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改造国民性话语的错位性

合集下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语言变革与汉语现代性问题(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语言变革与汉语现代性问题(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语言变革与汉语现代性问题(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语言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全球化时代的语言格局中,中国作家通过对汉语现代性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的重新思考产生了建立“汉语主体性”的语言自觉;第二,在语言资源的问题上,对于民间语言的充分吸纳和对西方语言的互文,是这一时期中国作家与诗人的两种相当突出的语言实践;第三,个体语言策略的采用导致了文学语言的历史性变化。

这些变革,对于20世纪以来汉语现代性的又一次重建,提供了相当有益的启示。

一全球化时代的汉语自觉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的持续加剧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领域,还体现在与我们的精神/生存密切相关的文化/语言层面。

全球政治,不仅发生于民族国家之间,还发生于不同的经济集团、文化类型和语种之间。

所以说,全球政治,还是一种文化的政治、语言的政治。

但是,在全球性的语言政治图景中,拥有着全世界最多使用者的汉语,却处于相当明显的弱势地位。

面对这样的弱势处境,作为汉语最为重要的实践者,中国作家产生了相当突出的语言焦虑。

不过,完全不同于20世纪之初的中国作家面对世界所产生的语言自卑的是,90年代以来中国作家的语言焦虑,却是对母语的敬惜与卫护,是一种在全球性的语言政治格局之中建立“汉语主体性”的语言自信以及与此相应的丰富思考和历史承担。

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中建立“汉语主体性”的语言自觉,在李锐那里表现得最为突出。

他曾明确指出:“在这个所谓‘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这些后来者,要用自己的杰出作品建立起现代汉语的主体性,要用自己充满独创性的创作建立起现代汉语的自信心。

这是每个汉语写作者无法推脱的历史责任”。

在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之中,汉语文学应该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

在贾平凹那里,“汉语主体性”的诉求则以其所欲建立的“新汉语文学”作为表征。

他认为:“二十世纪末,或许二十一世纪初,形式的探索仍可能是很流行的事,我的看法这种探索应建立于新汉语文学的基础上”,汉语文学应有其“独特于西方的思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变革与汉语现代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变革与汉语现代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语言变革与汉语现代性问题论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语言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全球化时代的语言格局中,中国作家通过对汉语现代性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的重新思考产生了建立“汉语主体性”的语言自觉;第二,在语言资源的问题上,对于民间语言的充分吸纳和对西方语言的互文,是这一时期中国作家与诗人的两种相当突出的语言实践;第三,个体语言策略的采用导致了文学语言的历史性变化。

这些变革,对于20世纪以来汉语现代性的又一次重建,提供了相当有益的启示。

一全球化时代的汉语自觉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的持续加剧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领域,还体现在与我们的精神/生存密切相关的文化/语言层面。

全球政治,不仅发生于民族国家之间,还发生于不同的经济集团、文化类型和语种之间。

所以说,全球政治,还是一种文化的政治、语言的政治。

但是,在全球性的语言政治图景中,拥有着全世界最多使用者的汉语,却处于相当明显的弱势地位。

面对这样的弱势处境,作为汉语最为重要的实践者,中国作家产生了相当突出的语言焦虑。

不过,完全不同于20世纪之初的中国作家面对世界所产生的语言自卑的是,90年代以来中国作家的语言焦虑,却是对母语的敬惜与卫护,是一种在全球性的语言政治格局之中建立“汉语主体性”的语言自信以及与此相应的丰富思考和历史承担。

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中建立“汉语主体性”的语言自觉,在李锐那里表现得最为突出。

他曾明确指出:“在这个所谓…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这些后来者,要用自己的杰出作品建立起现代汉语的主体性,要用自己充满独创性的创作建立起现代汉语的自信心。

这是每个汉语写作者无法推脱的历史责任”。

在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之中,汉语文学应该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

