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社上册计划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3篇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3篇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3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内容3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内容1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任教三(1)班的品德与社会课,通过了解,三(1)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但也总会有几个学生顽皮,组织纪律涣散。

虽说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但孩子们接受的品德教育和常规教育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学校,这就需要老师能耐心地指导,对他们进行自律教育和常规教育,多与学生沟通交流,督促学生改正缺点。

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它将我国小学低年级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劳动、手工和活动课程等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新的课程。

它包括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生活教育、劳动教育等内容,但主导价值是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课程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总的来说,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材名称:《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单元一:我的身体和团队合作1. 教学目标:- 了解身体的基本部位及功能;- 掌握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 教学内容:- 身体的基本部位和功能;-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团队合作的例子和游戏。

3. 教学过程:- 导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及其功能;- 播放相关动画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身体部位和功能;-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结合具体例子和游戏,进一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4.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 出示有关身体部位和功能的绘画题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单元二:生活中的安全和规则1.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掌握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2.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常见安全问题;- 对应的应对方法;- 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

3.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安全问题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 分组讨论,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出相应的应对方法;- 教授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并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遵守规则。

4.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 出示有关安全问题和规则的问答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单元三:环保小卫士1. 教学目标:- 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及简单的环保知识;-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2. 教学内容:- 环保的重要性;- 简单的环保知识。

3. 教学过程:- 导入: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生活的影响;- 向学生介绍简单的环保知识,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结合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环保行动;- 安排环境保护主题的手工制作或小实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环保行动中的表现;- 出示有关环保知识的问答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年级上册品社教案5篇[修改版]

三年级上册品社教案5篇[修改版]

第一篇:三年级上册品社教案3.异国习俗4.主题活动目标:1.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

3.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4.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教材分析:了解不同地哉.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能够打开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促进国际交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国际意识。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学生了解本国习俗的基础上,设置了“异国习俗”这一活动主题,包括“节日习俗…‘日常习俗”两个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去了解国外人们在节日和日常生活当中有哪些风俗习惯。

“节日习俗”以三位同学看到圣诞树产生好奇心的情形为切人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人手,引出探究问题“外国的节日习俗有哪些”。

接下来,教科书以范例的形式呈现学生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用询问、上网、到图书馆查资料等方法去获得相关信息,并整理在“我的资料卡”中,在课堂上交流。

活动中,教师可针对中国人过圣诞节、母亲节等外国节日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加强,人们已经能够接纳国外的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学生查找有关节日习俗的资料可放在课前进行,课堂上让学生充分交流。

有条件的话,教师也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微机室、图书室去查阅资料,在下一节课进行交流。

“日常习俗”是“异国习俗”的第二个主题活动,是让学生从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礼节等生活方面去了解世界各国的习俗文化。

教科书首先创设了学生从电视上看到外国人身着白袍而感到疑惑的情境,引出探究问题:了解外国人的生活习俗。

接着以范例的形式展示了学生搜集到的不同方面的异国习俗资料,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了解外国人的日常习俗,并将了解到的资料填写在记录表上。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异国习俗交流会”,让学生用讲述、表演的方式交流探究成果。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文化背景及地域的差异,世界各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要尊重外国人们的风俗和习惯。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培养友好、守纪、尊敬师长等基本品德。

2. 培养学生基本的社会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家国情怀。

教学内容:
1. 基本的品德观念:友爱、诚实、守纪、尊敬师长等。

2. 社会生活能力:礼仪、公共场所素养、交通安全等。

3. 社会认识:家庭、学校、社区、城市等。

4. 爱国主义教育:国旗、国庆节、传统节日等。

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2. 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方法:
1. 观察和讨论: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品德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2. 实践操作: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并学习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交流。

教学过程:
1. 对品德观念进行引导和讲解,通过例子、故事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2. 进行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如礼仪练习、公共场所素养训练等。

3. 进行社会认识的学习,介绍家庭、学校、社区、城市等的特点和作用。

4.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国旗、国庆节等相关知识,进行相应活动。

评价方式:
1.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品德行为和社会交往能力,评价学生的情况。

