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医学的渊源及其证治特色
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中国传统医药是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法。
在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时期及其特点需要重点关注。
首先,中国古代医学在远古时期采用了草木与石骨的配合,形成了最初的医药理论和方法。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经验总结,主要通过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物质来治疗疾病。
例如,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详细记载了人体脏腑器官的功能和相应的治疗方法。
其次,中国古代医学在汉代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汉代医学以《黄帝内经》和《难经》为代表,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系统总结和理论研究,开始形成了以经络学说、骨屈论和脉诊等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此外,汉代还建立了专门的医学院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医学家和药学家,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
再次,唐代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鼎盛时期。
唐代医学以《伤寒杂病论》和《千金方》为代表,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继承和创新,医学家在前人基础上不断实践和改进,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疗法。
唐代还出现了一批对医药有重要影响的名医,如孙思邈、王叔和和张仲景等。
最后,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理论发展和药物研究的蓬勃兴起。
宋代医学家朱震亨在《本草纲目》中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的药物知识,成为中国药物学的里程碑。
明代医学家李时中则在《医学入门》中提出了“四诊合参”和“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为中医诊断学的完善做出了贡献。
清代医学家沈金鳌在《科学衷中参西录》中首次介绍了西医学问,推动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的特点是基于经验总结和观察实践,注重治疗疾病的整体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治疗思想;同时,中医药注重调整机体的平衡和激发自身免疫力,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和优势。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一些人对传统医药的疗效提出了质疑,认为其理论依据不够科学和临床证据不足。
黄元御医案讲解
黄元御医案讲解
黄元,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医学家,被尊称为“元医宗师”。
黄元的医学理论在《黄元御医案》中得到了展现。
这部医学文献主要是黄元的医疗经验和治疗案例,通过对实际病例的详细讲解,弘扬了他的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
《黄元御医案》的内容包括了黄元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药物应用、舌诊、脉象等方面的经验总结。
这些案例反映了他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对后来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黄元御医案》的一些讲解:
经验传承:《黄元御医案》传递了黄元的宝贵医学经验,涵盖了多种病症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这对于医学学习者和从业者来说,是一份珍贵的临床案例集。
辨证施治:该书强调辨证施治的原则,即根据病情的不同,个体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与中医理论中的辨证论治思想相一致。
重视整体观念:《黄元御医案》中突显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强调身体各系统的相互关系,治疗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而非
片面对症治疗。
养生保健:除了治疗疾病,该书还包含了一些养生保健的内容,包括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反映了中医的预防和保健理念。
舌诊、脉象:书中对舌诊、脉象的观察和分析也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中医诊断的两个重要方面,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医辨证的基本手段。
总体而言,《黄元御医案》是一部有益于理解中医临床实践和学习黄元医学思想的文献。
当然,理解古籍需要有一定的中医基础和相关背景知识,因此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深入研读。
黄家医圈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民间医学光辉灿烂。
在云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云南民间家传医学"黄家医圈"就是这份遗产中的一颗耀眼之星。
历经八代继承发展,它熠熠生辉,蜚声中外,造福人类。
源远流长传说,数百年前滇东北大药山下的黄氏祖先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经年累月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宏观家传医学理论。
它自古无规范的文字记载,仅以心传口授、一脉单传的方式代代相传,至今已有八代。
由于这门医学理论把认识世间万物和人体疾病均以"圈"作为定位,所以黄家祖上形象地自称这门独创的医学理论和医术为"黄家医圈"。
自幼随父习医识药的黄传贵,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
成为"医圈"的第八代传人的他运用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发掘整理了家医真谛,撰写了《黄家医圈概论(提纲)》,使医圈理论首次见诸文字。
黄家医圈内容极其丰富,医圈中的"圈"是指某一特定的范围,医圈的理论以"圈"为核心,它把"圈、网、族、形、数、向、力、时"称为天地八字,把"物、神、性、气、血、道、光、温"称为生命八字。
所谓"天地八字"是指黄氏祖先认识世间万事万物(包括认识疾病)的原始指导思想,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大圈,人就是一个小圈。
世间万事万物也各有圈,并形成大圈小圈,内圈外圈。
它们相互交叉重叠,往复循环,相生相克,奇妙无穷。
所谓"生命八字",是黄氏祖先从宏观上解释个体生命现象存在的条件范围及相互关系,把构成生命的因素划分为内、外八圈;在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时强调"内外合一、五诊合参、分圈施治、阴阳平衡"等。
这些来源于实践,流传于民间的理论,其医理药理既充满直觉的认识论与经验的方法论色彩,又蕴含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数理模式。
道医:中国最古老的医学体系
道医:中国最古老的医学体系*导读:道教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其对生命和宇宙的本质认识为基础的。
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源于气。
注重对上药三品,神与气精上药三品,神与气精的把握。
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要求为医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为工和审查病机,勿失气宜。
并把修练内丹的成就用于诊治疾病,从而形成了庞大复杂的道教医学体系。
*一道医理论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医学理论,包括精、气、神理论、经络理论和脏腑理论,其中以精、气、神理论最为突出。
二是丹道理论,包括丹道理论派生出来的性命双修理论、后天返先天理论、外丹制药技术理论等。
共同构成道医祛病养生的理论基础。
道医的诊治始终不离一阴一阳谓之道范畴,一方面,在气位上,把阴阳之气的开、合、枢的调节与和谐作为入手处。
