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题及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思考题一、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二、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其中还明确指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和着力重点: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新认识、方略的新发展、举措的新突破。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理论上讲,是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的。
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彼此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实践上讲,是由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题目和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期末考试1、[多选题一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人类社会常态稳态发展的普遍要求A:文化多元是指现实生活中各种思想文化存在的状态B:指导思想的一元性是社会文化规范发展的自觉的必然要求C:社会意识的多样化与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不同层次的问题D: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人类社会常态稳态发展的思想基础ACD2、[多选题]资本主义社会人被物化、劳动被异化表现为:A:人的价值等同于物的价值B:人成为机器的一部分C:劳动创造的财富越多,劳动者获得的财富份额越少D:严重的商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挤压了人的存在价值bcd3、[多选题]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更为复杂局面,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A: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人口基数大,资源短缺的压力B:就业压力c:扶贫减贫压力等D:解决矛盾的出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D\abc4、[多选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生产资料公有制C:计划经济D:按劳分配bd5、[多选题一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A:经济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B:唯物史观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协调发展c:社会的发展必然体现和服务于人的解放D:人的解放体现为经济、政治、文化和自然等多方面abd6、[多选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要坚持A: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B:高效执政C:民主执政D:廉洁执政ac7、[多选题]如何理解文化A:文化有多重理解:广义、中义、狭义I:广义文化指人类通过物质和精神生产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C:狭义文化专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D:酒文化、茶文化是指狭义文化abcd8、[多选题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导向包括A:积极进步B:先进文明C:科学D:和谐BD9、[多选题.在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A: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B: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C: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D: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abcd10、[多选题]中国目前文化多元的存在样态A:从时间上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杂糅B:从性质上分:封建文化、社会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C:从主体上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D:从地域上分:东北文化、吐鲁番文化等ABcd11、[多选题]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容构成包括:A:有关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发展的本质、动力、规律等问题B:研究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如,发展与稳定、发展与公平等问题C:社会发展理论要对当代发展模式,即现代化模式进行系统研究D:细节和具体问题的研宄ABC12、[多选题j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针对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狭义上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所存在的不足B:要替代小康社会目标C:是解决中国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问题,不是替代小康社会D:“小康”是相对于“贫穷”和“富裕”而言,“和谐”是相对于“矛盾”与“冲突”而言acd1 3、多选题党的各项建设既各有侧重又彼此联系,其中主线是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执政能力建设D:先进性建设CD14、[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违法、犯法的行为A:教师适当惩罚学生B:教师采用各种方式体罚学生C:教师私拆私扣学生的信件D:教师批评犯错误的学生bc15、[多选题.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A:完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B: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C:适应人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的比较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D: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BCD16、[多选题]文化多元的双重性A:思想自由、民主的必然结果B:思想分化,社会离心力增大C:带有不可避免性D:关键在整合和引导AbCD1 7、[多选题]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领导主要体现在A:总揽全局、协调各方B: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C:确定奋斗目标D: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Acd18、[多选题]廉洁从教的内容包括A:坚持高尚情操B:发挥奉献精神c:自觉抵制社会不蘸风气D:不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Abcd19、[多选题]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A:发达的经济B:高度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统一C:城市化和世俗化D:知识占居突出地位abcd20、[多选题]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对历史上人的发展的继承与推进A:可取古代人的发展形式之崇高(人表现为目的和形式上的全面)摒弃其内容之原始B:取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发展的内容之深刻(形成普遍或全面的社会鞋系、多方面的需求和全面的能力体系),摒弃其形式的鄙俗和狭隘(物的异化之形式)C:将古代和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之合理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D:“个人的自由、和谐和全面的发展”ABCD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市场,就应该A:发展重点文化产业B:转变文化产业增长方式C: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健全各娄文化市场D:发展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abcd22、[多选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A:主要矛蓿B:基本矛盾C:重要矛蓿D:突出矛盾ab23、[多选题j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A:积极推进城乡统筹B:发展现代农业和深化农村改革C:促进农村公用事业发展D:增加农民收入abcd如何理解现代文化软实力A: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崇首先提出的概念B:“软实力”指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文化力量C: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啡力D:与经济、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相对aBCd25、[多选题j文化发展的工作重点,就是抓紧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A:抓好基层文化建设B:抓好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推出一批优秀文化产品C: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文化创新能力建设D:抓好文化“走出去”和人才培养ABCD26、[多选题J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是A:体制改革B:经济调节c:市场监管D: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ABCD27、[多选题]马克思把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存方式、人的发展的历史表现形式概括为:A:原始的丰富性B:人的依校性C:自我牺牲D:这一时期人的个性遭到扼杀,是应当被诅咒的历史时期abc28、[多选题]严谨治学对教师来说,A:严格要求自己B:严格要求学生C:刻苦学习、求知,有两个具体内容,即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D: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诲人不倦cd29、[多选题]社会主义新矛盾的“新”体现在A:“用和平的方法”进行非对抗的斗争B:和谐起着主要的动力作用C:和谐是斗争的目的,斗争是和谐的手段D:按照矛盾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方针方法来解决ABCD30、[多选题]‘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生存方式、人的发展的历史表现形式概括为:A:全面发展B:能力依赖C:个人与社会的一致D:每个人自由而垒面地发展ABC3 