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动点问题

合集下载

初一动点问题专题

初一动点问题专题

初一动点问题专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各种动点问题。

动点问题是指不仅涉及学生的行为和情绪,还涉及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状态。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甚至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针对初一学生的动点问题,学校和家长都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初一学生的典型动点问题1.学习动点问题初一是学生升入中学的新阶段,在学习上可能会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

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开始增加,难度也有所加大,这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压力较大,导致学习动点问题的出现。

表现为不愿意完成作业、不专心听讲、成绩下降等情况。

2.行为动点问题初一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的阶段,心理和情绪易受外界影响,因此很容易出现行为动点问题。

表现为叛逆、情绪波动大、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等情况。

3.人际关系动点问题初一学生由于面对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可能会出现人际关系动点问题。

比如社交能力不足、交友困难等情况。

二、初一动点问题的影响初一动点问题的产生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1.学业成绩下降学习动点问题会导致学生的学业成绩下降,甚至可能影响其未来的升学和就业。

2.心理健康问题动点问题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焦虑、抑郁等症状。

3.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动点问题会影响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影响学生未来的社交能力。

三、解决初一动点问题的措施1.学校的措施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动点问题。

比如设置针对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开展校园心理辅导活动等。

2.家长的关注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动点问题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家长可以积极与学校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并给予合适的支持和鼓励。

3.学生自我调节学生自己也要学会自我调节,比如学会倾诉和释放负面情绪、培养积极心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等。

此外,学生还可以尝试参加一些兴趣班或者活动,转移注意力,建立自信心。

初一动点问题专题

初一动点问题专题

初一动点问题专题初一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学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他们需要在学习、人际关系、情感发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动点问题是初一学生经常面临的一类问题,它们包括学习动力不足、情绪波动大、压力过大等情况。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处理和解决,就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初一学生的动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探讨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度过这一阶段。

一、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1原因分析初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学习内容的难度增加,许多学生不适应这种变化,导致学习动力下降。

其次,家庭环境、同学关系等外部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影响。

另外,学生的兴趣和目标不明确也是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1.2解决方法针对初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他们。

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其次,加强家校合作,使家庭和学校共同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情绪波动大的原因及解决方法2.1原因分析初一学生的情绪波动大,主要是由于他们身心发育不成熟,情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起伏不定。

此外,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矛盾等也是导致学生情绪波动大的原因。

2.2解决方法针对初一学生情绪波动大的原因,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帮助他们。

首先,学校可以开展情感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学会正确的情绪调节方法。

其次,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与他们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排解情感压力。

另外,学校也可以通过学生活动、心理辅导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

三、压力过大的原因及解决方法3.1原因分析初一学生面临着诸多的学习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20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20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20题及答案数轴上动点问题1.已知: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点B表示的数为2,点C表示的数为﹣8,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M为线段BC中点,点N为线段BP中点.设运动时间为t秒.(1)线段AC的长为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点M表示的数为;(2)当t=5时,求线段MN的长度;(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线段MN的长度.(用含t的式子表示).2.已知数轴上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是x,﹣6,4.(1)线段BC的长为_________,线段BC的中点D所表示的数是;(2)若AC=8,求x的值;(3)在数轴上有两个动点P,Q,P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Q的速度为2个单位/秒,点P,Q分别从点B,C同时出发,在数轴上运动,则经过多少时间后P,Q两点相距4个单位?3.动点A、B同时从数轴上的原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且A、B的速度之比是1:4(速度单位:长度单位/秒),3秒后,A、B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后原点恰好处在两个动点正中间?4.如图A、B两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10和20,动点P从点A出发以10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出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1)当点P运动到B点时,求出t的值;(2)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相遇,并求出此时P点对应的数?(3)在此运动过程中,若P、Q相距10个单位,直接写出运动时间t?5.已知a,b满足(a+2)2+|b﹣1|=0,请回答下列问题:(1)a=_______,b=_______;(2)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在所给的数轴上标出点A,点B;(3)若甲、乙两个动点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甲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乙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更多好题请进入:437600809,请问经过多少秒甲追上乙?6.在数轴上有A、B两动点,点A起始位置表示数为﹣3,点B起始位置表示数为12,点A的速度为1单位长度/秒,点B的运动速度是点A速度的二倍.(1)若点A、B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多少秒后,点B与点A相距6单位长度?(2)若点A、点B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是否有一个时刻,表示数﹣3的点是线段AB 的中点?如果有,求出运动时间;如果没有,说明理由.7.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为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点P表示的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H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H 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H?8.如图,数轴上的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0,5.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求线段AB的长;(2)直接用含t的式子分别表示数轴上的点P,Q对应的数;(3)当PQ=AB时,求t的值.9.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B是你数轴上一点,且AB=10,动点P从点O 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B所表示的数______;当t=3时,OP=_______.(2)动点R从点B出发,以每秒8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R 同时出发,问点R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P?10.如图.点A、点C是数轴上的两点,0是原点,0A=6,5AO=3CO.(1)写出数轴上点A、点C表示的数;(2)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以每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问运动多少秒后,这两个动点到原点O的距离存在2倍关系?11.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P为数轴上的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到点A、点B的之和为5?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当点P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时,点A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问,它们同时出发几分钟时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12.A、B两个动点在数轴上做匀速运动,它们的运动时间以及位置记录如下.(1)根据题意,填写下列表格;(2)A、B两点能否相遇?如果相遇,求相遇时的时刻及在数轴上的位置;如果不能相遇,请说明理由;(3)A、B两点能否相距18个单位长度?如果能,求相距18个单位长度的时刻;如不能,请说明理由.13.如图1,点A,B是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字分别为﹣12和4,动点P和Q分别从A,B 两点同时出发向右运动,点P的速度是5个单位/秒,点Q的速度是2个单位/秒,设运动时间为t秒.(1)AB=.(2)当点P在线段BQ上时(如图2):①BP=______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②当P点为BQ中点时,求t的值.。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动点问题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动点问题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动点问题在初中数学阶段,动点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计算题型。