在贾平凹那里,“汉语主体性”的诉求则以其所欲建立的“新汉语文学”作为表征。

他认为:“二十世纪末,或许二十一世纪初,形式的探索仍可能是很流行的事,我的看法这种探索应建立于新汉语文学的基础上”,汉语文学应有其“独特于西方的思维”。

归去来(韩少功):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

归去来(韩少功):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
“上山下乡”一词最早见于195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 《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文件中,第 一次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这个概念,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乡开始的 标志。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 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 示。
取直接叙述意识流动过程的方法来结构篇章和塑造人物形 象。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描写,具有 较大的浓缩性和凝聚力。概括起来可以说,唯主观、反理 性是它总的特点。
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福克纳 的《喧哗与骚动》等
【魔幻现实主义】
3.叙述的构思技巧:线索、悬念、伏笔、照应、铺垫、抑扬、 对比、衬托、突转、心理独白、时空集中、叙述与写景结合、回忆 与现实交织。
4.叙述的话语形式:对话式、讲述式、诗化语言、散文笔调。 5.叙述的节奏速度:通过控制“读者的预”和“情节设定” 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故事节奏,或舒缓,或明快,叙述节奏与故事 情节及人物性格的关联性等。
《归去来》
韩少功的《归去来》发表于1985年6 月的《上海文学》,80年代崛起的一大批 作家都会在作品中探讨“自我”的问题, 经历文革动荡与劫难,原先清晰的主体认 知变得破碎乃至虚无,《归去来》可称作 为重新寻获作家自我的某种尝试,在今天 仍旧能够给世人某种启示。
小说鉴赏
《归去来》是一个知青精神探索的寓言故事,出生城市的 “我”(黄治先)为了收购当地出产的香米和鸦片,来到一个村庄。 他感到似曾相识,此地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他确信自己从没有来 过这个村落,从未沾染此地的人和风景,乡村世界缓慢地进人他的 视野进村之后是一段细致而主观感很强的描写,是外来者的眼光缓 慢打量下的乡村世界,外来者审视和挑剔的痕迹跃然纸上,又有一

错位的捆绑:关于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与启蒙关系的一种反思

错位的捆绑:关于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与启蒙关系的一种反思
评 论 百 家 c R E A I l 0 } I ^ N 0 c R m l ]
_- - _

错位的捆绑 :关于 2 0 世纪 以来 中国文学与 启蒙关系的一种反思
。 姚晓雷
众所 周 知 ,以 “ 五 四”新 文 值诉 求 和启 蒙诉 求诸 多本 体 上 的异 学 为肇 始 的 2 0世纪 中 国新 文 学 , 质属性 ,其对 2 0世纪 中 国文学 发生
2 0 世 纪 中 国文学 和启 蒙 看做 一个

并 非一体 :中国启 蒙话语 的
文学诉 求与文学发展 的 内在诉 求
在 畴 ,似 乎 文学 遇 到 的问题 话 语其 实是 特定 社 会历 史语 境 下 出 只不 过 是启 蒙 本 身遇 到 问题 ,只 现 的一 个思 想文 化 领域 里有 特定 内 要 坚持 诉诸 启 蒙 ,文 学 的 问题也 涵 的独 立话 语 系统 ,其 内在 的价 值
发 的资产 阶级 的民主文化运 动 ,它是 在近代科 学发 生 人 可为先 导 ,而不 可为代庖 。共 和立 发展 的基础 上 ,受其 认知方式 启发 ,将 该时代 派生 出 宪 之大业 ,少 数人 可主张 ,而未可 实
来的理 性作为人 们认知世 界 的旗 帜 ,针对 中世纪 封建 传统思 想和宗 教 的束缚 开展 的一 场思想解 放运 动 。1 7 现 。人类 进化恒有 轨辙可 寻 ,故予 于
今兹之 战役 ,固不容怀悲 观而取 卑劣
到l 8 世 纪的欧洲 ,一些思想者基 于对 自身所拥有 的理 之消极 态度 ,复不敢怀乐 观而谓 可踌 ”② 因为要 对民众进行启蒙 , 性 的信 仰 ,相信 他们在 对 中世 纪封建传统 思想 和宗教 躇满志也 。 束缚 的对垒 中真理在握 ,可 以 “ 为 自然 立法 ” “ 为道德 他们需 要找 到一种能够 被启蒙 者有效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下)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下)

20 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下) 列宁一个民族两种文化的论断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民间文化和统治阶 级文化的不同,但在同一文化传统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价值 观念和文化心理在根本上却是相同的。

胡风以自己的文学生命为代价所捍卫的正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方向, 但在强大的浪潮面前,却终归失败。

三走向民间的另一个结果是放弃启蒙,迎合大众,导致知识分子价值 和主体地位的失落,导致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失落。

五四新文学运动最有价值的历史贡献之一就是启蒙主义文学方向的 确立。

先驱们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以人的解放为目标,致力于国民性的揭 露与批判。

他们揭露社会黑暗,关心大众疾苦,但决不在思想意识上迁就大众, 决不因为同情而无视大众的弱点,决不为获得大众的拥护而赞美大众的脓 疮。

当新文学一步步走向民间的时候,这种启蒙精神不能不首先面临威胁 而且一步步被消解。

革命文学兴起之际,倡导者们就高呼要克服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根性, 把你的背对向那将被奥伏赫变的阶级,开步走,向那龉龊的工农大众 11。

