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大语文的本质含义-范文模板 (2页)
深入理解语文教育的本质,助力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深入理解语文教育的本质,助力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语文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本质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语言和文学能力进行培养,更是为了通过语言文字的媒介,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出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类文明的理解和感悟,最终让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我们常说,“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这正是语文教育本质的一面: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开发学生的思维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激发他们对社会、对世界的认知和探究的欲望。
首先,语文教育需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教育,更是运用思维的方法和能力对知识进行加工、理解和创新的过程。
学生升学后可能会学到更多专业知识,但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能否更灵活、更自信地运用这些知识,关键在于思维的训练和发掘。
因此,语文教育不但需要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更应该让学生了解每一个知识的背后包含着的思维方法和原则,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比如说,在教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或者写一篇作文时,不要只强调机械地理解和照搬知识,而要深入分析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培养学生鉴别信息、思考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其次,语文教育也需要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言作为人类主要的交流工具,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语文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这不仅在升学和工作中很重要,也会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婚姻生活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帮助。
一般说来,有一定语文能力的人更容易与人交流,更易取得他人的信任和认可,并展现个人风采。
因此,只有拥有一定水平的表达能力,学生才能在以后的个人生活和职业上更好地与他人协作,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语文教育还需要激发学生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类文明的热爱和感悟,通过诵读、欣赏、品味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人类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变化,更是思想、价值和文明的不断重构。
语文的本质是什么?--关于语文性质的论争
上,他对基 于工具论 的 “ 知识 中心说 ”进行 了批判 。在对 的交 际工具 ,是人类 文化 的重要组成 部分 。工 具性与人文
“ 知 识 中心 说 ”的批 判 过程 中,他 引入 了 “ 言 语 ” 的 概 性的统 一,是语文课程 的基本特点 。”
念,并通 过对 语言和 言语关系 的论述 ,使得 人文说对 工具
出 了语文 工具性 的概 念 , “ 传统语文 教学的 另一条重要 经 入 到语文课 程 内部。之后 ,他 又提 出了 “ 语感 中心说 ”,
2 01 4 . 0 2
‘ 、≤ 教
实 验 ) 》对 语 文 性 质 的 表 述 为 : “ 语 文 是 最 重 要 认为 语 言是 人精 神 的表 现 ,是人 的精神 生 活 。在此 基 础 程 标 准 (
它。 吕老 的 “ 语言文字 ”所指的就是语文。之后 ,张志公 “ 美 ”的境 界,学术界 也有诸 多学者对语 文的人文意 义进
先生 多次论述 “ 语 文是 工具 ”这 一思想 ,并在其文 章 《 说 行 了探究,并从 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人文说的观点。 工具》 中对 此进行 了专 门论述 , “ 语文是个 工具 ,进 行思
的来源 。 吕叔湘 先生认 为 ,语 言文字本来 只是一种 工具 ,
二 、 人 文说
语 文当 中有 许多文 章都是文质 兼美 习 以及 交 流各 科 知 识也 少 不 了 论 无形之 中忽视 了语文 本身所蕴 含的意义 。为了追寻 语文
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Ⅲ吕叔湘先生对此 也有相关论述 ,
的 ,是具有 “ 思想 ”的工具 。在工 具学 习与运用 的过程 中
“ 通观圣 陶先生 的语文教育 思想 ,最 重要 的有两点 。其一 不能丢 弃思想 ,要 注意工具 本身承载 的意义 。但 是, 目前
解读议“语文”的本体意义
解释 了语文是 干什 么的 ,语 文是什 么”却迟 迟没有 得到 正 “ 解 。如果学科教 学的教导者都不 清楚该学科 的性质 , 教学 将
言和文字 也在不 断发展变 化 ,并且 渐渐形 成统 一 的规 范 的 语言文字 体系 。我 国 由最 早 的将 文字 “ ” 画 下来 演变 到如今
的将 文字 “ ” 来 , 写 下 由最 早 的 各 具 地 方 特 色 的 语 言 , “ 即 方
论 提 出之 前 . 自不 同学科 、 同时代 、 同 目的的学者 , 来 不 不 在 探 寻“ 文是什么 ” 语 问题 的路 上 . 依次得 出“ 语言 ”语 言文字 ” “
写字能力 、 读能 力 、 作能 力 、 阅 写 口语 交 际 能 力 。这 些 仅 仅 是 ”
笔者 认为 ,语文” “ 可解释 为“ 语言 文字和言语 文化” 。二 者 既相互独 立又相 互依存 ,语 言文 字 ” “ 是客 观具体 的形式 , “ 言语 文化” 主观 能动 的抽象 。 是 且先 来谈谈语 言文字。“ 语言文 字” 语 文” “ 。 是“ 之 语” 语 言文 字是 一种具 体 的承 载“ 语文 ” 的形 式表 现 , 它有 两 种表
