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在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实践的初探

合集下载

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国有企业改革尚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李小鹏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近年来,在国资国企改革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一大热点。

从中央到地方,都把混合所有制改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群策群力、大干实干,掀起一阵阵重视“混改”、推进“混改”、支持“混改”的改革热潮。

作为其中的一分子,笔者曾在地方国资监管部门负责国资国企改革事务,现在国有企业从事国企改革具体工作,有一些亲身经历和实践、切身体会和感受,也有一些粗浅想法和建议。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和意义《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国发〔2015〕54号)明确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显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以改变股权架构为引领,转变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打造“1+1>2”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一)有便于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增添国有经济市场活力很多国有企业的出资人是政府,核心业务来源于政府,以致于长期躺在政府搭建的“温室”“吃穿不愁”,慢慢成长为规模虽大但不经市场风浪考验的“巨婴”。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投身市场的汪洋大海,面对市场的竞争浪潮,倒逼自身适应市场变化,加强资本配置,提高运行效率,增强市场活力。

(二)有利于加强市场化资源整合和战略协同,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受国有体制机制的影响,国有企业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行政化特色,导致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引入产业链互补、价值观相近的战略投资者,吸收非公有制企业的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取长补短、整合融合,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有助于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扩大国有资本影响力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但也存在行业分散、结构老化、存量资产多、沉淀资金多等问题。

对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考

对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考

对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考摘要: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国有企业引入非公有制经济成员,通过股权投资、合作联营等方式实现所有制形式多元化,形成既有国有股份、又有民营股份、外资股份等多元化股权结构的企业形态。

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释放市场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同时也要注意解决方案的实施问题。

文章将探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现状、意义以及如何有效实施的问题。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市场活力、竞争力、实施问题正文:一、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国有企业中的现状混合所有制经济在中国国有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国资委2019年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619家央企下属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占央企总数的92%,其中法人代表部分国有股权占比为60.9%,非国有股权占比为34%,员工持股占比为5.1%。

二、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够释放市场活力,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此外,通过引入非国有股权成员,国有企业还能够增强内部监督机制,有效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减少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发生。

三、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如何平衡各股东的利益,如何保证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不受损失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混合所有制企业等。

四、有效实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建议为了有效实施混合所有制经济,政府和企业需要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做出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并采取一些必要的调整措施,例如提高企业的发展意识,加强内部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员工激励机制等。

综上,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的方案和有效的实施措施,能够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也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是中国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一步。

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其既具有国有企业的优势,又兼顾了民营企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混改是当前国内对经济发展的一项新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混改的背景、优缺点、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混改的背景自2020年以来,我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华能、中国石化等多家国有企业在上市公司中的股权比例逐步下降,但仍保持大股东地位。

混改旨在改变国有企业单一属性,拓宽企业所有制结构,引导其向市场化、法人化、现代化转变。

此外,混改也是中国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一项重要措施,能够促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推进科技进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混改的优缺点混改的优点在于可以优化企业结构,强化企业经营理念,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混改还可以推进企业制度创新,提升企业效率和竞争力,并能促进企业间的合作。

尽管混改有诸多优点,但其实施也存在较大挑战。

首先,混改需要文化、制度及管理理念的整合,企业间文化差异较大可能产生矛盾。

其次,混改还需要处理好相关部门的利益关系,明确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三、混改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理模式是混改的核心之一,是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混改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策略决策层面上的混改;二是制度层面上的混改;三是人才管理层面上的混改。

策略决策层面上的混改强调在高层策略决策上实现股权多元化、管制权分散化、过程透明化等目标。

制度层面上的混改是指在企业机构设置、内部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使企业更加注重市场、效益和人性化。

人才管理层面上的混改是指在选拔、培养、激励和评价人才上进行改革,使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更好地开发人才资源。

四、混改企业管理模式的实践目前国家的混改政策已经开始推动企业进行混改。

例如,中国华能选择混合所有制为改革路径,综合运用股权激励、运营模式变革、流程优化等措施,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中国石化也进行了一系列混改措施,实现了企业战略结构调整和业务优化升级,同时加快了业务的国际化步伐。

