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育人价值教学案例(毛东海)3

合集下载

运用“形态分析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运用“形态分析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运用“形态分析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作者:毛东海来源:《化学教学》2018年第03期摘要:梳理了“形态分析法”的内涵、功能,提出了中学化学素材中也蕴含着运用此方法进行教育的内容和机会;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利用“形态分析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能力、发展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案例,总结了实践策略:第一,教学目标设计中恰当融入“形态分析法”的内涵;第二,教学过程设计中充分展开“形态分析法”的讨论。

最后略谈了研究的体会。

关键词:形态分析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课堂实践文章编号: 10056629(2018)3004205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认识方法和体验情感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问题研究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

本文以“形态分析法”为研究方法(学习方法),以高一化学“工业制硫酸”一课为研究素材,从教学设计、课堂实践的角度介绍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能力上的几点做法。

1 “形态分析法”的内涵、功能和对中学化学教育的启示“形态分析法”,由美籍瑞士天文物理学家兹维基(F.Zwicky)在1942年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参加了美国火箭研制小组。

令人惊奇的是他在一周之内,交出了576种不同的火箭设计方案。

这些方案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可能制出的火箭的设计方案,其中包括连美国情报局挖空心思都没能弄到手的德国巡航导弹F1和F2的设计方案。

他的天才表现受到人们的关注,后来他发表了他的构思技巧——形态分析法 [1]。

尽管“形态分析法”和我们平时学校教育中所说的“科学探究”有一定的联系(“科学探究”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主动建构活动,是一种思维过程。

其探究过程主要包括观察和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检验求证、得出和解释结论、交流与应用等步骤 [2]),但是它仍有其独特的本质功能和教学意义。

“形态分析法”是指利用系统分析把握对象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形态特征,从而探索各种问题可能解决办法的一种预测方法。

化学教学案例3篇

化学教学案例3篇

化学教学案例3篇化学教学案例(一):一、主题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科学观念与本事的最关键的途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本事最有效的手段。

对科学探究的具体设计力求突出科学素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贴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所喜爱,并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发。

所以,怎样在化学课堂中更好的处理好“知识点的落实”与“充分运用探究手段”的关系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化学总体教学目标的基本前提。

二案例描述《氯气》是人教版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的资料。

这个教材中氯气与水的反应,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所以如何用探究的形式来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

我做了三次教学尝试,理念不一样,方法不一样,效果各异。

第一种教法:1、思考:氯气能否溶于水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请设计实验来对这点性质进行探究。

2、因为问题较空泛,所以学生较难着手讨论。

对于氯气的水溶性,学生作如下实验设计。

方法一:将少量水滴入装有氯气的试管内,看颜色有无变淡;方法二:将一支充满氯气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看看试管中液面有无上升。

3、对于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因为学生对这个反应还没有什么概念,所以无从下手,讨论很难展开。

最终个别学生经过书上潮湿氯气漂白实验的启发,提出这个实验。

4、教师做了氯水的漂白性实验后,推测出结论一一氯气与水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并且这种物质有漂白性。

从而引出了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之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总结出氯水的其它性质。

第二种教法:1、对氯气的水溶性经过讨论后,学生总结出上述几种方案,立刻经过实验验证。

2,实验验证后,指出氯气溶于水后的溶液叫氯水。

给学生三种药品:新制氯水,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

请学生自我设计实验来探究氯水中的可能成分。

3、学生四人一组实验:将氯水分别与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发现硝酸银中产生白色沉淀,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总结出氯水中有C1一和H+,还有漂白性。

《化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化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化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化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1. 案例简介该优秀教学案例以化学课程为背景,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为核心目标。

本案例于某某学校举办的教学案例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2. 案例实施内容2.1 教学目标通过在化学课程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案例的教学目标包括:- 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2.2 教学内容本案例将化学课程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通过选取相关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并解决与社会问题相关的化学难题。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3 教学过程2.3.1 选题与背景介绍教师引入一个与当下社会问题相关的化学难题,比如环境污染或资源利用等,向学生介绍该问题的背景和影响,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3.2 知识讲解与实验设计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与选题相关的化学知识,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探究和验证相关的化学原理。

