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赏析

合集下载

工业遗产景观中场所精神的延续与再生

工业遗产景观中场所精神的延续与再生

工程技术研究2021年第5期248工业遗产景观中场所精神的延续与再生苗行健山东建筑大学,山东 济南 250200摘 要:近年来,工业遗产景观成为景观设计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和岐江公园两个案例,初步探究工业遗产景观中“场所精神”是如何延续和再生的,并比较两者异同点,总结得出工业遗产景观保留和再利用的设计策略和理论模式,以期为未来更多工业遗产景观设计提供借鉴和积累经验。

关键词:工业遗产景观;场所精神;延续;再生中图分类号:TU984.1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2789(2021)05-0248-03在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更新,很多传统工业没落,随之遗留下来许多废弃工业用地。

这些工业用地上存在历史、人文、科学、艺术价值,进而成为工业遗产。

废弃用地的改造、工业遗产景观的设计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于国内工业废弃用地改造起步晚,并且多数采取“不保留重新建”的措施,使工业遗产用地失去了独一无二的“场所精神”而变得千篇一律。

因此,文章希望通过研究国外先驱案例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借鉴学习国外成熟的设计思想和手法,并研究国内优秀案例岐江公园,探讨如何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来丰富和发扬“场所精神”,最后比较案例异同,总结设计策略,以期今后能通过设计为工业遗产赋予新的生命。

1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1.1 背景概况位于杜伊斯堡市北部的北杜伊斯堡公园是在原蒂森公司的梅德里希钢铁厂的基础上建成的,在其关闭后,政府选择保留它并计划将其改造为公园。

最终,德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中标,他认为这些历经岁月后遗存下来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比人造景观更有魅力,具有极高审美、文化、历史价值。

他秉持这种理念对梅德里希钢铁厂进行改造,最终于1991年形成这个具有独特场所精神、可供群众休闲娱乐的大型后工业景观公园。

1.2 场所精神的延续(1)宏观。

①保留整体布局。

在全面分析场地内的点线面要素后,彼得拉茨尽可能不过多干涉原整体布局,全面保留原场地布局的骨架结构,保留原功能分区、空间组织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只着重处理一些重要地段,对局部进行调整和补充。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赏析_图文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赏析_图文

原煤气储罐运行原理示意图 经 改改 成造 潜后水的中煤心气的储煤罐气外储景罐内景
(2)煤气储罐的“体育体闲活动模式”
煤气储罐位于厂区中心,1号、2号高炉东侧。在生铁制造过程中 产生的大显高炉煤气除一部分用 手发电机房的能源外,其余的都储存 在该煤气储罐中。关闭后煤气储罐废弃。潜水爱好者向气罐内注入丁2 万立方米的水,将煤气储罐改造成了欧洲最大的人工 潜水中心。
鲁尔区在历史上曾经是德国乃个整个欧洲的工业中心,20世纪50年代由于结构性危机导致地区主导产业衰落
,产生丁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其中受影响至深的就是埃姆舍地区(Emscher Region)。埃姆舍地区在 区域空间的意义上是指多特蒙德与杜伊斯保之间沿埃姆舍河流域的工业都市圈,区域内 面积784 km2,沿东西轴向长 70 km,包括17个城市,地区总人口约200万。为推动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结构的更新和持续发展,威斯特法 伦州政府的区域规划联合机构(KVR)于1989年 开始启动“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将工业遗产与生态绿地交织在一 起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结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在整个规划项目中最为突出,为全世界其他工业区的改造树立 了典范。对于中国当前的设计领域也有一定的启发。
保留完整的中心厂区示意图(绘制在公园标示牌上)
保厂留区的中铁保路留和的铁各水种槽工车业设备、管道
(1)整体厂区的“博物馆模式”
布局结构和各节点要素得到全面保护的整体厂区向公众全面展开 了有关工业生产的组织、流程、技术特征、相关设施、景观尺度和综 合形象,也映射了工厂的发展历史进程,可以作为有关工业技术与文 化的具有科普教育意义的巨型博物馆。
拆料料料除仓仓仓顶花花花盖园园园的顶中中矿部的的石的攀儿料网岩童仓格场活改状地动造步场成行地综道合活动场所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分析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分析
德国后工业景观探究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
后工业景观的内涵及发展
后工业景观是指工业生产活动停止后,对遗留在工业废弃地上的各种工业设 施、地表痕迹、废弃物等加以保留、更新利用或艺术加工,并作为主要的景观构 成元素来设计和营造的新景观。这些工业设施涵盖了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各类设施, 主要类型有生产设施、仓储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动力设施、给水与污水处理等 基础设施、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等,具体包括各类车间厂房、库房、变配电站、 锅炉房、烟囱、井架、水塔、水池、水渠等建、构筑物;高炉、气罐、油罐等工 业生产设备;铁路、机车、管道、传送带、特种车辆等交通运输设施或动力传输 设备等。 后工业景观公园指的是依托工业废弃地上的后工业景观,将场地上的各种自 然和人工环境要素统一进行规划设计,组织整理成能够为公众提供工业文化体验 以及休闲、娱乐、体育运动、科教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后工业景观 公园发端于20世纪60~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其中, 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被认为是后工业景观公园的代表作。
生态价值 彼得• 拉茨的设计思想理性而清晰,他对原有场地尽量减少大幅度改动,并加以 适量补充,使改造后的公园所拥有的新结构和原有历史层面清晰明了。他用生态的手 段处理这片破碎的区域。
工厂中的构筑物都予以保留,部分构 筑物被赋予新的使用功能。工厂中原有 的废弃材料也得到尽可能地利用。
对公园的水体采取了生态的处理手段。艾姆舍河流经整个工业区,成了一 条公共排污渠,吸纳各厂排出的污水,形成了一条绵延400千米的污染带,影响 着整个工业区的环境质量。经过生态设计,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的水公园由净 化水渠、净水池、冷却池等水体构成。水的循环利用采用了科学的雨虹处理方式, 先通过园林收集雨水,再利用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的活动处理雨水和污水,进行 循环再利用。在公园中,发电车间6000平方米的屋面用来收集雨水,然后流入 沉淀池,水池中种植睡莲和鸢尾等来净化雨水,并利用风能动力维持水循环,达 到了保护生态和美化景观的双重效果。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埃姆舍众多景观区中,无论从整体规模、设计理念还是受公众喜爱的程度上,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都是最突出的一个。