化 了 的 “ 头语 言 ” 当 然 , 口 。 随着 人 类 文 明社 会 的 逐 渐 发 展 , 语
义 。言 语文化是语 文的本体 ” 言语 文化” 言语文化论 , “ 即“ 。 是 语 文教育哲 学上关 于语文课 程 的本 体观 。作 为语 文教 育哲
语文和语文教学的本质(教师中心稿)
语文和语文教学的本质(教师中心稿)湖南省浏阳市金声中学当前,语文方面的争鸣可谓如火如荼,笔者以为,对语文本质、语文教学的本质的科学认识,应成为争鸣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语文”提法的模糊性“语文”一词最先有由叶圣陶先生提出,意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不可偏指,合而为之”。
《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文”解释有两种:一指语言和文字;一指语言和文学。
这三个解释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
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等诸多方面。
如果把语言视为一个系统,那么文字只是语言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如果把“语文”理解为语言和文字,岂不犯了母子系统并列的逻辑错误。
至于文学,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分别一以声音和文字为承载工具。
如果把“语文”理解为文学和语言,岂不是把一种社会现象同这种社会现象的承载工具并列,这不是很模糊吗?另外“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说法,其模糊性更是明显。
文字的出现,实现了语言由单凭听觉感知(耳闻)到可凭视觉感知(目治)的转变。
依此,“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究竟是以口头的什么为语,书面的什么为文呢?口头语言依托声音(可耳闻),书面语言依托文字(可目治),“不可偏指,合而为之”后,其“指”其“合”只可能依然是语言,而不可能是别的什么。
据以上分析,三个解释的核心和本质只能是语言。
“语文”这个词,或许是由研究和从事教育的人提出来的缘故,它只存在于教育领域,准确地说是存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科名称。
到了大学或其他专业研究领域,这词就不复存在了,成了“中文”,成了“汉语”,就连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只一也是冠之以--汉语的。
其他学科的研究均可以成“家”,或加“学”再成“家”。
如: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等,唯独没听说什么“语文家”或“语文学家”的。
学语言自然离不开学文字,同是语言类学科,为啥“英语”称“英语”?难道“英语”就没有文字了吗?大纲和教材中称“祖国语文”,难道除“祖国语文”只外,还有什么“外国语文”不成?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语文”的提法具有模糊性,另人费解。
大语文的本质含义
大语文的本质含义曹茂才(泉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泉州362200)—“大语文”反思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邢台市教师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当议》一文中首次提出“大语文教育”概念。
他的“大语文教育”概念主要是三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
“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就是要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协调地活动。
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他设计了“一体”、“两翼”的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
一体,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
两翼,一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二是对学校语文环境、家庭语文环境、社会语文环境的利用。
①可以说,这“一体”、“两翼”就是张孝纯大语文思想的具体化,其精神实质就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充分扩大语文的学习范围(阅读由课内扩展到课外;语文学习环境由学校扩展到家庭,扩展到社会)。
以此发韧,在随后的一二十年里,语文界对大语文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可是近三五年大语文的讨论已逐渐冷却下来,大语文似乎也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然而笔者觉得这其间有许多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去反思。
笔者觉得在近一二十年里语文界对大语文讨论其深广度还是有限的,基本上都还是局限于张孝纯的“一体”、“两翼”的思想,仅限于从“学语文”的角度去拓展语文天地,而对“用语文”没有进行深人挖掘,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对“用语文”也普遍没有予以重视,似乎压根儿就不知道“用语文”是学语文的最好方式。
笔者认为“大语文”除了“学语文”与“用语文”要“大”以外,大语文还有一个要“大”,那就是语文对学生的影响也应是“大”的,并不局限于简单的人文精神教育。
大语文只有立足这三个维度,才是真正意义的大语文。
一、关于学语文近20多年来,大语文讨论的焦点就是扩大语文学习范围,这也就是张孝纯等同志所提倡的语文课本要变“大”,由课内使用的课本扩大到课外“课本”(各种课外阅读的书),教室要变“大”,由学校教室扩大到家庭“教室”,扩大到社会“教室”。
语文教学的本质
语文教学的本质这几年语文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名目繁多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
然而,静心思忖,便会发现浮华背后的浅薄,热闹背后的躁动。