这可以说是知识分子改造的先声。

在大众化的讨论中,倡导者高声呼唤文艺向着大众飞跃。

他们认为革命的先锋队不应该离开群众的队伍,而自己单独去成就什 么英雄的高尚的事业。

什么只应该提高群众的程度来欣赏艺术,而不应当降低艺术的程度去 迁就群众,——这一类话是大文学家的妄自尊大!12 在讨论中,也并不是 没有清醒者,包括普罗文学队伍内部也有比较清醒的人们。

可是,这些比较清醒的人们往往一发表意见就受到激烈的批评。

郑伯奇曾经提出文艺大众化的第一重困难在于大众自己,因为他们还 缺乏接受文艺作品的基本条件。

这一见解刚刚提出,瞿秋白就严厉地指责作者和他代表的知识分子还 没有决心走进工人阶级的队伍,还自己以为是大众的教师,而根本不肯向 大众去学习,企图站在大众之上去教训大众,并且指出这篇文章充分的表 现着知识分子脱离群众的态度,蔑视群众的态度。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上)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上)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上)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内容提要:五四新文学运动宣告了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胜利,五四高潮过去之后,从“革命文学”到“文革文学”,新文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却经历了一个一步步民间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给文学带来的后果是:一、否定五四文学精神,排斥西方文化,回归传统;二、放弃启蒙,迎合大众,导致知识分子主体地位和它所代表的现代性的失落;三、导致创作主体的多重分裂从而导致文学无法克服的公式化、概念化、标语口号化倾向。

历史的教训是知识分子不应放弃自己的话语立场和话语形式而操作其他话语。

一方面,走向民间的倾向是总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经验和教训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另一方面,世纪末的中国文学正发生着一场巨变,一些作家迅速地走向民间和大众,一些理论家为之热烈欢呼,使民间话语成为一种新的时髦。

文学潮流的发生和发展必然有其现实的合理性,但现实的合理性中却往往包含了历史的盲目性。

文学史的研究应该为文学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参照,因此,当世纪末文学昂首阔步向民间和大众进军之时,就更有必要回顾一下二十世纪文学走向民间的历程及其后果。

一五四新文学运动是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一次辉煌胜利,但是,它一开始就为民间话语的生长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无论是《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等纲领性文件中的理论主张,还是纷纷写人力车夫、工匠、学徒等下层劳动者生活的创作实践,都显示着新文学一开始就存在的对民间大众的热情。

正因为这样,20年代初就有了“到民间去”的口号。

但是,新文学的开拓者们倡导白话,力求作品通俗易懂,出发点是使新文学更容易为广大读者接受,而不是要求文学去迁就和适应大众。

新文学运动致力于语言工具改良的全部目的在于现代性启蒙。

新文学的开拓者不会为通俗之手段而牺牲启蒙之目的。

周作人提倡平民文学,但他特别强调的却是“平民文学不是专做给平民看的,乃是研究平民生活——人的生活——的文学。

以阿Q和陈奂生为例,分析20世纪中国文学中“改造国民性”的主题

以阿Q和陈奂生为例,分析20世纪中国文学中“改造国民性”的主题

以阿Q和陈奂生为例,分析20世纪中国文学中“改造国民性”的主题阿Q和陈奂生分别是鲁迅与高晓声笔下的经典人物,以二者为例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改造国民性”的主题分析如下:(1)鲁迅与高晓声作品中关于“改造国民性”的主题具有前后相延续性①鲁迅重在对封建制度下国民性的批判鲁迅的《阿Q正传》等作品贯穿着如何疗救社会病苦、改造国民性的思考,重在对封建制度的彻底揭露与批判,以及对农民和知识分子在反封建思想革命中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的考察,其理性色彩体现为清醒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②高晓声重在探索当代农民悲剧命运的根源从当代历史发生的挫折与传统文化积习相关的理解出发,高晓声揭示了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农民的行为、心理和思维方式的特征:他们的勤劳、坚韧中同时存在的逆来顺受和隐忍的惰性,对于执政党和“新社会”的热爱所蕴涵的麻木、愚昧的顺从。

因为在探索当代农民悲剧命运的根源上,提出了农民自身责任的问题,因此,这些小说被批评家看作是继续了鲁迅有关“国民性”问题的思考。

(2)鲁迅与高晓声对国民性的批判力度以及对改造国民性的前途各持己见阿Q和陈奂生又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国民,身上所体现的“国民性”特点包括劣根性各有不同,两位作者对国民性的批判力度及强弱并不一致,同样对改造国民性的前途各自抱着不同的态度。

