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的建筑特点
三坊七巷旅游景点介绍
三坊七巷旅游景点介绍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区保留较为完整的传统民居建筑群体,迄今已有近500年历史,是中国以坊巷为脉络构建起的最大传统
民居建筑群。
街区内有50多条古街巷,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
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南起南后街,北到杨桥路,东临教场中路,西至金鱼巷。
东西宽约20米,南北长约8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中国目前保持最完整的古城街区之一。
三坊七巷内原有10条坊、7条巷,现保存较好的有3条,
分别是:杨桥巷、郎官巷和塔巷。
杨桥巷因宋朝时有一座“杨桥”而得名。
郎官巷原是明朝户部尚书郎中王恕的宅邸。
王恕曾在福州任过知府。
宅子被毁后,人们在原址建了一座郎官亭以示纪念。
塔巷原是清朝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的故居,在清朝被改为塔巷。
清朝时,塔前有一座三层楼高的宝塔(即七塔寺),因此得名“塔前塔”。
—— 1 —1 —。
三坊七巷建筑的描写
三坊七巷建筑的描写三坊七巷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古老的街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
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传统建筑。
在三坊七巷里,每一个建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展现了福州独特的历史文化。
三坊七巷的建筑以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为主。
这些建筑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斗拱技术,使建筑更加稳固耐用。
这些木结构建筑的外墙多采用了红色的砖块,给人一种古朴而又温暖的感觉。
在夏天,这些红色的建筑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炫目。
三坊七巷的建筑还采用了传统的屋顶风格。
这些屋顶多为青瓦,呈现出一种古老而庄重的气息。
在阳光下,这些青瓦在绿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
同时,这些屋顶还采用了特殊的角度设计,使得雨水可以顺利地流下,起到了防水的作用。
三坊七巷的建筑还注重了细节的处理。
建筑的门窗多采用了雕刻工艺,雕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如花鸟、人物等。
这些雕刻不仅美观,还富有文化内涵,反映了福州地区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水平。
三坊七巷的建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高低错落的院落。
这些院落通常由四合院组成,中间有一块广场,四周是各个房间。
这种建筑布局不仅使得整个建筑更加开阔,还能够有效利用空间。
同时,四合院的外墙通常都有窗户,使得房间内充满了光线,给人一种明亮而宽敞的感觉。
三坊七巷的建筑还注重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这里的建筑多依山而建,利用山势来布局。
在三坊七巷的一些建筑中,还保留了一些古老的树木,使得整个街区更具生机和活力。
走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建筑的美,还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总的来说,三坊七巷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福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
这里的建筑以传统的木结构为主,采用了斗拱技术,外墙红砖,屋顶青瓦,注重细节处理,布局合理,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走进三坊七巷,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感受到了福州的独特魅力。
三坊七巷名人故居介绍
三坊七巷名人故居介绍三坊七巷名人故居介绍一、背景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在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多文化名人。
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其文化底蕴深厚,更是拥有众多文化名人。
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主要组成部分,许多知名文化名人的故居就坐落在其中。
二、三坊七巷的历史意义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文化街区,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它是福州市传统的居民区,也是福州市政府的重点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是福建省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明清街区,也是国内少有的具有明清街区特点的城市传承文化遗产区,因此,它被誉为中国江南地区的“窗棂之一、三坊之盛、福州之大观”。
三、名人故居介绍1. 严复故居严复,清代文化名人,散文家、诗人等。
他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代表作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严复故居坐落于三坊七巷中的五凤派巷,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建筑,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故居建筑狭长、深邃,布局紧凑,是中国古文化传承的典范。
