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完整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②是冬至日,时间是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③是春分日,时间是3月21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线。

④是夏至日,时间是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4.五带的划分(完成下图):在图中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略,请同学们自行绘制)在图中标出五带的名称(请同学们自行绘制)热带的特点是: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南北温带的特点是:无太阳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南北寒带的特点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四、地图的知识1.地图的基本要素有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的知识:①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又叫缩尺例:在1:2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为2cm,实际距离是40千米②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三种):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③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比值大的比例尺就大,比较比例尺大小最好将几种形式统一成数字式。

④比例尺的大小体现出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a.如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详细,精确度高;反之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但表示的内容简略,精确度低。

b.如果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之,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就越简略。

c.规律: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平面图、军事图)。

例1:去公园游玩要用到导游图,下列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C )A.1:200000B.1:1000000C.1:300003.地图上的方向:①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例:右图中A点在B点的正西方向C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B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②利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所指方向为北方。

例:右图中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A点的东北方向B点在C点的正西方向③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A.方格状或圆弧形经纬网图:a辨别南北纬: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南纬,同一经线上的各点为正南正北。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明确学习地理的意义,就是明白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一)第四章居民和聚落1、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

2、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3、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它表示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在减少。

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高。

4、人口的疏密程度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其计算公式是人口密度=人口总数(人)&divide;面积总数(千米2)。

例如:四川面积48.5万千米2,人口约为8800万,其人口密度为8800万&divide;48.5万=181人/平方千米。

5、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位置沿海,自然条件优越)。

世界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

(P66_图4.5)6、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过多所带来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就业困难,住房拥挤,饥饿贫困,资源缺乏,环境恶化等;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缺乏,国防兵源不足,养老困难等7、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8、三大人种(P72_图4.11):黄种人集中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集中分布在非洲南部,白种人集中分布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欧洲及北美洲。

9、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⑴麦哲伦环球航行P2 ⑵月食⑶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P4 ⑷地球卫星照片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见P5—P7)纬线经线(又名子午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形状圆半圆长度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等长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相互关系平行相交5.经度和纬度(见P6-P7)经度(子午线) 纬度划分起点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划分方法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 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数值由0°经线向东向西同时增大数值由0°纬线向南向北同时增大数值范围0°—180°(180°W和180°E重合) 0°—90°(90°N(北极) 90°S(南极))表达方式度数+W或E 数值+N或S变化数轴半球划分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东半球(20°W-0°-160°E)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西半球(20°W-180°-160°E) 另: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即经度差为180°的两条经线)组成的圆圈例题11. 写出A、B的坐标(A:15°W,15°S B:75°E,0°)解题方法:①确定经线、纬线:直线型经纬网中横纬竖经;其他经纬网看线条的相互关系,相交或最终会相交的线条为经线,始终平行的是纬线②判断东、西经,南、北纬: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注:判断的起点,要依据此图的经(纬)度间距来确定』2. 判断A、B的半球位置(A:东半球、南半球B: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处)①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

人教版七年地理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地理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一、地球、地球运动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表面积是 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的构造包括地轴,南极和北极。

地轴是假想的轴,不存在。

4、纬度的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 表示。

纬度的变化规律: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6、经度的划分:东西经的分界线为0°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西向向东各划分180度.东西经度的变化规律: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7、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经线),也是最长的纬线圈。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160°E经线纬线比较(横纬竖经)形状指示方向最大度数区别长度纬线圆东西90°纬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经线半圆南北180°经度所有经线一样长8、地球自转: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地理意义地轴自西向东一天(24)小时昼夜更替时差9、地球公转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地理意义太阳自西向东一年(365)天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10、地球公转示意图A节气:春分,3月21日,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B节气: 夏至,6月22日,直射北回归线(23.5°N),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C 节气:秋分,9月23日,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D节气:冬至,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23.5°S),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出现极夜现象。

