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疫情考点透视突破05 病毒的变异与环境保护(解析版)
2020年高考生物疫情考点透视突破03+免疫系统消灭人体内的病毒(解析版)
突破03 免疫系统消灭人体内的病毒此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 都是冠状病毒,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单链,它们的遗传信息蕴含在构成RNA 的 4 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两种病毒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多数情况下我们却没有发病,是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免疫系统又是如何起作用的?【知识链接 1】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 T 细胞(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 B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相关链接】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消灭,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血浆和淋巴。
【典例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淋巴细胞也叫免疫细胞,分布在淋巴液和淋巴结中B .免疫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C.对癌变肝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免疫系统有防卫功能,且防卫功能越强大越好【答案】B【解析】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 细胞和 B 细胞, A 错误;免疫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B 正确;对癌变肝细胞的清除是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C错误;免疫系统如果防卫功能过强,会引起免疫失调,如过敏反应, D 错误。
【典例2】最近一项新研究报道,在服用一种关节炎药物后,两位多年患有秃头症的患者,长出部分头发。
该症因为免疫系统攻击头部毛囊,导致了头顶的头发全部脱落。
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免疫系统攻击头部毛囊的原因可能是毛囊的某些结构类似于某些抗原的结构B.目前普遍认为,人体生命活动主要通过神经一免疫的调节机制来完成调节C.免疫系统“识别自己,排除自己”的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关节炎药物的使用,可能降低了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答案】 B 【解析】免疫系统攻击头部毛囊的原因可能是毛囊的某些结构类似于某些抗原的结构,A 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B 错误;免疫系统“识别自己,排除自己”的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 正确;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属于免疫能力过强,因此关节炎药物的使用,可能降低了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D 正确。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卷Ⅰ)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卷Ⅰ)一、选择题1.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 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 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D. 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解析: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性传播,戴口罩和勤洗手都可以降低感染风险,A和D正确。
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高温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可以破坏蛋白质结构进而杀死病原体,C正确。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才能存活,餐具上无活细胞,因此病毒不能在餐具上增殖, B错误。
2.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 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C. 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D. 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解析: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总反应无氧呼吸总反应酒精发酵:乳酸发酵:根据系数,产生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只进行有氧呼吸,吸收的O2和释放CO2分子数相等,B正确;若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为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C正确;若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的O2分子数应该小于等于CO2,D错误。
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 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 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 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解析: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切除垂体,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导致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因此机体产热减少,A正确;垂体提取液中含有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细胞代谢,耗氧量会增加,B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因此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C正确;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能使其代谢恢复正常,D错误。
2020年新冠病毒主题高考模拟试题(生物)试题解析
2020 年新冠病毒主题原创高考模拟试题(生物)试题解析1.D解析:本题旨在考察病毒有关组成及结构。
2019-nCoV 进入细胞的过程是一种类似胞吞的过程,所以体现的是生物膜的流动性,A错误。
病毒外包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正确。
但是肺炎双球菌的荚膜成分主要是多糖,与病毒外包膜的主要成分不同,B 错误。
糖蛋白S 是位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必须发出信号和接受信号的都是细胞,C 错误。
高温使蛋白质变性,但是不会使肽键发生断裂,而双缩脲试剂是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发生显色反应,所以变性后的蛋白质仍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D 正确。
2.D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医护人员及患者在锻炼过程中能量消耗较大,ATP 消耗速率较快,同时锻炼过程中呼吸作用加强,ATP 合成速率也较快,A 错误。
医护人员及患者在锻炼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及免疫调节,B 错误。
锻炼过程中,人体内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氧化分解提供能量,C 错误。
锻炼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会出汗,淡盐水可以及时补充人体丢失的水和无机盐,进而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相对稳定,D 正确。
3.A解析:本题为表格信息题,考查学生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HIV 逆转录的模板是自身的RNA 分子,原料、能量均由宿主细胞提供,A 错误。
HIV 病毒最初侵入人体时,在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下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B 正确。
在药物处理前,测量血浆中HIV 含量的目的是与药物处理后形成自身前后对照,排除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的干扰,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C 正确。