2. 郑成功故居郑成功,明朝时期的名将,著名的海上抗清英雄。
他被尊为“海上之神”,是台湾民族英雄之一。
郑成功故居位于三坊七巷中的泉秀巷,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依旧保存完好。
郑成功故居的建筑格局严谨,建筑风格独特,由此,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精髓。
3. 黄宗羲故居黄宗羲,明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化名人,他的理论为“天心说”、“人心说”和“性命守道”等的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黄宗羲故居坐落在三坊七巷的郑家大巷中,是福建省的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4. 冯雪峰故居冯雪峰,著名的诗歌、散文、小说作家,影响了一代文化名人。
他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诗人王子”。
冯雪峰故居建筑风格独特,内部布局精致,保存完好,有很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四、结语福州的三坊七巷是福建省的文化名片之一,更是中国古文化传统的重要代表之一。
三坊七巷中的多位文化名人故居,见证了福州历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丰富和独特。
福建传统民居
福建传统民居福建民居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以及一定程度上模仿宫殿式建筑的规制。
沿着蜿蜒的石板路走进那片幽静深邃、古朴淡雅的老房子中,犹如穿越时空隧道,步入了清朝盛世之中,看,那房檐下悬挂的红灯笼还没被岁月的尘埃所掩盖;听,那屋内传出来的悠扬琴声似乎还萦绕耳畔……漫步于此,你会感受到历史与文化交织而产生的独特魅力。
三坊七巷是由“三坊七巷”及周边的南后街、南大路、宫巷、塔巷、黄巷、杨桥巷等组成的街区。
位于福州市中心,北起衣锦坊,南至光禄坊,东起朱紫坊,西至杨桥巷,占地约0。
06平方公里,大小街巷格局与坊巷空间肌理依旧保留着昔日遗风。
因其独具一格的历史渊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历来被视为闽都的缩影,享有“城市山林”的美誉。
它以明清建筑为主体,汇聚了许多的名人故居、宗祠、会馆等众多的名胜古迹,保存了三坊七巷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俗风情,还有巧夺天工的古建艺术,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前往。
宁德最早的土楼是太极土楼群,数量繁多的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土楼随处可见,这些形态各异的土楼将它们自身拥有的神奇色彩展示给了每个过往行人。
站在这儿眺望远方,只见峰峦叠嶂、重岩耸翠,似乎能闻到浓浓的花香,令人流连忘返。
这里既能领略到小桥流水人家的精致风情,又可观赏刀耕火种人家的勤劳智慧。
近几年新开发的畲乡之窗也值得去一趟。
坐在竹筏船头,看两岸青山绿树,眼前碧波荡漾,仿佛回到了从前;闭上双眼,倾听微风拂面,仿若置身画卷之中;偶尔轻轻咳嗽一声,竟有人在此幽谷隐隐作乐!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无论何时来这里旅游,总能找到属于你的乐趣。
泉州素称“泉南佛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有丰富的历史文物,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三坊七巷水榭戏台讲解介绍
三坊七巷水榭戏台讲解介绍
三坊七巷水榭戏台是福州市著名的历史文化景区,也是福建省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之一。
它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始建于明代,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群。
该景区包括三坊、七巷和十三街,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水榭戏台。
水榭戏台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原名“五老庙”,后改名为“水榭戏台”,是一座集戏台、水榭、庭院于一体的建筑群。
水榭戏台的建筑风格独特,以福建传统园林建筑和南方水乡风格为主,水波粼粼、桥流曲折、亭榭连绵,形成了一个优美的水上乐园。
水榭戏台不仅是演出戏曲的场所,也是游客观赏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好去处。
在水榭戏台内,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传统戏曲表演,还可以品尝福州特色小吃、观赏古典舞蹈、参加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
此外,水榭戏台还设有图书馆、展览室等文化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
总之,水榭戏台是一座集观光、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它不仅是福州市的文化名片,也是福建省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前来游览的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传统建筑和文化,还可以感受到福州人民的热情和好客。
- 1 -。
三坊七巷简介
区群落,是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习惯上讲,我们都先说三坊后讲七巷,其实,从建筑位置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七巷后有
