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要穴

合集下载

人体头部、面部、胸腹腰部、下肢、脚部常用穴位集锦大全,快收藏

人体头部、面部、胸腹腰部、下肢、脚部常用穴位集锦大全,快收藏

人体头部、面部、胸腹腰部、下肢、脚部常用穴位集锦大全,快收藏四总穴有句顺口溜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这句话言简意赅,指出了合谷、列缺、足三里、委中的治病作用,这四个穴位合起来就称为“四总穴”。

足三里穴主治腹部疾病,腰背部疾病则找委中穴,列缺穴可以治头颈部疾病,面部和口部的疾病就要看合古穴了,总体看这四个穴位几乎可以治疗全身病变。

这四个穴中两个在上肢,两个在下肢,均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根据中医远道取穴的原理,他们可以用来治疗头面躯干部的疾病。

1.合谷穴:头面部疾病的救星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是大肠经气的聚居之地。

它在手背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掌骨延长角的交点处。

只要肠胃不适、头面部出现各种病症时,不论何种原因,先按压合谷穴就对了。

手阳明大肠经始于上肢,走上肢外侧,然后经过颈项,上行于头面,终止于鼻孔旁,因此大凡头面部的疾病,都可取合谷穴治疗。

这与西医中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很大的不同,中医讲求的是整体观,中医认为一个部位的疾病,很可能是其他地方先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

2.足三里穴:养生保健的明星足三里最具有养生保健功效的穴位之一,在民间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医家心里也是治病的常选穴位。

因为足三里穴不仅能够疏经通络、祛风除湿,还可以健脾和胃、益气生血,具有很好的防病保健的功效。

足三里穴的主治范围相当广泛,从上治头面疾病、呼吸道疾病,到下治肠胃功能紊乱、生殖器官疾病,都有它的参与。

它属于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在膝部的正下方,当膝关节弯曲成直角时,膝盖骨下方凹陷处下四横指,就是足三里穴了。

俗话说“身体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常不干”指的就是要保持足三里穴的湿润,穴位在肌肤里面,怎样保持它的湿润呢?就是艾灸。

在古人看来,一天三次灸足三里穴,比天天吃老母鸡有更好的保健功效,因此又有句俗话说得好,“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3.委中穴:护腰功臣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合穴,本经经气在此汇合进入膀胱,经气较为强劲。

8 种名穴解读

8 种名穴解读

8 种名穴解读:
以下是8种名穴的解读:
1.涌泉穴:为肾经的井穴,比喻脉气从足底出来的情况。

取穴方法有两种:一是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联机的
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二是卷足,在足前部凹陷处取穴。

主治休克、高血压、精神分裂症、晕厥、下肢瘫痪等病症。

2.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的原穴,经气从涌泉出来后,到这里已汇聚成大溪,所以称此名。

取穴时,足内侧,内踝后方,
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取穴。

此穴位慢性咽喉炎、足底痛、眩晕、失眠、牙痛等病症。

3.章门穴:为足厥阴肝经经穴,乃脾募穴;八会穴(脏会),足厥阴、少阳经交会穴。

4.巨阙穴:心经募穴,调节心脏功能找巨阙。

属任脉,心之募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5.京门穴:别名气府、气俞。

属足少阳胆经,肾之募穴。

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穴为肾之募穴,主治水道不利,为益肾利水之要穴,水液出入之门户,故名。

6.日月穴:胆经募穴:胆囊守护神为日月。

日月穴位于乳头直下,前正中线旁开4寸,第7肋间隙中。

现代常用于治
疗胆囊炎、肝炎、肋间神经痛等病症。

7.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四寸。

8.丘墟穴:属足少阳胆经。

在足外侧部,当外踝前下缘的凹陷处取穴。

人体常用穴位

人体常用穴位

人体常用穴位头面部穴位1.百会穴Δ位置:头顶正中,两耳尖直上与头正中线交叉点处.主治:升阳固脱,振奋阳气,清热开窍,健脑通络。

适用于健忘失眠、精神不振、头昏脑胀、目眩耳鸣、中气下陷、内脏垂脱、头痛、高血压、中风、等病症,为人体阳气聚会之气。

2.风池穴Δ位置:颈项后枕骨下,与乳突下缘相平,项肌外侧凹陷处。

主治:袪风解表,清头明目,通脑活络。

适用于颈项强痛,头痛眩晕、失眠健忘、高血压、等病症。

对发热恶寒、热病汗不出、目赤痛、鼻塞、耳聋气闭、耳鸣、牙痛、中风昏迷、口眼歪斜等病的疗效也非常显著。

穴位配伍:①配合谷穴、丝竹空穴治偏正头痛;②配脑户穴、玉枕穴、风府穴、上星穴治目痛不能视;③配百会穴、太冲穴、水沟穴、足三里穴、十宣治中风;④配风池穴、血海穴、百虫窝穴治疗荨麻疹.3. 哑门穴Δ位置: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主治:缓解治疗头重、头痛、顽固性头痛、失眠、精神烦躁、鼻出血、呕吐不止、癫痫、瘫痪等。

