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新123)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新123)

初一历史上复习提纲原始社会一、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一)云南元谋人:发现在今云南元谋,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二)北京猿人:位于北京周口店,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开始使用人工取火。

二、我国原始农耕文化:(一)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代表,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房屋为干栏式房子。

(二)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半坡,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代表,主要农作物为粟,种植蔬菜,房屋为半地穴房子三、远古的传说:(一)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二)尧、舜、禹——禅让制度;(三)大禹治水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

夏朝和商朝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2、禹死后,启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3、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了商朝。

4、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

5、西周的兴亡(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领导了牧野之战,灭商朝,建立了周朝,都城在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2)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目的:加强周王室的统治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义务:诸侯服从天子命令,交纳贡品,平时镇守边疆、战时随军出征。

西周等级示意图表: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统治,开发了边疆。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正是分封制的反映。

(3)西周重要的诸侯国有鲁,齐,燕,晋,宋等。

(4)周幽王时“烽火戏诸侯”,西周结束。

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争霸的原因:A、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严重危机;B、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

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4、齐桓公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条件:①任用政治家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国力强盛。

_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全套

_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全套

_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全套第6课1.公元前年—公元前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齐桓公称雄原因:东方大国;管仲改革;“尊王攘夷”3.标志:公元前年,葵丘会盟4..晋楚对决: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邲之战。

5、吴越争霸:勾践卧薪尝胆6.公元前年—公元前年,三家分晋——秦的统一。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7.战国典型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公元前年,长平之战。

第7课1.春秋时期铁器牛耕(战国已经开始采用两牛除雪的犁)的采用和推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使个体生产沦为可能将。

个体小农逐渐沦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

新兴地主阶级已经开始荣登历史舞台。

都江堰: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岷江流域。

“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

防洪灌溉水利工程,维护了生态平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灌溉农田上千万亩,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

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商鞅变法公元前年,秦孝公主张执照现实需要改变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旧。

原因:富国强兵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获得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沦为战国后期最昌盛的封建制度国家。

成败:一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商鞅最后被处死了,但变法取得了成功。

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意义)。

3.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奠定出来。

第8课1.甲骨文就是商代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明朗的文字。

我国存有文字纪载的历史从商朝已经开始。

金文:商周时期。

大篆:西周晚期;战国发明者毛笔,写下在竹木简或帛上。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上历史提纲——必背部分一、远古居民1、元谋人:云南 170万年——我国最早2、北京人:北京 70—20万年打制石器、天然火3、半坡人:陕西粟(黄河流域)——世界最早4、河姆渡人:浙江稻(长江流域)三、传说时代1、人文始祖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禅让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尧舜禹传位。

这种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3、大禹治水六、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1、西周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作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2、齐桓公称霸第7课春秋五霸八、社会变革1、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

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

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

(重农轻商)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

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就没有爵位。

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推行县制,把乡、邑、聚合并成县,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影响: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甲骨文(第9课)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

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3、司母戊鼎(第9课)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十、孔子与百家争鸣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教育家(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坚持正确的意见——“当仁不让于师”;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文化代表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火的使用观念社会组织生产活动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北京人约70-20万年保留猿特征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原始群居采集、狩猎山顶洞人一万八千年和现代人基本一样打制石器磨光、钻孔人工取火审美氏族采集、狩猎、捕鱼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3、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居民地域距今时间生产工具房子畜牧手工业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约七千年磨制石器耒耜干栏式家畜纺织陶器半坡居民黄河流域约五六千年磨制石器骨箭头半地穴式猪狗纺织彩陶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3、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源于半坡彩陶4、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第三课华夏之祖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黄帝——→人文初祖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3、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

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夏的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2、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3、朝代暴君亡国之君夏朝夏桀夏桀商朝纣纣西周周厉王周幽王4、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5、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

后来又称商朝为殷朝。

6、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那时候,农业上以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2、、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复习秦汉时期1.秦汉建业时期;人物;都城;意义;识图;李白诗句。

2.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谐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秦朝疆域四至;识图填空;秦长城。

4.秦的暴政(根本原因)。

5.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地点;政治;意义(直接原因)。

6.秦朝灭亡时间、时间。

7.西汉建立时间;人物;都城;帝号。

8.文景之治的原因;措施;举例;表现。

9.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作用;识图。

10.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公元前60年事件;识图※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取了(D)A.河套地区B.河西走廊地区C.漠北地区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11.东汉建立时间;人物;都城;帝号12.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社会动荡;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梁冀“跋扈将军”。