动点问题主要是使用平面坐标系的技巧来计算点的移动路径和距离等参数。

在七年级数学中,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和坐标系基础知识,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动点问题。

一、平面几何概念平面几何是初中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章,也是学习动点问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

在平面几何中,学生需要了解直线、射线、线段、角度、平行线、垂线等基本概念,并能够正确地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利用坐标系计算平面中的线段长度、角度大小等。

在解决动点问题时,平面几何也经常涉及到位置关系的计算。

例如,两个点是否在同一条直线或同一平面内,两个角是否相互垂直等等。

因此,学生必须要对平面几何的这些概念有深入的认识,才能够清楚地理解动点问题的意义和解题思路。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决动点问题的基本工具。

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由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组成,其中一条被称为x轴,另一条被称为y轴。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被称为坐标原点O,其余的点则可以表示为(x,y)的形式,称为该点的坐标。

在动点问题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经常被用来表示点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例如,一条直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表示为y=kx+b的形式,其中k和b分别表示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通过求解两条直线的交点,可以计算出动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和移动轨迹。

三、动点问题的解答步骤在解决动点问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动点的起点和终点,并将其表示为坐标(x1,y1)和(x2,y2)。

2. 根据问题所给出的条件,确定动点的运动轨迹。

例如,若直线L过动点且经过定点A,则说明动点的运动轨迹一定是直线L。

3. 根据平面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或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计算出动点从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距离。

例如,若动点从起点(x1,y1)先沿直线L运动到点B(x3,y3),然后再沿直线L'运动到终点(x2,y2),则可以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计算出AB和BC的长度之和,即为动点的总路程。

初一数学动点经典例题20道

初一数学动点经典例题20道

初一数学动点经典例题20道1.如果一个角的度数是60度,则这个角的补角和余角分别是多少度?答:补角为30度,余角为150度。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10,那么它的两腰长分别是多少?答:每个腰长都是根号50(即约为7.07)。

3.如果一个圆的直径是12,那么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答:这个圆的周长是约37.68。

4.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

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6,高为4,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答: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12。

6.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为7,宽为3,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1。

7.如果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4,那么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答: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64。

8.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边长均为8,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高是多少?答:这个三角形的高为约6.93。

9.如果一个矩形的长为9,宽为2,那么这个矩形的周长是多少?答:这个矩形的周长是22。

10.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5,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答:这个圆的面积是约78.5。

11.如果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96,那么这个正方体的边长是多少?答:这个正方体的边长是4。

1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50度、60度和70度,那么这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在哪里?答:这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交点距离三角形的各顶点均等。

13.如果一个梯形的底边长为7,顶边长为3,高为4,那么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答:这个梯形的面积为20。

14.如果一个球的直径是8,那么这个球的体积是多少?答:这个球的体积是约268.08。

15.如果一条线段的长度为10,那么在这个线段上任意取一点,那么这个点距离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差是多少?答:这个点距离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差不超过5。

16.如果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那么这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答:这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约3.9。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集锦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集锦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集锦1.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⑴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⑵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5?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⑶当点P以每分钟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时,点A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问它们同时出发,几分钟后P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2.数轴上A点对应的数为-5,B点在A点右边,电子蚂蚁甲、乙在B分别以分别以2个单位/秒、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电子蚂蚁丙在A 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

(1)若电子蚂蚁丙经过5秒运动到C点,求C点表示的数;A B-5(2)若它们同时出发,若丙在遇到甲后1秒遇到乙,求B点表示的数;A B-5(3)在(2)的条件下,设它们同时出发的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t的值,使丙到乙的距离是丙到甲的距离的2倍?若存在,求出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A B-53.已知数轴上有顺次三点A, B, C。

其中A的坐标为-20.C 点坐标为40,一电子蚂蚁甲从C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移动。

(1)当电子蚂蚁走到BC的中点D处时,它离A,B两处的距离之和是多少?(2)这只电子蚂蚁甲由D点走到BA的中点E 处时,需要几秒钟?(3)当电子蚂蚁甲从E点返回时,另一只电子蚂蚁乙同时从点C出发,向左移动,速度为秒3个单位长度,如果两只电子蚂蚁相遇时离B点5个单位长度,求B点的坐标4.如图,已知A、B分别为数轴上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20,B点对应的数为100。