2. 成绩评价:通过小测验、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五篇)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五篇)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意识到个人成长与家庭的紧密联系,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爱,增进对家庭的深厚感情。

2. 感受父母和长辈的养育之恩,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庭责任,为家庭的和谐做出贡献。

3. 体验家庭生活的辛劳,提升自我生活管理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在与父母发生分歧或家人面临困难时,能主动沟通并采取实际行动的能力。

重难点:1. 深切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主动参与家庭事务,提升自我照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体验家庭生活的挑战,增强自我生活技能的培养。

教学措施:1. 强调以发展性教学评价为主导,注重评价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他们在探索、思考和创新上的努力。

2. 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评价主体、角度和尺度的多样性。

第三单元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了解学校的位置和基本概况,能进行简单的介绍。

2. 增强学生的归属感,鼓励他们为学校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3. 了解学校活动,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

4. 培养学生初步的绘图能力,能用平面图形描绘学校的布局。

5. 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付出,培养对他们的敬意。

重难点:1. 提高学生的归属感,鼓励他们为学校做出实际的贡献。

2. 认识并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培养敬意。

教学措施:1.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空间。

2. 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单元家乡的风貌教学目标:1. 学习基本的地理知识,能在地图上找到家乡及周边地区的位置,理解家乡在祖国中的位置。

2.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色,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认识家乡的历史,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激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4. 熟悉家乡的物产,培养初步的设计、包装和宣传能力。

5. 培养调查、观察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1.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色,培养调查和分析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范文(2篇)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范文(2篇)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范文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共有课文____篇,其中精读课文____篇,略读课文____篇。

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____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在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还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1.识字与写字(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认识____个生字,会写____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内容。

(6)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会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习作(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经历过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读给别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作文,能根据多幅图展开想像,把图中描绘的内容写清楚写明白。

(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在交谈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听完后再提出;在交谈中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5.综合性学习(1)结合语文学习,观察生活,观察社会。

(2)在两次语文大课堂活动中,要精心准备,积极参加。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模板(五篇)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模板(五篇)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模板一、情况分析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八个单元组成。

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____个单元。

其中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共四课含1、探索自然2我发现的环境问题3、问题银行4、发现问题宝藏;第二单元五官兄弟共2课含1、游乐场2、瓜果交易会;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共2课含1、寻找秋天2、果实累累的季节;第四单元有趣的动物共3课含1.寻访蚂蚁2.动物怎样过冬3.上夜班的动物;第五单元蚯蚓小导游共四课含1、探访蚯蚓的家2.蚯蚓的房前屋后3、蚯蚓的邻居4、落叶到哪里去了;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共2课含1.自转旋翼2.降落伞;第七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1.科学,生活的朋友2、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3、美好的展望;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共3课含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2、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3、我也能当科学家五、教材的重点、难点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册书所规定的知识点,了解品德与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尊重规则的积极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按照教材的顺序和结构,系统地传授品德与社会知识。

2.拓展内容: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

三、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单元:认识自己,学会自尊(2周)2.第二单元:关爱他人,学会尊重(3周)3.第三单元:遵守规则,学会自律(3周)4.第四单元:热爱生活,学会自立(2周)5.第五单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3周)6.第六单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周)7.复习总结(1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教材内容,阐述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角色扮演法: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

5.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教学形式。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

3.考试成绩:定期进行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家长反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六、教学保障1.教材:确保每名学生都有合格的教材。

2.师资:选拔优秀师资,提高教学质量。

3.设施设备:保证教学设施的正常运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5.课外活动:组织相关课外活动,巩固教学成果。

《篇二》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德和社会素养,使其能够在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具备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的规划我们将按照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接纳社会规则,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五篇)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五篇)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字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

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自动探究为主的学习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本册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____篇,略读课文____篇。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____个专题。

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显出我们的爱。

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教材的特点:(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三)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类课文。

(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五)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学习目标:1、在于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挂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要求会任____个字,会写____个字。