尊重人体自身的自治机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审其阴阳,以别刚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擎引之。
不时地调整机体气机,帮助其恢复自治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在神位上,从阴阳未分处下手,直接进行灵性的调整,解除因果链对健康状态的影响,使生命层次得到提升。
这才是道医无为而治的精妙之处。
在入手处,道医始终把疾病与健康放在天地的大系统中整体考虑,遵循审查病机,勿失气宜的原则。
运用道医技术使人体的气机的生、长、收、藏循行无滞,与时偕进,疾病自然不复存在。
在气机调节的开、合、枢方面,更强调枢的作用,枢不灵则开合不利;在生、长、收、藏的四种状态中更注重藏的功用,藏不强则生长不壮。
在究竟位,道医注重的则是心灵的洗涤。
通过忏悔,通过守一、内视、存思、存神、行气、胎息、导引、按摩、辟谷、服食、房中术、调摄、外丹术、内丹术等措施。
借助身体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从而达到康者健,健者寿,寿者仙的境界。
*二实际上,道医真正注重的不是治病,而是养生。
养生就是对生命的滋养。
涉及养生的机制也包含了两方面的理论,一方面是涉及导致人体出现疾病状况的原因、机制及其过程的理论;另一方面是涉及消除导致人体疾病衰老死亡的原因,延缓和制止衰老死亡过程的方法及理论。
道医的发展史,中医的起源
道医的发展史,中医的起源展开全文终南山道医,即生活在终南山一带,以道家思想和道教教义为主旨,以道家医药济世、救人、解困,宣扬积德行善,修心度人为目的的道家医生。
一、道医代表人物:1、晋代葛洪《神仙传》中的:沈建、沈羲、马鸣生、王遥、壶公、董奉、封君达等。
2、西汉刘向《列仙传》中的:崔文才、朱璜、黄阮丘等。
3、汉魏以后历代皆有,诸如:晋代葛洪,南朝陶弘景,北朝徐謇,隋唐杨上善、孙思邈、王冰,宋代王怀隐,金代刘完素,元代丘处机、马钰,明代王珪,清代傅山等。
二、终南山道医代表人物:1、古代:唐代孙思邈、王冰、阑道人,宋代石泰、陈抟、马钰、薛道光、曾弱虚。
元代丘处机,明代孙演书、玉凤、马明生,清代金指马、李律师。
2、近代:宝鸡龚浩然、马鹏等。
三、终南山道医代表人物简介1、唐代道医孙思邈(581-682),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一生致力于药物研究,曾上峨嵋山、终南山、下江州,隐居太白山等地,边行医,边采集中药,边临床试验,孙思邈一生勤于著书,晚年隐居于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五台山(药王山)专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尝释卷。
一生著书八十多种,其中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两部巨著60卷,药方论6500首。
《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它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远。
2、唐代道医王冰,著名道士,宝应中(762-63年他曾任太仆令,号启元子。
他喜爱医学,曾整理注解的《黄帝内经·素问》,现在仍为权威的注本,是研究《黄帝内经·素问》的重要参考书。
3、宋代道医石泰,宋代扶风医生,祖籍常州人,曾在扶风行医,治病不收报酬,凡经他治愈的人,只要求为他种一颗杏树,几年后便成杏林。
现在的杏林镇就由此得名,“杏林”也被用于中医界的称呼。
道医学
从道家传统解析生命的真相:道医学道医学,源自于道家的修身学说,最初诞生于伏羲黄老学说中所提及的守一法之中,在2500年前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传统医学系统,其代表作以现存的《黄帝内经》最具有代表性。
熊春锦先生总结历代高真圣贤的道医学、中医学理论及经验,结合自身道医临床实践写成此书。
书中介绍了道家的“一元四素方法论”和“三元(源)化生万物学说”,介绍了道医学的三元生理学、道医病因学等,详细阐述了人类的性体系统——本体性体系统、培生性体系统、永生性体系统、灵光内蕴性体系统,在这之前,无论是传统中医学界,还是在道学界,都没有显传的文献资料对这些系统介绍透露得这么详细;有关经脉系统的十二经络、八脉道、四线三窍等许多内容都是罕见前人的。
第一篇道医学绪论第一章道医学引言第一节历史渊源第二节“理炁科学”和“理形科学”——慧与智第三节庶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第四节道德是医学的灵魂第二章道医学入门第三章一元四素全息论第四章三元(源)论的概念第二篇道医生理学第一章道医生理学概论第二章质元生理学第一节质元概述第二节气和炁一、炁的基本概念二、人体炁的生成三、气的生理功能四、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五、气的分布与分类第三章物元生理学第一节经脉系统概述一、血气、脉、经脉二、经脉的定名三、经脉系统的传输作用四、经脉系统层次的分类第二节经络系统一、经络系统概述二、经络的整体性和功能第三节脉道系统一、脉道系统概况二、八脉道系统的生理功能第四节丹窍系统一、网脉线二、之脉线(双螺旋脉线)三、内丹脉线四、外丹脉线五、天脉窍六、理脉窍七、混沌窍八、丹窍系统综述第五节道医藏象学一、道医藏象学概述二、五臟概要(一)肾臟(二)肝臟(三)心臟(四)脾臟(五)肺臟三、六腑概要(一)胆(二)胃(三)小肠(四)大肠(五)膀胱(六)三焦四、奇恒之府(一)脑(二)女子胞五、臟腑之间的关系(一)臟与臟之间的关系(二)六腑之间的关系(三)五臟与六腑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体元生理学第一节体元(性体)的客观存在性第二节生命体元的分类一、人体基础体元系统二、人体培生类体元三、灵光内蕴的性体第三节论体元的阴阳第三篇道医病因机理探讨第一章道医病因总论第二章疾病的内因机理第一节玄源致病内因一、显性玄源致病内因(一)七情内伤(二)内生五邪二、隐性玄源致病内因(一)元性致病内因(二)三魂致病内因(三)七魄致病内因(四)寄生体元致病内因第二节质元(源)致病内因一、隐性质元致病内因(一)气的失常(二)体质与正气的关系(三)心智素质与正气的关系二、显性质源致病内因(一)血的失常(二)津液失常三、隐显质元(源)内因的相互病理(一)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二)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第二节物元(源)性致病内因一、显性物源致病内因(一)五臟功能失调(二)六腑的功能失调(三)奇恒之府的功能失调二、隐性物元致病内因(一)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二)经络的气血逆乱(三)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四)经络的气血衰竭第三章常见疾病的外因第一节物源性致病外因一、显性物源致病外因(一)地域环境(二)生活工作居住环境(三)自然气候因素(四)意外创伤(五)饮食不节(六)劳逸损伤二、隐性物源致病外因(一)微观生物性外因(二)饮食不洁(三)地气水气场性外因第二节质源性致病外因(一)六淫性质(二)六淫共同致病特点(三)六邪各自性质及致病特点第三节玄源性致病外因一、致病信息体元分类二、正确认识信息体元致病第四篇道医诊断学第一章道医诊断学概论一、道医诊断学概述二、道医诊断技术层次分类三、道医诊断基本要求第二章望诊诊断第一节气色的分类鉴别一、望气色技术的培养方法二、细致掌握分辨气色三、病理气色的概略分析第二节面部气色望诊第三节眼部望诊第三章指剑掌眼诊断一、基本要求二、应用范围三、具体操作四、与切脉结合第四章体元丢失诊断一、诊断方法介绍二、病案举例编后记中华道德文化系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巨系统,包括道、释、儒三大分支,其中以道学最为历史悠久,远溯于上古人纪时代,道德文化系统是生命真相的探索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和脊梁。
皇汉医学 解读
皇汉医学解读
皇汉医学是一本在1927年至1928年出版的书籍,其作者大冢敬节在书中致力于“补正现代医术之谬误缺陷,并揭出医界之宝库汉方医学之真谛”。
这本书的影响深远,被视为对后进者的引导之作。
大冢敬节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他于1919年进入熊本县立医学专门学校学习西医,但后来受到中山忠直的《汉方医学的新研究》和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的影响,开始转向对汉方医学的研究。
他始终坚持在临床上从事诊疗和研究工作,致力于去虚饰、重实际,尤其在张仲景学术研究与运用方面具有相当造诣。
在书名上,“皇汉”一词的本义是指汉朝,引申为中国之通称。
因此,“皇汉医学”可以理解为汉方医学,即中国中医学。
然而,在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与西方医学区分开来,提出了“日本中医学”这一概念,并将其称为“汉方医学”。
这种称呼上的转变体现了日本对于传统医学的独特理解和重视。
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与中国中医学同源异流,具有其独特的特色和诊疗方法。
总的来说,《皇汉医学》一书体现了中国和日本传统医学的深厚底蕴和独特价值,对后来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发价值。