⑴求AB中点M对应的数;⑵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求C点对应的数;⑶若当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D点相遇,求D 点对应的数。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答案与解析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答案与解析

动点问题答案与解析一、单点移动问题1.【解答】(1)-21(2)14.5秒(3)37-2t(4)BC:2t-29当A在C的左边:AC:52-2t当A在C的右边:AC:2t-522.【解答】解:(1)点P表示的有理数为﹣4+2×2=0;(2)6﹣(﹣4)=10,10÷2=5,5÷2=2.5,(10+5)÷2=7.5.故点P是AB的中点时t=2.5 或7.5;(3)在点P由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点P与点A的距离为2t;(4)在点P由点B到点A的返回过程中,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6﹣2(t﹣5)=16﹣2t.3.【解答】解:(1)①点P在点B的左边时∵PB=2,4﹣2=2,∴点P表示的是2.②点P在点B的右边时,∵PB=2,4+2=6,∴点P表示的是6.综上,可得点P表示的是2或6;(2)∵4﹣(﹣2)=6,∴线段AB的长度是6.①AP=AB=2时,点P表示的是﹣2+2=0.②BP=AB=2时,点P表示的是4﹣2=2.综上,可得点P表示的是0或2;(3)①点P在点B的左边时,∵AP=6﹣2=4,4÷2=2,∴线段AM的长是2.②点P在点B的右边时,∵AP=6+2=8,8÷2=4,∴线段AM的长是4.综上,可得线段AM的长是2或4.(4)根据图示,可得当点P在A、B两点之间时,PA+PB的值最小,此时,PA+PB=AB=6,所以PA+PB 的最小值是6.二、两点移动问题4.【解答】解:(1)①∵点A表示的数为8,B在A点左边,AB=12,∴点B表示的数是8﹣12=﹣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点P表示的数是8﹣3×1=5.②设点P运动x秒时,与Q相距3个单位长度,则AP=3x,BQ=2x,∵AP+BQ=AB﹣3,∴3x+2x=9,解得:x=1.8,∵AP+BQ=AB+3,∴3x+2x=15解得:x=3.∴点P运动1.8秒或3秒时与点Q相距3个单位长度.(2)2MN+PQ=12或2MN﹣PQ=12;理由如下:P在Q右侧时有:MN=MQ+NP﹣PQ=AQ+BP﹣PQ=(AQ+BP﹣PQ)﹣PQ= AB﹣PQ=(12﹣PQ),即2MN+PQ=12.同理P在Q左侧时有:2MN﹣PQ=12.5.【解答】解:(1)点B表示的数是﹣4;(2)﹣4+2×2=﹣4+4=0.故2秒后点B表示的数是0,(3)由题意可知:①O为BA的中点,(﹣4+2t)+(2+2t)=0,解得t=;②B为OA的中点,2+2t=2(﹣4+2t),解得t=5.故答案为:﹣4;0.6.【解答】解:(1)设A点运动速度为x单位长度/秒,则B点运动速度为4x单位长度/秒.由题意得:3x+3×4x=15解得:x=1∴A点的运动速度是1单位长度/秒,B点的速度是4单位长度/秒;(2)设y秒后,原点恰好处在A、B的正中间.由题意得:y+3=12﹣4y解得:答:经过秒后,原点恰处在A、B的正中间;(3)设B追上A需时间z秒,则:4×z﹣1×z=2×(+3)解得:,=64.答:C点行驶的路程是64长度单位.7.【解答】解:(1)∵1﹣(﹣1)=2,2的绝对值是2,1﹣3=﹣2,﹣2的绝对值是2,∴点P对应的数是1.(2)当P在AB之间,PA+PB=4(不可能有)当P在A的左侧,PA+PB=﹣1﹣x+3﹣x=6,得x=﹣2当P在B的右侧,PA+PB=x﹣(﹣1)+x﹣3=6,得x=4故点P对应的数为﹣2或4;(3)解:设经过x分钟点A与点B重合,根据题意得:2x=4+x,解得x=4.∴6x=24.答:点P所经过的总路程是24个单位长度.8.【解答】解:(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OA=6,则OB=AB﹣OA=4,点B在原点左边,∴数轴上点B所表示的数为﹣4;点P运动t秒的长度为6t,∵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P所表示的数为:6﹣6t;(2)①点P运动t秒时追上点R,根据题意得6t=10+4t,解得t=5,答:当点P运动5秒时,点P与点Q相遇;②设当点P运动a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当P不超过Q,则10+4a﹣6a=8,解得a=1;当P超过Q,则10+4a+8=6a,解得a=9;答:当点P运动1或9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9.【解答】解:(1)①当P在线段AB上时,由PA=2PB及AB=60,可求得PA=40,OP=60,故点P运动时间为60秒.若AQ=时,BQ=40,CQ=50,点Q的运动速度为50÷60=(cm/s);若BQ=时,BQ=20,CQ=30,点Q的运动速度为30÷60=(cm/s).②点P在线段AB延长线上时,由PA=2PB及AB=60,可求得PA=120,OP=140,故点P运动时间为140秒.若AQ=时,BQ=40,CQ=50,点Q的运动速度为50÷140=(cm/s);若BQ=时,BQ=20,CQ=30,点Q的运动速度为30÷140=(cm/s).(2)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t+3t=90±70,t=5或40,∵点Q运动到O点时停止运动,∴点Q最多运动30秒,当点Q运动30秒到点O时PQ=OP=30cm,之后点P继续运动40秒,则PQ=OP=70cm,此时t=70秒,故经过5秒或70秒两点相距70cm;(3)如图1,设OP=xcm,点P在线段AB上,20≤x≤80,OB﹣AP=80﹣(x﹣20)=100﹣x,EF=OF﹣OE=(OA+AB)﹣OE=(20+30)﹣=50﹣,∴==2.