根据实验结果,磷酸氯喹处理的实验组在1 月及2 月后血浆中HIV 含量下降,“模拟药剂”处理的对照组在1 月及2 月后血浆中HIV 含量基本不变,因此磷酸氯喹的干扰能抑制HIV 病毒的增殖,D 正确。
4.D解析:本题旨在考察植物激素以及实验的相关知识。
因为对照组应为空白对照,也就是不加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所以其应不受外源激素的调节,A 正确。
高考生物复习必备:2020新冠病毒情境学习资料大全(附原创题及精析)
高考生物复习必备:2020新冠病毒情境学习资料大全(附原创题及精析)非格物无以致知,唯经世方是实学.新冠疫情需要医学提供良策,而各种方案都是对生命科学机理的探究与应用.狂犬病毒疫苗之父巴斯德说:"不存在应用科学这种学科,一切进步不过是科学的应用罢了."天上大风,请循其本.以时事为引,重读高中课本,再现高考考题,尝试构建核心概念的知识体系,也许,你会是下一个巴斯德。
直击课标*以下编号对应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划重点01分子与细胞模块(必修)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1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核酸由核苜酸聚合而成,是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组成,需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及其功能&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RNA1.2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关注:寄主细胞的溶酶体、内质网与膜泡运输系统协助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入和释放核心素养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生命观念划重点02遗传与进化模块(必修)概念3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3.1亲代传递给子代的请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病毒的分类:可根据遗传物质的种类分为DNA病毒&RNA病毒。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DNA分子结构、DNA复制、基因表达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中心法则):RNA病毒:自我复制:音册A~~►置白反(性肉逆转录:RNA翌也RNA蚂弗(掀)DNA病毒:备®RN白质(性状)关注:新型冠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遗传信息的流向・细胞在某些化学物质、射线以及病毒的作用下,基因突变概率可能提高,而某些基因突变能导致细胞分裂失控,甚至发生癌变.关注:病毒致癌因子可能导致细胞癌变概念4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4.2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内的某些可遗传变异将赋予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关注:病毒的变异与进化&疫苗研制的挑战核心素养阐明复制、转录、翻译等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2020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答案
2020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答案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答案【试题分析】一、选择题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的选择题部分涵盖了生物学的多个基础知识点,包括细胞结构、遗传与进化、生态学和生物技术等。
题目设计注重考查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填空题部分要求学生对生物学的某些概念进行填空,考查学生对生物学术语的掌握程度和对生物学现象的描述能力。
三、简答题简答题部分要求学生对生物学的某些现象或问题给出简要的回答,考查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实验设计题实验设计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生物学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五、论述题论述题部分要求学生对生物学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答案1. A2. B3. C4. D5. E(注:此处答案仅为示例,具体答案需根据实际题目确定)二、填空题答案1. 细胞膜2. 基因重组3. 光合作用4. 物种多样性5. 克隆技术(注:此处答案仅为示例,具体答案需根据实际题目确定)三、简答题答案1.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其过程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三个阶段。
2.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之一,它可以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为自然选择提供多样性。
四、实验设计题答案1. 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可以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光照,实验组遮光,观察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
五、论述题答案1.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等多种方式。
【结束语】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考试,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0年高考生物疫情考点透视突破08 高考《病毒》专题习题(解析版)
高考《病毒专题》习题精选解析版1.(2018春•龙海市期末)经研究发现由禽、鸟传给人类的禽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H5N1、甲型H9N2、甲型H7N7.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禽流感病毒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B.病毒比细胞小,属于生命系统的最微小层次C.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为核酸D.禽流感病毒能直接在培养基上生存【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病毒的结构、遗传物质和代谢特点等相关知识。
【解析】A、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B、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C、禽流感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其遗传物质为核酸,C正确;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生存,D错误。
故选C。
【技巧点拨】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2.(2016四川卷生物试题6)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B. 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C. 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D. 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以轮状病毒感染人体及引发的病症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水盐平衡调节、体液免疫、RNA的复制、检测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析】A、吡罗红染液能够将细胞中的RNA染色,而小肠上皮细胞本身就含有RNA,因此不能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A错误;B、由于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双链RNA中也有氢键,因此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B正确;C、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增多,D错误。
2020年高考化学新冠病毒疫情考点汇总
【高中化学】新冠病毒疫情考点新型冠状病毒来袭,春节该期间人员流动大,而冠状病毒可以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方式,借着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引发感染。
然而,冠状病毒在环境里并不是无坚不摧。
根据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在记者会上透露: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56℃持续30分钟,冠状病毒就死亡了。
