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牙龈炎患者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的研究
《牙龈卟啉单胞菌的RPA-LFS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牙龈卟啉单胞菌的RPA-LFS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一、引言牙龈卟啉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口腔致病菌,与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对于预防和治疗牙周病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RPA-LFS(重组聚合酶链式反应-环介导荧光扩增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检测技术,在病原菌检测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基于RPA-LFS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快速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1)牙龈卟啉单胞菌样本:收集自牙周病患者口腔样本。
(2)RPA-LFS试剂盒:包括重组聚合酶、引物、环介导荧光扩增试剂等。
(3)其他实验耗材:如离心管、移液器、PCR仪等。
2. 方法(1)样本处理:将收集的口腔样本进行适当处理,提取出其中的DNA。
(2)引物设计:根据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3)RPA-LFS反应体系建立:将重组聚合酶、引物、环介导荧光扩增试剂等加入到反应体系中,进行RPA-LFS反应。
(4)结果分析:通过PCR仪对反应产物进行荧光检测,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牙龈卟啉单胞菌。
三、实验结果1. 特异性检测采用RPA-LFS方法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够准确区分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其他口腔致病菌。
2. 灵敏度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浓度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样本,评估RPA-LFS方法的灵敏度。
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在较低的菌落浓度下实现准确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3. 实际应用将RPA-LFS方法应用于牙周病患者的口腔样本检测中,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且准确率较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讨论本文建立的基于RPA-LFS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快速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研究进展
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研究进展喻丽;葛颂;冯馨仪;温玉洁【摘要】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 gingivalis)是牙周感染最重要的致病菌,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其致病性归因于一系列毒力因子如菌毛、荚膜、脂多糖、牙龈蛋白酶等。
相关毒力因子的致病机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本文就牙龈卟啉单胞菌表面结构菌毛、荚膜及菌体分泌脂多糖、牙龈蛋白酶等重要致病因子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牙周炎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期刊名称】《口腔疾病防治》【年(卷),期】2016(024)005【总页数】4页(P314-317)【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荚膜;脂多糖;牙龈蛋白酶【作者】喻丽;葛颂;冯馨仪;温玉洁【作者单位】[1]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遵义563003;[2]遵义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牙周炎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是牙周组织感染最重要的致病菌,是不酵解糖的革兰阴性专性厌氧菌[1]。
牙龈卟啉单胞菌可利用其菌体表面菌毛、荚膜等结构粘附、定植于牙周组织和龈下菌斑表面后,入侵宿主组织细胞,进一步发挥毒力作用。
牙龈卟啉单胞菌菌体分泌脂多糖、牙龈蛋白酶、吲哚、有机酸等毒力因子直接破坏牙周组织,且这些毒力因子能够活化宿主的多种防御细胞,引发牙周组织局部免疫反应,使防御细胞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导致牙周组织的继发性损伤。
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最重要的毒力因子菌毛、荚膜、脂多糖、牙龈蛋白酶的相关致病机制对牙周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牙龈卟啉单胞菌表面的菌毛(fimbriae)是毒力因子之一,是细菌表面丝状突起,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粘附于牙周组织起了重要的作用[2]。
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能够直接粘附于牙周组织,并能通过和菌斑生物膜中的细菌发生共聚作用,增加菌斑内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参与菌斑生物膜的形成,从而增强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致病性。
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素研究进展
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素研究进展毛骁俊(综述);唐子圣(审校)【摘要】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与口腔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
近年来研究证实,牙龈素、菌毛和脂多糖是牙龈卟啉单胞菌最重要的毒力因子,在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中牙龈素在介导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
