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小鹌鹑出来啦
幼儿园生命科学教案
幼儿园生命科学教案【篇一:生命科学领域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我们的生命周期》教学设计】生命科学领域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我们的生命周期》教学设计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李政庠文山州砚山县平远镇蒲草小学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 科学课程含有丰富的生命科学教育资源,教学中应该合理利用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采用正确的管理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使学生懂得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根据生命科学学科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动手动脑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积极投入、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究。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积极引导学生?收集并整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体生长变化的资料。
?预测今后的身体还将发生什么变化。
?调查不同年龄段人身体的特点。
④分析研究人一生中身体变化的规律,以及影响寿命的因素。
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以生命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为主旨,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热爱自然,形成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等观念。
生命科学是小学科学三大研究领域的一部分,要想研究小学科学,最重要的还是生命科学。
然而对于生命科学的认识必须体现在教学内容当中,只有在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产生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这样才能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要的成绩。
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对于自己的成长变化以及周围的生命世界没有特意地去观察,所以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观察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些变化及周边生命世界的生老病死,从而正确理解生命周期的概念。
处在农村的孩子从小就接触过许多动植物,对动植物的生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一般没有细致的观察,更谈不上系统研究。
但是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且三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较好地进行观察、实验、查阅资料,整理表达信息,这都为本次的探究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生物教案:认识家禽的名称和特点
幼儿园大班生物教案:认识家禽的名称和特点一、家禽的名称和特点家禽是指人类驯养的一类鸟类,常见于农村和城市中的农场、家庭等环境。
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来说,认识家禽的名称和特点是了解动物世界的基础知识之一。
本教案将帮助孩子们学习认识常见的家禽种类并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二、认识常见家禽及其名称1. 鸡鸡是最为常见的家禽之一。
它们分为公鸡和母鸡两种性别。
通常,公鸡具有红色冠状突起、招展羽毛,而母鸡则没有冠状突起且羽毛不太华丽。
鸡能够在地上快速奔跑,并会用爪子刨土覆盖食物,以保护及寻找食物。
2. 鹅鹅是一种比较大型的家禽动物,在身体外形上与其他被覆有蓬松羽毛的鹦鹉或者雉雞有所不同。
鹅善游泳,它们长着橙黄色喙、圆脚掌和白色绒毛。
它们的羽毛通常以白色为主,但也有一些品种具有不同颜色的羽毛。
3. 鸭鸭是另一种广泛存在于农场和家庭的家禽。
鸭善于游泳,并且拥有宽大的嘴巴,利于捕食水中昆虫和植物。
鸭子的特点是具有浑圆形状的身体、扁平宽阔的喙和较大的翅膀。
4. 鹌鹑鹌鹑是一种小型家禽,其外观呈棕红色或者栗色。
它们具有圆胖的身体以及特别灵活活动,特点是翅膀小而短,行动迅速并且适应力强。
5. 灰雁灰雁被誉为“信使雁”,可以在北半球各地进行越冬迁移。
它们身体呈灰色,并带有黑褐色斑块。
这种雁类在国内外湿地保护区都能见到,常常形成大规模飞行队列。
三、了解家禽各自的生态习性1. 鸡的生态习性鸡是较为活跃的家禽,它们适应能力强,可以吃杂食。
鸡通常在早晨和傍晚寻找食物,而在白天喜欢晒太阳或者在草地上闲逛。
此外,公鸡会发出“喔喔喔”叫声来宣示自己的地盘。
2. 鹅的生态习性鹅是水禽之一,善于游泳。
除了水源充足的农田和湖泊外,鹅类也常居住在草原和沼泽地带。
它们具有警戒意识强、勇敢且机智的特点,在遇到危险时会发出尖厉嗓音以预警群体。
3. 鸭的生态习性鸭子是很好奇并适应各种环境变化的动物。
它们过多数时间呆在水上,并能迅速划过湖泊或河流。
鸭子拥有锋利且平坦牙掌状便于捕食水中昆虫、小鱼、螺蚌等食物。
小班科学活动《鹌鹑蛋大变身》活动反思
小班科学活动《鹌鹑蛋大变身》活动反思小班幼儿对于科学活动还处于发展、朦胧阶段,“蛋”是幼儿生活中常见也是常吃的食物,可是它的种类很多比如鹌鹑蛋,它也是幼儿常吃的食物,幼儿虽然见过鹌鹑蛋,可是对于它却不认识、不了解。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是要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探索,来了解鹌鹑蛋的特征,更主要的是引导幼儿乐于操作、对变化现象感兴趣,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发现,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我设计了此活动《鹌鹑蛋大变身》。
本次活动选择及设计贴近幼儿生活,环节设计完整、流畅。
在活动准备上丰富,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操作,幼儿参与活动性较高,活动效果良好,以下是我对本次活动开展的几点反思:首先,题材的选择贴近生活,并且能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给予他们充分的探索空间。
活动环节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从看一看、动一动、说一说等进行设计。