13.佛教传入事件;起源;创始人;教主;传播(白马寺图)。

图一白马寺图二白马寺14.道家产生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主;教义。

15.丝绸之路功臣;路线;作用;识图。

16.司马迁;朝代;名句;作品;内容;价值。

17.造纸术出土时间;地点;意义。

18.造纸术的改进人物;识图;朝代;材料;意义;传播。

19.张仲景;华佗;朝代;识图;成就;讲故事(中医影响)。

答案填写位臵:(1-19,可另附纸)第一种: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二种: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後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後则天皇,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後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称大汗,最後被明亡,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第三种: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全套)

初一历史上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一:远古人类:元谋人:发现地点:云南元谋。

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原始农耕文化遗存耕、制陶。

生活状况: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远古的传说①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十分有名。

南方蚩尤部落力量很大。

②炎帝的贡献:他改进农具,制作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开辟集市,发明了陶器。

黄帝的贡献:相传他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炎黄阪泉大战:为争夺中原地区,炎帝和黄帝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最后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

③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④尧,舜,禹相继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这一制度称为“禅让”。

⑤大禹治水的背景:洪水泛滥,鲧治水失败。

方法: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引水入海。

过程中,亲自参加,“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二单元一:夏朝和商朝①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都城阳城。

地位: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②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位子,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③商汤灭夏: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汤发动推翻夏朝的战争。

成汤建立了商朝,都城:亳。

④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从此,商朝的都城稳定下来了西周的兴亡1:武王伐纣: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领导了灭亡商朝的战争,牧野之战。

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前期都城在镐京(今天的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2:分封制:原则:宗法制。

分封的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内容:诸侯的权利: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物。

诸侯的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

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二、北京人的发现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裴文中2、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三、北京人的特征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②生活组织形式:北京人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学会使用火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四、山顶洞人:1、时间:约3万年;2、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3、懂得人工取火;4、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有了审美观念。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sù)、黍(shǔ)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3、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4、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④生活用具:黑陶(猪纹陶钵)⑤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房屋②生产工具: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家畜;④生活用具:彩陶(人面鱼纹盆);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复习提纲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生产工具:打制石器——(旧)时期时代)1.我国目前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能造工具),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

(两颗牙齿图片)2.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北京人遗址,(北京周口店)约70至20万年。

(北京人头复原像)使用火的意义: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增强,是人类进化的里程碑。

3.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约3万年,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有审美观。

(钻孔表明人工能取火)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生产工具: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4.河姆渡人:约7000年,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农作物:水稻。

农业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耜)。

房屋:干栏式建筑(作用:防潮、通风、防虫等)。

手工业:制纹陶、雕刻、纺织等。

5.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中国。

农业兴起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出现。

6.半坡人:约6000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农作物:粟。

工具:磨制石器。

手工业:人面鱼纹彩陶盆、纺织等。

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作用:避风、取暖、防沙)。

7.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房屋不同的原因:地理条件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因地制宜)。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 (文物出土说明了传说具有一定真实性。

)8.(时间:四、五千年前)人文之祖、华夏之祖:黄帝(轩辕)、炎帝(神农)。

炎黄联盟战蚩尤:涿鹿之战,影响: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9.尧舜禹传位的制度:禅让制,部落联盟民主推选品德高尚之人做首领的制度。

(选贤与能)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夏商西周的兴亡(国家兴亡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10.“父位子传,兄终弟及”是(夏朝)启开创的(王位)世袭制。

(依照血缘关系世袭)11.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汤。

促进商朝稳定、繁荣事件:盘庚迁殷。

(殷:河南安阳)12.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结果: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

都城(王都):镐京(今陕西西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二、1.发现地点3.体质特征:能够直立行走,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4.生产生活: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会使用火和长时间保存火种;③过着群居生活,共同劳动。

5.1.3.体质特征: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4.生产生活:②已经能够人工取火;③已经有了爱美〖说明〗1.化石等历史遗存是研究古人类最直接的证据。

