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格物致知_的传统诠释及其现代意蕴_一种科学与科学教育的解读_蔡铁权

合集下载

格物致知 古今解释

格物致知 古今解释

格物致知古今解释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认识论命题,源于《礼记·大学》。

现代汉语词典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在古代,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中的一部分,它强调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研究,获得对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智慧。

在《大学》中,格物致知被视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在现代,格物致知的概念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醒人们要保持对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通过深入研究和观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类社会,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和智慧。

拓展资料
格物致知
成语出处:汉·戴圣《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人由“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引申出成语“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的意思解释

格物致知的意思解释

格物致知的意思解释《格物致知》是儒家传统思想中的重要理论,旨在实现自我成长、个人教育、自我认知和道德修养,以及实现思想言行的协调。

据史料记载,起源于齐景公时期的著名儒家智者荀子,成书于春秋时代的《荀子格物致知》,而今仍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典籍。

《格物致知》的基本理念是“以物致知”,也即从物质、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和个体形象中汲取知识和智慧,达到领悟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境界,从而了解自然规律、人生观念,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格物致知》强调“自然”和“人”的关系,它要求人们以“自然”的视角看待人的思维,将“自然”、“人”与“天”相统一,形成整体的新生命观念,从而推动人们完善和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真知。

《格物致知》在儒家伦理观里,以物质、社会和文化为基础,强调“物以类聚”,以“有益”“无害”来划分物和物,真理和谬误,美丑,好恶;强调追求至“格物”之境,以追求“道”为支点,以实在至理之视觉作为指向;它强调“以物致用”,关注应用和实践,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以分析形势、把握发展机遇而改善社会环境,促进实现政治理想。

《格物致知》作为儒家传统思想中的重要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哲学意义:现实意义在于此理论可以指导我们“以物致知”,以贴近社会实践,以改善社会环境,促进实现政治理想。

哲学意义在于此理论强调“以物致知”,要求人们以自然的视角看待人的思维,以物质、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和个体形象中汲取知识和智慧,达到领悟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境界,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激发人们追求智慧和真理,追求自我成长。

综上所述,《格物致知》在儒家伦理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古代思想家认识自然规律,以及更精深地思考人生意义的重要理论,至今依然有重要的思想启发作用。

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以物致知”,要求人们以自然的视角看待人的思维,并以物质、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和个体形象中汲取知识和智慧,推动人们完善和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真知,从而更好的实现自我成长、个人教育、自我认知和道德修养,并实现思想言行的协调。

部编本2017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2017年12月第1版 2018年12月第2次印刷

部编本2017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2017年12月第1版  2018年12月第2次印刷

部编本2017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2017年12月第1版 2018年12月第2次印刷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教学步骤及过程] 课前出示课题PPT一、导入本文是一篇演讲词,写法上是按一般议论文来写的。

谈论的是关于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一种弊端问题:重理论,轻实践,最终就有可能导致高分低能的状况。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将要学习的丁肇zh ào 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能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授课内容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授课月日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并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阅读及德育目标,重点) 2.梳理演讲词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阅读目标,难点)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写作目标,重点)教学重点 1. 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并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2. 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教学难点 梳理演讲才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教学设想 拟让学生充听众的角色来教学这篇演讲词。

引导学生明白聆听公众演讲,一般应该做到:能够理解或者明晰演讲者的观点,能够对演讲者的观点进行赞同或者反对的判断;感受演讲者的风格,明确演讲者不同风格形成的原因;学习必要的演讲技巧。

教学方法 自读法;电教法。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用具 希沃一体机教学素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朗读.wmv ;课文图片若干张。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以便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2.制作配套PPT 课件(配套课件放在0826tp 付费百度文库中)。

教学小结 (课后填写)作 业课文后思考探究及积累拓展;语文作业本;二、教学目标(见上表格)三、检查字词预习1.瞭望※liào wàng:登高远望;向远处探看。

格物致知的几种解释

格物致知的几种解释

格物致知的几种解释
《格物致知》的几种解释
《格物致知》是指《论语》中的一句名言,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的重要理念。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实际观察、研究和实践来获得真知。

