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

合集下载

以农业现代化补齐“四化”短板

以农业现代化补齐“四化”短板
就业压 力的抵 制。现 实中拖拉机在
有四五亿人在农村 。农村绝不能成 括 为“ 农业剩余 ” 范式 。人们一般从 许 多地方 不是 被用 于耕 田 , 而是 用 为荒芜的农村 、 留守的农村 、 记忆 中 农业提供 剩余 ( 剩 余产品 、 剩余劳动 于跑运输 。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充分 的故 园 。城镇 化要发 展 , 农业 现 代 力) 角度研 究农业 发展。与此相 应 , 转 移后 , 这种状况可能会改变 。 化 和新农 村建设 也要 发展 , 同步 发 农 业技术 进 步就是增 加产 量 , 增 加 与农业转向“ 农产品品质” 范式
业现代化四化同步 。但现实的现代 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 。我们必 是机 械创 新 , 也 就是推 进农 业机械
须比 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 化 。 目前我 们 机械 创新 的 能 力 较
此不可避免会出现农业现代化落后 靠农 业科技 进步 , 走 内涵式发 展道 强 , 机械 创新 成果 的应用可 以让 更
于工业现代化进程的状况 。在历史 路 。 矛盾 和 问 题是 科 技 创 新 的导 多 的农 民从土地 上转 移 出来 , 并 且 进程 中工业 化可能 会丢 弃三农 , 而 向。 要适 时 调 整 农业 技 术 进 步路 增加农业剩余和节省劳 动力。但是 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现代化就不能丢 线 ,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培 在 我 国 这样 的农 业 人 口众 多 的 大 弃三 农 。正 如 习近 平总 书记所 说 , 养新型职业农 民。 国, 其成 果应 用在很 大程度 上受 到 即使 将来城 镇 化达到 7 0 %以上 , 还
对象 。当我 国全面 小康社 会即将 建 成并 开 启基本 实现现 代化进 程时 ,
足 日益增长 的社会需求 。因此 生物

加快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加快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加快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再次突出“三农”的重中之重地位,强调加快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要求,这符合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加快推动广东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加大投入力度。近年来,广东财政支持“三农”力度不断增强,财政支农资金覆盖农林牧渔各个行业,公共财政投入有效拉动了社会资金对农业的投入,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加大产业相融互促。一是广东积极借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成果,助推现代农业发展。运用发展工商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二是利用企业和市场的力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全省扶持培育56家国家级、248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大批农户走上现代农业之路。三是利用科技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全省建设15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现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不断提高。四是顺应城镇化需求拉动现代农业发展。五是借助信息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积极创建“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
围绕以上思路目标,广东将突出抓好五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二是加快幸福村居创建,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幸福美丽乡村。三是加快推进扶贫开发,落实新一轮“双到”工作,促进贫困地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四是加快农村改革进程,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五是加快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发展循环型绿色农业,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四化同步”的新要求,广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实际,在加快广东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上进行努力探索和实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5.12.31•【文号】•【施行日期】2015.12.3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2015年12月31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

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十二五”时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粮食连年高位增产,实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质的飞跃;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扭转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态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民生保障水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实践证明,党的“三农”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亿万农民是衷心拥护的。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又必须加快破解各种难题。

一方面,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成为全党共识,为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汇聚强大推动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带来持续牵引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为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增添巨大带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驱动力;农村各项改革全面展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不竭源动力。

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是必须破解的现实难题;在受国际农产品市场影响加深背景下,如何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赢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是必须应对的重大挑战。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亮点解读:补齐三农问题“短板”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亮点解读:补齐三农问题“短板”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亮点解读:补齐三农问题“短板”2016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中公解读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未来5年,能否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能否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将直接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人居环境差、贫困人口较多等等,加快补齐这些短板,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发展优势,定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受尊重的职业,让全面小康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

[问题分析]随着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发展势头良好。

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重建设轻管护;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难以适应当下农民需求,重硬件轻软件;农村环境存在脏、乱、差现象,重眼前轻规划;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严重,推进市民化过程中重“面子”轻“里子”。