按照以往对冠状病毒的经验,乙醚、75%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还有过氧乙酸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841984年,地坛医院的前身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经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专家鉴定,授予应用成果二等奖,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
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1.1%—1.3%,其主要作用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细菌芽孢。
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白色衣物、医院污染物品的消毒。
NaClO具有强氧化性,作漂白剂,其漂白原理是NaClO水解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次氯酸)。
HClO是一种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要弱。
但其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氧化,使其变性,因而能够起到消毒的作用。
空气中的CO2(二氧化碳)溶解于NaClO溶液中可以与NaClO参加反应得到具有漂白性的HClO。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O+CO2+H2O=NaHCO3+HClO使用方法:Q1:如何对家里的地面、桌面,以及宝宝的玩具表面进行消毒?A:首先,在超市或药店购买84消毒剂,然后取1份消毒剂,加入99份冷水(不要用热水),得到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
然后,用专门的抹布沾取溶液擦地、擦桌子、擦玩具表面。
等待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后用清水再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
地面需要定时清洁,养宠物的家庭要增加清洁次数,并保持地面干爽。
可以蒸煮的玩具,例如宝宝的咬胶,单独清洗后煮沸或使用消毒蒸锅,至少15分钟。
能耐受酒精消毒的玩具,或者金属表面,可以使用75%酒精棉片擦拭。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生物) (解析版)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生物) (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 .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 .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D .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解析 选B 。
戴口罩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降低自己吸入病原微生物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别人传染自己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喷出飞沫的扩散,减少自己传染别人的可能。
所以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A 项正确。
病毒营寄生生活,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B 项错误。
高温、过酸、过碱等都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变性,煮沸处理餐具可以杀死病原体,C 项正确。
病原微生物没有侵入机体或活细胞时,可能随机分布在生活中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勤洗手可以将病原微生物洗掉,降低感染风险,D 项正确。
2.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产生的CO 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 .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 2的分子数与释放CO 2的相等C .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 2吸收也无CO 2释放D .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 2的分子数比释放CO 2的多 解析 选D 。
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 6H 12O 6+6H 2O +6O 2――→酶6CO 2+12H 2O +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少量能量或C 6H 12O 6――→酶2C 3H 6O 3+少量能量。
2020年高考生物疫情考点透视突破07 新冠状病毒病毒专项练习(解析版)
新型冠状感染肺炎专题练习(解析版)1. 下列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生活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寄生于植物细胞而生存B.寄生于动物细胞而生存C. 漂浮于空气中而生存D.依赖于人体分泌物而长期生存【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病毒过寄生生活,寄生具有特异性。
【解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由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的,所以它的寄主细胞是动物。
病毒在寄生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一般而言,不同种生物体内寄生的病毒不同。
但是病毒在不断的变异,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寄主细胞也在发生改变。
故选B。
2.下列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是双链DNAB.遗传物质是单链RNAC.遗传物质是蛋白质外壳D.遗传物质是分布呈冠状的刺突糖蛋白【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病毒的遗传物质类型。
【解析】病毒的核酸是DNA或者RNA。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病毒是RNA,故选B。
3.下列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和组成叙述错误的是A.2019新型冠状病毒具有细胞结构B.冠状病毒因在电镜下观察到冠状构造而得名C.2019新型冠状病毒具有结构相对简单的单链RNA核酸D.2019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RNA两种成分组成【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病毒的结构和化学成分。
【解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非细胞结构生物,A错误;B、病毒因其表面呈冠状的突起物而得名,B正确;C、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C正确;D、2019新型冠状病毒膜表面有三种糖蛋白,核心的核酸为非节段单链(+)RNA,D正确。
故选A。
4.2019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属于A. 血液传染病B.呼吸道传染病C.消化道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病毒的传播途径。
【解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主要造成急性呼吸道症状,所以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故选B。
5.下列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叙述错误的是A.2019-ncov疫苗难研发是因为其结构内单链RNA易发生基因突变B.2019-ncov与SARS病毒都引起的都是呼吸道传染病C.我国2019-ncov引发的流感与鼠疫均按甲类传染病防疫D.2019-ncov与疯牛病病毒组成成分相似【答案】D。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m)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6分)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 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B. 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C. 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D. 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2. (6分)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I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e)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箱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R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用KCI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KC1 4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 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 本实验中Sue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D. 