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理论__开启《老人与海》的一把钥匙——兼《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老人与海》的背景知识。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要素。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作者简介:海明威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小说背景:20世纪中期的美国文学背景和《老人与海》的创作背景。

小说概述: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及情节发展。

第二章:作品分析与解读2.1 作品主题分析探讨作品中的自由、勇气、毅力等主题。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2.2 人物形象解读分析主人公老人圣地亚哥的性格特点和象征意义。

探讨小说中其他人物形象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章:文学技巧与表达3.1 叙述技巧分析分析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

探讨叙述视角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影响。

3.2 语言风格与象征手法分析小说中的简洁明了的语言风格和冰山理论。

探讨象征手法在小说中的应用和作用。

第四章:批判性思维训练4.1 讨论与思考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思考。

4.2 写作练习第五章:拓展与应用5.1 比较研究引导学生比较《老人与海》与其他文学作品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分析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点。

5.2 创意写作要求学生以老人圣地亚哥为原型,创作一篇关于他年轻时代的故事。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写作能力。

第六章:文化背景与时代意义6.1 相关历史与文化背景介绍20世纪中期的美国历史背景,包括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

分析《老人与海》中的文化元素和时代特征。

6.2 作品的时代意义探讨《老人与海》对当时社会的反映和批判。

分析小说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第七章:课堂互动与讨论7.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老人与海》中的某个主题或情节进行深入讨论。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7.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小说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核心素养目标】10《老人与海》“冰山理论”从意象走入主题整本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

【核心素养目标】10《老人与海》“冰山理论”从意象走入主题整本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

【核心素养目标】10《老人与海》“冰山理论”从意象走入主题整本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冰山理论":从意象走入主题---高中语文《老人与海》整本书教学设计壹·教学构想《老人与海》选自部编版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

该单元人文主题是“多样的文化”,归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文学阅读与写作”“跨文化专题研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

教材中出现长篇作品节选,其教学价值的一个方面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原典",经由节选文字的阅读走进整本书的阅读,故而笔者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角度切入。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体现了海明威的创作理念与价值追求,如“冰山理论"“电报式风格”,小说塑造的“硬汉形象"激励了美国“迷惘的一代”,突出了“永不言败"的主题。

笔者整理学生阅读疑问,发现很多同学的疑问集中在意象寓意上,即学生读懂了故事,也感觉到故事背后的丰富意蕴,但对这丰富意蕴难以清晰描述。

笔者认为,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海明威“少即是多”的“冰山原则",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深度理解的背景资料和分析工具,引导学生从自然性的感悟阅读走向鉴赏性的分析阅读。

基于此,笔者以“冰山原则”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咂摸来分析文中事物的深层象征意,经由象征意的拓展,深入理解小说主题。

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并积累“冰山理论"、“象征手法”、“迷惘的一代"、“文坛硬汉”等术语;2.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抓住关键词句、推敲内涵的思维方法;3.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小说选用意象的象征意,尝试读出“冰山"之下的内容;4.文化理解与传承:理解“硬汉形象”,传承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小说选用意象的象征意义。

解读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以《老人与海》为例

解读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以《老人与海》为例

188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总第207期No.2. 2020Sum 207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深谙叙事艺术,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简约不简单的写作风格,自己称之为“冰山理论”“冰山风格”,作品中描述出的内容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而留给读者自己想象和补充的内容则是冰山隐藏在水中的部分,这种创作风格带给人们“感情真者,其观物亦真”的一种感受。

一、探索和剖析冰山理论的出现(一)冰山理论的概念冰山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他在研究中指出,人的人格有意识的层面只是冰山的一角,人的心理行为是占据冰山下面看不见的巨大部分,正是这部分决定和影响人类的行为。

海明威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一文中,第一次将文学创作比喻成漂浮在大洋中的冰山。

海明威表示:“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

”文学作品中,情感与思想是隐藏在水面下的八分之七,这种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用“虚和藏”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用“露与实”的内容引导读者思考和再创造,进而达到以少见多与化虚为实的效果。

在文学创作中应用冰山理论写作手法,将有助于增加作品内涵的深度[1]。

(二)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形成海明威小说作品冰山理论的形成与其自身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

1.海明威早年记者的经历,其从业的《堪萨斯城明星报》行文简短明快,语言生动活泼,新闻的规则化也潜移默化地融入文学写作中,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很少使用修饰语和形容词。

2.海明威善于学习,其他作家的语言风格对他影响颇深,例如马克吐温作品的短字和短句,斯泰因的简单句法,庞德笔法的简练含蓄等。

海明威创新性的学习与应用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冰山理论风格。

3.海明威亲身经历西班牙内战,也参加过二战,惨烈战争所带来的创伤影响到他的作品创作,他采用客观凝练的语言风格,塑造出作品中主人公坚忍寡言的硬汉形象,这些存在在那个被战争摧毁的时代显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2]。

探寻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冰山理论”

探寻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冰山理论”

探寻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冰山理论”作者:黄健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5期摘要:在我国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中,包含许多中外名著、古典文学,其中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中篇小说作品《老人与海》被录选在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一单元中,《老人与海》作品中主要讲述老人桑迪亚哥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在出海第八十五天时出现了转机,老人经过与鲨鱼三天两夜的争斗,最终收获到重达一千五白多磅的大马林鱼的故事,而在高中教材内容中主要节选于老人与鲨鱼经过三天两夜的争斗,最终收获而归的故事。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老人与海》,冰山理论,掌握冰山理论的真实含义,学会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冰山理论;整本书阅读;《老人与海》在1954年,《老人与海》的作者欧内斯特.海明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故事内容虽然浅显易懂,却向世人展现出老人面对生活与死亡的决心与勇气,描绘出老人铮铮铁汉的形象。