鹌鹑蛋是生活中常见的,但对于幼儿来说这方面的认识了解又是比较薄弱的,为了充分调动幼儿对科学现象感兴趣,并且乐于操作,本次活动操作材料围绕着鹌鹑蛋、醋,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教师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对变化现象感兴趣,能认真观察其中的变化,并且乐意与同伴交流。
其次,活动的环节设计上,能紧扣目标及重点,层层递进,内容丰富饱满,对于小班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
从已有经验迁移到新的操作材料——大胆猜测操作现象——幼儿自主操作探索,每个环节都能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探索、想象,从提出任务——自由探索——交流小结,每次操作前清楚地提出要求任务,幼儿按要求较好地完成,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能较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在小结环节能很好地利用幼儿的操作结果,形象具体,更完整、清楚地给予幼儿进行梳理、提升幼儿的经验。
活动中幼儿兴趣点高,能积极地参与,活动中有较好的氛围。
最后,由于幼儿仍有很高的兴致,并且对于这个现象仍有较大的操作探索空间,因此在延伸方面,我们可以延续到我们的益智区、自然角,将收集的其他种类如鸡蛋、鸭蛋等投至其中,让幼儿继续观察,并且设置上进行层层递进,可以先从不同材料在同一条件的变化到不同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等,也可以在自然角投放,让幼儿长期的进行观察。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家族》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家族》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畜和野生动物的区别;2.能够对某些常见动物进行简单的辨认和分类;3.能够根据所学知识,防止造成动物伤害及对动物进行友爱的关怀。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们能否根据所学知识,正确地辨认和分类常见的家畜和野生动物;2.学生们能否理解和掌握防止造成动物伤害及对动物进行友爱的关怀。
三、教学准备1.与动物相关的相关图片及实物,如海报、玩具等;2.相关动物的知识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外部刺激首先,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实物等来引起学生们对动物的兴趣,并让他们尽可能地说出自己对动物的认识。
2. 典型案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看视频、书本等资源,展示一些家畜和野生动物之间不同之处。
并介绍其中的典型案例。
其中包括比较典型的家畜如猪和野生动物如老虎之间的区别。
3. 分类在让学生们明白动物的特点和不同之后,让他们试着根据特征,将身边见到的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例如:家畜和野生动物分类、肉食动物和植食动物分类等。
并对其各自的特点予以说明。
4. 友善尊重最后,老师可以以诉事方式告诉孩子们如何保护和爱护动物。
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在灌输人类文化中的尊重和友善。
五、教学反思1.教学重点难点本次的教学侧重于让学生理解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不同,以及如何友爱自然中的生命,帮助孩子们养成慈爱和包容的心态。
2.教学效果在本次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动物的特征及分类有了一定的认识。
同时对如何正确亲近和尊重动物也持有了一个好的态度。
但是,还需要一个更多的数学训练来加深认识。
3.反思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发现在提高孩子们的动物保护意识方面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
但是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方式,增加孩子们对于动物相关知识的记忆和了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小鹌鹑出来啦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小鹌鹑出来啦大班科学教案――小小鹌鹑出来啦一、活动题目小小鹌鹑出来啦二、活动目标幼儿通过亲自参与孵化鹌鹑蛋的实验活动,感知生命科学的神奇,培养幼儿深入探究的能力,学会合作、交流,增强责任意识。
三、适用对象5~6岁幼儿。
四、活动建议该活动属于以培养幼儿长期观察能力为主的探究性项目,可以在幼儿园、家庭等场所进行。
把幼儿分成两组,每组18人,每天每组安排2名幼儿进行观察、测温、换水、翻蛋,并做好观察记录。
时间为:早晨8点至下午18点,夜间由教师或家长带回家代为照管。
整个孵化过程中,每一个幼儿可轮流到两天。
五、活动所需资源受精鹌鹁蛋(种蛋场有卖)、电子温控灯、热水袋(超市有卖)、温度计(医疗器械公司有卖)、小棉毯(可用布和棉花自制)、碎纸屑、纸盒子。
六、活动内容及过程场景:在幼儿活动室内专门布置一个孵化角,用于孵化鹌鹑蛋,方便幼儿随时对孵化过程进行观察。
看一看,说一说。
(1)班上住着一只小动物――鹌鹑。
(2)这只小动物好看吗?你愿意和它交朋友吗?(3)谁知道它是什么动物?叫什么名称?(4)它是从哪里来的?是鹌鹑妈妈生的吗?(5)鹌鹑是用受精的鹌鹑蛋经过温度孵化而来的。
(6)鹌鹑蛋真的能孵出小鹌鹑吗?为什么?试一试:自己能孵鹌鹑吗?教师在幼儿感知鹌鹑是孵化而来的知识性常识后,组织幼儿对鹌鹁蛋进行孵化。
准备受精鹌鹑蛋40个,每20个为一组。
大小纸盒各一个(小盒用薄纸制作就可以)、透明玻璃缸一个、温度计两支、热水袋一个、小棉毯一块、碎纸屑若干,用水温、电温两种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孵化实验。
用1/1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蛋进行消毒。
用水温孵化鹌鹑。
(1)把温度为38℃的热水装进热水袋,放置于大纸箱内,热水袋上放置两层报纸。
(2)在小纸盒内装人20个鹌鹑蛋,竖起来,大头朝上。
连带小纸盒一起放在盖有两层报纸的热水袋上,并盖上小棉毯。
(3)鹌鹑蛋的孵化时间只需17天,0~7天,鹌鹑蛋的温度保持在37.6℃,每隔2小时测一次蛋温。
幼儿园大班剥鹌鹑蛋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剥鹌鹑蛋活动方案》活动名称就叫“趣剥鹌鹑蛋,欢乐在大班”呀,光听名字就觉得挺有意思呢。
活动地点呀,选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室里最好啦,孩子们熟悉这个环境,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围在小桌子旁,感觉可自在了,而且教室里可以提前布置一下,挂些可爱的小动物贴纸呀,再拉几条彩色的气球,营造出那种轻松又欢乐的氛围呢。
活动时间就定在上午的课间活动时段呗,那时候孩子们刚上完课,正好可以活动活动小手,开开心心地来参与这个剥鹌鹑蛋的事儿呀,大概预留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让孩子们能不紧不慢地完成活动呢。
参与人员那自然就是幼儿园大班的全体小朋友啦,每个小朋友都能来露一手,展示展示自己剥蛋的本事呀。