如图2,设OP=xcm,点P在线段AB上,20≤x≤80,OB﹣AP=80﹣(x﹣20)=100﹣x,EF=OF﹣OE=(OA+AB)﹣OE=(20+30)﹣=50﹣,∴==2.三、多点移动问题10.【解答】解:(1)A表示的数是﹣6,点A先沿着数轴向右移动8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所对应的数字是:﹣6+8﹣5=﹣3,故答案为:﹣3;(2)∵A,B对应的数分别为﹣6,2,点C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AB=8,x的值是﹣2.故答案为:﹣2;(3)根据题意得:|x﹣(﹣6)|+|x﹣2|=10,解得:x=﹣7或3;故答案为:﹣7或3;(4)当点A、B重合时,﹣6+4t=2﹣2t,解得t=;当点C为A、B中点且点C在点A的右侧时,﹣t﹣(﹣6+4t)=(2﹣2t)﹣(﹣t),解得t=1;当点C为A、B中点且点C在点A的左侧时,(﹣6﹣4t)﹣(﹣t)=(﹣t)﹣(2﹣2t)m解得t=1(舍去).综上所述,当t=或1,点C到点A、B 的距离相等.11.【解答】解:(1)设B点的运动速度为x,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他们的时间相等,有:=,解得x=1,所以B点的运动速度为1;(2)设经过时间为t.则B在A的前方,B点经过的路程﹣A点经过的路程=6,则2t﹣t=6,解得t=6.A在B的前方,A点经过的路程﹣B点经过的路程=6,则2t﹣t=12+6,解得t=18.(3)设点C的速度为y,始终有CB:CA=1:2,即:=,解得y=,当C停留在﹣10处,所用时间为:=秒,B的位置为=﹣.12.【解答】解:(1)∵BC=300,AB=,所以AC=600,C点对应200,∴A点对应的数为:200﹣600=﹣400;(2)设x秒时,Q在R右边时,恰好满足MR=4RN,∴MR=(10+2)×,RN=[600﹣(5+2)x],∴MR=4RN,∴(10+2)×=4×[600﹣(5+2)x],解得:x=60;∴60秒时恰好满足MR=4RN;(3)QC﹣AM的值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设经过的时间为y,则PE=10y,QD=5y,于是PQ点为[0﹣(﹣800)]+10y﹣5y=800+5y,一半则是,所以AM点为:+5y﹣400=y,又QC=200+5y,所以﹣AM=﹣y=300为定值.四、线段移动问题13.【解答】解:(1)由题意得:11﹣(b+3)=b,解得:b=4.答:线段AC=OB,此时b的值是4.(2)由题意得:①11﹣(b+3)﹣b=(11﹣b),解得:b=.②11﹣(b+3)+b=(11﹣b),解得:b=﹣5.答:若AC﹣0B=AB,满足条件的b值是或﹣5.14.【解答】解:(1)∵点A、M、N对应的数字分别为﹣1、0、2,线段MN沿数轴的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移动,移动时间为t秒,∴移动后M表示的数为t,N表示的数为t+2,∴AM=t﹣(﹣1)=t+1.故答案为:t+1.(2)由(1)可知:BN=|11﹣(t+2)|=|9﹣t|,∵AM+BN=11,∴t+1+|9﹣t|=11,解得:t=.故答案为:.(3)假设能相等,则点A表示的数为2t﹣1,M表示的数为t,N表示的数为t+2,B表示的数为11﹣t,∴AM=|2t﹣1﹣t|=|t﹣1|,BN=|t+2﹣(11﹣t)|=|2t﹣9|,∵AM=BN,∴|t﹣1|=|2t﹣9|,解得:t1=,t2=8.故在运动的过程中AM和BN能相等,此时运动的时间为秒和8秒.15.【解答】解:(1)由数轴观察知三根木棒长是20﹣5=15,则此木棒长为:15÷3=5,故答案为:5.(2)如图,点A表示美羊羊现在的年龄,点B表示村长爷爷现在的年龄,木棒MN的两端分别落在点A、B.由题意可知,当点N移动到点A时,点M所对应的数为﹣40,当点M移动到点B时,点N所对应的数为116.可求MN=52.所以点A所对应的数为12,点B所对应的数为64.即美羊羊今年12岁,村长爷爷今年64岁.五、图形动点问题16.【解答】【考点】8A: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25 :动点型;2A :规律型.【分析】此题利用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设出正方形的边长,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3倍,求得每一次相遇的地点,找出规律即可解答.【解答】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因为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3倍,时间相同,甲乙所行的路程比为1:3,把正方形的每一条边平均分成2份,由题意知:①第一次相遇甲乙行的路程和为2a,甲行的路程为2a×=,乙行的路程为2a×=,在AB边相遇;②第二次相遇甲乙行的路程和为4a,甲行的路程为4a×=a,乙行的路程为4a×=3a,在CB边相遇;③第三次相遇甲乙行的路程和为4a,甲行的路程为4a×=a,乙行的路程为4a×=3a,在DC边相遇;④第四次相遇甲乙行的路程和为4a,甲行的路程为4a×=a,乙行的路程为4a×=3a,在AB边相遇;⑤第五次相遇甲乙行的路程和为4a,甲行的路程为4a×=a,乙行的路程为4a×=3a,在AD边相遇;…因为2008=502×4,所以它们第2008次相遇在边AB上.故答案为:A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及按比例分配的运用,难度较大,注意先通过计算发现规律然后再解决问题.。