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践与思考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97期进修一班“经济新常态与经济转型问题研究”课题组来源:《求知》2015年第09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

这为新形势下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大方向和着力点。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既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也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引导、鼓励和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深化我市国资国企重点领域改革,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市管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情况目前,市国资委监管40家集团、9家地方金融企业和产权交易中心,分布在工业、商贸、投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金融等行业。

到2014年底,资产超百亿元的集团有33家,超千亿元的集团有12家,14家进入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2家进入世界500强。

目前市属企业中股份制占603%,混合所有制占40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国资系统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深化以“三个一批”为重点的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有效方式和途径,通过搭建资本平台,以资本对资本的方式,走出一条多种资本融合发展、共进共赢的“混合”发展新路。

1畅通混合发展的渠道,破除“玻璃门”和“弹簧门”。

推进国有核心骨干企业股份制改革,带动二级以下企业全面放开搞活。

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制重组、大项目建设、东移搬迁改造、非主业企业改制剥离和协作配套。

发展产权市场作用,分两批推出200多户国有企业,在产权交易中心集中挂牌推介,广泛征集合作伙伴。

借助津洽会和天津融洽会,举办“天津国有企业对外开放洽谈对接会”,通过10大项目发布、15大项目路演以及100个项目对接,加强资本对接、要素对流、项目合作和产业链协同,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案例浅析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案例浅析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案例浅析国企混合所有制是指通过引进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并与国有资本进行混合经营,以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混合所有制是我国国企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为了激发企业活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实现国有资本保持控股地位。

以下将以中国建材集团(简称建材集团)的混合所有制为例,浅析国企混合所有制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建材集团是我国重要的建材企业之一,曾经是典型的国有大型企业。

在混合所有制中,建材集团引进了民营资本,实现了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混合经营。

通过与民营企业合作,建材集团成功实施了资源整合、市场拓展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首先,建材集团通过引进民营资本,实现了资源整合。

通过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建材集团能够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例如,建材集团与民营企业合作成立了联合公司,共同经营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提高了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

此外,建材集团还通过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共享,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

其次,建材集团通过混合所有制实现了市场拓展。

在混合所有制之前,由于国有企业的体制性问题,建材集团的市场开拓往往受到限制。

而引进民营资本后,建材集团能够借助民营企业的灵活性和市场敏锐度,拓展市场份额。

例如,建材集团与民营企业共同组建销售团队,推动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再次,建材集团通过混合所有制实现了技术创新。

传统的国有企业往往面临技术更新缓慢、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而引进民营资本后,建材集团能够借助民营企业的创新思维和市场敏感度,加强技术创新。

通过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建材集团引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善了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

特别是在环保绿色建材的研发上,建材集团与民营企业合作,共同投入研发资金,提高了企业的环保技术能力,符合了现代化建筑材料的需求。

浅谈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浅谈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目录•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与意义•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选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与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与激励机制创新•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与意义01体制机制僵化国有企业存在决策程序繁琐、市场反应迟钝等问题,制约了企业发展活力。

02产能过剩部分国有企业产能过剩,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03创新动力不足国有企业缺乏创新激励机制,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产业升级需求。

国有企业发展现状引入民间资本01通过引入民间资本,优化股权结构,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0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决策效率和市场化程度。

03推动产业升级引入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企业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增强企业竞争力引入民间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做优做强。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改革目标与价值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探索03中国铁路总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铁路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和运营。

01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02中国东方航空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优化股权结构,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和机制创新。

成功案例分享1 2 3国企和民企在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合作中的文化冲突和融合困难。

国企与民企文化差异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如何合理分配股权、构建有效的治理结构,确保各方股东权益平等、参与决策,是一个重要挑战。

股权分配与治理结构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遇到问题与挑战混合所有制改革应遵循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外资的有机结合。

探究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中实施策略

探究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中实施策略

探究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中实施策略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是指在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在企业中共存、相互融合,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进行管理的一种改革模式。

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是我国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推动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而实施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需要合理的策略和举措来保障其顺利进行。

本文将对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中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究。

一、加强改革意识、理念和思路实施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首先需要加强国企领导人员和员工的改革意识、理念和思路。

国有企业必须认清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树立市场化经营和竞争意识,树立现代企业制度意识,树立利润为中心的理念。