关于《格物致知》这一概念的解释有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解释。

一、【通过观察事物来获取知识】
这种解释强调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和现象,来获得对事物的真实认识和理解。

只有通过具体实践和细致观察,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这种观点认为,人们应该摒弃主观臆断和片面认识,通过积极的实践与观察,以事实为依据,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以知识造福于人类社会】
这种解释认为,格物致知并不仅仅是通过观察事物来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实现对社会的知行合一。

三、【通过对自身意识和修养的觉察来获得智慧】
此种解释着重强调的是“格物”的内在意义,即通过对自己内心的觉察,进行个人修养和心智的培养。

只有通过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智慧水平。

四、【将中庸思想贯穿于实践和知识的获得之中】
这种解释认为,《格物致知》是《中庸》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

中庸思想强调的是取得平衡和内外的和谐,通过“格物致知”,人们可以不断努力追求和谐的状态,将中庸思想融入实践和知识的获得中。

总之,《格物致知》这一概念有着多种解释,但无论从何种角度解释,《格物致知》都强调通过实际观察和实践来获得真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及将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和个人修养中,从而实现智慧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

_格物致知_的传统诠释及其现代意蕴_一种科学与科学教育的解读_蔡铁权

_格物致知_的传统诠释及其现代意蕴_一种科学与科学教育的解读_蔡铁权

2014年第6期(总第323期)GLOBAL EDUCATIONVol.43 No6,2014“格物致知”的传统诠释及其现代意蕴*———一种科学与科学教育的解读蔡铁权摘要“格物致知”在《礼记·大学》中被提出,汉唐对之进行注疏,宋明注重义理诠释。

宋元时期,“格物致知”与自然科学逐渐关联。

明清之时由于受到西学影响,格致之学受到关注,在晚清,“格致”成为西学science的译词,学校也开设格致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为科学技术。

后又以“格致”与“科学”混用,最终,“科学”作为science的正式译词得到了公认和广泛使用,“格致”或“格物致知”与“科学”又分了手。

对这一历史过程的梳理,可以明确“格物致知”涵义的演变历程,可以分辨它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格物致知”和科学及科学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

而且,对于我们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也都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格物致知;格致;科学;科学教育作者简介蔡铁权/浙江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金华321004)从儒学经典中的“格物致知”,到元明时期出现“格致”的独立的新词,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用“格致”标注书名,晚清洋务运动时,“格致”又与自然哲学联了姻,后又用以指称science,甚至physics,最终science被译为“科学”,physics被译为“物理学”,从而与“格致”分了手。

“格物致知”与“science”是有一段缘分的,而且,“格物致知”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诠释,其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

以伽达默尔(H.G.Gadamer)为代表的探究诠释学,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是构成物的所谓历史主义的诠释学态度,按照这种态度,作品的意义并不是作者的意图,而是作品所说的事情本身,即它的真理内容,而这种真理内容随着不同时代和不同人的理解而不断进行改变。

作品的真正意义并不存在于作品本身之中,而是存在于它的不断再现和解释中。

中国儒学创始人孔子,声称自己“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因此删订编辑了“六经”,从此,这“六经”(流传下来的只有“五经”)成为了中国最核心的经典,二千多年来,代有学者对这些经典进行注、传、疏、解、释、证,也就是不同时代学者所做的诠释,其中“格物致知”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之一。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不同点:
《最后一次讲演》—— 是即兴演讲,作者情感爱憎 分明,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 体现了革命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是在庄重场合的正式演讲,客 观理性、思路严谨,层层推进, 符合科学家身份特点。
总结
怀念父亲
谈起中国 传统教育
演讲观点 演讲思路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分析问题:格物致知的含义
精神?
做什么事要有格物
致知精神?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晾望》周刊授予 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 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 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 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 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 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 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 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传传统统教教育育
现代观念
把握内容
为什么是中国学生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呢?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 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 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 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 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 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 讨自己。
印证事例:王阳明“格”竹,亲身经历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提出希望)
演讲场合庄重 内容客观理性 思路清晰 层次分明 现身说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弊端

格 物
分析问题

知 精
实践精神的重要性

摆事实 讲道理 对比

格物致知的解释

格物致知的解释

格物致知的解释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词语释义实事求是“格物致知”包含现在所说的“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