①果断的批判和悲观的态度鲁迅曾说过,他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还怕我所看见的(阿Q)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

鲁迅对当时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毫不留情地批判,并且对国民改造的前途持极其悲观的态度。

②温情的批判和期盼的态度高晓声的“陈奂生”并非阿Q第二,陈奂生的经济、政治地位以及时代给他带来的变化都是阿Q所不能比拟的。

陈奂生们固然有他们的悲剧,即“他们生在做主人的时代,却不是当主人的材料”。

令人欣慰的是,在农村普遍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之后,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陈奂生终于从历史的迷梦中惊醒,开始寻找自己和自己的位置。

错位的捆绑-关于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与启蒙关系的一种反思

错位的捆绑-关于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与启蒙关系的一种反思

错位的捆绑:关于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与启蒙关系的一种反思众所周知,以“五四”新文学为肇始的20世纪中国新文学,是在“启蒙”的文化思潮语境下庄严登场并派生出自己相应诉求的。

启蒙诉求在20世纪文学史上几经沉浮,反复凸显,并以其鲜明的现代性价值取向对百年中国文学史的主题建构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启蒙和文学之间的关系不存在悖论。

事实上,面对迄今为止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已有不少研究者从二者关系角度做了不少探索。

可在已有的反思范式里,主导型的倾向依然是将20世纪中国文学和启蒙看做一个同质范畴,似乎文学遇到的问题只不过是启蒙本身遇到问题,只要坚持诉诸启蒙,文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种研究范式固然对一部分由启蒙问题造成的文学问题的解答富有说服力,但由于回避了20世纪中国文学自身价值诉求和启蒙诉求诸多本体上的异质属性,其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发生发展过程中遭遇的一些价值问题的解答依然显得不尽可靠。

基于此,本文企图理清的是,启蒙诉求所派生的人性演绎话语和文学本体所要求的人性话语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能否互相取代;启蒙嵌入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的是是非非到底该怎么看待;中国文学要进一步向前发展该如何处理和启蒙的关系。

中国论文网/5/view-7060570.htm一、并非一体:中国启蒙话语的文学诉求与文学发展的内在诉求在我看来,20世纪的中国启蒙话语其实是特定社会历史语境下出现的一个思想文化领域里有特定内涵的独立话语系统,其内在的价值诉求同文学审美话语系统的价值诉求并非等同,二者之间是一种交叉关系,而非一体关系。

启蒙本意是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世界史上启蒙运动是指17到18世纪欧洲爆发的资产阶级的民主文化运动,它是在近代科学发生发展的基础上,受其认知方式启发,将该时代派生出来的理性作为人们认知世界的旗帜,针对中世纪封建传统思想和宗教的束缚开展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17到18世纪的欧洲,一些思想者基于对自身所拥有的理性的信仰,相信他们在对中世纪封建传统思想和宗教束缚的对垒中真理在握,可以“为自然立法”“为道德立法”“为历史立法”,并带领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蒙昧走向智慧,从而义无反顾地发起了这场在人类文明史上举足轻重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转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转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转变谢黎嘉(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515000;中山大学,广东中山528400)摘要:本文通过借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探讨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批评话语转变的原因.指出任何文学批评话语都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时代条件下的产物。

关键词:文学批评话语人文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l引育文学批评.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一柏拉图的理念摹仿论可谓是西方文学批评的开端——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它指的是系统地研究一部艺术作品或一种艺术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描述、证明、分析、解说、评判和分类。

虽然马修阿诺德认为文学批评是“以一种无关利害的热情来认识和传播人们熟知并加以沉思的最好作品”,但是批评终究跟主观脱不了干系,它总会或隐或显地体现着批评者的主观意识:而批评者的主观意识又受到社会、历史等因素制约。

所以尽管批评家力图客观地对作品作出评论.可是批评话语总会。

不小心”地把批评者的“心声”流露,把时代的脉搏屁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经历了十年文革之后。

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文艺界也不例外。

呈现出。

百家争鸣”的局面。

2文学批评话语的转变随着各种文学理论的发展。

文学批评话语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总的来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转变是沿着人文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发展的。

2.1人文主义批评话语的出现人文主义(hum ani sm)指的是任何褒扬人的因素、强调人的利益的观念.对立于神本主义(推崇超自然的、神的因素)。

它的最早提出是在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是对抗中世纪的神权思想。

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出现是有其历史和时代背景的。

首先,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思想的束缚使得我们把先哲圣贤奉若神明,把他们的教诲视为金科玉律。