准备工作可得做细致咯。
要准备好足够数量的鹌鹑蛋呀,保证每个小朋友都能有几个蛋可以剥呢,这些鹌鹑蛋最好提前清洗干净,让孩子们拿到手就能直接动手剥啦。
还得准备一些小盘子,用来放剥好的鹌鹑蛋呀,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放一个,整整齐齐的。
再有就是准备点湿纸巾,孩子们剥完蛋了,小手难免会有点黏糊糊的,用湿纸巾擦一擦,小手立马就干净清爽啦。
活动开始前呢,老师可以先拿着一个鹌鹑蛋,给孩子们讲讲鹌鹑蛋呀,说说鹌鹑蛋长啥样,有啥营养,为啥咱们要剥它呢,孩子们肯定听得可认真了,小眼睛都一眨不眨的,这样也能让他们多了解点生活小知识呀。
接着就是正式的剥鹌鹑蛋环节啦,把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围坐在一张桌子旁,然后给每个小朋友发几个鹌鹑蛋放在面前,一声令下,孩子们就可以开始动手剥咯。
有的孩子可能会用小指甲轻轻地抠蛋壳,一点点把壳剥下来,动作小心翼翼的,那认真的模样可招人喜欢啦;有的孩子可能一开始不太会,着急得小脸都红了,不过别担心呀,旁边的小伙伴或者老师可以稍微帮帮他,教教他怎么剥更容易呢。
孩子们一边剥,一边还会互相看看,比比谁剥得快,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
在孩子们剥蛋的过程中呀,老师可以在教室里走走看看,给剥得好的小朋友鼓鼓劲儿,夸夸他们剥得又快又好呀,也给遇到困难的小朋友指导指导,让大家都能顺利把蛋剥完呢。
鹌鹑游戏理解和认识教案
鹌鹑游戏理解和认识教案教案标题:鹌鹑游戏理解和认识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鹌鹑的基本信息,包括外观特征、习性和生活环境。
2. 培养学生对鹌鹑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游戏和互动来促进对鹌鹑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资源:1. 鹌鹑图片、录音或视频资料。
2. 游戏道具和材料:鹌鹑模型、纸板、颜料、颜色笔等。
3. 游戏卡片:包含鹌鹑的外观特征、习性和生活环境的图片和描述。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鹌鹑的外观特征,引发学生对鹌鹑的好奇心和兴趣。
游戏一:找鹌鹑1. 准备足够数量的鹌鹑模型和纸板,将模型隐藏在教室的不同角落。
2.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出一名学生来寻找鹌鹑。
3. 学生通过找寻模型并贴在纸板上的方式,了解鹌鹑的外观特征。
4. 结束游戏后,让学生观察鹌鹑模型,引导他们描述鹌鹑的外观特征。
游戏二:鹌鹑画廊1. 提前准备好一些鹌鹑的图片,并将其贴在墙上或放在桌子上,形成一个鹌鹑画廊。
2. 让学生观察每张图片,根据图片描述鹌鹑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3. 学生可以借助游戏卡片来辅助描述,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并加深对鹌鹑的理解和认识。
游戏三:鹌鹑问答1. 以问答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鹌鹑的理解和认识。
2. 老师准备一些与鹌鹑有关的问题,学生回答。
3. 合理分组,进行小组间的问答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活动:1. 结合游戏过程中的观察和互动经验,引导学生总结鹌鹑的外观特征、习性和生活环境。
2. 让学生讨论保护鹌鹑的重要性,并对其提出建议。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了解更多关于鹌鹑的信息并制作相关资料。
2. 组织实地考察,到附近的农场或动物园观察真实的鹌鹑。
3. 邀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鹌鹑知识的讲解和互动活动。
备注: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教案内容可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展。
幼儿园小班鹌鹑课程教案
幼儿园小班鹌鹑课程教案1. 前言本文档是针对幼儿园小班鹌鹑课程的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设计和实施课程,提供有关鹌鹑的基础知识、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内容。
2.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引入鹌鹑这一生物,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特征、饲养习性和生活习性,培养他们观察、探索和合作的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课程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
•培养幼儿的动物保护意识。
•增加幼儿对自然的兴趣与热爱。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教学内容4.1 鹌鹑简介•鹌鹑的外貌特征•鹌鹑的饲养习性•鹌鹑的生活习性4.2 鹌鹑与季节变化•鹌鹑的生长过程•鹌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4.3 鹌鹑与动物保护•鹌鹑的栖息地保护•鹌鹑的食物保护4.4 鹌鹑的故事•听故事:关于鹌鹑的故事•角色扮演:扮演鹌鹑进行表演5. 教学方法•观察鹌鹑:给孩子们提供观察鹌鹑的机会,引导他们观察鹌鹑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性。
•制作鹌鹑图册:带领孩子们制作鹌鹑的图册,包括鹌鹑的生长过程和栖息地等。
•游戏活动:进行与鹌鹑相关的游戏活动,如角色扮演和模拟鹌鹑寻找食物等。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与鹌鹑相关的故事,培养幼儿对鹌鹑的兴趣和想象力。
6. 教学评估•观察记录:记录幼儿在观察鹌鹑时的表现和发现。
•问答活动:开展与鹌鹑相关的问答活动,检查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绘画作品:让幼儿绘制与鹌鹑相关的画作,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7. 教学资源•鹌鹑实物•鹌鹑图片•绘画材料•故事书籍8. 课程计划课时内容教学目标第一课鹌鹑的外貌特征了解鹌鹑的外貌特征和饲养习性第二课鹌鹑与季节变化探索鹌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第三课鹌鹑与动物保护培养鹌鹑和其他动物的保护意识第四课鹌鹑的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9. 总结通过本课程,幼儿可以了解和探索鹌鹑的生活习性和饲养习性。
通过观察、学习和参与有关鹌鹑的活动,幼儿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探索和合作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自然的兴趣与热爱。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能干的鸟》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能干的鸟》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鸟类,并了解鸟类的一些特点;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3.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大班教室;2.课件:包含各种鸟类图片、视频等;3.实物:鸟类标本、鸟食等;4.中英文教案。