11、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南北极圈以内(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12、太阳直射的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最北到北回归线,最南到南回归线)13、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只有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一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表示方式:a线段式:如b数字式:如1:4000000c文字式:如: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40千米4)大小:a、比值确定: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尺小b、图幅相同: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地图大小相等) 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略c、同一地区:比例尺大→图幅大→内容详比例尺小→图幅小→内容略(2)方向a、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指向标定向法:按指向标判别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示正北方向。

c、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4)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1)等高线数值大----- 海拔高 2)等深线标注深度-------表示海底的深浅数值小----- 海拔低疏密状况-------表示海底坡度大小分布密----- 坡度陡分布疏----- 坡度缓(6)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示意图:p16图1.29山顶:封闭曲线,外低内高山脊:等高线向低处突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突出鞍部:一对等高线中部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7)地球表面五种基本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二(1)影响民居a、南半球:房屋坐南朝北,门口朝向有阳光的北面b、北半球:房屋坐北朝南,门口朝向有阳光的南面c、低纬度地区楼房间距小,中、高纬度地区楼房间距大。

(2)影响服饰a、生活在热带的人们,一年四季只穿单衣;b、生活在寒带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要穿厚厚的衣服;c、生活在温带的人们,穿衣服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复习提纲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我们要勤奋学习七年级地理课本知识。

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复习提纲,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复习提纲(一)★开展中国家和兴旺国家经济开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根据经济开展水平的上下划分国家。

中国属于开展中国家。

可以从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社会经济开展水平上进行比拟。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兴旺国家历史上对开展中国家的掠夺以及目前兴旺国家拥有核心技术的优势。

这也是世界贫富差距产生的根源。

★开展中国家和兴旺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兴旺国家大多分布于欧美、大洋洲,位于北半球北部;开展中国家以亚非拉国家为主,针对开展中国家与兴旺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经济开展差异说成是南北差异。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贫富差距是国际间产生矛盾与冲突的重要方面,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开展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联合国:世界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我国2021年12月11日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复习提纲(二)等高线地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地形部位1、地面高度的计算(P16)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2、地形图的判读(P16)▲识别地形部位:要求根据等高线特征,判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A、等高线弯曲部位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反之向低处凸出为山脊;B、等高线重叠为陡崖;C、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D、闭合圈状的等高线中,数值表现为内高外低的是山顶,反之内低外高的是盆地。

▲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水域3、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地形剖面图绘制:考查实际绘图能力(P18)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复习提纲(三)1、日、月、年平均气温,气温日、年较差,年降水量:(考查计算)(P51)▲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测得的气温值的和次数▲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的和该月的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中每月的月平均气温的和12▲气温的日较差=当日的最高气温一当日的最低气温(陆地上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的年较差=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一月平均气温的最低值(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海洋上比陆地上迟一个月,分别为8月和2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

人教版初中七年級地理上冊復習提綱知識點總結筆記七年級上地理復習提綱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第一节地球和地球儀(課本1——10頁)1、地球の形狀:球體。

2、生活中說明地球是球形の自然現象:(1)海邊看到遠處帆船駛來,總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現象等3、能說明地球大小の數據:地球の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極半徑為6357千米);最大周長是4萬千米; 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4、經緯線特點:(經緯線判別:一般情況,橫緯豎經)緯線經線緯線經線定義在地球儀上,所有與赤道平行の圓圈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の半圓指示方向東西方向南北方向長度特徵長度不等,赤道最長,從赤道向兩極越來越短,到極點縮為一點所有經線長度相等形狀除極點外,緯線都是圓圈所有經線都是半圓南回歸線(23.5°S)、北極點(90°N)、南極點(90°S)緯度經度起止度數0O ( 0O緯線叫赤道)—90 O N/S 0O ( 0O經線叫本初子午線)—180 O代號北緯—N,南緯—S 東經—E,西經—W如何區分區分南、北緯(兩種方法):1、赤道(0O緯線)以北為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用“S”表示);區分東、西經(兩種方法):1本初子午線(0O經線)以東為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為西經 (用“W”表示);2、緯度向北遞增為北緯N , 緯度向南遞增為南緯S 。