在今天看来,该书依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如需获取更具体的解读和分析,可以阅读中国中医学和日本汉方医学的相关文献或资料,或者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本文将从中医学的历史渊源、理论体系、诊疗方法和现代应用等方面,深入探讨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一、历史渊源中医学起源于中国古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中国古代医师总结出了丰富而独到的临床经验,并将其系统化地总结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
二、理论体系中医学有着自己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系统等。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最重要也最基础的部分。
它认为人体内外都存在着阴阳两个相对统一而相互依存的对立面,并通过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来解释人体内外各种生理和病理现象。
经络系统是人体内部传导气血信息与调节机能的通道,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这些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依据。
三、诊疗方法中医学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
辨证是指通过分析患者病情、辨明病因、辨别病机,从而确定治疗方法和方案。
中医学强调“因人而异”,即每个人的体质、生活环境、心理状态等都不同,因此同样一种疾病在不同人身上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点。
基于这种观念,中医师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四、现代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学在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方面,现代技术手段如影像学、生化检测等可以帮助中医师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患者情况;另一方面,通过临床实践和科学实验验证了许多传统中药以及针灸等治疗方法的疗效和机制。
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中医学的特点中医学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个体化特点。
综合性体现在中医学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将人体与自然界、社会环境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整体性则强调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组织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强调整个机体的调节平衡。
道家与中医学的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源头。
古代民众防病治病的实践从一开始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儒释道,儒释道三家与中医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其中的道家与中医的渊源尤为紧密。
儒家主要是从道德观念的层面给予中医以影响;佛家传入中国是在两汉时代,此后,其“以法疗病”的理念及医疗技术才逐渐融入中医;道家修炼的目的是与道合真,羽化而登仙,对身体的珍视无以复加,因此极为重视养生,把养生和修道、得道视为一体,如道家经典《妙真经》写道:“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身。
”因此,道家与以防病治病为宗旨的中医最为贴近,不仅其理念从一开始就成为中医的指导思想,其养生保健的不少技术和法则也转化为中医重要的防病治病的治法治则,此外,从道家名士中产生了中医发展史上的不少大家。
本文对此试加阐述。
一、中医的主要理念源于道家中医受《易经》的影响最为深刻。
众所周知,《易经》是百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源头。
张其成先生说:“在先秦典籍中,只有《周易》为儒、道两家所共尊——儒家尊之为‘六经之首,道家尊之为‘三玄之一’。
”〔1.1〕儒家和道家均把《易经》奉为最高经典,进行各自的阐释。
《易传》作为《易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儒家所阐发,它主要是从伦理道德的层面来对《易经》进行诠释;而《易经》中与中医有关的理念却是由道家大力发扬的,如阴阳五行理论,道家将其进一步细化、系统化了。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的不少观念源自于《易经》。
《易经》与《道德经》中的重要理念均成为中医的指导理念。
阅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可知这并非虚言。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道家的“阴阳五行”说成为中医的核心理念《庄子。
天下篇》曰:“《易》以道阴阳。
”整部《易经》都被解读为阴阳两字。
《易经》里虽然没有说到五行,但按张其成先生的看法,《易经》里所说的四象八卦就是五行〔1.53〕。
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的核心理念之一。
有关阴阳,《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道教医学经典书籍
道教医学经典书籍道教医学是一门独特而古老的医学体系,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影响。
道教医学经典书籍记录了道教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后世医学家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发。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本道教医学经典书籍,深入探索其中的智慧和理论。
1.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道教医学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
这部书由黄帝与医师伯高的对话形式组成,分为两部分:《素问》和《灵枢》。
《素问》主要探讨人体的结构、功能和病理,提出了“四诊法”和“阴阳五行”的理论;《灵枢》则强调调节和保护人体的方法,包括饮食、运动和针灸等。
《黄帝内经》系统地阐述了道教医学的核心观点,强调了人体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平衡。
这本书不仅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世界医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药物学著作,被认为是道教医学的经典之一。
这本书共收录了365种动植物药材,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性味、功效、用法和配伍等信息。
《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神农氏,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之人。
这部书首次系统地分类和整理了中国草药,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探索。
在道教医学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而《神农本草经》则为后世的药物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3. 《千金方》《千金方》是李时中在唐朝编写的一部著名的医学书籍,也是道教医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收集了唐代以前的医学著作,总计460种方剂。
它不仅介绍了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还包含了医疗技巧、饮食调养和针灸推拿等内容。
《千金方》在道教医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强调了药物治疗与饮食调理的结合,倡导了个性化医疗的观念。
这本书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医学的成果,对后世医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4. 《般若医方》《般若医方》是晚唐时期医学家孙思邈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道教医学的经典之一。