特别是农村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亟待脱贫致富。

农业农村的短板,最直观地体现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

历史形成的城乡反差,虽然近些年有了很大改观,但“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现象仍在一些地方存在,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务难以适应农民需求,老龄化、空心化等问题日益凸显。

农业农村的短板,最突出地体现在生态环境方面。

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出现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农业农村最短的短板就是脱贫。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这既是发展目标,更是向人民立下的军令状。

[对策措施]补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

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当前农业工作存在的不足或短板

当前农业工作存在的不足或短板

当前农业工作存在的不足或短板当前农业工作存在的不足或短板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的投入不足,导致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滞后。

很多农民还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上,对现代化农业技术了解不足,缺乏科学种植方法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水平较低。

第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

很多农村地区缺乏灌溉设施、道路交通不便、电力供应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存在问题。

目前,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加工技术不先进、产品附加值低、流通渠道不畅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大量农产品的质量无法保证,也无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农业科技研发人员和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和支持还不够,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第五,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过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了污染,农田水利、水资源保护等工作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这些问题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不仅影响着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

第六,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检测手段和监管措施不够完善,导致了一些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给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

第七,农业投入不足。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受到了相对较少的投入,这导致了农业发展资源的不足。

农业投入不足,会导致农业生产力的低下,农民收入水平难以提高,也会限制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综上所述,当前农业工作存在的不足或短板主要有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问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突出以及农业投入不足等方面。

深化改革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

深化改革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

深化改革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近年来,我国深化改革不断取得重要进展,但在农业农村领域仍存在一些发展短板,需要进一步加快补齐。

只有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实现农业农村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首先,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仍相对落后,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更多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其次,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要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包括农村交通、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要优先解决贫困地区和艰苦地区的基础设施问题,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第三,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农业结构仍然偏向传统农业,产业链条相对薄弱,农业产品附加值不高。

要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提升,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效应,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要加强农业产业的区域性发展规划,通过产业集聚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

最后,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服务相对薄弱,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突出。

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

同时,要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农村信用评价制度建设,提高农村信用水平。

综上所述,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才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短板,需要在政策支持、改革措施、市场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首先,需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力度,确保农业发展的资金来源稳定可持续。

同时,要加强农业领域的政策引导,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农业发展政策,因地制宜地支持各地农业的发展。

补齐农村短板“进”是目的

补齐农村短板“进”是目的

6农家书屋 China Village Report政策解读补齐农村短板,“进”是目的解读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杨尚勤 王 宾 陈春良 采访人:人民日报记者 冯 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在“进”字上见实效。

推进农业农村发展,要以“进”为目的,稳中求进,以改促进。

目前,农业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着眼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必须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

发展是硬道理,加快农村发展,要紧紧扭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任务。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问题,明确要求:“发展现代农业,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全面、不完整、不牢固的。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还存在不少问题。

农业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现代设施装备应用较少,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业经营规模偏小,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都有待提高。

尤其是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突出。

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把产能建设作为根本,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

要加快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职业农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China Village Report 农家书屋7政策解读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奋力谱写更加壮丽的“三农”新篇章

奋力谱写更加壮丽的“三农”新篇章

奋力谱写更加壮丽的“三农”新篇章作者:心怡来源:《中国食品》2024年第15期2024年7月24日,國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王乐君介绍“三农”领域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记者:请先简要介绍一下“三农”领域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韩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不懈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持续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势头,农业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为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一是全力抓好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这个头等大事,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达到13908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93公斤。

今年夏粮又获得了丰收,增产72.5亿斤,达到2995.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特别是这几年我们下功夫抓大豆生产,大豆自给率两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

棉油糖、肉蛋奶、水产品、果菜茶等供给十分充裕,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了老百姓的饭桌。

二是持续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过渡期内我们持续保持帮扶工作和帮扶政策稳定,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不断巩固提升,有效运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着力强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没有出现规模性返贫现象。

三是全力改善农业科技装备设施条件,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三大主粮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XX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中的问题短板与思考建议

XX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中的问题短板与思考建议

XX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中的问题短板与思考建议XX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任务,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短板。