现今流行观点和朱熹观点的差异,乃是在关于「致知」的解释。

朱熹所谓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这种观念变异可能是由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影响。

虽然朱熹乃是儒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大儒,但他对于「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世成为主流,并非是因为获得后世儒家学者的普遍赞同。

事实上,朱熹学说在南宋当时还因政治党争而被斥为「伪学」,而后世的许多儒家学者也更大力批判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学说观点。

但因为朱熹的《四书集注》在元朝中叶就被官方采用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而自从明太祖开始独尊朱熹学说为《四书》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权威以后,朱熹学说更是成为明清两代历时五百余年在科举应试上的官方教条观点。

因而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观点也就在数百年的官方教条权威下,成为后世社会上的普遍流行观点。

所以在清末的洋务学堂中,就把物理、化学等学科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称。

格物:用一定的框框将物体约束。

对于人来说,生存于社会用法律约束,归依佛门是接受戒律,日常生活符合规矩。

都是格物。

致知:是获得完善的知识。

明白本来面目。

格物致知:人在一定的规矩里生活学习,而后对周围的人事物产生完善的了解和体会。

【格物致知】是事物发展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就像种子必须先被埋在土里不动,种子才会慢慢地吸收营养后生根发芽一样。

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先必须如此,而后才能一定如此!源于对【格物】的错误理解,以至于不少人,盲目追求西方的所谓自由,不愿意接受约束,而导致【知而不致】,不求甚解,不可不察!综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

语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赏析

语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赏析

语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和一起来看语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赏析,希望有所帮助!一、全文结构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什么是“格物”和“致知”。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和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真正格物致知精神在学术研究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的重要性。

二、全文的写法及语言特点本文是丁肇中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1、扣题开谈,适时立论。

2、思路清晰,说理缜密。

这篇文章在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过程中,先论述传统儒家对格物致知精神的不科学态度,接着阐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逐层深入,有很强的说服力。

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一气呵成。

3、风格朴实,方法灵活。

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

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

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⑴引经据典。

⑵正反举例。

列举事例阐述道理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的“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反面事例。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正面事例。

这样,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显得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⑶运用对比。

为了证明观点的需要,文章一些地方还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观念与现代科学的关联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观念与现代科学的关联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观念与现代科学的关联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殿堂,是培养人才和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即格物致知。

它强调通过亲身实践和实践来获取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

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格物致知观念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现代科学有着密切的关联。

格物致知观念强调通过实际经验来获得真知,这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是一致的。

在科学研究中,实证主义的观点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验证,才能获得真实和可靠的知识。

正如古人所言:“研究道理必得细察事物,要遵循现实具体地去了解”。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通过设计并进行实验,以观察现象的变化和结果的产生,从而得出科学规律与结论。

这种通过实践探索和实证验证的方法,与格物致知观念的核心思想相符合。

此外,格物致知的观念也强调通过深入实地去了解世界,与现代科学发展中的“探索精神”相契合。

探索精神是科学家们在科学领域中持续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科学家们通过对未知问题的追问,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建构。

他们走进自然和现实世界,观察并思考其中的现象与规律,进一步丰富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正如古人所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长于天地之理”。

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格物致知观念引导着科学家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为科学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与科学方法和探索精神的关联外,格物致知的观念还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俗话说:“纸上谈兵不如实践出真知”。

在大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与此同时,实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为当代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现代科学中,实验室、实地调查、实践操作等实践活动成为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因此,格物致知观念与实践的要求相一致,对培养现代科学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之,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观念与现代科学有着密切的关联。

