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杜伊斯堡后工业景观公园:梅德里希钢铁厂的多彩今生

合集下载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PPT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PPT

一、铁轨公园
公园与高架步行道系 统相结合,是园区标高最 高的层次,高出地面约 12m,通过楼梯、台阶等 与其他空间层次相联结。 该层次不仅形成了独特的 景观视野,而且作为水平 线元素将各个庞大的独立 工业设施联结起来,丰富 了景观向度。铁路公园层 在东西方向上穿越整个园 区,并在中部偏西的位置 呈编组形式放大,设计者 将其命名为“铁路竖琴” (Rail harp )。
北杜伊斯堡的所在地原本是工业区,主要是梅德里希钢铁厂。 1987年该钢铁厂关闭,曾经与杜伊斯堡市共存了大半个世纪的工 厂而临着拆除或保留的抉择,最终城市选择了后者,对工业遗迹 予以保留,赋予其新的功能,并在景观美学意义和生态特质上加 以强化。
保留完整的中心厂区示意图(绘制在公园标示牌上)
景观层次梳理与整合
区位示意图
公园总平面图
位于德国杜伊斯堡市的北部。公园建在原钢铁厂与炼炉厂所在地, 是工业地更新与改造的经典设计案例。现已成为是一个占地200公 顷的综合休闲娱乐公园。公园除了保存下来的鼓风炉炼钢厂和煤 矿及钢铁工业以外,冶炼厂的烧结厂、铁和锰仓库以及属于公司 的铁路的众多铁轨都座落在那里。
梅德里希钢铁厂
铁路公园局部
从铁路公园层标高 (料仓花园顶部)望1 号、2号高炉
三、公共使用区
包括金属广场、考珀活动场 地、熔渣公园、料仓花园、 开放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
金属广场位于厂区中心的 位置,在1号高炉铸造车间 的北侧。作为公园的标志性 景观,该广场由在地面上整 齐排列的7X7共49块、每块 重达7t~8t的方形铸铁板构 成,彼得·拉兹对这些表面 具有各异腐蚀状态的铸铁板 拍照、编号,排列成抽象图 案,并通过水在铁板表而的 流动来象征钢铁加工制造的 熔化和硬化过程。铁板在自 然状态下继续被腐蚀,隐喻 了对自然演变过程的尊重。

后工业景观设计浅析——以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为例

后工业景观设计浅析——以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为例

后工业景观设计浅析——以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为例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大量废弃物堆和垃圾,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为了改善后工业景观设计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结合生态、经济等方面进行合理有效地规划方案设计与分析研究是十分重要且紧迫的工作。

后工业景观设计是指将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等内容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基础上,融合人文精神内涵与科技手段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活动场所。

本文以典型的后工业景观案例——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为例,对其区域、背景、设计手法、场地细节进行分析。

关键词:后工业景观北杜伊斯堡公园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环渤海湾海岸带景观保护与利用的生态控制技术研究,(32071831);2020大连市社科联重点项目:大连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策略研究,(2020dlskzd207);2021大连市科协智库项目:大连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LKX2021B06;辽宁省创新人才计划人选支持项目:辽宁省域环渤海湾海岸带国家公园体系的生态规划与控制(2020389)。

1.后工业景观后工业景观是指工业生产活动停止后,对遗留在工业废弃地上的各种工业设施、地表痕迹、废弃物等加以保留、更新利用或艺术加工,并作为主要的景观构成元素来设计和营造的新景观。

这些工业设施涵盖了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各类设施,种类发繁多。

1.1后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这个概念由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20世纪五十年代末首次提出, 它代表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之后, 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的“发达经济”阶段。

这一阶段是与之前的工业化阶段相对应的, 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经历, 由农业时代工业时代, 发展到了后工业时代[1]。