穴位配伍:①泻哑门、听会、外关(或中穴渚)、丘墟治高热或疟疾所致耳聋;②配人中、廉泉治舌强不语、暴喑、咽喉炎;③配百会、人中、丰隆、后溪治癫狂、癫痫。

④配风池、风府治中风失语、不省人事;⑤配劳宫、三阴交、涌泉等九穴为回阳九针,可以开窍醒神治昏厥;⑥配脑户、百会、风池、太溪、昆仑、肾俞治大脑发育不全;⑦针哑门、肾俞、太溪治疗贫血。

4. 风府穴位置: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3厘米,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主治:癫狂痫证,悲恐惊悸,半身不遂,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目痛。

穴位配伍:①配昆仑、束骨治狂证多言不休;②配肺俞治狂走欲自杀;③配腰俞治足不仁 ;④配二间、迎香治鼻衄。

⑤配风市,有疏风通络的作用,主治寒伤肌肤经络。

⑥配肺俞、太冲、丰隆,有理气解郁的作用,主治狂躁奔走,烦乱欲死。

5。

太阳穴Δ位置: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移约一横指凹陷处。

主治:醒脑明目,风镇痛,清堵除烦。

膻中穴、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八髎穴、背俞穴等穴位按摩作用及按摩手法

膻中穴、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八髎穴、背俞穴等穴位按摩作用及按摩手法

膻中穴、中院穴、关元穴、气海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八醪穴、背俞穴等穴位按摩作用及按摩手法膻中穴膻中穴为任脉穴位,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中点。

《灵枢•海论》中记载:“膻中者,为气之海。

”所谓人有四海,即脑为髓之海,胃为水谷之海,冲为血海,膻中为气之海,即膻中穴是容纳一身之气的大海。

气会膻中穴,承中州脾胃之供养,合天地之清气而聚于胸中,调补虚实,而为上焦气机调畅之关键。

此穴能帮助女性调理气血,尤其对于女性的乳房疾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是女性乳房疾病的“女福大穴”。

经常按摩膻中穴,还可以通乳下奶。

日常保健按摩手法:用一手拇指或中指螺纹面着力,置于膻中穴上,其余四指轻抚体表或抱空拳,腕关节轻轻摆动或小幅度环旋转动,使着力部位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做反复不间断、轻柔和缓、有节律地回旋揉动。

•拇指按第1中穴中院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属任脉,首见于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

中魔穴为胃之募、腑之会,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与任脉之交会穴,可用于治疗一切腑病,尤以胃的疾患为先。

中院穴具有补中气、理中焦、和胃健脾之功效。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胃痛、腹痛、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胀满疼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痉挛、胃下垂、膈肌痉挛、子宫脱垂等。

对女性来说,中脱穴可用于防治子宫脱垂、更年期不适及其他中气下陷之类的疾病。

日常保健按摩手法:取仰卧位,将两手手掌相贴,用力快速搓动,当手掌极热时,双手相叠,迅速覆盖于中院穴上,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揉动10分钟。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关元穴为小肠募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

《类经图翼•任脉穴》记载:“此穴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凡先天不足、久病体虚及一切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的病证,关元穴堪当治疗重任。

治疗由虚而引起的久泻、脱肛、疝气、便血、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外阴瘙痒等病症,关元穴均为首选。

常用中医穴位定位

常用中医穴位定位

常用中医穴位定位1、百会:【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生养固脱,醒脑安神。

【主治】(1)昏迷,昏厥,休克。

(2)内脏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3)精神分裂症,癔病。

(4)头痛,眩晕,神经衰弱。

【操作】向后横刺0.8~1.2寸,也可向左右横刺。

灸3~5壮,艾炷不宜太大。

2、印堂:【定位】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功效】清热止痛。

【主治】(1)鼻炎,鼻衄,感冒发热,眩晕,前额痛。

(2)高血压,低血压,失眠,产后血晕不语,子痫,小儿惊厥,呕吐。

【操作】斜刺或横刺,向下或向左右透刺0.5~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3、素髎【定位】鼻尖的正中央。

