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 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 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人教版高一上语文9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 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简述画线句的作用。

(2) 结合词中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词中为什么称周瑜为“周郎”“公瑾”?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 结合课本书下注释梳理词中的典故。

(2) 如何理解词中的画线句?3.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 这首词选取了哪些意象?试着用五个短语概括词中包藏的图画。

(2) 谈谈对词中“黄花”意象的理解。

4.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么表现“豪放”词风的?试从景物描写、人物描写、情感抒发几个角度分析。

(2) 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多处用典对作者抒发情感的作用。

(3) 《声声慢》一词的词眼是哪个字?这种情感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的?(4) 鉴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的抒情效果。

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7课《辛弃疾词两首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精品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7课《辛弃疾词两首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精品同步试题)

《辛弃疾词两首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一、课文阅读训练(一)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指出解说不当的一项。

答:()A.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B.两首都是怀古之作,苏词是怀古伤己,辛词则是怀古伤今。

C.辛词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是指代繁华和英雄业迹,通过慨叹它“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了“英雄无觅”的愤激之情;“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表达了赶快建功立业的愿望。

D.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

(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后用了一个典故,写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样写法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答:()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象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三)古典诗词讲究炼字,作者往往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事物特征的字词,表达十分丰富的内容。

阅读时须处处留意,字字咀嚼,才能有所得。

2.《扬州慢》(包括小序)写景很有特色,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心态等各个角度,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描绘了金兵劫后扬州凋蔽、残破的图景,抒发了悲怆之情。

试将这样的词语找出来,按下面类别摘录:①写视觉形象的:②写听觉形象的:③直抒胸意的:(四)借景抒情是古典诗词常见的写法。

作者不言情,而情在景中。

阅读时首先要准确地理解“景”,然后再进一步弄清从“景”中传达出来的“情”。

对下面两句话所表现的“景”与“情”怎样理解才正确?试挑选正确的答案。

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①这句话描绘的“景”是( )A.幽静的B.清凉的C.凄冷的D.明丽的②这样的“景”表达的“情”是()A.凄苦的B.烦恼的C.恬淡的D.空虚的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2012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练习卷C

2012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练习卷C

1.根据提示,填写上句或下句【小题1】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小题2】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小题3】马上相逢无纸笔, 。

(岑参《逢入京使》)【小题4】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小题5】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小题6】苍苍竹林寺,。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小题7】,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小题8】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小题9】,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小题10】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隐写“风景不殊,山河有异”的世乱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

【小题1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__________,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小题12】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与之意思相近,同样强调战争悲壮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2.默写。

【小题1】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小题2】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小题3】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小题4】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小题5】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冀《论诗》)【小题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矫健雄姿及行军迅速的语句是:__________,。

【小题7】《木兰诗》中使用互文手法,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两句是:__________,。

1.寻春韩少华①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

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③“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其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2)通过合作学习,探讨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3)通过创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诗歌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2. 诗歌的主题和意境的探讨。

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2. 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代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向学生介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诗歌,注意语音和节奏的准确性。

(2)让学生自主解释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让学生分组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总结其艺术特色。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检查学生对诗歌的基本内容的掌握。

2. 评价学生的词语和句子解释的准确性,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3. 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讨论的情况,检查学生对诗歌的主题和意境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参考资料:有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解析和评论。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材和参考资料。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练习,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模板,创作一首自己的怀古诗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作业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作业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单选题1、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怀念廉颇,感痛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颇那样的名将了。

B. 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C. 作者怀念廉颇,用追述赵国不重用廉颇而加速灭亡的事实来影响南宋统治者。

D. 作者以廉颇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战的将领,必将重蹈历史上赵国灭亡的覆辙。

【答案】B【解析】标题考查学生对实词中典故使用的理解:典故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增加诗词的内容含量,也增加诗词的委婉含蓄,使得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显得幽曲有致。

本词运用廉颇的典故,显然是对廉颇当年人虽老而心犹壮的敬仰,同时也暗含对他最终未被任用的同情和感慨,联系词人自己的经历,我们就能理解他要抒发的情感了。

2、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朝廷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B.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达自己壮心不已的豪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愤)C.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D.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的能力。

这道题考的是用典的作用。

首先要分清诗歌中用典类型:正面用典(保持典故的本来含意而不做任何修改)、反面用典(利用典故的反面含意来表达感情)、翻新用典(在典故的含意下前进一步,使之产生出新的一层含意来,借以表情达意)等。

