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妇女解放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以来妇女参政三个历史时期研究综述

中国近代以来妇女参政三个历史时期研究综述

中国近代以来妇女参政三个历史时期研究综述作者:周晓惠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6年第05期[摘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中国近代关于妇女参政的研究分为启蒙兴起时期、高峰发展时期、发展延续期三个历史时期,梳理了这三个阶段妇女参政的研究情况,归纳总结各时期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观点及成果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妇女参政;历史时期;综述妇女政治参与,对于国家政治生活来说,是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妇女在政治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马克思1871年4月17日在致路德维希·库格曼的信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

社会的进步就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

”[1]人类自存在以来,就是社会的动物,“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人便成了“天生的政治动物”。

[3]这些都说明了妇女参政影响着社会的进步,研究妇女参政问题,对国家发展,人类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妇女参政的内涵妇女参政是我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妇女参政的概念,在学术界上有多种说法。

但是,目前关于妇女参政的概念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全国妇联李静之在妇女参政定义上认为:“参政是一个过程,是妇女以权利主体的身份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通过一定的运行机制对国家和社会管理监督产生影响。

”[4]陈振明则将政治参与定义为“公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非职业行为。

”[5]可见概念上虽然说法不一,但是其说法基本都趋于相同。

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妇女从政和执政,在马克思主义妇女发展观的指导下,有利于女性群体解放,以致全人类解放。

二、近现代中国妇女参政的三个时期近代妇女史与社会史的其他内容相比,是开展比较早的研究课题。

中央苏区劳动妇女参政叙论

中央苏区劳动妇女参政叙论
国妇 女 运 动 杂 评 》 一 文 中 指 出 :试 问 不 参 加 政 治 解 “ 决 时 局 . 洋 人 军 阀 的 两 层 高 压 之 下 早 把 全 体 人 民 变 成 奴 隶 , 有 什 么 女 权 不 女 权 ? 以 真 正 觉 悟 的 中 国 还 所 妇 女 , 然 是 一 面 参 加 政 治 改 革 运 动 . 面 参 加 妇 女 必 一 解 放 运 动 。 ”… 动 妇 女 是 妇 女 解 放 运 动 的 主 力 军 , 劳
埃 政 府 对 于 没 收 和 分 配 土 地 的 条 例 》 中规 定 :凡 妇 “
女 出 嫁 时 , 地 由 本 人 自 由 处 理 。”[ 6 夫 妇 离 婚 后 土 3 4“ ] 4
罩 住 , 其 难 以解 脱 。 “ 们 在 耕 作 上 尽 到 的 责 任 严 使 她
格 说 来 还 要 比男 子 多 得 多 … … 养 儿 育 女 是 女 子 的 专 职 , 以女子 的 劳动 实在 比男 子要 厉 害 . 们 的工作 所 他 不 成 片 断 , 件 未 歇 , 件 又 到 … … 女 子 依 然 是 男 子 这 那 的 农 奴 , fJ 有 政 治 地 位 , 有 人 身 自 由 , 们 的 她 『没 没 她
[ 键 词 ] 中 央 苏 区 ; 动 妇女 ; 政 关 劳 参
[ 中图 分 类 号 ] K 6 23 [ 献标识码] A 文 [ 章 编 号 ]0 7 5 7 (0 0 0 — 0 2 0 文 10 — 64 2 1 )5 0 3 — 3
中 国 共 产 党 人 认 为 。 劳 动 妇 女 参 加 革 命 是 中 国
[ 摘
要 ] 中国共产党高举妇女解放的旗帜 , 动员和组织 广大劳动妇女参加苏维埃政权建设和管理 , 形成 中国

中国妇女运动百年巾帼不让须眉,书写时代华章

中国妇女运动百年巾帼不让须眉,书写时代华章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妇女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她们抗争、牺牲、奉献,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激扬巾帼之志,奉献巾帼之力,唱响巾帼之歌,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妇女运动史。

1921—1927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近代史上第一个以政党名义通过的妇女运动决议产生,中国妇女运动翻开崭新一页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虽出现过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这样的女杰故事,但重男轻女、“三从四德”的两性价值观念根深蒂固。

民国初年,一批先进知识女性,受资产阶级“男女同为人类,同属天生”天赋人权思想影响,冲破束缚,走向社会。

她们号召女性要成为具有“新知识”“新思想”的“女国民”,创造一个“新女界”。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中国知识分子深受鼓舞,李大钊、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发起新文化运动,抨击“三从四德”,提倡妇女解放。