2.3.3 小组探究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实验结果和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方案。

2.3.4 团队报告与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解决方案,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探讨和分享。

2.4 教学效果通过本案例的实施,学生不仅掌握了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通过合作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 案例启示本案例的成功实施表明,在化学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意识。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和团队分享,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了彼此的研究和成长。

该案例为其他化学课程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化学教学案例(优秀3篇)

化学教学案例(优秀3篇)

化学教学案例(优秀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化学教学案例(优秀3篇)教师通过对比分析各类教学案例,可以明确自身课堂教学活动与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异同,进而可将各类教学案例创造性的分析、整合为真正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学案例,这是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

化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化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化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闸北区教育局教研室毛东海“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以...........,发挥教师的启发诱导作用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为前提和主要特征...................,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质疑、探究和问题讨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它与其它教法的区别在于,强调和凸现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自主研究的过程....................。

一、功能目标培养学生在化学课堂中自主监控化学学习过程的意识、方法和能力,从中体验和感悟“主体精神”、“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的实践内涵。

其中,包括三个环节:自我学习目标导向、自我学习情感激励和自我学习过程监控。

二、教学环节:三、操作要点(1)呈现主题——自定目标学生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具体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周详的学习计划。

当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自主的学生会主动地分析自己现有的水平情况和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预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由此确立学习活动的目标和即将采取的学习策略。

研究发现,与低成绩相比,高成绩的学生更能够一致地根据学习任务设置学习目标。

这是因为学习目标能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自我激发的动机最初可能来自于父母、教师等群体的期望,但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现有的学业水平、自我效能感以及自设的学习目标。

为了帮助学生制定好自主学习目标,教师在上本节课之前可预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达到目标以及所需要的知识背景,这些将有利于学生自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因为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这些具体的信息之后才可能设置出真正激发内部动机的学习目标。

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要求学生制订详实的学习计划便轻而易举,并且学生也愿意遵照学习计划,积极的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初中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案例

初中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案例

初中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案例——九年级化学《混合物质量分数的测定》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陈佳妮【背景分析】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是一种应用综合性程度比较高的内容,将化学的基本原理、思想化学实验有关知识高度综合,不但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也能形成实用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建立起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模式,即首先确定测哪种物质的含量(了解哪种物质易测)——确定测定的实验原理——确定测定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测什么物质、如何测、测定装置”就是解决问题的主线,其他各个细节的问题更容易引导学生自主解决。

并且引导学生对于实验操作和装置设计时,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改进。

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化学思维逻辑。

整节课渗透了“变化观念与守恒思想”、“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具有较好的育人价值。

【案例片段】【片段一:】复习导入【分析说明】作为一节二模后的复习课,需要将知识点以旧生新,新旧联系。

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回顾粗盐提纯的基本方法。

学生知道首先明确测什么---粗盐和精盐的质量。

再明确怎么测---将精盐进行分离提纯。

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化学知识能切切实实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到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树立科学的化学价值观。

【片段二:】测定含有杂质的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教师讲述】有些物质较难通过物理方法直接分离提纯到,直接测定的一般方法难以实现。

那么可以选择间接测定的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将待测物质转化为另一种可以直接测定的物质,比如沉淀和气体,再进行计算。

【例1】如何测定含有杂质的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教师引导】可以将碳酸钠转化为便于测定的气体或是沉淀。

【小组讨论】将方案书写在学案上并展示交流。

【学生回答】可以通过加酸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或者是碳酸钙沉淀。

【教师提问】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如何测定?【学生回答】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测定。

初中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案例

初中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案例

初中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案例(一)燃烧与灭火【案例导读】1.案例背景本课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