国有企业要放下传统的观念,接受更多民营资本和外资,并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市场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合理确定各种所有制的比例和角色实施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还需要做好各种所有制的比例和角色的合理确定。

具体来说,首先要依据企业所属行业的性质和市场需求,确定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等各种所有制在企业中的比例。

其次要合理划分各种所有制的角色和职责,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的优势,让它们在企业中形成良性互补、协调发展的关系。

只有形成了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和稳定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够推动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的落地实施。

三、完善混合所有制国企的法律保障体系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的实施还需要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具体来说,必须要完善国有资产监管、股权激励、企业管理、合同权益保障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的合法合规性。

还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让各种所有制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公平竞争,形成竞争激励、市场约束机制。

四、强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机制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的实施还需要强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机制。

具体来说,要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监事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明确各种所有制的代表人员在企业中的权利和责任。

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践和探索

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践和探索

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践和探索摘要: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现代企业治理效能优势,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兴领域,如何在企业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党的建设,是新的时代课题。

本文分别从组织保障、机制保障等方面梳理了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探索实践。

关键词:国有控股;混改企业;党建工作;探索;实践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加速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1混合所有制企业企业特点1.1投资主体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指由公有资本(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与非公有制资本(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共同参股组建而成的新型企业形式。

国有资本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引进多元化投资主体,与其它性质的资本融合发展。

1.2顶层设计高远党中央从顶层设计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为推动改革落地,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等22多个配套文件。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1.3加强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党建必要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

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2015年8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进而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把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前提”。

1.4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党建主体责任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是国有企业的根本遵循。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公司治理的探讨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公司治理的探讨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公司治理的探讨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混合所有制经济逐渐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混合所有制改革旨在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改变企业所有制结构,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公司治理问题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公司治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现状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国有经济基础上,逐步引入非国有资本,形成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式。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共同参与经营管理,企业既有国有企业的优势,又能融入市场机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活力。

目前,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主要包括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和合资企业等多种形式。

这些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现状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

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所有制结构日益多元化,既有国有股东,也有民营股东,这种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使企业更具竞争力和活力。

其次是企业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

随着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治理机制上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的建立和运行,更好地保障了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再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市场化转型。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呈现出市场化的特点,更加注重效益和效率,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尽管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公司治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所有权治理结构不完善。

由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国有股东、非国有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矛盾,导致所有权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

其次是治理机制运行不畅。

虽然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下,建立了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监管不到位、内部控制不够严密等问题,导致治理机制运行不畅,企业管理难以规范。

对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考

对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考

对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考引言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以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市场需求,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和必要性进行思考,并探讨相应的挑战和对策。

1.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定义和意义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国有企业中引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通过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和经营主体,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竞争力。

这种经济模式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引入,有助于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

首先,引入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国有企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市场的稳定。

此外,混合所有制经济也有助于国有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引入和吸收各种资源,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2. 混合所有制经济面临的挑战然而,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的引入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国有企业历史上的体制性问题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混合所有制可能引发所有权和利益的冲突。

其次,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可能存在差异,导致企业内部的管理紊乱和意见不合。

同时,混合所有制经济也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监督,防止利益输送、权力滥用等问题的发生。

3.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对策为了克服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要加强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下的企业内部管理和治理,建立健全的权责清晰的管理体制和规范的利益分配机制。

其次,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对企业的监管和审计,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下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和专业水平。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及对策探究摘要:完善的公司治理是东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是公司内外部不同利益相关方共赢的制度系统,是制度与人性相融合的结果。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

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虽然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有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但是实践中也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对此,本文着重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为切入点,对国有企业机制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究。

壹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意义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当前,我国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国有企业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依靠要素投入数量的持续增加推动增长,必须尽快转向以提升全要素生产力为驱动的质量效率集约型增长。

这就要求国有企业要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打造精干高效的组织、创新和运行体系。

也就是说,卓越企业的底层一定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作为支持。

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意义尤为突出。

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战略目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指出,国企改革的目的是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因此在国企混改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国企改革的根本目的,即强化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也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创新需要遵循的根本原则。