现今的语文教学的现状仍是不尽如人意的,语文仍被赋予各种各样的其他任务,有太多的任务需要语文教师去完成,越教越复杂,越教越迷惘。
语文已经丧失了它的本质。
那么,语文教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读书,研究学问,表情达意。
这一过程应遵循“以个体为主线,语言为支点,思维为桥梁,文本为起点,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终点。
”的原则。
它包含语言教学、思维教学、个性发展教学三部曲。
例如拿起文本,首先应架起语言支点,然后探究蕴涵语言支点内部的思维意义,并以此为桥梁,最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然而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仍像幽灵一样困扰着当前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的功利心理过重,片面追求高分数或为一时的掌声、赞誉,而忽略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兴趣、习惯的培养,淡化了“原生态”的语文教学——读书(于永正语),使我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因此我认为应淡化语文课堂的功利心理,凸现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努力实现语文学科特点的价值回归。
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1、重视人文性,忽略工具性,偏于人文内涵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运用。
有的实验教师为了体现人文性,一味追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收益,在教学活动中过多地挖掘课文、字词的人文内涵,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忽略了语文知识、语文技能的教学。
2、着眼学生考卷上的得失,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偏重语音、文字及所构成的词句、语段、篇章等语文物质形式上的训练。
3、语文课堂上的“中央集权制”。
现在,我们很多教师为了取得试卷上的胜利,嘴里高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实际教学中却不敢把课堂放手交给学生,不辞辛苦,在课堂上滔滔不绝,把45分钟据为己有,唯恐讲得不透不细,本应该是学生读书、感悟的时间完全被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所代替,教师不是引导学生亲历思维活动的过程,只是告知孩子们思维的结果。
浅谈新课标下高考语文的本质
浅谈新课标下高考语文的本质作者:张胜华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第02期语文是什么?如何认识和把握语文的本质?在语文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人们各有仁智之见,对它做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
叶圣陶先生在第一次提出“语文”这一名称时的解释是:“语文即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故合言之,称为语文。
”叶圣陶认为语文就是交际应用的工具。
但语文不是冰冷的诸如斧头镰刀之类的“纯工具”。
目前,语文教育趋于单纯的语言知识技能的训练,这是背离语文本质的。
语文从其功能来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中华五千年文化传统的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表达的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展的是中华五千年精彩纷呈的文明成果。
新课程高考语文大纲中规定: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
必考与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由新课程高考大纲可知,新课程增加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鼓励学生有所发现和创新。
体现了人生价值和时代人文精神,突出了个性化和民族化特征。
让语文教育趋于合理化。
由此可概括:新课标下的高考语文的本质是知识、思维、文化、情感、个性。
这就要求在新课标下语文学习要:建立起两类知识的意识这个时代要生存发展,他还是需要知识作为基础,需要知识作为毕生的生存条件。
当然这个生存的意义不止于“谋生”的生存,他还在于生存得更加有精神内涵,生存得更加有独立的人格。
因此语文作为一门交际工具,重要的还是要注重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但是,知识有明确的知识,也有缄默的知识;有静止的知识,也有不断编码活化的知识,是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的知识。
还有很多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还有很多是智慧型的知识。
那些知识并不是在老师既定的传授过程中就能够学会的,他需要回到生活,他需要有非常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才可能掌握,才可能获得那些变成属于自己所有的知识,即个人化的知识,具有智慧型的知识。
语文教育的本质
3、如何看待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
洪武33年丁丑科会试,取了宋琮等52人全部是 南方学子,三月殿试又取闽县陈安为第一名。 北方学子愤愤不平。明太祖闻之大怒,命侍读 学士张信等12人重新阅卷,张信等人复阅后仍 以陈安为馆选奏进,更加触怒了明太祖。后明 太祖亲自阅卷,取任伯安等61人,全部是北方 人。6月廷试,以韩克忠为第一。故称为春夏 榜,也称南北榜。
6、语文教育的意义
《太公家教》基本上是四字韵语,都是关于行为规范和 为人处世的言论,可以说,是一本不 折不扣的“思想教 育”教材。其言如:“事君尽忠,事父尽敬。礼闻来学, 不闻往教。舍父 事师,敬同于父。立身之本,义让为先。 人生不学,言不成章。” 的就是佚名人所编的《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 和据称是王应麟所编的《三字经》 《龙文鞭影》原名为《蒙养故事》,由明代萧良有编著, 杨臣诤对其加以增订,改名为《龙 文鞭影》。