本单元属于“化学与生活”主题中的家用燃料部分,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意识、从化学科学角度认识燃料燃烧与人类文明发展密切联系的重要载体。

本案例片段力求呈现以下多元教育价值。

2.学科育人价值追溯燃烧理论的发展史,在感受化学学科思想方法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形成。

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落实情感目标于无痕。

【观点提炼】这个案例最大的特点体现在“价值”两个字上,第一,燃烧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价值。

教师引领学生置身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用燃烧“照亮”了古今中外,从发现火、利用火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珠峰传递,使学生在浓浓的人文气息中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进步中的巨大力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社会观和化学价值观。

第二,科学研究燃烧的价值。

人类对“燃烧”的认识历程为这节课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素材,用科学史的故事和内容来引领学生们对燃烧现象的理解,使教学充满了历史感,其中科学家敢于冲破传统观念束缚的精神也在潜移默化地促进着学生科学精神的逐步形成。

该案例将科学精神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进行了有机的融合,较好地体现了这个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学科育人价值。

化学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学科思想方法,科学家的创新思想、科学精神和态度都是实现知识多元价值的良好载体,因此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可以尝试作“考古式”的分析,将概念发展形成的历程作为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的情境,使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学生认知逻辑结构有机融合。

提高教学设计的艺术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中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案例(二)《看不见的世界也精彩》——构成物质的微粒【案例导读】1.案例背景本课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构成物质的微粒”。

化学新课程_定量实验_的作业设计和实施_毛东海

化学新课程_定量实验_的作业设计和实施_毛东海

在知识呈现的方式上,设置一些探究活动更能突出过程与方法,其教学效果与直接呈现的效果会有很大差别。

3教学方案设计的评价教学方案设计的好坏,其评价的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充分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三维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是否得到有机的统一;二是结合先进的教学理论,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设置问题,科学探究,合理把握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三是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关注是否注重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否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和学能否和谐结合;四是需要在关注课堂教学预设的同时,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需要教师的机智和应变能力。

所以教学设计的评价,不但要求在课前进行评价,还需要在课后进行反思性评价,在自我反思、评价的基础上,围绕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真实和现实问题,研究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差异,开展同伴互助式的教学研究活动。

参考文献:[1]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71-76.[2]王祖浩,张天若.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4-70.[3]李佳.化学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46-50.[4]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44-47.化学新课程“定量实验”的作业设计和实施毛东海(久隆模范中学,上海200435)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6-0034-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研究“定量实验”的作业设计基于两点原因。

其一,作业现状。

根据有关调查,相当一部分教师作业设计的随意性较大,偏重“知识与技能”,缺失“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导致作业质量不高。

如何合理设计作业,有效实施作业,许多教师面临困惑。

《化学》课程思政卓越教学案例(一等奖)

《化学》课程思政卓越教学案例(一等奖)

《化学》课程思政卓越教学案例(一等奖)背景作为一名《化学》课程的教师,我深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因此,我积极探索并实施了一种思政卓越教学案例,以期在化学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目标通过该案例的实施,我旨在达到以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意识到化学科学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3. 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施方案1. 课堂教学我在《化学》课堂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相关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讲解一些化学科学家的伟大贡献,如中国的居里夫人和杨振宁等,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科学家们是如何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发展中的。

2. 实验设计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化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化学实验技巧,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3. 社会实践为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组织了一次化学科普活动。

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社区、学校和农村,向社会大众普及化学知识,并分享化学科学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效果评估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我对该思政卓越教学案例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学生们对这种融合思政教育的《化学》课程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

同时,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明显提升,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也得到了培养。

总结通过该思政卓越教学案例的实施,我成功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化学》课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这一案例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也使他们认识到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育人价值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育人价值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育人价值一、在教学中实现化学学科育人价值1.在教学目标中凸显化学学科育人价值化学教学必须鼓励学生从变化的角度看世界,从微观角度去认知变化,用微观理论去指导化学研究和物质转变,用实事求是观点去重新认识化学物质,用科学的价值观去重新认识化学在大力推进人类文明、维护自然环境中的促进作用。