为了更好的塑造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节选《老人与海》部分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海明威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而体会文章的中心主旨,让学生养成直面挫折,勇往直前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故此,本文主要以高中教材《老人与海》的教学为例,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作者笔下的冰山理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一、《老人与海》教学流程(一)《老人与海》作品简述在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中《老人与海》这篇课文,作者主要运用叙述的写作手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话,体现出作者简洁的写作风格。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到老人的内心感受,进而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老人的人物性格,揭示文章的主题。

高中语文教材中《老人与海》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塑造老人桑迪亚哥的形象,进而展现出人们在探索自然奥秘中展现出的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人物形象。

《老人与海》中的“冰山”理论——从美学内涵和哲学本质视角解读

《老人与海》中的“冰山”理论——从美学内涵和哲学本质视角解读
话 聿 质


冰 山理 论
部短 小 精 悍 的小 说 为 什 么 会 有 如 此 辉 煌 的 价 值 ? 它 一 定 有 散 文 的流 畅 和 朴 素 , 有诗 的 意境 和 简练 。关 于创 作 , 明 海 威 曾作过 这 样 的 比喻 :好 的 作 品 要 像 海 上 漂 浮 的 冰 山 ,有八 “

分 之 七应 该 在 水 下 。” 这 里 . 明 威 所 谈 的乃 是 创 作 艺 术 手 在 海 法 上 的藏 露 虚 实 问 题 。 “ 上 ” “ ” “ 下 ” “ ” “ 上 ” 水 为 露 ,水 为 藏 ;水 为 “ ” “ 下 ” “ ” 海 明威 自 己也 说 :这本 书描 写 一个 人 实 ,水 为 虚 。 “ 的 能 耐可 以达 到 什 么 程 度 , 描写 人 的灵 魂 和尊 严 。 ” 此存 在 对 着 两 种观 点 : 人认 为 这是 一 种 神秘 主义 的写 作 风 格 , 有 有人 批 评 他 的过 分 简 洁 。 可 以 说 是海 明威 的创 作 经 验之 谈 , 这 我们 姑 且称 之 为 “ 山创 作 理 论 ” 这 一 理 论 体 现 了 海 明威 的艺 术 审 冰 。 美 追 求— — 追 求 一 种 含 蓄 、 练 的 意境 , 求 一 种 “ 有 尽 而 凝 追 言 意无 穷 ” 的艺 术 境 界 。英 国小 说 家 贝 茨 ( E B ts 曾说 :首 H. . ae) “ 先 , 明威 是 个 拿 着 一 把 板 斧 的 人 。 在 这 之 前 , 好 几 代 人 的 海 在 岁 月 中几 乎 可 说 有 一 百 年 有 增 无 已 的 变 得 日益 浮 华 、 以 罗
个 小 小 的 村 庄, 吹 走我 的一 切, 剩 下 的苍 老 , 风 我 回家 。 诗 歌 叙 ” 述 了一 个 打 工者 的生 活环 境 、工 作 氛 围 和在 异 乡 漂 泊 的孤 寂 心 情 . 样 的 叙 述 并 非 单 纯 的 言 说 , 是 打 上 了作 者 情 感 烙 印 这 而 的叙 事 , 作 者 诉 说 生 活 困境 的 悲 情 , 乡 漂 泊 的 孤 寂 , 及 是 异 以 思 乡情 绪的 纠 结 之 下 的叙 事 。这 样 的诗 歌 在 叙 事 的 表 征 中 夹 杂 着 浓 浓 的抒 情 氛 围 。 得 “ 工 诗 歌 ” 使 打 的叙 事 策 略 增 添 了 别 样 的柔 情 。 她 的其 他 诗 歌 中 , 们 依 旧能 看 见带 着 抒 情 影 子 在 我 的叙 述 诗 歌 , 四月 》 窗 E》 如《 《 l等诗 歌 。 除 了郑 小 琼 的 诗 中以 那 种 蕴 含 了阵 痛 的 悲 情 情 调来 叙 事 的 诗外 . 还有 暗含 浪 漫 牧 歌 的感 情 的抒 情 性 的叙 述 策 略 . 徐 如 非 的 《 位 打 工妹 的 征 婚 启 事 》 首 先 叙 述 了 打 工 妹 的 身 份 和 一 , 特 征 ,俺 是 坐 在 最 偏 远 的 车 间 ” “ 名 就 叫阿 秀 ” “ ,俺 ,然 后 发 出 自己 的 征 婚 宣 言 : 我 择 友 的 要 求 不 会 太 苛/ 龄 、 高 、 宫 “ 年 身 五 的政 策 可 以适 当 放 宽/ 无 婚 史 、 房 、 域 的 条 件 均 可 考 虑 / 有 住 地 我 虽 然 走 惯 了 山村 的 泥 泞 路 / 城 市 户 口也 不 拒 绝 。 ” 这 类 但 在 似 口语 的述 说 中 ,我 们 看 到 的是 那 种 蕴 含 在 文 字 中的 一 位 单 纯 勇 敢 率 真 的打 工 妹 对 未 来 幸 福 生 活 渴 望 的浪 漫 情 调 。这 种 纯 真 的 情感 赋 予 了文 字 叙 述 的力 量 和张 力 。抒 情 性 的 叙 事 策 略 为 叶T 诗 歌 ” 工 回归抒 情 本 源 提 供 了一 条 捷径 。 我 们 在 谈 论 9 年 代 诗 歌 的 叙 事 性 特 征 时 .不 能 单 纯认 为 O 叙事 就 仅 仅 是一 种 讲故 事 。 如孙 文 波 指 出 的 :如 果将 ‘ 事 ’ 正 “ 叙 看 作 诗 歌构 成 的 重 要概 念 , 含 在 这 一概 念 下 面 的也 是 : 、 包 一 对