【功效】回阳救逆,开窍泄热。

【主治】(1)昏迷,休克,呼吸衰竭,心动过缓,低血压。

(2)鼻炎,酒渣鼻。

【操作】从鼻尖向上刺0.5~1寸。

4、太阳【定位】在额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功效】清热止痛。

【主治】(1)头痛,偏头痛,眩晕,感冒。

(2)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

(3)目疾。

【操作】直刺0.5寸,斜刺或横刺1~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禁灸。

5、水沟(人中)【定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功效】醒脑开窍,复苏宁神。

【主治】(1)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

(2)急性腰扭伤。

(3)鼻炎,口眼歪斜,面肿。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

禁灸。

6、承浆【定位】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功效】祛风通络【主治】(1)急性腰扭伤。

(2)面瘫的口角歪斜,面痉挛的口角抽搐,三叉神经第3支痛。

(3)口腔溃疡,齿痛,面肿。

【操作】微向上斜刺0.3~0.5寸。

7、廉泉【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功效】开窍利舌,清音。

【主治】(1)中风舌强不语,暴哑。

(2)流涎,舌下肿痛。

(3)扁桃体炎,吞咽困难。

【操作】向舌根部斜刺0.5~1寸,或再分别向两旁斜刺0.5~1寸。

8、迎香【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当鼻唇沟中。

身体主要穴位表及主治病证

身体主要穴位表及主治病证

身体主要穴位表及主治病证胸部腹部穴位图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病症为:打嗝、咳嗽、呕吐、神经性呕吐、咽喉炎、扁桃体炎、喉咙的疾病。

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膻中穴:位于人体胸部,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

主治病症: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咳喘病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日月穴:位于上腹部,乳头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处“期门"之下,第七肋间隙中。

(或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病症:防止肌肉老化,增强性能力的指压穴道之一.此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主要穴道之一。

期门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下,与巨阙穴齐平.主治病症:肝病、胸部疼痛、荨麻疹等。

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鸠尾穴:位于心窝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处。

主治病症:消除疲劳、治疗晕车晕船、可以缓解焦躁性格等。

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巨阙穴:位于腹部中部,左右肋骨相交之处,再向下二指宽即为此穴。

:主治病症:指压此穴,对于治疗胃肠疾病很有疗效。

巨阙穴为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主治病症: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水分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上一指宽处(即拇指的宽度)。

主治病症:腹泻、浮肿水肿、腹水(腹积水)等.水分穴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气海穴: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主治病症: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

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人体常用穴位位置图及作用与好处-人体准确位置图

人体常用穴位位置图及作用与好处-人体准确位置图

人体经常应用穴位地位图及感化与利益导读:经由数千年的研究和沉淀,穴位摄生的平庸疗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中医以为,人体经脉上有361个穴位,假如再加上经脉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个.要控制这些常识,对于通俗人来说十分艰苦,是以穴位摄生似乎离人们的日常生涯还有点远.本文总结出便于大家记忆的十个主要摄生穴位,日常平凡按揉几下,可助您强身健体,祛病摄生.一、风池穴:明目醒脑中医讲“头子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风池穴的地位: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合营,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按揉以上穴位,同时合营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此外,按揉风池穴和四周肌肉,可以有用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表里风邪激发的头痛,以及长时光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惫.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清除疲惫的感化.二.中脘穴:养胃中脘穴的地位: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衔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斯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时,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合营治疗.三.关元穴:补肾固元关元穴的地位: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按揉关元穴可填补肾气,延缓年轻.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失落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懈弛解许多妇科病.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瞄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到发烧.四.内关穴:养护心脏内关穴的地位:张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段,可以看到手臂中央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段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 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疏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阁下,直至局部觉得酸麻.除了呵护心脏,内关穴照样个济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时代,合营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痛苦悲伤的后果.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嗓子疼.颈椎病.肩周炎.腰部痛苦悲伤等病症.五.合谷穴:清热止痛合谷穴又称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张开后,隆起肌肉最高处.合谷穴有清热解表.沉着止痛的感化,仇人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感化.因为风热伤风引起的头痛发烧.上火牙疼,吃了药不克不及立时奏效,均可经由过程指压合谷穴来缓解,力道以觉得酸.麻.胀为宜.假如伴随发烧,可用瓷汤勺刮颈后部皮肤或用手指揪拉四周皮肤,直到发红发紫,有助于排出热毒,较快退烧.六.委中穴:解腰背酸痛委中穴的地位:位于膝内窝腘窝处中点.中医讲,“腰背委中求”,长期久坐.姿态不当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畅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行腰背气血.按揉委中穴时,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持续按压20次阁下.值得提示的是,肾虚引起的腰痛照样要以补肾为本.七.阳陵泉:舒筋活络阳陵泉的地位:在小腿上,找它的时刻要危坐不动,用手摸腿,膝关节外下方有一个崛起,叫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阳陵泉的地位.日常平凡按揉阳陵泉,再合营运动肩膀,可以缓解肩膀四周的痛苦悲伤.此外,阳陵泉还对乳房胀痛.两肋胀痛,肋间神经痛有缓解感化.八.足三里:“万能”穴平易近间一向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足三里的地位:在外膝盖窝下方3寸.中医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诀,说的是,假如我们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别的,足三里对高血压.冠芥蒂.肺芥蒂.脑出血.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感化.白领和亚健康人群,天天按压足三里10分钟,能减轻工作压力,缓解疲惫.九.三阴交穴:滋阴养颜三阴交被称为女人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按揉三阴交,有助于打通人体淤塞,保养子宫和卵巢,还有调月经.除斑.祛皱.祛痘,治疗皮肤过敏.皮炎.湿疹的感化.从经期前三天开端,天天按揉三阴交,保持三个月,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按揉时,将拇指竖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阁下,停歇后再揉.因为按揉三阴交有调畅人体气血运转的感化,所以不合适妊妇.十.涌泉穴:安神健体涌泉穴为肾经之首,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弯屈脚趾时的凹陷处.平易近间有“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天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阁下,有助睡眠.神经虚弱的人,可将时光延伸为半个小时.气象转暖后,可赤脚或穿袜在鹅卵石路上漫步,刺激涌泉穴.专家提示:平凡按揉穴位可以治疗懈弛解疾病,有摄生保健的感化,但其实不料味着包治百病.除下场部按揉外,还要调剂全身的状态.值得留意的是,穴位按揉固然简略有用,也其实不是人人合适,尤其是孕产妇和体弱者要在大夫的指点下操纵,不要随便测验测验.【免责忠言】本站宣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干操纵请咨询当地病院医师,或参加穴位摄生③群:82716593 交换评论辩论.。