在预设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兼具三维目标。

目标的预设必须充份融合科学知识内容的特点,充分发挥化学科学知识的载体促进作用。

目标预设关键在科东俄,不应当盲目积少成多、不求。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预设,必须努力做到具体内容明晰,体现出来适当的化学科学知识在育人中的独有促进作用。

教师必须合理预设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比重,避免游离于化学科学知识与技能而一厢情愿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现象。

2.精心组织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育人素材教师必须擅于从各种渠道收集有助于化学学科育人的有关素材并展开优选,充分发挥化工生产、环境保护、化学实验、化学史等内容在学科育人方面的载体促进作用,协助学生构成包含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分类观、实事求是观等在内的科学物质观。

教学内容的非政府必须密切紧紧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一就是必须存有典型性,通过对优选的典型内容展开深入细致的发掘,去提升学科育人的效率;二就是必须存有逻辑性,在剖析不好化学科学知识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处置不好教学内容之间的顺序和相互关系等问题;三就是必须存有发展性,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智的规律。

3.增强参与体验,倡导科学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处置不好教师讲授和学生独立自主自学、思索与动手、单一制和合作、探究与检验、科学与人文等各方面关系的基础上,有效率采用实验、探讨、竞赛、游戏等各种教学非政府形式,形象生动地表述化学科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唤起学生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体验。

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学科育人中的关键促进作用,通过明确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采用工具和收集证据、处置数据和表述问题、抒发与交流等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予和体验,并使学生体悟科学精神,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推动科学探究能力的全面提高。

《化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化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化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化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一、案例背景化学作为一门探索物质世界的基础自然科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时代性。

在化学教学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化学知识传授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案例以我国化学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杰出科学家为例,展示化学课程思政的优秀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化学发展史:介绍我国化学领域的发展历程,如古代化学、近现代化学等。

2. 化学家事迹:讲述杰出化学家的生平事迹,如诺贝尔、门捷列夫、居里夫人等。

3. 化学与生活:展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饮食、健康、环保等。

4. 化学伦理:讨论化学实验、研究和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如实验安全、环境保护等。

四、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化学实验、故事、图片等形式,营造生动、有趣的研究氛围。

2. 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一位杰出化学家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知识传授:讲解化学发展史,使学生了解化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3. 实例分析:以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例,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化学实验、研究和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伦理素养。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思考化学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化学育人价值教学案例(毛东海)3

化学育人价值教学案例(毛东海)3

生:利用了两个化学知识。

第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5个因素,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反应物的浓度、温度或压强,使用催化剂或减小反应物的表面积,均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即:勒夏特列原理)。

要点是: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温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师:回答得很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将学过的化学知识运用于化工生产,从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教学片断二:综合效益师:工业制硫酸需要工艺设计,其目的是使硫酸生产做到又“快”又“多”,谁能说说这“快”、“多”的含义吗?(台下学生窃窃私语,不敢轻易举手。

片刻之后,请学生回答。

)生1:“快”是指生产速率,速率要快;“多”是指原料要尽可能多地转化成产品,转化率要高。

师:如果有2个反应原料,那么在投料量的比例设计上怎样做才会更合理呢?(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启发,请学生回答。

)生2:让廉价原料过量,使贵重原料尽可能反应完,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师:很好。

那么,改变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都有影响,在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又要采取什么策略呢?生3:抓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让其发挥最大作用。

师:(露出笑容,点头鼓励)同学们,刚才我们讨论的又“快”、又“多”,都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的。

那么,化工生产,仅考虑经济效益够了吗?(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请学生回答。

)生4:化工生产必须要注意环保问题,不能只顾经济效益,把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给破坏了。

否则,再好的经济效益又有什么意义。

师:大家讲得真好。

看来,工业制硫酸的工艺设计,确实要抓住2点:第一抓主要矛盾,要辩证分析,从提高整体效益的角度来设计工艺条件;第二,化工生产要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