三坊。唐代的先民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南街,建起了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后,再 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 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 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衣锦坊
旧名通潮巷,因为它是三坊七巷街区最靠近西湖的坊巷,古时被河泽包围着。据说,当 年西湖的潮水与巷子里的沟渠相通,充满乡野情趣。到了宋代,水乡的景致逐渐消失,巷子 里又有人出仕当了大官,先是宋代陆蕴、陆藻两兄弟衣锦还乡,后来明朝王益祥当了更大的 江东提刑,为了荣耀乡里,从此改名衣锦坊。
文儒坊
原始状态下的文儒坊是一条穿过小山包的林荫道。这些小山后来都被高大的风火墙围进 了深宅大院,所以最初的名字叫山荫巷。当小山看不见,林荫又消失的时候,坊内住下的人 物个个以"鸿儒"自居,于是改名为"儒林巷",进一步将"白丁"们拒之巷外。宋时,国家最高 学府的"校长"--国子监祭酒郑穆在此安居,里人学风日盛,巷人引为自豪大笔一挥改成了" 文儒坊"。明清两代文武官员聚居于此,有明代的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以南,西通南后街。五代闽国之时,这里的居民住宅刚刚构筑成小巷的模 式,王审知的部将便在此募缘建造木制佛塔,并建有附属的寺院。后不知毁于何时。虽然官 方曾给它定名为"修文巷"、"兴文巷",后又改为"文兴里",但老百姓始终称之为"塔巷"。他们 将塔看成了小巷文化的结晶。清代,在巷内曾造半爿小塔,以示名副其实。20世纪50年代, 小塔移至巷口。
三坊七巷简介300字
三坊七巷简介300字
三坊七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老街,又称为“小老街”。
它位于东城区的崇文门外,是今天的北京人文历史风貌的象征。
三坊七巷始建于明中叶,有着悠久的历史。
历史上曾为朝廷官员和胡衡阁的居民。
它是明清时期的一处人文景观,由三坊八巷两处拆迁剩余的,组成了今天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昔日的命运很尴尬,被称为小老街,就是因为它面积小而著名。
它由三坊七巷两条老街构成:一条是前街,另一条是后街,从崇文门外直达大栅栏,是当年英国租界时削减的宫苑路线,其中穿越了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有一种特殊的建筑风格,每栋建筑皆有没有拐角,窗户和门都是圆形的,而且由于空间的限制,大部分的建筑高度都在两层以下,小巷子里的各种建筑物都挤在一起,构成了三坊七巷独特的风貌。
三坊七巷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一条景观价值很高的老街。
这里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包括传统的外国语言班、元宵节、除夕夜文艺活动、朝鲜族歌舞表演、小孩活动和其他文化节日活动。
三坊七巷也成为当地民间文化活动的一个中心,每年都会有许多文艺团体和表演团体在这里表演他们的传统文化形式,深受当地人的喜爱,也保留着相当量的民间文化遗产。
三坊七巷是一片有着悠久历史的老街,是北京人文历史风貌的象征。
它拥有传统的建筑风格,独具魅力的小巷环境,以及多种文化活
动,让人们在这里可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活力和韵味。
三坊七巷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是一处北京人文历史景观的珍宝。
373三坊七巷
阮章魁
三坊七巷简介
• “三坊七巷”建筑院落基本上以多进院落沿纵深 (南北或北南)轴线布置。正座为传统中轴对称 的平面布局,花厅以跨院为主,由园林构筑(庭 院)、书房组成。严谨对称的主座建筑与灵活变 化的园林式花厅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建筑的内部空间结构多以穿斗式木构梁架为主要 承重构件,它为建筑的内部提供了通透、宽敞、 灵活的空间,在主要敞厅位置时有采用“减柱造 法”以获得较大空间。室内外空间中的各式雕饰 构件、线条丰富了建筑的空间形式、造型和细部, 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扇面等多种形式,再以瓦,薄砖,木竹片 和泥灰等几何图案或动植物形象的窗棂。
• 美人靠:亭、榭、 楼沿可坐可凭的栏 杆,外缘附加曲形 靠背。
栏杆
• 阁楼、水池 等常设有栏
杆,以木、
石等材质常 见。
室内陈设
• 室内陈设家具有:供 桌、几、椅、凳、书 桌、书柜、梳妆台、 床、踏板等。
民国建筑
• 民国建筑有木构、砖木、砖混等形式。木构 建筑类似传统古建筑或在其上进行吊顶隔层 等改造。
花厅部分
• 花厅是三坊七巷建筑中最具生气和艺术美 感的建筑空间,常筑有假山、亭台、池沼 等,是主人休闲、读书、会客的场所。
半边亭
• 因花厅庭院空间有限, 常筑半边亭以配合假山 池沼,营造园林氛围。
雪洞、假山
• 福州传统园林以多孔海 侵石为主体,以糯米石 灰三合土为粘结材料构 筑假山。
• 井圈:指盖在水 井上的石板或石 块。心内开凿井 口,井口石的盖 板称井盖子。
一起,使梁架不至松散。
•
斗栱:是古建筑屋檐下面的一种传力构件,由相互交叉层层重叠
的斗、拱、翘、昂、升等分件组成,统一简称为斗栱。按所处部位,
描写三坊七巷的范文精选1000字_初三作文范文
描写三坊七巷的范文精选1000字_初三作文范文三坊七巷是古城里的一个特殊街区,这里拥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风格。
这里的巷子弯曲曲折,街道狭窄而古朴,处处散发着迷人的古色古香。
以下是我对三坊七巷的一些观察和感受。
首先,三坊七巷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
由于历史原因,这里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建筑。
高大的围墙将一座座古老的院落环抱着,以至于街区的内部形成了一些独立的小社区。
这些院落中的建筑既有木构建筑,也有砖石建筑,不同的建筑风格形成了属于三坊七巷的独特景观。
这里的建筑不仅保存完好,而且传承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因此成为了游客流连忘返的景点。