1、[多选题]要不断培育科学的和谐发展文化就要树立A:高效发展的理念B:快速发展的理念C:协调发展的理念D:创新发展的理念ACD32、[多选题j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把握几个方面A:科学发展B:共同富裕C:民主法制D:文明进步Abcd33、[多选题: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要促进社会风气不断改善,形成的文明风尚是A:知荣辱B:讲正气C:树新风D:促和谐Abcd34、[多选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应该是A: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B:乡风文日_C:村容整洁D:管理民主Abcd35、[多选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四个尊重”的重大方针包括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D:尊重创新Abc36、[多选题.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是指A: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当代面方社会发展理论B:面方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现代化问题C:“现代化”被界定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或变迁D:它有人娄社会发展理论的共同主题abc37、[多选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几个重要原则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A: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民主法治e: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坚持依法执政acb38、[多选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A: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B: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C:成为求真务、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D: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Abc39、[多选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旗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ABCD40、[多选题]下面有关教师为人师表的特征正确的是A: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B:为人师表具有突出的严谨性C:为人师表具有较弱的激励性D:为人师表镍乏可操作性AB4 1、[多选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A:计划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B: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C: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惟一调节者D:一切经济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abd42、[多选题:ad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内涵包括A:生产力发展B:经济发展C:生活幸福D:社会公平和谐AD43、[多选题j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A: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B: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C: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人民过上富裕生活的社会D:共同富裕的社会Abcd44、[多选题]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思想理论建设,表现在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B: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C: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D:坚持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abcd45、[多选题.人的三种基本存在形态A:人的存在形态即人的本质问题,人之为人的根据问题B:人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作为“人种”的人类C:是依据不同社会关系把不同的人区别开来的群体D:作为不同个体而存在的个人BCD46、[多选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论断指明了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C:从生产力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D: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ABCD47、[多选题]科学发展观的内涵A:以人为本B: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c: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D: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技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于放Abcd48、[多选题:从个人的发展的社会基础入手,描述个人的社会关磊和个性的发展特征,可将之概括为“人的依赖关系”其含义是:A:对血缘关系的依校B:对共同体的依粕C:对权力的依赖D:个人意志和权利的放弃49、[多选题]文化“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B: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C: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D:经济力和军事力Abc50、[多选题.从个人发展的社会基础出发,阐述个人的社会关系和个性发展的特征,可将其描述为“物的依赖关系的个人独立”,其表面上的“个人独立”是虚假的含义是:A:这种物的依籁关系使个人独立成为表面B:物的依赖关系作为人的生存条件条件限制着个人,个人必须从属他们,并受他们统治C:劳动者必须出卖劳力,必须使其劳动力和劳动成为资本家的资本D:人对货币或交换的依赖i劳动对资本的依赖;劳动对机器体系的依赖ab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题目和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题目和答案D:廉洁执政ac7、[多选题]如何理解文化A:文化有多重理解:广义、中义、狭义I:广义文化指人类通过物质和精神生产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C:狭义文化专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D:酒文化、茶文化是指狭义文化abcd8、[多选题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导向包括A:积极进步B:先进文明C:科学D:和谐BD9、[多选题.在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A: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B: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C: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D: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abcd10、[多选题]中国目前文化多元的存在样态A:从时间上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杂糅B:从性质上分:封建文化、社会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C:从主体上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D:从地域上分:东北文化、吐鲁番文化等ABcd11、[多选题]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容构成包括:A:有关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发展的本质、动力、规律等问题B:研究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如,发展与稳定、发展与公平等问题C:社会发展理论要对当代发展模式,即现代化模式进行系统研究D:细节和具体问题的研宄ABC12、[多选题j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针对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狭义上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所存在的不足B:要替代小康社会目标C:是解决中国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问题,不是替代小康社会D:“小康”是相对于“贫穷”和“富裕”而言,“和谐”是相对于“矛盾”与“冲突”而言acd1 3、多选题党的各项建设既各有侧重又彼此联系,其中主线是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执政能力建设D:先进性建设CD14、[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违法、犯法的行为A:教师适当惩罚学生B:教师采用各种方式体罚学生C:教师私拆私扣学生的信件D:教师批评犯错误的学生bc15、[多选题.