进入后工业时代意味着传统工业已经走向落寞的边缘,越来越多的工厂濒临消亡,也慢慢加快了城市化的推进。

1.2后工业时代景观的发展随着当时工厂的不断消亡、衰落,停工与废弃的工厂用地逐渐增多,而长时间的工业用地也导致了工厂所在地遭受了污染与破坏,成为废弃地。

德国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复合型工业景观设计研究

德国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复合型工业景观设计研究

德国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复合型工业景观设计研究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利用梅德里希钢铁厂的工业遗址建成,坐落在杜伊斯堡市的北部,占地面积为2.3 km2。

1987年梅德里希钢铁厂最终关闭,面对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废旧工厂,保留还是拆除成了政府棘手的选择题。

最后出于对工业文化传承的考虑,政府还是选择了保留该厂区及工业设备,并且在生态设计和工业美学设计上加深探索挖掘。

在1990年举办了国际设计竟赛,竟赛结果于1991年公布,德国的景观设计师彼得·拉兹和其事务所的方案用其独树一帜的多功能复合型的后工业设计手法赢得了最终的设计资格。

也正是由于在杜伊斯堡公园中独特设计手法的表现,2000年彼得·拉兹先生被授予了第一届欧洲景观设计奖,并且成为了工业景观设计的代表性人物,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也为以后的后工业景观公园起到了示范作用,成为了后工业设计的代表典范之作。

1.总体布局与空间序列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不是一个全新的设计,所以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做到与该地原有的工业历史进行对话。

这个场地寄托了城市的钢铁工业记忆,所以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将只具有实用功能的庞大工厂构筑物与景观公园应有的科普性、休闲性、生态性相结合,实现对工业历史的尊重与传承,同时还可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复合型工业文化公园和市民公共活动空间。

对于设计者来说,该场地的设计难点就在于首先,如何处理废弃工业场地中遗留的各种设施。

这些巨大的工业遗留具有独特的工业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该如何利用和保留这些设施以及怎样能处理好工业设施与人的关系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

对于这个问题,设计者拉兹选择了将原来的整体结构与构筑物全部保留下来,并且重新利用各种炼钢高炉,车间厂房,以及铁路水渠等工业构筑物,使得原来工厂的空间尺度在新的景观公园中得到保留和延续。

(1)建立四个空间层次完善总体布局设计者将园区分为四个系统,分别是水公园,铁路公园,道路系统和公共使用区。

其中的铁路公园包括高空的高架铁架步行道系统,该系统是依附遗留下来的炼钢高炉而建成的,是整个公园最高的系统,高达12m。

城市公园实例-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城市公园实例-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城市公园实例-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发帖人: Albert 点击率: 711轴测图渲染图一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about the concept of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 Park andits devel opment in Ruhr area.Based on a site survey of the North Duisburg Landscape Park, it tendsto analyze more profoundly onideas and measures taken by the designer, such as conservationand reus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landscape general layout methods, ecological strategies, as well as the consideration of natural process.Key Words Post Industrial Landscape Park,Emscher Park in InternationalBuil ding Exhibition,North DuisburgLandscape Park渲染图二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更大的公园——IBA埃姆希尔的一部分,它是作为北莱茵河威斯特伐利亚州和埃姆希尔地区各镇的构建计划而诞生的。