“五四”运动中,以女学生为先锋,各界妇女纷纷投身反帝爱国运动。

刘清扬、邓颖超等在天津成立女界爱国同志会。

向警予、蔡和森自由恋爱,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结成“向蔡同盟”,成为进步青年的榜样。

杨开慧开长沙男女同校先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翻开崭新一页。

新生的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实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妇女运动。

1921年冬,共产党人创办新型妇女学校——上海平民女校,李达任校长,学员有丁玲、王一知、王剑虹等。

1922年7月23日,中共二大通过《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以政党名义通过的妇女运动决议。

《决议》指出:“妇女解放是要伴着劳动解放进行的,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妇女们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决议》澄清了无产阶级妇女运动与资产阶级女权运动的理论界限,为中国妇女解放指明了方向。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向警予是中共中央妇女部长,何香凝是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国共两党担负起领导中国妇女运动的历史责任。

1924年3月8日上午,广州妇女近千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这是中国妇女界第一次公开庆祝自己的节日。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研究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研究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研究1. 引言1.1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研究概述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阶段之一,在这一时期,女性解放思潮在中国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的研究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思想和社会运动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的过程,在研究中,人们可以了解到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影响、代表人物以及继承与发展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对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权利和解放思想,以及这些思潮对当时社会及之后历史进程的影响和意义。

对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进行研究是深入理解中国现代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 正文2.1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的历史背景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思想解放的开始。

在这一时期,女性解放思潮逐渐兴起,成为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时期,传统封建礼教束缚严重,女性地位低下,受尽歧视和压迫。

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启蒙思想的影响,使得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观念,提倡平等思想。

五四运动的爆发也为女性解放思潮提供了契机。

五四运动呼吁科学、民主、自由,提倡平等思想和革命精神,这些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女性解放思潮的发展。

女性参与五四运动的大胆行动和呼声,同时也使得更多的女性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和权利。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的历史背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时代背景,这为女性解放思潮的兴起、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的主要内容一、对传统封建礼教观念的质疑与挑战。

五四时期,女性开始积极探讨封建社会对女性地位的束缚和歧视,批判封建礼教中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二、关注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的呼声。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倡导男女平等,呼吁废除婚姻中的封建思想,提倡女性拥有自主权利。

浅谈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

浅谈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

浅谈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近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一笔。

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妇女开始逐渐觉醒,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开始呼吁妇女解放。

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的妇女解放思潮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但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就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进行浅谈,以期对近代中国的妇女解放历程有更清晰的了解。

一、辛亥革命前的妇女解放思潮19世纪末,中国的封建制度逐渐崩溃,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开始涌入中国。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倡导妇女解放,呼吁男女平等。

这一时期,诞生了一些标志性的女权运动人物,比如康梁、陆伯谦等。

她们通过传媒、书籍等途径,倡导妇女的教育和解放,呼吁废除女子的裹脚、束缚等封建礼教。

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主张并未得到实质性的进展,她们的倡导为后来中国妇女解放思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二、五四运动后的妇女解放思潮五四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开始。

五四运动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呼吁民主与科学。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一些知识女性开始加入到女权运动的行列中。

她们倡导女子参政权、平等教育等,呼吁男女平等。

比如宋庆龄等人,就是在这一时期成为了女权运动的先驱者。

五四运动后,中国的女权思潮开始明显兴起,这一时期的思潮为中国的妇女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妇女解放思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妇女解放思潮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现了男女平等的宪法规定,废除了封建时代对妇女的种种歧视和束缚,实现了妇女解放。

新中国还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比如实行男女劳动同工同酬、鼓励妇女参政等。

这一时期的中国,妇女解放思潮取得了了显著的成绩,为中国的妇女解放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四、现代中国的妇女解放现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国的妇女解放思潮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现代中国,妇女已经可以享受到了更多的权利和机会,她们可以参与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浅谈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

浅谈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

浅谈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摘要】近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文章从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影响以及发展历程等方面探讨了这一思潮。

近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的意义在于推动了妇女地位的提升,为妇女争取平等权利奠定了基础。

文章还展望了未来发展,强调了妇女解放思潮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

文章总结出了妇女解放思潮的一些启示,对于促进女性平等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关键词】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影响、发展历程、意义、未来发展、启示1. 引言1.1 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起源于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低下,受到严格的束缚和歧视。

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和思想的启蒙,中国妇女开始逐渐觉醒,寻求平等和解放。

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推动妇女参与社会活动、争取政治权利和教育机会等方式,逐步改变了妇女的地位和角色。

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的兴起,为中国女性赢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利和社会地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当前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妇女解放思潮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有着深远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2. 正文2.1 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的历史背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正值中国社会经历着动荡不安的局面。