首先,农业科技创新不足是一个关键问题。

虽然XX市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很多农民仍在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和种植方法,科技含量较低,生产效率和质量无法有效提升。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是另一个问题。

由于投入不足和规划不完善,一些农村地区的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例如,一些农村地区缺乏通畅的道路和现代化的农机设备,给农产品的运输和加工带来一定困难。

此外,农业产业链条不完善也是一个问题。

农产品的产销衔接薄弱,导致农民难以获得合理的收入。

一方面,农产品的加工环节相对较弱,许多农产品无法进行深加工,降低了附加值;另一方面,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畅,一些农产品无法进入大城市市场,销售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短板,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思考建议。

首先,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农业科技人才,加强科技研发机构与农业生产实践的合作,推广和推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种植、养殖模式。

其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地区的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完善农村道路网络,提高运输效率;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产销链条,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渠道建设。

推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综上所述,XX市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中仍存在问题短板,需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农产品产销链条建设来解决这些问题。

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愈发重要。

XX市作为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任务更加迫切。

农业现代化建设存在的瓶颈与突破之道

农业现代化建设存在的瓶颈与突破之道

农业现代化建设存在的瓶颈与突破之道一、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瓶颈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的迅速变革,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瓶颈。

主要表现为:1. 技术落后和创新不足: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整体上相对较低,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贮藏等环节依然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

此外,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强大,新技术、新模式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不广泛。

2. 资金投入不足:国家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在经济上的支持力度还不够,资金投入相对偏低。

这导致了很多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低和人才储备不足。

3. 农民素质有待提高:大部分我国农民仍然处于传统生产方式下,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相关技能。

他们需要更多培训和教育来适应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4. 乡村发展不平衡:在我国农村,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

一些东部沿海地区已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农业现代化,而西部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仍然相对滞后。

二、突破农业现代化建设瓶颈之道为了突破上述问题所带来的瓶颈,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1.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加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引导和支持科技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技术攻关。

通过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以及专家指导等方式,推动高新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乡村公路、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这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3. 提升人才培养与素质提升:设立专业农业学院,培养更多具备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农业人才。

此外,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科学种植、管理和市场意识。

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参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并解决农产品销售、交通运输等问题。

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经济上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支持。

5.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强省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强省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强省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湖北省委员会,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10•【字号】•【施行日期】2021.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强省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近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强省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强省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全文如下。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产业强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总体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基点放在农民增收上,把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强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抬高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底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新贡献。

发展农业信息化需做强“三大支柱”

发展农业信息化需做强“三大支柱”
这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中央处理器”。加快农业数据化改造,大力推进数据整合共享和有序开放,充分发挥大数据的预测功能,深化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应用。要夯实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基础,建设国家农业数据中心,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发挥各类数据功能,完善农业数据标准体系。要把握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重点领域,支撑农业生产智能化,实施农业资源环境精准监测,开展农业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强化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实现农作物种业全产业链信息查询可追溯,强化农产品产销信息监测预警数据支持,服务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数据资源共享,满足农户生产经营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农业管理高效透明。
发展农业信息化需做强“三大支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2015年,国务院陆续对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互联网+”行动和促进大数据发展作出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年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都对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作出了进一步部署安排。我们要深刻领会、抓好落实,做强“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业农村大数据、农业信息安全保障“三大支柱”,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同时,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农业信息化的巨大作用。一是加速转方式。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二是加速调结构。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促进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三是加速促平衡。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完善“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机制,提高基于数据的宏观决策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产品供求总量、结构的平衡。四是加速补短板。有利于加快信息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向农村集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短板。

乡村振兴补短板工作总结

乡村振兴补短板工作总结

乡村振兴补短板工作总结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补短板工作,以解决乡村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实现全面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振兴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补短板工作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比如道路交通不便、供水供电不足、通讯网络不畅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促进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的振兴。

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还比较单一,产业发展不够充分,乡村经济发展的潜力有待挖掘。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乡村产业的扶持,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多种就业,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三、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是乡村振兴补短板工作的重要内容。