本词中用典较多,先读懂全词,再结合典故的意思,区分用典的类型,结合全词的内容,分析各个典故的作用。

A项用的是刘义隆典,B项用的是廉颇典,C项用的是刘裕典,D项用的是孙仲谋典。

做题时,要注意典故涉及的人物、事件、作用是否对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固亭怀古同步练习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固亭怀古同步练习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及词的主旨。

2、体会作者用典、对比、类比手法的运用。

3、品位语言,领悟作者的爱国热忱。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舞榭()歌台巷()陌金戈()元嘉()仓皇()无觅()孙仲谋()狼居胥()廉颇()佛狸祠()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千古江山(2)赢得仓皇北顾(3)可堪回首(4)烽火扬州路3、文学常识填空。

辛弃疾,字,号,(朝代)词人。

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与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

4、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怀念廉颇,感痛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颇那样的名将了。

B.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C.作者怀念廉颇,用追述赵国不重用廉颇而加速灭亡的事实来影响南宋统治者。

D.作者以廉颇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战的将领,必将重蹈历史上赵国灭亡的覆辙。

5、对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警告韩侂胄不要急于事功)6、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7、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置语序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8、名句填空。

(1)元嘉草草,,。

新教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训练(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

新教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训练(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基础过关)1.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指出解说不当的一项()A.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B.两首都是怀古之作,苏词是怀古伤己,辛词则是怀古伤今。

C.辛词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是指代繁华和英雄业迹,通过慨叹它“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了“英雄无觅”的愤激之情;“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表达了赶快建功立业的愿望。

D.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

【分析】D.“两首词都借景抒情”分析有误,虽然两首词都有写景,如《念奴娇•赤壁怀古》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其实是为为描写人物作烘托,两首词更多地应是用典故抒情。

故选:D。

2.选出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在意境上相似的一首()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幕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分析】题干中,“斜阳”“草树”“巷陌”,画面给人沧桑之感,再联系后面的“寄奴曾住”,给人物是人非之感。

D项中的意象有“朱雀桥”“野草花”“夕阳”“燕子”,再联系最后两句,同样使物是人非之感,故两句相似。

A项,“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

“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

B项,“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幕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

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同步练习(含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同步练习(含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含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士人的苏轼,为何要躬耕?倘若细究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因缘。

苏轼是以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任黄州团练副使之职贬居黄州的。

谪黄之初的经济状况,何忠礼先生做过专门的研究。

何先生说,检校官为非正式任命的加官,而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实乃贬官的代名词。

作为加官,是没有俸禄的,仅有一些额外收入。

“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这一虚衔没有现金收入,唯一福利就是可以得到一些官酒,喝完酒之后,卖掉酒囊可得些许现金。

至于团练副使是否有收入,历来众说纷纭。

困境的另一方面来源于家庭成员众多。

苏轼到黄州后不久,一家老小在苏辙的护送下也来到黄州。

其家庭人口数量,虽比不过富家巨室,然有二十余口。

正因为收入锐减,加之食口又多,“平生未尝作活计”的苏轼,在以前阔绰的时候,“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而今“禄廪相绝,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不能不少念”。

苏轼内心一直存在着归隐躬耕的夙愿,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而已。

早在熙宁年间倅杭时期,他就曾经萌生过此种念头。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诗中有“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的表达。

“五亩宅”即孟子笔下的“五亩之宅”,是古代农耕的一种理想模式。

苏轼当时希望能够得到五亩宅地,表明他归隐躬耕的愿望早就存在,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

被贬黄州之后,苏轼的处境变得艰难,他试图借助陶渊明来宽慰自己,经常口诵手抄渊明诗文。

不过,陶渊明虽然归隐之后生活也较为艰难,但毕竟有自己的田产,而苏轼仅是一员迁客。

后来,好友马梦得深知他处境的艰难及内心的夙愿,出手相助,给他谋得一大片荒地。

苏轼苦盼的机会终于来临,他绝无推辞的理由。

苏轼所得之地,在离黄州府治东边不远的东坡。

“东坡”这个名称,注定在苏轼的思想深处要撞击出悠远的历史回音,因为苏轼的偶像白居易被贬忠州后,曾在东坡经营,且东坡有文化美名。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情景默写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梦想是心中努力想要实现的理想,意味着更美好的可能性。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对功利现实的突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弥补。