在埃姆希尔地区,北杜伊斯堡公园形成一个巨大的绿地。

一个工业结构的综合体将成为风景胜地在200公顷以上的面积内,该公园包括一个富有意义的工业纪念地,它是位于玛埃特里希的前蒂荪鼓风炉炼钢厂的遗址。

景观公园在玛埃特里希郊区和汉姆庞郊区之间,在煤炭和钢铁工业的各种休耕地上。

除了保存下来的鼓风炉炼钢厂和煤矿及钢铁工业以外,冶炼厂的烧结厂、铁和锰仓库以及属于公司的铁路的众多铁轨都座落在那里。

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考察研究

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考察研究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பைடு நூலகம்
维普资讯
4 提高外饰面配件的品质
在建筑 的外维护体 系中 ,除了前面述及 的外墙 技术如能得 以认真研究并应用于工程建设 中,必将在
面 ,还有 门窗等重要 的建 筑配件 ,同样需要 遵循 环 环境保护 、降低工程造价 、缩短工期 、改善 装饰效果 新技术 尚不甚 了解 ,因而在 青岛 的新建 工程 中很少 保原理 , 断增 进其 品质 和功能。 以及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美化城市等方面起 到很大的 不 应用 。城建部 门应加强对氟 碳漆 、金 属漆的推广力 度 ,以促进新 型环保饰面建材 的广泛应用 。 粉末 喷 涂铝 合金 窗是 国外 近 年来 开 发 生产 的 作用 。特别是在青岛市的奥 帆赛配套工程 中推广应用 ■ 绿色建材配 件 ,其色彩 均匀 ,具有 比较美观 的装饰 后 ,必将带来很大的环保效益。 效 果 ;涂膜 附着力特强 ,即使铝 材弯 曲,也 不会 开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益 ,即节约金属材料 ,节约 自然资源 。
伍 ,与现代化 城市面貌很 不协调 。 由于现 代审美观 钢 木推拉 门等 ,大多 为简陋 、粗笨 的老产 品 ,其安
目前 在发达 国家 ,环保 饰面建材 在品种上 层 出
金属 漆是 含有特殊 树酯 ,呈 现类似金属 光泽 的 面上 另外安装 预埋件 、铝合金方 管骨架及挂 具 ,其 防队刚安装 了1 套此种新 型车库 门 ,经过试运 行证 1 清洗保 养方便 ,且 能呈现类金属 光泽和 色彩 。金属 果 ,但施工 十分繁琐 ,且 造价很 高。再如原 市北 区 帆赛 配套工程 、中山路 改造工程 中推广应用 ,可 以 能 防止 混凝土碳化 。金属漆适用 于豪华 的标 志性建 新抹 水泥墙 面 ,再用外墙 漆涂装 ,这样既 费工 、费

后工业景观公园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后工业景观公园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考察研究•作者:刘抚英,邹涛,栗德祥来源:《华中建筑》•摘要:该文讨论了后工业景观公园的概念及其在德国鲁尔区的发展背景概况,结合对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现场调研,重点分析了公园设计者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景观整体布局、生态对策、尊重自然演化进程等方而的设计思想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后工业景观公园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1.后工业景观公园后工业景观是指工业生产活动停止后,对遗留在工业废弃地上的各种工业设施、地表痕迹、废弃物等加以保留、更新利用或艺术加工,并作为主要的景观构成元素来设计和营造的新景观。

这些工业设施涵盖了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各类设施,主要类型有生产设施、仓储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动力设施、给水与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等,具体包括各类车间厂房、库房、变配电站、锅炉房、烟囱、井架、水塔、水池、水渠等建、构筑物;高炉、气罐、油罐等工业生产设备;铁路、机车、管道、传送带、特种车辆等交通运输设施或动力传输设备等。

后工业景观公园指的是依托工业废弃地上的后工业景观,将场地上的各种自然和人工环境要素统一进行规划设计,组织整理成能够为公众提供工业文化体验以及体闲、娱乐、体育运动、科教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后工业景观公园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

其中,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被认为是后工业景观公园的代表作。

2.鲁尔区后工业景观公园建设背景框架——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计划鲁尔区在历史上曾经是德国乃个整个欧洲的工业中心,20世纪50年代由于结构性危机导致地区主导产业衰落,产生丁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其中受影响至深的就是埃姆舍地区(Emscher Region)。

埃姆舍地区在区域空间的意义上是指多特蒙德与杜伊斯保之间沿埃姆舍河流域的工业都市圈,区域内面积784 km2,沿东西轴向长70 km,包括17个城市,地区总人口约200万。

后工业时代的风景_德国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

后工业时代的风景_德国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

67个案点击 Case Study总第185期 2008 09后工业时代的风景──德国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Landscape of Post-Industrialized Age—Scenery Park in Northern Douisburg of Germany罗萍嘉 Luo Pingjia 钱丽竹 Qian Lizhu 井 渌 Jing Lu 内容摘要: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已成为后工业景观的代表作之一,其设计手法与设计理念被诸多学者总结为“杜伊斯堡模式”。

