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八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第一中学2018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

文科综合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下图为西周官道(虚线所示)走向示意图。该图表明西周时期

A.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范围 B.交通是中央集权的重要媒介

C.东西方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 D.黄河中下游是重要的经济区

25.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前往泰山举行盛大的封禅典礼。此后每隔五年,他都会亲往泰山封禅,同时在泰山接受关东诸侯王的朝见。这说明此时期

A.王国问题尚未得到基本解决 B.泰山成为皇权在关东的象征

C.关东与关中的文化开始趋同 D.天人感应思想已被普遍接受

26.著名的“大使厅”壁画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城,它创作于7世纪,描绘了大唐、突厥、波斯、白匈奴、印度、l吐蕃、高丽等使臣与粟特贵族济济一堂的景象,并且出现了武则天划龙舟和唐高宗狩猎的画面。据此可知

A.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利于国际交流 B.古代中国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发展

C.唐朝君主积极开拓海陆丝绸之路 D.艺术创作受宗教政治因素的影响

27.明朝政府发行纸币和铜钱,纸币多用于发放官俸和收缴赋税,金银的使用在明初受到限制,但不久之后白银任由民间发行流通,然而纸币却逐渐停止使用。这种状况说明

A.传统市场经济的不成熟 B.海外贸易冲击统治基础

C.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商品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28.清政府规定,上海机器织布局生产的布匹在上海纳税以后,如果运往内地或其他通商口岸,则领取相关单据作为完税凭据,否则须按传统方式沿途征收税厘。后这一税法在长江各

通商口岸的近代企业中得到迅速推广。这有利于

A.打击不法企业偷税漏税 B.增强民族工业企业的竞争力

C.收回我国关税的自主权 D.清政府加强对近代企业管理

29. 1941年,中央研究院与云南省合作建成中国电力制钢厂;1943年,中央资源委员会又与云南省合作建成云南钢铁厂。两厂的建成投产是云南钢铁工业的开端。这体现了当时

A.经济统制政策的确立 B.工业经济的均衡发展

C.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 D.政府持久抗战的需要

30. 1949年以苏联为首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虽然苏联也向中国发出了邀请,但中国一直没有加入,仅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会议。这体现了中国

A.自力更生的建设方针 B.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C.维护自身的经济主权 D.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

31. 1978年下半年,广东出现“逃港”高潮,仅8月就达6709人,逃出1814人,1979年春节后又出现“逃港”现象。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

A.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C.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 D.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

32.古代雅典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道:“使我们城邦光明灿烂的是这些人和类似他们的人的勇敢和英雄气概”,“尽可能用开朗的心情,承担起灾难来,并且迅速地反抗它,无论对于城市或个人,这都是真正的力量。”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战争对民主政治的推动 B.史学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C.公民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D.民主政治推动城邦发展

33 .17世纪,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遇到了来自印度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的竞争,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禁止棉纺织品进口的法令。这一法令

A.推动了英国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B.标志着英国经济思想的转变

C.保护了英国纺织业的海外市场 D.延缓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34.1701年英国议会制定了《王位继承法》,其核心是对王位继承人的宗教信仰作出严格且明确的限制:英国王位继承人及其配偶不得是罗马天主教徒。这一限制旨在

A.实现信仰自由 B.稳定政治局势

C.推进宗教改革 D.确保议会主权

35.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四大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贫困及免于恐惧的自由;1947年继任的杜鲁门以“企业的自由”取代了“免于匮乏和恐惧的自由”,并宣称这

“三大自由”是美国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杜鲁门的“三大自由”

A.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B.体现了自由主义的回归

C.具有意识形态色彩 D.表明美国建成福利国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德国开展乡村重振运动。首先,针对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情况,德国政府建立移民委员会,用租赁地产方式增加中小农户数量,推进农村居民点建设,强化乡村吸引力。1886 - 1919年,仅普鲁士就为移民建立了4.5万个配备住宅和畜舍的小农场。其次.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乡村景观的破坏.发起以保护护乡村自然景观为中心的“家乡保护”运动。各种自然纪念物、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得以广泛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乡村带来巨大的破坏,但是战后重建则使德国的乡村实现了多样性、生态性、传承性、人文性的革命性转变。

——摘编自孟钟捷《德国简史》等材料二清末民初时,在地方实业派经营乡里情怀的推动下,中国政府创设农林部门和实验研究所,引进美棉并进行棉种改造;大力兴办畜牧、蚕业、水产和森林学校;翻译农业书籍;引进农业机械;实行奖励垦荒政策。但这些措施的效果都不太明显。到了北洋军阀时期,以晏阳初、梁漱溟、徐特立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在河北、山东、重庆等地进行乡村建设运动,着力于对乡民的“愚穷弱私”进行改造。但苛刻的政治环境与改造的实验性质注定其失败的结局。1928年以来,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人秉承孙中山先生的“遗愿”,各自对农村的振兴做出了不同的政治实践。

——摘编自马敏《中国近现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德国与中国乡村重振的异同。(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各自对农村的振兴做出了不同的政治实践”的内涵并对其进行评价。(1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般说来,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所有急剧性变革可以在短时期导致天翻地覆变化,但随后也往往不可避免会发生一场或多场纠偏运动。相反,那些貌似缓慢、渐进的变革,短时期显得收效甚微,进展缓慢,但它却往往使人们在不易觉察时发生真正的变革。当人们一旦醒悟,世界已经全然改观,人们不愿意再回到旧秩序,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