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e或KC1而提高3. (6分)细胞内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嗦吟(Do含有I的反密码了在与mRNA中的密码了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mRNA mRNA mRNA C C I G-G- A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B正确;C、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C正确;D、消毒酒精的浓度为75%,酒精进入人体后会被代谢,不可以使细胞内的病毒蛋白变性,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6. (6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综生物试题及解析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综生物试题及解析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一、单选题1.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
以下哪个叙述是正确的。
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2.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以下哪个是自身免疫病。
A.艾滋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D.抗维生素D佝偻病3.以下哪个生物学实验叙述是错误的。
A.观察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可以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B.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C.观察细胞中RNA和DNA的分布时,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D.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细胞膜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4.以下哪个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是错误的。
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5.某植物的成熟叶片被取出,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
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的溶液浓度在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被检测,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
根据此判断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6.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
专题03 微生物与传染病(解析版)
专题03 微生物与传染病【考点1】微生物的结构【例1-1】根据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1)它们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变形虫通过________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草履虫与衣藻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会运动B.个体大小C.能否进行光合作用D.是否生活在水中【答案】(1)细胞膜(2)C【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有一些用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这些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
衣藻、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细菌等单细胞生物既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完整的生物体。
它们具备了生命的基本特征,如摄食、排出废物、能运动、能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变异现象等。
【解答】(1)变形虫的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而细胞膜具有具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所以变形虫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要从外界摄取食物;衣藻是单细胞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草履虫与衣藻的根本区别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1)细胞膜;(2)C【变式1-1】结合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需借助________来观察这些生物的内部结构。
(2)它们都属于________生物,A的名称是________。
C通过________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3)上述生物中具有细胞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答案】(1)显微镜(2)单细胞;草履虫;表膜(3)B【解析】【分析】据图可知,A是草履虫、B是衣藻、C是变形虫,都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能够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解答】解:(1)因为单细胞生物都非常的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这些生物的内部结构;(2)据图可知,A是草履虫、B是衣藻、C是变形虫,都是单细胞生物;其中变形虫通过表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3)在A是草履虫、B是衣藻、C是变形虫三种生物中,只有衣藻具有细胞壁;故答案为:(1)显微镜;(2)单细胞、草履虫、表膜;(3)B。
2020年高考生物疫情考点透视突破05 病毒的变异与环境保护(解析版)
专题05 病毒的变异与环境保护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都是冠状病毒,但与SARS相比,新冠病毒的潜伏期长(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传染性强(无症状也可传染,人群普遍易感)。
截止到目前(2020年2月5日)尚无确认有效的治疗方法。
【知识链接】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遗传信息蕴含在构成RNA的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一般而言,单链RNA不稳定,易发生突变。
【典例1】病毒的结构简单,在进化过程中没有优势,但病毒的基因组在复制时容易产生变异,因此又在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
下列关于病毒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病毒的核酸为单链结构,所以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B.进化过程中致病能力弱而传播能力强的病毒更容易被保留C.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够为病毒的进化提供原材料D.进化过程中不会出现传播能力和致病能力都强的病毒【答案】B【解析】病毒的核酸可能是DNA或RNA,其中DNA是双链结构的,A错误;进化过程中致病能力弱而传播能力强的病毒更容易被保留,B错误;病毒没有染色体变异,也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没有基因重组,C错误;进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传播能力和致病能力都强的病毒,如: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
【典例2】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病毒不能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等行为B.病毒能进行增殖,所以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C.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可获得32P标记的子代病毒D.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含有蛋白质和DNA【答案】B【解析】病毒的性状主要是由其含有的遗传物质核酸决定的,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能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等行为,A错误;病毒借助宿主细胞,能进行增殖、遗传和变异,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所以病毒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B正确;病毒为寄生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因此用含32P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不能获得32P标记的子代病毒,C错误;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但该核酸不一定是DNA,D错误。