这种思想表现在文学批评上就是:虽然批评者在评论着作品.实则却是不断地为古人们的经典寻找例证;而凡是有悖于经典的作品通通都要遭到扼杀。

人的个性得不到张扬。

随着社会的发展,打破权威的呼声越来越高。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五四”说检讨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五四”说检讨

【内容提要】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究竟从何时开始?20世纪90年代之前是“五四”说,后来“晚清”说逐渐占据主流。

“五四”说之所以被“晚清”说代替,是因为其具有不可超越的局限:它不能解释“五四”之前中国文学批评中萌生的“科学化”和“人本化”因素。

“五四”说存在的根据主要是“五四”时期白话文的盛行和政治家对历史的划分,但它们并不适用于中国的文学批评。

笔者认为,检讨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的“五四”说,有着学术史、学科建设和方法论等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五四”说;检讨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究竟从何时开始?20世纪90年代之前一直是“五四”说,即认为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开始于“五四”时期,这以我们众多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为代表。

20世纪90年代之后,“五四”说遭到质疑,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晚清”说逐渐占据主流,即人们认为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于晚清时期。

但是,当历史逐渐远去的时候,我们再来冷静清理其中的曲折是非,或许可为文学批评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经验,况且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五四”说仍然在学界有一定的残余影响。

一、“五四”说的局限所谓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就是中国文学批评中现代性因素的萌生,导致了中国文学批评“型”的转变。

而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性”因素,又主要是指文学批评的“科学化”和“人本化”①。

但是,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的“五四”说,不能解释五四之前中国文学批评中萌生的“科学化”和“人本化”因素。

因为五四时期的学人虽然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而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与“民主”的呼声早在五四之前便已响起于中国大地。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胡适在《新青年》第2卷第5号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这两篇重要理论文献,被许多人认为是文学革命的开始。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言文合一”,主张以白话取代文言,作为现代文学语言。

20世纪初中国_国民精神_的批判与改造_兼析林语堂的_国民性_金花子

20世纪初中国_国民精神_的批判与改造_兼析林语堂的_国民性_金花子

2008/11194 20世纪初中国“国民精神”的批判与改造———兼析林语堂的“国民性”金花子摘 要:改造“国民性”是晚清时期各种西方文明碰撞下所产生的最大思想命题,它从产生伊始就始终没有脱离开文化比较的视阈。

西学背景浓厚的林语堂,早年追随五四先行者的足迹,看取西方价值观而致力于批判“国民性”以革新中国社会。

三十年代以后,林语堂开始面对西方社会介绍中国文明,从中西文化的融合互补中找到了建构新的“国民性”的理想途径。

而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书写,又使他的表述陷入了“自我”的尴尬与困境。

关键词:林语堂;国民精神;国民性中图分类号:I 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 (2008)11-194-03作 者: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省教育学院副教授;吉林,长春,130012林语堂出生于福建漳州的一个乡村,其父为乡村牧师,他从小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在其后的求学过程中也一直接受西式教育,在圣约翰大学时期林语堂就几乎以英语替代了母语写作。

1919年林语堂赴哈佛大学深造,后又留学德国,1923年在莱比锡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23年归国之后,先后在北京、厦门、武汉、上海居住十三年,由一个大学教师跻身于中国现代作家之林,同时也在创作上经历了重要的转折,由语丝派的一员而成为论语派的主帅。

1936年林语堂再度出国,并移居美国。

在林语堂之前,康有为对国民性问题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批判,他明确的指出道教迷信是造成国民涣散,缺乏公德,愚昧落后,被笑为野蛮,以致国体受损的根本原因。

①在先辈精神的指引下,林语堂以1933年开始写作《吾国与吾民》为转折点,前一个阶段林语堂重在以西方文化为参照进行“国民性”批判和“国民性”改良,后一个阶段林语堂重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及其国民精神。

一 文化视阈下的国民精神1924年,林语堂加入了语丝社。

《语丝》时期的林语堂基本上追随鲁迅与周作人,致力于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其对国民性问题的认识和表述,也基本上没有脱离开五四时期“国民性”批判的框架。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下)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下)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下)经过上一篇的探讨,我们对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变迁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20世纪初,中国的文学界经历了近代化的冲击,开始向着西方文学的追求,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怀旧主义的文学作品。

但是在中国社会经历了长期战乱和动荡之后,民间文化开始兴起,这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继续深入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

在20世纪的中国,由于社会变革的需要,文学逐渐走向了民众,开始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命运。

这一转变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和新诗词运动的兴起。

这两个运动的共同特点是追求革新,反对旧文化和封建社会的束缚,希望尽快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等一批作家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他们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用鲜明的笔触展现了工人、农民以及边缘群体的痛苦命运。

鲁迅的《狂人日记》等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怪现象和人性的问题,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石。

