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二,进入本课的第二个子目,两次鸦片战争,在这里,我通过给学生材料,材料里有后面19世纪初期几年的英国走私鸦片到中国的数量以及一个表格,表格是反映英国输华总值和中国输入英国总值,可以明显的看得出来,中英贸易出入超情况中国是属于出超的,也就是贸易顺差,这个中国在对外贸易当中是处于有利地位的,但是相反的,英国是入超,属于贸易逆差,这是不利的,所以他们就是为了弥补这个贸易空缺所以将鸦片这个恶习传到中国,在中国沿海地区走私鸦片,(这里可以给学生解释出超,入超的意思),鸦片传到中国后,一发不可收拾,这不仅弥补了英国的贸易空缺,还带来了极大的利润。所以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就显而易见了,我归纳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因为之前已经大概点到过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发达,中国成为他们垂涎欲滴的对象,所以他们要找到市场,,还有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那么鸦片这个东西对我们有没有危害呢?出示鸦片的危害,进而引导鸦片危害这么大,中国政府怎么办呢?导出林则的那句哀叹(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里呢,(可以安排几个同学角色扮演,情景剧)这样更加使课堂生动形象,学生更感兴趣,之后就是道光皇帝命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稍微了解下虎门销烟,进入再来一则材料,让学生得出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就是鸦片战争,英国以此为借口,向华发动战争。
第三,进入到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过程,结果和影响的环节。我讲鸦片战争的这个过程分成两个阶段,利用多媒体动态图展示,第一阶段,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司令懿律率40多艘军舰四千多士兵开进广州海口,后北上,8月,面对来势汹汹的英军,本来主战的道光皇帝动摇了,允许通商和革职林则徐,以换取英暂时退回,第二阶段英和琦善谈不合,遂英攻打广州的大角、沙角炮台。.......,期间还有三元里抗争等反映了中国人自发的抵御外来侵略者保卫祖国的不畏精神,....到1842年8月,英军直逼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在南京静海寺与英协约,后签订《南京条约》同意英方提出的所以条约和款项,引导学生得出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后面提问清朝失败原因是?
高一历史第二课背诵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1856-1860)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原因: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过程:①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②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内容:⑴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⑵增开汉口、南京
等十处通商口岸;⑶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③1860年,英法借口换约受阻,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英法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奕,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内容:⑴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⑵增开天津为商埠;★
⑶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⑷赔款额大幅增加
【二】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三】影响★
★①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预
学
扩大
互
继续
动
①根本原因:都是为了打开中国
学
习
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
①从战争的进程看:侵略力量扩大;侵略时 间增长;侵略区域扩大;签约国和条约增多。 ②战争性质: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
学
市场和原料产地。
夺战争。
习
②战争性质:都是侵略性的非正
③战争影响:从战争的影响看:开放的通商
检
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互
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来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
动
学
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解决东方和西
习
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学 习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检
测
知 识 归 纳
自
主
预
学
阐释:马士认为禁烟运动使危机加剧,导致战争。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互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整体认知
目标1:能站在国际大背景下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 学
道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经过以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危 习 害,并能分析影响。 目 目标2:能分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目标3:能正确看待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的主张还 标
知
径辩护。
识
归
纳
自 主 预 学
互 动 学 习
学 习 检 测
知
识 归
南京条约签订
纳
自
任务二:结合两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内容,能理解其危害。
主
预 材料:
学
互 动 学 习
【高一历史】第5单元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目 录
DIRECTORY
1
必然与偶然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2
冲击与反应——两次鸦片战争
3
冲击与反应——开眼看世界
史料证据: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查理二世,她的嫁妆中包 括中国茶具和茶叶,品茶从此成为英国宫廷时尚,茶叶买卖有极高的利润。 一开始,英国想过以物易物。但鸦片战争以前,英国的产品,实在没有任何一 样是中国人民欢迎的。当时英国的王牌产品——毛织品和金属品,都没有多大的销 路。所以从17世纪至18世纪早期,英商都不得不运送白银(几乎全是西班牙、墨西 哥银元)到中国换取货物,东印度公司来华商船的装载,白银经常占90%以上,商 货不足10%。到18世纪末,英国就已凑不够钱来与中国贸易了。 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选择了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量由道光(1821-1850) 即位之初的每年4000余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猛增到每年 40200箱。
时间 1841年2月 1841年9月 1841年10月 1842年6月 1842年7月
科技
科技落后
近代科技发展迅猛
对外
闭关自守
殖民扩张
综合国力
日趋衰落
世界强国