教学片断三:技术创新(投影:笔者参观“上海硫酸厂”“生产硫酸的工艺设备,包括老师和班里一位学生在厂区的合影。

同学们兴奋起来,发出惊叹的声音。

精心设计问题 凸显育人价值——以高一化学“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一课教学为例

精心设计问题 凸显育人价值——以高一化学“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一课教学为例
(二)教 学 目标 1.知道溴和碘的物理性质 ,了解溴和 碘的用途 ; 理 解从海水 中提 溴和提碘 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 2.通过 学 习海水 提溴和 海带提碘 的方法 ,感受 海 洋资 源的丰 富性 ,进 一步掌 握从 自然界 中提取 物 质的一般思路 与方法。 3.通过探讨海水提溴和海 带提 碘的过 程与方法 , 培 养学生 分析 和解决 问题 的意识 与能力 ,提 高学 生 的科 学素养 。 (三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海水提 溴和海带提碘的原理与方法 。
体 ,体现 了化学 学科 的育人价 值 。学 生 只有在科 学 精 神与科 学观念 的指导 下 ,在 科学态 度与科 学实 验 的支撑下 ,才能真正理解化工生产的流程 。
目前 ,学 生 已经学 习了海 水 晒盐 、氯碱 工 业 、 氯气的性 质等 相关知识 ,初步 了解 了化 工生产 的基 本 原则 ,知 道 了从 自然 界提取 物 质的一 般思路 ,理 解 了海水 提溴 的核心 反应 ,但 尚不具 备氧化 剂选择 的知 识基 础。 因此 ,本节 课的 教学应 着重 解决海 水 提 溴和提 碘的 过程和 方法 问题。教 学设计 中以学 案 为引导 ,以问题为主线 ,尽 可能发挥学生 的主体 性 , 让学生 感悟化学学 科的魅 力。
二 、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片段分析
【片段一】“溴和碘 的溶解性”环节
67
l1

学科德育
问题 1:你 能解释小魔术 的原理吗? 问题 2:溴和 碘在 水 中的溶 解度 小 ,在 其他 的 溶剂 中溶解度 怎样呢? 学生实验 1:用针 筒抽 取 2mL的 CC14,通 过橡 皮塞注射进盛有溴水 的试管 中,震荡,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实 验 2:用针 筒抽 取 2mL的 cc14,通 过橡 皮塞注射进盛有碘水 的试管 中,震荡 ,观察 实验现象。 师 :盛溴水和 碘水 的试 管为什 么要用橡皮 塞塞 住?为什 么要用针筒注入 CCI ? 生 1:溴易挥发。 生2:溴不仅 易挥发 ,而且还 有毒 。CC1 也易挥发 , 还 有毒。 生 3:试 管用橡皮塞塞住 ,体现 了环保 的理念 。 用 针筒注入 CCI ,试 剂用量少 ,而且可 以有 效 防止 CC1 挥发 ,体 现 了绿色化学的思想。 化 学源于 生活 ,又不等 同于生 活。课堂 上 ,教 师可以根据教材 内容 ,灵活设置真实的情境。 比如 , 本案 例以 “魔术 ”开场 ,辅 以丰富 的语言—— “让 我们一起 见证奇 迹”,设 计具 有启发性 、科学性和针 对性 的 问题 ,有助于 激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从而积 极地进行 自主探究。其 中 ,“你 能解释小魔术的原理 吗 ”这 一 问题 ,可 以激发学 生的探 究欲望 ,拉 近师 生 间的距离 ,使学生兴趣盎然地主动学 习。 化学 是把双 刃剑 ,它可 以给人 类带来益 处 ,也 可 能给人类 带来 害处 。因此 ,在化 学教学 中 ,教 师 要 引导学生懂得趋利避 害 ,学会合理使用化学物 质。 案例 中,教师以 问题 2“溴和碘在 水 中的溶 解度小 , 在其 他的溶 剂 中溶 解度怎样 呢”作 为问题 引入 ,让 学 生做 针筒 实 验 ,适 时 、无痕 地进 行 了生 命教 育 、 社会 责任教 育和环 境教 育。在化学 教学 中,教师有 责任 引导学 生关注 化学 与生 活 、生 产的关 系 ,培养 学生 的社会责 任感 。化 学课堂承 载着 引导 学生 形成 “化学为社会服务”的观念这 一使命 。 【片段二】“海水提 溴”环节 师 :溴和碘 的用途 非常广泛 ,地球 上 99% 以上 的溴分布在海水 中,所 以我们可 以从 海水 中提 炼溴。 问题 3:海水 中Br.的浓度 很小 ,怎么办? 问题 4:怎样将 Br.转化为 Bh?