叁混合所有制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逻辑本轮国有企业改革不同于以往国企改革的特点是,从内部消化为主转向外部混合为主,从存量转让为主转向增量引入为主,从资产处置为主上升到资本驱动为主,改革的意图从以往的重产权调整转向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重体制到重机制。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初探优先出版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初探优先出版

Management经管空间0722015年11月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初探云南能投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许诚秋摘 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

而财务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和制约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为更好地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本文就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 国有控股 财务管理 问题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11(b)-072-03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国务院2015年9月印发了《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

该意见作为“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配套文件,明确了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总体部署、推进要求、构建机制、加强监管,并提出了操作实施的具体要求。

从产权所有来看,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由于搭上了“国企改革”的快班车,推进效率和程度较高,因此财务管理问题和挑战尤为突出和明显,需要进一步厘清和探寻。

1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概念以及意义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指由公有资本(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与非公有制资本(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共同参股组建而成的新型企业形式。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指国有资本通过持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一定数量的股份,进而对该公司进行控制。

一般来讲,如果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有企业的子公司,也就是能够达到可以合并报表到国有企业的这一类混合所有制企业。

单一国有资本构成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层的责任和权力不一致,仅仅靠经营业绩考核,容易产生短视的行为,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运行的活力和效率较低。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与操作实践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与操作实践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与操作实践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近几年来中国经济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其目的是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和市场机制,提高国企的竞争力和效率,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在理论方面,国企混改改革应该遵循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同时要注重国家在混改进程中的监管和引导。

在实践方面,国企混改改革需要深入挖掘企业的内在潜力,合理配置资源,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首先,国企混改的理论基础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具有根治贫穷、解决失业、推进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然而,公有制也存在着效率低下、管理腐败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和民营资本,提高国企的竞争力和效率。

但在混改过程中,不应该将公有制和私有制对立起来,应该坚持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既要充分发挥公有制的优势,同时也要促进民营资本的发展。

其次,国企混改的理论与实践要注重国家在改革进程中的监管和引导。

国家是公有制企业的主人,对于国企混改应该始终牢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将混改作为市场化改革和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在混改过程中要明确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关系和投资规则,保证混改过程的规范和公正。

同时,国家要积极推动混改进程中的广泛参与,加强舆论监督,保证混改进程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最后,国企混改的实践需要深入挖掘企业的内在潜力,合理配置资源,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混改不仅是一个所有制的变革,更是一个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经营理念的转变来实现。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优化资产配置和产业布局,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实现国企混改的双赢,既保证国有资产的收益,同时也为民营资本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探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实现路径

探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实现路径

探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实现路径1. 引言1.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背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是指在国有企业的基础上引入非公有制资本,实现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合作共赢的一种企业所有制形式。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的背景下。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加快。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转型,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企业在获取资源、开拓市场和提高效益等方面需要更多的经营灵活性和创新能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可以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竞争力。

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崛起。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可以实现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合作共赢,促进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技术创新。

1.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意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意义在于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可以引入民间资本和市场机制,促进国有企业的独立自主经营,避免政府干预和行政干预导致的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通过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可以实现技术、管理、资本和市场多方面的对接,提升企业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意义还在于推动国有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实现企业内部治理的现代化和市场化,为国有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意义还在于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支撑。

探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实现路径

探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实现路径

探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实现路径随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目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实现路径,首先需要明确国家对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意义和目标,即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优质私有资本,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其次,需要建立完善法律制度,明确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和运营模式、管理和监督机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

例如,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产权转让、利润分配、股权激励等事项,应明确相应的法律规定,以保证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需要对于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式。

例如对于具有强公共属性、公益性质较强的企业,可以采取控制性股权投资等方式引入优质私有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

而对于具有巨大市场前景、高技术含量、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采取上市、发行股份等方式实现混合所有制,增加企业融资渠道,享受资本市场优质资源。

第四,需要注重国有企业的内部改革和创新,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需要从企业内部加强改革和创新,提高企业的产业链延伸、技术升级和品牌营销等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需要重视员工参与和股权激励,推进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员工股东代表大会等制度建设,实现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更加民主、透明。

通过员工参与和股权激励,可以激发员工创新创业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实现路径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优化。