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就牙龈素的分子结构、基因多态性、毒力作用及其抑制剂等作一综述。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mmon oral disea-ses.Recent studies indicate that gingipains, pili and lipopolysaccharid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virulence factors of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Gingipain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interaction of bacterial and host.This article is committed to review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molecular structure, gene polymorphism, toxicity and inhibitors of gingipains in re-cent years.【期刊名称】《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4页(P745-747,700)【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素;基因多态性;抑制剂【作者】毛骁俊(综述);唐子圣(审校)【作者单位】上海20001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体牙髓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0.2牙龈素是牙龈卟啉单胞菌最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在介导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2]。
牙龈素的致病性及临床意义研究
牙龈素的致病性及临床意义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是一种重要的牙周致病菌,与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等牙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牙龈素(gingipains)是 Pg 产生的一组半胱氨酸蛋白酶,包括精氨酸牙龈素(argininegingipain,Rgp)和赖氨酸牙龈素(lysinegingipain,Kgp)。
牙龈素在 Pg 的致病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牙周组织造成破坏,并影响宿主的免疫反应。
深入研究牙龈素的致病性及临床意义,对于牙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牙龈素的结构与功能牙龈素是由 Pg 分泌的一种蛋白酶,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具有特定的结构和酶活性。
Rgp 和 Kgp 都包含一个催化结构域和一个黏附结构域。
催化结构域负责水解蛋白质底物,而黏附结构域则有助于牙龈素与宿主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成分的结合。
牙龈素能够水解多种蛋白质底物,包括胶原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以及免疫球蛋白、补体成分等宿主的免疫相关蛋白。
通过水解这些底物,牙龈素破坏了牙周组织的完整性,促进了 Pg 的侵袭和定植。
二、牙龈素的致病性(一)破坏牙周组织牙龈素对胶原蛋白的水解作用是导致牙周组织破坏的重要机制之一。
胶原蛋白是牙周组织中的主要结构蛋白,牙龈素能够降解胶原蛋白的纤维结构,使其失去支撑作用,从而导致牙龈组织的萎缩和牙槽骨的吸收。
此外,牙龈素还能水解纤维连接蛋白和层粘连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破坏牙周组织的细胞外基质网络,进一步加剧了牙周组织的破坏。
(二)抑制宿主免疫反应牙龈素能够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从而帮助 Pg 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
例如,牙龈素可以水解免疫球蛋白,使其失去免疫活性,从而降低宿主的体液免疫反应。
牙龈素还能降解补体成分,干扰补体系统的激活和功能,抑制宿主的细胞免疫反应。
通过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Pg 能够在牙周组织中持续存在和繁殖,加重牙周疾病的进展。
牙龈卟啉单胞菌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
牙龈卟啉单胞菌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苗晨琛;白朋元;白国辉(综述);刘建国(审校)【摘要】Periodontitis is the disease of bacterial infection in periodontium and it is the most leading reason for adult tooth loss.The research on effective and reliable vaccine t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eriodontitis has become a hot spot.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riodontitis.In this re-view,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g periodontitis related gene vaccine in recent years is introdued.%牙周炎是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亦是导致成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菌斑微生物是引发牙周炎的始动因子,因此,研究有效和可靠的疫苗来防治牙周炎逐渐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
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牙周炎基因疫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期刊名称】《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年(卷),期】2016(026)005【总页数】5页(P313-317)【关键词】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基因疫苗【作者】苗晨琛;白朋元;白国辉(综述);刘建国(审校)【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贵州省高等学校口腔疾病研究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遵义 563000;遵义医学院贵州省高等学校口腔疾病研究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遵义563000;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广东珠海 519000;遵义医学院贵州省高等学校口腔疾病研究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遵义 563000; 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生物学研究中心,贵州遵义 563000;遵义医学院贵州省高等学校口腔疾病研究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遵义 5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0.1[Chinese Journal of Conservative Dentistry,2016,26(5): 313]牙周炎是一组病因复杂的炎症破坏性疾病,其炎症发展过程由牙龈向深层扩散到牙周膜、牙槽骨,最终导致牙体脱落。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牙龈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牙龈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特征为牙龈组织的慢性炎症和组织破坏性损伤。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一种在口腔中广泛存在的厌氧菌,与牙周炎的发病关系密切。