这本书包含了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涵盖了饮食调理、药物疗法和针灸等内容。
医以道行道以医显——道教医家之源流与特色
医以道行道以医显——道教医家之源流与特色旷文楠一、医道同源医源于巫,道源于巫,医道同源。
巫,是原始宗教的产物,也是原始文化的一个重要形态。
原始时期巫术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人们的降生与死亡,婚娶,疾病的治疗,农业的乞雨,狞猎的收获,乃至政治、军事,如部落间的交往与战争等等,均离不开巫术。
一切宗教思想的核心是神与灵的存在,因此,原始巫术可说是所有宗教的最初原始形态的起源。
从中国道教看,道教的符箓派的祈禳、禁咒,更直接起源于远古的民间巫术。
道教所谓“道”,或来自古代“神道设教”的“神道”。
公元前16至11世纪的商代,盛行鬼神崇拜,祭祀与占卜成为社会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必有内容。
《周易·观卦彖辞》:“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神道的主持者为巫祝,《说文》:“巫,祝也,能齐肃事神明者,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巫祝便是道教的远古原型。
远古的巫祝,也掌管人们的疾病与健康,承担医疗的职务,因此,医的重要渊源亦来自巫。
陈邦贤在《中国医学史》中指出:“中国医学的演进,始而巫,继而巫和医混合,再进而巫和医分立。
以巫术治病,为世界各民族在文化低级时代的普遍现象。
”医、道同源,不仅表现在原始巫文化中,更充分体现在先秦时期医与道以共同的文化思想为泉源,以共同的哲学观念为指导思想。
这最主要的表现是中医的基本思想来自先秦道家的思想体系、阴阳五行观念及易经哲学,这些,构成了中医与道教思想理论的核心骨架。
被道家奉为至上经典的老子《道德经》的道学思想,深深地渗透于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中。
被中医奉为经典的《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之“天真”二字即道家用语。
道家思想成为贯穿《内经》的基本观点。
老子思想的元气论、阴阳变化论、自然无为论、形神统一论等无不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指导原则。
构成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核心的阴阳五行观念来自上古《易经》道学。
《易经》形象化的阴阳双鱼“太极图”,即道教著名学者陈抟所传播于世,并成为道教的重要标志。
中医的王道之法--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中医的王道之法--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何为王道?《书.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是指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服天下的方法。
霸道则反之,是以威势,刑罚治理天下的方法。
治国、治病有曲径相通之处,为什么说圆运动是中医的王道之法呢?下面试着从中医两个较具代表性的学派:扶阳学派和温病学派简单的说一说。
扶阳学说的兴起从时间上来看在温病学之后,扶阳学派的鼻祖郑钦安生于1824年,卒于1911年。
而标志温病学派成熟的二位医家叶天士生于1667年卒于1746,其所著《温热论》一书奠定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
另一位医家吴又可所著的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成书于1642年。
可见从明确提出扶阳理论(郑氏30岁以后)与温病学派的成熟相距200年左右。
这200年基本是温病学派一统天下,这一余波至今未平。
治病开手即“清热”,使人体阳气受伐,体质渐向虚寒体质转化,200余年的时间使这种体质代代相传,愈演愈烈,这一现象客观上为扶阳学派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另外,个人认为广义的阳气,即是天地间的浩然之气,随着人的道德水准日益下滑,阳虚体质的大量出现抑或是一种必然。
故力倡扶阳之法本是纠正时弊之法,当属霸道而非王道。
而彭子所著《圆运动的古中医》乃是中医王道之法。
下面就从圆运动的角度来谈谈这两个貌似矛盾的学派。
大家都知道一个完整的圆运动有轴有轮, 缺一不可。
正如彭子所说:“人身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中医之法,运轴以行轮之法,运轮以复轴之法,轴轮并运之法而已”。
不同的治疗方法他们或在圆运动的轴(中气)上用力,或在四维的轮上用力,或轴轮同时用力,虽着力点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使不圆的运动复圆,否则就是误治啦!扶阳着重于圆运动的左升和中气的运转,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把它看成是加强生命的原动力,通过运转中气(包括生下焦水中之火以生中气之法)和注重圆运动的左升(注意是侧重于“升”并非完全用“升”而不用降),来达到养生和治疗的目的,治疗的重点放在中下焦。
道医发展史
道医发展史道医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科,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很有限,往往将疾病视为神灵的惩罚或恶魔的侵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意识到疾病与自然界的关系,并开始寻找治愈疾病的方法。
道医学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道家学派中,道家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长寿和健康。
道医学起初注重修炼身心,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道家认为,人体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健康与自然界的和谐息息相关。
他们通过调整饮食、锻炼身体、养性养生等方法来维持身体健康。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家的观念逐渐融入了其他医学学派中,如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
这些学说认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或五行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如何通过调整阴阳平衡和五行调和来治愈疾病。
在道医学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如扁鹊、华佗、张仲景等。
他们在研究中药和针灸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药是道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以天然草药为基础,通过搭配使用来治疗疾病。
而针灸则利用针刺穴位的方法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道医学在中国古代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在其他地区的发展并不如此。
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医学思想对西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希波克拉底提出了“治疗要始于自然”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还提出了“四体液理论”,认为人体的健康与体液的平衡相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医学和西方医学的交流与融合也逐渐加深。
东西方医学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体系。
在现代,道医学的理念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一些道医学的方法和理论也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总的来说,道医学是一门独特而古老的学科,它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通过调整身心、饮食和药物治疗来维持健康。
道医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对现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未来,道医学的研究将继续深入,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道医学堂丨道教医学针灸疗法!