位于杜伊斯堡城北的梅德里西(Meiderich)冶炼厂是欧洲最大的钢铁生产商蒂森股份公司(Thyssen AG)的诸多下属工厂之一,建于1902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冶炼高炉停止生产,停止运营后的蒂森公司将冶炼厂连同下属矿区和炼焦厂共200多公顷厂区所有权以1马克的象征性价格移交给了北威州土地基金会。

1989年作为埃姆舍公园规划项目重点之一,国际建筑展对北杜伊斯堡厂区的总体设计进行了国际竞标,在诸多设计单位中,彼得·拉茨景观设计事务所的方案脱颖而出。

设计师彼得· 拉茨(Peter Latz)的设计思想理性而清晰,他对原有场地尽量减少大幅度改动,并加以适量补充,使改造后的公园所拥有的新结构和原有历史层面清晰明了。

他用生态的手段处理这片破碎的区域。

首先,工厂中的构筑物都予以保留,部分构筑物被赋予新的使用功能。

工厂中原有的废弃材料也得到尽可能地利用。

其次,工厂中的植被均得以保护,荒草也任其自由生长。

第三,水的循环利用采用了科学的雨洪处理方式,达到了保护生态和美化景观的双重效果。

拉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工厂的历史信息,利用原有的“废料”塑造公园的景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节省了投资。

经过4年多的努力,这个昔日的钢铁厂被改造成为一个占地230公顷的综合休闲娱乐公园,与之相关的许多分支项目在随后的几年中也都逐步完成。

整个公园分为四个景观层面:一,铁轨公园结合高架步道营建出了公园中的最高层,它像整个公园的脊柱一般,不仅仅是景区内部的散步通道,还建立了各个市区间的联系,增强了城市沟通,并且增调了开放性空间的功能。

二,在公园的底层上是水景观层,利用以前的废水排放渠收集雨水,雨水引至工厂中原有的冷却槽和沉淀池,经澄清过滤后流入埃姆舍河。

三,公园内各式各样的桥梁和四通八达的步行道一起构成的道路系统作为第三个层面。

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考察研究

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考察研究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பைடு நூலகம்
维普资讯
4 提高外饰面配件的品质
在建筑 的外维护体 系中 ,除了前面述及 的外墙 技术如能得 以认真研究并应用于工程建设 中,必将在
面 ,还有 门窗等重要 的建 筑配件 ,同样需要 遵循 环 环境保护 、降低工程造价 、缩短工期 、改善 装饰效果 新技术 尚不甚 了解 ,因而在 青岛 的新建 工程 中很少 保原理 , 断增 进其 品质 和功能。 以及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美化城市等方面起 到很大的 不 应用 。城建部 门应加强对氟 碳漆 、金 属漆的推广力 度 ,以促进新 型环保饰面建材 的广泛应用 。 粉末 喷 涂铝 合金 窗是 国外 近 年来 开 发 生产 的 作用 。特别是在青岛市的奥 帆赛配套工程 中推广应用 ■ 绿色建材配 件 ,其色彩 均匀 ,具有 比较美观 的装饰 后 ,必将带来很大的环保效益。 效 果 ;涂膜 附着力特强 ,即使铝 材弯 曲,也 不会 开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益 ,即节约金属材料 ,节约 自然资源 。
伍 ,与现代化 城市面貌很 不协调 。 由于现 代审美观 钢 木推拉 门等 ,大多 为简陋 、粗笨 的老产 品 ,其安
目前 在发达 国家 ,环保 饰面建材 在品种上 层 出
金属 漆是 含有特殊 树酯 ,呈 现类似金属 光泽 的 面上 另外安装 预埋件 、铝合金方 管骨架及挂 具 ,其 防队刚安装 了1 套此种新 型车库 门 ,经过试运 行证 1 清洗保 养方便 ,且 能呈现类金属 光泽和 色彩 。金属 果 ,但施工 十分繁琐 ,且 造价很 高。再如原 市北 区 帆赛 配套工程 、中山路 改造工程 中推广应用 ,可 以 能 防止 混凝土碳化 。金属漆适用 于豪华 的标 志性建 新抹 水泥墙 面 ,再用外墙 漆涂装 ,这样既 费工 、费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赏析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赏析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赏析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德国杜伊斯堡市的一个以花园和公园为主题的景点。