格物致知观念的重要性体现在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

教材中增加了图表、图片和实 例,以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和 加深理解。
对于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和理论 ,教材中提供了不同的观点和 分析,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 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06
对学生的影响与启示
阅读影响
80%
培养科学精神
文章通过强调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培养追求真理、实事 求是的科学精神。
100%
格物致知的含义
格物致知源于儒家经典《大学》,意指通过对事物的深入探究,获取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作者认为,现代人过于依赖理论,忽视实验探究,导致对事物的本质理解不足。
科学研究的态度与方法
作者提倡在科学研究中应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即保持怀疑、探索和实证的态度。通过观 察、实验和推理,不断修正和完善理论,以更接近真理。
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当时的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介绍
01
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02
丁肇中致力于推动中国科技发展 和教育改革,强调科学实验和创 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02
文章主题与结构
主题概述
格物致知精神
文章主题为提倡格物致知精神,强调实验科学的重 要性,并批判了传统儒家思想中轻视实践的倾向。
勇于探索与创新
文章中的科学家勇于探索、不 断创新的精神,能够激励学生 勇于尝试新事物,开拓自己的 视野和思维方式。
追求卓越与完美
文章中提到的格物致知精神, 追求事物的本质和真理,启示 学生追求卓越与完美的态度, 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 析
授课教师:
2023-12-27

朱子教学法的名词解释

朱子教学法的名词解释

朱子教学法的名词解释朱子教学法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朱熹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教育理念。

朱子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格物致知”和“致良知”,旨在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朱子教学法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一、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朱子教学法的核心思想之一。

其中,“格物”指的是对事物进行审视和思考,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致知”则是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来获得真知。

换言之,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和观察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并从中获得知识。

这种方法强调实践性和体验性的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致良知朱子教学法的另一个核心思想是“致良知”。

这一概念源自于朱子的理论体系,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

朱子认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才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

因此,在朱子教学法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遵守道德标准,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朱子教学法强调对学生个体的独立尊重和关注。

在朱子看来,每个人的天赋和特长都是不同的,因此,教育应该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朱子教学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学以致用朱子教学法不仅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以致用。

朱子认为,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和价值。

因此,朱子教学法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全面发展朱子教学法追求学生全面发展。

朱子认为,一个人的素质不仅仅体现在他的知识水平上,还体现在他的德、智、体、美等方面。

因此,在朱子教学法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审美情趣,提倡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

什么叫格物致知

什么叫格物致知

什么叫格物致知引言格物致知,作为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深受中国古代学者的推崇和重视。

这种思维方式认为通过实践和观察事物的本质来获取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本文将探讨什么是格物致知,为什么它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以及如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知识的获取和学习。

什么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这个词译自古代的经典《大学》:“入其内,究其外”。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实践和观察来认识事物的真实本质,以此来获取知识和智慧。

格物致知强调通过亲身经验和实践来了解事物,而不仅仅是通过理论和书本知识。

这种思维方式认为人应该主动去探索外部世界并通过观察、实验和归纳来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格物致知的哲学基础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孔子认为人应该进行实践和观察,通过感知事物的特征和规律来获得知识。

他强调实践和观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人才能真正理解事物。

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格物致知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强调实践和观察的重要性,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

通过观察和实践,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1.培养综合能力1格物致知可以培养人的综合能力,使人们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事物。

通过实践和观察,人们可以全面地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从而培养出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2.加深对事物本质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

这种深入的了解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问题和解决困难,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持。

3.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格物致知能够培养人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践和观察,人们可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逐渐积累经验。

格物致知的应用格物致知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习和知识获取。

下面是一些运用格物致知进行学习和知识获取的方法:1.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例如,在学习科学知识时,可以进行实验和观察,从而深入了解科学原理。

致知在格物理解

致知在格物理解

致知在格物理解中国古代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韩愈曾提出“格物致知”这个著名概念,即格物,以此思想对世界及自然客观实在作出深刻理解。

致知即指以“格物”至真理。

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思想,至今仍具有极强的文化意义。

“格物致知”的本意是以规律的方式去认识客观事物。

这源自古代思想家老子的“道法自然”这一思想,即以“格”去认识“物”,从而达到精神上的致“知”。

韩愈在《论语》中提到,“格物致知者”就是指以“格物”的理念去开拓客观世界,去认识更深层次的真理,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向更深处探索,从而实现真正的精神上的“致知”。

“格物致知”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我们可以借助这一概念来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回答一些自然界的问题,且不断探索客观世界的最终真理,以达到实践中的理解与认知。

比如,一位有着良好的领悟力的学者,可以通过探究自然规律,分析客观事物的内在特征,从而发现其规律性,进而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形成客观性的认知,实现对该客观事物的理解。