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混乱不堪,民族危机严重,战争频繁,外国列强入侵,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深受挑战,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面临着巨大的改变。

在这种背景下,妇女处于一个弱势地位,受到封建礼教和男尊女卑观念的束缚,缺乏独立人格和社会地位,受到种种不公正待遇和歧视。

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的兴起,是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传统观念崩溃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历史纵览

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历史纵览

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历史纵览自古以来,中国妇女的地位一直十分低下,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缺乏教育和权利,面临着各种歧视和压迫。

但是,自19世纪末,随着新思潮和先进技术的传入,中国女性逐渐开始反抗封建的束缚,寻求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开启了一段漫长而辛酸的妇女解放运动。

本文将简述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历史发展。

第一阶段:启蒙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阶段的中国女性解放运动始于19世纪末,在这个时期,社会上存在着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和传教士,他们提倡普及基础教育和维护女性权利。

其中,邵松年、胡适等人就公开发表过有关新妇女解放的文章。

同时,一些女性赴日本留学,接受了西方思想和知识的熏陶,开始引领新的思潮和文化。

第二阶段:五四运动(1919年-1927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是当时中国独立、改革和文化富强的标志,其中女性运动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五四运动中,女性开始提出了争取平等权利、改革封建婚姻制度、解除女性束缚等要求,并成立了各种妇女组织,如“中国妇女大专学院”、“中国妇女解放协会”等。

同时,一些女性作家、教育家、诗人也开始激起公众对女性权利和地位的关注。

不过,在这个时期,女性运动并未达到自己的独立和彻底解放,因为社会和政治环境的限制颇多,女性仍被封杀。

第三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7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期间,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压迫的斗争取得了胜利。

在这个时期,中国妇女的独立和解放运动达到了高峰。

共产党早在1920年代就成立了妇女组织“妇女闹革命队”,对女性权利的保障也成为了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

1931年,中国工农红军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妇女游击队,开创了女性参军的先河。

党的领袖毛泽东也在其著名的演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阐述了女性解放和民主革命的关系。

第四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976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女性获得了法律保障,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

试论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

试论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

试论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妇女解放、社会保障、卫生防疫等方面。

苏区的社会建设对巩固新生的工农政权,恢复和发展苏区经济,推动中央苏区民众的社会生活、社会心理的深刻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是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当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红色农村革命根据地,所组织开展的一场“废旧立新”的社会革新运动,它对巩固新生的工农政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拟从社会史的角度,以社会生活为切入点,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作粗浅的探讨。

一、中央苏区社会建设的背景社会建设分为两大类,即广义的社会建设和狭义的社会建设。

广义的社会建设,将社会变动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风俗习惯等都包括在内,是一个很宏大的体系。

而狭义的社会建设,则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排除在外,而把焦点聚集在社会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社会保障等方面,通过社会风俗的变革来影响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主要因素。

本文拟讨论的是狭义上的社会建设。

在土地革命以前,中央苏区所在区域多是落后、偏僻的地区,地理环境闭塞。

由于封建剥削制度严重束缚农村经济发展,田赋、厘金苛重,自然灾害和战争频繁的影响,社会资金短缺,文化教育落后,由此造成中央苏区革命前的社会风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

在卫生方面,长期流行于农村地区的是不讲卫生的观念和习惯,人们对住地肮脏、食物食器不洁等不良卫生习惯习以为常,徜若生病,不请医生看诊,而请巫婆到家,“张挂神像”,“焚香拜祷”。

“兴国县城原先街道狭小龌龊,街心就是渔场,日光一晒,这种腥臭气真要熏死人。

”[1]由于不良卫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每当疾病侵袭苏区,则波及广泛,对苏区军民生命健康形成了严重的威胁,生产和工作同时倍受损失。

因此,迫切需要在苏区推行社会变革,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由于长期受封建宗法思想的影响,革命前的苏区女子流行缠足,买卖婚姻、养童养媳盛行,妇女没有自由,更没有权利,成为生孩子的工具,处于社会最低层。

从赣东北根据地妇女的婚姻状况看苏区妇女的解放

从赣东北根据地妇女的婚姻状况看苏区妇女的解放

从赣东北根据地妇女的婚姻状况看苏区妇女的解放作者:刘佩芝来源:《党史文苑》2016年第02期[摘要]赣东北苏区妇女的婚姻解放运动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直接反映出中国妇女革命的历史进程。