2、經度向東遞增為東經( E ), 經度向西遞增為西經( W )半球劃分赤道是南北半球の分界線、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 赤道以南為南半球20 OW 和160OE 組成の經線圈是東西半球の分界線 :20 O W 向東到160O E 為東半球(20 O W —0 O —160OE );20 O W 向西到160O E 為西半球(20 O W —180 O —160O E )7、東西半球の劃分界線:20°W 和160°E 組成の經線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教学目标
●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
●初步形成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重点内容
1.认识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落实在地球仪和地图上(发散思维)
●逻辑联系
宏观(海陆比例)-中观(大洲和大洋)-微观
●学习方法
●实证--划分水半球和陆半球
●找规律--大洲的分布特征(注意活动的梯度)
(1)看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
(2)看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3)看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这是为了简化问题,便于寻找规律)
(4)完成七大洲的分布草图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重点内容
1.沧海桑田(海陆在不断变化)——重在科学观念的教育
2.板块构造学说——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
(1)先讨论大地是运动的还是稳定的
(2)展示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可拼合性,并提问:它们原来是同一块大陆吗?
(3)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提出大陆漂移说
(4)展示支持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5)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提出板块构造学说
(6)板块的划分及地壳比较活动的部位
(7)用高大山系、火山地震带、裂谷等来证明
●逻辑联系
与前一节的静态描述相衔接,重在动态分析
●学习方法:探究--用实证分析和推测
例1,喜马拉雅崇山峻岭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海变陆:自然因素);
填海造陆(海变陆:人为因素);
海底发现古河流(陆变海)
例2,大陆拼合图与一张破损的书页拼接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语文、历史、数学、理化、生物等等学科。

例如时区的运算、土壤的改造、气候和天气都和其他学科知识有联系,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一、地图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

2.相同图幅,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表示范围越大。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表示范围越小。

3.海拔和相对高度4.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封闭的等高线中心,①周围低,中间高,表示山顶;②周围高,中间低,表示盆地;③两山顶之间的地方是鞍部;④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⑤等高线中间高,两侧低的地方是山脊;⑥中间低,两侧高的地方是山谷二、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1.地球上71%是海洋,29%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

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亚、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

3.海陆变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4.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平均海拔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欧洲。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6.板块的运动方式:a、碰撞挤压:位于非洲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是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科迪勒拉山系(美洲):美洲版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Fpg初中七年級(上)地理知識復習提綱一、地球の形狀和大小1、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の不規則の球體。

(赤道周長約 4 萬千米,平均半徑為 6371 千米。

表面積 5.1 億平方 千米。

)(坐地日行八萬裏指赤道) 2、人類認識地球形狀の過程:古代(憑直覺)——“天圓地方”;近代(觀察,麥哲倫環球航行成功)——“球 形”;現在(測量計算)——不規則の橢球體。

(麥哲倫環球航行路線: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 洋—西班牙) 3、由“站得高,看得遠”;“月食”;“站在海邊看遠方來の船,先見桅杆後見船身”;“地球の衛星照片”等 可證明地球是個球體。

二、地球の模型——地球儀1、地球儀の概念 2、地軸——假想軸 3、地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の交點,指向北極星の為北極(N),反之為南極(S)。

三、經緯線和經緯度1、緯線與緯度 (1)緯線の定義: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の圓圈。

(2)緯線の特點 A.形狀: 所有の緯線(除極點外)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有無數條) B.長度: 長短不等,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後成一點。

C.方向: 指示東西方向。

(3)緯度の劃分 赤道(0°緯線)以北為北緯,習慣上用"N"表示;由下 向上增大の是北緯;赤道以南為南緯,習慣上用"S"表示;由上向下增大の是南緯。

南北緯各劃分 90°;南北極分別為 90°S 和 90°N。

(4)低中高緯度の劃分 低緯度:0°~30° 中緯度:30°~60° 高緯度:60°~90° (5)南北半球の劃分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所有北緯均位於北半球,所有の南緯均位於 南半球。

2、 經線和經度 (1)經線の定義: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並同緯線垂直相交の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

初一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初一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球体。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纬线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

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

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纬度经度起止度数0°(0°纬线叫赤道)一90 °N/S0°(0°经线叫本初子午线)一180 °代号北纬一N,南纬一S东经一E,西经一W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N , 1、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E,赤道以南为南纬S;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 ;2、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2、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E,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S o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E,半球划分赤道分南、北半球20 °W和160 °E分东、西半球4、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 °。

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 °N、南极点90 °S oJttK北X洲,亦逍' rh西半球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 °W、160 °E o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利用经纬网定位。

北半球北半球北蟻曲半球南半球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5题。

要会判断A、B两点的经纬度。

北极两半球东半球乘半球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2、地球的公转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 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本节导读】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初一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时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量:测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mm(毫米),一般每天8时和20时各测量一次,测量结果之和为日降水量。