由于其美丽的景色和独特的建筑设计,成为了城市中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

这篇文章将会为你详细介绍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历史、景点以及不可错过的活动。

历史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建于1991年,是为了庆祝杜伊斯堡市位于星期五的河口上的700年纪念而建造的。

这个公园最初是一个封闭的农场,而现在已经转变为一个美丽的开放公园,成为了杜伊斯堡市的标志性建筑。

公园占地面积140公顷,有着大片的草坪和林地以及多个不同类型的花园。

景点1. 杜伊斯堡世博园杜伊斯堡世博园曾经是1987年世界博览会的场馆,现在已被改造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公园,包括露天音乐厅和日本花园。

杜伊斯堡世博园也定期举办各种音乐会和文化活动。

2. 北杜伊斯堡市立美术馆北杜伊斯堡市立美术馆是一个现代化的美术馆,有着各种各样的展览,包括来自各地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和部分艺术品收藏。

美术馆还定期举办活动,例如艺术家讲座、创意工坊等。

3. 日本花园这个日本花园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建筑而闻名。

游客可以欣赏到和平湖和精心修建的石桥,还能够在茶室里体验正宗的日本茶道。

4. 鸟屋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鸟屋是一处与众不同的景点。

这个巨大的椭圆形建筑内有着大量的鸟类,包括鹦鹉和金丝雀等。

鸟屋也有公共休息室和观鸟平台,可以使游客更加近距离地观察到鸟类。

5. 草坪剧场草坪剧场是一个室外音乐场地,经常用于举办各种音乐会、戏剧和其他表演。

音乐爱好者们可以带上自己的毯子和饮料来到这里,在演出的同时欣赏迷人的自然风景。

不可错过的活动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每年都会举行一些节日和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年度的风筝节。

这个节日吸引了无数游客和表演者来到公园放飞各种形状、颜色和大小不一的风筝。

此外,公园还会在圣诞节期间举办一系列的节日活动,包括圣诞市集和马车游览。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以其美丽的建筑和精心设计的花园和公园吸引着无数游客。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 公园绚丽、迷幻 的夜景照明是由 在欧洲负有盛名 的英国艺术家乔 纳 森 • 帕 克 (Jonathan Park) 设计完成的。公 园夜景与工业文 化遗产、休闲活 动共同构成公园 吸引游人的三大 亮点 。
土地景观格局演化进程图
结语

后工业景观公园建设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工业文明衰落过程中所 产生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从文化、生态、景观等多维视角 和层面提出的系统整体对策,并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 成效。 当结构性危机产生以后,工业场地逐渐转化为工业废弃地, 工业景观也演变成了废弃工业设施,表明它的现实状态已经与原 来的生态位不符;而后工业景观公园作为工业废弃地更新的一种 成功对策,实质上是探寻到了与新的环境条件相符合的潜在生态 位后,占据并充分利用资源将潜在生态位转化成新的现实生态位。 目前,工业废弃地的再生问题是我国大量资源型城市、老工 业基地必须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作为后 工业景观公园的经典范例,对国内工业废弃地改造利用的理论研 究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一案例 的成功是基于其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技术、经济背景,对于我 国现状条件下的工业废弃地而言,建设后工业景观公园是否具备 条件,应采取怎样的设计方法、实施过程和运营模式,尚需要依 据客观的分析研究做出慎重、科学的解析与求证。

设计者将范围广阔、尺度巨大、景观破碎、布局混乱 的园区梳理、整合为水公园、铁路公园、公共使用区 和公园道路系统四个景观层次。这些自成系统,各自 独立而连续地存在,只在某些特定点上用一些要素如 坡道、台阶、平台和花园将它们连接起来,获得视觉、 功能、象征上的联系。
改造后的公园所拥有的新结构和原有历史层面清晰明 了。首先,工厂中的建筑物都予以保留,部分构筑物 被赋予新的使用功能。其次,工厂中的植被均予以保 留,荒草也任其自由生长。原有的废弃材料也得到尽 可能的利用。第三,水可以循环利用,污水被处理, 雨水被收集,引至工厂中原有的冷却槽和沉淀池,经 澄清过滤后,流入埃姆舍河,达到了保护生态和美化 景观的双重效果。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一、背景概况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Duisburg North Landscape park)位于德国杜伊斯堡市的北 部。公园建在原钢铁厂与炼炉厂 所在地,是工业地更新与改造的 经典设计案例。 为德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彼 得〃拉茨(Peter Latz)设计,已经 成为是一个占地200公顷的综合 休闲娱乐公园。公园除了保存下 来的鼓风炉炼钢厂和煤矿及钢铁 工业以外,冶炼厂的烧结厂、铁 和锰仓库以及属于公司的铁路的 众多铁轨都座落在那里。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总平面图
特里希郊区和汉 姆庞郊区之间, 在煤炭和钢铁工 业的各种休耕地 上。除了保存下 来的鼓风炉炼钢 厂和煤矿及钢铁 工业以外,冶炼 厂的烧结厂、铁 和锰仓库以及属 于公司的铁路的 众多铁轨都座落 在那里。
公园的概念是打算让现有的种植 物自然生长,包括在各块场地中 心倒闭了的鼓风炉炼钢厂,虽然 要以保守主义者的方式部分改变 其应用。紧密地结合人以及文化 和娱乐设施的各种选择,是规划 和建造措施的优先目的。
(4)中心动力站、鼓风机房综合体、 1号高炉铸造车间的“多功能综合活动中心模式”
(5) 配电站开关设备用房的“办公与餐 饮模式” 该建筑位于靠近公园中部的主入口处。现更 新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信息咨询中心和酒 吧餐厅(图26~27)。
(6)5号高炉的“观景模式” 5号高炉于1985年4月停产,现更新为游人可以 攀爬到顶部的 70 m高观景平台上鸟瞰公园全景的观 景塔(图8)。
(7)旧办公楼的“旅馆模式” 旧办公楼1906年建成投入使用,现改建140床位的青年旅社(图28)。
三、景观层次梳理与整合
设计者将范围广阔、尺度巨大、景观破碎、布 局混乱的园区梳理、整合为水公园、铁路公园、公 共使用区和公园道路系统四个景观层次。