其次,三坊七巷的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曾经是历史名人的故居,也是文化名人的诞生地。
比如著名的清代画家郎世宁就曾经在此居住过,留下了许多美丽的字画。
同时,这里也是古城最有名的文化街区之一,街区内有许多文化纪念馆和博物馆,如“郎世宁故居博物馆”、“矮墙小巷博物馆”等。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关于古城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知识。
最后,三坊七巷也是一个美食之地。
这里汇聚了许多闽南地区的特色小吃和传统美食。
比如“福州酸汤肉”、“扁食”、“八宝粥”等都是非常有名的地方美食。
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道地的福州本地风味,品尝到独特的美食文化。
总的来说,三坊七巷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它汇聚了古城历史、文化和美食的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街区景观。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也可以品尝到美味的地方小吃。
这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希望大家有机会去探访一下。
三坊七巷研学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三坊七巷研学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三坊七巷是福州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也是福建省最具代表性的古老街区之一。
它位于福州市中心,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坊七巷保存着大量古建筑,如明清时期的民居、宗教建筑和庙宇等,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福州传统文化的风采。
本文以三坊七巷为研学主题,将深入探讨其历史渊源、文化特色以及研学价值。
通过对三坊七巷的研究,可以加深对福州历史文化的认识,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三坊七巷的研学内容,为学生的研学活动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主题,介绍了三坊七巷的研学内容。
文章结构包括了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第二部分是正文,主要包括三坊七巷的历史、研学内容一和研学内容二。
第三部分是结论,总结了三坊七巷的研学价值,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整篇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旨在全面展现三坊七巷的研学内容和价值。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三坊七巷的历史和探索研学内容,深入了解这一地区的文化、历史和人文景观,挖掘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同时,通过研究三坊七巷的研学内容,探讨如何将其纳入学校的实地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和知识积累。
文章的目的也在于激发人们对三坊七巷的研学价值和未来发展的关注,促进相关研究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2.正文2.1 三坊七巷的历史三坊七巷又称福州老街,位于福州市中心地区,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三坊七巷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反映了福州的历史文化与建筑风貌。
三坊七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形成于宋代。
当时的福州人民为了防御外敌入侵,将城市划分为“三坊七巷”,形成了狭窄的胡同和错落有致的街巷。
这些古老的街巷承载着福州的历史记忆,见证了福州的繁荣兴衰。
三坊七巷水榭戏台讲解介绍
三坊七巷水榭戏台讲解介绍
三坊七巷水榭戏台是位于福州市鼓楼区的一处古建筑群,是福州具有代表性的古老建筑之一。
它由三条南北向的坊和七条东西向的巷组成,其中还有一处池塘和一座戏台。
这座建筑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它作为福州城的一处贵族府邸存在。
后来在清代,这里成为了一个文人雅士的聚集地,吸引了众多文化名人前来游览和交流。
在此期间,这里的水榭、戏台也得到了重新修缮和扩建。
水榭和戏台是三坊七巷的两大亮点。
水榭是一座雕梁画栋的两层楼阁,建在一片宽敞的池塘中央。
它保留了古代建筑特色,同时也融入了一些现代设计元素。
戏台则是位于水榭旁边的一个露天剧场,每年都会在此举行一些戏曲演出和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三坊七巷水榭戏台作为福州市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是福州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
三坊七巷古民居的建筑特色
三坊七巷古民居的建筑特色□史林折枝■吴之闽文/图三坊七巷的建筑物以众多颇具特色的古民居为主体,还有从属于住宅的亭台楼榭等园林建筑、宗教殿堂庙宇、宗族乡党活动的祠堂馆舍和公共娱乐活动场所及商店等。
由于上层阶级的名流人士聚居于此,因此,三坊七巷逐渐成为省会福州的高尚府第,宅院建筑越建越好。
三坊七巷古民居等建筑的主要风貌体现于青瓦白墙、石板深巷、各种雕刻精美的建筑饰物和多进院落。
鳞次栉比的风火墙,从高处俯视,犹如此起彼伏的波浪,极为壮观。
三坊七巷的传统建筑格局则是坊巷纵横,曲径通幽;深宅大院,高墙环绕;青瓦白墙,装饰精美,极富地方特色。
在设计方面,三坊七巷的民居住宅十分注意坐向选择,不论大门开在何处,住宅建筑总是取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