伟大的诗人总有浪漫的理想,优秀的作品也多寄寓着美好希望。

对于中国当代诗歌创作者而言,要想创作出优秀作品,既要有古人先贤的那种浪漫想象力,又要让梦想照进现实,把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既做“理想家”,又做“写实家”。

王国维说:“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

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

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

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

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这段话可以当作诗词创作的方法论。

今天,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紧密。

在“地球村”里,古今中外的诗学思想交流碰撞空前密切,这为当代诗人博采众长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具体创作中,诗人不仅要关怀现实,还要写出立足有限性,同时又具有理想性、创造性的作品。

亚里士多德说,诗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诗所要揭示的是内在必然性、规律性、普遍性。

这与咱们中国人所说的“道”的思想有点类似。

形上得“道”,形下才有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是“路”的终极追问。

“道可道,非常道。

”“道”瞬息万变,而“诗”是诗人创作瞬间的悟“道”得“意”,意之所向,随物赋形。

所有这些其实是说,诗歌创作要追求“意境”。

意境通过意象呈现,意象又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物”。

问题是,古今时空环境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活中的意象早已改变,即便是相同的意象,所承载的意境也可能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诗词创作不能“太拟古”,而要扎根当代生活,深入生活现场,触摸时代痛点、泪点、兴奋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 (含答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 (含答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一、翻译诗歌,理解含义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二、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9分)霜风①陆游霜风近海夜飕飕,敢效庸人念褐裘。

关吏虽通西域贡,王师犹护北平②秋。

黄旗驰奏有三捷,金印酬功多列侯。

愿补雁行③身已老,区区畎亩亦私忧。

【注】①本诗写于南宋宰相韩侂胄北伐之时。

②北平,指西汉右北平郡(今辽宁凌源市西南)。

③雁行,队伍的前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第一句中“霜风”既照应了标题,又为诗中所涉及的北伐之事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

B. 第二句中的“敢”表肯定语气,流露出作者只能成为一个只关心衣食之事的庸人的无奈。

C. 第三、四句说明南宋朝廷一方面在派使者与金人和谈纳贡,另一方面在加强防备,防御金兵。

D. 从整首诗歌来看,诗人内心依旧怀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却也为自己有心无力而遗憾。

2.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陆游对待韩侂胄北伐一事在态度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分)诗歌鉴赏(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9分)减字木兰花朱敦儒刘郎①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②。

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③。

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注】①刘郎:指唐诗人刘禹锡。

他曾被贬至南方连州、朗州等地,作者此时也因战乱而流浪南方。

②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有“桃花依旧笑东风”之句。

这句是说诗人已老,花月繁华引不起他的兴致。

③浔阳江上: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作者作此词时已是在南渡之后,人已老,首句写“刘郎已老”有自比之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同步练习测试卷(含答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同步练习测试卷(含答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一句有何深刻含意?试结合全词分析。

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折射出作者怎样的心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三句,表现作者对孙权的追慕,暗含对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

B.词中将京口楼台的长存与英雄余韵的消逝进行对比,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

C.“想当年”三句,追忆刘裕北伐收复失地的旧事,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D.“佛狸祠下”与“烽火扬州路”今昔对比,抒发作者忧国伤时的悲痛心情。

4.这首词最后三句用廉颇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课内诗文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1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1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辛弃疾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

西楼著意吟赏,何必问更筹①!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鲸饮未吞海②,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

天宇迥,物华幽。

中州③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④,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⑤。

【注】①更筹:古时夜间计时工具,即更签。

此指时间。

②鲸饮未吞海:化用了杜甫《饮中八仙歌》中“饮如长鲸吸百川"的诗句。

③中州:指当时沦陷的中原地区。

④蕞尔:微小。

⑤扶头:指饮酒。

(1)下列对本词的解说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题目中的“和"指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或体裁做诗词。

B.上阕中词人用“冰雪”“百川"比喻自己的胸怀,用“吞海”“剑气"寄语着壮志。

C.下阕中“浮”“迥"“幽”等词描绘了月光浮动、天空高远、景色清幽的画面。

D.这首词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行文波澜起伏,写景生动形象,细腻柔美,抒情真切动人。

(2)词中“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稼轩之词豪”。

请结合本词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简要赏析辛弃疾的词风。

2.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2)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

第2.4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原卷版)