另一方面,“格物致知”也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主观判断和行动。

它强调我们应该以理性的眼光审视世界,客观地观察和汲取周遭事物,以更科学的方法去形成自己的判断,作出更有效的决策和做法,从而有更深的了解世界的真理,达到个人发展的最大潜力。

最后,我们要正确理解“格物致知”这一概念,要在实践中做到理性合理地去探究,去把握客观实在,以及把握自身情感与人际关系的变化,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实现自身价值,以及达到致知的最大目的。

总而言之,“格物致知”的深刻思想对于我们的思考与行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可以通过探究规律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客观事物,也可以作为一个正确思考与行为的指南,帮助我们达到致知的最高境界。

理解科学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科学教育的新解读

理解科学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科学教育的新解读

Understanding Science Education:Reinterpreting the Middle-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Basic-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s 作者: 蔡铁权
作者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
出版物刊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3-97页
主题词: 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科学哲学;后现代思潮
摘要: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科学观,尤其是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的根本性改变;后现代思潮的出现,在对现代性进行广泛的批判与解构的同时,对现代化进程中最为重要
的因素——科学也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与解构。

这两个方面都对科学教育,特别是对中学科学教
育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迫使人们对科学教育作出深入分析和自觉反思。

我国正在开展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述两个维度出发,重新解读中学科学教育,有利于理解科学
教育的本质,推进科学教育改革的进程。

“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成了儒学思想的千古难解之谜。

古往今来,对它最流行的解读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然而这实际上是以后人的观念来曲解古人,违背了经典的原意。

“格”在古时是作“制”、“限止”、“法则”讲,“格物”指的是一种道德修养,强调人不能在物事上丧失自己,唯如此方能静心、有所思,从而在知识智慧上有所得。

这一崭新解读对于今日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宋代以来把它上升为人生价值的核心中的核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教育,许许多多的大中小学都以它作为校训。

上述思想出自汉代成书的《礼记》的“大学”一节,有关的原文如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礼记·大学》可是,在汉代以前的所有其他文献中都没有“格物”和“致知”的语言表达,因为缺乏旁证,后世的学者对它的含义陷入了臆测中,莫衷一是。

二、历代大学者的解读现在关于“格物致知”的最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的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现代汉语词典》将它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下面是历朝历代的大学者的有关解释。

【东汉郑玄】: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

“格,来也。

物、犹事也。

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

”【唐朝孔颖达】: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

“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

格,来也。

【南宋程颢】: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

“格物致知”释义的历史演进及现代意义

“格物致知”释义的历史演进及现代意义

“格物致知”释义的历史演进及现代意义
刘松;陈斌
【期刊名称】《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历代思想家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中体味格物致知的哲学真谛、领会格物致知的生存智慧、疏解当代人的生命困惑,帮助当代人建构人生信仰的理性航标,重塑科学理性的认知思维。

【总页数】5页(P19-23)
【作者】刘松;陈斌
【作者单位】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4.7
【相关文献】
1.中国传统“忠”德释义及其现代意义 [J], 孙德厚
2.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历史演进与现代意义 [J], 陈得军
3.格物致知——玉龙的形制演进审美与工艺 [J], 高美云
4.中非体育互动60年历史演进与现代意义 [J], 刘官元
5.南京鸭肴文化的历史演进与现代释义 [J], 施威;赖闽苏;王思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格物致知”的传统诠释及其现代意蕴——一种科学与科学教育的解读