福州气候以东南风居多,这种选择取其冬暖夏凉的效应。
富家豪宅由门、院落、庭园及其他附属建筑组成。
一般是门、院落安排在一条轴线上,庭园及其他附属建筑安排在轴线的另一侧。
主次分明,设计严谨。
三坊七巷住宅的大门独成一组建筑,门多者有四道,门与院落之间还用高墙阻隔。
处理方式有五种:一、用规整巨石架设门框,在石框后安装厚实的版门,用于安全和防卫。
有的宅院在石框内沿石框大小安装一道雕花或拼花的双开花门,门额上方架有用斗拱悬挑的单坡小雨遮,起装饰作用。
二、用石门框配以厚实的版门,门上装铜铺首,门后用铁拴。
三、大门有三开间六扇门或明三暗五的六扇门,门前有宽敞的门廊,廊的顶棚用弯椽,双坡顶,门两侧是高大的马头墙,十分气派。
大门以内两侧一般设门房,供轿夫、仆人居住。
这类大门独自成为一个单元,有高墙与院落隔开。
进入院落,还需要过石门框和厚实的版门。
四、门与院落不在同一轴线上,大门与门房组成单独单元;大门内一侧,有通院落的屏门。
五、大门内不设门房,大门后是院落前回廊,回廊有一道插屏门,遮住直对正坐建筑的视线。
明清前后,福州传统民居一般以一院落为一进。
院落正面有院墙,正中设石门框,框后有厚实的双开版门,门后为回廊。
三坊七巷的建筑特点
三坊七巷的建筑特点福州的古建筑很有魅力,原因何在?宋代曾任过福州知州的散文大家曾巩在他所撰的《道山亭记》中,已为我们道出了个中的缘由。
"麓多杰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居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
"然而三坊七巷,正是福州古建筑的代表。
其中,有许多灰墙青瓦古朴大方的普通人家住宅,布局严谨,院落相连,中轴对称,以木结构承重,有精雕细刻的石木构件和舒展的大红斗门,宅院四周或左右围有土筑的马鞍形风火墙,有的墙峰饰以飞龙飞凤、花鸟鱼虫及人物风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三坊七巷其独特的居住生态和建筑风格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街区群落,是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习惯上讲,我们都先说三坊后讲七巷,其实,从建筑位置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七巷后有三坊。
唐代的先民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南街,建起了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
然后,再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
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从建筑空间的处理来看,三坊七巷在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比北方的厅堂明显高、大、宽,与其他廊、榭等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活泼而又极富变化的空间格局。
厅堂一般是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体。
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檩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的而长的优质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使的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极少见到。
例如宫巷林聪彝故居之轿厅以及祠庙的戏台,均是如此处理。
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坊七巷除了在布局结构上与众不同之外,在围墙、雕饰、门面等方面也独树一帜。
马鞍墙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
三坊七巷著名景点介绍
三坊七巷著名景点介绍
3. 福州文庙:福州文庙是福州市最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也是三坊七巷的重要景点之一。 文庙建于宋代,是供奉孔子和儒家经典的场所。文庙内有大量的古建筑和碑刻,展示了福州 的历史和文化。
三坊七巷著名景点介绍
以上是三坊七巷的几个著名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福州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 风貌。
三坊七巷著名景点介绍
三坊七巷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以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独特的街 巷布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以下是三坊七巷的几个著名景点介绍:
1. 三坊:三坊是指南坊、中坊和北坊,是三坊七巷的核心区域。这些坊区保存着大量的明 清时期的传统建筑,包括府邸、宅院、庙宇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闽南式建筑风格的“林家大 宅”,它是一座规模宏大、布局精致的传统宅院,展示了福州的传统建筑风貌。
4. 福州古城墙:福州古城墙是三坊七巷的另一个重要景点,它是明代福州城的遗址。古城 墙是福州历史的见证,保留了一些城墙、城门和炮台等建筑,展示了古代城市防御的风貌。
5. 福州国际马拉松博物馆:福州国际马拉松博物馆是三坊七巷的新景点之一,它是中国第 一个以马拉松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展示了马拉松的历史、发展和福州马拉松的举办情况 ,同时还展示了福州的风土人情和文化。
描写三坊七巷的范文1000字
描写三坊七巷的范文1000字三坊七巷,是北京城独有的一种街巷布局形式。
它能够通过清晰的布局和紧凑的空间,为人们提供一个独特的城市生活场景。
下面是一篇关于三坊七巷的范文。