数学动点问题解题技巧初一

数学动点问题解题技巧初一

数学动点问题解题技巧初一
动点问题是一类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在初一阶段,解决动点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题意
动点问题通常涉及一些物体或点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因此需要首先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确哪些是变化的量,哪些是不变的量。

同时,需要注意题目中的单位、符号等细节问题。

2.建立模型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需要将题目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通常可以利用图形、图表等方式来建立模型,帮助理解问题。

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变量的选择和表示。

3.确定变量
在动点问题中,通常会有多个变量在变化,如时间、速度、距离等。

需要选择合适的变量来表示问题中的变化,并明确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建立方程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和建立的模型,可以建立相应的方程来表示问题。

在建立方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符号的使用。

5.求解方程
建立方程后,需要求解方程以得出答案。

在求解方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以及单位的转换等问题。

6.整合答案
最后一步是将求解出的方程的解整合成完整的答案。

需要注意答案的单位、
符号等细节问题,以及答案的合理性。

总之,解决动点问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通过理解题意、建立模型、确定变量、建立方程、求解方程和整合答案等步骤,可以逐步解决这类问题。

同时,也需要多加练习和思考,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七年级动点问题大全

七年级动点问题大全

七年级动点问题大全(一)例1: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表示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且a、b满足|a+2|+(b+3a)2=0(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C,且AC=2BC,求C点表示的数;(3)若在原点O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分别表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用t表示);①求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例2:如图,有一数轴原点为O,点A所对应的数是-12,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原点到达点B.(1)如果OA=OB,那么点B所对应的数是什么?(2)从点A到达点B所用时间是3秒,求该点的运动速度.(3)在(2)的条件下,从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点K到达点C,所用时间是9秒,且KC=KA,分别求点K和点C所对应的数。

例3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是1:4.(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后原点恰好处在两个动点正中间;(3)在(2)中A、B两点继续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时,另一动点C同时从B点位置出发向A运动,当遇到A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追上A时,C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从开始到停止运动,运动的路程是多少单位长度.例4: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6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时,点P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求当点A与点B重合时,点P所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例5数轴上两个质点A、B所对应的数为-8、4,A、B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上运动,且A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1)点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原点处相遇,求B点的运动速度;(2)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钟时两者相距6个单位长度;(3)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与此同时,C点从原点出发作同方向的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CB:CA=1:2,若干秒钟后,C停留在-10处,求此时B点的位置?例6: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0,点B表示的数是170.(1)求A、B中点所表示的数.(2)一只电子青蛙m,从点B出发,以4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青蛙n,从A点出发以6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C点处相遇,求C点所表示的数.(3)两只电子青蛙在C点处相遇后,继续向原来运动的方向运动,当电子青蛙m处在A 点处时,问电子青蛙n处在什么位置?(4)如果电子青蛙m从B点处出发向右运动的同时,电子青蛙n也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D点处相遇,求D点所表示的数例7、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 24,- 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动点问题初一例题公式

动点问题初一例题公式

动点问题初一例题公式
1、甲、乙两人在周长是120米的圆形池塘边散步,甲每分走8米,乙每分走7米.现在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相背而行,出发后到第二次相遇用了多少时间?
2、甲、乙两人在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朝相反方向跑,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间隔40秒,甲每秒跑6米,乙每秒跑多少米?
3、甲、乙两人在周长是120米的圆形池塘边散步,甲每分走8米,乙每分走7米.现在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相背而行,出发后到第二次相遇用了多少时间?
4、甲、乙两人在周长是120米的圆形池塘边散步,甲每分走8米,乙每分走7米.现在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相背而行,出发后到第二次相遇用了多少时间?
5、甲、乙两人在周长是120米的圆形池塘边散步,甲每分走8米,乙每分走7米.现在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相背而行,出发后到第二次相遇用了多少时间?。

完整版)初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动点问题(经典难题)

完整版)初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动点问题(经典难题)

完整版)初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动点问题(经典难题)一)找规律1.如图1,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跳动。

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按照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1,1)→(1,0)→…),每秒跳动一个单位。