(完整版)《老人与海》优秀教案

(完整版)《老人与海》优秀教案

《老人与海》--——海明威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一)导入“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这样评价《老人与海》,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伟大的名著。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情况,学习小说三要素。

2。

过程与方法梳理小说的脉络,并提炼主题;仔细研读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1。

走近作者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早期作品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青年一代的彷徨情绪,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

主要作品:除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外,还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冰山理论: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

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

2.生字生词:鲭(qīng )鲨两颚(è) 脊(jǐ)鳍(qí)攮(nǎng ) 鳐(yáo )鱼舵( duò )柄嗜( shì)杀黏(nián )液蹂(róu)躏(lìn )戳(chuō)进榫(sǔn)头残骸(hái)桅(wéi)杆三、合作讨论,共同探究简要概述本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

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

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冰山理论在海明威作品中的体现——以《老人与海》为例

冰山理论在海明威作品中的体现——以《老人与海》为例

冰山理论在海明威作品中的体现——以《老人与海》为例《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

到底海明威在这部小说中采用何种创造风格,从而吸引了大批读者阅读欣赏呢?海明威倡导的“冰山风格”又该怎样理解,这种风格对当代文学又有哪些影响?这篇文章为大家稍作介绍。

《老人与海》的故事主题《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其主要代表作品之一,通过这个作品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树立了其在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老人与海》的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在圣地亚哥的一个海域上,一个古巴老人与马林鱼和鲨鱼进行战斗的过程。

老人在84天的时间内没有捕获一条鱼,但是老人并没有感到绝望,他乘着自己的小船去了一个更远的海域,经过千辛万苦,他终于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在驾船回来的途中,老人遇到了鲨鱼,经过一番搏杀之后,鲨鱼把老人捕获的马林鱼啃成为一个鱼骨头,老人击退了鲨鱼,将马林鱼的骨头带回了家,躺在床上休息,老人面带微笑,梦中又回到了在沙滩上游戏的群狮。

海明威创作风格的分析冰山风格的定义冰山风格在文学创造中被指为简约含蓄,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即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无穷尽的思想,冰山风格之所以能在文学作品中受到欢迎,主要是源于文学语言描述时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意境和含义,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海明威冰山风格的形成主要与其生活经历有关,由于其参加过“一战”“二战”和西班牙内战,在战争面前,广大的人们群众往往是无奈的,最受伤的,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海明威在文学创造中总是想塑造一种硬汉形象,不向生活和现实低头,因此,冰山风格的形成映照了他生活的态度。

在文学创作中,海明威将这种复杂的情感和现实世界简单化,力求用最简单的语言去描述最复杂的意识,从而使得整个作品产生一种生动明快的基调,海明威的小说作品往往都是用简单的语言和语句,但是语句所蕴含的意境是无穷尽的。

冰山写作风格最主要的特点:简明含蓄读者一般没有见过冰山,但是冰山却给人一种雄伟的感觉,产生该种意念的重要原因是:冰山在海面上展露的只有八分之一,其中八分之七的部分都藏在海水中,正是这种隐含让我们感受到了其巨大的能量。

试析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及其小说《老人与海》

试析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及其小说《老人与海》
吴 巧 巧 ( 九江学院外 国语学院 江西九江 32 0 ) 3 0 5
摘要:冰山” “ 理论体现了海明威的艺术创作论 , 体现 了一种省略主观表现和 隐藏思想主 题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对其代表作《 老人与海》 的时代背景、 主人公性格的分析 , 进一步阐
释 了这 一重要 的创作 理念 。
轻蔑等 , 从不过分渲染 ,给读者以最 大的感受空
收稿 日期 :20 o 一l 0 9一 4 7
育和养育儿女过程全部写进去” ,然而在实际创作
作者简 介:吴巧巧 (9 2一 ) 18 ,女 ,江西瑞 昌人 ,九江学院外 国语 学院教 师 ,研 究方向为英 关语 言文学。
2o 0 9年第 4期
九江学院学报
・8 7・
中,从那个渔村 听来 的故事只是构成 了冰 山隐藏 在水下的部分 ,小说一开始就用最简洁 的词语表
达 了最复 杂 的含义 :主人 公 桑地 亚 哥 背 运 、孤 独 ,
l5 92年 9月发表在 《 生活》周刊上。其时 ,第二 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 ,战争给人们造成严重 的精 神创伤,把欧洲共 同的、强调遵从理 智的文化推
“ 冰山”象征着他在创作实践中对形式美的追 求, 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 ,开美 国文坛一代文风。
海 明威 的 “ 山” 风 格 主要 有 三 个 特征 :一 是 丰 冰
富的生活积累。海明威 的一生经历非常复杂,他
热爱 拳 击 、钓 鱼 、打 猎 、斗 牛 、豪 饮 烈 酒 ,经 历 了第 一次 世 界 大 战 。其传 奇 式 的生 活 给 他 的文 学
些构成 了海 明威 小 说 的基 本 特 征 。这 一 特 征在 他
倾倒。他所阐发的 “ 山”理论几乎贯穿于整个 冰 创作过程 ,使得他 的作 品含 蓄简 约、清新 洗练 , 净化了一代文风。海 明戚 曾把文学创作 比傲漂浮 在大海上 的冰山,他在 《 午后 之死》一书中这样

《老人与海》精品教案6篇

《老人与海》精品教案6篇

《老人与海》精品教案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人与海》精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人与海》精品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1、收看关于海鸥科普资料。