本文从景观层次与废弃构筑物适应性再利用两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使读者能深刻了解其设计手法。

关键词: 后工业景观、景观层次、适应性再利用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市北部,去过这里的人都认为,把它称为钢铁公园或是工业遗产景观公园可能更为恰当。

这里230公顷的土地上曾经是有近百年历史的AG·Thyssen钢铁厂。

该厂建于1902年,1985年停工,上世纪90年代初北威州政府决定把这里改造成为供当地居民和游人休息参观的工业景观公园。

从1990年至2001年,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的总设计师彼得·拉兹共完成了9个子项目的设计,该公园逐渐成为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后工业景观的代表作(图1)。

一、景观层次分析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整体的设计原则是“少即是多”,设计师采用结构分析法和实用主义手法,尽可能保留该地区原有的景观结构和工业化特质,淡化设计痕迹,在“无意”间最大限度地改善这一地区内在的生态和人文景观质量。

而这种朴实的设计手法又切实地符合了遗产保护中的“原真性”原则。

在遗产保护领域,原真性是遗产认定及保护设计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的设计师彼得·拉兹保留了AG·Thyssen钢铁厂中绝大多数的生产设备以及场地的原本肌理特征,并用景观分层的手法把场地中原本破碎的工业景观及自然元素进行有机的整合,通过这些场地中原有的元素在视觉上或是功能上的联系、呼应,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呈现出四个景观层次:1.空中高架步道与攀爬系统;2.相对于高架步道的下沉休闲空间;3.以水渠和沉淀池构成的各类水景生态系统;4.穿插于整个公园中的散步道系统及开放空间。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工业遗产改造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工业遗产改造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工业遗产改造许健来源:《城市环境设计》2007(05)摘要: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埃姆舍公园”规划项目,将工业遗产与生态绿地交织在一起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结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在整个规划项目中最为突出,为全世界其他工业区的改造树立了典范。

对于中国当前的设计领域也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字:鲁尔区;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工业遗迹保护;现代景观设计重工业时代的喧嚣轰隆虽然已经远去,可是工业时代的痕迹却被牢牢地刻在了德国鲁尔区的土地之上。

让我们以埃姆舍公园重要组成之一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为例,展开对工业遗迹保护和现代景观设计的一次探讨。

1 鲁尔工业区的历史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位于德国¾济最发达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的中部,人口540万,是由11个中等城市和4个地方行政区组成的密集城市区域,其中包括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著名的工业城市。

鲁尔区有着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繁忙的内河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鲁尔区的工业有近200年的历史,煤矿开采和钢铁生产是全德国工业的支柱。

从20世纪60年代起,鲁尔区的煤开采量因开采成本过高而逐年下降,钢铁产量同时也开始收缩,传统的煤炭和钢铁工业走向衰落。

煤矿和钢铁厂相继停产关闭,失业率急速上升,大量工业区闲置,整个鲁尔区景观支离破碎,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人口大量流失、社会形象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经济转型与工业区改造问题迫在眉睫。

2 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IBA Emscher Park)20世纪末鲁尔区向科技产业、服务业的转型令世人瞩目。