该菌能够产生大量的细菌胞外聚集素和毒素,促进口腔细菌生长和黏附,进而引起牙周炎的发生。
牙周炎病变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牙龈组织中大量增加,会导致牙周组织向深层结缔组织的破坏,影响牙周组织的稳定性,加重炎症反应,严重者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
因此,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探索牙周炎的发病机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牙龈卟啉单胞菌对牙龈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牙周炎的发病机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建立口腔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的小鼠模型。
选择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5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口腔牙龈卟啉单胞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2.采集牙龈组织,制备组织切片。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组织中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情况。
4.利用文库筛选出一种与MMP-2和MMP-9表达调控相关的miRNA,采用miRNA mimics和inhibitors对小鼠口腔卟啉单胞菌感染模型中牙龈组织细胞进行转染,观察MMP-2和MMP-9表达变化及相应的功能变化。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探究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牙周炎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细菌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正畸治疗病人牙周状况影响的研究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正畸治疗病人牙周状况影响的研究郭杨;张运奎;张玉杰;肖水清【摘要】AIM: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 and the periodontalrnstatus of orthodontic patients. METHODS: Gingival erevicular fluids (GCF) were collected from 41 orthodontic patients with gingival inflammation, 20 periodontally healthy patients and 35 chronic periodonlilis patients. 16SrDNA PCR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Pg from the sampl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g and clinical index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s of Pg from orthodontic, periodontally healthy and chronic periodontitis groups were 70. 73% , 35.00% and 85.71% respectively. Pg was significantly more prevalent in orthodontic group than in periodontally healthy group, and periodontitis group showed the highest detection rate of Pg ( P < 0. 05 ).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detection rate of Pg and gingival index (P<0.05). CONCLUSIONS: Porphy-romonai gingivalis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s dur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In the course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or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oral care should be enhanced.%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对正畸治疗病人牙周状况的影响,以便有效地控制正畸过程中牙龈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避免不可逆性的牙周损害.方法:收集41例正畸治疗中发生牙龈炎性反应的病人、20例正畸治疗前牙周健康者和35例慢性牙周炎病人的龈沟液标本,应用16SrDNA PCR技术检测各样本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GI)之间的关系.结果: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别为:正畸治疗组70.73%、正常对照组35.00%、牙周炎组85.71%;正畸治疗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牙周炎组显著高于正畸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出率随着牙周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与牙龈指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与正畸治疗中的牙龈炎性反应和发展密切相关.【期刊名称】《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年(卷),期】2012(022)006【总页数】4页(P335-338)【关键词】正畸治疗;牙龈卟啉单胞菌;PCR技术;牙周炎【作者】郭杨;张运奎;张玉杰;肖水清【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口腔学院,滨州256603;山东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济南250001;滨州医学院口腔学院,滨州256603;山东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济南2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0.2[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2,22(6):335][Chinese Journal of Conservativedentistry,2012,22(6):335]固定矫治器以其高效和精确性而成为临床普遍采用的矫治装置,但由于其结构复杂,戴用后会妨碍病人的口腔清洁,导致食物残渣滞留、菌斑附着增加,易引起牙龈的局部炎性反应。