三、教学内容:1.引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不同的鸟类,引起幼儿的兴趣。
2.探究:–与幼儿讨论鸟类的特点,如飞行能力、体形、生活习性等;–通过展示鸟类标本或真实的鸟类进行观察和比较。
3.实践:–配合实物食物,让幼儿模拟喂养鸟类,培养爱心;–利用手工制作小鸟模型,锻炼动手能力。
4.总结:–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巩固幼儿对鸟类的认识;–鼓励幼儿勇敢提出问题和观点。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展示鸟类图片,观察和认识不同的鸟类。
2.探究(15分钟):–分组观察鸟类标本,发现不同种类的区别和特点。
3.实践(20分钟):–模拟喂养鸟类,让幼儿体验与鸟类接触的乐趣。
4.总结(10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分享对鸟类的感想。
五、课后延伸:1.鼓励幼儿继续观察身边的鸟类,积累更多的知识;2.带领幼儿一起设计并制作属于自己的小鸟窝。
六、教学评估:1.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情况和回答问题的表现来评价课堂表现;2.观察幼儿手工作品,倾听幼儿对鸟类的认识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1.回顾本次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亮点,为下一堂课改进准备;2.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上是关于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能干的鸟》的详细安排,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加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幼儿园孵鹌鹑感想
幼儿园孵鹌鹑感想星期三,幼儿园组织大班的孩子到养殖场去参观。
有的同学还说他们已经孵化过鹌鹑蛋了呢!听了之后,我既高兴又好奇,心想:真的吗?能不能让老师也尝试着孵化一下呢?那可是很有意思的呀!于是我便提出要求。
回家后,爸妈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开始观察鹌鹑的卵了,它跟鸡蛋差不多,都有一层薄膜包裹着。
爸爸说这个就叫做“卵黄膜”。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盼望着,盼望着,时间在飞速地流逝。
终于,到了星期四,该孵化了。
爸爸、妈妈和我,都拿起湿毛巾,一边轻轻擦拭着小鹌鹑的身体,一边注视着水温表。
过了一会儿,发现水温升高了许多。
突然,我看见小鹌鹑背部微微凸起,并且身体变得僵硬了,妈妈用手捏住小鹌鹑的尾巴,将其放入到另外的器皿中。
一分钟、两分钟……十几分钟过去了,我才发现其中只有一只小鹌鹑成功出壳了,而且我也清楚地听到了“叽叽喳喳”的声音。
但却没有别的小鹌鹑出来。
为什么呢?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因为刚孵化出来的小鹌鹑还太虚弱,翅膀软绵绵的,脚也张不开,动作很慢。
所以很难自己爬出来。
过了一段时间,爸爸喊道:“小鹌鹑出来了!”我连忙跑进去一看,果然,有五六只小鹌鹑正趴在孵化箱里,在啄食着泥土和浮草。
这样看来,明显有一只先行出来了。
紧接着,我们又把所有的小鹌鹑全都取了出来。
然后放进水池里面洗澡,每只小鹌鹑都活蹦乱跳的。
我数了数,哇,足足有30多只哩!第二天早上,我特地给小鹌鹑准备了食物——蚯蚓干。
虽然刚从卵里孵出来的小鹌鹑什么都吃,像野草、树叶等植物的嫩芽和枝条。
但是因为它们胃肠消化系统还未发育完善,营养吸收能力比较低,还不适合喂这种带尖刺或骨头的食物。
所以我建议在3~4日龄时投喂小白菜或油麦菜(它们属于茎块类蔬菜);5~7日龄时投喂西红柿等。
以上是我根据亲身实践总结出来的关于鹌鹑饮食方面的知识,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祝您生活愉快!。
鹌鹑日记——在鹌鹑孵化和养育的过程中培养幼儿探究的兴趣
YOU JIAO TIAN DI鹌鹑日记——在鹌鹑孵化和养育的过程中培养幼儿探究的兴趣李 霞(上海市闵行区浦江宝邸幼儿园,上海 201114)自从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过海藻面膜能否发芽开始,孩子们对于探究的兴趣甚是浓厚,于是一大波关于探究的玩意时不时在孩子们脑海中发酵。
一片面膜、一只小虫、一片叶子……都会引发孩子们的观察、疑问和讨论,这种种现象让我们作为老师深深感受到孩子们对探究的渴望,也感悟到我们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育契机,如何引导孩子发现并抓住这些契机,就需要我们做一个有心的老师,去经常和他们聊天,关注他们谈话内容,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点。
一、孵化器的到来一天搭班老师家里的孵化器来到班级中,孩子们对这个方方的盒子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并进行了讨论,猜猜这个盒子的作用,孩子们七嘴八舌,“这个机器是烤面包的吗?”“这个盒子是存放食物的吗?”……最后,搭班老师详细介绍了这个小机器的大作用,孩子们听得惊住了,纷纷表示要尝试一下,但孵什么好呢,孩子们脑洞大开:小鸡、小鸭、鸵鸟、鸽子……什么都有,最后综合考虑决定孵化比较个小的鹌鹑蛋,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领养一只,回家任务就是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关于小鹌鹑的资料和生活习性等。
理论依据: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从婴儿期开始就关注身边的事物,从喜欢抓东西,就开始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
生活中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具体、直观、生动,始终吸引着孩子,激发着他们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在幼儿园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用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在讨论时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用实验或实践去探索收集各种成果。
二、孵化小鹌鹑通过前几天的材料收集和知识储备,我们了解到鹌鹑孵化需要少量水,孵化时间大概在15-20天,每隔两小时自动翻蛋,并说明在鹌鹑孵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准备就绪,正式开始我们的孵化之旅,我们在每个鹌鹑蛋上写上孩子的学号,由孩子们轻轻将鹌鹑蛋放进孵化器中。