2、让学生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出示老人塑像图片)同学们,在昆明市翠湖湖畔,矗立着这样一尊老人的塑像,谁知道他是谁?2、让学生介绍查阅到的老人的资料:他叫吴庆恒。

十多年前的冬天,他在翠湖与海鸥相遇后,就爱上了海鸥这种可爱的动物。

他每天步行20余里,从城郊来到翠湖公园,为的只是给海鸥喂食。

他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甚至舍不得给自己买一点好吃的。

可他却用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一半以上用来给海鸥买食物。

十年来,老人与海鸥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发生在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人故事。

3、(板书课题:老人与海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通默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十多年前,一位老人在翠湖湖畔与一群前来过冬的海鸥相遇后,老人每逢冬季,他每天都会到翠湖喂海鸥,他视海鸥为儿女,天天来照顾它们。

老人死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大声鸣叫、肃立不动,并站成两行,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

10《老人与海》“冰山理论”研读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统编版

10《老人与海》“冰山理论”研读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统编版

10《老人与海》“冰山理论”研读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统编版《老人与海》整本书阅读之“冰山理论”研读课教学设计设计者:王雪梅指导老师:伍友华●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的建构与运用:通过反复阅读,品味小说简洁流畅、凝练清新的语言风格。

2、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通过线上阅读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讨,线下阅读《老人与海》全文,然后结合小说内容具体探究海明威创作的“冰山原则”,体会海明威“电报体”的写作特点。

3、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从语言风格、叙述手法、意象运用等角度鉴赏文学作品。

●学习重、难点:1. 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海明威创作的“冰山原则”,体会海明威“电报体”的写作特点。

___ 2.从语言风格、叙述手法、意象运用等角度鉴赏文学作品。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线上线下阅读探究法、片段精读法●学习工具:《老人与海》作品、智慧黑板、多媒体展示平台●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分析:《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渔夫捕获一条大马林鱼后,被鲨鱼围攻,最后只剩鱼头和骨架的故事。

情节简单,语言简约但意蕴丰富。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节选了这本书老人和鲨鱼搏斗的章节,教材中是一篇自读课文。

在新课程理念的大背景下,我们需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进一步全面汲取书中的营养,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为此,我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老人与海》,主要通过批读、研读和线上线下阅读相结合的方法,摸索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和门径。

这节课主要是《老人与海》的“冰山理论”研读展示课,重在分享学生在研读及线上线下深入阅读过程中的心得和收获,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他创作的“冰山原则”。

课前学习案阅读任务清单:1、线下阅读《老人与海》整本书,从情节概括、人物梳理及分析、主题提炼三个角度作书面文字概括整理。

2、线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海明威的生平、创作特点及《老人与海》写作背景,摘录其要点。

明确:海明威: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10《老人与海》(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0《老人与海》(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老人与海》(节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老人与海》(节选)位于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该单元人文主题为“多样的文化”,归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文学阅读与写作”“跨文化专题研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

作为海明威“冰山理论”的代表作,其写作艺术极具鉴赏价值;小说承载的“硬汉精神”和永不言败的主题,对学生的成长也极具意义。

学生仅阅读教材选文部分,难以充分体会该作品的艺术魅力,甚至对人物、情节的理解也会存在诸多障碍。

鉴于此,笔者设计2节导读课,旨在激发学生对《老人与海》整本书的阅读兴趣,借助对重要物象的解读,启发学生打开鉴赏《老人与海》的一扇窗。

【学生分析】《老人与海》的语言质朴简练,情节集中,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

但由于对外国小说创作手法和文化传统的不熟悉,学生在解读小说主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困难。

【教学目标】1.通读节选内容,理清圣地亚哥五战鲨鱼的细节。

2.理解小说中的冰山原则和象征义。

3.借助老人的象征意义阐述小说主旨。

4.激发《老人与海》整本书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借助老人的象征意义阐述小说主旨。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讲述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有这样一句话:“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蝴蝶虽然柔弱渺小,但有时却可以卷起一场风暴,因为人生的魅力就在于不确定。

”当这份“不确定”和“不顺从”相遇,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让我们跟随圣地亚哥,去海上一探究竟!二、小说情节情理(一)整本情节回顾教师:因为课文内容是节选部分,我们先来说说整本小说的情节。

有同学读过完整的《老人与海》吗?让我们根据这些提示来了解一下情节。

我们的主人公叫圣地亚哥,是一名渔夫,在连续出海四十天后都没有打到鱼。

他的助手——小男孩便被父母带走了。

之后他便只能一个人出海,但一直持续到第八十四天仍然没有捕到鱼。

到了第八十五天,他遇到了一条一千四百磅的大马林鱼,经过两天两夜的苦战,他终于抓到了这条鱼,把它绑在船上,返航。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引导学生关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海明威及其作品《老人与海》。

2. 分析《老人与海》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步骤:1. 向学生简单介绍海明威及其作品《老人与海》。

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老人与海》的主题和意义。

3. 让学生阅读《老人与海》的开头部分,感受作品的语言风格。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教学内容:1. 分析主人公老人圣地亚哥的性格特点。

2. 分析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教学步骤:1. 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了解老人圣地亚哥的性格特点。

2. 讨论老人圣地亚哥的性格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3. 分析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第三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了解作品的情节安排。

2. 分析情节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内容:1. 分析作品的情节安排及其作用。

2. 讨论作品中的高潮和结局。

教学步骤:1. 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了解作品的情节安排。

2. 分析情节的作用和意义。

3. 讨论作品中的高潮和结局。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理解作品的主题。

2. 分析作品的主题意义。

教学内容:1. 分析作品的主题。

2. 讨论作品的主题意义。

教学步骤:1. 让学生阅读整部作品,思考作品的主题。

2. 分析作品的主题及其意义。

3. 讨论作品的主题对读者的启示。

第五章:作品鉴赏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1. 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