当前,一些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还比较差,比如卫生条件不佳、垃圾处理不当、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农村环境治理的力度,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四、加强人才培养。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因此加强人才培养也是乡村振兴补短板工作的重要内容。

当前,一些农村地区的人才储备还比较薄弱,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引导更多的人才回到农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总之,乡村振兴补短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补短板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重点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腿和乡村建设短板。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重点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腿和乡村建设短板。

2W+时政试题任你刷,精准、面广、新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重点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腿和乡村建设短板。

A.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B.精准脱贫
C.乡村振兴
D.污染防治
参考答案:ABD
【解析】:准确聚焦阶段任务。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重点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腿和乡村建设短板。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时期,重点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为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布好局。

来源:365时事政治网。

365时事政治网,让您时政不再丢分。

加入会员,给我们更好服务您的机会,就是给您增加上岸的保障。

学时政,就上1743时事政治网。

补齐“三农”短板决胜全面小康

补齐“三农”短板决胜全面小康

补齐“三农”短板决胜全面小康作者:陈文胜来源:《新湘评论·下半月》2020年第03期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实现之年,是布局“十四五”工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谋划之年。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统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对于湖南这样的农业大省来说,做好2020年的“三农”工作成为决胜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

补齐“三农”短板的现实挑战湖南脱贫攻坚已取得关键性进展,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扎实推进,农业农村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也要看到所面临的三大现实挑战。

农业仍然面临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的挑战。

近年来,湖南根据人多地少、小农大省的省情,以精细农业为取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新步伐,不少地方的特色农产品无论是内在品质还是外形包装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作为粮猪大省,如南县的稻虾米、道县的富硒大米、华容县的华容稻,以及宁乡花猪、武冈铜鹅等,价格高达普通品种的数倍,高质量农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新局面。

但也仍然存在着农产品同质化竞争、低端产品去产能难等突出问题。

如多地推广种植黄桃,同质化竞争导致黄桃供大于求而价格大幅度下降;洞庭湖区推广小龙虾养殖,一年产量就增加三倍多,很快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价格快速下滑;湘北、湘西南品质好的冰糖橙供不应求与老品种的柑橘滞销并存;以南县、道县、华容县为代表的优质大米供不应求与普通大米滞销并存。

既有江永县这样以“香柚、香芋、香姜、香米、香菇”而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县,也有不少仍然为粗放经营而名不见经传的农产品“大路货”县。

农业现代化短板怎么补?

农业现代化短板怎么补?
构, 带动农 民增 收 。
“ 科 技是 促进农 业 发展 的长远 动力 , 没有 科技创新 , 现代农 业无从 谈起 。 ” 柯 炳生 说 , 新 技 术使农作 物 品种 更 新 迭 代越 来 越 快 , 尽 管 我 国农 业 科 技 贡 献 率 已经 超 过 5 6 %, 但与发达 国家相 比仍有差距 , 这其 中最突 出的就是
“ 现在农 民种 地 , 没 有技 术 、 光 凭经验 不行 。农业 增
地” 问题 E t 益凸显 。政 府工作报告提 出 , 深入推进农业 供 给侧结 构性 改革 。今后农 业怎么干 、 方 式怎么转 , 成为今
年” 两会 ” 上 代表委员热议 的话题 。 调优 结构 : 市场缺什么 , 农 民种什 么 , 向绿色化 转型
生产 力 、 提 高供给 质量 才是发 展方 向 。去年 国家 实行 玉
米 收储 制度改革 , 玉米价格 向市场 回归 , 提高 了竞争力 。
农 业结构怎 么调? “ 市 场缺什么 , 农 民种什么 , 农产 品
的供 需矛盾根 本上还要靠 市场来解决 。 ” 山东省邹平县韩
店镇两 王村 支书王 勇代 表说 , 现在 大家都 关注不 种玉 米
板” 双重挤压 。 “ 需求 升级 了 , 农 产品有效供给跟不 上 。 ” 中 国农业 大 学校 长柯 炳 生 委 员分析 , 以玉米 为例 , 产 量 多
改革 , 健 全科研 和基层农 技推广人 员激 励政策 , 着力解 决
科技创新 和农 业生产脱节问题 。 新 农业 呼唤新 的市场 主体 , 加 快构建 新 型农 业经 营 体系 , 是破 解 “ 谁 来种 地 ” 难题 的现 实选择 。 目前 , 全 国 承包耕 地 流转 面 积达 到 0 _ 3 亿公顷, 超 过 承包 耕地 总 面 积的 1 / 3 , 家庭农 场 、 农 民合作社 等新 型主体数量超 过 2 7 0 万家 , 各 类新 型农 业 经营 主体大量 涌现 , 对应用 新技 术 、 推广新 品种 、 开拓新市场发挥 了重要作用 。 “ 小生产对接 大市场 , 离不开组织 形式创新 。 ” 柯炳生 说, 培育新 型农 业经营主体 和服 务主体 , 把更 多农 民组织 起来 , 把 各种 资 源要 素 聚集起 来 , 农 业生 产 才能 向 专业