2.火的使用的意义: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改善生存条件,促进人类体质进化。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①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②建造房屋,定居生活;③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2)主要不同点:①种植的农作物不同;②房屋的结构不同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3.原始农业的耕种方式: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远古的传说一、炎帝和黄帝自称)1.炎黄联盟和华夏族的形成:2.炎帝(神农氏)的发明:制作农具,教人农耕,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互换,制作乐器,尝百草发明医药,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等3.黄帝(轩辕氏)的发明:造宫室、制衣裳、挖井、造船、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等。

他的妻子嫘祖养蚕缫丝,他的下属仓颉发明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③中国人常自称龙的传人,龙的形象反映二、尧舜禹的“禅让”----三、大禹治水:疏导、三过家门而不入(启示:灵活多变、创新、坚持、奉献等)第二单元夏周商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夏周商的更替一、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1.2.3.文化遗址。

〖说明〗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进步,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商朝 1.,2.1300年左右1.2.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3独立性,(4)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知识点(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知识点(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知识点(人教版)
第一章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历史学的初步认识
1.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2.历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中国近代史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
第二章思想品德与政治制度的演变
1.古代思想家及其学说
2.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和官制演变
3.全球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演变
第三章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
1.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社会分层与阶级斗争
3.农民起义及其影响
第四章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
1.四大文明古国概况
2.古代文明交流与变异
3.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比较
第五章世界近代化的起点—欧洲
1.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
3.工业革命
第六章中国古代科技和发明
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2.农业方面的发明
3.科技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第七章各地区历史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1.大丝绸之路
2.非洲的历史文明交流
3.拉美的历史文明交流
结束语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知识点(人教版)的概述,其中包括人类文明的发展、政治制度演变、古代社会变革、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世界近代化起点、中国古代科技和发明以及各地区历史文明交流与发展。

深入研究这些知识点将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历史文化提供帮助。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复习提纲一1.北京人、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1)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到约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能够直立行走,手发展较快,变得灵活,脑也在缓慢进化。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京人用手使用工具劳动,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

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他们还把树枝砍成木棒。

石器和木棒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工具。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

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步,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生活很艰苦。

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2)半坡遗址: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万年。

①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还种植白菜等,兼有饲养猪狗、渔猎等经济活动。

②已经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③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称为新石器时代。

④制作和使用陶器。

⑤半坡遗址反映了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特点。

半坡人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3)河姆渡遗址: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

①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种植水稻,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

②能建造房屋,建筑结构比较复杂,技术要求很高的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

③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称为新石器时代。

④制作和使用陶器。

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

⑤河姆渡遗址反映了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特点。

(4)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相同点:①都位于大将大海流域;②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③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④都已会建房;⑤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

202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大纲

202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大纲

202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大纲单元一:人类的起源与迁徙1. 人类的起源- 人类起源的理论-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文化2. 人类的迁移与繁衍- 早期人类的迁徙路线- 早期人类的社会生活单元二:文明在河流的肥沃中诞生1. 黄河文明- 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 黄河流域的古代国家2. 长江文明- 长江流域的自然条件- 长江流域的古代国家单元三:古代国家的繁荣与灭亡1. 古代埃及- 埃及的地理与气候特点- 古埃及社会的政治与经济2. 古代希腊- 希腊城邦的特点- 希腊的文化与科学3. 古代印度- 印度的宗教与文化- 印度的政治与社会制度单元四:中华文明古国1. 夏商周文明- 夏朝的兴起与衰亡- 商朝的政治与经济2. 周朝的分封制度- 周朝的国家制度- 周朝的社会文化单元五:中华文明古国的交流1. 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影响- 文明的交流与融合2. 中华文明与东南亚文明的交流- 东南亚的早期文明- 文明的交流与传播单元六: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1. 封建社会与归田制度-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归田制度的实施与影响2. 商业文明的兴起- 商业城市的发展- 商业文明的影响与发展单元七:古代农业社会的科技成就1. 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 农具的种类与用途- 农具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 中华古籍的价值- 《诗经》与《礼记》- 古籍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与影响以上是《202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大纲》,内容详细介绍了七年级上册的历史学习内容。