✎道医学堂丨道教医学针灸疗法!学习目的:初步了解道教医学的常见疗法;了解道教特殊的针灸疗法及其特征;了解道教药食疗法的特点及其养生、医疗意义;服食疗法的源流历史发展及现代运用;丹药及其在现在外科治疗学中的运用;以及其他常见道教医学疗法。
所谓道教医学疗法就是指道门中人从其独特的病因、病机认识出发,发展与创造出具有显著道教色彩的特征,一类预防或治疗疾病技术手段。
其常见疗法主要包括信仰疗法、内丹心里疗法、针灸疗法、服食疗法以及按跷推拿疗法、丹药在外科治疗方面的运用等几个方面。
道教医学疗法体现了显著的道家、道教生命观、疾病预防治疗观。
从道教学的角度而言,其最有特色的疗法当属信仰疗法(符咒、祝由)以及内丹心理疗法,故本书将在第五章中作专题论述。
道教医学疗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本章拟就针灸、服食、外丹及其他四个方面作概述性的论述,目的在于以展示道教医学在治疗具体疾病方面的成就或其最新创获,从而能够让学者获得一个关于道教医学疗法的整体认识。
道教医学针灸疗法1道教医学特色针灸疗法的形成与发展上古时代,传统医学各家之中的“医经”派医家就擅长针灸疗法。
如战国后期扁鹊就以“针石”救治虢国太子的尸厥之症,成为后代传诵的佳话,故称为能“起死回生”。
传统医学针灸理论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藏腑,外络于肢节。
”针灸之术之要旨即在于调畅人体经脉之气机,促使人体阴阳复归于和调状态。
秦汉时代医家对针灸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了以针灸为主。
唐王冰补入《素问》关于五运六气七篇(《天元纪大论》、《无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中,通过五运(金、木、水、火、土)和六气(风、火、热、湿、燥、寒)六气之间的运动变化关系,阐述了自然界运气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关系,是道家关于人体生命的实践节律的系统总结。
道教医学针灸疗法关于时间节律与针灸关系的认识正是基于传统医学经典著述之上。
皇汉医学(第三版)
读书笔记
中医的好东西日本人都发挥淋漓尽致,我们应该有惭愧之心,不应该逃避。
打开概览,觉此书深博。
小日本太过死板,存药废医的做法很愚蠢,还是没有领悟我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医作者必是先是老中医因临证多而经验足,但现代中医不是人是神临证没有对症的思考和犹豫,只有一看 一投药手到病除。
(⊙o⊙)哇真是太棒了,经方医学在日本自成一派,日本人治疗还是更加死板一些经方不够灵活运用,现在 逐渐存药废医,格局越来越小,但是并不妨碍这本好书,值得学习,胡希恕大佬当年就是读此书启发,终成近代 经方大家。
瘀血之腹证 瘀血之脉应 瘀血之外证
《伤寒论》之大意 太阳病篇
少阳病篇 阳明病篇
1
太阴病篇
2
少阴病篇
3
厥阴病篇
4
补遗篇
5
拾掇篇
太阳病之注释 桂枝汤之注释 桂枝汤之腹证 先辈之论说治验 桂枝之医治效用 芍药之医治效用 芍药应用上之注意 大枣之医治效用 甘草之医治效用
少阳病之注释 小柴胡汤之注释 合方之方法 小柴胡汤之腹证 先辈之论说治验 论古方与后世方之关系 柴胡之医治效用 半夏之医治效用 柴胡加芒硝汤之注释
巴豆鹧鸪菜丸 疥癣折药 前七宝丸 续七宝丸 先辈之治验 生生乳 先辈之论说治验 梅肉散 先辈之论说治验
作者介绍
这是《皇汉医学(第三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皇汉医学(第三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皇汉医学(第三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Hale Waihona Puke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道医学堂丨黄老学派
道医学堂丨黄老学派中国的智慧首先是道而不是术,也就是说,术只是道的表现形式,道则是术的根本,是术的决定因素。
只要掌握了道,术就会无师自通,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法家、兵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求首先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是智慧谋略。
如果颠倒了这一关系,那就无论如何也弄不懂中国的智慧。
道家的智慧是极为聪明的。
黄老道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智王天下。
在黄老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它处处流露出智慧的优越感,处处显示出对别的学派的鄙夷。
黄老道术认为天地万物都受道的支配。
道是绝对的,永恒的,是永远不可改变和亵读的;世间的人有限的,对于道只可以体味、尊重和顺应。
那么,如何体味和遵循道呢? 黄老哲学认为,那就是要顺应自然,要无为,然后才能无不为。
所谓“圣人无心,以天地之心为心”,说的就是圣人没有自己的主张,事物的自然运行就是圣人的主张。
人如果不能体察道,就不能“知常”,不能顺应自然,在现实中就容易招致祸害。
黄老学派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产物,它的产生是时代对学术的需求和各学派之间相互借签和整合的结果。
黄老学派之所以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并-一枝独秀,在中国政治舞台一度风光无限,究其原因是吸收整合了其他学派的学术之长,特别是对道、儒、魔、墨、阴阳等学派有关理论的整合和优化的结果。
汉代以后,封建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黄老之道非但没有消亡,反而转向道教和民俗这两块更为尖端和广阔的空间,渗透到民族文化的血脉中,绵绵不绝,经久不衰。
中华传统医学的基本体系也起源于于黄老。
所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三世指“三世之书”(神农本草、黄帝针灸、素女脉诀)。
在中国医药系统中,神农派当是经方派的起源,经由神农本草一伊尹《汤液》一《伤寒论》—《新修本草》一《本草纲目) 等而蔚为成观;黄帝派当是医经派的源头,经《黄帝内经》一《难经》-《甲乙经》....而领数千年风骚;素女之书现存多为房中之书,并相传素女是黄帝的房中老师,所以素女派是房中派的开始,后游离出医家,自成体系。
龚廷贤“王道”医学思想分析
龚廷贤“王道”医学思想分析摘要:龚廷贤医学思想的形成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认为“仁”即“王道”,主张“王道”行医,精勤不倦,博施济众;推崇“王道”医方,如六味地黄丸、八味丸、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等,避免使用猛烈峻攻之药;采用诸家“王道”,反对攻邪治法,注重固护元气。