青少年正畸治疗早期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毒力因子牙龈蛋白K的变化研究
青少年正畸治疗早期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毒力因子牙龈蛋白K的变化研究朱明珍;韩志强;张玉杰;肖水清;张丽【摘要】目的: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毒力因子牙龈蛋白K 在青少年正畸治疗早期的变化。
方法随机收集青少年正畸牙龈正常者45例,分别取矫治器戴入前,戴入后1、2、3、6个月龈沟液标本,应用16S rDNA PCR 技术检测各样本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毒力因子牙龈蛋白K;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及牙龈蛋白K 各组间检出率比较用χ2检验;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蛋白K 的检出率与牙龈炎症之间的关系用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
结果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矫治前与戴入后1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与2个月、3个月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戴入后1个月与2个月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牙龈蛋白K 在矫治器戴入前与戴入后1个月、6个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戴入后2个月、3个月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从第2个月开始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牙龈蛋白K 的检出率下降,到6个月时检出率已基本接近矫治器戴入前。
结论青少年正畸治疗过程中在矫治器戴入早期可引发牙龈卟啉单胞菌及牙龈蛋白K 的增加,出现牙龈炎症反应,当增加到一定时间即2个月后开始逐渐下降,到6个月时已基本接近矫治器戴入前。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porphyromonasgingivalis and its virulence factor gingipain K dur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Methods Totally 45 orthodontic healthy teenagers were randomly chosen from the orthodontics department. Givgival crevicu-lar fluid before orthodontic treatment,in the first,second,third and sixth month after treatment were collected simultaneouslyat each time point. 16S rDNA PCR technique was used todetect porphyromonasgingivalis and its virulence factor gingipain K. SPSS 17. 0 soft-ware packag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detection rates of porphyromonasgingivalis and gingipain K between groups were com-pared by χ2 . The correlation of the detection rates and gin gival inflammation was analyzed by Spearman. Results Porphyromonasgingi-valis before treamen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orm that in the first month after treatment (P < 0. 05),and demonstrat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at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month(P < 0. 01). Difference was also found between the first month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second month after treatment. As for gingipain K,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fore treatment,the first month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sixth month after treatment,whil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second month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third month after treatment(P < 0. 05). Since the third month after treatment,the rate of porphyromonasgingivalis and gingipain K had decreased, and in the sixth month after treatment,it approached the level before treatment. Conclusions During the early process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porphyromonasgingivalis and gingipain K may increase and can lead to inflammatory reaction. Started from the second month after treatment,it began to decline and it basically approached the level before treatment in the sixth month.