请同学们按照大纲逐一进行学习,巩固掌握相关知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一、古代文明
- 考古学简介
- 中国古代文明的四大发源地
- 古代文明中的职业分工
二、古代的中国
- 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
- 夏、商、周三代的特点和贡献
-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和典范
三、古代的世界
- 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特点
- 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治理制度
- 印度古代的社会制度与宗教
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作用
- 中华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 胡服骑射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五、中世纪的世界
- 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和特点
- 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特点
- 的兴起和传播
六、非洲、亚洲和美洲的古代文明- 非洲的埃及文明和尼日尔河流域文明
- 亚洲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 美洲的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
七、中世纪国家的兴起
- 英国王权与议会的权力较量
- 法国的君主集权与三级会议体制
- 中国封建社会的自治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八、艺术的发展与变革
- 古代世界的艺术形式和特点
- 中世纪的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
- 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与风格创新
九、科学的发展与变革
- 古代世界的数学和医学发展
- 中世纪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发展
-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贡献
十、古代科技与现代世界
- 古代世界的造纸和火药技术传入西方
- 中世纪的指南针和印刷术传入西方
- 古代科技的影响和启示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提纲》的内容概要,希望对你的期中复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考点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考点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考点重点一、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人类开始在河流流域安家落户。

这种以农业为基础、建立在定居生活的经济形态被称为农耕文明。

古代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二、中国古代的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上古、中古和近代三个时期。

三、上古时期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

四、中古时期包括秦汉、三国、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中央集权制朝代,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分裂时期,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王朝。

五、近代时期包括隋唐、五代十国和宋元明清时期。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中央集权制朝代,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王朝。

六、七年级历史上册的重点考点包括:1. 华夏文明的起源和上古时期的历史变迁。

2. 中国古代历史的时期划分和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王朝。

3. 中央集权制朝代和分裂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4. 中国古代历史的特色文化和科技成就。

5. 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七、通过对历史上册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对于今天的社会生活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了解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下,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身份认同。

八、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国家、文化和人民的传统和发展。

希望大家能够加深对历史的学习和了解,为建设美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就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的考点重点,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详细内容,请参阅相关教材或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

祝大家学习进步!。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北京人还保持人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北京人往往几十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5、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6、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7、山顶洞人能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8、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

10、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11、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

12、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13、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陶器有了黑陶,白陶。

14、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成为日后的华夏族。

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15、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16、尧、舜、禹时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叫做“禅让”。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的社会的变革17、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18、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9、约公元前1600前,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盘庚迁殷,商朝又称殷朝。

20、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1、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目的),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开发了边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作用)。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一)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创立:(七上P5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心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心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承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

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秦始皇稳固统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运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运用更为简洁的隶书。

(四)思想焚书坑儒(P52)为加强思想限制,秦始皇承受李斯的建议。

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P53)(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2、秦朝稳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1)完毕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心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非常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开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闻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稳固祖国的边疆。

例: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答: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心集权的封建国家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3、全国推行郡县制;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修筑了长城;6、开凿了灵渠。

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知识点(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知识点(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知识点(⼈教版) 当我第⼀遍读⼀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个朋友;当我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和⽼朋友重逢。

我们要把读书当作⼀种乐趣,并⾃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的学习,让⾃⼰不断成长。

让我们⼀起到店铺⼀起学习吧! 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代表类别元谋⼈北京⼈⼭顶洞⼈时间约⼀百七⼗万年约七⼗⾄⼆⼗万年约三万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北京西南周⼝店北京西南周⼝店体质形态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模样与现代⼈基本相同⼯具制造打制粗糙的⽯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使⽤天然⽕⼈⼯取⽕观念懂得爱美死后埋葬社会组织原始⼈群按⾎缘结合起来的⽒族影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类理解认识1. 会不会制造⼯具是⼈与动物的根本区别2.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原始的农耕⽣活代表时间发现地点⽣产活动⽣产⼯具住房⽤具其他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种植⽔稻,饲养猪狗⽜⽺⾻制⽾耜,已使⽤磨制⽯器⼲栏式房屋制造陶器挖掘⽔井、制造⽟器、原始乐器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普遍使⽤磨制⽯器半地⽳式房屋制造彩陶会纺线、织布、制⾐ (三)华夏之祖涿⿅之战交战双⽅结果影响炎黄→←蚩尤炎黄⼤败蚩尤炎黄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后的华夏族⼈⽂初祖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裳,教⼈挖井、发明⾈车,为后世⾐⾷住⾏奠定了基础。

嫘祖发明缫丝,仓颉发明⽂字,伶伦编出乐谱。

尧舜禹黄帝之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领,创“禅让制”—原始社会推举部落联盟⾸领的⽅法。

理解认识传说是在⽂字发明之前,先民们对上古时期的历史⼝⽿相传的记叙,有神化成分,难免夸张虚构,但也蕴含着某些⽐较可贵的历史资料。

史实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1课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