大力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大力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大力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协调发展作者:聂振邦胡恒洋邱天朝来源:《全球化》 2014年第7期聂振邦胡恒洋邱天朝摘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四化”)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化”之间总体上是良性互动关系,但如果政策措施失当,也会相互制约,进而影响国家现代化的整体进程。

过去十年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较快的时期,但总体上看,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中需要着力加强的“短板”。

促进“四化”协调发展,重点是要坚持构建和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城市各类资源向农村流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完善支农保护政策体系,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拆除制约“四化”融合互动的藩篱。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作者简介:聂振邦,国家粮食局原局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胡恒洋,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巡视员;邱天朝,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处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从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农业资源利用率、经营规模和生产要素禀赋等主要指标看,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党的十八大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四化’)同步发展”,以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四化”不协调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性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和战略运筹,对于加快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一、“四化’’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个国家经济要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离不开“四化”协调发展。

我国正处于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时期,要想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重视农业这一基础产业,推进“四化”协调发展。

所谓“四化”协调发展,是指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建立有效衔接机制,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实施科学组织和管理,通过工业化带动农业、信息化提升农业、城镇化拉动农业,以及农业现代化支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

如何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个短板

如何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个短板

如何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个短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很大成就。

然而,相对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滞后的问题仍很突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低,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土地、水资源约束趋紧,确保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趋势;农业物质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持续扩大;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尚未打破,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

可以说,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

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后,年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这是中央立足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三农发展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这一部署站位高,用意深,指向明,不仅把握住了三农问题的本质,抓住了三农工作的关键,也为在新时期更好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明确了路径。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规律所示。

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国家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支撑。

从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来看,一方面,国家整体现代化不能没有农业现代化。

很难想象,离了农业现代化,其他现代化何以立足?如何存在?又怎样持久?一栋地基没打好的高楼,拥有再漂亮的飞檐翘角又有什么用呢?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还不能一直慢下去。

这就像一个水桶,决定水桶的容积不在长板,而在短板;也就如一支行进的队伍,谁跑得慢,谁就在拖后腿,谁也就决定了队伍的速度。

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就是个短板,也在拖后腿,怎么办?补齐短板,追上大队伍,抓紧赶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大局所需。

中国经济的腾飞,农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化同步心得体会

四化同步心得体会

四化同步心得体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成果丰硕。

但也应看到,在“四化同步”中,农业是短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农业农村是短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任务还很艰巨。

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认清时代新背景、借鉴国际新经验,以新发展理念拓展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背景:具备新优势,面临新挑战农业现代化由科学技术体系、农业产业体系、微观经营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四轮驱动。

在我国,这些驱动因素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科学技术体系以前注重的是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现在注重的是生物技术、温室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

农业产业体系以前注重的是产量和产出效率,现在注重的是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及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微观经营体系以前注重的是集体经营和个人经营的选择,现在注重的是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与个体经营融合。

政策法规体系以前注重的是政策的灵活性,现在注重的是法律的严密性。

这些变化对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也意味着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优势和挑战发生了改变。

从优势看:在党的“三农”政策正确指引下,我国传统农业改造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构成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优势条件。