新诗词运动则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抒发和描写,吸引了更多民众参与其中。

在这一时期,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撰写关于普通百姓的诗歌,他们通过纳入大量民间语言和生活中的琐事,使作品更加接近民众,引起了普通百姓的共鸣。

这种新的写作方式为民间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20世纪中期以后,中国的文学界开始出现一些缺陷。

首先,随着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强调,一些作家被迫使用官方意识形态的框架和词汇,导致文学作品的创作受到了限制。

这使得作家们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独立思想和创意,文学作品的内容也变得单一和呆板。

其次,一些作家和文艺评论家对民间文学的关注逐渐淡化。

他们开始将目光转向西方文学,希望通过模仿和学习西方文学的形式和风格来提升中国文学的地位。

这导致了中国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个性,作品缺乏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最后,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还需要看到一些现实问题。

在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民间文化面临着日益衰退的局面。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上)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上)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上)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一个充满曲折与变化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众多作家和文学家探索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试图从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学中解放出来,走向更加民间化的道路。

然而,尽管有一定的成绩取得,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反思。

首先,中国文学民间化的走向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传统的价值观念与现代的思潮发生了冲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作家们探索着将民间文化与现代思潮相结合的文学形式。

例如,在小说领域,鲁迅的《狂人日记》等作品揭示了传统文化束缚下的封建社会,展现了个体的痛苦与挣扎。

这种对传统的批判与反思成为中国文学民间化的一大特点,但也导致了与传统文化的断裂。

其次,中国文学民间化的走向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20世纪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频繁。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家和文学家往往要面对政治压力和审查制度。

他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声音,维护自己的思想与创作自由。

这也促使他们采取了更加亲民、贴近普通人生活的写作方式,使中国文学民间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例如,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从农民的角度讲述了土地革命的故事,展现了普通人民的生活与命运。

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叙述方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面临着是否忽略了个体的风险。

此外,中国文学民间化的走向也面临着大众和市场需求的压力。

20世纪初,中国文化领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推动了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发展。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对具有思想性和娱乐性的作品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市场导向的压力下,中国作家们纷纷转变创作风格,迎合大众的口味。

但这也带来了文学创作的商业化和平庸化的倾向,使一些作品沦为了商品和娱乐工具,使文学的思想力量受到了制约。

总的来说,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面临着传统与现代、政治与审查、大众与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尽管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需要反思其中的问题和局限。

中国国民性改造中存在的争论和矛盾[权威资料]

中国国民性改造中存在的争论和矛盾[权威资料]

中国国民性改造中存在的争论和矛盾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从国民性改造一经提出,关于中国“国民性”有无以及内涵如何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本文将从“国民性”的由来、中国国民性认知中存在的争论、矛盾和国民性再思考等四个方面展开对国民性改造中存在的种种对立和矛盾的阐述。

关键词:国民性改造;劣根性;争论;矛盾一、“国民性改造”的由来康有为是最早使用国民一词的,而国民性改造在中国的首倡者则是严复。

1895年3月,严复在《直报》发表《原强》一文,提出“民智已下矣,民德已衰矣,民力已困矣”的感慨,进而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政治主张。

其后,国民性改造的集大成者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来探讨国民性改造的问题,如《国民十大元气论》、《中国积弱溯源论》、《新民说》等,都对中国的国民性进行了具体的阐释。

关于这些目前大都能获得国内学者的支持。

二、“国民性改造”中存在的争论国民性改造一经提出,对于它的由来是本质上存在的“国民性”还是一种殖民主义话语霸权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对于前者我们可以看到从严复、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陈独秀、鲁迅等都是在承认中国国民劣根性存在的前提下进行的各自的批判。

例如梁启超说“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为奴隶”、“不禁太息痛恨我中国奴隶根性之人何其多也” +①,在《积弱溯源论》中,他将中国人的缺点归纳为愚昧、为我、好伪、怯懦等;孙中山则认为中国人的政治思想十分薄弱,他们的奴性、无知、自私、缺乏自由的理想等是国民性的一大缺陷+②。

鲁迅一生始终坚持改造国民性,求得人的真正解放,以最终在“立人”的基础上建立“人国”。

与这种认为中国国民性愚昧、落后、自私等客观性存在的观点相反的是,现代的一些研究者则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这里面较为重要的代表有刘禾、摩罗、周宁等人,如果概括一下他们的观点,那么就是在这些研究者的眼中,“国民性”一词是殖民主义话语霸权的一种表现,中国的精英分子在进行国民性改造的过程中无疑陷入了殖民主义的陷阱。