(注:日平均气温取四时刻的平均值,日降水量取两时刻的和)3.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分布情况p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全年少雨)温带海洋(常年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夏季多雨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区(全年少雨区)亚热带季风(夏季多雨区)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区)热带草原(夏季多雨区)热带雨林(全年多雨)4.影响气候的因素⑴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低纬降水多、高纬降水少⑵海陆:距海近多雨、距海远少雨;距海近温差小、距海远,温差大⑶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摄氏度);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⑷洋流: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减温减湿⑸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修水库则风调雨顺旱涝灾害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形成温室效应,冰雪融化、水温上升,引发洪涝灾害气候也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5.能通过气温降水图判断气候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①判断南北半球(或最低)气温月份6、7、8三个月气温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南半球②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温带气候最热月2000mm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夏雨型热带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0人口增长;=0人口不增不减;。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1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1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复习有利于地理知识的系统化。

下面是为大家整编的人教版七班级上地理复习提纲,感谢欣赏。

人教版七班级上地理复习提纲(一)地形1.五种地形特征平原:地面起伏小,海拔低于200米;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高原:地面起伏小,坦荡,海拔较高,边缘陡峻;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地:地面崎岖,海拔高,大于500米,坡度陡沟谷深;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两大山脉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丘陵:地面崎岖,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坡度较小;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且较平坦,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2.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亚洲: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大。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最低;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低矮的高原和山地,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南美洲:西部山地、东部中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大洋州: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南极洲:冰雪覆盖,平均海拔最高3.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海岭,坡度最平缓的是大陆架,最陡的是大陆坡,最深的是海沟,面积最大的是海盆,最年轻的是海岭。

人教版七班级上地理复习提纲(二)、陆地和海洋1.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地表71%是海洋,29%是陆地。

地表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海洋的面积都大于陆地的面积)。

2.陆地和海洋的类型:(阴影为陆地)A是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B是半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C是岛屿,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D是大洋E是海峡F是海湾3.七大洲的分布(按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
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纬线经线
4、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

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 、南极点90°S 。

5、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 、160°E 。

6、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 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5题。

要会判断A 、B 两点的经纬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 地球的自转
2、 地球的公转
地球上的五带
第三节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会判别方向、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比较比例尺大小、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8页,第2题、第4题、第5题。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
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2、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
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15页,第④小题。

例如解释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气候是
长时间的、稳定的。

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

(了解
即可)
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
雨。

在图上看到地面一处是绿色,表示当地天气晴朗(卫星云图如右图)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

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4、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5、
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气温最低(4时左右)气温的变化
(课本p51图)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
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
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两大题。

降水主要还要掌握课本P56活动题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小雪中雪大雪
6、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主要掌握下面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
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扬州就是这种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中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掌握地理填充图册上P19的第1题、第2题的①(画图尤其要掌握)、③、④P21的第4题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和人种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课本P65页活动题2(计算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并完成题目)
2、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稀疏);从地形因素分析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3、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堵塞、人均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4、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
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但为什么美国(属于美洲)这些不是非洲的国家会有黑人分布?是因为欧洲殖民者发现美洲新大陆,要开发美洲,从非洲掳掠了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所以现在美国的很多黑人的祖先都是当时的黑奴。

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23第2题,P24的第4题的②、③,P25的①、②
第二节语言和宗教
5、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6、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和特点
如阿拉伯地区(即西亚和北非)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如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宗教活动场所是清真寺;
欧洲和美洲的人多信奉基督教,如英国和美国等,宗教活动场所是教堂;
东亚、东南亚一些人(如泰国人)信奉佛教,佛教多佛寺。

地理填充图册P26页第1题、第2题的②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7、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自然资源、土壤、交通、位置
聚落的形成条件
(课本P80图)人文条件:历史文化、宗教、政策
聚落的形成条件了解即可,主要会使用聚落形成条件来进行分析
8、读右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三地为什么能形成聚落?
2、假设你是本地区的城市建设局长,你会选三
地中哪个建设城市?并且阐明你的理由?
答:1、三地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河流)
2、选2.因为2位于河流交叉口,交通更加便利;位置佳,距离1和3都很近,便于人力和物力的集散,方便沟通;平坦的地表更多,比1和3更加开阔,发展空间较大。

9、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现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第五章发展和合作
一、国家和地区
1、世界面积位居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世界人口位居前三位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

3、地跨两洲的国家,例如埃及(跨亚非)、土耳其(跨亚欧)、俄罗斯(跨亚欧)。

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比较
1、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