三坊七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市中心区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古老街区。
整个街区由三条主街道“前三义街”、“中五道营”、“后四道营”和七条深窄相间的巷道组成,巷道之间错落有致,宛如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卷。
在这个独特的街区中,古老的建筑和现代的商业相得益彰,相互交织在一起。
走在三坊七巷的街道上,可以看到传统的四合院、道观和庙宇,以及咖啡馆、餐馆、小吃摊和精品店。
这里融汇了古老和现代的元素,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和现代的交错之美。
三坊七巷的建筑风格独特,它将中国传统的建筑特色与西方现代元素巧妙结合。
院落内的水井、石桥和大门都体现了古老的中国文化。
而在狭窄的巷道中,可以看到一些现代化的建筑,如玻璃幕墙和彩色招牌。
这些建筑的碰撞和融合,展现出了新老文化的对话和交流。
三坊七巷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景观,更是一个文化的符号。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承。
街边的铜像和雕塑讲述着历史人物的故事,小巷里的艺术展览和文化节庆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
这里不仅是一个商业繁忙的地区,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和艺术氛围的场所。
三坊七巷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地方。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这里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和人流涌动。
人们穿梭在街道上,品味着各种美食和特色小吃。
夜晚的三坊七巷更是灯火辉煌,繁华喧嚣。
各种酒吧、夜总会和音乐餐厅五光十色,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夜生活场所。
三坊七巷是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地方。
它凭借独特的街巷布局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市民。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更是现代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
无论是欣赏古老的建筑风格,还是体验繁忙的商业氛围,三坊七巷都能给人们带来独特而难忘的体验。
三坊七巷的塔巷用真实感受直观描写作文
三坊七巷的塔巷用真实感受直观描写作文三坊七巷的塔巷,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啊!每当我走在这条小巷里,总会感觉自己穿越回了古代。
这里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
而且,这里的人们都非常友好热情,让我感觉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里的建筑吧。
这里的房屋都是用青石板砌成的,看上去非常厚实。
屋顶上覆盖着青瓦,阳光透过瓦片洒在地面上,形成了斑驳的光影。
墙壁上爬满了藤蔓和青苔,显得非常有生气。
每当微风吹过,墙上的藤蔓和青苔就会随风摇曳,好像在向人们打招呼。
除了建筑外,这里的人们也非常有趣。
他们总是笑眯眯地和你打招呼,让你感觉像是回到了家里一样。
有一次我在街上遇到了一个老奶奶,她看到我手里拿着一袋水果,就主动过来帮我提。
我连忙说:“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行。
”可是老奶奶还是不放心,一直跟着我走了好远。
我只好答应让她帮我提回家。
老奶奶非常高兴,一路上都在给我讲她年轻时的故事。
听完她的故事,我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到了家门口。
当然啦,这里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说,这里的道路比较狭窄,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过。
如果你开车来的话,就要小心驾驶哦!另外,这里的人们生活节奏比较慢,所以你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的回应。
不过,这也是这里的魅力所在——你可以慢慢地品味生活的美好。
总之呢,三坊七巷的塔巷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
它既有古老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气息。
在这里漫步,你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氛围——那就是家的温暖和舒适。
希望你有机会来到这里走走看看,感受一下这里的美好!。
三坊七巷社会实践报告
三坊七巷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增长见识、培养实践能力。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选择了福建省厦门市的三坊七巷作为实践地点。
三坊七巷是厦门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建筑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三坊七巷的魅力。
二、历史文化三坊七巷位于厦门市中山路的东侧,是一片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历史建筑群。
这里曾是厦门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也是闽南地区的文化名片之一。
三坊指的是以东、南、北三条街道为主体的住宅区,七巷则是连接这些街道的小巷。
这里的建筑风格主要是传统的闽南建筑,以红砖、石头和木材为主要材料,具有浓厚的南方特色。