二、冲击与反应——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 (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迫切要求把中国变成英国的 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性质: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3)爆发:1840年,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开进广州海口。 (4)结果: ①中国战败。 ②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之后,清政府又被迫与英、美、 法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五课笔记两次鸦片战争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五课笔记两次鸦片战争1.爆发的原因和条件?鸦片中国的禁烟运动2.中国为什么要进行禁烟运动?对个人来说,造成了身体健康受损,家破人亡;对国家来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银价上涨,造成清政府的财政危机;中国士兵吸食鸦片,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出现这种“银荒”、“兵弱”的局面。
我们可以总结为三点危害:一时中国白银大陆外流,中国逐步丧失了外贸优势,并造成了政府的财政危机;二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三对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摧残了社会生产力。
这严重危及到清朝的封建统治,也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严重危机。
3.如何评价虎门销烟?林则徐进行禁烟,他是民族英雄,但根本目的是什么?这是中国进行的正义的行为,沉重打击了西方侵略者,维护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4.鸦片战争后侵略者是为了什么而战的呢?根本原因—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积极殖民扩张,掠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市场和资源,主要原因—受自然经济的抵制,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直接原因—中国实行禁烟运动经过和结果中国英国政治封建主义,日益腐败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敷出,完成了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军事装备陈旧,营务废弛船坚炮利,外交闭关自守,愚昧无知殖民扩张,综合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结论:进行战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比拼,中国远远落后英国,落后必然挨打。
在鸦片战争之前,西方列强曾多次侵略中国,英国也曾与中国进行过多次的较量,但当时的中国综合国力比较强大,并不逊于西方列强。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迅速崛起的时代,“落后就要挨打”!5.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
在鸦片战争中,曾有许多爱国军民英勇反抗,但为什么最终还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武器装备落后;道光皇帝战和不定,举止失措;根本原因是制度的落后,旧制度的顽固存在阻碍了社会进步,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客观原因是英国综合国力强大《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8月初,英国军舰闯到南京下关长江江面。
高一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为《南京条约》《天 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共有 A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 由航行 B 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 传教 C 准许华工出国 D 开放通商口岸
下列条约中有割地赔款开埠通商等条 款的是
A 中美《望厦条约》
六四勘分四十四,巴湖东南都归俄。
《北京条约》40 八一改订五个勘,西北又失七万多。 多万平方公里
近代沙俄心最黑,侵我领土一百五十 多。 《改订条约》等
7万多平方公里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政 治
丧失大片领土主 权、中外反动势 力勾结
经 济
经济侵略沿海地区 伸向内地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 权”,这意味着 A.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 B.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
扩 大
2、从危害和影响看: 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主权更 多地遭到破坏,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
为竞技比赛最大的魅力是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运动员内在的健将风范。在竞技运动的比赛中,无论是两强相遇或是强弱相对,其比赛结果 都可能出人意料之外而使其充满悬念。由于体育运动竞赛是直接追求胜负、公开挑战极限、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及时看到结果的比赛形式,使人们 在体育竞技中可以强烈地体验到胜利后的狂喜、失败后的悲伤,战胜自我的自豪,意志软弱的羞愧。 ; 安博娱乐 jyh17kae
C 中英《天津条约》
B 中俄《瑷珲条约》
D 中英《北京条约》
沙俄借以侵吞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的 不平等条约是
A 中俄《瑷珲条约》 B 中俄《北京条约》
C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D 中俄《改订条约》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高一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点是学习历史的重点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同学们要做好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的整理。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重点概述:1、原因: (1)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修约交涉”失败。
(3)借口: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2、经过:(1)1856 年秋,英国军舰炮轰广州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2)1857 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成立联军委员会。
(3)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4)1860 年英法联军再次攻陷天津,进而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个通商口岸(汕头、台湾、淡水、九江、汉口、镇江、南京、烟台、营口)·外国军舰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英法军费各 200 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 200 万两白银。
(2)《北京条约》内容:·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1、时间:19 世纪 50 年代末到 80 年代。
2、概况:①《瑷珲条约》(1858):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 多万平方公里。