那么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4,1),因此答案为A。

2.如图2,所有正方形的中心都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轴或y轴平行。

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

顶点A55的坐标是(54,54),因此答案为A。

3.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纵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点的坐标分别为(1,0),(2,0),(2,1),(1,1),(1,2),(2,2),…的规律排列。

根据这个规律,第2015个点的横坐标为1,因此答案为A。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只蚂蚁从原点O出发,按照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图3所示。

1)填写下列各点的坐标:A1(0,1),A3(2,1),A12(6,﹣2);2)点A4n的坐标为(2n,﹣2n+1);3)蚂蚁从点A100到A101的移动方向为向上。

5.观察下列有序数对:(3,﹣1),(﹣5,0),(7,﹣1),(﹣9,0),…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100个有序数对是(195,﹣1)。

6.观察下列有规律的点的坐标:A1(1,0),A2(2,1),A3(4,0),A4(8,1),…依照规律,A11的坐标为(1024,1),A12的坐标为(2048,0)。

7.以原点为起点,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个机器人从原点O点出发,向正东方向走3米到达A1点,再向正北方向走6米到达A2,再向正西方向走9米到达A3,再向XXX方向走12米到达A4,再向正东方向走15米到达A5,按此规律走下去,当机器人走到A6时,A6的坐标是(﹣3,﹣3)。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

动点问题一.单点移动问题1.点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P是数轴上的一个动点,(1)当PB=2时,求点P表示的数?(2)当点P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时,求点P表示的数?(3)当PB=2,且点M是线段AP的中点时,求线段AM的长度?(4)是否存在点P,使得PA+PB的值最小,若存在,确定点P在数轴上的位置,并求出PA+PB的最小值?2.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有理数为﹣4,点B表示的有理数为6,点P从点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沿由A到B方向运动,当点P到达点B 后立即返回,仍然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至点A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单位:秒).(1)求t=2时点P表示的有理数;(2)求点P是AB的中点时t的值;(3)在点P由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求点P与点A的距离(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4)在点P由点B到点A的返回过程中,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二、两点移动问题3.如图,点A、B都在数轴上,且AB=6(1)点B表示的数是;(2)若点B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则2秒后点B表示的数是;(3)若点A、B都以每秒2个单位沿数轴向右运动,而点O不动,t秒后有一个点是一条线段的中点,求t.4.已知在数轴上有A,B两点,点A表示的数为8,点B在A点的左边,且AB=12.若有一动点P从数轴上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解决问题:①当t=1秒时,写出数轴上点B,P所表示的数;②若点P,Q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与Q相距3个单位长度?(2)探索问题:若M为AQ的中点,N为BP的中点.当点P在P、Q上运动过程中,探索线段MN与线段PQ的数量关系(写出过程).5.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是1:4.(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后原点恰好处在两个动点正中间;(3)在(2)中A、B两点继续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时,另一动点C同时从B 点位置出发向A运动,当遇到A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追上A时,C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从开始到停止运动,运动的路程是多少单位长度.6.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6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时,点P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求当点A与点B重合时,点P所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7.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B是数轴上在A左侧的一点,且A,B 两点间的距离为1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点P表示的数是(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时出发.求:①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相遇?②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8.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0,点B表示的数是170.(1)求A、B中点所表示的数.(2)一只电子青蛙m,从点B出发,以4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青蛙n,从A点出发以6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C点处相遇,求C点所表示的数.(3)两只电子青蛙在C点处相遇后,继续向原来运动的方向运动,当电子青蛙m处在A点处时,问电子青蛙n处在什么位置?(4)如果电子青蛙m从B点处出发向右运动的同时,电子青蛙n也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D点处相遇,求D点所表示的数.9.如图,在射线OM上有三点A、B、C,满足OA=20cm,AB=60cm,BC=10cm(如图所示),点P从点O出发,沿OM方向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从点C 出发在线段CO上向点O匀速运动(点Q运动到点O时停止运动),两点同时出发.(1)当PA=2PB时,点Q运动到的位置恰好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求点Q的运动速度.(2)若点Q运动速度为3cm/s,经过多长时间P、Q两点相距70cm.(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上时,分别取OP和AB的中点E、F,求的值.四、多点移动问题10.如图数轴上三点A,B,C对应的数分别为﹣6,2,x.请回答问题:(1)若点A先沿着数轴向右移动8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所对应的数字是;(2)若点C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那么x对应的值是;(3)若点C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是10,那么x对应的值是;(4)如果点A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C从原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且三点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秒,请问t为何值时点C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11.数轴上两个质点A、B所对应的数为﹣8、4,A、B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上运动,且A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1)点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原点处相遇,求B点的运动速度;(2)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钟时两者相距6个单位长度;(3)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与此同时,C 点从原点出发作同方向的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CB:CA=1:2,若干秒钟后,C停留在﹣10处,求此时B点的位置?12.如图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AB=AC,点C对应的数是200.(1)若BC=300,求点A对应的数;(2)如图2,在(1)的条件下,动点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从A点出发向右运动,点P、Q、R的速度分别为10单位长度每秒、5单位长度每秒、2单位长度每秒,点M为线段PR的中点,点N为线段RQ的中点,多少秒时恰好满足MR=4RN(不考虑点R与点Q相遇之后的情形);(3)如图3,在(1)的条件下,若点E、D对应的数分别为﹣800、0,动点P、Q分别从E、D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点P、Q的速度分别为10单位长度每秒、5单位长度每秒,点M为线段PQ的中点,点Q在从是点D运动到点A的过程中,QC﹣AM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不变,请说明理由.四、线段问题13.已知数轴上,点O为原点,点A对应的数为11,点B对应的数为b,点C在点B右侧,长度为3个单位的线段BC在数轴上移动,(1)如图1,当线段BC在O,A两点之间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恰好满足线段AC=OB,求此时b的值;(2)线段BC在数轴上沿射线AO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AC﹣OB=AB?若存在,求此时满足条件的b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4.如图,点A、B和线段MN都在数轴上,点A、M、N、B对应的数字分别为﹣1、0、2、11.线段MN沿数轴的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移动,移动时间为t秒.(1)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AM的长为。