这个转型与致力于改造鲁尔北部废弃工业区的“埃姆舍公园”规划项目密不可分。

从1989年开始,鲁尔区北部莱茵河支流的埃姆舍河流域上,自东部城市贝格卡门(Bergkamen)向西至杜伊斯堡(Duisburg)总面积达800平方公里的工业区被连成一片,总共涉及17个中小城市以及2个地方行政区的250万人口。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繁荣。
提升城市形象
03
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将提升城市的
形象和知名度。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期待
01
持续优化设计
02
增加活动设施
03
加强管理和维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园的设计和 功能将不断优化,以满足人们的 需求和期望。
未来,公园可能会增加更多的活 动设施和项目,以满足不同年龄 段居民的需求。
02 03
历史背景
杜伊斯堡市有着悠久的钢铁工业历史,而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原为一 家钢铁厂所在地。随着工业转型和城市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这片土 地转化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
城市规划
作为城市更新计划的一部分,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旨在促进社区参与 和增强城市生态多样性,同时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项目目标概述
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通过植被恢复、水体治理等手段, 改善公园的生态环境,并提高生物 多样性。
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提供多样化的 活动空间和设施,如儿童游乐区、 运动场地、休闲广场等。
增强社区参与
通过设计和活动策划,鼓励社区居 民积极参与公园的使用和管理,促 进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提升城市形象
对支持单位的致谢
1. 感谢德国杜伊斯堡市政府对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项目的支持与协助 。
2. 感谢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对项目的关注和支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 供了宝贵的帮助。
3. 感谢所有参与此项目的工程师、设计师、专家和志愿者,他们的辛 勤工作和付出使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成为一项杰出的公共空间作品。
感谢您的观看
05
预算与资金来源
总预算及分项预算
总预算: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的总预算为1.5亿欧元,涵盖了 公园的规划、设计、建设、维

后工业景观典范 北杜伊斯堡

后工业景观典范 北杜伊斯堡

高架步行道系统
穿过料仓花园的高架 步行道
铁路公园局部
从铁路公园层标高 (料仓花园顶部)望 1号、2号高炉
5
其他后工业设计
OTHER
DESIGNS
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理查德·哈格 西雅图坐落在美 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 处在艾略特海湾和普 结湾之间,北边有联 合湖,东边是华盛顿 湖。 西雅图煤气厂公 园从1963年开始征集 设计方案,最后设计 师理查德·哈格的设 计方案获胜,西雅图 煤气厂公园开创了后 工业城市公园设计的 先河。
考珀活动场地 (Cowper Places)
位于5号高炉北侧、2 号高炉南侧,原来作 为堆放废渣的场地, 现更新改造为林荫广 场,作为举办多种活
动的场所。
熔渣公园
(Sinter Park )
位于埃姆舍河渠 的西侧,与“料仓花园” 隔水渠相望。在利用废 弃的熔渣铺砌的地面上 种植树木形成小树林; 熔渣公园的北端布置了 一座半圆形的露天剧场。
现更新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 信息咨询中心和酒吧餐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旧办公楼1906年建成投入使用, 现改建为140床位的青年旅社
根据最初的分析,拉茨确定了整个设计的分层结构。
铁路公园
桥梁与步行道 使用区与花园
水景观层
2
水公园
WATER
PA RK
设 计
水渠堤岸上的植 被及台阶
水渠上的植被
净水池
水池及植被
3
生态
随着生态学思想的引入.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 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抉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 境设计领域。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 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 这些理念在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时空中的色彩变幻——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工业遗产改造.

时空中的色彩变幻——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工业遗产改造.

时空中的色彩变幻——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工业遗产改造简介: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埃姆舍公园”规划项目,将工业遗产与生态绿地交织在一起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结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在整个规划项目中最为突出,为全世界其他工业区的改造树立了典范。

对于中国当前的设计领域也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字:鲁尔区,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工业遗迹保护,现代景观设计[1][2][3]5 小结与反思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在完成场地功能结构转化的同时还建立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统筹管理。

设计师通过对工业遗迹的重新挖掘,丰富其使用功能以满足当代生活需要,并将其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使场地具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重新恢复了场地活力。

各个工业遗迹之间产生了新秩序并且作为内含丰富的要素和符号,成为景观的一部分。

这里不存在传统园林中让我们习以为常的“完整、完全与完美”,取而代之的是发展、变化和自由。

2001年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被德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授予德国景观设计奖,而在国际上它也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最为重要的跨世纪景观设计项目之一,并作为成功案例为全世界其他旧工业区的改造提供了典范。

在我国,当前泛滥的“城市化妆”式的建设思潮无法担当起恢复生态环境、重建精神家园的重任。

斗大的“拆”字粉刷在每个城市的街头,人们已习以为常。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同时,如何延续城市历史脉络,和谐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已经摆在面前。