高中化学育人教案范文模板

高中化学育人教案范文模板

高中化学育人教案范文模板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3.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技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
1.教材:化学相关课本和资料;
2.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3.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化妆品、清洁剂等,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二、讲解
讲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加深他们对化学的认识。

三、实验
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神奇和乐趣,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

四、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对化学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
活中多加利用化学知识。

六、作业
布置相关的化学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和认识有所提高,激发了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未来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
他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育人教案范文

高中化学育人教案范文

高中化学育人教案范文主题:化学的应用与实践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在各领域的应用和实践意义;2. 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3.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和应用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 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 化学实验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食品加工、药品制备等;2.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展示给全班同学;3. 引入实验环节,让学生参与化学实验,体会化学知识的实践运用;4. 结合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5. 总结讨论,让学生总结化学的应用和实践意义,并展示他们的收获和发现。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授课,让学生通过启发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 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 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化学知识的实际运用;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包括讨论、表达和实验等环节的表现;2. 考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在化学应用和实践中的才能和创新能力。

今日作业:1. 收集身边化学在各领域的应用案例,并写成报告;2. 思考一下,你觉得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和影响,写一篇读后感。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和实践,让学生更加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意义,提高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高三化学德育教案案例

高三化学德育教案案例

高三化学德育教案案例——《化学反应原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原理,掌握化学平衡、反应速率等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化学、尊重科学、关注环保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概念,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计算。

2.难点: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反应。

那么,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呢?它包括哪些基本概念呢?2.知识讲解(1)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概念师:我们来了解一下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原理是研究化学反应的规律和条件的科学。

它包括化学平衡、反应速率等基本概念。

(2)化学平衡师:什么是化学平衡呢?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正反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3)反应速率师:我们来学习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物浓度的增加。

反应速率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3.实验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问题:1)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反应?2)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3)反应结束后,溶液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4.讨论分析师:请大家分组讨论,针对实验现象和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

(1)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2)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由蓝色变为浅蓝色。

(3)反应结束后,溶液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不变。

因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反应物和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1)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正反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2)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物浓度的增加。

反应速率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挖掘化工素材育人资源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挖掘化工素材育人资源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挖掘化工素材育人资源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毛东海
【期刊名称】《化学教学》
【年(卷),期】2017(0)6
【摘要】在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化工素材中蕴含的特点和培养机会;小结了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工素材育人资源的挖掘及阶段成果.运用教学案例总结了开展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的几点做法.
【总页数】6页(P29-34)
【作者】毛东海
【作者单位】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上海 2004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8
【相关文献】
1.挖掘德育素材育人涸物无声 [J], 赵肖乐
2.挖掘历史素材,以史育人 [J], 陈大荣
3.拓宽识字技巧汲取生活素材——利用生活资源培养低年级儿童识字能力研究 [J], 谢丽;
4.挖掘现实素材落实学科育人
——《新型冠状病毒病与生命教育》教学设计与思考 [J], 何燕
5.挖掘战"疫"育人资源培养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J], 高陈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案例-2019年教育文档