7、语文教育,在于修身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 身先足以率人。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 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清明以养神,湛一以养虑,沈警以养识,高远 以养志,果断以养才,凝重以养气,宽容以养 量,刚正以养操,涵育以养深,浑厚以养天。
7、语文教育,在于修身
的就是佚名人所编的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和据称是王应麟所编的三字经龙文鞭影原名为蒙养故事由明代萧良有编著杨臣诤对其加以增订改名为龙弟子规和小学韵语父母责须顺承海阔天空般的度量冰清玉洁般的操守朗月春光般的襟怀温文尔雅般的修养
语文教育的本质
东北师范大学 曹胜高教授
语文教育的本质
1、什么是语文? 2、什么是教育? 3、如何看待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 4、教育如何以人为本? 5、当前语文教育的问题有哪些? 6、语文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什么?
浅谈语文学科的学科本质-精品文档
浅谈语文学科的学科本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我认为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减少运用非语文的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学科本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
“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
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
有学者认为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第一属性,人文性是第二属性。
比如南京外国语学校语文组的徐有祥老师的文章《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中阐明:“语文学科的第一属性工具性和第二属性人文性,决定语文教育最初目标是语言教育,而最终目标是人文教育。
”我认为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
语文教学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当然,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哲学课,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
同样,忽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便成为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
注入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才会成为最具生命活力的学科;在读写听说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方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偏废,而应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一些认识。
一、将课文阅读教学融入课堂,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
“读”最传统的阅读教学的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
读书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这就是讲的多读。
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
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忽略了语言文字训练。
事实上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外。
如何理解语文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
如何理解语文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作者:艾慧霞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09年第07期任何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如何把语文的本体与运用以及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
尤其如何剖析本质,运用一定的手段和途径,把语文课内涵和社会功能渗透到教与学中,值得研究。
语文教学是指针对语文这一母语学科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师生双边活动。
它是由教学时间的连续性、内容的人文性与科学性、方法的有效性和教学结果评价的多元性等特点所组成的系统,是这些特点的有机统一。
其一,时间的连续性。
这是有别于语文教育界提出的语文教育“终身性”原则,因为这里的语文教学专指狭义的学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的连续性。
从学前班开始,学生就已经开始了本民族语的规范化学习,甚至时间可能更早,而这种学习从学前班开始,到高中毕业结束。
除了继续学习中文和中文相关专业的学生有可能继续进行这种规范化的学习之外,大多数人均走向非正规化的学习。
而每一年级的学习都是上一年级学习的继续和下一年级学习的前提,中间有些环节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不能跨越和提前的。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学校教育,均强调教育时间的连续性,因为它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
正是这种学习时间的连续性保证了语文教学持续有效、循序渐进的进行。
离开了时间的连续性,就无所谓学校教育,当然也无所谓学校的语文教学。
其二,内容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对语文教学的内容历来争论颇多,至今也仍未达成共识。
争论的焦点已从最初吕叔湘的“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字”转到“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言语的形式还是言语的内容”。