第2.4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原卷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练习题一、夯实基础1.给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舞榭.()歌台寻常巷.()陌②封狼居胥.()佛.()狸祠下2.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元嘉草草..(轻率) B.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C.烽火扬州路.(道路) D.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木屋)3.下列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B.血色罗裙翻酒污。

C.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4.下列选项中的文人,与对联中描写的顺序相一致的一项是()。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④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⑤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范仲淹颜真卿辛弃疾李白李清照B.范仲淹文天祥辛弃疾陶渊明李清照C.辛弃疾范仲淹颜真卿李白柳永D.辛弃疾文天祥颜真卿陶渊明柳永5.根据课文,结合句意,完成填空。

①描写刘裕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

②“,,”用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以免重蹈覆辙。

二、阅读理解(阅读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各题目)1.“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运用了古今对比的表现手法,下列四首诗的表现手法与其相似的一项是()。

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之典,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含答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含答案)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风格豪壮悲凉,用典贴切自然,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B.《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C.《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富有现实主义色彩。

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堪称绝世名作。

D.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险遭杀身之祸。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他借咏史,抒发了郁积胸中的块垒。

2.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典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慨叹江山依旧,像孙仲谋那样英明果断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流露出对孙权的欣赏之情。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赏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不思北伐的痛心与愤懑之情。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史实,委婉劝诫韩侂胄伐金必须作好准备,不能草率行事。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廉颇自比,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人已老的苍凉抑郁之情)3.下面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中运用的典故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而遭惨败,慨叹刘裕竟有这样不肖的儿子。

B.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而遭惨败,慨叹南宋张浚北伐亦曾重蹈覆辙。

C.以刘义隆草率出兵而惨败,类比南宋张浚北伐失败,慨叹南宋遭到挫败。

D.以刘义隆草率出兵而惨败的历史教训,借古讽今,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出兵。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
辛弃疾一生为抗金复国而奋斗,但始终未能得到重用。他在词中表达了自己的悲愤之情,感叹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尽管遭遇地,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富强。这种爱国情怀贯穿了整首词,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读了上述文字,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请据此以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①赏花灯玩花灯②更要闹元宵③元宵的民俗有动也有静
3.B
4.①两首词都充满了词人对英雄人物的赞叹与敬仰。
②历史变化,物是人非,古今往来的英雄们,随时间的流逝而淹没,词作充满无奈与感伤。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词人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
A.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巷:胡同,里弄
B.人道寄奴曾住寄奴:这里指刘义隆的小名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犹:尤其
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吃饭,动词
6.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怀古抒情,词人以“千古江山”起笔,气势豪迈,喷薄而出。
B.词的下片借古事影射现实,寓议论于叙事之中,既有警示又暗含忧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文阅读训练(一)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指出解说不当的一项。

答:()A.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B.两首都是怀古之作,苏词是怀古伤己,辛词则是怀古伤今。

C.辛词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是指代繁华和英雄业迹,通过慨叹它“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了“英雄无觅”的愤激之情;“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表达了赶快建功立业的愿望。

D.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

(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后用了一个典故,写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样写法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答:()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象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三)古典诗词讲究炼字,作者往往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事物特征的字词,表达十分丰富的内容。

阅读时须处处留意,字字咀嚼,才能有所得。

1.《雨霖铃》上阕描写了送别的典型环境。

试按要求摘引原文词语作答:①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送别时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送别的心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送别的表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扬州慢》(包括小序)写景很有特色,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心态等各个角度,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描绘了金兵劫后扬州凋蔽、残破的图景,抒发了悲怆之情。

试将这样的词语找出来,按下面类别摘录:①写视觉形象的:②写听觉形象的:③直抒胸意的:(四)借景抒情是古典诗词常见的写法。

作者不言情,而情在景中。

阅读时首先要准确地理解“景”,然后再进一步弄清从“景”中传达出来的“情”。

对下面两句话所表现的“景”与“情”怎样理解才正确?试挑选正确的答案。

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①这句话描绘的“景”是( )A.幽静的 B.清凉的 C.凄冷的 D②这样的“景”表达的“情”是()A.凄苦的 B.烦恼的 C.恬淡的 D.空虚的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①这句话描绘的“景”是()A.单调死板的 B.富有生机的 C.赤地千里的 D.荒凉空旷的②这样的“景”表达的“情”是()A.惊诧的 B.得意的 C.悲伤的 D.愤慨的二、基础知识检测1.下列词人按豪放派和婉约派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李煜②柳永③苏轼④秦观⑤李清照⑥辛弃疾⑦姜夔A.①③⑥⑦/②④⑤ B.③④⑥⑦/①②⑤C.③⑥⑦/①②④⑤ D.③⑥/①②④⑤⑦2.名句衔接①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③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⑤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⑦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__。