【期刊名称】《口腔医学》【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5页(P623-627)【关键词】正畸治疗;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蛋白K;牙龈炎【作者】朱明珍;韩志强;张玉杰;肖水清;张丽【作者单位】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山东济南250001;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山东济南 250001;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山东济南 250001;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山东济南 250001;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山东济南 2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Changes ofporphyromonasgingivalis and its virulence factor gingipain K dur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ZHUMingzhen,HANZhiqiang,ZHANGYujie,XIAOShuiqing,ZHANGLi.(DepartmentofOrthodontics,Ji′nanStomatologicalHospital,Ji′nan 250001,China)Key words:orthodontictreatment;porphyromonasgingivalis; gingipain K; gingivitis作者单位: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山东济南(250001)通信作者:肖水清 Tel:(0)155****0659E-mail:***************张丽Tel:(0)155****0577E-mail:*****************正畸治疗过程中由于矫治器的戴入,刷牙不彻底,造成菌斑大量堆积,是正畸治疗中发生牙龈炎性反应的主要原因[1]。
妊娠期龈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表达水平
妊娠期龈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表达水平任讯;彭敏;廖娟;田鲲【期刊名称】《西部医学》【年(卷),期】2016(28)3【摘要】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在不同孕期的妊娠期龈炎中的作用,为妊娠期龈炎的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依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口腔健康基本调查方法,对240例妊娠期龈炎妇女进行口腔检查,评估并记录相应的牙龈健康指标(GI、SBI)和牙体健康指标(DMFT、DMFS);采集龈沟液标本,用PCR技术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表达水平.结果早孕/中孕/晚孕3组中,晚孕组的牙龈指标(GI=1.28±0.35,SBI=0.89±0.37)最高(P<0.05),患龋指标(DMFT=1.85士0.98,DMFS=2.90±1.82)最高(P<0.05),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数量最多(P.gCT=0.0521±0.0017,P<0.05).早孕/中孕/晚孕3组中,牙龈指标GI,SBI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数量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怀孕的时间越长,妊娠期龈炎的症状越严重,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数量也越多,推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妊娠期龈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总页数】4页(P396-398,402)【作者】任讯;彭敏;廖娟;田鲲【作者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成都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14;R781.4+1【相关文献】1.正畸牙龈炎患者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的研究 [J], 张体勇;孙玉刚;张玉杰;肖水清2.正畸牙龈炎患者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岛Rag基因的检测及其致病性分析 [J], 王建宁;张玉杰;肖水清3.青春期龈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牙龈蛋白酶K的表达 [J], 陈旭;潘亚萍;宗志红4.青春期牙龈炎牙龈卟啉单胞菌ra g位点基因分型与致病力分析 [J], 于淼;李倜;张玉杰;李智5.正畸牙龈炎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表达及其与龈沟液MMP-2、IL-1β、sICAM-1水平和牙周健康状况的关系 [J], 黄东烜;雷琳;王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牙龈卟啉单胞菌rag位点基因分型与细菌致病力的关系研究
牙龈卟啉单胞菌rag位点基因分型与细菌致病力的关系研究郭兴怀;张晓萍;李应续【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6(038)014【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 P.gingivalis ) rag locus genotyping and bacterialvirulence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in whom 3 specimens were celleted in every subject ,a total of 150 specimens , subgingival plaques were collected , cultured pathogens by means of BHI plates were detected by RT-PCR for identifyingP .gingivalis strain in rag locus different genotypes .According toP.gingivalis strain in rag locus different genotypes ,which was divided into R1,R2,R3,R4 grpups and control group,then bacterial virulence was detected in the four groups .Results Among 150 specimens ,109 specimens were P .gingivalis positive , in which type rag-1 detection rate in R1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three groups ( P <0.01), next rag-3 typ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R 3 group and R2,R4 groups ( P <0.05).The levels of LPS, LBP, mCD14, MMP-8 and MMP-9 in R1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3 groups ( P <0.05 or P <0.01), next rag-3 typ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R 3 group and R2,R4 groups ( P <0.05).The levels of LPS,LBP, mCD14 in R2 group we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R4 group ( P<0.05),however,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MMP-8 and MMP-9 between two groups ( P >0.05).Conclusion Amiong different P.gingivalis strain rag sites genotypes ,the bacteria virulence is the strongest in rag-1 type, followed by a rag-3 type,however, the bacteria virulence is relatively weaker in rag-2 type and rag-4 type.