其原因主要是中央苏区和赣东北苏区制定了婚姻法等法律,保障了妇女的合法权益,真正让旧社会苦难的妇女脱离了苦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赣东北苏区婚姻制度妇女解放婚姻关系的改变最能彰显解放区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因为旧社会的妇女完全被禁锢在可怕的婚姻牢笼里。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从1927年至1937年间,妇女们正进行着一场天翻地覆的解放运动,从结婚的自主到离婚的自由,再到从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妇女的解放运动,解放区的妇女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身心自由和解放。

本文以赣东北妇女为主体,围绕着妇女从婚姻的解放到政治、经济、受教育等方面的解放,对土地革命时期的赣东北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加以综合性论述。

一、贛东北地区妇女解放前婚姻状况革命前的赣东北同全国农村一样,经济落后,沿袭着封建的婚姻制度,而在婚姻中地位最低、生活最苦的就是妇女。

这里的妇女受“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束缚,没有独立的人格和经济能力,她们创造了大量的生活生产资料,却不能拥有它。

在社会上没有政治地位,在家庭中没有任何发言权,她们只能依附于男子,受其支配。

受教育读书识字更是与她们绝缘,深受“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封建礼教的荼毒,目不识丁。

尤其是悲惨的封建包办婚姻,使她们备受摧残。

有的被卖做童养媳,受姑婆虐待;有的被父母逼迫嫁人,而丈夫家里有三妻四妾;有的被卖做婢女,甚至被转卖为娼,活在黑暗地狱之中。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个吃人的封建礼教把妇女压在社会的最底层,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在赣东北地区,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已婚妇女甚至沦为其男人的奴隶或者半个奴隶。

革命之前的赣东北农村,女子所受的压迫和剥削是最重的,妇女在家中就是从早到晚埋头苦干的奴隶和生儿育女的工具,尤其是在重男轻女的农村,生不出男孩,本来就卑微的她们更加要受到婆家的歧视和虐待。

中央苏区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措施及其影响研究

中央苏区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措施及其影响研究

I党史研究I>»中央苏区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措施及其影响研究陈兴伦(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长沙410006)摘要: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建立了政权。

迫于革命形势的需要,妇女群体需要从封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革命政权建设的重要力量。

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为了解放广大劳动妇女,通过破除传统婚姻的束缚,动员、组织妇女参加苏维埃政权建设,设立了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等措施,大幅提高了劳动妇女的思想觉悟和政治地位,促进妇女积极投身革命事业。

中央苏区的妇女群体经历了从被束缚到解放,再到捍卫苏维埃政权的转变,从一个自在的群体发展为自为的群体,为争取革命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建立了政权。

中央苏区当时所在区域“赣南、闽西和粤东基本为山区,环境闭塞、交通不便,长期以来,文化、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而这种重峦叠嶂、偏僻的地理环境,为其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设置了天然的屏障”[1]o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一些畸形的社会习俗如包办婚姻、童养媳、缠足、随意毒打妇女等长期存在,严重压迫和束缚着广大劳动妇女。

同时在男尊女卑的时代,要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谋求生存,劳动妇女还承担着巨大的劳动量。

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压迫激起了妇女反抗的勇气,从而使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得以持续不断地进行。

一、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开展妇女解放运动采取的措施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建立了政权后,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农村中青壮年男子成为革命武装的主要力量,妇女群体也需要从封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革命政权建设的重要力量。

对于1001-0475(2020)09-029-06苏维埃各级政府来说,把妇女从封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是中央苏区的重要课题。

(―)打破传统婚姻的束缚1931年1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以下简称《婚姻条例》)。

浅谈中央苏区婚姻政策的变迁

浅谈中央苏区婚姻政策的变迁

浅谈中央苏区婚姻政策的变迁【摘要】中央苏区婚姻政策的变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早期、中期和晚期中央苏区婚姻政策的分析,探讨了其演变过程和原因。

婚姻政策的变迁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尤其是在妇女地位和家庭关系方面,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启示。

中央苏区婚姻政策的演变体现了革命精神和时代背景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婚姻政策的历史回顾和深入探讨,可以更加深入了解革命历史的发展轨迹,以及它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央苏区、婚姻政策、变迁、早期、中期、晚期、原因、影响、演变、贡献、启示、革命事业。

1. 引言1.1 中央苏区婚姻政策概述中央苏区婚姻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改变传统封建社会对婚姻的束缚,推动妇女解放和儿童教育,促进革命事业的发展。

在中央苏区的发展过程中,婚姻政策也经历了多次变迁,从早期的婚姻自由到中期的改婚、晚期的实行统一婚姻制度,这一系列政策的演变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共产党的治国理念。

随着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中央苏区的婚姻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为革命事业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中央苏区婚姻政策的变迁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同时总结其对革命事业和后世的启示,以期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和借鉴,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参考。