景观设计大师及作品分析

景观设计大师及作品分析

德国北杜伊斯堡风景公园 Landschafts park Duisburg Nord 这里曾经是德国最重要工业基地 的鲁尔区,20世纪90年代,著名景观 设计大师彼得· 拉茨进行了一项对欧洲 乃至世界上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 ──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IBAEmscherpark)。它的最大特色是 巧妙地将旧有的工业区改建成集合公 众休闲、娱乐、教育文化的场所,并 且仍基本保留原有的工业设施,又创 造了一种独特的工业景观,赋予旧的 工业基地新的生机。杜伊斯堡风景公 园(Landschafts park Duisburg Nord) 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公园之一。
彼得· 拉茨(Peter Latz)是德国当代著名的景观设计师, 1983年担任了慕尼黑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教授,现担任宾 夕法尼亚大学的兼职教授,和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他的著 名理念是强调对旧工业基地的回收和再利用。中国风景园林 网近期推出世界著名景观大师彼得· 拉茨的经典作品系列展示 。
漫步在公园中,植物季节更替的 炫彩明亮取代了旧工业时期的肮 脏灰暗,旧建筑及工程构筑物都 作为工业时代的纪念物被保留下 来,设计没有掩饰这些破碎的景 观,而是寻求了对旧有景观结构 和要素的重新解释,它们不再是 丑陋的废墟,任何一个细节都能 让人发现美,感受历史。


地形地貌:该场地位于北京平原区上,西北部沙河,清河,温榆河的冲洪积 平原上。地形坡度很小,没有明显的起伏但存在数条1~2m深的水沟。
水文地质:场地以山前冲洪积物沉淀为主,沉淀物主要为颗粒较细的粘性土 层 和颗粒相对较粗的粉土层,砂卵石地层的交互沉积,在勘测深度30m范围 内主要存在3个含水层,即上层滞水层,第一承压含水层和第二承压含水层。
-----俞孔坚
大师简介——生平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设计理念探析r——基于黄石矿区生态修复的视角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设计理念探析r——基于黄石矿区生态修复的视角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设计理念探析r——基于黄石矿区生态修复的视角梁燕莺;陈涛【摘要】基于生态设计理念视角,分析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形成背景、生态设计理念和措施.在生态修复系统层面,解读了景观规划设计中污水整治、土壤修复、原生植物保护的策略与措施;在可持续景观设计层面,探讨了人与环境共生、工业废弃物再生设计和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黄石与德国鲁尔区在历史发展和能源的分布方面有相似之处,应该借鉴鲁尔区成功经验,通过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打造一个适合黄石本土的矿冶工业景观区域.【期刊名称】《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34)006【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生态设计;景观设计;生态修复【作者】梁燕莺;陈涛【作者单位】湖北理工学院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黄石435003;湖北理工学院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黄石435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7;J59德国鲁尔区是西德乃至整个德国的工业重地,集中了采矿、煤炭、钢铁等产业。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德国工业的支柱,战后也为西德的经济复苏和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19世纪中叶,由于新兴国家工业竞争、煤炭资源的枯竭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鲁尔区的工业开始衰退,到1960年,整个鲁尔区几乎成了一片工业废弃地。

由于失业和环境破坏,很多人开始搬离这个地方。

为改善这一情况,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区域景观规划、Emscher国际景观公园设计、采矿地和工业废弃地重新利用规划相继完成并付诸实施。

其中Emscher国际景观公园设计(IBM)是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一个区域规划项目,它的实施与完成为改善鲁尔区的景观与环境,促进鲁尔区的工业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1]。

通过这一计划,环境得到了巨大改善,包括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景观优化等,从而提升了鲁尔区的居住、办公、商业服务、创业、培训等功能。

焕然一新的蒂森工厂——旧工业区改造后的北杜伊斯堡公同景观场地分析

焕然一新的蒂森工厂——旧工业区改造后的北杜伊斯堡公同景观场地分析

2013年04月下半月刊艺术文化交流面积为200hm2的杜伊斯堡风景公园坐落于杜伊斯堡市北部,这里曾经拥有百年历史,但也没逃过产业衰败的现实,原先工业厂房劳动现象浓郁的土地变成了环境恶劣的工业废墟场地。

