时凄凉的心境。“东船 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烘托出琵琶声美 妙动人,引人入胜的效果。“绕船月明江水寒”烘 托了琵琶女孤独悲伤的心境。景是实,而通过景物 烘托出来的情则是虚。
虚实结合
• 虚实结合是古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 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 觉、触觉等具体捉摸到的部分;所谓“虚” 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 之中的部分。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PPT课件
答: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像出当年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表达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10.设问:能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13.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
2、对比或对照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二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析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这一联以“江湖夜雨”对“桃李春风”,巨大的反差,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与欢乐。以“十年灯”与“一杯酒”相对,更是进一层:不仅在时间上给人以“长夜难熬”的感觉,还突出了作者独对孤灯的沉重和思念的辛苦。
古诗词中的虚实结合
17
再 见!
精选完整ppt课件
18
知识回顾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雨霖铃》
精选完整ppt课件
19
1、神仙鬼怪的虚幻世界和梦境。诗人往 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 叫以虚象显实境。
《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
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
②三、四句将“梅花落”的曲名拆用, 构成一种虚景,仿
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
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精选完整ppt课件
32
精选完整ppt课件
33
诗(词)中如何运用虚实结 合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的规范格式:
①指出手法;
②点明虚实;
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 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再这梦现一,了史火实一烧。尊赤显还壁然酹江
月。
不是发生在眼前,
故也是虚景。
精选完整ppt课件
2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 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 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精选完整ppt课件
22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
• 一、明手法(准确指出运用了什么手法) • 二、阐运用(结合诗句分析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A.烘托渲染某种氛围,
• 三、析效果 表达作者某种情感
B.前后形成对比,突出主旨,情感
精选完整ppt课件
13
牛刀小试:
• 《送魏二》王昌龄
• 答案:这首诗前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 风骤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 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 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以虚衬实,语浅情深,含 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2019/11/6
7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 表达了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不屈志节。
2019/11/6
9
• (3)诗人想象的未来之境。 • (4)诗人想象的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019/11/6
10
2019/11/6
11
4、虚实结合有什么妙处?
• 虚实结合的妙处:或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虚实相生,使 画面更生动形象,使情感更丰富深刻,使形象更生动丰满;
• 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意境。
2019/11/6
12
《送魏十六还苏州》
问题: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中一、二句实写,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黯然神伤的 环境;
• 三、四句虚写,写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 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
• 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 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2019/11/6
19
2019/11/6
20
景物描写之 虚实结合
2019/11/6
1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实写的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眼前之景,穿空 之石,拍岸惊涛,衬托出环境的凶险,衬托出周瑜年轻有为,是以实衬 虚,这样写的好处是使画面生动形象;
• 面对雄壮的赤壁之景,作者回忆历史人物周瑜和历史事件火烧赤壁, 是衬托周瑜的年轻有为,抒发自己遭贬后的失意,是以虚衬实,
• “日月照耀金银台”、 • “霓为衣兮风为马”、 • “虎鼓瑟兮鸾回车”、 • “仙之人兮列如麻”。
2019/11/6
8
•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也是以眼前之景为实,以自己 的梦境为虚。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 现实的黑暗。
• 以虚衬实,使画面生动形象;感情丰富深刻,使形象生动丰满, 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意境,激发了读者想象。
•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2019/11/6
18
• 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 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 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 的《梅花落》曲调啊!
• 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 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
• 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并且扩大了诗歌的意境。
2019/11/6
16
三日寻李九庄 常 建
• 细味题目中的“寻”字,可知诗人并没有到过李九庄。 • 一二两句主要是实写,描写杨林东渡头的景物以及舟行溪中的愉
快感受。 • 三四两句主要是虚写,是作者对故人居处生出的美丽想象。
2019/11/6
17
高适《塞上听吹笛》
2019/11/6
14
望江南(南唐)李煜
• 明确:词的前两句是实写,表现自己的遗恨;后三句是 虚写,表现自己梦中回到江南、依旧过着繁华似锦的生 活的情景,虚实对比,更突出亡国之痛。
2019/11/6
15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韦应物
• 一、二句写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 是实写。
• 三、四句想象所怀念之人在此时、彼地的景况。这两句 出于想象,是虚写。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眼前 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
2019/11/6
3
1、什么是实写?2、什么是虚写?
• 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 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
• 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 部分。虚实结合就是把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 交织融合。
• 判断诗歌是否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找
• 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感情丰富深刻,使形象生动丰满,丰富了诗歌内 容,扩大了诗歌意境,激发了读者想象。
2019/11/6
2
八声甘州
• 实写的是登高临远之景,自己思念佳人, • 虚写的是佳人想念自己。从对方进行设想,未直言其情,
而其情自见,表达上委婉,感情却更深沉,更真挚动人, 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意境, 激发了读者想象。
• 以虚写实,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的留恋、孤寂 和感伤感情。
2019/11/6
13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 白居易
• 明确:运用了虚实衬托手法。 • 前两句实写作者在客栈抱膝孤坐、形影相吊的思乡之景,
后两句设想家人围灯夜谈远行的自己。 • 以虚写实充分反映出作者孤寂思家的心情,扩大了诗歌
的意境,也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出诗歌的虚写就可以了。
2019/11/6
4
• 3、上面这两首诗里的"虚写"可以归类为: • (1)诗人联想的已逝之境。 • (2)诗人想象的对方之境。
2019/11/6
5
李商隐《夜雨寄北》
•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2019/11/6
6
李商隐《夜雨寄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