高中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案例-2019年教育文档

高中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案例【案例导读】 1.案例背景本案例是上海高中高三年级化学高考的复习课“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属于高考中的必考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微粒观”,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两面性,逐步建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学科育人价值在教学中,学生不但记住了具体的事实性知识,而且学会超越事实进行思考:能够领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把理解力迁移到其他情境中;能够系统地建构化学观念进而达到对关键性知识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使知识具有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

【观点提炼】作为化学教师总是希望我们的化学教育要让学生多维度地终生受益,进而让我们的环境和社会也从中受益。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呢?是我们传递给学生多少个化学知识点吗?问问已经毕业的学生,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是。

只要他们不从事与化学相关的职业,对于中学里学的这些化学知识早就被彻底地遗忘了。

那么我们经过中学的化学教学到底想让学生拥有什么?其实就是通过化学教学慢慢形成化学的核心观念。

核心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

而化学核心观念就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在头脑中留存的,在考察他周围的化学问题时所具有的基本的概括性认识,是对化学科学的本质、特征、价值的基本认识。

此案例是学生通过对化学学科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与反思,进一步形成知识层面的化学核心观念——微粒观。

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体会着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到微粒之间的对立统一:氧化剂和还原剂必须同时存在,同时也体会到在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时微粒之间总是强作用代替弱作用的。

当然就氧化还原反应本身的社会价值,它对生产生活问题的解释和充分利用实际又充分体现了价值层面的核心观念——发展观。

其中,微粒观更为显性,是化学学习的最直接目标。

而价值层面的观念则较为隐性,但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意义,不容忽视和淡化。

在《氧化还原反应》这个案例中化学的两大核心观念的充分渗透,既让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有了确切的理解和感悟,又让学生体会到的是这一知识背后学科的内涵和教育的价值,对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深挖高中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构建生活实践教学策略

深挖高中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构建生活实践教学策略

深挖高中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构建生活实践教学策略发布时间:2021-07-13T17:22:04.1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作者:马雯雯[导读] 随着新课改改革的不断进行,高中化学教学需要贯彻实施新课改的精神,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马雯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随着新课改改革的不断进行,高中化学教学需要贯彻实施新课改的精神,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

根据当前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实际情况,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运用化学知识,在符合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顾及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就需要着重研究如何进行化学生活化教学,为学生构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塑造化学学科思维。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生活实践在高中阶段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强且重要的学科,其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

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联系生活实践进行授课,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实践能力。

一、当前中学生进行化学的现状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化学始终和日常的生产生活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并且跟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而不断变化。

同时,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现实中具有大量的素材,教师可以储备一些实际案例,从科学性和趣味性出发,提高学生对化学生活实践教育的兴趣。

新课改的一项教育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往往就是教师教授生硬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与实际生活割裂开来。

学生无法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致使大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提不起兴致。

新的教学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的内容,把传统的理论知识和生活中的情况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还要求教师从全新的思维角度出发,注重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新的理念的要求和指导之下,许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都积极研究怎样改变原先的陈旧落后的教育模式,开展新式的生活化的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利用了两个化学知识。

第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5
个因素,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反应物的浓度、温度或压强,使用催化剂或减小反应物的表面积,均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即:勒夏特列原理)。

要点是: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温度、
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师:回答得很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将学过的化学知识运用于化工生产,从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教学片断二:综合效益
师:工业制硫酸需要工艺设计,其目的是使硫酸生产做到又“快”又“多”,谁能说说这“快”、“多”的含义吗?(台下学生窃窃私语,不敢轻易举手。

片刻之后,请学生回答。


生1:“快”是指生产速率,速率要快;“多”是指原料要尽可能多地转化成产品,转化率要高。

师:如果有2个反应原料,那么在投料量的比例设计上怎样做才会更合理呢?(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启发,请学生回答。


生2:让廉价原料过量,使贵重原料尽可能反应完,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师:很好。

那么,改变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都有影响,在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又要采取什么策略呢?
生3:抓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让其发挥最大作用。