“格物致知”的传统诠释及其现代意蕴——一种科学与科学教育的解读

“格物致知”的传统诠释及其现代意蕴——一种科学与科学
教育的解读
蔡铁权
【期刊名称】《全球教育展望》
【年(卷),期】2014(043)006
【摘要】“格物致知”在《礼记·大学》中被提出,汉唐对之进行注疏,宋明注重义理诠释.宋元时期,“格物致知”与自然科学逐渐关联.明清之时由于受到西学影响,格致之学受到关注,在晚清,“格致”成为西学science的译词,学校也开设格致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为科学技术.后又以“格致”与“科学”混用,最终,“科学”作为science的正式译词得到了公认和广泛使用,“格致”或“格物致知”与“科学”又分了手.对这一历史过程的梳理,可以明确“格物致知”涵义的演变历程,可以分辨它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格物致知”和科学及科学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我们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也都具有借鉴作用.
【总页数】11页(P111-121)
【作者】蔡铁权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金华32100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延安精神的文化继承与创新——从中国传统道德哲学角度诠释的另一种解读
2."格致"到"科学"——一种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的解读
3.传统文化的"始基"与"公理"r——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科学技术哲学的诠释
4.“格致”到“科学”——一种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的解读
5.科学时代的艺术:一种哲学诠释学的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格物致知的名词解释

格物致知的名词解释

格物致知的名词解释格物致知作为一个中国古代的名言,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之一。

这个词语起源于《论语》一书中的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的“学而时习之”的“学”即为格物致知的核心内涵。

所谓格物致知,是指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来获取知识、理解事物的真相,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行为中。

它强调的是以实证为基础的学习和思考过程,追求真实的认识和智慧。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解释格物致知的内涵。

一、观察与实践格物致知的第一步是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获得知识。

观察是一种主动的思维行为,通过观察我们能够感知到事物的表象和特征。

而实践,则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理论的正确与否。

观察和实践的结合,可以增加我们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

只有通过积累观察和实践的经验,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和知识网络。

二、思考与推理格物致知的第二步是通过思考和推理来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思考是一种主动的思维过程,通过辨析问题、分析原因和后果,我们可以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推理则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规律,推导出未知的结论。

通过思考和推理,我们能够深入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思考和推理的过程,需要我们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以达到真实认识和有效判断的目的。

三、应用与实践格物致知的最终目标是将所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行为中。

知行合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也是格物致知所倡导的行动准则。

通过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我们才能让所学到的东西产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应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持续地反思和检验,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行为。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形成自己的人生智慧。

格物致知的理念与当代教育的关系密切。

在现代社会,知识的积累和获取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和便捷。

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如何辨别真伪、提取有价值的知识成为了现代人所面临的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格物致知的理念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格物致知名词解释

格物致知名词解释

格物致知名词解释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礼记· 大学》中指出八目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是文中并未对【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做出任何解释。

古代主流的观点来源于南宋的朱熹,他曾经在《四书集注》指出【格,至也。

物,犹事也。

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意寓着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所以穷究事物的道理是学习的开始,而最后应该止于至善。

所谓止,就是到达某个地方不动的意思。

至善,就是事理当然的极点。

当然,也有很多学者的观点也是可取的。

比如北宋的司马光,他认为以物为学,是为了抵御外物的诱惑,进而认识终极之德。

我个人的观点是,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联系《礼记· 大学》中章句来分析看待,并且结合现在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的总结出真正的含义。

文中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就是一切。

每个大人都有能力,也应该修身。

那么修身必经的途径必然也是每个人能做到的,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不应该是特别虚无缥缈的东西。

我的理解是,格子对象就是用你学过的知识去分析判断你身边的人和事。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树立完美的三观。

知道就是知道对与错的区别。

同时,在与其他人和事的接触中,你可以更多地了解自己,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

那你可以真诚,就是你真的没有欺骗自己。

其次,要正,即心中没有幻想和幻想。

最后可以修身养性,做一个有德之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第6期(总第323期)GLOBAL EDUCATIONVol.43 No6,2014“格物致知”的传统诠释及其现代意蕴*———一种科学与科学教育的解读蔡铁权摘要“格物致知”在《礼记·大学》中被提出,汉唐对之进行注疏,宋明注重义理诠释。

宋元时期,“格物致知”与自然科学逐渐关联。

明清之时由于受到西学影响,格致之学受到关注,在晚清,“格致”成为西学science的译词,学校也开设格致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为科学技术。

后又以“格致”与“科学”混用,最终,“科学”作为science的正式译词得到了公认和广泛使用,“格致”或“格物致知”与“科学”又分了手。

对这一历史过程的梳理,可以明确“格物致知”涵义的演变历程,可以分辨它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格物致知”和科学及科学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