三、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得到了国家级的文化遗产保护。
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里的建筑进行了修缮和保护,力求保持其原有的历史风貌。
同时,也加强了对建筑物的管理,限制了商业开发的规模和范围,以免破坏这里的历史价值。
这种文化遗产保护的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借鉴,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
四、建筑特色三坊七巷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洋建筑的元素。
建筑物多为两层或三层,具有独特的庭院和天井设计,使得建筑内部通风良好,采光充足。
同时,建筑外部的红砖和白墙相间,形成了美丽的色彩对比。
在这些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建筑的魅力和人文精神的凝聚。
五、文化活动三坊七巷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也是一个文化活动的场所。
这里经常举办各种文化展览、艺术表演和传统节日活动。
例如,每年的元宵节,这里会举办灯谜大赛和舞狮表演,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
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六、社区发展三坊七巷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也是一个有着浓厚社区氛围的居住区。
这里的居民多是从事传统产业和手工艺的工匠和艺术家。
他们通过传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使得这里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三坊七巷简介300字
三坊七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代表,被誉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化遗产”,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
三坊七巷始建于汉代,历经千年风雨,仍保存完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三坊七巷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其建筑和地理环境十分独特,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经典代表。
三坊七巷空间精美,狭长的巷子和宽敞的广场穿插交错,形成了一条条犹如龙蛇般蜿蜒的小巷,充满神秘感。
三坊七巷还有众多古代建筑,由于历经时间的洗礼,这些建筑已显得格外古朴可人,显示出浓郁的中国古典风情和民间文化。
其中,最著名的是“古磨坊”,它是古代农民磨粮食的地方,也是当地人民娱乐休闲的地方,被誉为“当地的精神家园”。
如今,三坊七巷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三坊七巷不仅保留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痕迹,也为近代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堪称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
三坊七巷景点介绍
三坊七巷景点介绍1 小胥教堂小胥教堂坐落在上海市三坊七巷,已有百年历史。
它是一座维多利亚式建筑,建于1874年,在1985年被认定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小胥教堂是三坊七巷乡土韵味的代表之一,也是当地重要的社区交流空间。
小胥教堂宽27米,高13米,地处植物绿化面积3500平方米,教堂前面有1000平方米的花园,四周种植着绿树。
每年一月,小胥教堂会按照福音崇拜的要求,在自己的礼堂内举行一场特别的礼拜。
2 三坊七巷三坊七巷也称新石巷,位于上海市虹口区,被称为上海社区旅游的代表之地,拥有浓厚的上海乡村风格。
三坊七巷是一个不大的街区,但却有着传统的人文景观。
这里有芙蓉园士多店、皮影戏文化工作室、迪士尼梦幻主题书店,有传统铺面、小酒馆等,让游客体验着具有时代变迁气息的复古文化,感受老上海的味道。
3 光滩光滩在三坊七巷有其独特的魅力,它有着清晰的英式风格建筑,完美体现了传统上海社区的格局,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社会文化等。
光滩因它曾经属于上海国际外籍人员的合租院落而取名“光滩”。
现在,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古朴隽永的文化胜地,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共享浓厚的上海文化气息。
4 九宣桥九宣桥跨越漕泾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三坊七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九宣桥始建于1842年,全长113.8米,鼓檐式格架,地质由洞冈、石板和拱墩三部分组成,桥上一桥十八弯,形成独特的曲桥美景,目前九宣桥仍被拆除后彩绘牆石的新风格延续。
5 大营沙墩大营沙墩是三坊七巷的重要文物古迹,也是上海早期重要的工程建筑和堤防建设遗迹之一。
据史载,大营沙墩最初是西汉勤王李斯精令大将军办官所由,后由唐朝政府修建,而后数百年间一直被维护着,两山之间的泾渭分明,惊才震群。
以上就是关于三坊七巷景点介绍的简介,这里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从上海传统文化建筑如小胥教堂到有芙蓉园士多店、皮影戏文化工作室等的新石街,亦或是古朴而古典的九宣桥桥梁,再到上海早期重要的工程建筑和堤防建设遗迹的大营沙墩,一切都让游客沉浸在三坊七巷的传统文化中,让人尽情延伸想象与感受。
三坊七巷风景描写
三坊七巷风景描写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有许多风景值得欣赏。