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A:完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B: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C:适应人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的比较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D: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BCD16、[多选题]文化多元的双重性A:思想自由、民主的必然结果B:思想分化,社会离心力增大C:带有不可避免性D:关键在整合和引导AbCD1 7、[多选题]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领导主要体现在A:总揽全局、协调各方B: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C:确定奋斗目标D: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Acd18、[多选题]廉洁从教的内容包括A:坚持高尚情操B:发挥奉献精神c:自觉抵制社会不蘸风气D:不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Abcd19、[多选题]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A:发达的经济B:高度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统一C:城市化和世俗化D:知识占居突出地位abcd20、[多选题]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对历史上人的发展的继承与推进A:可取古代人的发展形式之崇高(人表现为目的和形式上的全面)摒弃其内容之原始B:取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发展的内容之深刻(形成普遍或全面的社会鞋系、多方面的需求和全面的能力体系),摒弃其形式的鄙俗和狭隘(物的异化之形式)C:将古代和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之合理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D:“个人的自由、和谐和全面的发展”ABCD2 1、[多选题J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市场,就应该A:发展重点文化产业B:转变文化产业增长方式C: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健全各娄文化市场D:发展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abcd22、[多选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A:主要矛蓿B:基本矛盾C:重要矛蓿D:突出矛盾ab23、[多选题j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A:积极推进城乡统筹B:发展现代农业和深化农村改革C:促进农村公用事业发展D:增加农民收入abcd24、[多选题]如何理解现代文化软实力A: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崇首先提出的概念B:“软实力”指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文化力量C: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啡力D:与经济、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相对aBCd25、[多选题j文化发展的工作重点,就是抓紧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A:抓好基层文化建设B:抓好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推出一批优秀文化产品C: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文化创新能力建设D:抓好文化“走出去”和人才培养ABCD26、[多选题J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是A:体制改革B:经济调节c:市场监管D: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ABCD27、[多选题]马克思把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存方式、人的发展的历史表现形式概括为:A:原始的丰富性B:人的依校性C:自我牺牲D:这一时期人的个性遭到扼杀,是应当被诅咒的历史时期abc28、[多选题]严谨治学对教师来说,A:严格要求自己B:严格要求学生C:刻苦学习、求知,有两个具体内容,即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D: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诲人不倦cd29、[多选题]社会主义新矛盾的“新”体现在A:“用和平的方法”进行非对抗的斗争B:和谐起着主要的动力作用C:和谐是斗争的目的,斗争是和谐的手段D:按照矛盾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方针方法来解决ABCD30、[多选题]‘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生存方式、人的发展的历史表现形式概括为:A:全面发展B:能力依赖C:个人与社会的一致D:每个人自由而垒面地发展ABC3 1、[多选题]要不断培育科学的和谐发展文化就要树立A:高效发展的理念B:快速发展的理念C:协调发展的理念D:创新发展的理念ACD32、[多选题j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把握几个方面A:科学发展B:共同富裕C:民主法制D:文明进步Abcd33、[多选题: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要促进社会风气不断改善,形成的文明风尚是A:知荣辱B:讲正气C:树新风D:促和谐Abcd34、[多选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应该是A: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B:乡风文日_C:村容整洁D:管理民主Abcd35、[多选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四个尊重”的重大方针包括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D:尊重创新Abc36、[多选题.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是指A: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当代面方社会发展理论B:面方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现代化问题C:“现代化”被界定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或变迁D:它有人娄社会发展理论的共同主题abc37、[多选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几个重要原则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A: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民主法治e: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坚持依法执政acb38、[多选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A: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B: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C:成为求真务、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D: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Abc39、[多选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旗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ABCD40、[多选题]下面有关教师为人师表的特征正确的是A: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B:为人师表具有突出的严谨性C:为人师表具有较弱的激励性D:为人师表镍乏可操作性AB4 1、[多选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A:计划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B: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C: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惟一调节者D:一切经济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abd42、[多选题:ad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内涵包括A:生产力发展B:经济发展C:生活幸福D:社会公平和谐AD43、[多选题j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A: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B: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C: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人民过上富裕生活的社会D:共同富裕的社会Abcd44、[多选题]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思想理论建设,表现在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B: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C: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D:坚持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abcd45、[多选题.人的三种基本存在形态A:人的存在形态即人的本质问题,人之为人的根据问题B:人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作为“人种”的人类C:是依据不同社会关系把不同的人区别开来的群体D:作为不同个体而存在的个人BCD46、[多选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论断指明了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C:从生产力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D: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ABCD47、[多选题]科学发展观的内涵A:以人为本B: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c: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D: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技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于放Abcd48、[多选题:从个人的发展的社会基础入手,描述个人的社会关磊和个性的发展特征,可将之概括为“人的依赖关系”其含义是:A:对血缘关系的依校B:对共同体的依粕C:对权力的依赖D:个人意志和权利的放弃49、[多选题]文化“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B: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C: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D:经济力和军事力Abc50、[多选题.