%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rag位点基因分型与细菌致病力的关系。
RPC技术检测儿童龈炎中的卟啉单胞菌
RPC技术检测儿童龈炎中的卟啉单胞菌
金笑一;杨圣辉;张春梅;杨新海;王申五
【期刊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1999(11)2
【摘要】根据牙龈卟啉单胞菌特异的纤毛亚单位蛋白结构基因,设计一对寡核苷
酸引物,采用PCR扩增了131bp特异片段,实验证明,PCR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不仅特异、敏感、而且快速,从而显示了较好的优越性。
用该引物,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儿童龈炎中的分布。
经PCR检测46例龈下菌斑标本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结果表明:24例标本PCR为阳性;对照组46例标本中,牙龈卟啉单胞菌仅有5例为阳性,儿童龈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出率明显高出正常组(p>0005)。
提示用PCR检测儿童龈炎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105-106)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纤毛;龈炎;儿童;PCR
【作者】金笑一;杨圣辉;张春梅;杨新海;王申五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8.3
【相关文献】
1.正畸牙龈炎患者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岛Rag基因的检测及其致病性分析 [J], 王建宁;张玉杰;肖水清
2.青春期龈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牙龈蛋白酶K的表达 [J], 陈旭;潘亚萍;宗志红
3.青春期龈炎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kgp基因的调查分析 [J], 佟伟利;马镜萍
4.青春期龈炎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kgp基因的调查分析 [J], 佟伟利
5.青春期龈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测 [J], 陈旭;许学斌;潘亚萍;李彦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啮齿动物模型在牙龈卟啉单胞菌研究中的应用
啮齿动物模型在牙龈卟啉单胞菌研究中的应用
李云鹏
【期刊名称】《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年(卷),期】2010(020)010
【摘要】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是目前公认的牙周致病菌,直接接种于啮齿动物(rodents)会诱发动物感染.应用不同的啮齿动物模型,可模拟Pg所致牙周炎的各个病程阶段,如细菌的定植和增殖;细菌入侵;宿主免疫和炎症反应;以及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及修复等过程,因而啮齿动物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验证病因假设以及鉴定Pg毒力特性和宿主的反应等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啮齿动物模型在Pg病原特性的研究中的应用日趋多样化.该文就啮齿动物模型在Pg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总页数】4页(P600-603)
【作者】李云鹏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病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0.2
【相关文献】
1.正畸牙龈炎患者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的研究 [J], 张体勇;孙玉刚;张玉杰;肖水清
2.正畸牙龈炎患者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岛Rag基因的检测及其致病性分析 [J], 王建宁;张玉杰;肖水清
3.免疫磁分离技术在电化学测菌法特异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中的应用 [J], 裴振华;施生根;牛忠英;史亮;汤楚华
4.应用电化学测菌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初步研究 [J], 裴振华;朱涛;施生根;温颖;汤楚华;熊春阳
5.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对中间普氏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J], 马晟利;王丹;闫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牙龈卟啉单胞菌侵入口腔上皮细胞后基因表达变化的初步研究
牙龈卟啉单胞菌侵入口腔上皮细胞后基因表达变化的初步研究成伟;王洁;孔令雪;齐霞;吴亚菲;赵蕾【摘要】AIM: To identify the specific pathogenic genes of P. Gingivalis during the invasion of oral epi-rnthelial cells by differential displa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technology. METHODS: Total RNAs of P. Gingivalis ATCC 33277 from control and infected KB cells were isolated. cDNA was synthesized and differential displa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technology was performed to display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cDN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specific cDNA electrophoretic bands expressed by P. Gingivalis from infected