文献引用:张治国,李景远,刘理想.龚廷贤“王道”医学思想探析[J].中医学报,2017,32(11):2124-2126.关键词:龚廷贤;儒家思想;“仁”;“王道”;中医理论龚廷贤,字子才,生于明代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卒于明万历47年(公元1619年)。
江西金溪人,曾隐居金溪县云林山中,故别号“云林山人”,明代著名医家,著有《寿世保元》《万病回春》等书。
龚氏从医7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对各科临床病证的论治,理精方博,具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其创制的方剂尤为后人所称颂与传承,如乌鸡白凤丸、清上蠲痛汤、高枕无忧散、温清饮等至今仍常用于临床各科。
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通过其著作或弟子传承,对后世影响颇大,对日本汉方医学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龚廷贤早年习文从科举之业,也与当时绝大多数读书人一样,企望能够走仕途之路,光耀门庭,“将有志南溟,效用廊庙,以大究厥施”,然而却“数奇不第”,科举之路受挫,“遂缵父业,精于医”。
虽以医为业,但儒家思想对龚廷贤亦有较大影响。
本文从儒家“王道”思想出发,探讨“王道”思想在龚廷贤医学思想中的体现。
1主张“王道”行医儒家主张以“仁”治理天下,称之为“王道”,是与“霸道”相对而言。
儒与医关系密切,可谓医道即儒道,后世有“儒医”之称。
与龚廷贤同一时代的医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医家十要》中曾言:“要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业,或内或外,勤读古书,手不释卷,一一参明融化,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临证时自无差谬[1]。
”陈实功所谓“要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业”,是说作为医者必须具备“仁”心,才能精勤不倦地钻研医道,才能在临证时得心应手。
医家一代宗师——黄元御
医家⼀代宗师——黄元御读《黄帝内经》的同时,可以参考清代黄元御的《四圣⼼源》。
这是⼀本需要反复读,反复琢磨,⼀直到背诵的书。
我认为黄元御是后世真正理解了《黄帝内经》的极少数医家之⼀,其妙悟岐黄,临证如神。
黄元御勤于笔耕,为我们留下了⼤量的医学著作,实在是后世苍⽣之福。
黄元御(1705~1758),名⽟璐,字元御,⼀字坤载,号研农,别号⽟楸⼦。
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代宗师”。
在昌⾢市黄家新郭村⼀派钢筋混泥⼟建筑拔地⽽起的环境下,却有⼀处占地10亩左右的清静之地,四⾯围墙将其与外⾯喧扰的世界隔开。
在这⽚净⼟中,长眠着明代名⾂黄福及其族⼈。
作为黄福的⼗⼀世孙,黄元御更为现代医学家提上案⼏。
黄元御作为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代宗师”。
⽣于书⾹门第11⽇上午,在昌⾢市档案局⼯作⼈员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位于城郊的黄家新郭村。
远远地便发现,在⼲净整洁的街巷上矗⽴着⼀处占地10亩左右、四⾯修筑了围墙的场院。
围墙上书写着黄⽒家族的⽣平事迹,引来部分路过市民驻⾜观看。
昌⾢市档案局⼯作⼈员告诉记者,这就是黄福的御葬墓。
因墓园看护⼈不在家,⼀把铁将军将记者⼀⾏阻挡于门外。
登⾼远望,透过围墙发现,墓园中竖⽴着⼀组汉⽩⽟⽯⼈⽯兽。
据当地村民说,直⾄现在,每年都有很多⼈前来拜谒。
⽽在墓园的东侧和南侧都是正在施⼯的房地产开发。
昌⾢市档案局⼯作⼈员告诉记者,当地村民对墓园的保护⾮常注重,不允许对其有半点的损害。
⽣于⼀个世代簪缨的书⾹门第,1705年出⽣的黄元御⾃幼便深受家学影响。
少年时代,黄元御的⽗亲就为他邀请到侨寓昌⾢的名儒于⼦遽先⽣为师,学习举业制艺,遍览经史著作,希望他能够登科⼊仕,光耀门庭。
黄元御也将“常欲奋志青云,以功名⾼天下”作为座右铭,希望效仿其先祖黄福,在未来能够做出⼀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正气论--王道医学(论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5月第37卷第5期脾胃病复杂病机采用的常见治法和方药有:分别针对脾气脾阳亏损、胃津亏虚、脾气下陷之脾胃虚证的四君子汤、理中汤、益胃汤、建中汤、补中益气汤、升陷汤;针对脾胃气机阻滞的五磨饮子;以宣化中焦湿浊为主要功效的五个加减正气散;具有辛开苦降,清化中焦湿热的泻心汤类;以及承接胃腑下降,清泄阳明经、腑实邪的承气、白虎系列和调和脾胃营卫气血的桂枝汤系列等。
这些治法和方药都是在中医“正治”原则指导下确立的具有平调脾胃脏腑,纠正脾胃偏胜偏衰的病理状态,恢复脾胃纳运相得的正常生理功能的特点,故均体现了“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脾胃病学科带头人蔡淦教授[5]也对“治中焦如衡”的内涵作出了较为完整的阐释和界定:由于脾与胃之间存在着阴阳、寒热、升降、虚实、表里、燥润等多个属性及功能差异,所以在治疗脾胃病时宜全面考虑脾胃的体用属性不同,做到用药兼顾,即虚实兼顾、寒温得宜、升降并调、刚柔相济,从而达到两不相害,以平为要之目的。
总之,凡是以恢复中焦脾胃功能为最终目的的治则皆可谓吴鞠通所论及的“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体现了纠偏调衡以求和的思维对疾病治疗的指导作用。
它不是指中医某一具体的治法和方药,其本质是中医正治原则,是论治脾胃病的治疗总则,不仅适用于外感中焦温病,也是辨治内伤脾胃病的重要法则之一,对于临床上常见的内伤脾胃病如慢性胰腺纤维化等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1]吴鞠通.温病条辨[M].张志斌校点.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8.[2]孟澍江,王乐匋.温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3,455,714.[3]吴鞠通.温病条辨[M].张志斌校点.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5.[4]刘国强.小议“治中焦如衡”[J].陕西中医学院院学报,1990,3(13):14.[5]蔡淦.“治中焦如衡”为调治脾胃病大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6):3.[6]吴闽芬,纪立金.脾胃关系之探析[J].福建中医药,2007,38(2):47.[7]纪立金.中医“脾胃为枢”的理论研究.纪立金中医经典系列讲座集(中医经典闽西行)[M].福州:福建省龙岩市中医药学会出版,2012:31.[8]纪立金.中医脾脏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45.[9]张登本.中医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88.(收稿日期:2013-03-04)JOURNALOFZHEJIANGCHINESEMEDICALUNIVERSITYVOL.37NO.5May.2013正气论———王道医学李添发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摘要: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能够生存于自然界,必然有其维持生命的本能。