常用穴位图解

常用穴位图解

一、经典原文及注解1、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2、十要穴保健歌传统中医保健流行一首十要穴保健歌,几千年以来为人类所利用,不花钱,能治病,人人可以动手,无副作用。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三里内关穴,胸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殷门昆仑穴。

头项若有病,后溪并风池。

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1)风池穴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方法:1、先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2、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3、双手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2)曲池穴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屈肘成直角时在纹外端凹陷处,掌心向内取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对面),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2、换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3)内关穴取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手少阴心包经络穴。

方法:1、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与内关相对)。

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

2、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4)合谷穴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5)后溪穴取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骨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国际针灸标准穴位

国际针灸标准穴位

国际针灸标准穴位
国际针灸标准穴位是指国际针灸学会所确定的一组针灸穴位,用于指导针灸治疗。

以下是国际针灸学会认可的常用标准穴位:
1. 神阙穴 (CV6):位于腹部正中线下脐一横指,有调经、益精
等作用。

2. 大椎穴 (GB20):位于颈部后方、头颈交界处,有舒缓颈项痛、头痛的作用。

3. 关元穴 (CV4):位于下腹正中线,离肚脐上下三横指,有益气、补精等作用。

4. 曲池穴 (LI11):位于手臂外侧纹端,肘关节外缘靠内1横指
凹陷处,有清热、解毒等作用。

5. 内关穴(PC6):位于手臂内侧纹端,腕掌侧横纹上两横指处,有镇静安神、调理心脏等作用。

6. 足三里穴 (ST36):位于胫骨前外侧约2横指下,有调理胃肠、增强免疫等作用。

7. 太冲穴 (LR3):位于足背骨第1、2骨之间,有疏肝、舒经
等作用。

8. 神门穴 (GV20):位于头顶最高点,连线两耳尖,有舒神、
开窍等作用。

9. 崑岡穴(GB30):位于臀部外侧突起的凹陷处,有舒经活络、缓解髋关节疼痛等作用。

10. 三阴交穴 (SP6):位于小腿内侧骨隆突上3横指处,有调理脾肾、活血化瘀等作用。

这些标准穴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具体选用哪些穴位还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需要进行判断和调整。

头部按摩的7大穴位要注意

头部按摩的7大穴位要注意

头部按摩的7大穴位要注意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掌管着人体多个器官的24小时运转,长期的超负荷运转使得人们始终处于疲劳的状态,这样很容易导致人体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疾病。

中医认为,头是十二经络的汇聚之处,适当的调节和按摩可以改善我们的身体状况,良子健身也发现,头部的这七大穴位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左右各一。