cells were harvested and amplified subsequently. The gene sequences were analyzed and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gene information from Nucleotide BLAST. RESULTS:Three potential specific pathogenic genes were identified, and were named as HX 01, HX 02 and HX 03. The homologous search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omology between HX 01 and P. Gingivalis ABC transporter gene encoding PG 0683 , HX 02 and P. Gingivalis PepO gene encoding PG 0159 were 96% and 97% respectively, while none of the known gene was matched with HX03. CONCLUSION: Invasion into KB cells could regulate the gene expression of P. Gingivalis. Three genes differentially regulated by P. Gingwalk were associated with ABC Transposons, PepO transmembrane protein and protein of unknown function, which suggested that ABC Transposons and PepO transmem-brane protein might play a role during the invasion of host cells by P. Gingivalis.%目的:采用差异显示反转录PCR技术,比较牙龈卟啉单胞菌侵入口腔上皮细胞后基因表达的变化,初步筛选与细菌侵入宿主细胞相关的毒力致病基因.方法:提取纯培养状态和侵入KB细胞后的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 33277细菌总RNA;反转录PCR技术显示cDNA表达条带;筛选并回收差异表达条带,二次扩增cDNA,经测序和BLAST同源性比对,初步分析细菌侵入KB细胞后表达差异基因的功能.结果:共筛选获得3条牙龈卟啉单胞菌侵入KB细胞后表达存在差异的基因HX 01、HX 02、HX 03;BLAST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HX 01与牙龈卟啉单胞菌ABC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G 0683具有96%的同源性;HX 02与牙龈卟啉单胞菌PepO)编码基因PG 0159具有97%的同源性;HX 03未找到类似同源性基因序列.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在侵入KB细胞后发生了细菌毒力基因的表达变化,跨膜蛋白ABC转座子和PepO可能参与细菌侵入宿主细胞的致病过程.【期刊名称】《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年(卷),期】2012(022)011【总页数】5页(P641-645)【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口腔上皮细胞;侵入;差异显示PCR【作者】成伟;王洁;孔令雪;齐霞;吴亚菲;赵蕾【作者单位】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周科;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0.2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是一种可破坏牙周组织的G-专性厌氧菌,它广泛存在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中,是公认的牙周主要致病菌[1]。
牙龈卟啉单胞菌Kgp DNA疫苗防治牙周炎的实验研究
牙龈卟啉单胞菌Kgp DNA疫苗防治牙周炎的实验研究王甜甜;朱丽娜;王志峰;蓝菁【期刊名称】《潍坊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1【摘要】目的构建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Kgp DNA疫苗真核表达质粒,并对Wistar大鼠进行免疫接种,分析和评价其对牙周炎的免疫效果。
方法将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33277 Kgp基因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连接至真核表达质粒pVAX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kgp;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接种pVAX1-Kgp和pVAX1,绑线法构建牙周炎模型,记录各组牙周状况,免疫前后收集大鼠唾液和血清样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唾液中sIgA和外周血中IgG抗体水平。
结果 A组牙周软组织炎症和牙槽骨吸收明显低于B组,且A组动物sIgA和IgG抗体较未免疫前明显增高(P<0.05),较B组显示出更高的抗体水平(P<0.05)。
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Kgp基因疫苗可诱导牙周炎大鼠产生有效免疫应答,对实验性牙周炎起到明显保护作用。
【总页数】3页(P35-37)【关键词】牙周炎;牙龈蛋白酶K;DNA疫苗;抗体【作者】王甜甜;朱丽娜;王志峰;蓝菁【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山东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山东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2【相关文献】1.牙龈卟啉单胞菌精氨酸特异性牙龈素基因疫苗预防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炎的实验研究 [J], 李传花;王志峰;朱丽娜;范欣;蓝菁2.青春期龈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kgp基因型的研究 [J], 陈旭;刘洁;潘亚萍3.青春期龈炎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kgp基因的调查分析 [J], 佟伟利;马镜萍4.大鼠实验性牙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rgpB和kgp变化的研究 [J], 邢石峰;潘春玲;赵戬;潘亚萍;钟鸣5.不同牙周状态下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kgp基因差异研究 [J], 李琛;刘静波;潘亚萍;林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固定矫治器拆除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定量检测和牙周临床指标的变化的开题报告
固定矫治器拆除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定量检测和牙周临床指标的变化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固定矫治器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矫正方法,它通过在牙齿表面固定金属托槽和钢丝,来调整牙齿的排列和咬合。