2. 讨论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步骤:1. 让学生阅读整部作品,关注作品的语言风格。

2. 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及其艺术效果。

3. 讨论作品的其他艺术特色。

第六章:写作技巧分析教学目标:1. 理解并分析《老人与海》中的写作技巧。

2. 学习并运用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教学内容:1. 分析《老人与海》中的写作技巧,如简洁明了的语言、对话的运用等。

《老人与海(节选)》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人与海(节选)》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0.《老人与海(节选)》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老人与海(节选)—从海明威的小说中看冰山理论的运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冰山理论。

掌握冰山理论在海明威小说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对冰山理论的理解。

【设计意图】本课意在从海明威的小说中看冰山理论的运用。

冰山原则体现在其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描写、语言风格、多元主题等方方面面,但由于课堂容量有限,这节课只以《老人与海》为例,解读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教学过程】:介绍冰山理论。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最早在《午夜之死》中提出。

他写道:“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能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家写得真实,会强烈的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写出来似的。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埋藏在文字之中,使情感充沛却不易显现,思想隐含深沉却不晦涩,让读者自己挖掘冰山下面的东西。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

二、以《老人与海》为例,来看看海明威是如何纯熟运用“冰山原则”的。

(一)冰山上的八分之一1、真实的故事改编《老人与海》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

1930年,他曾救起在暴风雨中遇险的海明威,从此以后,两人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36年,富恩斯特出海捕到一条很大的鱼,但因为鱼太大了,他在返程的途中被鲨鱼袭击,回来后只剩下一副骨架。

同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报道了此事,并给他留下了深深地触动,他坚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小说素材,但他迟迟无法动笔。

直至1951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终于一气呵成地写下了惊世骇俗的《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情节故事非常简单,就如同那冰山上露出的八分之一一般,主要讲述了20世纪中叶的古巴,有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人出海远航,久久无法捕到理想中的鱼,终于在第85天的时候掉到一条身长18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老人与海》备课教案

《老人与海》备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老人与海》备课教案学科领域:英语文学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和作品背景。

2.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人物、情节和语言风格。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背景、主题、人物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

3. 任务驱动法:完成相关阅读任务,提高阅读技巧。

二、第一章:小说背景及作者介绍1.1 课时安排第1课时1.2 教学内容1. 海明威的生平和成就2. 《老人与海》的创作背景3. 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3 教学活动1. 查阅资料,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和作品背景。

2.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3. 学生分享,表达对作者和作品的认识。

三、第二章:小说主题分析2.1 课时安排第2课时2.2 教学内容1. 勇敢面对困境的主题2. 人与自然、命运的抗争3. 生命的尊严和价值2.3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主题。

2.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题。

四、第三章:主要人物分析3.1 课时安排第3课时3.2 教学内容1. 老人桑迪亚哥的形象特点2. 男孩马林多的角色作用3. 其他人物形象的分析3.3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小说,分析人物形象。

2. 分组讨论,分享人物分析成果。

3. 教师点评,总结人物特点和作用。

五、第四章:情节分析与解读4.1 课时安排第4课时4.2 教学内容1. 小说情节的发展脉络2. 重要情节的作用和意义3. 情节与主题、人物的关系4.3 教学活动1. 学生跟随教师,分析小说的情节。

2. 分组讨论,解读重要情节的含义。

3. 全班交流,分享解读成果。

六、第五章:语言风格与写作技巧6.1 课时安排第5课时6.2 教学内容1.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2. 简洁明了的语言风格3. 对话和内心活动的描写技巧6.3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小说,注意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

10《老人与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0《老人与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十课《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2.了解小说梗概,把握小说主要内容,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3.掌握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探讨人物形象。

4.了解并掌握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创作原则。

5.把握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小说梗概,把握小说主要内容,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2.掌握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探讨人物形象。

3.了解并掌握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创作原则。

教学难点1.把握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过程作者简介海明威,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

参加过美国对日战争,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1941年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

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后返美定居。

1954年凭《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中篇小说:《老人与海》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又名《战地钟声》)写作背景:《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编写的。

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遇难,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

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这件事给了海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他开始动写《老人与海》。

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

《老人与海》问世后广受好评,1954年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文化常识:“冰山理论”所谓冰山理论: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情感充沛而又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冰山理论__开启《老人与海》的一把钥匙——兼《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冰山理论__开启《老人与海》的一把钥匙——兼《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比较与辨微将剧本与同名小说作比较阅读进一步把握灞袁爱国剧本的文本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能力
中学语文欹学2们1.2
‘‘
冰山理论":开启《老人与海》的一把钥匙
——兼《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鼯张广录
【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不是课堂实录.只是教师上课前的 一种预设,主要确定两方面内容:一是教什么,即 确定教学点,并解释为什么要把这些内容确定为 教学点;二是计划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流 程。并给出理由。 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值得教的教学内 容:一是对作品主题的深度理解。二是运用海明 威“冰山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来理解文本。这两个 方面是此文最具有教学价值的阅读点.如果在教 学内容的确定上缺失了这两块.只教一些放之四 海而皆准的小说阅读的共性常规,难免会陷入浅 阅读状况。而在课堂上进行浅阅读。意义有限。 常态阅读是感悟式的自然阅读。悟到多少算 多少.随便理解到哪个层次都行;而语文课堂上 的阅读是研究性阅读。它的存在价值就在于要在 感悟的基础上深入下去.借助解读资源和分析工 具。读出自然阅读状态下读不出来的东西。 教学方式和流程的确定: 原则是在学生个人阅读分析与同伴讨论活 动中完成解读.可能的话。尽量减少教师的独白 分析。因为让学生听一遍,内容其实仍然只是教 师“自己”的。如同梁启超所说。冬天晒太阳的滋 味舒服透了,但“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 旁人却替你晒不来”。而让学生“做”一遍,亲自 “遭遇”解读过程.则会生成属于学生自己的内 容。要注意课堂上的阅读环节尽量和常规阅读的 情形不要拉开太大的距离。
(限于篇幅,内容略) [说明:提供深度理解的背景资料和分析工 具,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引导学生的阅读。从自 然性的感悟阅读逐渐向鉴赏性分析阅读过渡。建 议教师选取《海明威的行文风格》(赫-欧・贝茨, 赵少伟译)和有关“冰山理论”的文学资料提前印 发给学生。] 三、立足于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共同体。 课前,学生完成之后,把以下表格在教室里 传发,签名,组成学习共同体,产生主持人。 阅读《老人与海》和“支持资料”之后,我有兴 趣进一步深入研读的内容是:

【核心素养目标】10《老人与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核心素养目标】10《老人与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核心素养目标】10《老人与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高中语文《老人与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小说独特的情节线,概括小说中塑造的老人形象。

2.思维提升与发展:学习动作描写,内心独白等塑造人物的方法,感受主人公桑迪亚哥的精神及典型意义。

3.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海明威和“迷惘的一代"背景知识,认知“冰山理论”,探究作品中作者展现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恰当评价其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特殊时代和地域的人类心灵,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

二、教学重点1.分析老人硬汉形象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意义。

2.认知“冰山理论",探究作品中作者展现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

教学过程:一、冰山理论“冰山创作”最早见于1932年海明威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该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部分应该由作者给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去补充。

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

《老人与海》作为海明威“冰山理论"中的登峰造极之作,他独特的创作风格使人产生一种“感情真者,其观物亦真”的感受。

这一节课,让我们再读课文,从冰山之上的形象,感知作者隐藏的思想情感。

二、再读课文,解读“电报式风格"海明威运用“冰山创作”理论创作,使文章呈现出简约的“电报式风格",请结合作品,谈一谈这种特点体现在以下几在哪些方面:①情节单一,人物性格鲜明:整部小说,情节简单,不枝不蔓,仅仅围绕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因此而引来的与鲨鱼之间的搏斗,单纯而集;人物较少,特别是本文中人物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且主人公性格鲜明突出,硬汉形象,_____________。

②艺术手法简单:小说避免了使用很多细腻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华丽的辞藻,而是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和直截了当的叙述,语言简洁准确。

运用“冰山原理”浅析海明威作品——以《太阳照常升起》和《老人与海》为例

运用“冰山原理”浅析海明威作品——以《太阳照常升起》和《老人与海》为例

运用“冰山原理”浅析海明威作品——以《太阳照常升起》和《老人与海》为例一、《太阳照常升起》迷惘背后的真相:探索和希望第一次读完这部作品时,脑海里充斥着对这群年轻人挥霍人生的负面评价。

他们沉溺于酒吧和咖啡馆,颓靡失落,彼此之间陷于复杂的感情纠葛之中。

他们不是在酒吧里,就是在去喝酒的路上;不是在旅行中游玩,就是在去游玩的路上……这里用译者的一段话来总结他们最合适不过:他们远离人民革命,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逃避现实,躲进个人的狭小天地,想用爱情、友谊和寻欢作乐来解脱精神上的痛苦,企图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

然而这种消极遁世的思想和放荡不羁的生活并不能使他们得到满足,反而使他们更加离开生活的常规,陷入更深的悲观绝望而不能自拔。

这部作品呈现出来的表象使我相信这些人的虚无状态,却无法以经典的名义说服我,我不相信伟大经典的目的在于描写一群堕落的人,我深信他们堕落、迷惘的背后蕴含更深的意义。

于是我开始探索,从关注小说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场所和人物情感变化开始。

找出包括酒、旅行、斗牛士、爱情等关键词,并努力思考它们与迷惘之间的关联性。

酒,看似迷惘者的标配,实则清醒者的例证。

它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对话中几乎两句话离不开酒。

主人公们从巴黎到西班牙,酒也从“快乐黑人”“丁香园、白兰地、苦艾、佩尔诺”再到“杰克玫瑰”。

这种嗜酒如饮水的习性和酒醉后难以自持的生活状态无疑是迷惘者典型的写照。

人们为何要在有意识的状态下追求无意识状态呢?是因为年轻人们在理性的状态下感受到了迷惘,这种迷惘的出处是理性的、清醒的,但它的表现形式则给人混乱的酒醉状态。

所谓“借酒消愁”则印证了一点,主人公内心充满愁苦,因为找不到出路,所以借酒精自我麻痹。

只有那些内心清醒、不甘现状的人才会感到痛苦焦虑,相反,甘于平庸者并不觉得生活愁苦。

所以从本质上说,喝酒并无所谓地喝醉以暂时忘记现实,正是这群迷惘者内心清醒最好的印证。

他们在清醒时能够感受到现实的虚无,并对这种虚无感束手无策,他们渴望挣脱,却又挣脱不了。

冰山理论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

冰山理论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

冰山理论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
王旖旎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13(000)12X
【摘要】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其思想和艺术的结晶,一经问世就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提出的"冰山理论"(即"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该文尝试分析冰山理论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在对作家作品以及冰山理论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着重对文本中准确简练的用词与语言风格进行分析,从对文本遣词造句的理解切入,进而透析《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意义,从而更好地解读文本以及冰山理论。