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目疾、口眼歪斜、鼻流浊涕等疾病,还可以减缓眼睛疲劳,促进血液与淋巴的循环,能美容肌肤。

2、印堂穴在额部,在两眉头之间。

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小儿惊风、鼻塞、鼻流浊涕、鼻出血、眉棱骨痛、目痛等疾病。

多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鼻塞、高血压等疾病。

其它头部穴位的按摩手法及功效,下面继续为大家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3、安眠穴翳风与风池连线中点,压之有凹陷并敏感而胀。

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失眠、后头痛、颈痛症。

4、鱼腰穴正坐或仰卧位。

在额部,眼睛正上方,在眉毛尖。

按摩该穴位可治疗目赤肿痛、目翳、眼睑蠕动、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

多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近视等疾病。

5、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用左手掌或右手掌紧贴百会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按摩此处可降血压、宁神清脑。

6、风池穴以双手拇指螺纹面按揉双侧风池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

7、曲池穴先用右手再换左手,先后按揉肘关节处曲池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此法可清热、降血压。

头部按摩的作用头部按摩对大脑有健脑安神,聪耳明目的作用。

按摩同时还呆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摄氧量,有益于大脑皮质的功能调节,对益智健脑,增强记忆、缓解疲劳、消除紧张、焦虎,使大脑重新获是充足的精力和体力有益处,头部按摩,还对防止失眠、耳鸣、耳聋、目眩等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头部和人体的其他部位一样重要,同样需要呵护,良子健身也在这里提醒广大的养生爱好者、上班族以及中老年朋友,科学的头部按摩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员、专业机构的帮助。

揭秘人体上的7大“黄金穴位”【图】

揭秘人体上的7大“黄金穴位”【图】

揭秘⼈体上的7⼤“黄⾦⽳位”【图】 中国⼈对于⽳位养⽣都⾮常热衷,但知道正确找⽳位的⼈却很少,⽽且⽳位还⾮常难找,今天⼩编就给⼤家推荐⼈体七⼤“黄⾦⽳位”,来了解下它们分别都有哪些功效?三阴⽳位的养⽣作⽤有哪些? 我们常常听到⼀句⽼话:按摩⾜三⾥,胜吃⽼母鸡。

中医认为,⾜三⾥是强壮⾝⼼的重要⼤⽳,时常按摩⾜三⾥,可以起到调节免疫⼒、调理肠胃、痛经活络等作⽤。

但你知道吗?⼈体⽳位除了⾜三⾥,我们⾝体上还有很多其它的“黄⾦⽳位”,⼀起来发现吧! 【⾜三⾥】按摩⾜三⾥胜吃⽼母鸡 按摩⾜三⾥有调节机体免疫⼒、增强抗病能⼒、调理脾胃、补中益⽓、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

有些⼈吃东西就发胀、⽼是嗳⽓、胃痛,也可⽤来调理脾胃,达到⼀定的刺激量后,就能增加胃肠消化道动⼒。

专家建议: 每天⽤⼤拇指或中指按压⾜三⾥⽳⼀次,每次每⽳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可以增加免疫⼒,调理脾胃,补中益⽓,⼀般建议早上或者晚上,⽤⼤拇指按摩即可。

取⽳与按摩: 从下往上触摸⼩腿的外侧,右膝盖的膝盖⾻下⾯,可摸到凸块(胫⾻外侧髁)。

由此再往外,斜下⽅⼀点之处,还有另⼀凸块(腓⾻⼩头)。

这两块凸⾻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正三⾓形。

⽽此正三⾓形的顶点,正是⾜三⾥⽳。

⾜三⾥⽳在外膝眼下3⼨,距胫⾻前嵴1横指,当胫⾻前肌上。

除了⾜三⾥外,⾝体上有着很多具有神奇保健作⽤的⽳位。

下⾯,爱美⽹⼩编带你⼀起发现⾝上的那些“黄⾦⽳位”。

【合⾕⽳】镇静⽌痛、治疗感冒 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就可以使合⾕⽳所属的⼤肠经脉循⾏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

由于⼤肠经从⼿⾛头,凡是头⾯上的病,如头痛、发热、⼝⼲、流⿐⾎、脖⼦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取⽳与按摩: ⽤拇指第⼀关节横纹正对另⼀⼿虎⼝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

在按摩时,两⼿可以交替按摩,⽤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上,做⼀紧⼀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十二正经每条经络的9个要穴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的新编总诀