2. 正文2.1 早期中央苏区婚姻政策在中央苏区的早期阶段,婚姻政策主要体现了共产党对于家庭、婚姻制度的革命性改造。

中央苏区在这一时期取消了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提倡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废除了包办婚姻和封建继承制度。

妇女不再被视为家庭的附属品,而是具有自主权和社会地位的公民。

中央苏区推行了一夫一妻制,婚姻的缔结需要双方自愿,并在社会组织的监督下完成,杜绝了旧社会中的乱婚乱配现象。

同时还实行了普遍的离婚制度,为妇女赋予了解除不快婚姻的权利,保障了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

女性解放是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陈望道妇女解放思想简析

女性解放是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陈望道妇女解放思想简析

女性解放是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女性解放是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陈望道妇女解放思想简析李美瑶,张峰摘要:陈望道妇女解放思想产生于五四历史转折时期,代表着妇女解放思潮发展的新方向,它接受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观念的指导原则,从社会现实出发来关注、研究和思考妇女问题,将妇女解放理解为“妇女解放就是妇女解除男子的束缚”“解放了历来施于女性的种种束缚……凡思想、制度,能够成为新锁镣”的两个层面;并从这两个层面出发探讨了婚姻家庭中妇女解放问题及妇女的社会解放问题,深刻论述了妇女的经济解放及劳动妇女的解放问题,陈望道妇女解放思想促进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传播,推动了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陈望道;妇女社会解放;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K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7974(2021)05-0019-06DOI :10.13877/22-1284.2021.05.004收稿日期:2021-01-15基金项目: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团队培育项目“中国近代‘黄祸论’论辩思想研究”(20XKTDB11)。

作者简介:李美瑶,女,黑龙江七台河人,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妇女问题;张峰,黑龙江呼玛人,博士,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近代思想史(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学陈望道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语言学家,也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1919年他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研究妇女问题,在《新青年》《劳动界》《新妇女》等刊物发表了一系列妇女解放的文章。

这些文章立足于社会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和认识妇女问题,包含着很深刻的见解,在当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从社会现实出发研究和思考妇女解放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着人们的普遍觉醒,打破旧思想、旧道德的束缚,实现妇女解放成为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妇女权益保障措施研究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妇女权益保障措施研究

Research on Safeguarding Measures of Women's Rights inChinese Soviet Republic Period
YU Jing,SUN Yue
( College of Marxism,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1, China)
摘摇 要:妇女在革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充分肯定及关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广大妇 女第一次享有了政治参与权、经济平等权、文化教育权以及男女婚姻自主权。 使广大妇女参政意识得到提升、 经济地位得以改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实现了男女婚姻自主平等。 受历史条件、战争环境以及经验短缺等因 素影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妇女权益保障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简单化、形式化等局 限,但作为党成立早期对妇女权益保障的初步探索,其积累的经验和留下的深刻教训对当代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9摇 摇 文献标识码:A摇 摇 文章编号:1008-2638(2021)06-0035-04
( 四) 保障妇女受教育权益 苏维埃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妇女教育,除了在宪法大纲上 规定包括妇女在内的工农劳苦大众享有教育权利外,还制定 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确保妇女教育权利赋予实 权。 1932 年,《 江西省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大会文化教育工 作决议》 正式颁布,其内容提及到了青年女工农妇,要和男子 一样享有文化教育的权利,还可以为成年妇女开设俱乐部进 行夜学或者参加识字运动。[9](61) 1934 年颁布的 《 江西省第 一次教育会议的决议案》 提出要号召广大妇女参加夜校、识 字班,“要特别注意妇女教育与妇女干部的培养冶 并号召妇 女“ 开展反对家婆禁止媳妇、老公禁止老婆参加文化教育工 作的斗争冶 [9](92) 江西省第一次女工农妇代表大会也针对教 育问题进行提案并规定:在每村建立一个成年妇女夜校、每 县设立一个女子高等小学,以及开办专门的女子干部培训班 等等,这些提案在实践中都得到了落实。 此外各地还建立了 识字委员会,组织了妇女工读会。 苏维埃地区主办的党校、 团校和列宁学校都吸收妇女参加,扫盲识字运动下妇女的自 身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在教育的影响下,妇女自身素质不断 提高,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妇女的思想政治 觉悟普遍增强。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之成效 ( 一) 妇女参政意识提升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前,妇女政治地位极其低下。 妇 女群体在旧社会时就被隔离在政治活动之外,不能参加选拔 人才的考试,更不能担任公职,没有参政和表达意见的权利。 在家庭中表达自己意见也会被斥责“ 妇人之见冶,妇女正是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成为了男性的附属品,不但毫无政治权 利,生存也常常受到威胁。 在农村,80% 女性都有被卖去当 童养媳和婢女的经历,包办婚姻更是当时社会的常态。 花了 钱的翁姑、丈夫对买来的媳妇随意打骂,严重侵害了她们的 人格权。