【总页数】2页(P201-202)
【作者】王旖旎
【作者单位】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074
【相关文献】
1.浅谈多元文化背景下萨提亚冰山理论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J], 祖拜热·艾尼瓦尔
2.挖掘负面情绪中的正面价值r——运用"冰山理论"的个案研究 [J], 顾晔
3.冰山理论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 [J], 王旖旎
4.探寻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冰山理论”--以《老人与海》的教学为例 [J], 徐婷
5.言有尽而意无穷——对《老人与海》中"冰山理论"的研究 [J], 任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读内容 (选择其一或多选) 1.从情节、结构、人物与环 境中分析出小说主题
学习共同体研讨小组
(签名)
主持人
2海明威的语言风格 3.海明威的文学创作 “冰山理论”在《老人
与海》中的体现
4.我(学生)开发的研
究内容
研释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成员四
小组结论
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完成属于自己小组的探 究讨论,直到所有小组都在图表纸上写下自己的 答案或主意。然后.进入讨论环节,相互解释、补 充或辩驳。主持人先安排专门记录人员。 四、分组研讨 (说明:教师随机参与,可帮助学生确定讨论 方向。下文“●”内容可帮助各个研讨小组把问题 进一步细化,形成阶梯性的研究流程。)
作业
写一篇文学分析文章,解释海明威在《老人 与海》中传达的信息,并讨论不同的故事成分,例 如情节、人物、语言和象征等在传达这一信息的 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与简单复述文学作品 内容的读书报告不同,文学分析要挖掘到作品表 面以下,表现对这篇作品的深度阐释。为了取得 良好效果,建议你收集作品的细节和段落,来支 持你的每个论点和阐释。 简 评
万方数据
一鱼堡:望盐一 47
中学语文戟掌20”.2 不重视对语言风格的认识与讨论。 ●听过“比喻是生动之母”的说法吗? ●海明威的语言很少用比喻却极为生动.瑞 典皇家科学院在授予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时称 赞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你在阅读《老人与海》 时。最直观的语言体验是什么? ●你喜欢这种风格吗? ●你能尝试解释海明威语言风格和语言效 果之间的关系吗? 解读:海明威的语言,是一种简明、清新、干 净的散文文体,人称“电报式风格”。他在创作时, 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 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和那些花花绿绿的比 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 话。比如:“当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 海里然后又散开的时候。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 窜上来。它游得那么快,什么也不放在眼里,一冲 出蓝色的水面就浮现在太阳光下。”这段描写没 有一个比喻句和形容词,但鲨鱼的凶猛、快捷.形 势的紧迫却立刻展示在读者面前,清新洗练的叙 述文字和反复锤炼的日常用语.使人读来有身临 其境之感。再如:“老头儿用渔叉攘到鲨鱼头上的 时候,他听得见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绽的声音。” 这种描写原本只是老人的所见所闻,但读者读来 却会过电一般油然而生出同样的感觉。海明威 “打定主意放手让读者去如实地吸取印象”.而 “不挤到对象与读者之间去碍事”.他要让对象与 读者直接沟通。他以朴素的词汇、简约的语句和 生动的日常用语纯洁了美国语言.并使之充满生 气与活力,在散文文体上开了一代新风,“引起了 一场文学革命”。 3.关于主题的多元解读 伟大的作品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往往 是因为作品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和多元的理解性. 不同背景的人都会从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老人 与海》也是如此。让学生明白这一点,会有助于他 们用开放的眼光来看待文学作品,而不是拘于一 隅,僵化理解。 ●海明威借老人之口说,“可是一个人并不 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 是打不败他”。你认为海明威是怎样看待生命的 价值的? ●你认为在这个故事中.老人是一个失败者 这个教学设计体现了设计者的宏大目标.教 师试图通过这样一个设计促使学生完成对经典 名著《老人与海》的深层解读,他将教学分解成四 个环节:学生自读一教师提供背景资料一学生分 组合作学习一教师借助问题促进学生深入阅读 还是一个胜利者?人生的成败到底应该如何衡 量?解释理由。 懈释:从实用主义角度看,老人是一个彻底 的失败者,因为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却一 无所有。但是从精神层面看,老人却是一个胜利 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凭着自己的勇气、毅 力和智慧。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 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 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子”形 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百折不挠、 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 格。瑞典学院常务秘书安德斯・奥斯特林在授奖 词中说:“作家在一篇渔猎故事的框架中.生动展 示出人的命运。它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 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 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 ●如果老人是你的邻居,你会尊重他吗?你 周围的人又会怎样评价他?为什么? ●老人认为大鱼与自己对抗“够格这么做”. 他和鱼“谁弄死谁,我不在乎”,那老人在乎的是什 么?在生活的竞争场上,你怎样看待自己的对手? ●有人以为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和鲁迅笔 下的阿Q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不过是不同类型 的“精神胜利法”罢了。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 吗?你如何对抗生活的重压? ●有观点认为作品在隐喻自然与生命的较 量,你觉得这样理解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万方数据