十二正经每条经络的9个要穴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的新编总诀

⼗⼆正经每条经络的9个要⽳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的新编总诀⼗⼆正经每条经络的9个要⽳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的新编总诀2015-06-22 14:20阅读:⼀、⼗⼆正经的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总诀:⼿太阴肺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太阴肺原太渊、少商鱼际和太渊,经渠尺泽和列缺、孔最募中府。

注:每条经络9个要⽳。

本书编者取名为《⼗⼆经九要⽳歌》:背诵“⼗⼆正经的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总诀要这样按引号中的3句背诵下同:(1)、“⼿太阴肺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2)、“⼿太阴肺原太渊、少商鱼际和太渊”,(3)、“经渠尺泽和列缺、孔最募中府”。

⼿阳明⼤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阳明⼤原合⾕、商阳⼆间和三间,阳溪曲池和偏历、温溜募天枢。

⾜阳明胃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阳明胃原冲阳、厉兑内庭和陷⾕,解溪⾜三⾥丰隆、梁丘募中脘。

⾜太阴脾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太阴脾原太⽩、隐⽩⼤都和太⽩,商丘阴陵泉公孙、地机募章门。

⼿少阴⼼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少阴⼼原神门、少冲少府和神门,灵道少海和通⾥、阴郄募巨阙。

⼿太阳⼩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太阳⼩原腕⾻、少泽前⾕和后溪,阳⾕⼩海和⽀正、养⽼募关元。

⾜太阳膀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太阳膀原京⾻、⾄阴⾜通⾕束⾻,昆仑委中和飞扬、⾦门募中极。

⾜太阴肾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少阴肾原太溪、涌泉然⾕和太溪,复溜阴⾕和⼤钟、⽔泉募京门。

⼿厥阴包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厥阴包原⼤陵、中冲劳宫和⼤陵,间使曲泽和内关、郄门募膻中。

⼿少阳三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少阳三原阳池、关冲液门和中渚,⽀沟天井和外关、会宗募⽯门。

⾜少阳胆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少阳胆原丘墟、⾜窍阴侠溪⾜临泣,阳辅阳陵泉光明、外丘募⽇⽉。

⾜厥阴肝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厥阴肝原太冲。

⼤敦⾏间和太冲,中封曲泉和蠡沟、中都募期门。

注:按3句背诵,简单明了,终⾝受益!⼆、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的治病作⽤⼝诀春井夏荥季夏输,秋刺经⽳冬刺合。

耿恩广:全身最重要的74个穴位讲解(附图)

耿恩广:全身最重要的74个穴位讲解(附图)

耿恩广:全身最重要的74个穴位讲解(附图)1938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东矿区前金庄人。

退休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教授,经络腧穴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委,腧穴分会秘书长、主任委员。

耿恩广以口述讲课的形式,在全身360余穴中选讲了74穴,介绍了这些穴位的功效主治及具体操作方法,是他几十年临床积累下来的精华。

一、尺泽1.急性胃肠炎:在尺泽附近的静脉放血。

方法:暴露肘窝静脉,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碘后,令患者掌心向上握拳,医者用掌由患者腕部向肘推3~5次,最后一次手要停在距静脉三横指处。

捏紧前臂,使静脉怒张,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静脉,缓慢刺入,以穿透管壁为限,再缓慢出针、血即流出,腹痛、恶心立止,操作完毕,患者屈肘止血。

2.膝关节病:直刺,有适当针感时,边捻针边叫患者活动膝关节;也可针完起针后叫患者活动膝关节。

二、孔最1.外感时可发汗(用远红外线照射该穴7~8分钟),或针刺捻转使周身微热。

2.鼻衄:直刺~寸,针感酸胀至鼻衄止。

三、列缺1.阴茎、睾丸、尿道病:弹拨或用针斜刺,使针感向肘方向传导。

2.慢性咽炎:配照海穴(针列缺时,针斜向肘,使局部酸胀,针照海要直刺~寸,使局部酸胀、每隔5分钟捻针1次)四、太渊1.膈肌痉挛(呃逆):避开动脉直刺~寸,使局部酸胀。

2.脉管堵塞:针法同上。

五、鱼际1.支气管哮喘:用1寸针向掌心方向刺入~寸,使局部酸胀,哮喘会迅速平复,肺部哮鸣音消失,体表压痛消失。

2.岔气:针法同上。

六、少商1.咽喉肿痛:三棱针点刺放血。

方法:消毒穴位,医者用拇指由患者的大鱼际向指端推3~5次,最后一次停在指关节处,捏紧拇指,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针孔要大,挤出血10~15滴,使血由暗红变淡为宜。