中央苏区婚姻政策的历史考察

中央苏区婚姻政策的历史考察
示中央苏区婚姻政策的变迁。

中央苏区时期,各级苏维埃
政权颁布了一系列婚姻政策。这
些婚姻政策是在马克思主义婚恋
观和毛泽东等人早期论述的指引
下,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央苏区
中央苏区司法机关旧址陈列的土地法、
劳动法和婚姻法
2019 年第 8 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那男子专断的社会制度”
。毛
泽东则认为,若要实现男女平等,
不愿受家婆的压迫和打骂向政府
女子当自立。他指出:
“盖我国因
报告,当着政府机关的人去调查
定:
“男女结婚以双方同意为原
数千年不正当的礼教习俗,女子
时,
他们的邻居都以
‘女大当嫁、

则,不受任何人干涉;寡妇任其自
在任何方面,都无位置。从政治、
法 律 、教 育 ,以 至 职 业 、交 际 、娱
[12]
婆对她挺好’
来搪塞” 。
此外,在中央苏区,无论是开
号)——关于婚姻法令之决议》规
由结婚,有借端阻止者严办。”[14]p10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
《中
乐 、名 分 ,一 概 和 男 子 分 开 做 两
展土地革命还是进行乡村建设,
样,退处于社会的暗陬。于不得
。甚至还
目的,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求各级

面对民众婚姻进行规范。
钊指出,要改变男子专制的状况,
有妇女
“帮助家婆压迫童养媳的事
在婚姻原则方面。有的婚姻政
就“要合妇人全体的力量,去打破
情,如叶坪有两三个童养媳,不愿
策明确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例
在十五六岁时,同她老公结婚,更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解放运动

女论语
• 女子出嫁,夫主为亲。前生缘分,今世婚姻。 将夫比天,起义匪轻。夫刚妻柔,恩爱相因。 居家相待,敬重如宾;夫有言语,侧耳详听; 夫有恶事,劝谏谆淳;莫学愚妇,惹祸临身。 夫若出外,须记途程,黄昏未返,瞻望思寻; 停灯温饭,等候敲门:莫学懒妇,先自安身。 夫如有病,终日劳心,多方问药,遍处求神; 百般治疗,愿得长生:莫学蠢妇,全不忧心。 夫若发怒,不可生嗔;退身相让,忍气吞声: 莫学泼妇,闹闹频频。粗丝细葛,熨贴缝纫; 莫教寒冷,冻损夫身。家常茶饭,供侍殷勤, 莫教饥渴,瘦瘠苦辛。同甘同苦,同富同贫, 死同棺椁,生共衣衾。能依此语,和乐瑟琴; 如此之女,贤德声闻。
几千年的男权社会,妇女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她 们没有参政的权利,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参与社会 生活的权利。最为惨烈的,是妇女的缠足。一双小脚的 形成,往往需要数年的缠裹,“小脚一双,眼泪一缸”, 一生的幸福从此葬送于这双小脚。在古代,男人可以有 三妻四妾,但是女人不能有自己的权力,要一心一意跟 一个男人,男人就可以移情别恋,女的就不可以。在家 中就要听一家之主(当然是男人)的话,男人就可以把 女人休了,但女人就不能向男人提出离婚。古代,女人 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的早亡也要一生守寡, 做寡妇,女人不可以向男人吆喝、打男人等,女人不能 跨出家门,男人就可以闯南闯北,参加政治活动,女的 不可以。与兴女学相伴的19世纪末各地天足会的出现为 破除缠足陋习、解放妇女身心拉开了序幕。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大事记
• • • • • • • • 现代 1949年7月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妇女刊物《新中国妇女》创刊。毛泽东朱 德分别为它题词。 1957年11月郑凤荣在北京以1.77米的成绩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这 是中国运动员在田径运动中首次创造世界纪录。 1959年3月7日一艘900匹马力港湾柴油机拖轮“妇女号”在黄浦江下水, 这是中国第一艘由妇女担任全部设计的船舶。 1981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国队以七战七胜 的战绩夺得冠军。其后几年中,中国女子排球队连续五次在世界杯赛、世界 锦标赛和奥运会比赛中获得冠军。 1986年我国卫生部、劳动人事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联合下发的 《女职工保健工作暂行规定》,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为女职工“五期” 保健制定明确规定。 1992年4月3日全国七届人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1995年9月15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从卑贱到平等