设计师应学习与借鉴鲁尔工业区改造的¾验,通过设计和构建生态基础设施来引导城市发展,达到保护生态和文化遗产的目的。

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体现了西方现代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和城市更新等思潮,这在废旧工业设施如何进行生态恢复和再利用方面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启示。

[1][2][3]。

后工业景观代表作: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解析

后工业景观代表作: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解析

■—■■●水景公利用原|(.通过地表径:形成雨水回收};左一为公共空间的硬质量景观要素加以利用,并通过其自身的氧化,腐蚀、生锈及损坏的“锈蚀”过程,从另一方面向人们展示自然的力量。

拉兹认为这种打上强烈工业化印记的旧工业废弃地,具有一种特殊的美学含义:“巨大的钢铁和煤炭工业基地、工业建筑群以及冒着滚滚浓烟的烟囱,都可称其为风景,因为在这些地方,一些顽强的生命正在生长。

可以想像:在堆满金属板块的斜坡上,几株小草挣扎着从缝隙中昂起骄傲的头,荒废的111厂房里开出以前从未见过花朵……这是一幅幅多么令人激动的画面。

”在这里旧工业景观被赋予美学含义,我们可称其为后工业景观,它是一种“理想化了的自然及理想化了的工业。

”3.拉兹根据当地特殊的生境条件,及后工业景观特征,提出了长期而谨慎的分步建设设想,拉兹强调,生态恢复是个缓慢的过程,应以长远的眼光,采取柔和的方法,不能急功近利,只图短期效益,用粗暴的手段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尤其是技术尚未成熟时对一些生境相当脆弱地区,采取全面的保护,合理地安排近期建设项目,为当地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例如:对原有的5号炼钢高炉进行加固和改建,成为高炉公园,游人可沿阶梯登上炉顶,极目远望。

在登高过程中,进入炉台、炉身,了解炼钢的原理,加深对工业文化的理解对原有排水渠“老艾美溪”进行生态治理,变为水景公园;通过铺设污水管道使污水与地表水分流,并利用雨水回收技术,使原有的水渠焕发青春,向人们展示新生态景观的魅力;对原有工业仓库进行改造,在半封闭的小空间里设计出花园系烈并利用原有的300米长工业运输天桥,组成高低变化的游览路线,建成仓库花融攀援花园则利用原有高大的矿石仓库石墙,为攀援爱好者提供了理想的练习场地;金属广场,除了前述美学功能外,还能容纳5000名观众举行露天文化活动,如广场音乐会等潜水园来自通过对原有煤气罐进行改建后,贮水,形成潜水运动乐园……。

拉兹教授对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倾注了满腔热情,自1990年至今,十几年来从未中断过这一后工业景观公园的构思和规划设计工作,使其逐步向公众开放,同时该公园亦为拉兹赢得了声誉。

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考察研究之欧阳语创编

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考察研究之欧阳语创编

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考察研究•时间:2021.03.01 创作:欧阳语•作者:刘抚英,邹涛,栗德祥来源:《华中建筑》,25(11):79~86 浏览:3963•摘要:该文讨论了后工业景观公园的概念及其在德国鲁尔区的发展背景概况,结合对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现场调研,重点分析了公园设计者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景观整体布局、生态对策、尊重自然演化进程等方而的设计思想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后工业景观公园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1.后工业景观公园后工业景观是指工业生产活动停止后,对遗留在工业废弃地上的各种工业设施、地表痕迹、废弃物等加以保留、更新利用或艺术加工,并作为主要的景观构成元素来设计和营造的新景观。

这些工业设施涵盖了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各类设施,主要类型有生产设施、仓储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动力设施、给水与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等,具体包括各类车间厂房、库房、变配电站、锅炉房、烟囱、井架、水塔、水池、水渠等建、构筑物;高炉、气罐、油罐等工业生产设备;铁路、机车、管道、传送带、特种车辆等交通运输设施或动力传输设备等。