2020年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2)(解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分析】1、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胞吞,需要消耗能量。
2、新冠病毒无核糖体,只能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3、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解答】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胞吞,A错误;B、新冠病毒无核糖体,只能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B错误;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两者含有的核苷酸不相同的,C错误;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生物、病毒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病毒的结构,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6分)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艾滋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D.抗维生素D佝偻病【分析】1、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一类疾病。
2、过敏反应: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接触某些花粉而引起皮肤荨麻疹,或吃了海鲜而呕吐、接触了动物毛屑而出现过敏性鼻炎等,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敏原)过度敏感引起的过敏反应。
【解答】解:A、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免疫功能缺失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错误;B、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属于自身免疫病,B正确;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过敏原(毛屑)过度敏感引起的过敏反应,C错误;D、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5 病毒的变异与环境保护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都是冠状病毒,但与SARS相比,新冠病毒的潜伏期长(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传染性强(无症状也可传染,人群普遍易感)。
截止到目前(2020年2月5日)尚无确认有效的治疗方法。
【知识链接】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遗传信息蕴含在构成RNA的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一般而言,单链RNA不稳定,易发生突变。
【典例1】病毒的结构简单,在进化过程中没有优势,但病毒的基因组在复制时容易产生变异,因此又在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
下列关于病毒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病毒的核酸为单链结构,所以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B.进化过程中致病能力弱而传播能力强的病毒更容易被保留C.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够为病毒的进化提供原材料D.进化过程中不会出现传播能力和致病能力都强的病毒【答案】B【解析】病毒的核酸可能是DNA或RNA,其中DNA是双链结构的,A错误;进化过程中致病能力弱而传播能力强的病毒更容易被保留,B错误;病毒没有染色体变异,也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没有基因重组,C错误;进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传播能力和致病能力都强的病毒,如: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
【典例2】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病毒不能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等行为B.病毒能进行增殖,所以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C.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可获得32P标记的子代病毒D.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含有蛋白质和DNA【答案】B【解析】病毒的性状主要是由其含有的遗传物质核酸决定的,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能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等行为,A错误;病毒借助宿主细胞,能进行增殖、遗传和变异,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所以病毒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B正确;病毒为寄生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因此用含32P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不能获得32P标记的子代病毒,C错误;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但该核酸不一定是DNA,D错误。
【易错提醒】病毒无细胞结构,能发生的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
【知识链接】新冠病毒的来源可能是野生动物,但是寄生在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对病毒没有致死性,这说明病毒与野生动物之间在共同进化过程中达到了某种“平衡”,【典例3】1950年,为除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危害的兔子,澳洲使用了能引起兔子致命疾病的病毒。
如图是对此后六年间兔子的致死率和病毒的毒性变化调查的结果。
生物学家从上面的结果中得知一种事实,即兔子因发生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也因遗传的变异而毒性减小。
以此为根据而得出结论:在较短的期间内,兔和病毒已协同进化了。
关于兔子和病毒进化的说明中,恰当的进化原因是()①隔离②自然选择③突变④定向进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兔因发生遗传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也因遗传的变异而毒性减小。
在较短的期间内,兔和病毒已共同进化了”,说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BD 错误,C正确。
【典例4】寨卡病毒是RNA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传播的虫媒病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与蚊虫两者的核酸彻底水解,其产物中均有5种碱基B.寨卡病毒与蚊虫两者的可遗传变异来源都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寨卡病毒与蚊虫之间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D.寨卡病毒繁殖时,其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模板、原料和能量等均由宿主细胞提供【答案】C【解析】寨卡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其产物中只有4种碱基,A错误;寨卡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而蚊虫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B错误;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所以寨卡病毒与蚊虫之间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C正确;寨卡病毒繁殖时,其合成蛋白质所需的原料和能量等均由宿主细胞提供,但是模板是由病毒自身提供的,D错误。