1989年,德国政府决定要将废工业区改造成为公园,拯救这具有工业历史灵魂的场地。

拉茨教授是这次项目的设计者,面对着一片被遗留的庞大的建筑和货棚、矿渣堆、烟囱、鼓风炉、铁路、桥梁、沉淀池、水渠、起重机等等器械,他用其理性而清晰的设计思维整理出一个内在骨架来联系各个原本分布散乱的部分,使这些已经无用的构筑物融入今天的生活和公园景观中,创造出了能为周围城市群及250万居民休憩游玩的城市绿肺。

一.场地分析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位于德国鲁尔区,由西边的杜伊斯堡市到东边的贝格卡门市(Bergkamen),长70km,从南到北约12km 宽,面积达800km2,区内人口约为250 万。

杜伊斯堡公园位于该区域的北部(由图所示,红色区域为杜伊斯堡公园规划区)。

(一)环境条件因素1.1主建筑群主建筑群为厂区内被遗留的庞大的建筑和货棚、矿渣堆、烟囱、鼓风炉、铁路、桥梁、沉淀池、水渠、起重机等等器械,这些在很多人眼里都被视为废物不可再利用,需被拆除的工业“垃圾”。

1.2周边建筑群鲁尔区南部的鲁尔河与埃姆舍河之间的地区,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

而杜伊斯堡区也不例外,厂区周围有成片形成的居民区住宅以及密布的交通网。

1.3空间尺度以及数目整个杜伊斯堡公园设计面积为200hm2,估测长为2.3km,宽最大处1.3km左右,最短处600m左右,整块规划地像一个“L”型,工业主建筑群在“L”的长边中部,而在宽边上为交通枢纽处。

在规划区内,由于原厂房布置结构的确定,又能分为高架运输部,煤矿处理高炉,污水净化池及其周围开敞空间等多个由高差不同而能区分开来的空间,在竖直空间内能让人一眼区分开来。

而在水平方向里,可分为建筑密集区以及空间疏散空旷区。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繁荣。
提升城市形象
03
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将提升城市的
形象和知名度。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期待
01
持续优化设计
02
增加活动设施
03
加强管理和维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园的设计和 功能将不断优化,以满足人们的 需求和期望。
未来,公园可能会增加更多的活 动设施和项目,以满足不同年龄 段居民的需求。
02 03
历史背景
杜伊斯堡市有着悠久的钢铁工业历史,而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原为一 家钢铁厂所在地。随着工业转型和城市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这片土 地转化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
城市规划
作为城市更新计划的一部分,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旨在促进社区参与 和增强城市生态多样性,同时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项目目标概述
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通过植被恢复、水体治理等手段, 改善公园的生态环境,并提高生物 多样性。
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提供多样化的 活动空间和设施,如儿童游乐区、 运动场地、休闲广场等。
增强社区参与
通过设计和活动策划,鼓励社区居 民积极参与公园的使用和管理,促 进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提升城市形象
对支持单位的致谢
1. 感谢德国杜伊斯堡市政府对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项目的支持与协助 。
2. 感谢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对项目的关注和支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 供了宝贵的帮助。
3. 感谢所有参与此项目的工程师、设计师、专家和志愿者,他们的辛 勤工作和付出使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成为一项杰出的公共空间作品。
感谢您的观看
05
预算与资金来源
总预算及分项预算
总预算: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的总预算为1.5亿欧元,涵盖了 公园的规划、设计、建设、维

后工业景观典范 北杜伊斯堡

后工业景观典范 北杜伊斯堡

高架步行道系统
穿过料仓花园的高架 步行道
铁路公园局部
从铁路公园层标高 (料仓花园顶部)望 1号、2号高炉
5
其他后工业设计
OTHER
DESIGNS
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理查德·哈格 西雅图坐落在美 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 处在艾略特海湾和普 结湾之间,北边有联 合湖,东边是华盛顿 湖。 西雅图煤气厂公 园从1963年开始征集 设计方案,最后设计 师理查德·哈格的设 计方案获胜,西雅图 煤气厂公园开创了后 工业城市公园设计的 先河。
考珀活动场地 (Cowper Places)
位于5号高炉北侧、2 号高炉南侧,原来作 为堆放废渣的场地, 现更新改造为林荫广 场,作为举办多种活
动的场所。
熔渣公园
(Sinter Park )
位于埃姆舍河渠 的西侧,与“料仓花园” 隔水渠相望。在利用废 弃的熔渣铺砌的地面上 种植树木形成小树林; 熔渣公园的北端布置了 一座半圆形的露天剧场。
现更新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 信息咨询中心和酒吧餐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旧办公楼1906年建成投入使用, 现改建为140床位的青年旅社
根据最初的分析,拉茨确定了整个设计的分层结构。
铁路公园
桥梁与步行道 使用区与花园
水景观层
2
水公园
WATER
PA RK
设 计
水渠堤岸上的植 被及台阶
水渠上的植被
净水池
水池及植被
3
生态
随着生态学思想的引入.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 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抉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 境设计领域。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 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 这些理念在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杜伊斯堡风景公园

杜伊斯堡风景公园

景观层次梳理与整合
Combing and Integrate the landscape level
——公共使用区(Areas of Public Use)

金属广场 考珀活动场地 熔渣公园 料仓花园 开放绿地等
优化环境的生态对策
Ecological Strategies for optimizing the environment
——水污染净化与雨水收集