仔细分析这两种情况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前者和后者提出的其实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内容和形式何者为先的问题。
“工具论”者认为语文既然是工具学科,那么学生只要具备了听说读写能力,也就意味着学生掌握了这一工具。
而“人文论”者则认为语文不仅是工具,它是母语教学,应当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该强调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的提高,重视语文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影响,重视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整合,重视学生情操的陶冶和个性的养成。
解读“语文”的本体意义
解读“语文”的本体意义作者:李婷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16期摘要:语文是关于语言文字和言语文化的相互融合实践,“语文”之本体,即语言文字和言语文化。
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语言文字”是客观具体的形式,“言语文化”是主观能动的抽象。
言语文化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和时代性,它是在历史进程和民族发展中凝练而成的。
教育是传承并创新文化的活动,而文化的第一载体是言语。
语文课程教学应该是对未来社会的主体公民进行言语智能的文化的过程。
关键词:“语文” 本体语言文字言语文化很多语文教师常常扪心自问:“语文究竟是什么?”我国教育部2001年制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这些仅仅是解释了语文是干什么的,“语文是什么”却迟迟没有得到正解。
如果学科教学的教导者都不清楚该学科的性质,教学将会出现偏差。
笔者在对“语文”之定义模糊混淆之时偶然阅读到陈金海老师的文章《言语文化: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本体》,从而对一个正思考着的难题:“语文是什么?”有了比较清晰的定义。
“言语文化是语文的本体”即“言语文化”。
言语文化论,是语文教育哲学上关于语文课程的本体观。
作为语文教育哲学的概念表达式,它是语文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1]言语文化论提出之前,来自不同学科、不同时代、不同目的的学者,在探寻“语文是什么”问题的路上,依次得出“语言”“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工具”“人文”“文化的载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等认识(或表述),可是,因为它们都无法解释1950年以来中国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际,所以没有在事实意义上被一线语文教师认同为指导职业行为的最高纲领。
语文教师必须对所教的“语文”有较清醒的认知,知道“语文是什么”,语文的工具性只是解释语文的作用,却没有对“语文”进行一番定义,所以语文教师在思考语文教育教学问题时不能不认清“语文是什么,即语文之本体”这个根本性问题。
语文的本质
语文的本质作者:荆含光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3年第05期摘要:学习与其他劳动方式、同其他社会实践方式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实践的主体是学习者自身,实践的客体仍然是学习者自身。
学习方法、学习手段、教师、教材教具和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都是中介系统。
语文的本质应该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表现途径和方式的、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社会关系体系的根源性的一种构建方式。
关键词:语文本质社会关系民族特征建构方式如果从本质上界定,学生,首先是人,是以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人。
因此,要对学生和学习做本质性的分析,就应该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
人和其他生命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人的特质是:人会劳动,人会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人会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劳动;人会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体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
一句话,人的本质,在于人具有社会性。
[1]由此看来,学习,也是一种劳动,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它包含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即学习者、学习对象和学习资料。
学习者就是学习的人,即学生,这是学习的主体;学习对象是指学习者自己,也就是学习的客体;学习资料是指学习者用来学习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即中介系统,包括教材与教具,知识与技能,方式和方法,等等。
学习与其他劳动方式、同其他社会实践方式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实践的主体是学习者自身,实践的客体仍然是学习者自身。
学习方法、学习手段、教师、教材教具和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都是中介系统。
学习这种社会实践形式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学习主体和学习客体都是学习者自身,学习者自身既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又是学习的客体。
知识、技能等等,不是学习的对象和客体,而是学习的手段和工具。