孵化鹌鹑活动方案策划
孵化鹌鹑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目的本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儿童对自然生态的了解和参与,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责任感;同时也希望通过活动让儿童感受到孵化过程中生命的奇迹,增强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活动时间本次鹌鹑孵化活动计划在春季进行,具体时间为4月1日至5月1日,共30天。
三、活动地点本次活动将选择一个适当的场所进行,如学校自然科学实验室或户外植物园等。
四、活动人群本活动主要面向小学生群体,年龄范围为7至12岁之间。
五、活动内容1. 鹌鹑生命周期讲解:通过讲解鹌鹑的生命周期、鹌鹑的特点以及生活习性,让孩子们更加了解鹌鹑,为孵化活动做好准备。
2. 鹌鹑孵化装备准备:购置一套鹌鹑孵化装备,包括孵化器、适温调整器、温度计等。
3. 孵化器使用方法演示: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孵化器的使用方法演示,让孩子们了解孵化器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4. 鹌鹑蛋取样:每个孩子分发一枚鹌鹑蛋进行取样分析,让他们亲自触摸、感受鹌鹑蛋的特殊质地,进一步了解鹌鹑的生命起源。
5. 孵化器操作实践:将一部分鹌鹑蛋置于孵化器中进行操作实践,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并控制孵化器的温度和湿度,体验孵化的乐趣。
6. 鹌鹑孵化进程观察:孩子们每天观察鹌鹑孵化的进程,记录孵化的时间和孵化蛋的数量,并将这个过程拍摄下来。
7. 孵化结果统计:活动结束后,统计所有孵化蛋的结果情况,记录成功率和失败原因。
8. 鹌鹑幼仔照顾:孵化成功的鹌鹑幼仔需要合适的饲养条件和照顾,让孩子们了解鹌鹑的成长过程以及基本饲养常识。
9. 鹌鹑幼仔观察:孩子们观察鹌鹑幼仔的外貌、行为和习性,并记录下来,学习如何对幼仔进行观察和分析。
10. 鹌鹑幼仔饲养:指导孩子们如何正确地饲养鹌鹑幼仔,包括合理饲料搭配、常见疾病的预防等。
11. 鹌鹑观鸟活动:带领孩子们到户外观察野生鹌鹑的生活习性,让他们亲身感受到鹌鹑生态环境的特点。
12. 鹌鹑主题手工制作:组织孩子们进行鹌鹑主题的手工制作,如鹌鹑窝的制作、鹌鹑模型的制作等,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养鹌鹑孵化教学设计方案
1. 知识目标:- 了解鹌鹑的生物学特征和繁殖习性。
- 掌握鹌鹑孵化过程中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 熟悉鹌鹑孵化设备的操作方法。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设置鹌鹑孵化温度和湿度。
- 学会翻蛋和照蛋,确保胚胎健康发育。
- 掌握鹌鹑破壳后的人工助孵方法。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动物繁殖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观察力。
二、教学对象初中生物实验课学生,年龄在12-15岁之间。
三、教学内容1. 鹌鹑的生物学特征2. 鹌鹑的繁殖习性3. 鹌鹑孵化设备与材料4. 鹌鹑孵化过程5. 孵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鹌鹑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鹌鹑的生物学特征和繁殖习性- 讲解鹌鹑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等。
3. 介绍鹌鹑孵化设备与材料- 展示孵化箱、温度计、湿度计、翻蛋器等设备。
- 讲解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孵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1.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鹌鹑孵化实践操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 观察记录- 学生观察孵化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变化,记录孵化情况。
3. 翻蛋和照蛋- 学生学习翻蛋和照蛋技巧,确保胚胎健康发育。
4. 讨论与总结- 学生分组讨论孵化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
-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强调重点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孵化过程中的操作熟练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制作的孵化记录表、总结报告等。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教师应反思以下问题:1.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2.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根据反思结果,教师可以对教学方案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小动物回家》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小动物回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心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2. 观察、比较和分类3. 动手操作和创作4. 儿歌《小动物回家》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of 各种小动物(如兔子、小鸟、小鱼等)2. 观察记录表3. 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4. 儿歌《小动物回家》音乐文件四、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小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名字。
2. 探究:让幼儿观察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引导幼儿比较不同小动物的异同,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3. 操作:发给幼儿手工材料,让他们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装饰小动物的家。
4.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5. 总结:通过儿歌《小动物回家》,让幼儿了解小动物回家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五、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并记录下来。