彼得•拉兹提出对山东向西穿越公园、 原作为开敞的排水渠的埃姆舍河道进 行处理,将污水与净水系统分离。埃 姆舍河流经公园的长度约3 km,过去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垃圾等 都排放到河道中,使水体污秽不堪, 夏季气味刺鼻。现在经改造后污水由 地下直径4m的污水管道排走,经过净 化的水则采用水渠的形式以避免与受 污染的土壤接触;从场地和建筑屋顶 上收集的雨水经过管道进入冷却池和 经过清除污泥的沉淀池过滤后,再进 入水渠湿地进一步净化,水污染净化 的部分主要布置在厂区中部.
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的整体结构保护与综合再利用
Abandoned industrial sites and facilities in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protection and comprehensive recycling
——中心动力站、鼓风机房综合体、1号高炉铸造车间的“多功能综合活动中心模式”

Background Profile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Duisburg North Landscape park)位于德国 杜伊斯堡市的北部。公园建在原钢 铁厂与炼炉厂所在地,是工业地更 新与改造的经典设计案例。为德国 著名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Peter Latz)设计,已经成为是一个占地 200公顷的综合休闲娱乐公园。公园 除了保存下来的鼓风炉炼钢厂和煤 矿及钢铁工业以外,冶炼厂的烧结 厂、铁和锰仓库以及属于公司的铁 路的众多铁轨都座落在那里。

现代园林之六个经典案例介绍

现代园林之六个经典案例介绍
上海大观园
牌楼
太虚幻境及照壁
照壁背面
曲径通幽-假山
红香圃
怡红院
体仁沐德
潇湘馆内林黛玉书房
潇湘馆
潇湘馆 ,以“有凤来仪”为主体
蘅芜院。薛宝钗的居所,具有歇 滴翠亭
凸碧山莊
大观楼
观景楼
大观楼:为三进宫式建筑群,主楼为7间2层琉璃建筑,雕 梁画栋,飞金彩绘,是元妃省亲,族人朝觐的庆典用殿堂。 两侧有配殿、楼阁,其后为寝宫和刻有清水砖雕的北宫门。
苏 州 博 物 馆
苏州博物馆位于江苏苏州市区东北,成立于1960 年元旦。馆址分两部分,旧馆是太平天国忠王府 (李秀成官邸)原址,新馆由著名建筑师贝聿铭 设计,于2006年建成开放。
建筑特色
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 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 风格 的延伸。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 中央部分为入 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 博 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 展区和行政办公区。 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 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 映衬,十分和谐。新馆 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 环 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 景、相互辉 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 其 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 将两 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 恰到好处。
谭迪基金会出资 重建伯奈特公园。 由彼德· 沃克担当 改造,他追求一 种具有“可视品 质”的场所。另 外,彼德· 沃克在 伯奈特公园利用 光纤代替灯光效 果的喷泉;由电 脑调节造型,用 风敏器控制高度 的凯利喷泉水景 园的中心旱喷泉
纽约中央公园
号称纽约“后花 园”的中央公园, 由奥姆斯特德及 沃克斯设计。 坐 落在 曼哈顿正中, 占 约5000多亩, 是个纽约最大的 都市公园,也是 纽约第一个完全 以园林学为设计 准则建立的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xx年xx月xx日•介绍•设计与规划•生态环境目录•旅游与体验•管理与发展01介绍1公园的地理位置和特色23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杜伊斯堡市北部,依托原有钢铁厂址而建。

位于德国杜伊斯堡市北部公园充分利用了原有工业遗址,包括高炉、厂房、仓库等,将其融入现代景观设计之中。

与工业遗址紧密相连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为市民提供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休闲、娱乐和观光场所。

特色鲜明的公共空间历史背景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前身是杜伊斯堡钢铁厂,随着工业的衰退和倒闭,厂址被废弃。

历史背景和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景观公园的设计注重历史与现代的融合,将工业遗址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创造一个具有多层次、多功能和多体验感的公共空间。

设计风格公园的设计风格以简约、大气为主,注重自然与工业元素的搭配与呼应,营造出独特的美学感受。

规划和建设的历程规划和设计01公园的规划和设计始于1991年,由德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负责。

建设历程02公园的建设分为三期,从1993年到2009年,先后进行了公园的规划、遗址保护和再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工作。

扩建和完善03建成后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不断进行扩建和完善,逐步增加了公共设施、观光景点和活动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

02设计与规划公园的规划设计以保护自然生态为首要任务,充分考虑地形、植被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生态优先公园的规划和设计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配置水资源、能源和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公园的规划和设计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和意见,鼓励居民参与决策过程,以满足人们对公园的功能和审美需求。

公众参与公园的规划理念公园的景观设计以自然为主,保留原有地形和植被,创造一个贴近自然的生态环境。

自然景观公园内设计了一系列人文景观,如雕塑、喷泉、建筑等,增添了公园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人文景观公园的景观小品设计精致,包括座椅、灯光、标识系统等,既满足了游客的使用需求,又提升了公园的整体形象。