而且,对于我们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也都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格物致知;格致;科学;科学教育作者简介蔡铁权/浙江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金华321004)从儒学经典中的“格物致知”,到元明时期出现“格致”的独立的新词,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用“格致”标注书名,晚清洋务运动时,“格致”又与自然哲学联了姻,后又用以指称science,甚至physics,最终science被译为“科学”,physics被译为“物理学”,从而与“格致”分了手。

“格物致知”与“science”是有一段缘分的,而且,“格物致知”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诠释,其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

以伽达默尔(H.G.Gadamer)为代表的探究诠释学,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是构成物的所谓历史主义的诠释学态度,按照这种态度,作品的意义并不是作者的意图,而是作品所说的事情本身,即它的真理内容,而这种真理内容随着不同时代和不同人的理解而不断进行改变。

作品的真正意义并不存在于作品本身之中,而是存在于它的不断再现和解释中。

中国儒学创始人孔子,声称自己“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因此删订编辑了“六经”,从此,这“六经”(流传下来的只有“五经”)成为了中国最核心的经典,二千多年来,代有学者对这些经典进行注、传、疏、解、释、证,也就是不同时代学者所做的诠释,其中“格物致知”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之一。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课题“我国学校学科及教科书的历史演进”(项目编号:11JJD880015)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在近代,它和science挂上了钩,因此,对“格物致知”的历史考察,对于我们今天理解科学和科学教育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科学和科学教育的影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议题。

一、汉唐两代的训释“格物致知”见于《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是儒学中最全面、最系统地阐述其政治理想的文献,核心内容即三纲八目。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三纲,是儒者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达到这一理想境界的步骤和方法。

“格物致知”又是起始点,是基础,但《大学》对如何“格物”没有作任何表述,对“知”也没有明确的界定,这为后世的理解带来了困惑,失去了凭据,但也为后世留下了诠释的巨大空间,以至千百年来,对“格物致知”聚讼纷纭,成了中国学术史上或经学史上的一大公案。

东汉经学家郑玄在《礼记·大学注》中云:“格,来也;物,犹事也。

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知,谓善恶吉凶之所终始也。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礼记·大学疏》中云:“致知在格物,此经明初以致知积渐而大至明德。

前经从盛以本初,此经从初以至盛,上下相结也。

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

格,来也。

已有所知,则能在于来物。

若知善深则来善物,知恶深则来恶物。

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而亦来应之。

言善恶之来,缘人所好也。

物格而后知至者,物既来则知其善恶所至。

善事来则知其至于善,若恶事来则知其至于恶,既能知至则行善不行恶也。

”[1]孔颖达的疏贯彻传统经学注不驳经、疏不破注的原则,谨守先儒章句。

汉、唐之注疏,重在训诂与考据,并没有义理的阐发。

但明显地表示出“格物致知”所具有的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观点和伦理上的道德修养工夫论。

二、宋明时期的诠释宋明时期的理学、心学不再只是做训诂考据,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论、自己的观点去做出解释,是“我注六经”;或为自己的理论、自己的观点找到经典的依据,为自己物色到可以承袭的渊源,为自己张目,以便表明自己学说的正统地位,是“六经注我”。

这样一来,“格物致知”的内容日渐丰富,涵义越来越深刻,这其中也歧见百出,但这一对“格物致知”理解的演变过程却是很有意义和很有价值的。

早在唐代,韩愈的门生李翱认为:“敢问‘致知在格物’何谓也?曰:物者万物也。

格者来也,至也。

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

”即外物来时心不应物,强调虽然直觉有所活动,意识有所分析辨察,但心灵不执著系染于外物。

接着又说:“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理,国理而天下平。

此所以能参天地者也。

”李翱的解释,实为宋明理学认识论之先声。

宋司马光在《致知在格物》一文中说:“《大学》曰:‘致知在格物’。

格,犹扞也,御也。

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也矣。

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司马光实开宋明以义理诠释经典之先河,但其观点属于道德功夫论范畴。