一鱼堡:堡生一 48
创意无限,由hz@163.∞m
观看之道:基于剧本视角的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厘米》教学设计
灞袁爱国
【设计思想】
毕淑敏的作品《一厘米》选入教材有两个版 本:一为小说(语文版),一为剧本(苏教版)。本案 例围绕苏教版九(下)第一单元剧本设计。笔者查 阅了此课的诸多设计方案.大都从小说角度(分 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作品主题等)阅读此剧 本,混淆了文体特点,戏剧感体验不足,剧本味体 察不透。本设计力求从剧本的文体特征出发,让 学生懂得观看剧本之道,获取剧本的演员感、舞 台感、观众感、剧场感。 本单元是初中首个戏剧单元。通过本单元 《威尼斯商人(节选)》《江村小景》《(陈毅市长)选 场》三个剧本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戏剧的基本 常识.掌握阅读剧本的基本方法,初步涉入戏剧瑰 丽之门;并尝试着改编或创作剧本、表演戏剧,从 中体味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本课的重点在于通 过赏析剧本语言(台词及舞台说明)。采用辨析、表 演、评价的方式。从感知人物形象到体验演员角 色、赏演人物形象,多角度深入剧本的内核。 同时围绕本单元阅读训练主题。比较与辨 微”,将剧本与同名小说作比较阅读,进一步把握 思考理解文本。第一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初 读,初读的作用在于让学生获得原初体验、初始 感悟。第二个环节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相关的背景 资料.这个资料就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有力支架.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成效。第三个环节是小组 合作学习,将初始感悟与背景资料联系起来.同学 之间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对文本的初步理解。 第四个环节是教师进一步将问题具体化。促进学 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让学生在全班范围内迸行
中学语文欹学2们1.2
‘‘
冰山理论":开启《老人与海》的一把钥匙
——兼《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鼯张广录
【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不是课堂实录.只是教师上课前的 一种预设,主要确定两方面内容:一是教什么,即 确定教学点,并解释为什么要把这些内容确定为 教学点;二是计划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流 程。并给出理由。 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值得教的教学内 容:一是对作品主题的深度理解。二是运用海明 威“冰山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来理解文本。这两个 方面是此文最具有教学价值的阅读点.如果在教 学内容的确定上缺失了这两块.只教一些放之四 海而皆准的小说阅读的共性常规,难免会陷入浅 阅读状况。而在课堂上进行浅阅读。意义有限。 常态阅读是感悟式的自然阅读。悟到多少算 多少.随便理解到哪个层次都行;而语文课堂上 的阅读是研究性阅读。它的存在价值就在于要在 感悟的基础上深入下去.借助解读资源和分析工 具。读出自然阅读状态下读不出来的东西。 教学方式和流程的确定: 原则是在学生个人阅读分析与同伴讨论活 动中完成解读.可能的话。尽量减少教师的独白 分析。因为让学生听一遍,内容其实仍然只是教 师“自己”的。如同梁启超所说。冬天晒太阳的滋 味舒服透了,但“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 旁人却替你晒不来”。而让学生“做”一遍,亲自 “遭遇”解读过程.则会生成属于学生自己的内 容。要注意课堂上的阅读环节尽量和常规阅读的 情形不要拉开太大的距离。
●如果告诉了你。“老人与海”具有某种象征 性,带着这种眼光来阅读小说,是否可以从小说 中读出更多的意思来呢? (说明:此问题是上一问题的深化与延伸,大 部分学生会把作品主题理解为对“不屈服”精神 的赞美,固然不错,但未免失之肤浅,任何人随便 读一读也能理解到这个层面的意思。只有深入下 去才能直逼作品的深刻之处。) 解读:要理解小说故事的言外之意.就要意 识到.老人圣地亚哥与孩子马诺林以及马林鱼、 鲨鱼、狮子等,只是组成了水面之上的“八分之 一”,而其象征寓意则是隐藏于水面之下的“八分 之七”,两者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老人与海》的 深刻意蕴。 尽管海明威曾反对把《老人与海》看成寓意 性作品。但作品的象征意义显而易见.正是这种 象征意蕴,诱发了读者的经验和情感。使作品产 生了强盛的生命力和永久的艺术魅力。“大海”象 征着现实生活,是人类社会的剪影,是人生的搏 斗场,它永恒无限,神秘莫测。它时而仁慈,给你 带来丰厚的收获;时而残忍,狂涛巨浪,让你九死 一生:它是一个不可理喻、充满危险的世界,那片 海是永远无法理解的客观存在(如同我们每个人 身处其中的生活)。“马林鱼”象征着人们想要达 到的目标。人的理想总是那么美好而又可望不可 即:“鲨鱼”象征着人类永远摆脱不了的悲剧因 素。它总是在你最欣喜得意的时候出现;“老人” 则是抽象化了的人类精神的象征:一无所获的结 局则是人类失败命运的一幅缩影。人与现实世界 的斗争是残酷的.其结果是失败、流血和无能为 力。正如海德格尔说的:“我们是一些无望的偶然 的生物。被扔在一个没有我们也必然存在的世界 上。存在物本身无时无刻不处于极端偶然之中。” 选取大海做背景体现了作品题材的重大性,毕竟 海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海明威从16年前一个 简单的渔猎故事,创作构思出了揭示、解释人类 社会秩序和人类命运本质的作品。这正是《老人 与海》的深刻与伟大之处。 2.关于语言风格的讨论 海明威的作品有超乎寻常的语言特点,显示 出超乎寻常的风格.正是这种风格才使他的作品 引人注目.成为确定他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重 要因素之一。带领学生研读《老人与海》,就不能
(限于篇幅,内容略) [说明:提供深度理解的背景资料和分析工 具,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引导学生的阅读。从自 然性的感悟阅读逐渐向鉴赏性分析阅读过渡。建 议教师选取《海明威的行文风格》(赫-欧・贝茨, 赵少伟译)和有关“冰山理论”的文学资料提前印 发给学生。] 三、立足于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共同体。 课前,学生完成之后,把以下表格在教室里 传发,签名,组成学习共同体,产生主持人。 阅读《老人与海》和“支持资料”之后,我有兴 趣进一步深入研读的内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