②《北京条约》(1860):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40 多万平方公里。
③《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 多万平方公。
④《改订条约》(1881):割占中国西北部 7 万多平方公里。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丧失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高一历史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历史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重点1. 《某某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2.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它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并从不同的角度看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
然而,鸦片战争仅仅预示着大而孱弱的中国一个痛苦的历史过程的开始。
时隔十多年后,战端又起,这一次,英法联军将战火从中国东南沿海一直烧到了清王朝统治的心脏地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9世纪50年代,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其他欧美国家的工业革命也在迅速进行,商品生产的激增,需要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某某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以为很快就可以把大量商品倾销到中国市场,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英国资产阶级把英国商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原因,但并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作用。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也是一个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口生丝、茶叶的收入大多被抵销,无力再购买外国的工业品,正如马克思所言“中国人不能同时既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
欧美资产阶级是不会减少鸦片输入的。
既然他们认为造成商品销路不畅的原因是因为获得的权益太少,那么,他们首先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
1854年初,英、法、美三国分别指示其驻华公使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
他们曲解《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中关于“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动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的条文,把“稍有变动”,扩大为包括允准外国人往中国沿海和内地各城市并可购买地产、鸦片贸易合法化、改订税则、外国公使驻等一系列特权。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鸦片战争的影响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鸦片战争的影响知识点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以下是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上册鸦片战争的影响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鸦片战争的影响知识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1)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
(2)具体原因:①请政府统治腐败,综合国力衰落,经济落后,军事力量和装备落后;②掌握清朝战争大权的清政府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2、影响:(1)社会性质的变化:①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
战后,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等开始遭严重破坏。
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由反本国封建统治变为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
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开始萌发,开始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5)阶级关系的变化:①外资入侵计划了国内早已尖锐的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②产生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买办。
如何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一个国家主权部分不能自主,政治上受到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奴役,这是“半殖民地。
“半封建要从经济上看,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使中国自给自足的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2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确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咸丰帝奕宁,道 光十一年(1831 年7月17日)生 于北京圆明园。 咸丰十一年 (1861年8月22 日)病故。在位 11年。
思考题
美、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扮演什 么角色? 实际是帮凶。开始伪装中立,借 “调停”之名,实际为英法联军做 好战争 准备;后来更是趁火打劫。 也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沙俄更是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一.战争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不满足既得利益,要进一步扩大侵华权 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
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
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强迫清签订四国<<天津条约>> 1859年挑起大沽之战 1860年攻占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时间
1858年 1860年
条约 名称
<<爱珲条约 >
割占领土
外兴安岭以南 黑龙江以北
面积 60多万平 方公里
约40万平 方公里 44万平方 公里 7万多平方 公里
乌苏里江以 <<北京条约>> 东包库页岛 <<中俄勘分西 北界约记>> <<中俄改订 条约 >>等 巴尔喀什湖 以东以南 中国西北部
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清与俄、美、英、法的<<天津 条约>>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两次鸦片战争课件
• 材料二: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比 例
中国 3.6亿 人均 0.75便士
1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1246