后工业景观公园指的是依托工业废弃地上的后工业景观,将场地上的各种自然和人工环境要素统一进行规划设计,组织整理成能够为公众提供工业文化体验以及体闲、娱乐、体育运动、科教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后工业景观公园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

其中,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被认为是后工业景观公园的代表作。

2.鲁尔区后工业景观公园建设背景框架——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计划鲁尔区在历史上曾经是德国乃个整个欧洲的工业中心,20世纪50年代由于结构性危机导致地区主导产业衰落,产生丁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其中受影响至深的就是埃姆舍地区(Emscher Region)。

埃姆舍地区在区域空间的意义上是指多特蒙德与杜伊斯保之间沿埃姆舍河流域的工业都市圈,区域内面积784 km2,沿东西轴向长70 km,包括17个城市,地区总人口约200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杜伊斯堡后工业景观公园:梅德里希钢铁厂的多彩今生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德国杜伊斯堡市北部,总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利用原蒂森公司(AugustThyssen)的梅德里希钢铁厂(MeiderichIronworks)遗迹建成。

该钢铁厂1903年投产,总产量共3700万吨,仅1974年生铁产量就达100万吨,是高产量的钢铁企业。

1984年为应对欧洲产品配额限制的要求,工厂5号高炉为现代化改造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1985年钢铁厂关闭,曾经与杜伊斯堡市共存了大半个世纪的工厂面临着拆除或保留的抉择。

最终城市选择了后者,对工业遗迹予以保留,赋予其新的功能,并在景观美学意义和生态特质上加以强化。

1989年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政府机构在一项房地产基金
的支持下购买了钢铁厂的用地,组建了开发公司;杜伊斯堡市也调整了规划,将用地性质转化为公园用地。

这样该工厂改造项目被纳入到“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计划“绿色框架”主题下的景观公园系统中,作为前期的探索性重点项目,于1990年举办了国际设计竞赛。

组织者在报名的65个设计机构中遴选出包括法国景观设计大师伯纳德·拉索斯(BernardLassus)和德国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拉兹(PeterLatz)在内的5个设计团队参赛。

1991年竞赛结果公布,彼得·拉兹事务所的方案以其新颖独特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思想、手法和现实可行的实施对策而最终获胜。

1994年夏天公园首次对公众正式开放,好评如潮。

彼得·拉兹先生因其在项目中的卓越工作成果而于2000年获得第一届欧洲景观设计奖,并被尊为后工业景观设计的代表人物。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则被誉为后工业景观公园的经典范例。

”1920年的蒂森钢铁厂1954年蒂森梅德里希钢铁厂的航拍图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最突出的特色是强调工业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保护与利用的理念和对策上。

其一,表明了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的态度。

拉兹认为,废弃工业场地上遗留的各种设施(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具有特殊的工业历史文化内涵和技术美学特征,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见证,应加以保留并作为景观公园中的主要构成要素。

其二,对原工业遗址的整体布局骨架结构(功能分区结构、空间组织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以及其中的空间节点、构成元素等进行全面保护,而不仅仅是有选择地部分保留。

拉兹在对各种由炼钢高炉、煤气储罐、车间厂房、矿石料仓等独立工业设施构成的点要素,铁路、道路、水渠(埃姆舍河道)等构成的线要素以及广场、活动场地、绿地等开放空间构成的面要素等进行结构分析的前提下,使旧厂
区的整体空间尺度和景观特征在景观公园构成框架中得以
保留和延续。

下图: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总平面
其三,通过对场地上各种工业设施的综合利用,使景观公园能容纳参观游览、信息咨询、餐饮、体育运动、集会、表演、休闲、娱乐等多种活动,充分彰显了该设计在具体实施上的技术现实性和经济可行性。

综合利用具体对策包括:①整体厂区的“博物馆模式”布局结构和各节点要素得到全面保护的整体厂区向公众全面展示了有关工业生产的组织、流程、技术特征、相关设施、景观尺度和综合形象,也映射了工厂的发展历史进程,可以作为有关工业技术与文化的具有科普教育意义的巨型博物馆。