废墟的美——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探析

废墟的美——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探析

废墟的美——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探析
周晔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17(0)3
【摘要】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被誉为后工业景观公园的经典范例,其作者彼得·拉兹受到生态学和后现代艺术观的影响,反对景观建筑学依照从前田园牧歌式的理想来描绘自然的观念.其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工业遗迹和工业景观结构,赋予这些旧设施和建筑以新的功能,使这些老工业设施自身成为公园的景观结构要素,重新恢复活力.文章讨论了后工业景观的概念,彼得·拉兹的设计理念以及其理念在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的体现.之后分析了公园本身的景观结构、空间配置、生态改造,使我对彼得·拉兹后工业景观的美学特征、生态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此案例也给当今工业遗址的生态环境恢复、工业景观的构建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总页数】3页(P179-181)
【作者】周晔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废墟到乐园--德国鲁尔杜伊斯堡A.G.Tyssen钢铁厂改造项目的启示 [J], 张艳锋
2.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设计理念探析r——基于黄石矿区生态修复的视角 [J], 梁燕莺;陈涛
3.浅议德国后工业景观设计--以波鸿西园、北星公园与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为例[J], 冯艺佳;张长滨;吴龙峰
4.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设计理念探析——基于黄石矿区生态修复的视角 [J], 梁燕莺;陈涛;
5.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公园设计思路探讨 [J], 温少如;张鑫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生态性原则与文化艺术的融合解读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有感

试论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生态性原则与文化艺术的融合解读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有感

在生态性方面,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注重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生态保护。公 园内的土地利用以自然为主,尽量保留原有的地形、植被和水源。此外,公园还 通过建立湿地、雨水收集系统等措施,改善水质,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生态 环境。
在文化艺术方面,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注重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公园内保 存了大量的历史建筑、雕塑和景观设施,同时挖掘当地的艺术元素,将其融入公 园的景观中。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公园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富有文 化内涵的游览体验。
生态性原则
在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生态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利用:公园绿地的土地利用应注重保护自然生态,尽量减少对自然 环境的破坏。在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土地利用以自然为主,注重保护原有的 地形、植被和水源。
2、植物种类选择:在公园绿地中,应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种类,提高 植物的成活率,同时美化环境。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在植物种类选择上,注重多 样性、季相变化和色彩搭配,使公园四季皆有美景。
1、文化历史遗迹保护: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公园, 因此在规划设计中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公园内的历史建筑、雕塑和景观设施等 均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和修复。
2、艺术创作要素提取: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在规划设计中充分挖掘当地的 艺术元素,并将其融入公园的景观中。例如,公园内的雕塑、装置艺术和大地艺 术等均体现了当地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在这个案例中,生态性原则体现在对原有地形、植被和水源的保护和利用上; 而文化艺术融合则体现在对历史遗迹的保留、艺术创作要素的提取以及传统文化 艺术氛围的营造上。这种融合不仅增加了公园的吸引力,也提升了当地的文化价 值。
结论
综上所述,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生态性原则与文化艺术的融合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合理运用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传承历史文化以及挖掘当地艺术元素等 手段,可以提升公园的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宜居、 宜游的公共空间。

记忆性广场公园案例

记忆性广场公园案例

——正文共5600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1. 美国旧金山多帕奇绳结步道多帕奇绳结步道坐落于旧金山东南角的历史街区多帕奇。

该项目所处的位置是造绳工厂Tubbs Cordage公司的所在地。

这个工厂从1856年开始生产,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了一个汽车教练中心,是从远洋工业转型而来的一部分。

在景观改造的初期,研究工作表明,原来海湾的海岸线有一半是穿过现有场地的。

这个发现让设计师做出了两侧开放的步道设计。

这条步道经过三个区域(水、沼泽和海岸),当人们走在步道上,看到的景观、铺装、植物都是非常独特的。

“水”区步道是距离最近的干道,也就是第三大街,这里也是步道经过的三个区里面最为抽象和空灵的。

有雕塑效果的不锈钢座椅是由奥克兰的Fletcher景观设计事务所和Chambers艺术设计事务所共同打造的。

这些座椅附近是一座与此相互呼应的景观雕塑,"绳扣景点",这个景点鼓励行人能对该地遗产的保护伸出援手。

“沼泽”区步道是“水”区步道之后的一段,它将“水”区步道和更加充满意境的“海岸”区步道相连。

在“沼泽”区步道,木头和钢铁混合构建的宽阔步道被抬高,之后又逐渐回到了之前河岸的高度。

宽阔的步道在密集的植被之上,步道下面是洼地,雨水到来的时候,它能起到汇集雨水的作用。

“海岸”区步道是最具有意义的区域,也是绳结步道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这里的景观具有塔布斯绳索厂最初的样貌,地面铺装是采用混凝土材料,勾起人们对伸向海湾码头的联想。

人们可以围坐在广场座椅上欣赏这种带有历史遗迹的景观。

2. 兰州中车·拾光公园兰州中车机车厂柴油机分厂厂区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始建于1954年,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检修和铁路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也是中国铁路机车发展的一个缩影。