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已经使用天然火。

群居生活(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3.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

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已经能够人工取火。

氏族生活。

4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5.中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又哪些进步?北京人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北京人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进入氏族时期。

第2课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多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半地穴式房屋。

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钻孔石斧)。

陶器是主要用具(鱼纹彩陶盆)。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

干栏式房屋。

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

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

3.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黄河流域。

产生了贫富分化。

大汶口的黑陶、白陶。

说明了:他们已过上定居生活。

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术。

能根据区域特征创造性地建造房屋。

显示了原始居民的聪明才智。

当时生产力进步,人们战胜困难的能力提高。

第3课1.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

他的妻子嫘祖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

距今约4000多年前。

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

炎黄占蚩尤,涿鹿之战,走向联合。

形成华夏族的主体。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尧舜“禅让”——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

大禹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3.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领导人民治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第4课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都阳城。

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启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

2.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亳。

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殷。

商朝又称殷朝3.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都镐京。

史称西周。

4.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

5.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6.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

由“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7.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第5课1.西周的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等级制:贵族、平民与奴隶。

宗法制:)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内容:授民授疆土。

分封对象及受封者的义务:略分封制的作用及影响: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第6课1.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齐桓公称霸原因:东方大国;管仲改革;“尊王攘夷”3. 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4..晋楚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邲之战。

5、吴越争霸:勾践卧薪尝胆6.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三家分晋——秦的统一。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7.战国典型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

第7课1.春秋时期铁器牛耕(战国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

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都江堰: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岷江流域。

“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

防洪灌溉水利工程,维护了生态平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灌溉农田上千万亩,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

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主张执照现实需要改变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旧。

原因:富国强兵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成败:一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商鞅最后被处死了,但变法取得了成功。

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意义)。

3.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第8课1.甲骨文是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金文:商周时期。

大篆:西周晚期;战国发明毛笔,写在竹木简或帛上。

2.历法:夏朝:就是今天的农历,也称夏历;商朝历法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1个月。

战国测定了24个节气。

3.扁鹊的四诊法:望、闻、问、切。

4.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创造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离骚》;世界文化名人。

传统节日: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

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钟鼓之乐:编钟湖北随州6.铜、锡、铅的合金。

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三星堆文化: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第9课1. 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

《论语》主要思想:仁、礼。

提倡为政以德。

教育家: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辩证法思想)主要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2.百家争鸣:墨家:墨子,“兼爱”“非攻”。

《墨子》法家:韩非“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韩非子》儒家:孟子、“民贵”“君轻”。

《孟子》荀子,人定胜天。

《荀子》道家:庄子,无为而治。

《庄子》兵家:孙武(春秋)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孙膑(战国)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3.出现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

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4.韩非的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有用: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和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

在这种形势下,韩非子提出的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必胜今;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治”等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又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

秦统一前后的许多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第10课1.秦的统一: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

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2.秦统一背景:⑴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⑵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⑶秦采用了有效的军事策略——连横破了六国的合纵。

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攻势。

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3.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

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都咸阳。

4.措施:⑴政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最高统治者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司法、军事;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⑵经济上,统一车辆形制;统一货币;⑶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

⑷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开发江南,兴修灵渠。

(三公九卿制。

车同轨,书同文。

小篆—隶书。

秦半两钱(圆形方孔钱)。

秦长城,连接秦赵燕城墙形成,东到辽东,西到临洮。

)5.秦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6.秦统一意义: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⑵秦统一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

⑶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增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些措施沿袭了两千多年,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第11课1.秦的暴政:修建豪华的宫殿和巨大的骊山陵墓;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秦朝的赋税也很重,农民要把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刑法残酷,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2.秦末农民起义:(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陈建立张楚政权,后失败。

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着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2)项羽领导的农民军: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

(3)刘邦领导的农民军:刘邦攻取咸阳,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202年,刘邦获胜,刘邦建立汉朝,刘邦就是汉高祖,都长安(西京)。

史称西汉。

第12课1.汉初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汉初的汉高祖、文帝、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

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措施:⑴政治上,颁布“推恩令”(主父偃),进一步削弱封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中央司隶校尉,地方十三州部。

⑵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3)教育上:在长安举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4)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5)军事上: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6)派大将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西汉与西域的交往,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影响:汉武帝出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军事上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