下图:保留完整的中心厂区示意图(绘制在公园的标示牌上)下图:保留的铁路和铁水槽车
下图:保留的各种工业设备
下图:由5号高炉俯瞰厂区中保留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下图:由煤气储罐望向1号2号高炉和鼓风机房②煤气储罐的“体育休闲活动模式”煤气储罐位于厂区中心,1号、2号高炉东侧。

在生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炉煤气除一部分用于作为发电机房的能源外,其余的都储存在该煤气储罐中。

工厂关闭后煤气储罐废弃。

潜水爱好者向气罐内注入了2万立方米的水,将煤气储罐改造成了欧洲最大的人工潜水中心。

下图:改造后的煤气储罐外景下图:改造成潜水中心的煤气
罐内景③料仓花园的“体育休闲活动、儿童娱乐、展览模式”利用原来贮存矿石和焦炭的料仓,更新改造为能容纳攀岩、儿童活动、展览等综合活动的场所。

料仓的顶部设计成纵横交错的网格状步行道,与“铁路园”的高架步道系统位于同一标高上;1990年,公园正式对公众开放之前,德国登山协会的杜伊斯堡分会利用料仓的厚重的混凝土墙壁建立
了攀岩运动的场所;拉兹在“料仓花园”的北侧设计了专供儿童游戏的滑梯、绳索等设施;串联式的展览空间则是通过在厚达2~3米的混凝土墙壁上开凿出洞口形成的。

下图:拆除顶盖的矿石料仓改造成综合活动场所下图:料仓花园顶部的网格状步行道
下图:料仓花园中的攀岩场地
下图:料仓花园中的儿童活动场地<<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下图:料仓花园中的展览空间④中心动力站、鼓风机房综合体、1号高炉铸造车间的“多功能综合活动中心模式”
中心动力站是厂区内最大的建筑物,长170米,宽35米,高约20米,位于公园中心区南端,北与游客信息中心(原配电站开关设备用房)毗邻。

中心动力站建于1906~1911年,原来具有双重功能:其一,为高炉输送氧气,装设了6台制造高炉氧气的鼓风机;其二,为整个厂区和工人村提供电力,安装了10台利用高炉煤气作为能源的发电机。

1965~1987年
中心动力站用作仓库。

1997年,经过7个月的改建后建筑于10月重新开放,作为多功能大厅,用于举办国际性的展览、会议、音乐会等大型公共活动的场所。

鼓风机房综合体位于1号、2号高炉和煤气储罐的东北侧,最初包括鼓风机房和泵房两部分,分别用于生产熔化矿石所需的高炉气体和输送高炉冷却水。

该建筑建造于20世纪初期,具有“新浪漫主义”风格的拱形窗和墙身装饰是当时流行的建筑形式。

在20世纪50年代又增建了压缩机房。

现该综合体经改造后用作举办多种活动的场所,包括音乐会、公司庆典、舞会、戏剧表演和产品发布会等。

其中的原鼓风机房已转化成为永久性的、作为鲁尔区三年一次节日庆典的500座剧场。

1号高炉的铸造车间局部改造成为1100个活动座位的夏季露天影剧院的舞台,并在露天场地上加建了轻钢支架玻璃棚,也可用于举办其他会议、演出活动。

下图:原中心动力站内景
下图:由中心动力站改造而成的多功能活动大厅下图:鼓风机房综合体下图:由1号高炉铸造车间改造而成的露天影剧院⑤配电站开关设备用房的“办公与餐饮模式”该建筑位于靠近公园中部的主入口处。

现更新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信息咨询中心和酒吧餐厅。

下图:配电站局部改造为游客服务咨询中心下图:配电站局部改造为餐厅⑥5号高炉的“观景模式”5号高炉于1985年4月停产,现更新为游人可以攀爬到顶部的70米高观景平台上鸟瞰公园全景的观景塔。


旧办公楼的“旅馆模式”
旧办公楼1906年建成投入使用,现改建为140床位的青年旅社。

下图:旧办公楼更新为青年旅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