柴油机分厂厂区整体空间破旧杂乱,但建设用地上有着丰富的现状资源:可改造利用的大跨度老厂房、几条废弃的铁路以及许多极具特色的消火栓、灯塔、铁架等废弃的工业部件,景观植被丰富,现场存有大量冠幅良好的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尔区在历史上曾经是德国乃个整个欧洲的工业中心,20世纪50年代由于结构性危机导致地区主导产业衰落,
产生丁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其中受影响至深的就是埃姆舍地区(Emscher Region)。埃姆舍地区在区 域空间的意义上是指多特蒙德与杜伊斯保之间沿埃姆舍河流域的工业都市圈,区域内 面积784 km2,沿东西轴向长 70 km,包括17个城市,地区总人口约200万。为推动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结构的更新和持续发展,威斯特法 伦州政府的区域规划联合机构(KVR)于1989年 开始启动“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将工业遗产与生态绿地交织在一 起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结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在整个规划项目中最为突出,为全世界其他工业区的改造树立 了典范。对于中国当前的设计领域也有一定的启发。
彼得•拉兹先生因其在项目中的卓越工作成果而于2000年获得第一届欧洲景观设计奖,并被尊为后工业景观设计的代表人 物。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则被誉为后工业景观公园的经典范例。
如今的北杜伊斯堡已经成为是一个占地200公顷的综合休闲娱乐公园。公园除了保
存彼下得来的·拉鼓茨风(炉P炼e钢te厂r 和La煤tz矿)及是钢德铁国工当业以代外著,名冶的炼景厂观的设烧结计厂师、,铁他和用锰生仓态库以主及义的思想和特有的艺术语言进行景观设计,在当今景 观设属计于领公域司的产铁生路了的广众泛多的铁影轨都响座。落在那里。
不仅仅是有选择 地部分保留。拉兹在对各种由炼钢高炉、煤气储罐、车间厂房、矿石料仓等独立工业设施构成的点要素,铁路、道路、水渠(埃姆舍 河道)等构成的线要素以及广 场、活动场地、绿地等开放空间构成的面要素等进行结构分析的前提下,使旧厂区的整体空间尺度和景观特征在景观公 园构成框架中得以保留和延续。
其三,通过对场地上各种工业设施的综合利用,使景观公园能容纳参观游览、信息咨询、餐饮、体育运动、集会、表演、体闲、娱乐等多种活 动,充分彰显了该设计在具体实施上的技术现实性和经济可行性。
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设计赏析
Germany's ruhr north duisburg landscape park design appreciation
2013.12.14
后工业化时代
后工业景观是指工业生产活动停止后,对遗留在工业废弃地上的各种工业设施、地表痕迹、废弃物等加以保留、更新利
中山岐江公园
江南造船厂
杨浦自来水厂
项目背景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市北部,
总占地而积230 hm2(2.3 km2),利用原蒂森公 司(August Thyssen)的梅德里希钢铁厂 (Meiderich Ironworks)遗迹建成。该钢铁1903 年投产,总产量共3700万吨,仅1974年生铁产量 就达100万吨,是高产量的钢 铁企业(图2~3)。 1984年为从对欧洲产品配额限制的要求,工厂5号 高炉为现代化改造付出了高昂的成本。1987年钢铁 厂关闭,曾经与杜伊斯堡市共存 了大半个世纪的工 厂而临着拆除或保留的抉择,最终城市选择了后者, 对工业遗迹予以保留,赋予其新的功能,并在景观 美学意义和生态特质上加以强化。
保留完整的中心厂区示意图(绘制在公园标示牌上)
保厂留区的中铁保路留和的铁各水种槽工车业设备、管道
(1)整体厂区的“博物馆模式”
布局结构和各节点要素得到全面保护的整体厂区向公众全面展开 了有关工业生产的组织、流程、技术特征、相关设施、景观尺度和综 合形象,也映射了工厂的发展历史进程,可以作为有关工业技术与文 化的具有科普教育意义的巨型博物馆。
后工业景观公园指的是依托工业废弃地上的后工业景观,将场地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各种自然和人工环境要素统一进行规划设计,组织
整理成能够为公众提供工业文化体验以及体闲、娱乐、体育运动、科教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后工业景观公园发 端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其中,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被认为是 后工业景观公园的代表作。
用或艺术加工,并作为主要的景观构成元素来设计和营造的新景观。这些工业设施涵盖了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各类设施,主要 类型有生产设施、仓储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动力设施、给水与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等,具体包括各 类车间厂房、库房、变配电站、锅炉房、烟囱、井架、水塔、水池、水渠等建、构筑物;高炉、气罐、油罐等工业生产设备;铁 路、机车、管道、传送带、特种车辆等交通运输设施或动力传输设备等。
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的整体结构保护与综合再利用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最突出的特色是强调工业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保护与利用的理念和对策上。 其一,表明了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的态度。拉兹认为,废弃工业场地上遗留的各种设施(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具有特殊的工业历史文化内
涵和技术美学特征,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见证,应加以保留并作为景观公园中的主要构成要素。 其二,对原工业遗址的整体布局骨架结构(功能分区结构、空间组织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以及其中的空间节点、构成元素等进行全面保护,而
1920年的蒂森钢铁厂 蒂森梅德里希钢铁厂1954年的航拍图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主要设计师——彼得·拉茨
1989 年北莱因一一威斯特法伦州政府机构在一项房地产基金的支持下购买了钢铁厂的用地,组建了开发公司;杜伊斯堡市 也调整了规划,将用地性质转化为公园用地。这 样该工厂改造项目被纳入到“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计划“绿色框架”主题 下的景观公园系统中,作为前期的探索性重点项日,手1990年举办了国际设计竟赛。组织者在报名的6.5个设计机构中遴选出 包括法国景观设计大师伯纳德•拉索斯(Bernard Lassus)和德国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拉兹 (Peter Latz)在内的5个设计团队参赛。 1991年竟赛结果公布,彼得•拉兹事务所的方案以其新颖独特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思想、手法和现实可 行的实施对策而最终 获胜。1994年夏天公园首次对公众正式开放,好评如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