累计认识____个字,会写____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由感情的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部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此举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1篇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1篇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1篇《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1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

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课程标准的精神,注重思想品德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品德实践中提高道德素质,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从学生生活的原型出发,多视角地去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以便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各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学习认真、思想纯朴,进取心强。

对各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学生的见识面也较广,课外知识也较丰富,上课积极发言,肯动脑筋。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这些条件对完成本册教材的教学都能起到有效的帮助。

但是学生年龄小,加上家长对本课程不是非常重视,所以对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参与率不够高。

三、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关爱他人、团结合作的意识。

3.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与团队合作- 学生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并了解其他同学的介绍。

- 教授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团队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 亲情与友情- 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亲情和友情的认识和感受。

- 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亲情活动,如一起制作贺卡、送礼物等。

3. 校园规则和公共礼仪- 学习校园规则和公共礼仪的重要性,教授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

-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清洁和礼仪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公共意识。

4. 爱护环境与社区服务- 通过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行动。

- 组织学生参与环境整治活动,如校园绿化、垃圾分类等。

- 教授学生社区服务的意义和方式,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

5. 培养公平与友善的心态- 教授学生公平和友善的重要性,以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组织学生在课堂、操场等场景下进行公平与友善的行为实践。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2. 考察学生对校园规则和公共礼仪的掌握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和参与活动的積極性评价学生。

3. 对学生参与环境整治和社区服务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观察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和操场等场景下的行为,评价学生的公平与友善的心态和行为表现。

教学资源:1. 教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2. 图片、故事等相关教学素材3. 社区志愿服务机构的合作与支持。

2024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根据您的需求,给出2024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共计____字。

教学目标:此次教学旨在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社会1.社会是什么2.社会上的人3.社会上的事4.社会上的规则第二单元: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的权利2.尊重他人的感受3.尊重他人的劳动第三单元:感恩父母1.父母的辛苦劳动2.父母对我们的关爱3.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恩第四单元:友善待人1.友善的态度2.友善的言语3.友善的行为第五单元:尊敬师长1.尊敬师长的重要性2.尊敬师长的表现3.尊敬师长的方式第六单元:交通安全1.交通规则2.安全出行的注意事项3.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第七单元:环保意识1.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节约资源3.垃圾分类的意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给学生构建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并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体验式学习法:通过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品德与社会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讨论社会是什么,了解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2.利用绘本等教具,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上的不同人群和他们的职业,并介绍他们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3.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上的各种事情,并讨论这些事情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课时:1.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体验不同场景下的尊重他人的场景,并进行角色扮演。

2.利用故事、视频等教具,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他人的感受。

3.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技能。

第三课时:1.通过图片和活动等方式,了解父母的辛苦劳动和对我们的关爱,引导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一」一、单元目标态度:通过学生对自己优点、兴趣、特长等方面的体验,使他们学习如何可观地分析、认识自己,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能力:通过了解、认识自己的体验,培养学生分析、反省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能力,欣赏和尊重别人的能力,与同学沟通、合作的能力。

初步懂得怎样爱护、珍惜自己的名誉。

知识:通过人事自己的体验,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活动中初步懂得怎样爱护和珍惜自己的名誉。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认识自己的性格、有事、兴趣和特长,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认识自己,建立起自尊、自爱和自信。

三、教学难点: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正确认识自己。

四、单元内容1.认识我自己2.我的兴趣特长3.爱护自己的名誉*4.我在进步五、单元课时:14课时六、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学习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懂得做人要自尊与自爱,珍惜自己的名誉等,是有一定困难的。

所以,教学时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生活中的感受、体验为切入点,力求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自己、认识自己。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二」一、学情分析三年级一班学生共35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3人。

由于是新组建的班级,学生来源复杂,来自全县各个乡镇和街道小学,学生学习成绩和思想水平参差不齐,但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

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工作计划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工作计划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工作计划《篇一》一、工作目标1.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深化学生对社会科学知识的理解,提升综合素养。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班级氛围。