我国农地的集体所有,有利于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增加职业农民的就业和投资机会。

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越来越大,区域比较优势成为优化农产品布局的主导因素,农业生产集中度提高。

从挑战看:一是农产品竞争力下降。

由于国内农业生产要素价格快速提高,再加上WT O规则和农产品自由贸易的影响范围扩大、程度加深,我国农产品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

二是长期追求产量增加,造成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和地下水过量开采,农业可持续性下降。

三是我国消费者的食品需求已经由吃饱吃好转为吃得健康,但有些食品生产还难以满足人们吃得健康的新诉求。

四是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加有效供给
低、现代生产要
素引入难
开展适当规模化经营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经营权 流转
股份 合作
代耕 代种
多种形式规模经
土地 托管
营,有效整合农业各 类生产要素、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减少不
本模板来自微信公众号:趣你的PPT
必要的消耗
服 务 带 动 型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
营,促进“接二连三”
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吸纳对 象。然而支队伍还有农业知 识和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
支持农民创业创新
工商资本的进入,“互 联网+”现代农业等新业 态催生一批新农人,一 批大学生、返乡农民工 和退伍军人加入新型职 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发 展绿色生态农业以及 农村电商、休闲农业 等新产业新业态,有 力促进了农业一二三
杭州市萧山区火星村粮食生 产功能区建设全面开工
现 状
农业生产成本攀升、 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
措 施
重点依托粮食生产功 能区
措 施
依托重要农产品 生产保护区措 施依托特色农产 Nhomakorabea优 势区建设
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
我 国 农 业 资 源 透 支
13亿人吃饭问题
四海无闲田
加快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搞好生态修复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绿色生产跟不上
另一方面……
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农业发展老路难以为继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投入品
生态环境 压力大
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农村环境不堪重负
农业面源污 染加重,农 业生态系统 退化
我国迫切需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国外农产品价格低廉,国内竞争跟不上
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 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 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
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
国内农产品的 品质、健康、 安全性、丰富 性满足不了民 众需求
抢购国外奶粉
.协调农产品生产供应
我国农业迫切需要 优化调整结构,由 “生产导向”向 “消费导向”转变
.提高农产品质量 .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产品精深加工
流通、销售、品牌建设
加快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逐渐脱离了以往过于强调经济功能、纯产业的单调定位,而
呈现出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农业功能性的开发,给传统农业注入更鲜明的元素、更具情怀
的内涵,也带来了更大的价值
每年 120亿只 每年 7亿头
人工养殖 产量占世 界2/3
农产品需求面临升级,有效供给跟不上
当前存在问题: 优质的、品牌的 农产品供给缺乏, 不能满足消费升 级的需求
我国农业连续 十三年实现丰收, 普通农产品产量 基本满足国人 需求
随着经济 社会发展和人 们生活水平提 升,我国居民 对农产品的需 求升级
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土壤粗化,肥力下降,从而导致土 地的生产力下降.
土壤板结 环境污染、农药残留
精准 大水 滴灌
大药 节药
节肥 大肥
搞好生态修复
南方土壤酸化 华北平原耕层变浅
东北黑土层变薄
粗放生产方式造成了高 成本、低效益、高污染 的问题 农业增产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搞好生态修复
休耕轮作
循环种养
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地区 粮食生产适度退出
绿色种植
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
现代农业 体系
当前我国 农业现状
农民增收迫切 需要新的接续 动力动能
农产品生产、 加工、销售、 文化服务、 资源开发
我国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转化增值率偏 低,农业的生态、社会、文化等功能 挖掘不足,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
在农业生产中科 学施肥、合理用 培育品牌、为产 药 品贴上绿色标签.
构建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体系
农产品加工业 为 耕 者 谋 利
为 食 者 造 福
我国农业的主要矛 盾由总量不 足转变为结 构性矛盾
产品结构不合理
一般的、大路货多,绿色优质的、品牌的少 种养加脱节,优质专用原料短缺,需要大量进口
北粮南运、南菜北运增加了流通成本,加剧了资源环境压力
国外农产品价格低廉, 国内竞争跟不上
农民增收传统动能减弱, 新的动力跟不上
农产品需求面临升级,有效供给跟不上
2016年粮食产量 12325亿斤
产量占世 界1/2