2.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观察到的小动物,与家长一起创作关于小动物的故事。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探究环节中对小动物特点和生活环境的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操作环节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关注幼儿在展示环节中的表达和分享能力。
4. 考察幼儿对儿歌《小动物回家》的理解和关爱动物的情感。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周围的小动物,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2. 邀请动物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3. 开展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探究环节,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致,避免遗漏重要的小动物特点。
2. 在操作环节,要关注幼儿的安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要加强指导。
《鸡鸭鹅鸽鸽鹌鹑》优秀教学设计
《鸡鸭鹅鸽鸽鹌鹑》优秀教学设计鸡鸭鹅鸽鸽鹌鹑优秀教学设计引言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份优秀的教学方案,以便教授学生有关鸡、鸭、鹅、鸽和鹌鹑的知识。
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活动设计,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性。
教学目标1. 了解鸡、鸭、鹅、鸽和鹌鹑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
2. 掌握这些动物的食物性和繁殖方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技能。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和流程1. 介绍鸡、鸭、鹅、鸽和鹌鹑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并通过图片展示进行辅助说明。
2. 通过实物展示或模型,让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食物性,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3.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观察和比较这些动物的繁殖方式,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4. 安排学生参观农场或动物园,亲身接触这些动物,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
5. 设计小组任务,要求学生针对某个特定动物进行口头报告,并分享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1. 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于鸡、鸭、鹅、鸽和鹌鹑特点的理解。
2. 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和口头报告中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幻灯片展示。
2. 实物或模型展示。
3. 实地参观农场或动物园的安排。
结语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鸡、鸭、鹅、鸽和鹌鹑这些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性。
同时,通过实践和团队合作,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将得到锻炼和提升。
这样的教学方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研究动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鸡鸭鹅鸽鸽鹌鹑》优秀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鹌鹑成长记的教案
鹌鹑成长记的教案教案标题:《鹌鹑成长记》的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物保育意识和责任心。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4. 发展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展示一些鹌鹑照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鹌鹑的好奇心。
可以向学生提问:你知道鹌鹑是什么动物吗?你有没有见过鹌鹑?你了解鹌鹑的生活习性吗?实施活动:2. 学生小组划分: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包含3-4名学生,确保每个小组有一名组长。
3. 活动简介:向学生讲解活动内容和目标,告知学生他们将会观察和记录鹌鹑的成长过程,并编写《鹌鹑成长记》。
4. 观察与记录:每个小组分配一只鹌鹑,并提供鹌鹑的饲养知识。
学生需要观察鹌鹑的生长、食量、行为等方面,记录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
5. 分享与合作:每周小组定期开展分享会,由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分享观察到的数据和结果,并与其他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鼓励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鹌鹑成长的规律和特点。
6. 整理与整合:每个小组将自己的观察数据和记录整理成《鹌鹑成长记》的篇章,包括引言、观察记录、数据统计、结论等部分。
组长负责整合小组成员的贡献,确保故事的连贯性。
7. 展示与反思:鼓励小组将《鹌鹑成长记》进行展示,并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参观。
学生们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其他小组的成果,并反思整个活动的收获与不足之处。
扩展活动:8.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比如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参观动物园等形式,了解更多关于鹌鹑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面。
评估方式:9. 学生小组的观察记录、数据统计和《鹌鹑成长记》的质量和完整性可作为评估的依据。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小组分享和展示的表现,评估学生在合作和沟通方面的能力。
教学资源:- 鹌鹑照片或视频- 鹌鹑的饲养知识资料- 相关的动物保育和观察技巧资料- 书籍或互联网资源,用于补充学生对鹌鹑知识的深入了解教案特色:1. 引导学生从观察、记录到合作与沟通的全过程,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幼儿园生命科学教案