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妇女解放运动

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妇女解放运动

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妇女解放运动[摘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针对因长期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妇女问题,颁布了一系列妇女解放的政策。

通过广泛开展政治、经济、婚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解放运动,使苏区广大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获得翻身解放的妇女同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革命斗争中,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中央苏区妇女解放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民族解放同妇女解放统一起来,领导中央苏区的妇女广泛开展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解放运动,动员获得翻身解放的广大妇女同胞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

一、苏区斗争形势日趋严峻凸显妇女解放的重要性在根据地建设初期,各级苏维埃政府并没有特别注重妇女问题,致使赋予妇女的权利仅仅停留在法律文件上,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由于封建礼教的长期影响和熏陶,有的干部对妇女表现出轻视甚至忽视态度。

广大苏区妇女的革命热情和巨大潜力被压抑,根本没有发挥出来。

1930年到1933年之间,蒋介石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军事“围剿”,且进攻一次比一次凶猛,此时唯有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加入到反“围剿”的斗争中,才可能取得斗争的胜利。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充分调动占苏区人口半数的广大妇女的积极性,让她们参与斗争就迫在眉睫了。

为此中央苏维埃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妇女解放政策,切实解放广大妇女,让她们勇敢地投入到保卫苏区、保卫革命胜利果实的战斗之中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妇女解放政策为了动员、解决妇女,破除过去歧视妇女的封建陈腐观念,中央苏维埃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妇女解放政策和措施,使广大的苏区妇女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翻身解放的她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洪流中,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一)改革婚俗制度,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帮助妇女解放思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

从《围屋里的女人》看中央苏区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形成的社会条件

从《围屋里的女人》看中央苏区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形成的社会条件

从《围屋里的女人》看中央苏区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形成的社
会条件
郭婷婷
【期刊名称】《改革与开放》
【年(卷),期】2015(000)020
【摘要】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的农村妇女中成功地发动了一场革命运动.通过这场运动,生活在党领导下的苏区的大部分妇女参加了革命斗争,她们不仅获得了自身的自由和解放,也为中央苏区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围屋里的女人》是一部根据小说《夜如年》改编而成的19集电视剧,讲述了一群在生存线上挣扎,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平等、自由的寡妇的故事.本文旨在通过这部电视剧中女人们悲惨的命运与不屈的斗争来揭示中央苏区时期妇女解放运动形成的社会条件.
【总页数】2页(P107,109)
【作者】郭婷婷
【作者单位】赣州市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女奴到女人——从古华的小说看中国当代农村妇女女性意识的觉醒 [J], 吴平春
2.杂志《女人艺术》与日本的妇女解放运动李先瑞 [J], 李先瑞
3.中央苏区时期党对妇女解放运动的认识与实践 [J], 唐莲英;胡军华
4.中央苏区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措施及其影响研究 [J], 陈兴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 究 现状
建 议
对 中 央 苏 区 妇 女 解 放 运 动 的研 究 是 极 有 价 值 的 。 首
海 人 民 出版 社 1 9 8 6 年 出版 的 《 中 央革 命 根 据 地 史稿 》 , 对
先 ,土地 革命时 民运动考察报告》 , 毛泽东对半殖 民地 、
合、 整理和开发 , 对 与 妇 女 运 动 有 关 的 重 大 事 件 和 重 要 文
献进 行 了较 深 入 的 研 究探 讨 , 为我 们 研 究 中 央 苏 区妇 女 解 放 提供 了重 要 的参 考 。 [ 3 1
真 正 意 义 上 主要 针 对 妇 女 解 放 的 研 究 是 从 2 0世 纪 8 0年 代末 开始 至 今 , 研 究 成 果 主 要 有 以下 几 方 面: 1 . 对 苏 区妇 女 解 放 总体 上 的研 究 。 唐莲英 、 胡 军 华 针 对 中 央 苏 区妇 女 解 放 的理 论 、 法律和组织保障 、 婚姻 自由、
Z 昼 l 堡 鎏兰 生
Z O NGSHUYUSHUPI NG
中央苏区妇女解放研究综述
陈甜
( 江西 农 业 大学
胡 军 华
江西 南 昌 3 3 0 0 4 5 )
[ 摘 要 ] 中 央 苏 区妇 女 解 放 运 动是 党领 导 的 整 个 民族 解 放 战 争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对 它 的研 究 可 以更 进 一 步 的 了解 党领 导
泽 东 指 出 劳动 妇 女 受 压 迫 最 深 , 妇 女是 决 定 革 命 胜 败 的 一 个力量。 [ 2 由在 城 市 发 动 妇 女 运 动 ,到农 村 发 动 妇 女 群 众起 来 开展 武 装 斗 争 、 生产建设 , 支援 革 命 战 争 。 妇 女 解 放
运 动 面 临新 的 情 况 、 新 的形 势 , 因 而 也呈 现 新 的特 点 。 中 国
政 治参 与等 方 面进 行 分 析 探 讨 . 指 出中 央 苏 区政 府 深 知 旧
特点 和规律深化认识 的时期。 这一时期 。 党的工 作重点 由
城 市 转 移 到 农 村 ,开 始 走 群 众 路 线 。 党 在 妇 女 问 题 上 也 明 确 指 出党 的任 务 是 要 特 别 注 意 工农 妇 女 之 中 的 群 众 工 作。 [ 1 ] l r 2 1  ̄再 次 , 这 一 时期 , 党 看 到 了农 妇 的 革 命 重 要 性 , 毛
半封 建 时期 的 中 国妇 女 的 解 放运 动 作 了最 初 的 、 总 体 的 概
括 和把握 。 其次 , 这个 时 期 既 是 中 国共 产 党 对 中 国 革命 特 点 和规 律 进 一 步 了解 和 把 握 的 时期 , 也 是 党 对 妇 女 运 动 的
中央革命 根据地 时期 的各项 工作 进行 了史 料的收集 、 综
妇 女 解 放 运 动 的 方 针 和 目标 以及 它 的 现 实 意义 。梳 理 中 央 苏 区妇 女 解 放 相 关 研 究 的 现 状 , 引起 学界 对 “ 中央 苏 区妇 女 解放 ” 研 究 的 重 视, 从 而 深化 对 该 问题 的研 究 。 都 具有 重要 意 义 。
[ 关键 词 ] 中央 苏 区 妇 女 解放
践相结 合的典范 。 [ 4 ] 林 颂华指 出土地 革命 战争时期 , 中 国
共 产 党 在 探 索解 决 新 情 况 、 适应 新形势的过程 中 , 逐 步 摸
索到妇 女运 动的特有规律 。