欧阳修明确认为只有学知而无生知,所谓“不思不勉”,“自诚而明”,“不学而知”只能是“无用之空言”。

他虽没有直接对“格物致知”进行论析,但提出了“穷理”之学,认为天地万物之理都可以穷究,表现出对理性思维的重视,开启了此后“格物穷理”之学。

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理学始终高扬的传统。

同时提出:“万物皆有理,若不能穷理,如梦过一生。

”如何穷理?“明庶物,察人伦,皆穷理也。

”张载提出“穷理尽性之学”,这与“格物致知”有了内在的联系。

程颢、程颐是理学的创始人,二程的思想代表了两宋理学的主流。

程颢提出:“致知在格物,物来则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则意诚不动,意诚自定则心正,始学之事也。

”这是一种自然顺应的超越自我的修养方法。

程颐的格致说在理学中的影响极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理学“格物穷理”说的祖师。

他认为:“格,犹穷也。

物,犹理也。

犹曰穷其理而已也。

”对于物,“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穷理的方法途径为:“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

”格物的过程:“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

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而理又是统一的:“如千蹊万径皆可适国,但得一道入得便可,所以能穷者,只为万物皆是一理。

”对于格物穷理的目的,他说:“或问:学必穷理。

……子曰:诵诗书,考古今,察物情,揆人事,反复研究而思索之,求止于至善,盖非一端而已也。

”程颐的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与其本体论是一致的,而其最终目的,又体现了道德修养论。

之后,谢良佐指出:“所谓格物穷理,须是认得天理始得。

”这样,他的格致论,主要不是在于认识论,而是在于伦理学。

程颐的弟子杨时主张“反身格物”:“号物之数至于万,则物盖有不可胜穷者。

反身而诚,则举天下之物在我矣。

”当然,杨时只是主张把反身而诚作为格物的重要方式,并未排斥对典章名物等知识的学习研究。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在二程的基础上,对“格物致知”做了全面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理论。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自十五六岁读《大学》开始,至淳熙初年(1174年前后)大致形成,至淳熙十六年(1189年)《大学章句》与《大学或问》的完成,是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完善时期。

朱熹对格物的解释是:“格,至也。

物,犹事也。

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

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而至极也。

”何谓“致知”?“致,推极也。

知,犹识也。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但他又说:“格物之论,伊川意虽谓眼前无非是物,然其格之也,亦须有缓急先后之序,岂遽以为存心于一草木器用之间而忽然悬悟也哉?……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其饭也。

”尤其体现朱熹格物致知论的,是他在《大学章句》中做的“窃取程子之意”的《补传》:“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面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朱熹的格物致知说虽有省察身心性情之德的一面,但也强调对外在事物的考察,注重读书,体现了他的知识论、认识论思想和鲜明的理性精神。

而认识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明明德”、“止于至善”,即实现人的自觉,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回归道德工夫论。

这才是朱熹格物致知说的真谛。

陆九渊的心学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与朱熹形成对垒,以致在鹅湖之会上产生强烈的争辩。

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但这理并非人心所生,“塞宇宙一理耳,学者之所以学,欲明此理耳”而且理也是可知的。

他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为:“格,至也,与穷字、究字同义,皆研磨考索以求其至耳。

”但他的格物说与程朱有异,《语录》载:“先生云:‘……致知在格物,格物是下手处。

’伯敏云:‘如何样格物?’先生云:‘研究物理。

’伯敏云:‘天下万物不胜其繁,如何尽研究得?’先生云:‘万物皆备于我,只要明理’。

”这里的“我”实际上即是“心”,他说:“格物者,格此者也。

伏羲仰象俯法,亦先于此尽力焉耳。

”陆九渊认为尊德性是本,道问学是末:“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而尊德性就是“先立乎其大者”。

陆九渊与朱熹之间的分歧并非两人之间的歧异,而是代表了宋明理学内部的矛盾。

朱陆之后,对格物致知的认识仍在不断发展,但主要是沿着他们所开辟的路数。

在明代出现了王阳明,是一个典型人物。

其间,陈淳批评陆九渊只求本心,而摒去格物致知“一般工夫”,但他在“格物”与“致知”之中,则更强调“致知”。

魏了翁虽不否定格物致知,但他指出“书益广而废学者深湛之思”,故主张“反观内省”以“求其本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