2.外感身疼无汗:用寸针刺该穴,捻转使局部刺痛。

3.中风急救:配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双手均刺,强刺激,或点刺放血。

七、合谷1.冷嗽:受寒后咳嗽日久不愈,胸闷憋气,咽喉不爽,针之用补法:即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操作5分钟,可迅速理气宽胸。

《黄帝内经》七大养生要穴不可不知

《黄帝内经》七大养生要穴不可不知

《黄帝内经》七⼤养⽣要⽳不可不知⼀、补⾎养肝的“⾎海⽳”⾎海⽳位于⼤腿内侧,请坐在椅⼦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个凹陷下去的地⽅,在凹陷的上⽅则有⼀块隆起的肌⾁,顺着这块肌⾁摸上去,顶端即是⾎海⽳。

古代,⼈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就可以祛除⼈体内的淤⾎,因此⽤它来治疗体内淤⾎的病症。

它不仅能祛淤⾎,还能促⽣新⾎,因此才给它起名叫“⾎海”。

每天上午的9~11点,如果你可以拿出点时间来,那么做⼀次舒舒服服的按揉吧。

这个时⾠是脾经经⽓运⾏最旺盛的时候,⼈体的阳⽓也正处于上升趋势,所以直接进⾏按揉就好了。

每⼀侧3分钟,要掌握好⼒道,不易⼤⼒,只要能感觉到⽳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

⼆、舒服腰背的“委中⽳”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

在针灸的“四总⽳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

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法,⼀点⼀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

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和疼痛,对⼀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

三、增强胃动⼒“天枢⽳”天枢⽳是胃经上的⼀⼤要⽳。

位于肚脐旁2⼨处,与肚脐同处于⼀条⽔平直线上,左右各有⼀⽳。

天枢⽳是⼤肠的“募⽳”。

所谓募⽳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的胸腹部⽳位。

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

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对此⽳的按揉,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

在具体按揉时,可以采⽤⼤拇指按揉的⽅法,⼒度稍⼤,以产⽣酸胀感为佳。

四、散热去痛的“尺泽⽳”⼿⼼朝上,尺泽⽳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个拇指宽的凹陷处。

这个⽳位的主要作⽤是泻热。

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此外,因为尺泽⽳接近肱⼆头肌的肌腱,⽽肱⼆头肌作⽤是屈肘,因此此⽳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五、保健⼼脏的“内关⽳”伸开⼿臂,掌⼼向上。

补充人体最好的方剂就是封阳口服液

补充人体最好的方剂就是封阳口服液

补充人体最好的方剂就是封阳口服液人体健康标准:补气血、通经络、顺时养生1.补气血---封阳口服液(补充人体最好的方剂就是封阳液)2.通经络---五脏气血平衡术、七大要穴3.顺时养生---四季汤详解一、补气血---封阳口服液(补充人体最好的方剂就是封阳液)1.气血是我们的“命根子”“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行,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这一切都说明,气血是我们的生命之根。

举例:气可以推动血行,举个例子--- 风是我们看不见的东西,风也是气。

但怎么来判断它的存在呢通过树枝的摇晃通过水的波纹也就是说通过风在自身的流动来证明它的存在。

2.“人活一口气”,“人就活个精气神儿”,“气息奄奄”,“血肉之躯”,“血气方刚”等等,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呢?恰恰说明了气血的重要性“气”是生命最本质的体现,血是生命最有力的支撑,气和血构成了人体健康的能量和物质基础。

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了——气,是人体的动力。

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

它们共同推动着身体内能量的转化和新陈代谢。

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

人体的脏器就如同人一样,吃得饱了,干起活来才有劲。

而血就是脏器的“饭”。

当体内的各种脏器每天都能吃上满满一大碗干饭时,干劲就十足,工作就干得好。

而当人体的总血量不够,也就是给脏器减了饭量,虽然它们都还在运转,但因为没吃饱,就容易疲劳,无力,抵抗力下降,就出现了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

时间一长,各脏器由于供血不足,各种疾病都会惹上身来。

---心脏没吃饱(供血不足)就会心慌、气短、胸闷,这时,特别想休息,就出现了间歇,心跳的次数就会越来越慢,心就开始痛。

这是在提醒你,它饿了、累了,你没管它,或者只是给它吃了一些扩血管的药物,可根本原因并没有改善。

当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血管不能充盈,就会造成闭塞,心梗,最后危及生命。

---肝脏吃不饱,这个“人体化工厂”的工作量就开始萎缩,以前吃一斤肉,它都能转化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而这时没劲干了,一斤的肉,它只能转化7两,余下3两只好以脂肪的形式弃置在肝脏里,形成脂肪肝;或者堆积在血管里形成高血脂。