从个人发展的社会基础出发,阐述个人的社会关系和个性发展的特征,可将其描述为“物的依赖关系的个人独立”,其表面上的“个人独立”是虚假的含义是:A:这种物的依籁关系使个人独立成为表面B:物的依赖关系作为人的生存条件条件限制着个人,个人必须从属他们,并受他们统治C:劳动者必须出卖劳力,必须使其劳动力和劳动成为资本家的资本D:人对货币或交换的依赖i劳动对资本的依赖;劳动对机器体系的依赖abc。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题答案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题答案目录导论 1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12.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13.如何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 1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 21.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和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与最大实际? 2如何认识并切实抓住我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2、怎样理解我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有所作为? 33、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与任务?4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51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建设对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意义?5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53、为什么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6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61、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62.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谈谈你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意义的认识。
63、如何认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74为什么说中国既没有搞三权鼎立的政治基础,也没有搞三权鼎立的经济基础? 7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8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内在联系? 82、怎样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有效路径? 83、怎样科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04、请谈谈你对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的看法。
10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111.怎样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112、如何在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23、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24.创新社会治理的原则和措施有哪些? 12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31、为什么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132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43、为什么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 144、识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是解决生态难题的必由之路? 15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 16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62、如何正确认识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 163、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如何全面从严治党? 16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 17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作了新调整,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的外交战略? 17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如何认识和评价这种变化?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题目及答案
*录音主要内容:————以书本为本————题型:论述(5*4),问答(20*2),材料分析(相当于小论文40,记得要写题目,要答全面,横向纵向多方面比较)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有什么指导意义?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为什么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3.为什么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特别提出来,这样做有什么意义?4.请联系中国近30年的改革与实践,谈谈中国模式的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5.中国是一个把民族国家和文明国家结合起来的大国,请阐述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特点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中国“文明型国家”的主要特征是:第一,我们有占世界1/5的人口,约等于100个欧洲中等国家的规模。
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学习 + 创新 + 巨大人口产生的规模效应 + 影响中国和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必考题目》(全)1、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从“三位一体”三个方面把握,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什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党的执政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明实践途径;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党的思想灵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党的执政方略和执政手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理论与实践是围绕着哪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3、中国国情可以概括为“三个没有变”,具体是指哪三个什么方面“没有变”?1)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3)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4、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6、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指什么?第一种简单的答案:从系统的观点看来,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互为条件的辩证统一体。
试题.习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思考题及答案
1.如何从道德与法律的层面看待“常回家看看”?从道德层面看,中国自古是一个讲求父慈子孝的国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的观念深入人心,反映了人们对需要特别关爱的老人的深厚情感。
老人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又为抚养和教育晚辈付出了心血,当他们年老体弱时,理应得到社会、子女和家庭成员的尊重与回报。
从法律层面看,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即经济上的必要帮助和精神上的关心照顾,这种义务是无条件的。
将“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最大的意义在于:用法律条文规范道德,让子女认识到“精神慰藉”对老人的重要性,明确自己有对父母进行精神赡养的责任和义务,也体现了法律对道德领域的调解和规范。
2.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决当前中国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等养老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他们的情感需求也越来越明显。
老人奋斗了一生,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子女和家庭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理应受到社会和子女的回报。
这种回报应该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
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政府、家庭和个人等各方面共同努力。