二、工作重点1.深入研究教材,确保教学质量。

2.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4.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工作措施1.教学研究:(1)组织定期教研活动,深入探讨教材内容,分享教学心得。

(2)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动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2.教学实践:(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2)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开展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学生评价:(1)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定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了解学生学习需求。

(3)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4.家校合作:(1)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汇报学生学习情况。

(2)建立家长微信群,及时交流学生动态。

(3)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增进家校感情。

四、工作进度安排1.第一季度:进行教学研究,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2.第二季度: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第三季度:加强学生评价,调整教学策略。

4.第四季度:深化家校合作,总结一学期教学工作。

五、工作要求1.严谨治学,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2.关爱学生,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3.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4.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

《篇二》一、工作目标1.提升学生品德: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增强社会科学素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团队精神: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

二、工作重点1.教材解读: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提炼重点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2.因材施教: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量身定制教学方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的品社科教学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具体安排可能会根据学校或
教师的具体要求而有所调整:
1. 主题:品德修养与社会交往
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与社交能力,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3. 教学内容:
- 品德修养: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勤劳努力、诚实守信等
- 社会交往:学习如何跟他人相处、合作与分享、团队精神等
4. 教学活动:
-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与经验
-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情境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 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
-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去社区或学校周边参与公益活动
5. 评价方式:以观察评价、作业评价、小组讨论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品德与社交表现,
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以上是一般品社科教学计划的大致内容,具体实施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您也可以参考当地学校教学大纲或教材,以及教师的指导来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3篇)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3篇)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新学期开始了,新的挑战也随之到来了,面对新学年的教学,我深感肩上的任务之重。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五个单元主题,即:一、夸夸我自己二、温暖的家三、我爱我们学校四、家乡的山山水水五、有趣的家乡风情。

每个主题都不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内容,而是学生感兴趣区的一个个话题,通过这些话题,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使之加深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使知识意义化、价值化。

本册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儿童自我、家庭、学校、家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为父母分忧学习人际关系,由自我走向人与人之间;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物产资源以及家乡的风情等。

二、教学总目标、教学重点:1.以儿童的自我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自我、家庭、学校、家乡的初步认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

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

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

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及教学措施第一单元夸夸我自己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悦纳真实的自己,体验愉悦。

2.引导学生多方位地欣赏自己,发扬优势,建立自信。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学计划(通用5篇)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学计划(通用5篇)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学计划(通用5篇)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学计划(通用5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了。

好的教学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学计划(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学计划1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良性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社会性的良性发展,特制定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如下:一、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有学生50名,其中三(1)班有23名,三(2)班有27名,年龄大多在9-10岁。

课堂上他们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他们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相衔接,在内容上共设计了三个主题单元。

在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从“让校园更美丽”入手,培养他们爱校护校的精神。

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在这一单元中,还贯穿了学习辨方向和学画平面图的基本知识面。

然后将学生的视角由学校扩展到社区,开始引导他们认识了解一个更大的社会生活环境—温馨的社区生活。

最后安排了“热爱自然,珍爱生命”这一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让校园更美丽”。

在学生认识了解学校生活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爱护学校环境、保护学校设施的思想品德教育,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平面图的知识,让学生画画自己生活的学校,对学校的位置和环境有所认识,并进一步让学生画画上学的路线图。

读图、识图和画图是人们生活中一个基本的生活技能,人们常说“一张地图在手,走遍天下不愁。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标准范本(三篇)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标准范本(三篇)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标准范本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共有课文____篇,其中精读课文____篇,略读课文____篇。

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____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在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还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1.识字与写字(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认识____个生字,会写____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内容。

(6)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会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习作(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经历过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读给别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作文,能根据多幅图展开想像,把图中描绘的内容写清楚写明白。

(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在交谈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听完后再提出;在交谈中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5.综合性学习(1)结合语文学习,观察生活,观察社会。