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国民性”主题流变

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国民性”主题流变

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国民性”主题流变
曹林红
【期刊名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术版》
【年(卷),期】2008(000)008
【摘要】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追求,始终伴随着知识分子对"国民性"问题的深刻思考,体现着鲁迅"立人"思想的延续。

这一世纪性的文学主题,体现着中华民族在追求国家现代化道路上的民族自省精神与民族忧患意识,也是激发民族自新、自强的巨大精神资源。

【总页数】3页(P75-77)
【作者】曹林红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20世纪中国文学改造国民性话语的错位性 [J], 姜异新
2."微观政治"中的"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鲁迅与1990年代后中国小说中"国民性"主题系列研究论文(一) [J], 古大勇;袁伟平
3.“小井”中的洞天--试论乔典运小说中的国民性批判主题 [J], 刘宏志
4.探寻国民性: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纪主题 [J], 刘江
5.改造国民性──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时性话题 [J], 韦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_二十世纪中国文学_意识形态悖论_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_时间_维度与文学史书写

_二十世纪中国文学_意识形态悖论_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_时间_维度与文学史书写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意识形态悖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时间”维度与文学史书写胡希东摘要文学史是文学时空的再现,其变动主要源于文学观念的改变;1980年代中后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出台本意是对过去政治意识形态干预文学史书写的反拨,它带来了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历史转型与巨大飞跃,这在文学史书写中具重要历史意义;站在21世纪的今天,从时间的视角进一步反思“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会发觉它照样建筑于意识形态之上,这是一个带矛盾、悖论的文学观念,它所深具的文学史书写的历史积极意义与消极性相伴相生。

关键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时间”维度;文学史书写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63(2012)05-0135-06作者简介胡希东,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后成都6101061950、1960年代是现代文学史建构的重要历史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是其文学史书写的理论基础。

而“文革”十年结束后,整个文学史书写处于徘徊状态,它主要表现在对1950、1960年代以来文学史书写的恢复,文学史书写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比如,当时最为通行的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实际是对1960年代所确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范式的恢复,而其他各高校联合主编的现代文学史也莫不如此,整个文学史书写处于停滞徘徊状态!1980年代以降,随着历史转型,之前认可的文学从属于政治、文学“工具论”等开始受到质疑,文学独立意识、文学审美意识受到人们的推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产生于这一语境。

作为1980年代中后期重要的文学观念,“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实际是对1950年代以来政治意识形态干预文学史书写的反拨,让文学史回归文学自身,它带来了文学史书写模式的飞跃,这在文学史建构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但站在21世纪的今天进一步反思“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会发觉它照样建筑于意识形态之上,这是一个充满矛盾、悖论的文学观念,它所带来的文学史书写所具的历史积极意义与消极性相伴相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阐释 , 尽管这种阐释在最初就存在很 多误导。 第二 、 逐新艺术追求与滞后主体意识之错位
团圆”作者不惜把维新 、 , 革命思想转换形式硬塞入 到叙事中 , 结果不可避免地流于 阐释。文本因之呈
收稿 日期 - 0 一 8 3 "  ̄ 0—0 2 0 作者简介 : 姜异新(92 , 。 1 一)女 山东龙 口 , 7 人 北京鲁迅博 物馆研 究室研 究人 员, 北京师范大学博 士后流动站在站博 士后 。
5 7
维普资讯
限于官场百态 , 无法真正从文化深层将民族劣根性
三次启蒙高潮中抽取 以此为主题的经典 文本进行
切片式对 比分析 , 就会发现该话语在奠基 、 开和 展 演变的过程 中, 现 出一 系列 耐人寻 味的错位现 呈
象。


《 新中国未来记》 与晚清改造国民性话语奠
Hale Waihona Puke 基 民时代 , 这是民间志士苦心经营 、 开展文化启蒙 的 结果 , 也是维新大典庆祝 的主要内容 。然而 , 不幸 的是 , 历史的前进步伐迅速抛下 了《 新中国未来记》
的批判现实性 , 使其成为彻头彻尾的幻想篇。新世
梁启超的新小说《 中国未来记》 新 可以说是 中 国文学近现代化 的先导之作 , 尽管它的最初用意只 在借用叙事艺术宣传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开篇 , 叙述主体首先讲述 了幻想 中的中国人 民举行维新
纪赋予的历史感使我们有理 由相信 , 尽管中国社会
维普资讯
东方论坛
2O 年第 6 06 期
2 O世 纪 中 国文 学 改 造 国 民性话 语 的错 位 性
姜 异 新
( 北京鲁迅博物馆 , 北京 103 ) 004