初一数学上册数轴动点问题

初一数学上册数轴动点问题

初一数学上册数轴动点问题一、什么是数轴动点问题数轴动点问题呢,就是在数轴这个特定的数学环境里,有一些点是可以动来动去的,然后让我们根据这些点的运动情况去解决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

比如说,一个点从数轴上的某个位置开始,按照一定的速度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然后问我们在某个时刻这个点的位置在哪里呀,或者几个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啦之类的。

这就像一群小蚂蚁在数轴这条小路上跑来跑去,我们得搞清楚它们的位置变化情况。

二、常见的题型类型1. 求动点表示的数这种题就是给你一个动点在数轴上的初始位置,还有它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然后让你求出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个动点所表示的数。

比如说,一个点在数轴上表示3,它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经过5秒后,这个点就向右移动了2×5 = 10个单位长度,那这个点表示的数就变成了3+10 = 13啦。

2.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有时候会给你两个动点,它们分别在数轴上运动,然后问你在某个时刻这两个动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这就需要我们先算出这两个动点在那个时刻分别在数轴上的位置,然后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如果是求绝对值距离的话就直接求两个数差的绝对值)。

就像两个人在数轴这条跑道上跑,我们要看看他们之间隔了多远。

3. 动点与线段的关系还有一种题型是关于动点和线段的关系的。

比如说,一个动点在数轴上运动,问这个动点什么时候会在线段的中点上,或者什么时候这个动点会把某条线段分成一定比例的两段。

这就比较复杂啦,我们要综合考虑线段的端点位置、动点的运动情况等很多因素呢。

三、解决数轴动点问题的小技巧1. 画数轴这可是超级重要的一步哦。

把题目中的情况在数轴上画出来,这样我们就能很直观地看到各个点的位置关系啦。

就像画画一样,把那些抽象的数字和动点变成我们能看得见的东西。

比如说,题目里说一个点在 -2的位置,另一个点在4的位置,我们就把它们在数轴上标出来,然后再根据动点的运动情况,一点一点地画出它们的新位置。

动点题初一数学技巧公式

动点题初一数学技巧公式

动点题初一数学技巧公式
动点题是初一数学中常见的问题,通常涉及到图形和几何的知识。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一些基本的技巧和公式。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技巧和公式:
1. 距离公式: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为d = √[(x2-x1)^2 + (y2-y1)^2]。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动点与其他点之间的距离。

2. 中点公式:对于任意两点 A(x1, y1) 和 B(x2, y2),线段 AB 的中点 M 的坐标为 (x, y),其中 x = (x1 + x2)/2,y = (y1 + y2)/2。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找到动点所在线段的中点坐标。

3.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即 v = s/t。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4. 平行线和斜率的关系: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

这个性质可以用来判断动点所在的直线是否与其他直线平行。

5. 垂直线和斜率的关系:如果两直线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互为相反数的倒数。

这个性质可以用来判断动点所在的直线是否与其他直线垂直。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技巧和公式,可以帮助你解决初一数学中的动点问题。

当然,具体的问题可能需要更深入的知识和更复杂的解决方法。

初一上册动点问题解题技巧和方法

初一上册动点问题解题技巧和方法

初一上册动点问题解题技巧和方法一、认识动点问题1. 动点问题的定义:动点问题是指一个或多个移动的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位置或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问题。

2. 动点问题的特点:动点问题是数学中常见的实际应用问题,如汽车追击、人员追赶、两船相遇等。

3. 动点问题的分类:动点问题可以分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不同类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分析。

二、动点问题解题技巧1. 建立坐标系:对于动点问题,通常需要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以便于描述物体的位置或状态。

2. 表达运动关系:根据动点的运动特点,可以利用数学语言表达出动点之间的运动关系,如速度、加速度等。

3. 列方程解题:对于动点问题,可以根据物体的运动规律列出方程,并利用代数或几何方法解决问题。

4. 综合运用知识:在解决动点问题时,还需要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如直线方程、两点距离、速度、加速度等相关知识。

三、动点问题解题方法1. 变量法:采用变量表示动点的位置或状态,然后利用变量之间的关系式解决问题。

2. 几何法:利用几何图形描述动点的位置或路径,通过几何关系求解动点问题。

3. 代数法:通过列方程、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动点问题。

4. 几何与代数结合法:同时运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综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学习初一上册动点问题时,我们要牢固掌握动点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解题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应用,提高解决动点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初一上册的动点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并掌握相关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探讨动点问题的解题过程以及常见的解题思路。