首先,三坊七巷的建筑风格独特,是明清时期福州民居的代表。
这里的建筑多采用木结构,雕刻精美,色彩鲜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三坊七巷里有许多名人故居,如林则徐、沈葆桢等,这些故居保存完好,展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
此外,三坊七巷还有许多小巷和庭院,如宫巷、郎官巷等,这些小巷和庭院有着悠久的历史,漫步其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
最后,三坊七巷还有许多小吃和特色商品,如福州特色的鱼丸、肉燕等,品尝这些美食和购买特色商品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福州的文化和风俗。
总之,三坊七巷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地方,这里的风景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及三坊七巷的古建筑特点
福州的古建筑很有魅力,原因何在?宋代曾任过福州知州的散文大家曾巩在他所撰的《道山亭记》中,已为我们道出了个中的缘由。
"麓多杰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居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
"然而三坊七巷,正是福州古建筑的代表。
其中,有许多灰墙青瓦古朴大方的普通人家住宅,布局严谨,院落相连,中轴对称,以木结构承重,有精雕细刻的石木构件和舒展的大红斗门,宅院四周或左右围有土筑的马鞍形风火墙,有的墙峰饰以飞龙飞凤、花鸟鱼虫及人物风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三坊七巷其独特的居住生态和建筑风格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街区群落,是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习惯上讲,我们都先说三坊后讲七巷,其实,从建筑位置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七巷后有三坊。
唐代的先民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南街,建起了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
然后,再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
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从建筑空间的处理来看,三坊七巷在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比北方的厅堂明显高、大、宽,与其他廊、榭等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活泼而又极富变化的空间格局。
厅堂一般是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体。
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檩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的而长的优质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使的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极少见到。
例如宫巷林聪彝故居之轿厅以及祠庙的戏台,均是如此处理。
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坊七巷除了在布局结构上与众不同之外,在围墙、雕饰、门面等方面也独树一帜。
马鞍墙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
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
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
江南建筑
中,绝大多数是成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福州仅个别建筑有,包括福建的闽北、闽南、闽东也有存在,惟独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
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
雕饰三坊七巷在建筑装饰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数对门窗扇的雕饰。
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雕饰上则煞费苦心。
其窗棂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华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难以企及的。
窗饰的类型特别丰富,有卡榫式图案漏花,有纯木雕式窗扇,也有两者相间使用。
可以说是江南艺术的集大成者。
在卡榫式漏花中,工匠通过精心编排,构成不同的装饰效果,有直线型、曲线型、混合型--直线型疏密有致,曲线型富有动感,混合型变化多端,且各有吉祥寓意。
在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有浮雕,题材有飞禽走兽,人物花卉,整个窗扇雕饰有对称式有不对称式。
如文儒坊尤恒盛的明代古宅,在二进厢房的门窗隔扇上,透雕了较复杂的瓶花图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
涤环板上是浅浮雕的花开富贵.这些用卡榫斗拼或木材镂空精雕而成的花窗雕饰,充分显示了福建民间工匠的高超技艺。
建筑门三坊七巷建筑门的处理也极具特色,约有四种。
一种是在前院墙正中,由石框构成的与墙同一平面的矩形师门,另一种则是两侧马鞍墙延伸作飞起的牌堵,马鞍墙夹着两面坡的屋盖形成较大的楼,像沈葆桢故居、陈承裘故居、林聪彝故居都是这种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