2003-2016年,我国农业连续十三年实现丰 收,总体来看,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 到很大提升,基本满足了国人的需求,国 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黄立祝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通过“公司自 营”“公司+托管户”及“公司+农户”三种经营模式及 “统一苗木采购、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品牌营销”三个 统一管理模式,发展沃柑基地种植规模4000亩,打造现 代化的休闲型节约型沃柑产业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现代化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现代化
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稳 增长、保供给、调结构,都离不开农业、 农村、农民。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农业 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
提高农产品质量
增加优良品种生产
加强农业生产流通 全过程监管
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品牌化营销、绿色化
发展
加大生产流通过程监管
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有效推动农 业产业提档 升级,实现 农业提质增 效、农民持 续增收 引导农产 品生产加工向 主产区、优势 区转移集聚, 形成规模化效 应,地域土特 小品种产业化
2016 年我国重要农产品生产 全线飘红,棉油糖、果菜茶、 肉蛋奶、水产品等稳定增产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绿色生产跟不上
一方面……
农业资源长期透 支、过度开发
占世界7%
占世界6%
占世界21%
开荒种地、围湖造田、超载过牧
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占用了大量农业用地
水资源总量不足、分配不均,地表水污 染、地下水过度开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
80%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现代化
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业经营者素质
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开展适当规模化经营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加快农业现代化
必须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按照“大农业思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2月28日,江苏省淮安市 洪泽区农博园的工作人员 在温控大棚内管理蔬菜
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
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 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 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深化改革
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宗农产 品价格持续走低
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 加快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
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
我国80%玉米加工中 小企业产品单一,只 能生产3-10个产品, 不能形成产品链条和 系列产品开发
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 低是我国农业当前面临的 十分突出的问题
加强监管,统一食 品安全标准,建立 “从农田到餐桌” 的追溯体系
提高农业经营者素质
加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构建一支高素质现代 农业生产经营队伍
支持农民创业创新
储备“知农” 吸引“新农”
扶持返乡下乡创业、高 溢价
提升“老农”
下得田,上得网;懂得
有专业技能
产,擅长销
加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国产滞销 国外高价
冬储白菜菜贱伤农 上市价三年来最低
协调农产品生产供应
“口粮安全、谷物基本自给” 前提下——
稳粮
稳定水稻、小麦生产,继续调减非优势产区籽粒 玉米,增加优质食用大豆、薯类、杂粮杂豆等
扩饲
按照“以养定种”的原 则,扩大青贮玉米、苜 蓿等优质牧草生产
优经
优化经济作 物品种品质 和区域布局, 促进园艺作 物增值增效 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满足各类消费层次的要求
1
农业发展遇到新问题新挑战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现代化
目录
2 3
农业发展遇到新问题新挑战
农业发展遇到新问题新挑战
农产品需求面临升级, 有效供给跟不上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绿色生产跟不上
改革开放以来,在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扶持下,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三农”问题得到不 断改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加快推进;随之,农业发展新问题新挑战也应运而生
生态农业 创意农业 观光农业
农村电商
有效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
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为确保人民群众吃
得安心、吃得放心,
需要树立“大食品 安全观”,健全农 产品质量和食品 安全保障体系, 把好从农田 到餐桌
每一道
防线
构 建 现 代 农 产 品 加 工 体 系
推 动 农 业 绿 色 发 展
农业企业、农业 合作社通过政府 购买服务、市场 化运作等方式参 与培训工作 引导农民合作 社建立农民 “田间学校”
经验丰富的“老农”和以大 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
鼓励农业园区、 农业企业建立新 型职业农民实习 实训基地和创业 孵化基地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支持各地整 合资源办好 农民学院
人为主要人群的“新农”是
乡村旅游
创意农业
休闲农业
文化农业
加快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农民利用农村电商平台整合 农业资源,进行集约化、规模化 订单农业生产,并通过网络平台 拓展市场,形成产、供、销紧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