幼儿园生命科学教案【篇一:生命科学领域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我们的生命周期》教学设计】生命科学领域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我们的生命周期》教学设计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李政庠文山州砚山县平远镇蒲草小学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 科学课程含有丰富的生命科学教育资源,教学中应该合理利用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采用正确的管理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使学生懂得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根据生命科学学科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动手动脑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积极投入、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究。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积极引导学生?收集并整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体生长变化的资料。
?预测今后的身体还将发生什么变化。
?调查不同年龄段人身体的特点。
④分析研究人一生中身体变化的规律,以及影响寿命的因素。
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以生命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为主旨,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热爱自然,形成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等观念。
生命科学是小学科学三大研究领域的一部分,要想研究小学科学,最重要的还是生命科学。
然而对于生命科学的认识必须体现在教学内容当中,只有在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产生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这样才能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要的成绩。
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对于自己的成长变化以及周围的生命世界没有特意地去观察,所以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观察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些变化及周边生命世界的生老病死,从而正确理解生命周期的概念。
处在农村的孩子从小就接触过许多动植物,对动植物的生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一般没有细致的观察,更谈不上系统研究。
但是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且三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较好地进行观察、实验、查阅资料,整理表达信息,这都为本次的探究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鹌鹑幼儿园教案
鹌鹑幼儿园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鹌鹑的基础知识,如外形、栖息地、食物等
•掌握鹌鹑在生活中的作用,并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带领幼儿进行鹌鹑相关的手工活动,如画鹌鹑、制作鹌鹑的巢等
教学流程
1. 导入环节
1.引导幼儿观察鹌鹑图片,询问幼儿是否见过鹌鹑
2.介绍鹌鹑的基础知识,如外形、栖息地、食物等
2. 拓展环节
1.介绍鹌鹑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如鹌鹑蛋的营养价值、鹌鹑的经济价值等
2.引导幼儿讨论人类与鹌鹑的关系,如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鹌鹑等
3. 实践环节
1.带领幼儿进行画鹌鹑的活动,材料可以为彩笔、纸等,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
2.带领幼儿制作鹌鹑的巢,材料可以为纸篮、麦秸等,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
4. 总结环节
1.让幼儿分享自己画和制作的东西,让幼儿互相欣赏
2.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提问并让幼儿回答
教学重点
•让幼儿了解鹌鹑的基础知识,如外形、栖息地、食物等
•带领幼儿进行与鹌鹑相关的手工活动,如画鹌鹑、制作鹌鹑的巢等
教学难点
•让幼儿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向幼儿传递正确的观念和知识
•带领幼儿进行较为复杂的手工活动,如制作鹌鹑的巢
教学评估
•观察幼儿学习和参与的情况
•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画和制作的东西•提问幼儿并让幼儿回答。
跟鹌鹑有关的教案
跟鹌鹑有关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鹌鹑的奇妙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鹌鹑的特征、习性和生活环境。
2. 掌握鹌鹑的基本分类和生命周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索和实验设计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1. 图书馆或互联网上关于鹌鹑的相关资料。
2. 鹌鹑的图片、骨架模型或标本。
3. 实验材料:鹌鹑蛋、孵化器、饲料等。
4. 实验室设备:显微镜、放大镜、实验器具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呈现一张鹌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鹌鹑的兴趣。
2. 向学生提问:你们对鹌鹑了解多少?你们知道它们生活在哪些地方吗?知识探究:3.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收集关于鹌鹑的信息,并记录在小组讨论表上。
4.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收集到的信息,并进行简要的讲解。
5. 教师补充和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引导学生对鹌鹑的特征、习性和生活环境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实验设计:6.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设计一个关于鹌鹑的实验,例如:观察鹌鹑蛋的孵化过程、观察鹌鹑的食物偏好等。