要: 从戊戌 维新 、 四新文化运动 、 时期思想 解放这 三次启 蒙 高潮 中抽 取 以“ 五 新 改造 国民性” 主题 的经典 文本进 为
国的这个 ‘ 未来 ’将只不过实现 了 10 年欧洲 ‘ , 92 曾 发生过 ’ 的事情。l(1 就这样 , 了让骨子里仍 ” Jl) P2 为 遵循“ 士志于道” 传统的新知者实现启蒙伟业 的“ 大
中国新文学史的开端却有着发人深 省的寓意。众 所周知 , 在接下来 的思想政治斗争 中 , 梁启超 的新
进程波澜壮 阔, 百折不 回, 思想文化启蒙却在革命 与救亡大潮中时而洪波 涌起 , 时而死水微澜 , 一刻
六十年大祝典的盛况 , 想象中的中国已跻身于世界 强国之列。当叙述人孔觉 民佩带各种荣誉勋章登
上演讲台时, 一批注 :我却侯 了六十年 !于是 , 有 “ ” 镜头转至六十年前那一副副卑劣龌龊 、 软弱怯懦 的 国民形象。无疑 , 改造国民性在此上升到关乎国家 存亡绝续 的高度 , 随后便构成 了 2 世纪 中国文学 0
小说版 , 充分暴露 了中国近代启蒙还处在非理性 的 幼稚阶段 , 同时 , 创作主体对 国民奴性 的揭示也 只
演进的总基调。然而 , 启蒙救国论使新小说一开始
就成为理论先行的预设写作, 更使得文学启蒙话语 奠基与现代性启动之间呈现出乖离错位。这在《 新 中国未来记》 中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都没有止息过 , 国民劣根性也一直像幽灵一样挥之 不去 , 这是 10 年的梁启超无法预料的。《 中国 92 新
未来记》 发表后 的中国百年战乱频仍 , 内忧外患不 止, 唯一变动不居 的似乎只有这国民劣根性。此后 的 2 世纪中国文学中取代对新民美好憧憬 的也是 0 对国民忧患的执著表达。可以说 , 梁启超的乐观启 蒙承诺使《 中国未来 记》 新 成为康有为《 同书》 大 的
民理论因在现实政治斗争 中的保守性 , 使得国民性 改造事业很快退居其次 , 被更为紧迫而引人注目的
推翻封建专制的激进革命所取代 , 而 , 然 作为文化 现代化先声 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却从此奠定为 2 世 0 纪中国文学 的主流启蒙话语 , 这不能不源于梁启超 新民理论的滥觞和《 中国未来记》 新 独特的小说文
行切片分析, 会发现该话语在奠基、 展开和演变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错位性。《 新中国未来记》 的乐观启蒙想象与深重现
实忧患、 逐新 艺术追 求与滞后 主体意识 、 明确启蒙导向与冷落接 受反映之 间的错位 ;阿 Q正传》 悲观 启蒙反 思与 乐观 文 《 的
化思潮、 超然叙述人 的 自我 审视 与启 蒙权威话语缺乏 自我质疑 、 透视 人性 主 旨与唯 一启 蒙期待 之 间的错位 ; 时期愈 有 意 新
识, 却在倒叙手法的导引下, 悄然转化 为轮 回循环
论的变相。“ 中国在小说中被设计成一个世界超级
与启蒙理性联结起来 。有意味 的是 ,新 中国未来 《
记》 戊戌变法” 像“ 一样流产 了, 只写就五 回, 半途而 废 的原因也许是偶然的 , 然而 , 将此现象置于百年
强国 , 使人不禁怀疑这不过只是 当时欧洲列强模式 的翻版。从 比较历史 的角度看来 ,92年 的新 中 1 6
2 世 纪中国文学的 主流话语是改 造 国民性。 0 从戊戌维新 、 四新文化运动 、 五 新时期思 想解放这
第一 、 乐观启蒙想象与深重现实忧患之错位
梁启超用小说语 言诠释其 国民性理论 已毋庸
置疑 , 需要提醒 的是开篇 中“ 我却侯 了六十年 !这 ” 个小夹注。在“ 维新大典” 庆祝会盛大场面描写的 映照下 。 小注点名 了文本意图 : 国民劣根性已成为 历史梦魇 , 六十年后的文本 当下 已开启了所谓 的新
识继承该话语却愈远离其精髓, 愈要超越却反而在无意中继承 了它, 这些无不启发着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曲折性 的新认
识。
关键词 : 蒙; 启 改造 国民性 ; 寻根 文学; 错位 性; 现代转型 中田分类号 : 0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5 10 20 )6 07 6 I6 2 A 10 —7 1(06o —05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