《大国医道》简介
《大国医道》简介《大国医道》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医学的著作。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和经验,被誉为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瑰宝。
中国传统医学的特点是以整体观念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因此,中国传统医学不仅注重治疗疾病,更注重预防疾病,提倡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大国医道》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书中首先介绍了中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其与西医的区别。
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与西医注重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不同,中医注重疾病的整体表现和个体差异,以及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动。
书中还介绍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力量组成,人体也是如此。
当阴阳失衡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可以归纳为五种基本元素,即金、木、水、火、土。
人体的脏腑器官、情绪、气候等都与五行相应,通过调节五行之间的相克相生关系,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有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刺激经络,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书中还介绍了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注重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进行诊断。
治疗方法包括草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等。
草药治疗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选用不同的中药组合,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是中医独有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经络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推拿按摩是利用手法按摩人体的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中医药Tianjin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19年1月第36卷第1期Jan.2019熏Vol.36No.1·专家论坛·“王道医学”的渊源及其证治特色余瀛鳌(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摘要:金元时期,中医药学逐渐出现“王道医学”和“霸道医学”,“王道医学”在治病中尤重视调补脾胃;“覇道医学”医者经常使用峻利、毒性大的方药治病,易有流弊。
笔者认为在应用“王道医学”时,由于患者所患病证的不同,必要时亦应重视古方中的峻烈、良效之品的运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王道医学;霸道医学;方药;证治中图分类号:R85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519(2019)01-0001-02作者简介:余瀛鳌(1933-),男,首届全国名中医兼首都国医名师,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全国古籍领导小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临床精于中医内科,尤长于治疗肝病、肾病、心脑血管病、泌尿生殖系疾病、糖尿病、癫痫等多种疑难病证。
金元时期,中医药学逐渐出现“王道医学”和“霸道医学”(指医者经常用峻利、毒性大的方药治病,如掌握不好,易有种种流弊)之分。
“王道医学”一直是诊疗的主流,影响很大,宗此法者,占绝大多数。
但中国从汉、晋到唐、宋,各种医籍中似未见“王道医学”的称谓。
元·杜思敬《济生拔萃》说:“洁古之书,医中之王道。
”因为金·张洁古在疗法中十分重视健脾胃、扶元气。
明·罗周彦《医学粹言》也认为在治法中强调:“调和脾胃,为医中之王道。
”张洁古(名元素)与刘完素同为金代人,洁古是河北易县人,世称“易水先生”,著有《珍珠囊》、《医学启源》、《脏腑标本药式》等书,他治病重视调和脾胃。
他在《医学启源》中,就有不少他自拟的方剂。
其中如加减冲和汤、桂苓白术散、赤茯苓丸、胡椒理中丸等,都是以调治脾胃为主的方剂。
又在《医学启源·药类法象》中,他在拟方中还经常使用黄芪、柴胡、升麻等药,这些宝贵的经验用药,大大地影响了李东垣的制方、配方的思路。
李东垣还能在其师张洁古的药用基础上,拟制、增补了更常用的名方,如补中益气汤等。
李东垣在名方创制、应用和方剂传承等方面,尤有重大的建树。
他在方剂学方面的杰出贡献是世人所共认的。
关于调治脾胃为主,影响卓著的医家如前面提到的李东垣,他所创用的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后世流传甚广。
但也要看到,李东垣对其他病症也有卓著的贡献。
如他所创用的龙胆泻肝汤、生脉饮、当归六黄汤、半夏白术天麻汤、普济消毒饮、葛花解酲汤等,均为后世医者常用的方剂。
近三十余年,全国各地不少学者,对研究地域医学十分重视,比如“新安医学”,明·汪机十分重视温补培元法,这对明、清迄今的新安地区医家有很大的影响。
再以“孟河医派”而言,多数医家都重视调补脾胃。
如清·道光年间的费伯雄,他在所著《医醇賸义》中,对治疗虚劳,主张“养肺健脾”,其中有“土生金”的涵义。
马培之虽以治外科病症为主,生平亦重视调理脾胃,他治疗“肝胃不和”,常用自拟的理气和胃汤。
现代已故的名中医黄文东(丁甘仁门人),他是脾胃病大家,被认为是较为典型的“王道医学”传承者,他以《内经》中“人以胃气为本”作为治疗疾病的主旨,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他复宗法张仲景“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思想。