封阳口服液补充周身气血

封阳口服液补充周身气血

封阳口服液补充周身气血封阳口服液继承祖传秘方,以改善因气血不足而导致的五大系统疾病为目标,精心调配,精选黄芪、白术、当归等药食同源精华,经现代高科技技术精制而成。

服用方法:一天两支,早饭前晚饭后各一支。

搭配封阳贴使用效果更佳。

百草益寿养生苑专家钰清给您讲解:七大要穴调理气血七大要穴:1、阳陵泉穴:气血会师处【穴位位置】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足少阳胆经的合穴,胆的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穴位作用】主治胆囊炎、肝腹水、消化系统、糖尿病等。

【穴位图解】2、阴陵泉穴:气血运化大本营【穴位位置】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穴位作用】主治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肾炎、水肿、消化系统、下肢麻痹、失眠等。

【穴位图解】3、血海穴:血症专治穴【穴位位置】足太阴脾经穴。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穴位图解】【穴位作用】主治血症,痔疮、湿疹、皮炎、风疹、荨麻疹等。

对出血性疾病作用效果较好,糖尿病眼底出血,肾炎尿血;皮肤病效果好,治风先治血,血海穴是治疗皮肤病的要穴。

4、梁丘穴:气血的调控器【穴位位置】位于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穴位作用】针对脾胃方面的疾病,胃肠病、水肿病、胃炎、胃疼、胃痉挛、结肠炎、脾胃病、乳腺炎、痛经等。

【穴位图解】5、列缺穴:精气转化关键穴【穴位位置】手太阴肺经穴。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

【穴位作用】主要针对老年骨病尤其是老年骨病、颈椎、腰椎、坐骨神经疼、退行性关节炎、腰椎管狭窄。

【穴位图解】6、内关穴:气血的开关【穴位位置】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将食指和中指并拢,中指放在另一只手腕横纹上,这时食指和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穴位作用】内脏之关、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风心病、失眠、失颠之病、心脏、呕吐、冠心病、肺心病、失眠、心律失常、早搏、房颤、心脏急救、晕车、晕船的呕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大要穴(这七大要穴是气血运行的中心点,能很好调解人体气血的状态。


1、血海穴,为血液之海,全身血液都要流经血海。

位置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

(1)对出血性疾病,皮下出血通过调理血海效果好。

如糖尿病的眼底出血、尿出血、痔疮、牙龈出血。

(2)皮肤类疾病:皮肤病就是血液病,血液里有风得荨麻疹、风疹;
有湿得湿疹;有毒得牛皮癣。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所以该穴对出血之症,皮肤病是必用之穴。

2、梁丘穴:能过滤血液,合格的通过,是衡量气血的标准。

髌骨外上缘上2寸的凹陷处。

(1)治疗胃肠疾病、水肿疾病的重要穴位。

如胃炎、胃疼、结肠炎、胃痉挛。

对胃肠、消化系统水肿有非常好的作用。

3、列缺穴:象河堤上的一个缺口。

为骨关节提供气血。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即两手虎口交叉,当食指尖所至凹陷处。

治疗骨关节、骨病,特别是老年骨病。

如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坐骨神经疼。

主要调解人体骨关节病,让气血通过缺口流到骨关节。

4、内关穴:内脏之关,五脏六腑的关口。

腕横纹上2寸(中间)(1)调理心脏病、循环疾病,晕车晕船、呕吐的重要穴位。

如冠心病、肺心病、先心病、风心病、特别是突发心绞痛、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内关穴是必选必用,可缓解心绞痛,控制心律失常。

(2)对精神系统疾病。

如失眠作用非常好。

5、解溪穴:又叫鞋带穴。

专调头部、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是头病医脚的代表性穴位。

如头痛、高血压、耳鸣、耳聋、脑鸣、癫痫、精神病等等。

6、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是大调穴,人体所有的气血都通过:调治气血的充足与否。

气血的数量是否充足,舒肝利胆,主治: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胸胁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及小腿外侧疼痛、麻痹、瘫痪、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高热抽搐等。

7、阴陵泉:胫骨内上髁下缘,胫骨内侧缘的凹陷处。

是大调穴,人体所有的气血都通过
调气血的运行,气血的平衡不平衡。

治腹胀、腹泻、遗尿、水肿、尿路感染等
以上七大要穴的手法用点按方法。

一天两次,一次49下。

掌握了七大要穴,就拿到了通向健康的七大钥匙,掌握了七种自我养生的保健方法,是不花钱就能治病的方法。

并掌握了不变应万变的养生法宝,你的健康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

注意:哪种疾病严重就按哪个穴位,并不需要全部按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