⑧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不是以号为名的作家集著()A.《淮海集》 B.《白石道人歌集》C.《稼轩长短句》 D.《白氏长庆集》4.姜夔《扬州慢》的开头①“淮左名都”,②“竹西佳处”,及上片结尾的“都在空城”,③分别指的是什么地方?选出正确的一项()A.①指扬州②扬标州附近一处风景区③泛指一般的城市B.①和②均指扬州③泛指一般的城市C.①②③都指扬州D.①指南京②指瓜州③指扬州5.阅读下列句子完成以下两题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④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⑧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⑨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⑩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上述句子全出自唐人作品的一组是()A.①③④⑦⑨ B.①③⑤⑦⑨ C.③④⑦⑨⑩ D.③④⑤⑨⑩(2)上述句子出自不同作品,对这些作品分类正确的一组是()古诗绝句词律诗A①④⑨⑩②③⑥⑧⑤⑦B①⑤②⑨⑩③⑥⑧④⑦C①⑦⑨⑩②③⑥⑧④⑥D①⑦⑨⑩②⑥⑧③④⑤6.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人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7.选出对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A.烟波微茫信难求(实在、的确)B.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长诗)D.一尊还酹江月。

(把酒洒在地上)E.都门帐饮无绪。

(京城门)F.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创作)8.下列诗句各表现什么季节的景色?顺序号写在横线上①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②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⑤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⑦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⑦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A.春__________ B.夏__________ C.秋__________ D.冬__________【创新能力训练】整理学过的知识,学会在比较中鉴赏文艺作品。

1.下面各句均摘自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古代诗词。

请写出每句的出处和作者,这些诗句有何共同之处?试用《雨霖铃》中的一句词加以说明。

①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②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③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⑤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⑥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⑦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⑧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⑨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某同学对《扬州慢》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进行一番比较,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

他还没有很好地进行概括,请你与他合作,得出恰当的结论:①两位作者的生卒年:姜夔 1155—1221年辛弃疾 1140—1207年这说明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两首词都涉及到作者的见闻经历:《扬州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这说明两首词都涉及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重要历史背景。

③这两首词都借历史人物抒发现实情怀:《扬州慢》中提到杜牧。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到孙权、刘裕、廉颇。

这种写法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结论(要求指出这两位词人的不同风格)。

【学科渗透训练】对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而言,保持自身的体温并非易事,而水生动物要保持体温则更为困难。

为使新陈代谢保持在低水平,迄今全世界绝大多数的鱼类都是冷血动物。

根据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对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而言,保持自身的体温并不是太难的。

B.冷血动物是全世界绝大多数的鱼类。

C.水生动物都是冷血动物。

D.迄今为止世界绝大多数鱼类的新陈代谢都保持在低水平。

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课文阅读训练(一)D (二)C (三)1.①寒蝉凄切②晚③长亭(都门)④骤雨初歇⑤帐饮无绪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2.①夜雪暮色,青青、寒水、冷月。

②清角次寒,戍角悲吟。

③悲、怆然、感慨、厌、惊。

(四)1.①C ②A 2 .①D ②C 二、基础知识检测 1.D 2.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②多情自古伤离别③一时多少豪杰④两情若是久长时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⑥千里共婵娟⑦人比黄花瘦⑧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D 4.C 5.(1)A (2)C 6.B 7.C 8.A③⑧ B⑦ C②④ D①1.①《送友人》李白。

②《孔雀东南飞》③《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④《送元二使安西》王维⑤《兵车行》杜甫⑥《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⑦《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⑧《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这些诗句都表现了离别的悲伤,即“多情自古伤离别”。

2.①生活在同一时代②宋金军事对峙③用典④虽然姜夔和辛弃疾都生活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社会十分动荡的南宋时代,虽然池们的作品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但由于两人的经历不同,精神境界不同,因此作品的格调也就不同。

例如,对敌人的侵扰破坏;姜词说“废油乔木,犹厌言兵”,只是抒发悲痛之感;而辛词则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充满了战斗之豪情。

姜词感慨昔盛今衰,再三提到杜牧;辛词则壮心不已,连举孙权、刘裕、【学科渗透训练】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