正因为肝病往往传脾、克脾,在治疗上重视健脾,又有“土生金”的涵义。
先师秦伯未先生(原卫生部中医顾问)在治疗虚劳病证时,很重视应调补脾胃,立法疏方都重视孟河医派中的调理脾胃。
因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患者如不能食,则诸脏与气血得不到充养,就难以维持生命。
秦伯未先生能结合新知予以辨析、阐论,使读者从中获益非浅。
再说前面提到的新安医学则是将调理脾胃与固本培元相结合作为治疗大法。
明代陈镐《蒋恭靖别传》说:“善治者必固本。
”所以明、清的新安名家在治法中,亦颇重视固本培元,其中又以明代汪机、徐春圃、孙一奎等更具有代表性。
因为这种药剂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它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性,大家应该加强认识。
DOI :10.11656/j.issn.1672-1519.2019.01.011天津中医药Tianjin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19年1月第36卷第1期Jan.2019熏Vol.36No.1“王道医学”的名称,虽然只见于12世纪的金代,但实际上中国的第一部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和汉晋以后的唐·孙思邈等,他们著作中的方药,基本上均是以王道为主,当然也根据不同的病证,也斟酌选用某些峻烈毒品,但用之较少,亦恐医者用之不当,则殊多流弊。
可以说中国较早期的名医、名著,实际上基本是“王道医学”。
金元以后的明、清医家们在著作中,运用峻猛药剂的比例更为减少。
明代,龚廷贤、汪机、王肯堂、张景岳等,其临床施治,均属“王道医学”。
清代的叶天士更是在医书中让人理解他所重视的调治脾肾,影响十分深远。
再如吴谦的《医宗金鉴》、沈金鳌的《金匮翼》、林佩琴的《类证治裁》等的临证处方均重视“王道医学”,也影响了后世的医家。
“王道医学”堪称是医道的主流,但某些特殊的病证,亦当有变通的治法,冀以取效。
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某些医方,如他用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治结胸,十枣汤(甘遂、芫花、大戟)治悬饮(胸腔积水)等。
但以全书的方剂治疗疾病而言,这类方治为数甚少。
故张仲景原著的方治,也是“王道医学”。
再以“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而言,他能根据不同的病证,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
应该说他精于运用三法以祛邪治病,问题是这种治法,或易被后人错学、错用,造成弊害,所以张子和的临床影响,不如其他三大家。
回忆在20世纪30年代,先父余无言在上海是经方派医家。
但亦颇多运用后世的时方加减治疗疾病,冀以提高疗效。
1935年,上海仁济医院的1名住院患者,请他会诊。
患者患臌胀病(肝硬化腹水多量)。
先父过去治疗臌胀病,曾选用张子和、危亦林、张介宾、孙一奎等治疗臌胀方,疗效不够理想。
某日夜晚他参阅《傅青主男科》,见书中有决流汤(黑丑、制甘遂、肉桂和车前子),先父仔细琢磨后,认为该方有经方之遗意,又考虑到患者属中年,身体状况并无明显虚弱,遂以此方为主,施治于患者,消腹水颇见捷效,不良反应亦不显著。
但腹水消减后,又曾2~3次腹部臌胀,第4次消腹水后,患者未再臌胀。
在消腹水后,先父又以香砂六君子汤调其中,以保障脾胃制水的功能。
其后先父治疗水臌,每多采用此方加减,笔者亦常以此方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十分见效。
最后谈一谈笔者作为医生,在诊疗中如何看待“王道医学”。
笔者认为:在重视调和脾胃外,扶元固本也十分重要。
但由于患者所患病证的不同,必要时也应适当运用古方中的峻烈、良效之品,这实际上也应属于“王道医学”。
这种变异的方治,仍是以快捷取效而减免伤正为主旨。
再举例而言,当前治疗恶性肿瘤,每多重视“扶正抗癌”的治法。
不少患者往往在手术治疗后,又请中医会诊,中医多用扶正抗癌法。
这种治法实际上也是“王道医学”,一方面选用一些抗癌方药或其他消减病情的方药:一方面加强扶正,使患者调补气血、脾胃,以增强免疫功能。
这种“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使患者的年寿明显增加。
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对国际临床医学提高疗效,已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上面提到的多种治法,应该都属于“王道医学”。
(收稿日期:2018-10-16)(本文编辑:高杉,于春泉)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 syndrome and therapy of“Wangdao medicine”YU Ying’ao(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Abstract:During the Jin and Yuan Dynasties,“Wangdao medicine”and“Badao medicine”gradually appear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angdao medicine”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regulating spleen and stomach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when“Badao medicine”is used,physicians often used strong and highly toxic prescriptions to treat diseases,and it is prone to drawbacks.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n the application of“Wangdao medicine”,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atient’s symptoms,and it is need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strong and good products in the ancient prescription,which can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Key words:Wangdao medicine;Badao medicine;prescription and drugs;syndrome and therap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