在国家政策、法律制度、企业内部改革和员工参与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统筹,才能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顺利推进和健康发展。

浅谈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控举措

浅谈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控举措

浅谈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控举措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指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实现联合或者合作,共同投资和经营的企业形式。

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逐渐兴起,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然而,如何对这类企业进行有效的管控,确保其发展和运营的顺利进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控应建立在规范的法律框架下。

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这类企业的权益和责任进行明确规定,以便监管部门能够依法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

同时,企业内部也应建立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管理层的职责和权限,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其次,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控需要依靠强有力的监管机构。

监管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权力和能力,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决策进行全面监察和评估。

同时,监管机构应当与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的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只有通过有效的监管,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控还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

企业的管理层和核心骨干人员是企业运营的重要支撑,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潜力。

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培训和选拔机制,提升管理层和骨干员工的综合素质。

同时,企业也应该积极引进有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动力。

另外,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控还需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营造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企业文化,倡导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只有在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的支持下,企业才能更好地发挥各类资源和优势,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控还需要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企业应当推动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事务,以回馈社会、增强企业声誉。

国有参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模式的探讨

国有参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模式的探讨

国有参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模式的探讨舒伟成都雨云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有企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正处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热潮,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我国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早在20世纪末党的十五大报告上,“混合所有制”这一概念就已经被提出。

21世纪初,我国正式提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新举措,在这一新思路的指引下,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和规范,运行效率也不断提升,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出发,关注国有混合所有制参股企业的内部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哪些相关的优化方案,具有独特的理论新意和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国有参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模式引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都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国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要发挥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领头作用,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国企的创新能力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探究国企混改对其自身创新能力的影响亦十分重要。

1国有企业参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历史进程中,政府角色正在不断演变,最早是由国家来管理国有企业的运营;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国家变为国有企业运营的支持者,如果国有企业出现资金问题,那么国家会立刻帮助国有企业解决其问题;而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时期,国家需要担任监督者角色,能够利用法律政策来规范国有企业的运行。

而在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时,不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企业的控制权、管理权也将有所不同,同时监督权、决策权、经营权等方面,也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文讲述的参股型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团体占据大部分(三分之二以上),拥有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国有企业属于参股行为,按照持股比例履行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混改中国有企业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探析

混改中国有企业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探析

混改中国有企业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探析混改(混合所有制)是指国有企业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形成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混合所有制,进而推动国有企业的和发展。

混改旨在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在混改过程中,中国的一些企业积极探索并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而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首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

中国一些企业在混改过程中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建立了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将企业划分为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三个层级,明确了各层级的职责与权力,并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

企业董事会的成立,使得企业决策可以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效率。

同时,监事会的设立,保障了企业权力的平衡和监督的有效执行,提高了企业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其次,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进行组织架构的优化调整。

在混改过程中,一些企业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实施扁平化管理,减少冗余岗位,提高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的灵活性和效益。

企业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打破了传统的等级森严、层级繁多的组织形态,形成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管理模式。

同时,企业还加强了内部沟通和协作机制,提高了企业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能力,促进了企业整体的学习和创新。

再次,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推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在混改过程中,企业通过引进市场化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评价机制,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企业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来进行薪酬的分配和激励,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此外,企业还建立了员工培训和晋升机制,提供了员工个人发展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市场竞争,吸引和留住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在混改过程中,一些企业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建立了企业级的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实时掌握企业的生产运营数据和市场变化情况,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效能和应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企在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实践的初探作者:程小芬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05期摘要:S公司是典型的国企,与国内知名民企合作,同时引入员工持股,通过科学顶层设计,合理委派,明确分工等措施,较好地开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与实践。

关键词: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实践一、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的背景1.公司现状与发展混合型经济企业的意义和作用。

S公司于2009年7月成立,是国有大型企业—GX集团有限公司属下的一级成员企业,以钢铁和有色金属投资及贸易为主业。

自成立以来,S公司在GX集团带领下,在镍和不锈钢领域与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民营企业QS集团合作,分别投资清远、河南、福建等地区不锈钢项目。