(2)在两次语文大课堂活动中,要精心准备,积极参加。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的基本社交能力和与他人良好合作的能力;4. 培养学生正确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教学内容:单元一:尊敬父母1. 通过讲述和分析与父母关系相关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尊敬父母的重要性;2. 通过学习礼貌用语和行为,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的意识;3. 组织学生参观父母工作场所,了解他们的辛勤付出。

单元二:友好相处1. 通过故事和角色扮演,教导学生如何与同学和朋友友好相处;2. 引导学生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冲突的能力;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合作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单元三:关心他人1. 通过讲述身边关心他人的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关心他人的重要性;2. 教导学生如何关心患病或困难的人,并通过行动表达关心;3. 组织学生参观社会福利机构,了解关心他人的实际行动。

单元四:尊重老师1. 通过故事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尊重老师的意识;2. 教导学生懂得尊重老师的言行举止;3.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其他班级,了解班级之间的友好互助关系。

教学方法:1.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寓意深刻的故事,引起学生对品德教育的思考。

2. 游戏活动法: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社会福利机构或父母工作场所,让学生实际感受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判断学生对于品德教育的接受程度;2. 对学生的参与度进行评价,如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3. 通过作业、小组活动等方式,检测学生对于品德教育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优秀品德教育故事书籍;2. 社会福利机构的参观机会;3. 学校内部资源,如其他班级的参观活动。

教学时间安排:本教学计划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2周的教学时间,总计8周。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单元一:尊敬父母(2周)单元二:友好相处(2周)单元三:关心他人(2周)单元四:尊重老师(2周)。

三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5篇

三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5篇

三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5篇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

下面是关于三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一一、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本教材以三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标,以体现育人为主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的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本教材与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材的体系结构基本一致。

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编制了“生活与消费”,“健康与文明”,“身边的社区生活”三个单元,全书23课,每课依内容和容量不同,安排3~4课时,一册书安排13课时左右,留出一定课时学校和教师安排相应的地方课程及相关活动使用。

学生分析:我们这里三年级的学生淳朴,活泼,积极向上。

这学年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1、见物见人,以物及人,力图在“物与人”的内在联结中,达到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以实现儿童完整的人格,实现“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

2、让学生逐步学会对各种各样的现存事实作出正确的价值辨析和正确的价值选择。

3、注意培养他用人文化自觉意识,要使中华历史与文化成为少年儿童现代人格之根基,要使他用对本民族有历史与文化产生归属感、认同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品社上册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

三、总目标要求:
1、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

2、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

3、肯定自己和班上每个同学都有学得好的经验,体验和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知道成功的学习与个人多种良好素质的关系;获得主动
学习、独立思考,做学习小主人的经验与体会;体验时间的宝贵,逐步养成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懂得学习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学习,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做事进行学习,学习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初步养成多问、多想的思维习惯。

5、感知各类社会性活动中存在规则,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经验规则的制定与修改过程,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6、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意义,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意安全,平安回家。

7、学习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长。

8、提高分辨能力,不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

不迷恋游戏厅、网吧,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伤害的场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9、懂得“我”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10、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关心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长辈。

1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养育。

12、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重要的日记和事件,感受家庭的传统与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计十三课。

课时安排为每周两课时,每课时40分钟。

教学进度为每课时一课,并在每单元布置进行调查、活动等,在一单元学习内容完成后,安排一课时进行调查、活动等的小结,完成教材上的练习。

第一单元:家庭学校和社区
1、我爱我的家(2课时)
2、我们的学校(2课时)
3、我生活的社区(2课时)
第二单元:我在学习中长大
1、我学会了(2 课时)
2、向“谁”(2课时)
3、做学习的主人(2课时)
4、大家都在学(2课时)
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
1、则在哪里(2课时)
2、规则有什么用(2 课时
3、我们给自己定规则(2课时)
第四单元:我的角色与责任
1、我是谁(2 课时)
2、我的责任(2课时)
3、我能做好(2课时)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礼四仪
1核心价值观(1课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八礼四仪(1课时)
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7岁:入学仪式,10岁:成长仪式,
14岁:青春仪式,18岁:成人仪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