• *英国人认为商品滞销的原因是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 国的特权太少,你认为是这样嘛?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两次鸦 片战争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两次鸦 片战争 课件
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 材 年料(三1083:30-李1加8伯4重0祥)等了共《计对关输于劳入十鸦动九片人世约纪民二三十的十三年剥万代八削鸦千,片箱进动(口每摇和箱白清约银一朝外百的流到的统一数百治量二》基十:斤础鸦)片,战总争值前约十一
亿六千三百三十八万四千元。……中国因贸易逆差所流出的白银,平均每年约七、八百万 元(约五、六百万两白银)。
战争 名称
鸦片战争 通商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亚罗号战争/第二次中英战争
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
借口
虎门销烟
“修约”受阻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结局
《南京条约》、《虎门条约》、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瑷珲条约》《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条约 内容
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对外关系 革命阶段 思想方面
影响 中国社会性质出现变化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国门被迫打开
详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由开始到加 深,主权逐步被侵蚀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日益成为西 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客观上有利 于中国新经济因素的生长
通商口岸不断增加,此时对外开放是 被动的,但在客观上有进步意义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1)
第二次鸦片战争(1)一、教学建议:1、教的设想:(1、依托新课程标准理念和要求,引入学习建议、学生活动、自我测评、知识链接、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活动记录等内容。
(2、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宗旨,围绕“问题探究法”逐步展开,充分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把学习变成师生对话、自主探索和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注重课前、课中和课后问题的展示、探究和激发。
(3、诱导学科内知识迁移,强化中外历史联系与参照;(4、运用多媒体展示,加强声、像、文、图的刺激,提高感知率,强化图片的信息处理能力;(5、注重学科之间综合(地理、哲学、经济学),提高读图识图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香港割占两幅示意图,体现“大文科”教学观;(6、依据学习层次规律,设计开放型作业,学生可自主选择。
(7、强调以史为鉴,注意与现实联系(改革、开放、遗产保护、国防教育)。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等。
2、学的建议:加强学法指导,诱导先学后教,利用“学参”和“近代中国”等网站主动学习,布置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师课前归纳了学生的主要疑难。
激励学生积极阅读、思考和表达。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经过。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状况。
2、能力目标:⑴通过探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来培养学生全面、客现和深层次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⑵指导阅读、理解和分析有关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领会史料对历史学习重要性、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⑶引导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提升综合能力。
使学生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而且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⑷掌握哲学原理:根本与直接原因、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等,提高辨证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从西方列强侵华策略和清朝内部政局的变化两个方面,思考中外反动势力"合作"新格局出现的原因,以培养学生多角度、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两次鸦片战争课件3
偶然与必然
政:君主专制
经:小农经济
军:装备陈旧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件_5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件_5
两个世界的相遇
中国
英国
政治 经济 军事 对外关系
君主专制
小农经济 装备陈旧 闭关锁国
君主立宪
工业文明 武器先进 殖民扩张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2017版):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 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 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 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 存在的局限性。
学习目标:
1.列举两次鸦片战争的史实,概述中国军民 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 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进程: 结果:
开眼看世界: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件_5
徐继畬《瀛寰志略》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件_5
硝烟 烙印 脊梁 使命 强大 开放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件_5
时间? 过程? 国家? 暴行?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中国半殖民地半 民地半封建社会 封建化程度加深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起止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战争发起者
英国
英、法
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_PPT课件
福州
厦门
广州
澳门(萄 占)
汕头 九龙司
香港( 英占)
海 淡水
台湾
挑起侵华战争。
琼州
两种文明的较量—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 签订时间
条约名称
条约内容
英法1858年 《天津条约》
赔款、增开十口通商(南京、镇江、汉口等)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通航
两 次
两种文明的对峙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封建主义
清军入关 1644年
✓ 资本主义
✓ 专制皇权 ✓ 闭关锁国
✓ 文字狱 ✓ 小农经济
天朝上国
1689年 《权利法案》
✓ 君主立宪
设立军机处 1729年
广州十三行成为唯 一合法贸易场所
1757年
七年战争(英国成为了 ✓ 殖民扩张 海外殖民地霸主) (原料、市场)
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扩大?