第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老爱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就要求做子女主动承担起孝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在生活上关爱照顾好父母,在精神上使老人得到愉悦。
倡导在外的子女要多关心老人的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多打电话,多说几句关心的话,与此同时也要好好工作,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世界,并成立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从而给父母老年生活增加一点幸福感。
第二,邻里、亲朋好友都是空巢老人的精神支柱。
社会应该在空巢老人的集聚区多组织交流活动,使他们彼此认识和熟悉,最后可以互帮互助。
第三,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容忽视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政府应该扩大养老覆盖面,增加养老保险等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政府应该多鼓励社会力量关注空巢老人问题,使它在家庭、社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使老人享受到老年时应有的快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思考题答案完整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导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1.两大主要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2.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来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两大历史任务间的关系(1)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
4.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1)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2)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正确把握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3)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体现为三个紧密联系)(1)将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起来。
(2)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起来。
(3)将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试题.doc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试题1、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答:基本问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什么样的思想来指导的重大问题。
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问题,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又要根据时代条件和人民愿望发展社会主义。
(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重大问题,(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这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式、途径和冃标任务的重大问题。
主要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以来的重要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以及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这一问题,须首先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从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踏上了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
在这个伟大的历史征程中,党紧紧依靠人民,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指引下,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展现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实现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是总结我们党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又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承担着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完整word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思考题(内附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一、简述题1、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人物的责任,突出表现在哪“三件大事”上?中国共产党担当起了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突出表现在“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什么是“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也指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国家面积、地形、气候、经济实力、经济体制、生产力、对外关系、政党、政治体制、人口、家庭、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等。
一个国家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其在一定历史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3、为什么说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初步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1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并非人才强国;(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然处在世界后列;(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4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5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水平;(6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我国为什么不能搞“三权分立”?“三权分立”这种制度相对于封建专制统治与个人独裁是一种进步,是同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特征相适应的精巧设计。
它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各党派和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试卷与参考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试卷与参考答案一.简述题(1)马克思主义文化:认为“人是自由自觉的类存在物。
”人是文化发生的原因、发展的动力和目的。
文化即“人化”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其内涵严整性和实用效应到宋明时代发展到顶峰。
程朱陆王吸收道佛思想方法,将儒家道德说教发展为哲学,兼顾了天人、道体、心性、知行等思考,进一步为内圣外王的价值人生和纲常伦理的社会理想提供了统一的逻辑认知和信仰原则,成为统摄人心、维系政治秩序的有力工具。
(3)大者而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四处相融的特性:其一,传统儒释道是中国古人生存智慧的结晶,富于实用理性,关注人生,注重历史经验,与马克思主义远承古希腊人文理性、近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人文主义和唯物主义传统,坚持历史实践的基本观点相通;其二,中国文化有阴阳变易、对立统一等丰富的辩证内容,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相通之处;其三,儒家讲调和,也承认汤武革命顺天应人;讲民本、爱民、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讲夷夏之防,也讲大一统和世界大同。
这些与马克思主义反抗压迫、追求平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相通。
其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在研究路径和思维理念上是同质性的,即:本原或本体与万事万物或现象统一于现实生活世界,本原或本体内在于万事万物或现象,万事万物或现象分有本原或本体。
这些相通相合之处,是马克思主义能为中国人接受,与中国文化相融,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人民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原则的重要因素。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什么样的特殊性,和别的国家相比有什么不同(1)中国的国体和政体1)中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我国最根本的国家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题库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导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科学体系一,名词解释: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正标准问题的讨论,认真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和“文化大革命”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