师:(露出笑容,点头鼓励)同学们,刚才我们讨论的又“快”、又“多”,
都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的。

那么,化工生产,仅考虑经济效益够了吗?(组
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请学生回答。


生4:化工生产必须要注意环保问题,不能只顾经济效益,把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给破坏了。

否则,再好的经济效益又有什么意义。

师:大家讲得真好。

看来,工业制硫酸的工艺设计,确实要抓住2点:第一抓主要矛盾,要辩证分析,从提高整体效益的角度来设计工艺条件;第二,化工
生产要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

教学片断三:技术创新
(投影:笔者参观“上海硫酸厂”“生产硫酸的工艺设备,包括老师和班里
一位学生在厂区的合影。

同学们兴奋起来,发出惊叹的声音。


师:同学们,前面录像中的设备很陈旧,是二十年前的老设备了。

现在大家
从屏幕上看到的是“上海硫酸厂”的新技术设备。

本来想带大家一起去的,但由
于是高危企业,厂方不允许。

照片中沈雪晨同学的身份是“实习老师”,下面请
他来谈谈参观的体会。

沈同学:很荣幸跟毛老师一起去参观了“上海硫酸厂”。

我有2点深刻体会。

第一,感受到了化学知识的价值,它能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尽管大家屏幕上看到的设备已经很先进了,但和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我们有些技术仍受制于人,付出了昂贵代价。

同学们,我们有责任学好化学,将来为国家的化学事业作贡献(此时,同学们脸上出现了兴奋、凝重又激昂的复杂表情,可以觉察到大家的内心受到了一次不小的“震动”。

)(录像:采访“上海硫酸厂”王总工程师。


师:同学们,刚才录像中王总告诉我们,烟气制硫、矿石制硫、硫磺制硫,三种制酸方式各占1/3左右。

为何说,硫磺制酸比矿石制酸要好呢?(一起回答)生:硫磺制酸相对于矿石制酸,环境污染要少得多。

师:王总谈到,工业制硫酸的第三阶段(三氧化硫吸收),放出热量约占硫酸工业的20%。

这部分热量,因为我国技术落后还无法利用。

而美国、挪威等国家已经在利用这些能量了。

我希望在座的你们,将来能出现这方面的专家,来解决这个技术瓶颈问题。

【分析与思考】
本节课中教学目标的重点维度是“过程与方法”,即:通过模拟体会化工专家探究硫酸工艺条件的思维过程,更好地理解、巩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化学知识(“知识与技能”)。

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设计了融合“两纲”教育的“三点”内涵(发展经济、综合效益、技术创新)。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如下教学策略:
第一,激发“学以致用”,感受化学的社会价值。

化学和生活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

根据化学知识特点,恰当地联系社会、生活或生产,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感受化学对社会、人类的作用价值,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益处。

本课一开始,我让学生观看“工业制硫酸”录像。

这是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真实的工业制酸的工艺;后面又投影了当下“上海硫酸厂”的技术设备,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样的安排,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有用的,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对人类的文明发展作用巨大;同时,通过前后对照,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科技发展,感受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和重要国策。

可以说,整堂课的教学,始终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沉浸在探究活动的喜悦气氛中。

第二,启发“矛盾分析”,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念。

本课教学中,突出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勒夏特列原理”以及“辩证思维、综合考虑”的思想方法来设计硫酸工业的工艺条件,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提高经
炼的“三点”《两纲》内涵给了我们有益启示。

其二,寻找生动的教育素材。

《两纲》内涵的落实,不是贴标签、喊口号,而是要通过生动的教育载体、自然的教育过程来实现“无缝对接”和“润物细雨”。

生动的教育素材,可以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大自然现象、工农业生产中去探寻,在此基础上选择“典型情景”进行文本加工、推敲而成。

本案例中,毛东海老师的“实地调研”就是一种值得借鉴的、从生活中挖掘生动教育素材的成功做法。

(点评:张长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