扩大:
侵略国家: 英—英法美俄 区域: 长江以南沿海到深入内地
影响:
开放口岸由5个到11个;半殖民地化程度进 一步加深;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国家内部 出现改革呼声。
两种文明的较量——反思
许多论者不约而同的指出,清朝在鸦片 战争中处于兵力上的优势(中英兵力 110:1后期40:1),再加上本土作战,清 军以众击寡,以逸待劳,具有某些明显 的有利因素。
——《广东军务记》,载《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三元里民众的讨英檄文
两种文明的较量——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1842)
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英、法、美三国提出“修约”要求。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军炮击广州。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天津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美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鸦片战争中所得的侵略权益而进行的一场侵略战争。
它实质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一次体现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及反动本质。
3.沙俄不但伙同英、法、美三国共同侵略中国,而且乘机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4.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5.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它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教师帮助学生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而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危害,从而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锻炼其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
难点:这次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在此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交错关系,清政府对这次战争所持的态度。
教学用具:投影片、录像片板书提纲: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2.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二、英法联军进攻天津1.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天津2.《天津条约》1858年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1.大沽之战2.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和火烧圆明园3.《北京条约》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先放一段编辑好的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录像,直观地让学生回忆起旧知识。
然后教师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法、美等国虽然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是它们并不满足,决定利用中国爆发人民起义、清政府忙于镇压之机,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新的侵略战争。
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讲授新课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19世纪四五十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继续发展,扩大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打开了。
英国资产阶级为开辟了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兴奋得发狂,以为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
英国资本家们曾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顶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
然而他们所想往的美景没有出现。
虽然外国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大量涌进中国,但由于受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外国商品一直销路不畅。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4年,英、法、美三国提出“修约”要求,企图借机达到使中国全境开放;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并且以帮助镇压太平天国作为交换条件。
而清政府担心外国势力继续深入,危及其统治利益,拒绝了“修约”要求。
英法就阴谋发动战争来迫使清政府屈服。
2.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1856年,英、法两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由,寻衅挑起战争。
(请学生阅读课文小字有关“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的内容。
)教师指出:所谓“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是英法侵略者为发动侵略战争,蓄意制造的借口。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6年10月下旬,英国派兵舰突然闯进珠江口,炮轰广州,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年,法国也出兵参加侵略战争,俄国和美国则以“调停”为名,充当英、法的帮凶。
面临英法联军的进攻,两广总督叶名琛不作战守准备,在衙门里梦想请神仙下界的主意。
临战又不肯抵抗,甚至下令“敌船入内”也“不可发炮还击”,以至广州很快失陷。
叶名琛也作了俘虏,被解往印度。
时人讥讽他为“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如此疆臣,如此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
”广州陷落后,广州附近人民自发组织起来打击敌人,使侵略者惊恐万状。
(布置学生阅读小字部分。
)二、英法联军进攻天津1.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天津为了更快达到侵略目的,英法决定迅速北上,迫近清政府的统治中心,逼清政府就范,于是,英法联军除留一部分守广州外,其余军队于1858年乘舰北上,至天津白河口。
美俄公使随联军同往,借“调停”之名,伪装“中立”。
5月20日,英法侵略军突然向大沽炮台攻击。
大沽炮台陈旧落后,防务松弛,守将逃跑很快被联军攻占。
接着侵略军又攻陷天津,扬言进攻北京,本来就没有抗敌决心的清政府慌作一团,咸丰帝慌忙派人与英法议和。
6月初,谈判开始,英法代表骄横要挟。
俄、美扮演“调停人”角色从中渔利。
在俄美英法的威逼利诱下,清政府终于先后与四国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
2.《天津条约》请学生诵读《天津条约》内容。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看看它们与《天津条约》有哪些相似与不同?(思考,暂不作答)《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退出天津。
清政府暂时得到“安宁”。