一般的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认识和改造与自身相对应的外在对象,而学习实践的目的是认识自身和改造自身。
可以尝试来这样理解,所谓学习,就是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运用一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凭借教材教具和学习手段,通过对各种知识技能的感觉知觉、记忆表象和想象思维,认识自身和改造自身,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锻炼和强化自身适应、建立、创新社会关系体系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从哲学角度看语文学科的本质
从哲学角度看语文学科的本质长期以来,我们都被这样告知: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统一体。
“在形式和内容的相互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总的来说,内容居于主要的、决定性的地位。
形式必须适合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必须具有或者必然要求具有什么样的形式。
”这一哲学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就是言语内容决定着言语形式,言语形式为言语内容服务。
这一理论与我们的日常经验似乎也非常吻合:我们说话写文章都是先“情动于衷”再“形之于外”,先有想法、感触再考虑怎么说怎么写。
在我们的观念里,内容总是比形式重要。
事实果真如此吗?余应源先生主编的《语文教育学》对“内容决定形式”这一哲学命题提出了异议:“其他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都是立足于言语的内容,言语内容是矛盾的主导方面,言语形式为言语内容服务。
只有语文科与众不同,言语形式是矛盾的主导方面,言语内容为言语形式服务。
”这一观点打破了那种看似全面而实质上流于肤浅的庸俗辩证法的观点,发现了“言语作品”与“言语作品教学”的本质差异。
一个既定的言语作品,作为大千世界的一个“事物”,它无疑既有内容又有形式,且必然是内容决定着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
但是,一个既定的言语作品的教学,其对象已不是那个被教学的作品,而是那个作品的教学。
作品一旦进入了教学领域,就如同产品进入了流通渠道变为商品一样,其性质和功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作为一个事物的“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与作为一个事件的“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不但不是一一对应的,在一定的教学环节中,有时可以甚至应该向对方转化,否则,教学就不成其为教学。
鲁迅的小说《故乡》所反映的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现实,流露出来的对逝去友情的伤感,对未来美好新生活的希望,均可视为作品的内容;而这篇小说的抒情的语言、对比的写法、插叙的结构等,可以看做是作品的形式。
对教学环节以外的人而言,他阅读这篇小说时一般主要关注作品所反映的事实和流露的情感,并可能被深深打动,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而对于教学的人来说,前者固然重要,但他不会仅仅局限于此,而一定会在适当时机把前者作为手段,用来达到对语言技巧和写作方法等形式方面的理解,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我们说作品的内容成了达到某个教学目的的手段,言语内容为言语形式服务。
谈谈对语文的理解
谈谈对语文的理解一、语文的内涵1. 语言与文字- 语文首先是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学科。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它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口头语言是人们日常交流中使用的声音形式的语言,具有即时性和生动性。
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从简单的问候到深入的讨论,都依赖口头语言。
而文字则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它使人类的思想和文化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传承。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具有独特的魅力,一个汉字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义。
比如“家”这个字,上面的“宀”表示房屋,下面的“豕”表示猪,在古代,猪是家庭财产的一部分,这个字反映了古代家庭的一种经济特征。
2. 文学与文化- 语文也是文学与文化的载体。
文学作品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多种形式。
文学作品不仅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也是一个时代文化风貌的反映。
例如,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唐诗中的边塞诗反映了当时的边疆战争和民族交流,如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对边疆安宁的渴望;宋词中的婉约词则展现了宋代的市民生活和细腻的情感世界,像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生动地刻画了离别的伤感。
- 语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汉字的演变到成语典故,从传统节日的习俗到古代的礼仪制度,都与语文息息相关。
例如,成语“刻舟求剑”,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告诫人们做事要懂得变通,不能拘泥于刻板的形式。
传统节日如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就与语文紧密相连,春联上的文字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二、语文的重要性1. 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语文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