2010年初,S公司与QS集团在阳江投资镍合金不锈钢项目;2014年5月在印尼共同投资建设大型镍铁和不锈钢项目。

S公司不断总结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理经验,在不同的项目进行复制,向不锈钢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混合所有制经济政策解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广东省委出台《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及《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下称《改革意见》)。

《改革意见》尤其强调了“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措施包括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探索企业员工持股、吸引股权投资基金入股、引导非国有资本进入公共项目等。

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二、国内混合所有制企业模式1.国企引入民间投资。

国企在改制改组中引入民间投资,在引资时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引入民间投资项目的相关信息,民间投资可以包括民营资本、PE资本和个人资本等,不同投资主体可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企改制重组、股份制改造。

2.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职工持股可以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维护企业的长远发展。

国企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分步骤、分阶段引入职工持股制度。

国企可考虑通过由职工出资设立股份公司、委托基金公司或信托公司持股等合法的方式实现职工持股。

3.不同层级国企的联合。

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包括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与个人持股等的混合,也包括不同级别国企的联合,即央企与省、市国资委监管企业的联合,这种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有资本效率。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的难点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合作经营的产物,同时具备了这两种所有制形式的特点,但又明显区别于纯粹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或一般股份制企业,其经营管理也存在独有的难点。

首先,从所有制形式所代表的利益来看,双方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国有方代表国家利益,肩负着坚持党的领导、坚守法律法规、执行宏观经济政策的使命,而民营方则代表少数集体或个人股东的利益,普遍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难免存在利用法规和政策空白“寻租”的行为。

第二,在经营决策的方面,双方体制是存在着差异的。

国有方遵循“按章办事”和“集体决策”的原则,这种方式可发挥团队力量,使决策过程科学严谨、条理清晰,有效降低经营风险,但也明显降低了决策效率,容易错过有利时机;而民营方往往以投资人意志为中心,凭借领导者过人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抓住市场机遇“快进快出”,决策过程高效迅速,但成败也悬于一瞬间;再者,在企业运作上,双方也有着不同的模式。

国有企业普遍按国家法定作息制度,遵循人性化管理,而民营企业管理者普遍具备强烈的创业精神和刻苦的拼劲,工作时间经常达到“5+2”和“白加黑”,比国有企业具有更高的办事效率。

国有和民营各自的特点并无优劣之分,对其合理融合和有效发挥,可形成其他所有制形式企业不可比拟的强大推动力,反之,如处理不当,则容易导致双方的对立,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真正发挥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优势,则是企业经营者面临的根本难题。

四、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与实践1.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设置股权结构。

合理的股权设置除了可以明确划分投资者在企业中权利、义务和责任,还可以促进企业发展。

此外,在股权投资上,话语权的分布程度对投资者的信心也影响重大。

在股份制企业顶层设计中,往往存在权力过分集中、缺乏制衡机制、股东会形同虚设的现象,造成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股东间缺乏协商、项目论证草率,进而导致决策失误致使企业遭受严重挫折。

在与民营企业合作中,很多国有企业不愿意放弃绝对控股地位,此举虽然增强了国有资本的掌控力,但也打击了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股权设置上,GQ公司秉持“诚信公平、处事客观、换位思考、求同存异、互利双赢”的原则,采取法人股东股权分布相对平均,国有股份与民营股份比例接近,但国有股份可相对控股,并引入部分管理层少量持股的方法,合理地分布国有股东、民营股东和个人股东的股权,从而达到在强调国有资本掌控力的前提下,充分实现股东间平等协商、相互制衡的目的。

2.合理委派,构建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可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

纯而又纯的国有企业中,如何有效发挥董事会的作用、董事会和经理层怎么制衡,一直是个大难题。

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形成合理的法人治现结构,有利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其运行更加有效,使企业在内部管理运营时能更好地与市场接轨。

GQ公司的股东虽然在体制、机制、成长背景和经营理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双方股东始终均能坚持“互利双赢、诚信公平、处事客观、求同存异,换位思考”的原则,在合作过程做到实事求是、和平共处、互惠互利、以大局为重,真正实现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

在股权设置之后,各股东按照章程的约定委派特定数量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管理人员参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

GQ公司股权结构由国企、民企及管理层主要三方组成,“三会”来自国企、民企、高级管理层,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并有着灵活的管理体制,形成清晰、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3.分工明确,构建最优的经营模式。