英法资产阶级虽已通过《天津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但欲壑难填,他们远不满足从中国攫取的利益,叫嚷:“条约中有关商务的条款不能令人满意”,蓄意利用换约时机,向中国勒索更多特权。
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1.大沽之战(找学生朗读课文有关大沽之战的小字。
)大沽之战英法惨败的消息传到英法国内,英法资产阶级恼羞成怒,叫嚣:“大不列颠应攻打中国沿海各地,占领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应该教训中国人重视英国人,英国人高出于中国人之上,应成为中国人的主人”。
1860年春,英、法组织新的侵华远征军,出动舰船200余艘,军队25000多名,于7月底闯到大沽口外准备发动进攻。
面对英法两国扩大战争之势,清政府的腐败再次暴露出来,幻想与英法议和,不但未加强大沽防务,反而减弱防守,以示和谈诚意。
此时,俄国公使表面保持“中立”,暗中却向英法提供了“北塘毫无戒备,尽可进攻”的情报。
8月1日,联军在北塘登陆,攻占大沽、天津。
9月初,联军向通州推进。
清政府派人到通州求和,谈判破裂。
9月21日敌军进攻通州八里桥。
清军“奋不顾身,齐声大呼杀贼,进如山倒”。
而主帅僧格林沁等撤队逃跑,使全军动摇,八里桥失守。
22日,咸丰仓皇出奔热河,留下他的异母弟恭亲王奕訢向侵略者求和。
10月5日侵略军到达北京城下,6日进犯圆明园,13日控制了北京。
3.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和火烧圆明园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
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占地面积约5200亩,周长近10公里,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
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150多年,集中全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大型皇家宫苑。
圆明园风景秀丽集中外园林艺术之大成。
如:长春园最北边有一组西式宫殿建筑西洋楼,是乾隆时期根据西方传教土郎世宁的设计,由中国匠师精心建造的。
西洋楼景区的“大水法”和“远瀛观”系由白石砌成,虽为欧式建筑,但揉合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中西合壁,堪称一绝。
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清朝的皇家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宫殿中,而是在圆明园。
西方誉之为“万园之园”是当之无愧的。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
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
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
一个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缕金花盆,盆中栽着一株高1英尺的黄金树,树上挂着以红玉为核心的蓝宝石果子。
他将抢到的宝物,装了七大筐,归为己有。
第二次,他又抢到一座7英尺高的金塔和大批宝物。
在疯狂抢劫之后,18日,英国公使额尔金童命令几千名侵略军在园内四处放火。
大火接连三天不熄,黑色的云团笼罩在整个北京上空,烟灰一直飘到10多公里外的北京城内,圆明园竟成一片废墟。
(放圆明园沧桑史有关录像)英法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不仅引起广大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而且也受到世界进步人士的谴责。
(请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雨果的评论。
)在火烧圆明园的同时,英法联军控制了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又一批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4.《北京条约》的签订1860年10月24日和25日,奕诉在武力威胁下与英法代表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要学生阅读归纳课本《北京条约》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比较《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思考:英法又获得了哪些侵略权益?)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结束。
(提问: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再次失败?)(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①清政府一心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对外没有坚决抵抗的决心,从又恨又怕到求和要协投降。
如1858年《天津条约》的签订,1859年大沽之战之后表现直至签订《北京条约》。
②清朝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如叶名琛与广州之战;僧格林泌指挥的八里桥保卫战;咸丰帝1860年逃往热河等。
③清政府寄希望于美、俄调停,而美俄两国实际上是英法进攻的帮凶,通过英法的侵略从中渔利。
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再次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同时也暴露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沙俄对中国领土的扩张的野心由来已久。
(引导学生回忆,清朝前期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终以《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东段边界。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它一方面积极参与协助英法侵略中国,另一方面,乘人之危,加紧侵占中国领土。
1858年,沙俄用武力威胁清廷黑龙江将军奕訢签订了中俄《瑗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公里。
1860年又利用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之机,自称调停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功”,并以帮助镇压太平军为诱饵,向奕訢提交了一份新的中俄条约草案和俄国单方面绘制的东部边界地图,逼迫奕訢一字不能更易”,否则“兵端不难屡兴”。
11月奕訢被迫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
通过这个条约沙俄割占中国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此后又于1864年,1881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中俄改订条约》前后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在中国近代史上,沙俄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讲述以上过程时可制成复合彩色投影片,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也可要求学生在课本地图上涂上颜色增强直观性,最后要学生看课本的归纳图表。
)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前面讲《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时,已让同学思考回忆《南京条约》及附件有关知识,因此这里连续设问:中英鸦片战争对中国的主要危害是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又遭受哪些更大的损害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引出两次鸦片战争结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