7. 学生在实验前,列出实验目的、材料和步骤,并讨论实验的预期结果。
8. 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9. 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巩固活动:10. 学生个体或小组完成一份关于鹌鹑的小研究报告,包括鹌鹑的特征、习性、生活环境、分类和生命周期等内容。
11. 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报告,并进行互动问答环节。
评估:12.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实验设计和报告展示等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13. 学生互评,评估其他小组的表现。
拓展活动:14. 学生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鹌鹑的其他方面,如鹌鹑的行为习惯、保护与繁育等。
15. 学生可以参观农场或鹌鹑养殖场,进一步了解鹌鹑的生活环境和饲养管理。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小组讨论、实验设计和报告展示等多种形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和实验设计能力。
绘本小鹌鹑教案
绘本小鹌鹑教案教案标题:绘本小鹌鹑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绘本《小鹌鹑》,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材准备:1. 绘本《小鹌鹑》2. PPT或者黑板3. 卡片或者图片,代表绘本中的不同动物和场景教学流程:导入(5分钟):1. 呈现一张卡片或图片,上面有绘本中的一个动物或场景,让学生猜测是哪一个动物或场景。
2.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对这个动物或场景的了解,并与他们分享一些相关的知识。
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分发绘本《小鹌鹑》,让学生自己阅读。
2. 引导学生回答一些与绘本内容相关的问题,例如:小鹌鹑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对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3.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受,并进行讨论。
语言表达(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或者动物,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讲述这个故事。
2.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表达,并邀请其他小组提出问题或者提供反馈。
3. 鼓励学生在表达中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拓展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再次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或者场景,用卡片或图片的形式进行表演。
2.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表演,并邀请其他小组提出问题或者提供反馈。
3.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展示他们对角色和情节的理解,并加入一些创意和想象。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向学生总结他们学到了什么。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提供反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教案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2. 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学生在语言表达和表演中的表现。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绘本,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想法。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活动,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喜欢的绘本,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小鹌鹑出来啦
大班科学教案――小小鹌鹑出来啦
一、活动题目
小小鹌鹑出来啦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亲自参与孵化鹌鹑蛋的实验活动,感知生命科学的神奇,培养幼儿深入探究的能力,学会合作、交流,增强责任意识。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建议
该活动属于以培养幼儿长期观察能力为主的探究性项目,可以在幼儿园、家庭等场所进行。
把幼儿分成两组,每组18人,每天每组安排2名幼儿进行观察、测温、换水、翻蛋,并做好观察记录。
时间为:早晨8点至下午18点,夜间由教师或家长带回家代为照管。
整个孵化过程中,每一个幼儿可轮流到两天。
五、活动所需资源
受精鹌鹁蛋(种蛋场有卖)、电子温控灯、热水袋(超市有卖)、温度计(医疗器械公司有卖)、小棉毯(可用布和棉花自制)、碎纸屑、纸盒子。
六、活动内容及过程
场景:在幼儿活动室内专门布置一个孵化角,用于孵化鹌鹑蛋,
方便幼儿随时对孵化过程进行观察。
看一看,说一说。
(1)班上住着一只小动物――鹌鹑。
(2)这只小动物好看吗?你愿意和它交朋友吗?
(3)谁知道它是什么动物?叫什么名称?
(4)它是从哪里来的?是鹌鹑妈妈生的吗?
(5)鹌鹑是用受精的鹌鹑蛋经过温度孵化而来的。
(6)鹌鹑蛋真的能孵出小鹌鹑吗?为什么?
试一试:自己能孵鹌鹑吗?
教师在幼儿感知鹌鹑是孵化而来的知识性常识后,组织幼儿对鹌鹁蛋进行孵化。
准备受精鹌鹑蛋40个,每20个为一组。
大小纸盒各一个(小盒用薄纸制作就可以)、透明玻璃缸一个、温度计两支、热水袋一个、小棉毯一块、碎纸屑若干,用水温、电温两种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孵化实验。
用1/1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蛋进行消毒。
用水温孵化鹌鹑。
(1)把温度为38℃的热水装进热水袋,放置于大纸箱内,热水袋上放置两层报纸。
(2)在小纸盒内装人20个鹌鹑蛋,竖起来,大头朝上。
连带小纸盒一起放在盖有两层报纸的热水袋上,并盖上小棉毯。
(3)鹌鹑蛋的孵化时间只需17天,0~7天,鹌鹑蛋的温度保持在37.6℃,每隔2小时测一次蛋温。
量温度时必须把温度计放在鹌鹑蛋上,这样量才准确。
如果蛋温度偏低,可立即换加热水。
8~14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