共 产党 和 苏维 埃 政 府 明确 规 定 苏 区 男 女 享 有 同等 的权 利 , 但 由于 各 种 因 素 的 影 响 . 在 一 段 时 间里 。 这 些 规 定 并 没 有 真正落实 。 面对 苏 区 形 势 日益 紧 张 , 苏 维 埃 政 府 深 感 妇 女 的革 命 重 要 性 , 采 取 了 一 系列 有 效 措 施 , 保 障妇 女 各 项 权
益 的落 实 , 发 动 了苏 区妇 女 , 她 们 与 男 子 并 肩 战斗 , 为土 地

中 央苏 区 妇女 解 放 研 究 的 现状
对 中 央苏 区妇 女 运 动 的研 究 。 首先 是 从 中央 苏 区史 料 的 整 理 开 始 的 。时 问大 体 上 从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到 2 0世 纪
8 O年 代 初 。 主 要 成 果 有 江 西 人 民 出 版 社 1 9 8 2年 出版 的
《 中央革命 根据地 史料选 编 》 《 江西 苏 区妇女 运 动史料 选
编》 。 此外 , 还 整 理 出一 些 未公 开 出版 的 史 料 汇 编 。 这 些 史 料 为 研 究 中 央 苏 区妇 女解 放 奠 定 了基 础 。 其 次就 是 在 整 个 2 0世 纪 8 0年 代 , 学 术 界对 中央 苏 区妇 女 运 动 的 问题 开 始
中国妇 女 深受 封 建 制 度 的 压 迫 和 束 缚 。 一 直 致 力 于 妇 女 解 放事业 . 对 妇 女 所遭 受 的 苦 难 进 行 了调 查 和 分 析 , 采取 了

系列 解 放 妇 女 的措 施 , 虽 然 在 这 个 过 程 中有 过 偏 差 和 失
误, 但 确 实取 得 了 一 定 成 效 ,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和 中 国 革 命 实
革命战争做 出了重要贡献 。 邱松庆论述 了红色政权建立
后, 党 和 苏维 埃 政 府 采 取 了一 系 列 措 施 和 政 策 , 改 善 广 大
妇女的地位和生活, 并 不 断 地 批 评 和 纠 正 各 级 党 组 织 忽 视
妇女工 作 的错误 倾 向。 [ 6 1 李 霞等人 指 出土地革命 战争 时 期, 随着 苏区斗争形势 日趋 严峻 , 党和苏维 埃政府认识 到 妇 女解 放的重要性 , 开展 了广泛 的妇女解放 运动 , 使 苏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