【易错提醒】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经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知识链接】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野生动物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是构成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一环。
【典例5】在我国红树林广泛分布于福建、广东沿海的潮间带,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又是潮间带多种贝类、鱼类的栖息繁衍地,也是多种水鸟营巢繁殖的处所。
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其面积日益缩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潮间带中的贝类、鱼类水鸟组成食物链,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传递B.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红树林中物种多样性,有利于增强红树林的稳定性C.以红树林为主体及其伴生的动物和其他植物共同组成了生物群落D.红树林能防风消浪、固岸护堤、净化海水体现了红树林的间接价值【答案】D【解析】食物链必须包含生产者,潮间带中的贝类、鱼类、水鸟均为消费者,不能构成食物链,A错误;引入外来物种可能导致外来物种入侵,使红树林生态系统遭受破坏,B错误;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中所有生物的总称,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红树林为主体及其伴生的动物和其他植物、微生物等共同组成生物群落,C错误;红树林能防风消浪、固岸护堤、净化海水体现了红树林的间接价值,D正确。
【典例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以提高生物多样性B.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就地保护C.退耕还林、将沼泽改造成人工林等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共同进化的结果【答案】B【解析】对于生物资源不是不能利用,而是要合理的利用,合理的利用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而不是提高生物多样性,A项错误;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这种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B项正确;将沼泽改造成人工林不能提高生物多样性,C项错误;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共同进化的结果,D项错误。
【易错提醒】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直接价值:是指能为人类提供形式多样的食物、纤维、燃料和建材等;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潜在价值: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对点精练1.2017年1月《自然—通讯》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逆转录病毒可能在5亿年前便已进化,从而使得病毒比之前的预想“老”了5倍。
有关推测的是A.逆转录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遗传信息存录在RNA上B.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可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C.逆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翻译过程需3种RNA的参与D.逆转录病毒能够发生不定向的突变为其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B【解析】逆转录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们的遗传物质是RNA,遗传信息存录在RNA上,A正确;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需经过逆转录形成DNA,才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B错误;逆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翻译过程中有mRNA、tRNA、rRNA三种RNA的参与,C正确;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不稳定,能发生不定向的突变,为其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
2.下列有关生物共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隔离在生物共同进化中起决定作用B.生物的共同进化只发生在生物群落中C.大型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生物的共同进化D.草原兔子的抗病力与某种病毒的感染力都会随进化增强【答案】D【解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并非决定生物的共同进化,A错误;共同进化是指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因此,生物的共同进化不仅发生在生物群落中,还发生在生物与环境之间,B错误;大型捕食者对猎物种群起到选择的作用,使之能更加的适应环境,从而有利于共同进化,C错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使得彼此更加向适应环境方向进化,D 正确。
3.人体感染“诺如病毒”会引发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发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诺如病毒”进化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突变和基因重组B.严重腹泻后大量饮水就能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C.浆细胞与“诺如病毒”结合后可以抵制该病毒的增殖D.人感染“诺如病毒”后下丘脑部分细胞的活动会增强【答案】D【解析】“诺如病毒”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所以其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没有基因重组,A错误;严重腹泻后丢失了大量水分和无机盐,所以除了饮水还有补充无机盐才能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B错误;埃博拉病毒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可以抵制该病毒的增殖,C错误;人感染“诺如病毒”后会有发热现象,需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D正确。
4.HIV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人体产生的蛋白A对该病毒有免疫能力。
在进化的过程中HIV产生了抗蛋白A的变异。
后来科学家发现人体中的A3G蛋白具有抑制HIV增殖的能力,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A决定HIV病毒个体的进化方向,但不决定其变异的方向B.A3G双聚体蛋白阻止逆转录酶移动,使该病毒遗传物质的复制受阻C.流程1中HIV病毒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不影响该病毒正常的增殖D.流程2中以宿主细胞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双链RNA片段【答案】B【解析】根据“人体产生的蛋白A对该病毒有免疫能力,在进化的过程中HIV产生了抗蛋白A的变异,后来科学家发现人体中的A3G蛋白具有抑制HIV增殖的能力”等信息可说明蛋白A只是对HIV病毒个体的生存进行选择的条件之一,故不能决定该病毒进化的方向,A错误;由图可知:A3G双聚体蛋白阻止逆转录酶移动,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无法进行正常的逆转录,该病毒的复制受阻,B正确;依据图中注释可知流程1中A3G单体蛋白在扫描过程中会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由B项分析可知,该变异会影响病毒遗传物质的复制进而影响病毒的增殖过程,C错误;流程2是逆转录过程,应以宿主细胞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单链DNA片段,D错误。
5.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
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人工合成病毒就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B.病毒虽然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但可以借助活细胞进行自我繁殖C.因为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所以病毒也有细胞结构D.绝大多数病毒体内同时含有DNA和RNA,少数病毒只含DNA或者只含RNA【答案】B【解析】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项错误;病毒虽然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但可以借助活细胞进行自我繁殖,B项正确;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C项错误;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