例如,在阅读一篇议论文时,我们要理清作者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这就需要运用逻辑思维。
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判断论据是否能够有力地支持论点,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
语 文 的 本 质
语文的本质关于语文,总是存在一些论争,论争的焦点一般是语文的工具性或人文性归属。
其实人文性和工具性之争的核心是“语”和“文”的定位。
在常人眼里,“语”当然是语言,“文”应该是文学;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文”有文化、文学、文字之说。
即便在教育界,也有人对“文”的含义不甚明了。
究竟“语”、“文”各是什么,不同时期的结论是不同的。
“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这个名称是从一九四九年下半年用起来的。
解放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语文’。
”(《语文随笔》,叶圣陶著,中华书局出版)语文应该是语言和文章的合称,这才更能涵盖语文学科的内涵。
说是语言和文字的,是指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那是幼稚;说是语言和文化的,那是故意夸大和拔高,文化包括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岂是语文一科能担受的;说是语言和文学的,是很多人学过的课本里选的大多是文学作品误导的结果,文章包含文学作品和实用类文章,而语文显然不只研究文学,还有大量的实用文章。
语即语言,兼指口头语和书面语;文就应当是文章,而不只是文字,也不只是文学。
“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语文’”的说法除了指语言和文章外,还会有更接近的吗?搞清楚这个问题,再来谈语文的本质就容易得多了。
语言文字有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功能,文章有文章的工具性功能,可见,工具性应该是语文的第一或者叫基础属性。
但就文字运用和文章阅读写作而言,只具有工具的基础性功能显然不足以完成理解和表达时的特殊作用。
因此,思想性、社会性和个性等属性合成的人文性就是语文的第二属性。
此外,实用文体中有很多除了简明、连贯、得体外还有文学性的特征,文学作品更是以生动、形象、贴切、感人和理性思辨色彩赢得了赞誉,所以,逻辑性和文学性应该属于文章的最高级属性。
语文的核心价值是如何把语言文字、思想逻辑、情感价值、个性特色等共同溶于一体,并使其相互共生共为、相得益彰。
“语文”定义与“语文本体”之我见10页word
“语文”定义与“语文本体”之我见某语文专业杂志今年连续几期就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讨论中有专家声言“到现在我们不知道语文是什么”,居然没有人提出异议。
他们好像都不知道课标中最重要的一句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有人说,这里说的是语文课程,不是语文。
这又非常令人遗憾,语文课程就是我们天天上课教的语文啊。
不过,确乎存在着两个“语文”。
现在有必要弄清楚――两个“语文”的概念诠释怎么会有两个“语文”呢?其实,不仅语文,很多学科都有两个概念。
比如说“盲人音乐家阿炳音乐水平很高”,这个音乐肯定不是我们学校教学中的音乐。
音乐,自然就有两个概念。
再说语文,比如“某保安小伙子语文水平不错”“某教师语文教学水平不错”,这两句话中的“语文”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有专家认为,前一个“语文”是语文学科,后一个“语文”是语文课程。
可是这样的概念区分仍然不严密,没有区分开学科与课程的关系。
孙绵涛教授作过区别:“学科与课程是二个概念,既然是二个概念,它们就有区别,就不相同。
在实践中,常常出现混同使用的情况,一方面是使用者没有看到它们的差别,另一方面,这二个概念具有交融在一起的联系性,似乎具有等同性的特征。
”孙教授只是指出学科与课程这两个概念不同,不能混同使用,“交融在一起的联系性”与“等同性”只是两个概念的共同性,不是各自的区别性。
笔者以为,学科与课程是两个外延彼此交叉的概念。
学科包含课程的学科与非课程的学科,课程也包含若干学科的课程。
交叉关系的概念不宜并列,两个语文不能说成语文学科与语文课程,应当说成科学领域的语文学科与教育领域的语文学科,或者非课程的语文学科与课程的语文学科。
但这样还不够简明。
科学领域的学科,如自然科学中的数学、物理、化学,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社会学、语言学,技术科学中的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学等,都是与其知识相联系的学术概念,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知识系统内子系统的集合概念。
大语文的本质含义——“大语文”反思之一
大语文的本质含义——“大语文”反思之一
曹茂才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之友》
【年(卷),期】2007(000)009
【摘要】上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邢台市教师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首次提出“大语文教育”概念。
他的“大语文教育”慨念主要是三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陶。
“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
【总页数】3页(P3-5)
【作者】曹茂才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使用语文是最大的语文——反思"大语文" [J], 曹茂才
2.课堂小语文,生活大语文——关于"教学与生活"的一点反思 [J], 古杰
3.使用语文是最大的语文——反思“大语文” [J], 曹茂才
4.浅谈大语文背景下小学中年段多元化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反思 [J], 石佳魏
5.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反思——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为中心的分析 [J], 李金云;马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文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语文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语文是人类的语言文字工具,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我们思维和表达的方式。