会议的伟大功绩在于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两次历史性飞跃:我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历史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二、简述题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4)条6,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
参见本章论述题第6题。
第一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名词解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它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进行,开创了崭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简述题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首先,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一致。
但这种一致是相对的、暂时的,是历史的、发展的一致,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的一致。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就会失去活力。
因此,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才能破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其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解放思想就是要破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束缚,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探索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并以这种关于规律性的认识来指导我们的行动,从而在实践中检验这些认识的真理性,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一致与统一。
所以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实事求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辨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使主观与客观、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但主观是否符合客观,思想是否符合实际,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加以检验。
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从根本上破除一切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克服与消除思想僵化,从而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阶段一、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是区别于其他一切剥削制度的基本方面,是社会主义得以存在的历史根据。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加深的。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作了科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科学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理论成果之一。
它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
“一个中心”指坚持经济建设为各项工作的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离不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作出新的概括,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是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根据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和当代中国情况的研究,形成了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简述题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是什么?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14条。
4,简述我党确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意义。
参见本章论述题第3题。
三、论述题1,怎样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
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的这一科学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
第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强调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科学证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内容。
第二,邓小平在这一科学概括中,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我国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失。
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仍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还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和外资经济等经济形式,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的补充形式长期存在。
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中确实还存在着某些剥削现象,但社会主义的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本质应有之义。
第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它们是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邓小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来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既讲了生产力方面的本质要求,又讲了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第四,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科学概括,科学地回答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理论意义。
这一科学概括,纠正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一般论述,并根据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解,简单地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的局限性,摆脱了长期以来人们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后为什么还要搞清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这对于牢牢把握住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五,这一科学概括,为我们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明确的方向。
邓小平在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时,是以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前提和基础的。
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充分证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
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以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前提条件。
没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也就没有社会主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对于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为什么说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
其重要特点,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
这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前提有很大的不同。
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第二,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有了巨大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已经建立,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综合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中国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努力。
在肯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从总体来说,我国经济文化水平仍比较落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
社会生产力还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还未完全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
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化程度不高,至今我国农业人口仍占大多数,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要实现工业化,不是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