国有企业资本雄厚、人才聚集,拥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擅长于企业文化的打造和管理制度的规范经营,同时较为注重社会责任。

民营企业则具有机制灵活、创新意识强,装备先进,技术过硬等优势。

GQ董事长由国有方S公司委派,总经理由民企方QS集团委派,在实际生产经营中,根据各自的专长进行分工,国有方主“内”做好企业文化的建设,民营方主“外”做好生产管理和产品经营,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分工但不分家。

企业制度的搭建可规范生产和经营,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则可论证现行制度的科学性以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双方相辅相成构成良性循环。

GQ公司经营班子以QS集团委派的总经理为主,其中S公司委派2名副总经理、1名财务经理。

具体组织架构如下:图5 GQ公司组织架构图由国有背景股东、民营背景组成的经营管理层,形成一种互相学习和融为一体的企业文化,使得GQ公司的企业制度即具备国企规范性、严谨性和原则性,又具有民企敏捷性、创新性和灵活性性。

国有和民营合作中,分工明确,双方在交融中取长补短、发挥更大优势,合作中发挥各自专长,做到互相监督、互相支持,发挥了“一加一大于二”的优势,并在实践中持续改进,为GQ公司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4.构建人才队伍,发挥市场化招聘优势。

GQ公司的人才队伍一方面由双方股东委派,特别是关键岗位如经营班子以及财务、采购、生产、销售的管理人员等,另一方面发挥GQ公司的平台作用,吸引人才。

由股东派出人员参与运营管理,在成长初期能够较快建立起经营团队,且有利于股东行使监督权,并使股东资源最大化。

但这并未打破行政委派式的企业领导选拔机制,走了国企的老路子。

要打破原有的人事管理体制,通过市场化来选择经营混合所有制企业人员,从市场中选拔经营人才,对其实行市场化的待遇和人事管理制度。

要具体到如何落实这一点,那就是要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东会和董事会,真正让企业董事会来聘任企业管理人员。

GQ公司在招聘上实行市场化的招聘手段,并使用与市场接轨的薪酬水平,因为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国企背景,所以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宝钢、联众、浦项和珠钢等大型企业里吸收人才。

这些人才普遍在企业中担任中高层领导,在各个方面把GQ公司引领到高端、规范的道路上来,也让企业形象、厂容厂貌迈上更高的台阶,同时也提供广阔的平台供企业职工发挥才能。

GQ公司股东有权委派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才,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解聘总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总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解聘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决定其报酬事项。

高级管理人才的聘任和解聘及薪酬事项由企业经营班子决定。

这种市场化的人才管控模式有利于用更高的薪酬留住人才,让企业进入“高薪—人才—高利润”的良性循环。

5.实行管理层部分持股,发挥中长效激励作用。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使职工成为企业的出资者之一,一是能把员工和企业的经营成败捆绑在一起,建立这种员工可享有企业成长和参与经营决策的利益分享机制,是对企业和员工双方均有利好的方式;二能扩大资金来源,增加员工收入,一方面企业能够充实资本金,另一方面由企业盈利带来的分红利润可增加员工收入;三能留住人才,高级管理人员持股能够减少该层面人员的流动性,同时也增加持股人员安全感;四能转变企业约束机制,员工持股后其收益与企业运营水平息息相关,必然促使员工行使监督权督促企业规范化、科学化运营管理。

6.创新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作用。

QS公司党支部是一个在“国企+民营”这种混合经济体制下成立的党支部,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文化建设,加强支部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是支部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S公司党委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党建管理运行机制:一是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发挥党组织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在GX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S公司党委明确了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党的政治核心地位不能动摇的根本原则,实行“垂直为主、属地为辅”的双重管理模式,形成了公司与参股企业虽然行政关系不相隶属,但是党组织关系却相隶属的创新局面。

这种管理模式优点在于:一是理顺了管理架构,分清了责任,避免因双重管理带来的党建工作缺失,也解决了入党积极分子属地培训的问题;二是有利于理顺党员组织关系,使所有党员与组织关系更加紧密;三是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到位,党委垂直管理及时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