然而,该过程中会导致牙菌斑的增加和口腔环境的变化,从而增加口腔疾病的风险。
卟啉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病原菌,需要特别关注其在固定矫治器拆除后的定量检测和影响。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固定矫治器拆除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定量检测情况和牙周临床指标的变化,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依据。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拆除固定矫治器的患者。
2. 研究过程:将拆除固定矫治器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在拆除固定矫治器后,接受卟啉单胞菌的定量检测和牙周临床指标的评估,对照组患者只接受牙周临床指标的评估。
检测卟啉单胞菌的方法为采集牙齿表面菌落,进行细菌培养和PCR扩增。
牙周临床指标主要包括牙周袋深度和牙龈出血指数等。
3. 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采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统计得出卟啉单胞菌检测结果和牙周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
四、预期结果通过对固定矫治器拆除后患者的卟啉单胞菌检测和牙周临床指标的评估,预计能够得出以下结论:1. 拆除固定矫治器后,患者的牙周临床指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2. 拆除固定矫治器后,患者口腔中的卟啉单胞菌存在数量上的差异。
3. 固定矫治器使用的持续时间和牙周临床指标、卟啉单胞菌数量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五、结论与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对固定矫治器拆除后的卟啉单胞菌定量检测和牙周临床指标的评估,能够建立相关的牙齿矫正后的口腔健康保护方案,在牙齿矫正过程中进行相关的口腔护理和预防,促进患者口腔健康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要 】 目的 探讨 正畸过程 中牙 龈卟啉单 胞菌及致病岛 r a g 基 因与牙龈 炎症程度 的相关关 系 , 分析其 在正
畸牙龈炎发生发展 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 1 0 2例来 自济南 市 口腔 医院正畸科 和 口腔 内科 患者组成 正畸牙龈炎 组
・
2 2・
北 京 口腔 医 学
2 0 1 4年 第 2 2卷 第 1 期
B e i j i n g J o u na r l o f S t o ma t o l o g y F e b r u a r y 2 0 1 4, V o 1 .2 2, N o . 1
正 畸牙 龈 炎 患 者 龈 沟 液 中牙龈 卟啉单 胞 菌及 致病 岛 r a g基 因 的研 究
i s l a n d - r a g g e n e a n d g i n g i v i t i s . Me t h o d s E i g h t y — t w o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g i n g i v i t i s f r o m D e p a r t me n t o f O r t h o d o n t i c s ( 5 7 c a s e s ) a n d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r a l Me d i c i n e ( 2 5 c a s e s )a n d 2 0 c o n t r o l s w e r e i n c l u d e d i n t h i s s t u d y . T h e c l i n i c a l i n d e x e s w e r e r e c o r d e d a n d g i n g i v a l c r e v i c u l a r l f u i d( G C F )w a s c o l l e c t e d . P o r p h y r o m o n a s g i n g i v a l  ̄a n d p a t h o g e n i c i t y i s l a n d s r a g g e n e w e r e
【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致病岛 r a g 基因; 多重 P C R
【 中图号】 R 7 8 0 .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6 - 6 7 3 X ( 2 0 1 4 ) 0 l - 0 0 2 2 - 0 5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t h e P o r p h y r o mo n a s g i n g i v a l i s a n d p a t h o g e n i c i t y i s l a n d s r a g g e n e i n g i n g i v a i c r e v i c u l a r f l u i d ( GC F) o f o r t h o d o n t i c p a t i e n t s wi t I I g i n g i v i t i s Z H A N G n一 , S U N Y u 一 , Z H A N G Y u - j i e , X I A O S h u i — q i n g .F o u r t h H o s p i t a l o fZ a o z h u a n g , Z a o z h u a n g 2 7 7 5 0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0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P o r p h y r o m o n a s g i n g i v a l i s a n d p a t h o g e n i c i t y
明显高于对照组, 牙周炎组高于正畸牙龈炎组和对照组, 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 ( 2 = 1 5 . 9 1 8 , P< 0 . 0 0 1 ) , 6 5 例牙
龈卟啉单胞菌 阳性 患者临床标本 , 扩增 出 r a g 基 因的有 5 2例 , 其 中正 畸牙龈炎组 2 9例 ; 对照组 1例 ; 牙周炎 组 2 2 例, 正畸牙龈炎组明显高于对 照组 , 牙周 炎组 高于正 畸牙 龈炎组 和对 照组 , 三者 之 间有显 著性差 异 ( =2 2 . 5 9 3 , P< 0 . 0 0 1 ) 。结论 牙龈卟啉单胞茵致病 岛 r a g 基 因与正 畸治疗 中牙龈炎性反应密切相关。
( 5 7 例) 、 对照组 ( 2 O 例) 、 牙周炎组 ( 2 5 例) , 并记 录其各 临床指标 , 分别采 集牙周袋 最深处或龈 沟液标本 , 采用 1 6 S
r D N A P C R和多重 P C R对牙龈卟啉单 胞菌 及致 病岛 r a g 基 因进 行检测 , 分 析其与 临床指标 的关 系。结果 1 0 2例 患者临床标本 , 共扩增 出牙龈 卟啉单胞 菌 6 5株 , 其 中正畸牙龈炎组 3 5株 ; 对照组 7株 ; 牙周炎组 2 3株 , 经 p e a r ma n 等级相关分析 , 牙龈 卟啉单胞 菌检 出率 与牙 龈指数之间存在 明显 的正相 关关系 ( P< 0 . 0 1 ) 。正畸牙 龈炎组检 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