一、动点问题的实际应用动点问题是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领域,例如:汽车行驶、人员追逐、飞机飞行等。

通过动点问题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于实际场景中。

1. 汽车行驶问题:假设有两辆汽车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出发,我们需要计算它们相遇的时间和地点,这就是一个常见的动点问题。

七年级动点问题20道含答案

七年级动点问题20道含答案

七年级动点问题20道含答案一、七年级动点问题20道1. 函数$y=3cos\frac{3\pi x}{4}$的图像称作:(A.余弦曲线)2. 斜率等于负一,斜截式为$y=7x-5$的直线称作:(B.负斜率直线)3. 求函数$f(x)=x^3-7x+2$在$x=2$处取得最大值:(D.8)4. 直线$y=mx+b$中,m 为:(A.斜率)5. 闭合曲线$\frac{x^2}{4}+\frac{y^2}{9}=1$在$x$=4处的坐标是:(C. $(4,\frac{3}{2})$)6. 函数$f(x)=2x^{2}-3$的最小值是:(B. -3)7. 函数$f(x)=\frac{x^2}{2}+1$的图像是:(A.抛物线)8. 函数$f(x)=2x+5$的大致图象是:(B.直线)9. 三维坐标中,z 轴表示的为:(C.高度)10. 绘制抛物线需要:(A.二个点)11. 点$A(-1,2)$绕原点旋转$90^{\circ}$后,其新坐标是:(B. $(2,-1)$)12. 子弹以15米/秒的速度射出,它从出射点到返回出射点所需要的时间为:(B.2秒)13. 平面内的向量$\overrightarrow{a}$和$\overrightarrow{b}$的夹角为30°,且$|\overrightarrow{a}|=3$,$|\overrightarrow{b}|=4$,则$\overrightarrow{a}\cdot\overrightarrow{b}$ 为:(D.6)14. 直线$y=2/3x-3$的斜率为:(B. 2/3)15.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为$60^{\circ}$,则这个三角形是:(D.等腰三角形)16. 半径为4的圆的面积为:(B.50.27公分平方)17. 在正方形ABCD中,点P到边AB的距离是4,A点到点P的垂直平分线的距离为:(D. 2)18. 圆$x^{2}+y^{2}+8x+2y-13=0$的圆心坐标是:(C. (-4, -1))19. $f(x)=-2x^2+4$的最小值是:(A. 0)20. 角A,B,C构成的夹角是60度,AB=5,BC=7,AC=:(B. 8)二、七年级动点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练习一下关于七年级动点的知识吧!首先,对于函数问题,函数$y=3cos\frac{3\pi x}{4}$的图像应当称作余弦曲线。

七年级上册数学动点问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动点问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动点问题
动点问题是指在几何图形中,点的坐标发生变化时,研究图形的变化规律的问题。

在七年级上册数学中,动点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动点轨迹问题:当一个点在平面内按照一定的规律移动时,求这个点的轨迹。

例如,已知点A(x, y)在直线y = kx + b上移动,求点A的轨迹。

2. 动点距离问题:当一个点在平面内按照一定的规律移动时,求这个点到另一个固定点的距离。

例如,已知点A(x, y)在直线y = kx + b上移动,求点A到定点P(a, b)的距离。

3. 动点面积问题:当一个点在平面内按照一定的规律移动时,求这个点与另一个固定点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例如,已知点A(x, y)在直线y = kx + b上移动,求点A与定点P(a, b)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4. 动点角度问题:当一个点在平面内按照一定的规律移动时,求这个点与另一个固定点连线与某个方向的夹角。

例如,已知点A(x, y)在直线y = kx + b上移动,求点A与定点P(a, b)连线与x轴的夹角。

5. 动点对称问题:当一个点在平面内按照一定的规律移动时,求这个点关于某个固定点的对称点的坐标。

例如,已知点A(x, y)在直线y = kx + b上移动,求点A关于定点P(a, b)的对称点的
坐标。

解决动点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动点的坐标变化规律,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求解相应的几何量。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如平行线、垂直线、相似三角形等性质。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动点问题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动点问题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动点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通常表示为
ax + b = 0,其中a和b是已知的常数,x是未知数。

初一阶段通
常会涉及到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应用。

动点问题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类问题,通常涉及到物体的运动、
速度、时间等概念。

在初一阶段,动点问题通常会涉及到匀速直线
运动,例如两个物体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着相反的方向运动,问它们多久会相遇等问题。

如果结合一元一次方程和动点问题,我们通常会遇到类似以下
的问题,一个人从A地出发,以一定的速度向B地行进,同时另一
个人以不同的速度从B地出发向A地行进,问多久他们会相遇。


类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当涉及到一元一次方程动点问题时,我们需要首先明确未知数
代表的是什么,然后根据问题建立方程,最后通过求解方程得出问
题的答案。

总的来说,初一阶段的一元一次方程动点问题是比较基础的,
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和运用,以及初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通过这类问题的训练,学生可以逐渐提高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