语文包含了语言文字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是我们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语文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重点之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语言、文字、语法、修辞、阅读等内容。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最基本的沟通方式。
语言可以通过口头、书写等形式来传达信息,是人类思维和表达的方式。
文字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是对语言的书面记录。
文字可以通过字母、汉字、符号等形式来表达信息,是人类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语法是语言的规则和结构,是语言运用的基本法则。
语法包括句法、词法、语法等内容,是语言运用和理解的重要基础。
修辞是指言辞的修饰和运用,包括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是语言表达的艺术。
阅读是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语文的内涵主要包括语言文字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文化传承等内容。
语言文字能力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语言文字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思维能力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思维、批判思维等方面。
思维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表达能力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等方面。
表达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文化传承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
文化传承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语文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包括了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和运用要求,是我们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基础。
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化传承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语文这一强大的工具,使之成为我们的得力助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下载】大语文的本质含义-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大语文的本质含义
编者按:本文中对大语文定义为“言语教学”,似乎还是狭窄了,应该还是包括文学、文字与内容的审美和艺术感觉在内。
上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邢台市教师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首次提出大语文教育概念。
他的大语文教育概念主要是三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
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 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就是要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协调地活动。
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他设计了一体、两翼的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
一体,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
两翼,一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二是对学校语文环境、家庭语文环境、社会语文环境的利用。
①可以说,这一体、两翼就是张孝纯大语文思想的具体化,其精神实质就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充分扩大语文的学习范围(阅读由课内扩展到课外;语文学习环境由学校扩展到家庭,扩展到社会)。
以此发韧,在随后的一二十年里,语文界对大语文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可是近三五年大语文的讨论已逐渐冷却下来,大语文似乎也在渐渐谈出人们的视野。
然而笔者觉得这其间有许多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去反思。
笔者觉得在近一二十年里语文界对大语文讨论其深广度还是有限的,基本上都还是局限于张孝纯的一体、两翼的思想,仅限于从学语文的角度去拓展语文天地,而对用语文没有进行深入挖掘,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对用语文也普遍没有予以重视,似乎压根儿就不知道用语文是学语文的最好方式。
笔者认为大语文除了学语文与用语文要大以外,大语文还有一个要大,那就是语文对学生的影响也应是大的,并不局限于简单的人文精神教育。
大语文只有立足这三个维度,才是真正意义的大语文。
一、关于学语文
近20多年来,大语文讨论的焦点就是扩大语文学习范围,这也就是张孝纯等同志所提倡的语文课本要变大,由课内使用的课本扩大到课外课本(各种课外阅读的书),教室要变大,由学校教室扩大到家庭教室,扩大到社会教室。
对此,笔者觉得还有两个问题值得大家注意。
(一)课本要变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